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案例以高校社区为背景,以7-9岁青少年为服务对象,通过前期的需求调查,以增进服务对象朋辈支持和培养信任关系,提升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设计符合青少年特点的服务内容,利用社区现有资源开展成长小组活动,为青少年建立展现自我的平台。
一、背景介绍
二、分析评估
三、服务计划
(一)小组理念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中,青少年处在形式运算的发展阶段,思维有可能性、假设性、预计性、反省性等特点,他们自我中心的倾向也在逐渐减少,能够接受他人意见并从他人角度看问题。青少年通过参加一些集体活动,能够学习到一些基本的规则意识,并学会与人沟通和交流,获得朋辈支持,使其进一步融入社会。
(二)小组目的及目标
1.小组目的
2.小组目标
(1)通过成长小组,成员能够扩大朋友圈,认识新朋友。
(2)通过成长小组,成员能够树立信心,体验团队合作精神。
(3)通过成长小组,成员能够锻炼不断探索,勇于尝试的精神。
(三)小组性质:成长小组
(四)小组对象:12名社区7-9岁儿童
2019年7月19日-7月21日每天上午9:00-11:00下午15:00-17:00
(六)程序:(共6节)
第一节:初识你我
时长
名称
活动目标
内容
所需物资
5分钟
我是新成员
组员与社会工作者相互认识
工作人员自我介绍(姓名及所担任的角色)
无
10分钟
游戏:
走进朋友圈
组员之间初步认识
1.让组员们紧密地围成一圈,主持人站在圆心
2.让组员把自己的胳膊搭在相邻同伴的肩上
3.让组员以主持人为圆心迈三步,保持圆圈不破坏
4.主持人注意迈第三步时的安全
音响
话筒
25分钟
Ourteam
与组员一起订立小组规范,增强团队归属感
1.主持人宣布共有2组,并安排2名工作者带领
①选出组长,发给组长进行袖标;②制定自己的队名,比如“颜值”队,③制定小组的口号④最后制定小组规则
彩笔2盒
卡纸2张
袖标2个
胶带2个
风采展示
通过展示团队,每一位组组员能够有团队意识,逐渐领会团队合作的精神
1.主持人将三组队员安排至指定区域,一一展示,顺序按自愿,如有竞争,进行猜拳的方式决定先后顺序
2.展示后,组员将规则贴到制定墙上
15分钟
让组员表达此次活动的感受,使社会工作者了解参与情况和改善
第二节:团结就是力量
目标
2.熟悉小组规则
签字笔2支
动起来
通过热身操,调动成员活力,活跃现场气氛
3.由组员进行由慢到快的练习,自由比赛
音乐
30分钟
珠行千里
通过游戏,组员能够体验团队合作,逐步建立信任关系,并学习良好沟通交流
5.每组自由练习15分钟,结束后,正式开始
A4纸20张
乒乓球2个
杯子2个
起点标志
终点标志
计时器
无敌风火轮
通过游戏培养组员孩子的合作意识,激发组员探索和尝试,逐步建立信任的关系
4.到达终点用时最短的团队获胜
报纸20张
剪刀2个
通过两个游戏,组员能够思考团队的意义,并能够更深地理解部分和整体的关系,成功和失败的意义
有感而发
组员通过表达自己的亲身体验,清晰地表达出参与活动的感受,并从团队中获得支持和陪伴
3.在活动中有没有最想感谢的人,如果有,请对她说一句话
第三节:我是设计师
签字笔
雨点变奏曲
通过游戏活跃现场气氛
1.参加者在工作员的指导下完成表现“小雨”、“中雨”、“大雨”和“暴雨”的动作:
“小雨”——手指相互敲击
“中雨”——两手轮拍大腿
“大雨”——大力鼓掌
“暴雨”——跺脚
2、社会工作者发出指令:“现在开始下小雨,小雨渐渐变成中雨,中雨变成大雨,大雨变成暴风雨,暴风雨减弱成大雨,大雨变成中雨,又逐渐变成小雨……,最后雨过天晴”
我要反着做
通过游戏让组员的团队意识增强,并提升其专注力
1.主持人发布命令,组员执行相反的命令。
“向前一步”——向后一步”
“向左转”——“向右转”
“立定”——“蹲下”“向后转”——“原地不动”
2.做错的队员在原地蹲下,采取团队赛,留下最后的成员所在队伍获得胜利
创意字母
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发挥团体智慧,形成协商的良好沟通氛围
由两队各自完成三个字母和数字的呈现
发现闪光点
通过创作团队画,组员之间能够进一步了解彼此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促进组员之间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1.主持人发布任务,2名工作者带领两组在各自区域完成团队画像
要求:1.画纸上包括所有小组成员;
2.有团队的名字、在每个团队成员的旁边写1、2个优点
画纸2张
我们独一无二
通过展示和描述,向其他组员介绍自己的部分,培养其自我表达能力,使组员相互支持和鼓励
1.所有的组员围成一个圈;
说出我的心
1.在自画像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有哪些?
2.在写优点时,这个优点是自己写的还是大家帮的?
3.自画像做完后,大家的心情是怎样的?
结束
通过总结,组员能够明确本节活动的目标和内容
总结活动内容,预告下节活动
第四节:社区中的你我他
40分钟
社区漫步
组员通过漫步社区,感受社区的环境,对社区了解
地图中包括居民楼、健身器材点、植物等社区内实物
50分钟
美丽社区
我来绘
组员之间通过合作分工创作社区地图,充分发挥想象力,激发每一位成员的创作热情
1.各个小组45分钟进行自由创作
2.完成后举手示意
A4纸5张
铅笔5支
橡皮2块
想想办法吧
通过家长的参与,促进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互动,增进亲子的情感
1.向志愿者家长说明寻宝活动的注意事项及线索征集
2.制作任务卡
社区寻宝,要求熟悉社区地图
第五节:社区寻宝记
活动介绍
2.介绍本次活动的内容、规则:1.找到社区中三个关键人物
2.从关键人物那里完成任务打卡
3.率先完成3个关键人物的线索,得到宝物,到达终点,为获胜者
1.5h
社区寻宝
使孩子进一步熟悉社区,提升团队意识,培养其探索,勇于尝试的精神
预告最后一节活动,组员做好离组准备
预告下节活动内容
第六节:小小颁奖礼
让家长和孩子共同回顾活动
椅子
美好时光
通过视频的形式,将活动中的精彩瞬间记录下来,让组员能够重新体验活动
电脑
投影仪
心与心
我有一个新名字
通过发放奖品,激励组员互相学习,并能够在离组后继续维持良好的行为习惯
颁发证书及奖品
证书15张
奖品20份
通过合影,告知组员活动结束
合影留念
四、服务实施过程
小组初期,工作的目标主要在于成员之间相互认识和了解及培养规则意识。第一,社会工作者作为带领者,通过两个熟悉的小游戏,使成员之间的距离感缩小,沉浸在游戏中。具体实施中,每个游戏都增加2轮,使成员的情绪高涨,参与更加放松。第二,在订立契约时,社会工作者以分组和发布任务的形式,激发成员的主动性和参与感,并强调订立契约的目的,使小组保持动力和引导成员行为。具体讨论中,小组成员能够商量出1-2个共同的规则,并在引导下选出领导者,确定领导方式。通过游戏的完成,强化领导力的培养以及成员之间的默契配合,在互动中加深彼此了解,建立信任关系,并在规则中互相监督,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小组中期,小组领导者掌握话语权,会出现部分成员参与性降低的情况。社会工作者在服务中,尊重领导者的每一次决策和发言,并建议领导者尊重成员的想法和建议,引导成员之间互相鼓励和支持,提升团队的凝聚力。在游戏中,由于领导方式的不同,两个小组的活动效果不同,第一组由1人主导,成员配合度高,前期失败较多,但凝聚力强;第二组由于轮流当队长,所以成员之间的信任感不强,在新领导的指引下,成员的建议较多,彼此配合度较低,失败次数也更多。但在失败后,第二组的目标性更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快,直面冲突,共同解决,组长在坚持自我的前提下,倾听组员的不同想法,最终优先成功;第一组虽然目标性强,但成员的自我意识弱化,面对困难未激发组员的能动性,使过程停滞不前,且成员的积极性降低。在后来绘制地图和寻宝的过程中,成员在熟悉彼此的基础上,进行合适分工,活动的效果更加明显。
小组后期,通过设置户外的游戏体验,协助成员之间巩固自己的能力,树立信心,彼此关系更加紧密,社会工作者作为观察员和支持者的角色,观察每一位成员的表现和变化,并支持每一成员充分展示自己的优势,促进组员之间关系更加紧密和谐。同时,社会工作者以表彰会的形式结束,使成员以轻松愉快的心情顺利结束体验,带着自信和勇气结交新朋友,为适应新的环境做好准备。
五、总结评估
(一)过程评估
在每节活动后,社会工作者对成员和自身的工作方法进行评估。社会工作者通过直接介入和间接介入的方式针对工作目标开展相应的活动。在前期以成员之间建立联系为目标,引导成员通过游戏熟悉彼此,在后期以增进关系,培养合作意识为目标,在社区系统中培养领导力和凝聚力,在不同环境中增进互动,培养成员信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每一位成员的成长和发展。
(二)效果评估
六、专业反思
1.在服务青少年群体时,了解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点,发掘成员的优点,鼓励树立自信心,激发他们的自主性,激励他们保持好奇心,勇敢探索世界。
2.在服务设计中,采取竞争性的游戏形式,一方面满足了青少年自我意识增强的特点,另一方面恰当地处理好输赢导致的负面情绪成为服务的又一重点。
3.社会工作者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实务技能和经验,注意自身角色在不同阶段的变化,学会弱化自己,积极发挥引导作用,给予成员信心和鼓励,从而发掘自身潜能,实现自我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