设计过程在过去一直被认为是设计师自我感知和经验的输出,是无迹可寻、是不可传授,甚至认为是虚无缥缈的,然而在全球多种学科越来越精密化、系统化、全面化的情况下,设计过程中越来越多科技和学科的渗透,使之也成为了一门系统的科学。运用一套系统的设计方法体系,解决实际过程中可能遇见的问题,巧妙的将科学技术手段与设计者的理念完美融合,是当今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快速有效、全面实践设计的办法之一。
并且即使有了一个好的想法的产生,但在设计的过程中,往往会有很多的问题出现,例如,这个想法的实施会受到现有科技水平的限制,或者会受到成本太高,投资者无法承受这个产品的投入成本,以及受众群体可能无法全然接收这一理念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都会让设计过程遇见一些瓶颈,让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走一些歪路。这个时候科学的设计方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设计过程中有不同的任务需要设计师去解决,包括理念产生问题、技术问题、经济问题、材料结构问题等等,谢友柏教授将设计过程中不同的任务属性,明确的将设计分为十个步骤:
1、确认需求(含潜在的需求);
2、扫描技术可能(含联想到的可能解);
3、产生(矛盾统一设想(概念);
4、经济技术分析(贯穿全过程);
5、设想的优选和确认;
6、结构的优选和确认;
7、材料的优选和确认;
8、加工过程的优选和确认;
9、综合评价;
10、产生和表述最终解。
谢友柏教授提出的这个设计过程中的设计方法理论反映了设计过程中一般规律,每个设计过程中都会有一定的设计步骤和节点,这个设计理论全面的揭示了过程中可能遇见的每一个问题和问题的解决办法,具体问题具体办法去解决。
直接展示法,将主题或者目的很直接的展示给用户看,效果或绚丽、或直接、或亲切、或震撼人心。主要抓住产品的与众不同的的特征展现给用户知道,并以这些与众不同的形象来区分别的品牌的产品。
对比衬托法。用文学的表现形式表现一种对立冲突的矛盾关系,用来表现产品的特点和性能,这种方式具有一种深刻而又持久的视觉感受。
三、结语
1.前言
3.1适应产品市场宣传
3.2了解消费者心理
3.3考虑市场需求
结语
参考文献:
一、引言
二、现有教育模式存在问题
三、以实践为导向的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本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全面提高高校学生素质,培养符合社会实践的人才。
1.互动教学法
互动教学是调动教师和学生间的主观能动性,学生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老师在教学活动中处于指导和辅助的位置,形成师生间的相互讨论、交流的方法。此教学法立足于教师提出问题并启发学生思考,学生来做简答、自问自答及问而不答,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能力,引导学生对知识点的注意与把握。这种教学法有利于开展发散式思维的训练,调动积极性和主观参与性,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和能力的转化。
2.案例教学法
3.实践专题教学
4.研究教学法
5.基于多种资源教学法
四、结语
[1]袁庆林.案例教学法及其对管理学教学的启迪[J].韶关学报社会科学,2008,(2):13-15.
1.具象与抽象思维方法
2.逆向与顺向思维方法
3.纵向与横向思维方法
一、汉字在平面设计中的表现原则
1.汉字表现当具有可读性
在平面设计中,汉字的个性是设计者智慧和阅历的完美体现,与众不同、富有特色的汉字字体,能给人独特而醒目的视觉感受。不同的字体造型具有不同的独立品格,如常用的老宋体,字形正方,其尖峰短而有力,给观者典雅、工整、严肃、大方的视觉感受。变体字体中的童体,字形放松,结构变化随意,仿佛儿童随手涂鸦,给观者可爱、质朴、轻松的感觉,让人一看就容易联想到儿童用品。
3.汉字字体设计应富有创造性和想象力
赋予某种可读的意象,增强汉字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因素。
4.文字与图片的编排形式
4.1文字的线性编排形式:这是一种较为传统的编排形式,文字可以排列成直线和曲线,这也是人类视觉感官的需要,形成动感与静感效果。
1.文字设计要给人一种新鲜感
2.文字设计要富于创造性
平面设计敢于创新,勇于出奇,根据作品主题的要求,突出文字设计的个性色彩,创造出与众不同的独具特色的字体。给人一种特殊的感觉。设计,创意改造的字的组合的形态特征,唤起他的好感情。
二、头脑风暴训练,感受团队,发散思维
三、案例导入,体会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
四、比赛项目训练,感受现实任务挑战
五、批判讨论,尽善尽美
[1]郭智勇,吴英.论儿童游戏思维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J].包装工程,2010,(6).
[2]高中羽.设计解决[M].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
"CorelDRAW"TeachingContentandMethodsonAdvertisingDesign&MakingMajor
TangZhihua
(GuizhouAerospaceVocationalandTechnicalCollege,Zunyi563000,China)
Abstract:ThispaperdiscussesCorelDRAWincoursedteaching,forstudentsinterestinlearning,self-learningability,creativity,practicalapplicationability,"andsoon,toachievetheteachingobjectivesof"learningtheyuse,uselearned",onhowtoarrangeteachingcontent,theuseofeffectiveteachingmethodsandevaluationmethodsaredescribed
Keywords:Highervocational;Advertisingmajor;CorelDRAW;Coursesteaching;
Teachingcontent;Teachingmethods
一、课程的总体目标
本课程的总目标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通过本课程的实施,帮助学生学会实践、学会学习、学会协作。使学生在知识、情感、技能上得到全面发展,不但为专业课学习打下良好的知识、技能基础,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态度,为将来从事专业活动及职业生涯打下基础。课程内容以“学其所用,用其所学”突出高职教育的特点,以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CorelDRAW软件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及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增强学生进入社会的竞争能力。
二、教学内容的选取
(一)根据“必需、够用”的原则,抓住技术应用这一条主线,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
教学内容应结合专业特点及培养目标并具有针对性,在教学过程中,既要立足于软件功能的使用,又要强调该功能在专业方面的应用。故而,对平面设计中不常用的工具和命令进行略讲或删减,如:Web网页等。也可以打破教材原有知识的框架和顺序,根据专业应用性特点重新组织、排列课程内容。如:可通过绘制包装盒平面展开图讲解对象的变换、轮廓的编辑、度量工具的使用等做法,不但学习了软件的功能,又解决了软件在专业中的应用问题。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一)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实验室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进行教学,是保障上好本课程的基础。利用多媒体教室,教师可以直接使用电子教案、视频教程、课件、案例赏析、演示操作等多种途径进行教学,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用“电子教室”等软件通过网络教学,使学生在自己显示器上看到教师操作,教师在自己的显示器上控制或查看任何一位学生的操作,或双向传递必要的文件,保障了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使用实验室,学生可及时巩固所学内容,同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培养他们的解题思路、解题方法及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二)采用“案例教学”,实现“学其所用,用其所学”的教学目标
如,在课程导入阶段,先展示与本节课内容有关的一些作品,不但使学生对本节课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又可以激发学习热情。案例的选取应具有专业针对性,既要能体现本节课的内容,又要具有专业的应用性特点。如,在讲解曲线与节点的编辑时,可以选取字体设计、平面图案、包装标志等方面的实例进行教学,这样,学生既能掌握该软件工具的使用,也结合了其它的专业课程,帮助了学生“学其所用,用其所学”。
(三)注重师生互动,努力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
针对教学内容的不同,教学难度的不同,教学过程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设置问题法;集体讨论法;故设错误操作法,让学生找出错误所在;自学加辅导等。学生听教师讲,学生看操作演示,并参与讨论提问。在回答问题提出方案的过程中,加强了师生互动,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开拓了视野。实践证明,有很好的效果。
(四)加强实训环节,采用多种训练方法,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协作能力
四、课程的考试、考核
考试、考核是《CorelDRAW》课程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考试的方式和内容要求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方式、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一门应用性的技能型课程,应突出学生操作技能的考核,以考察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要客观、公正、全面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单凭一两次上机测试是不够的。故而,本课程的成绩评定为平时实验:20%,集中实训:40%,期末笔试:30%,平时表现(出勤、主动性、讨论、创造性):10%,实验证明,这种考核方法不但能较准确地评价学生的真实水平,也能调动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
[1]严雪怡.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3)
[2]邹丽梅.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南平师专学报,2006(4)
1.1人性化设计的内涵
1.2人性化设计的发展方向
人的社会性,包括人们的生活习惯、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历史与文化沉淀等。人性化设计的发展方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设计更加注重表达人的生活以及行为方式的特征;(2)人的社会属性方面的需要由民族、地域、历史等文化特征来加以表现;(3)人的社会属性方面的需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来表达;(4)人性化设计的高层次表现在于人类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以及伦理道德的表达;(5)人的社会阅历和地位决定人的社会属性需要,它包括价值观和审美情趣两个方面的内容。
2绿色设计
2.1绿色设计概念的起源与发展
一、文字与图形引导视线
二、增大元素面积
三、运用留白
四、突出名导演、名演员与社会名人
五、采用新奇手法
六、结语
[参考文献]
[1]陈铎,等.日用百科全书(商业)[M].上海:商务印书馆,1919:16.
[4]萧剑青.工商美术[M].上海:世界书局,1940:82.
引言
1变焦距镜头高斯光学设计的新方法
1.1非球面通用方程式的透镜设计
在设计之后,还需要注重变焦镜头组装。根据非球面通用方程式进行的设计,变焦镜头系统组装主要分为两部分,一为气压回路组装,另一为变焦镜头组装,最后将两系统结合即为气压控制变焦镜头系统。变焦镜头组装过程首先将气压接头缠上止泄带并锁在外套筒上,接着将非球面镜片置入外套筒内侧,套入内部支撑套环固定,然后套上O形环并装配BK7玻璃镜片。O形环功能主要是协助固定玻璃镜片及避免漏气,接着锁上固定套环将BK7玻璃镜片固定,最后组装外部保护镜片及光阑。气压系统分为两部分,分为变焦系统进气端与排气端,进气端包含气压帮浦、调压阀与进气开关,最后将变焦镜头一端接上进气端另一端接上排气端,所有气压控制非球面变焦镜头系统即完成。
1.2高聚焦的透镜设计
从聚焦情形方面来看,平行入射光经球面透镜后,距离光轴越远的平行光束聚焦越近,距离光轴越近的光束聚焦越远,而平行光束经抛物面透镜则有相反的趋势,这对于寻找高聚焦的透镜设计提供一个思考的方向,也即曲面外形若介于球面与抛物面之间便可能有折衷效应,使得平行光束经此透镜后不论离光轴远近的光束皆可在光轴上汇聚于一点。因此,可建立如下的球面方程式:
其中Coef为可调整的系数,Coef=0时为抛物面,而Coef=1时接近球面,所以本方程式设计出来的透镜的几何外形将可介于球面与抛物面之间。经过一系列测试得知当Coef=0.54时对于光束的会聚效果最好,其光轴上最大的球差值仅0.5mm,比椭圆面透镜的聚焦能力要好。将其几何外形与各种二次圆锥面进行比较可知,曲面外形确实介于球面与抛物面之间,所以曲面透镜也有很好的聚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