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手术部位感染(SSI)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

手术是外科治疗中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医生的专业技术切除病变的组织或器官来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手术既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同时也能产生一些并发症,比如手术后的伤口感染。

据不完全统计,手术后发生SSI的几率约为1%—3%,SSI约占全部医院感染的15%,占外科患者医院感染的35%—40%。

SSI的类型、临床表现及危险因素

一、类型、临床表现

手术部位感染(SSI)是指发生在手术切口、深部器官和腔隙的感染。手术部位的感染通常分为以下三种类型的感染,包括切口浅层的感染、切口深层的感染、器官和腔隙感染。

1、切口浅部感染

术后30天内发生、仅累计皮肤及皮下组织的感染,并具备以下情况之一:

ü切口浅层有胀性分泌物;

ü切口浅层分泌物培养出细菌;

ü具有下列症状之一:疼痛或压痛、肿胀、红热,医生因此将切口开放的;

ü外科医生诊断为切口浅部感染。

缝线脓点及戳孔周围感染不列为手术部位感染。

2、切口深部感染

术后30天内发生(如有人工植入物,则术后1年内),累及切口深部筋膜及肌层的感染,并至少具备下述情况之一者:

ü从切口深部留出脓液;

ü切口深部自行裂开或由医生打开,且具备以下症状、体征之一:体温>38°、局部疼痛或压痛;

ü经临床、手术、病理组织学或影像学诊断发现切口深部有脓肿;

ü外科医生诊断为切口深部感染。

感染同时累及切口浅部及深部者,应列为深部感染。

3、器官和腔隙的感染

术后30天内(如有人工植入物,则术后1年内)、发生在手术涉及部位的器官或腔隙的感染,通过手术打开或其他手术处理,并至少具备以下情况之一者:

ü放置于器官和/或腔隙的引流管有脓性引流物;

ü器官和/或腔隙的液体或组织培养有致病菌;

ü经手术、病理组织学或影像学诊断器官和/或腔隙有脓肿;

ü外科医师诊断为器官和/或腔隙感染。

【注】:人工植入物指人工心脏瓣膜、人工血管、人工关节等。

二、危险因素

掌握SSI的危险因素,对于预防SSI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患者因素

ü年龄:<15岁和>60人群的SSI发生率较高;

ü肥胖:BMI>30kg/m2者,SSI发生率明显增高;

ü合并基础疾病:合并糖尿病、恶性肿瘤及新辅助治疗、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慢性肝病、腹水、肾功能不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

ü术前术后营养状态: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贫血;

ü药物因素:使用激素、免疫抑制药物等;

üASA评分:评分高者,SSI发生率较高;

ü其他:吸烟、饮酒,鼻腔中携带高浓度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2、术前准备

ü对SSI危险因素的认识和估计不足;

ü未能有效控制合并疾病;

ü未预防性应用抗菌素或用药不合理;

ü术区皮肤准备不当;

ü肠道手术准备不当。

3、术中因素

ü手术切口分类:Ⅰ类切口的感染率最低,Ⅱ、Ⅲ类切口感染率增高(I类切口是清洁手术的切口,又叫无菌切口,手术部位没有细菌感染;II类切口是清洁污染的切口,切口有可能产生污染;III类切口是污染手术的切口。);

ü手术技术因素:缝合、使用电刀不当,止血不彻底,污物异物存留,引流不当等,均增加SSI发生率;

ü急诊手术:接受急诊手术病情常急重,且术前准备有限;

ü术中低体温:低体温影响中性粒细胞功能,降低机体免疫力;

ü无菌操作及手术室管理:无菌术是预防SSI的关键。此外,参观人员过多,走动频繁,手术、麻醉等医师手卫生情况不佳等,均利于SSI发生。

4、术后因素

ü术后SSI预警不及时;

ü抗菌素使用不当;

ü液体治疗不当;

ü切口换药和引流管理不当;

ü合并疾病的处理和术后代谢紊乱的纠治不当。

SSI的预防措施

预防SSI需要在术前、术中和术后共同采取一系列措施。鉴于此,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外科感染与重症医学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肠瘘外科医师专业委员会的专家们基于现有的医学研究结果,结合我国的临床实践,经过反复多次讨论,针对术前、术中、术后制定了预防指南。伤口世界整理了指南中的22条推荐意见,供大家参考。

(以下内容摘录自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9年4月第22卷第4期《中国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指南》)

一、术前预防措施

包括营养支持、免疫抑制剂、术前沐浴、机械性肠道准备与口服抗生素、去除毛发、外科手术预防性抗生素的最佳时机、外科手消毒。

1、营养支持

推荐意见1:建议接受大手术的低体质量患者口服或鼻饲富含多种营养素配方的营养液以预防SSI。

营养不良可影响免疫状态,增加患者对感染的易感性。早期营养支持可改善营养不良或严重创伤的手术患者的预后,减少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

2、免疫抑制剂

推荐意见2:建议不以预防SSI为目的在术前停用免疫抑制剂。

免疫抑制剂通常用于预防移植器官的排斥反应或治疗炎性疾病,可能会导致愈合延迟和感染的风险增加。而停药则可能导致疾病复发,抗药抗体生成,从而减弱药物的疗效。

3、术前沐浴

推荐意见3:在手术日前一晚(或更早时候),患者应该使用抗菌/非抗菌肥皂或其他抗菌剂进行淋浴或全身沐浴(条件推荐,中等质量证据)。

患者术前沐浴或淋浴为临床规范。

4、机械性肠道准备与口服抗生素

推荐意见4:建议术前口服抗生素联合机械性肠道准备,以降低接受择期结直肠手术的成年患者发生SSI的风险。

推荐意见5:不推荐对择期结直肠手术的成年患者只实施机械性肠道准备(不联合口服抗生素)以降低SSI。

机械性肠道准备指通过口服导泻药进行的全肠道清洁,由于可去除粪便负荷、减少细菌数量,理论上可减少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肠道准备联合口服抗生素可进一步减轻肠道内的细菌负荷,注意该干预方式只适用于术前,且联合使用口服抗生素和机械性肠道准备不能取代手术前的预防性抗生素;但是,综合11项RCT的荟萃分析显示,术前仅行机械性肠道准备,与未行肠道准备相比,不会显著降低的SSI发生率。

5、去除毛发

推荐意见6:不推荐对准备接受手术的患者去除毛发;如果确有必要,只能使用剪刀去除毛发。无论是在手术前或在手术室中,任何情况下均强烈反对使用剃刀去除毛发。

去除毛发虽然有利于暴露手术切口和做标记,但是去除的方法不当可增加皮肤的创伤,增加SSI发生的风险。

6、外科手术预防性抗生素的最佳时机

推荐意见7:推荐必要时在手术切皮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推荐意见8:推荐切皮前120分钟内给予预防性抗生素,但同时需考虑抗生素半衰期。

预防性抗生素的应用需要选择合适的时机,以保证术中抗感染药物在手术部位维持在有效的血药浓度。

7、外科手消毒

推荐意见9:推荐戴无菌手套之前用抗菌肥皂和流动水刷手,或使用含酒精的速干消毒剂进行外科手消毒。

比较擦手、刷手对SSI影响的循证医学证据有限。2009年WHO推出的《手卫生指南》明确了外科手消毒的方法,遵从该版指南的消毒方法可有效降低SSI发生率。

二、术中、术后预防措施

1、维持体温

推荐意见10:建议维持围手术期正常体温。

术中和术后的低体温是由麻醉引起的体温调节受损和手术室的低温暴露共同导致的。非预期的低体温与心血管并发症增加、凝血功能受损、伤口愈合减缓、免疫功能下降有关,增加了SSI感染的风险。

2、围手术期血糖控制

推荐意见11:无论是否患有糖尿病,都应控制患者围手术期血糖,血糖控制的目标可设定为6.1~8.3mmol/L,特殊人群的控制目标应综合判定。

由于手术的应激,患者在术中和术后均会出现血糖的升高,而高血糖可增加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患者发生SSI的风险。

3、液体治疗

推荐意见12:建议采用目标导向性液体治疗以降低SSI风险。

液体治疗是围手术期重要的治疗手段,也是争论最多的问题之一。限制性液体治疗、目标导向性液体治疗先后被提出并发展。低质量的证据表明,与标准液体治疗相比,术中目标导向性液体治疗能够显著降低SSI的发生率;同样,术后目标导向性液体治疗也可降低SSI的发生率。限制性液体治疗与标准液体治疗相比,对SSI的发生率无影响。

4、手术铺巾和手术衣、贴膜

推荐意见13:无菌的一次性无纺布或可重复利用的手术铺巾和手术衣均可用于预防SSI。

推荐意见14:不论贴膜是否抗菌,不一定必须使用塑料贴膜预防SSI。

现有指南并未提及一次性或反复使用的铺巾和手术衣降低SSI的效果,而对塑料贴膜降低SSI的作用多以否定为主。

5、切口保护套

推荐意见15:腹部清洁-污染切口、污染切口和污秽或感染切口可考虑使用切口保护套。

切口保护套是一种应用型手术辅巾材料,可有效绝缘切口与周围组织,防止血液、体液、冲洗液渗透,从而减少手术切口污染机会,并能减少手术对切口组织过分牵拉及破坏,从而降低切口感染风险。考虑到证据质量为极低以及切口保护套本身的费用,指南编审专家组建议只在腹部清洁-污染切口、污染切口和污秽或感染切口中使用。

6、切口冲洗

推荐意见16:可考虑在关闭切口前使用聚维酮碘溶液冲洗切口,特别是清洁切口和清洁-污染切口。不应以预防SSI为目的,在关闭切口前使用抗生素溶液冲洗切口。

使用聚维酮碘溶液冲洗切口有利于降低SSI。由于循证医学证据有限,本推荐意见只涉及切口冲洗,不包括腹腔灌洗和纵隔灌洗。

7、预防性伤口负压治疗

推荐意见17:对高风险的一期缝合切口,建议预防性使用伤口负压治疗。

来自19篇文献的20项研究分析了负压伤口疗法降低SSI发生率的效果,其结果显示,与传统的敷料相比,预防性伤口负压治疗可降低一期缝合切口发生SSI的风险。

8、抗菌涂层缝线

推荐意见18:建议在各类手术中使用抗菌涂层缝线以预防SSI。

具有抗菌性能的缝线可减少缝线材料上细菌的定植。为比较抗菌涂层缝线能否更有效减少SSI的发生率,一共18项临床研究被纳入进行系统综述,纳入研究的抗菌涂层缝线均为含三氯生抗菌剂的缝线。荟萃分析结果显示,与不含三氯生抗菌剂的普通缝线相比,抗菌涂层缝线能够显著降低SSI的发生率。

9、引流放置时的预防性抗生素与引流移除的时机

推荐意见19:不建议因存在切口引流而延长围手术期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

推荐意见20:建议根据临床实际情况拔除切口引流。尚无证据支持拔除切口引流的最佳时机。

通过对7项RCT的荟萃分析表明,与仅在切皮前单剂量预防性抗生素相比,因为存在切口引流而延长预防性抗生素不能降低SSI的发生率。另由11项RCT提供的证据表明,早期拔除切口引流(术后12h、24h、48h)与术后3—5d拔除引流对SSI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0、切口敷料

推荐意见21:不建议以预防SSI为目的在一期缝合的切口上应用特殊敷料。

近年来,亲水胶体、纤维胶体、凝胶、聚氨酯矩阵敷料和蒸汽渗透膜敷料等多种特殊敷料相继问世。为比较特殊敷料与普通敷料降低SSI发生率的效果,综合10项RCT进行系统评价的结果显示,相比普通敷料,特殊敷料并不能显著降低SSI发生率。

手术部位感染很常见,如果因把关不慎造成患者手术部位感染,患者不但要承担经济上的损失,更重要的是要承受精神与身心上的痛苦,严重者还会导致死亡。因此,预防是关键,正确的术前准备、手术操作及其他干预措施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的风险。

要注意的是,临床医生在应用推荐意见时,应结合所在医院的条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SSI预防措施中仍有诸多问题尚未解决,需要在未来进行更多的研究。

PICO一次性负压伤口治疗

PICO是一种独特的无储液罐一次性负压伤口治疗系统,用于提供-80mmHg负压的主动治疗和高效渗出液处理,可用7天。该系统含有一个创新性的温和硅酮敷料,可通过易操作的电池驱动装置,有效将NPWT作用于开放性伤口和闭合手术切口。

工作原理:PICO敷料由硅酮粘胶层、气密层、吸收层、高潮气通透性(MVTR)顶膜构成。压力由气密层均匀传递,气密层处于负压下不会坍塌;多孔硅酮粘胶层向伤口床传递负压,清除液体。

优点:

ü输送-80mmHg连续负压;

ü电池供电-佩戴过程中如有需要(比如渗漏速度较快)可更换;

ü单按钮操作简单;

ü设备小巧便携,可装入口袋,适用于分次治疗,增加患者的依从性可能。

适应伤口类型包括:

ü外科手术闭合切口部位

ü皮瓣与移植部位

ü慢性伤口

ü急性伤口

ü外伤伤口

ü亚急性和开裂伤口

ü部分皮层烧伤

ü溃疡(如糖尿病溃疡或压疮)

禁忌症:

ü患者伤口床或伤口边缘有恶性肿瘤(姑息治疗以提高生活质量的情况例外)

ü已确诊且未治疗的骨髓炎

ü非肠道性的未勘探的瘘

ü存在坏死组织与焦痂

ü动脉、静脉、神经或器官暴露

ü吻合术部位

ü突发呼吸道呛入

ü胸膜、纵隔或胸腔引流

ü手术抽吸

PICO已获准用于多种适应症,且在降低闭合手术切口的高危感染方面,表现出显著的临床效果,这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是一种高效的便携式解决方案。

伤口世界,管理伤口,连接真爱。

参考资料

[1]豆丁网2020-04-16《手术部位感染及手术切口的分类》

[2]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9年4月第22卷第4期《中国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指南》

[3]AntimicrobialResistanceandInfectionContro亚太感染控制协会《APSIC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指南》

[4]百度文库2018-10-01《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5]原创力文档医药卫生2019-01-24《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

THE END
1.创可贴你一直贴错,正确贴法这里有关节创可贴你剪刀包扎绷带创可贴你一直贴错,正确贴法这里有智慧生活笔记 2024-12-18 05:55 ·河北 0 你或许觉得自己小时候就掌握了创可贴的使用之道,但我们要告诉你,你做错了。据 Insider 所说,有一种更好的处理方式——而且没你想的那么复杂。 手指、手和脚趾上要是被纸划伤、起水泡或者有其他伤,包扎起来总是很麻烦。直条形的https://m.163.com/dy/article/JJLU9LMS05568E2X.html
2.手术后贴伤口的叫什么?39降网核心提示:手术后用于保护伤口的敷料通常称为伤口贴。术后伤口护理主要是预防感染和促进愈合。使用伤口贴可以隔离外界环境,减少细菌污染。术后伤口可能出现疼痛、肿胀、红斑等症状。针对术后伤口情况,常规检查包括观察伤口外 手术后用于保护伤口的敷料通常称为伤口贴。 http://wk.39.net/a/230819/r2daqtw.html
3.手术伤口贴孙伟医生的语音科普手术伤口贴_语音科普_孙伟医生_主治医师_外科_六安市人民医院。妙手医生是全国首个医生语音健康教育平台,由全国知名医生专家本人录制。医生主讲要点:一般来说,做了腹部或者是其他的胸部以及四肢的手术,会将皮肤切开,然后缝合。缝合之后需要外面用一个切口贴也叫伤口贴,https://www.miaoshou.net/voice/621690.html
4.做完缝合手术后医生向伤口上贴的是什么寻医问药网问题分析:你好,手术后都需要无菌的敷贴或者纱布覆盖在伤口上面,一方面是可以压迫止血,另一方面保护伤口https://club.xywy.com/wenda/21344715.htm
5.腹腔镜手术后伤口敷贴要贴多久一般情况下,腹腔镜手术后伤口敷贴需要大约7天到10天左右的时间,才能考虑拆除敷贴。 然而,这个时间并非绝对,取决于患者伤口的恢复情况。腹腔镜手术通常会在腹部切口处进行,其中三个切口较小,大约为0.5cm-0.8cm,只需要贴上创可贴而无需缝合。而在肚脐处的切口一般约为2cm,可能需要缝合1-2针。这三个切口通常在3天至https://mip.3zhijk.com/doctor/mip/mip_article/0a1c684d0b2245a7e26e1c834be4afeb.html
6.阑尾炎微创手术后几天能拆掉伤口贴的胶布?手术后几天能洗澡?那手术后多少天能正常吃饭?就是米饭和炒菜之类的 陈彬鑫医生 十天左右可以了 患者 伤口贴的胶布撕下来会很疼吗?会不会把伤口又撕裂? 陈彬鑫医生 一般不会 扫码查看完整对话内容 提示:疾病因人而异,他人的咨询记录仅供参考,擅自治疗存在风险。 咨询时间: 2014-09-14https://www.chunyuyisheng.com/pc/qa/BSz3yQV5GJE-JyHj15P8kg/
7.永磁速愈贴(医用伤口敷料贴)生产厂家绿之盾招商/代理作用:绿之盾永磁速愈贴对浅层及其以上的浅表性创面和伤口有止痛、消肿和促进愈合的辅助治疗作用,产品分腹腔镜专用、微创手术专用、婴脐专用、普外科手术、妇科手术、产科手术、心脏外科手术、腹腔手术等多种型号,广泛用于临床各个科室,是具有良好了止痛、消肿、促愈、抑疤作用的手术后伤口护理产品。 永磁速愈贴(医用https://m.ylqx.qgyyzs.net/ylqx/wx_mInfo.aspx?id=151476
8.金英杰医学教育答:贴胶布方向应与肢体或躯干长轴相垂直,其目的是为了敷料的稳定,与切口方向关系不大。 4.凡士林纱布和碘伏纱布的用途是什么?各自的禁忌证是什么? 答:凡士林纱布,及纱布上浸润有凡士林。灭菌凡士林用于防止纱布与创面粘连, 具有润滑、不粘伤口、促进肉芽生长、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碘伏纱布,顾名思义及浸润了碘伏的纱https://www.jinyingjie.com/Home/Index/detail/id/39888.html
9.伤口贴还是不贴创可贴好语音科普第二贴创可贴主要两个目的,一个目的是将受伤的伤口皮肤进行对合,让两个皮肤合在一起,这样的话表皮细胞更容易生长爬过去。第二创可贴在贴以后,可以阻挡外部的细菌的对伤口的污染,所以创可贴主要是两个。 但创可贴有缺点可能不太透气,所以伤口贴创可贴好是不好,不能一概而论,如果是在皮肤比较暴露的地方,比如手或者https://www.bohe.cn/voice/view/8kt6k9f6k2q2pnu.html
10.十多分钟完成伤口缝合!开设外科门诊,新建CT室…更多小手术在“家上海市卫健委近日鼓励有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适宜的外科手术,比如清创缝合、切开引流等小手术。不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在悄然升级,未来更多小手术在“家门口”就能搞定。 老伯割伤手指,十多分钟完成伤口缝合 今天上午,在枫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外科门诊,前来就诊的患者络绎不绝。诊室紧挨着一间换药室,看着医护人员https://static.zhoudaosh.com/7D1F24E3C358D4946D5D06FCAC4F96C404C8DAACDF13919CDF9B68A4802C74CD
11.外科伤口敷料的选择主要用于慢性溃疡如静脉淤血溃疡、褥疮。与非闭合性敷料相比水胶体可以大大缩短慢性溃疡的愈合时间。水胶体现已被应用于顽固性炎症如斑块性牛皮癣、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同样适用于其他各种伤口如烧伤、软组织损伤的创面、表层伤口。代表性产品有:多爱肤活性亲水敷料(Duoderm),康惠尔水胶体敷料(Comfeel),安普贴敷料等。https://m.haodf.com/neirong/wenzhang/172593.html?ivk_sa=1024320u
12.优格URGO优韧宁粘贴型无菌敷料医用保护手术后外科伤口固定引5片优格(URGO)法国优格URGO优韧宁粘贴型无菌敷料医用保护手术后外科伤口固定引 5片(53*70mm)图片、价格、品牌样样齐全!【京东正品行货,全国配送,心动不如行动,立即购买享受更多优惠哦!】https://item.jd.com/10069546294180.html
13.医生需要给他做外科手术缝合伤口。但在手术过程中,医生给小王【单选题】小王长期吸食一种毒品已经严重上瘾,并且现在正使用美沙酮门诊作为替代治疗。忽然有一天小王意外发生了车祸受伤严重,医生需要给他做外科手术缝合伤口。但在手术过程中,医生给小王打了常规剂量的麻醉药竟然毫无效果。请你判断小王可能是以下()毒品的成瘾者。Ahttps://www.ycpai.cn/008CD999.html
14.医生选择这个方法处理伤口——湿性愈合降科普周医生再次来到创面外科门诊,经过赵广军护士长耐心解释及轻柔操作,被清创胶软化的结痂被慢慢的揭掉了,露出新鲜组织,这时周医生终于松了口气,继续湿性愈合治疗。 6月4日 周医生按时来换药,创面外科赵广军护士长告诉她,伤口好多了,新鲜肉芽长得很健康,继续用湿性愈合敷料贴敷。 https://www.hdhospital.com/Html/News/Articles/11831.html
15.壹生资讯推荐意见17:对高风险的一期缝合切口,建议预防性使用伤口负压治疗(条件推荐,低质量证据)。 8.抗菌涂层缝线 推荐意见18:建议在各类手术中使用抗菌涂层缝线以预防SSI(条件推荐,中等质量证据)。 9.引流放置时的预防性抗生素与引流移除的时机 推荐意见19:不建议因存在切口引流而延长围手术期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条件推荐,低https://www.cmtopdr.com/post/detail/3044b69d-ea01-4a6e-aed2-8f79fef07029
16.泌尿外科医护一体化伤口治疗成效显著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从单纯的消毒贴敷贴到现在的疑难伤口换药,从单纯的护士换药到医护一体换药模式,从单纯的院内住院病人换药到院内-院外换药模式的开展……,泌尿外科的伤口治疗小组正在不断的更新面貌、不断注入新的内容,同时不忘学习新的伤口换药模式与国际接轨,相信以后的伤口治疗将会发展的更好。https://www.wchscu.cn/comprehensive/17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