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过研究大量的穆夏海报作品,试图探秘法国新艺术运动代表人物穆夏的艺术特征和风格;法国工业革命以后,政府为了推动产业及经济的发展,鼓励海报的发行和运用,穆夏以女性为主题的海报作品契合了当时法国民众的审美趣味,取得了广泛声誉;穆夏海报作品具备三个特点,有机的曲线、蕴含着活力,单线的平涂、交错出节奏,华丽的装饰、女性为主题;穆夏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造出了辉煌的海报成就,被纽约时报记者称为“最伟大的装饰艺术家”。关键词:新艺术运动;有机曲线;单线平涂;装饰;女性
一、背景
在19世纪50-60年代,法国实现了以产业为主的工业革命,全国上下进行了社会大变革,这次革命的主要目标是实现文化和经济的共同进步,政府大力提倡和发展科学技术,提高人们的知识水平,提供免费的文化教育,让更多的人学习科学文化。[1](P.7)19世纪末,欧洲各国产生了学习东方艺术的热潮,特别是日本浮世绘的单线勾边、块面平涂的装饰手法,加之摄影技术的发明和完善,使得艺术家们从一味写实的手法中走出来,转向对自然淳朴的意境风格的追求。同时期由于印刷技术的成熟,使得纸质出版物和印刷品成为巴黎人民生活中重要的获得资讯的媒体手段,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文化品质,许多艺术家开始运用新的媒介进行艺术创作,其中,商业海报也开始大量使用石版印刷工艺,而改进了传统手绘的不能批量化的缺陷。商业的需求激发了海报设计的创作热潮,商人们雇用海报设计师,通过海报这一时尚媒介来宣传自己的产品和服务。
二、阿尔丰斯穆夏简介
图1穆夏1860~1939
阿尔丰斯穆夏(AlphonseMucha,1860~1939,图1)是出生于捷克的伟大画家,他是法国新艺术运动的代表性人物,其作品既保留了斯拉夫传统艺术的元素,又创造出全新的绘画语言,他独特的装饰主义风格,在海报招贴史上占据了重要的位置,被人誉为“穆夏风格”(Mucha-Stil)。[3](P.139)1860年穆夏出生于捷克东部摩拉维亚(Moravia)的小镇伊万尼齐市(Ivancice),其父安德烈斯穆夏(AndresMucha)在奥地利军队退役后担任法庭的书记员,母亲玛丽安马拉(MarianMarat)年轻时候曾在维也纳担任过贵族的家庭教师,正是在这种家庭氛围的熏陶下,穆夏从小就喜欢作画,父母也对此抱鼓励的态度,因此从小就培养了穆夏对艺术的浓厚兴趣。
三、穆夏海报作品特点赏析
1、有机的曲线蕴含着活力
图2《绮思》1897
图3《诗歌》1898
穆夏在对人物体态的掌控上,运用了大量多变的曲线,喜欢用圆形和椭圆形的背景装饰,他还将女性身体的腰身部分进行适当的拉长,这让人物身体的动态趋势更呈曲线状,且常出现洛可可风格的S型或者C型形态,这种对曲线的贯彻运用,为画面带来了一种韵律和流动之感,这些特点赋予穆夏风格的女性以慵懒高贵的气质。
2、单线的平涂交错出节奏
图4《四季》系列1896
这一系列组画使用长方形的条幅,能够完整地展现青春女性的姣好身材,加上用单线勾勒的各种花卉和植物的纹样,以及在繁花锦簇下时而优雅时而妩媚的女性形象,结合轻快透明的色彩、动感的构图以及装饰化的视觉元素,使得四幅画面色彩显得尤为和谐统一,给人以独特的美感。
图5《吉斯蒙达》1894
穆夏针对不同的海报设计,运用不同气质的女性进行粉饰,透过一系列女性主题的海报,穆夏展现了强烈的装饰风格和新艺术的特点,这些作品是艺术和商业结合的典范。穆夏擅长运用最新的摄影手段,定格女性性感躯体的动感形象,其笔下的女性具有优美性感的姿态,用有机多变的线条传递出他对女性美的追求和理解,其女性艺术创作是对古典主义女性人体典雅、美丽和性感的完美诠释。
图6《默兹河的啤酒》1897
四、小结
穆夏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造出了辉煌的海报成就,他成功地把装饰绘画与商业海报完美的融合在一起,被纽约时报记者称为“最伟大的装饰艺术家”,他的前半生是在孜孜不倦地追求自己的海报艺术中度过的,穆夏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创作经历就是法国“新艺术运动”平面设计的一个缩影。穆夏的海报作品受日本浮世绘的影响,单线勾边,色块平涂;具有自然主义的花草枝蔓线条和装饰倾向以及古典主义对于女性的审美高度;对女性的深入刻画彰显了洛可可风格中纤细优美、华丽流畅的装饰主义;衣服装饰上体现了波西米亚民族风情而背景设计上喜用拜占庭镶嵌艺术及几何风格。
特别是在其海报的创作过程中,他的海报风格呈现了三大特点:在线条上,对于有机多变的植物花卉以曲线化的表达,将曲线的美感发挥到了一种极致,形成了画面的一种欣欣向荣之感;在色彩上,采用了单线平涂手法结合彩色石版印刷技术,大胆新颖,形成了画面独特的节奏感和空间感;在画风上,运用了大量华丽的装饰语言与女性主题相结合,使得画面更具有活力,吸引着消费者的眼球,使得穆夏成为了法国新艺术运动平面设计上的代表人物。
参考文献[1]赵莹.穆夏装饰艺术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5(04):7,10.[2]门小勇.平面设计史[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46.[3]李力.布拉格的轻风——探寻穆夏的足迹[J].美术观察,2014(08):138-139.[4]王受之.世界平面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104.[5]杨党勋.绘画中线条的艺术表现[D].开封:河南大学,2012:4.[6]马云、黄小金.穆夏风格研究综述[J].美与时代(下),2012(01):72.[7]童振平.色彩情感表现及在商业插画中的应用研究[D].杭州:浙江理工大学,2014:19.[8]孙丽娜.消费文化视域中的法国新艺术运动海报设计[D].北京:北京印刷学院,2011:37-38.
作者吴卫李梦璇(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湖南长沙410012)
简介:1、吴卫(1967~),男,湖南常德人,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设计学博士,曾于1988~1990年留学日本千叶大学デザイン学科。现为中国包装联合会包装教育委员会副秘书长、湖南省工业设计协会副会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设计分会委员、湖南省设协设计艺术理论专业委员会主任。现主要从事传统艺术符号和高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2、李梦璇(1992~),女,湖南常德人,2015年毕业于北京印刷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现为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16级研究生,主修视觉传达设计。通讯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木兰路木兰公寓A栋,410012。TEL:15581087617.
Abstract:BystudyingalargenumberofposterworksofMucha,thispaperattemptstoexploretheartisticstyleoftherepresentativefigureoftheFrenchNewArtMovement.AftertheFrenchIndustrialRevolution,postersworksweresupportedbythegovernmentsoastopromotethedevelopmentofindustryandeconomy.Inthiscontext,asMucha’sworksfeaturingfemininitywerefitfortheaesthetictasteoftheFrenchjustatthattime,ithadgainedhighreputation;Muchaposterworkshavethecharacteristicsoforganiccurve,vitality,monochromaticpaintingpattern,rhythmsensation,floriddecoration,andfemininityasthetheme;Inlate19thcenturyandearly20thcentury,Muchacreatedbrilliantachievementsintermsofposters,thushewascalled“thegreatestdecorativeartist”bytheNewYorkTimes.KeyWords:NewArtMovement;OrganicCurve;MonochromaticPaintingPattern;Decoration;Feminin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