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评价

美术以视觉形象承载和表达人的思想观念、情感态度和审美趣味,丰富人类的精神和物质世界。美术教育具有悠久的历史,近代以来,美术课程更以其丰富的教育价值列入中小学课程体系中。当代社会的发展对国民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学习图像传达与交流的方法、形成视觉文化的意识和构建面向21世纪的创造力已成为当代美术课程的基本取向。美术课程应该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为国家培养具有人文精神、创新能力、审美品位和美术素养的现代公民。

美术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弘扬优秀的中华文化,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学习活动方式划分美术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发展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审美品位和审美能力,增强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形成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一、课程性质

美术课程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美术课程凸显视觉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积累视觉、触觉和其他感官的经验,发展感知能力、形象思维能力、表达和交流能力。

美术课程具有实践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运用传统媒介或新媒体来创造作品,发展想象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美术课程强调愉悦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自由抒发情感,表达个性和创意,增强自信心,养成健康人格。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面向全体学生

实施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必须坚信每个学生都具有学习美术的潜能,能在他们不同的潜质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美术课程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选择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知识和技能,结合过程和方法,组成课程的基本内容,并通过有效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逐步体会美术学习的特征,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美术课程强调通过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情意和认知特征相适应,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为持久的情感态度。美术课程注重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发挥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提高精神和生活品质方面的作用,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美术课程,学生了解人类文化的丰富性,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并逐步形成热爱祖国优秀文化传统和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价值观。

(四)注重创新精神

现代社会需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因此,美术课程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帮助学生学会运用美术的方法,将创意转化为具体成果。通过综合学习和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究与发现,找到不同知识之间的关联,发展综合实践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三、课程设计思路

(一)以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划分学习领域,加强综合性和探究性

综合性学习是当代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特点,美术课程特别设置了“综合探索”这一新的学习领域。“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提供了上述美术学习领域之间、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社会等方面相综合的活动,旨在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探究发现能力。

(二)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分学段设计内容标准和学习活动

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美术课程将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学习分成4个学段(即第一学段:1~2年级,第二学段:3~4年级,第三学段:5~6年级,第四学段:7~9年级),并结合四个学习领域分别设计内容标准与学习活动,从而形成依次递进、前后衔接的课程结构,适应不同年龄段学生在美术方面的情意特征、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

(三)在保证基本规定性的同时,给予教师教学更大的空间

美术课程努力体现义务教育的基本特征,保证每个学生接受美术教育的权利,让全体学生参与美术学习,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为此,美术课程提出一些具体的学习活动建议,帮助教师引导学生向学习目标发展。不同地区的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和条件,选择和采纳这些学习活动建议,也可以向学生提出其他学习活动建议,从而使教师的教学活动更灵活、更具主动性和创造性。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美术课程总目标按“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定如下。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美术活动,激发创意,了解美术语言及其表达方式和方法;运用各种工具、媒材进行创作,表达情感与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提高审美能力,了解美术对文化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独特作用。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二、分目标

美术课程分目标从“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设定如下。

(一)“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1.观察、认识与理解线条、形状、色彩、空间、明暗、肌理等基本造型元素,运用对称、均衡、重复、节奏、对比、变化、统一等形式原理进行造型活动,增进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2.通过对各种美术媒材、技巧和制作过程的探索及实验,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3.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敢于创新与表现,产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

(二)“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2.感受各种材料的特性,根据意图选择媒材,合理使用工具和制作方法,进行初步的设计和制作活动,体验设计、制作的过程,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3.养成勤于观察、敏于发现、严于计划、善于借鉴、精于制作的行为习惯和耐心细致、团结合作的工作态度,增强以设计和工艺改善环境与生活的愿望。

(三)“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1.感受自然美,了解美术作品的题材、主题、形式、风格与流派,知道重要的美术家和美术作品,以及美术与生活、历史、文化的关系,初步形成审美判断能力。

2.学会从多角度欣赏与认识美术作品,逐步提高视觉感受、理解与评述能力,初步掌握美术欣赏的基本方法,能够在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

3.提高对自然美、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的兴趣,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崇尚文明,珍视优秀的民族、民间美术与文化遗产,增强民族自豪感,养成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

(四)“综合探索”学习领域

1.了解美术各学习领域的联系,以及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逐步学会以议题为中心、将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融会贯通的方法,增强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认识美术与自然、美术与生活、美术与文化、美术与科技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性、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并以各种形式发表学习成果。

3.开阔视野,拓展想象的空间,激发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体验探究的愉悦与成功感。

第三部分课程内容

一、内容说明

本标准的四个学习领域,在比例上不作具体的规定,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

各学习领域分别由目标、学习活动建议和评价要点三部分组成。目标是课程总目标和分目标的具体化。学习活动建议针对内容标准提出一些更为具体的、可操作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这些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具有可选择性,各地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和采纳其中的建议,实施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向目标发展。评价要点则提出检测目标达成度的要点。

(一)“造型表现”学习领域说明

“造型表现”领域是指运用多种媒材和手段,表达情感和思想,体验造型乐趣,逐步形成基本造型能力的学习领域。造型是具有广泛含义的概念,但在本学习领域中指运用描绘、雕塑、拓印、拼贴等手段和方法创作视觉形象的美术创作活动。表现则是通过多种媒介进行美术创作活动来传达观念、情感的过程。造型与表现是美术创造活动的两个方面,造型是表现的基础,表现是通过造型的过程和结果而实现的。

(二)“设计应用”学习领域说明

“设计应用”领域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围绕一定的目的和用途进行设计与制作,传递与交流信息,美化环境与生活,逐步形成设计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学习领域。本学习领域中“设计”的含义既包括现代设计的理念与方法,也包括传统工艺的思想、制作手段与方法。

(三)“欣赏评述”学习领域说明

(四)“综合探索”学习领域说明

“综合探索”领域是指通过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美术学习领域。它分为三个层次:(1)融美术各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和“欣赏评述”)为一体;(2)美术与其他学科相综合;(3)美术与现实社会相联系。三个层次之间又有着不同程度的交叉或重叠。

“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教学需要教师改变思维定势,寻找美术各门类、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现实社会之间的连接点,设计出丰富多彩并突出美术学科特点的“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特别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研讨和探索,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社会生活相结合的方法,开展跨学科学习活动。

二、课程内容

【第四学段(7~9年级)】

1.“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1)内容标准

有意图地运用线条、形状、色彩、肌理、空间和明暗等造型元素以及形式原理,选择传统媒介和新媒材,探索不同的创作方法,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表达思想与情感。

(2)学习活动建议

选择写实、变形和抽象等方式,运用造型元素和形式原理,开展造型表现活动,描绘事物,表达情感和思想。

学习透视、色彩、构图、比例等知识,提高造型表现能力。

学习速写、素描、色彩画、中国画和版画等表现方法,进行绘画练习。

学习雕、刻、塑等方法,创作雕塑小品。

学习漫画、动画的表现方法,并进行创作练习。

选择计算机、照相机和摄像机等媒介,进行造型表现活动。

(3)评价要点

选择适合自己的造型方式,积极参与造型表现活动。

知道基本的造型元素和形式原理,并能在创作活动中有意识地运用。

根据表现意图,在绘画创作中合理构图,恰当地表现空间关系和色彩关系。

灵活运用雕、刻、塑等基本的雕塑方法,创作若干件雕塑小品。

运用中国画的基本笔法、墨法,进行表现。

2.“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了解设计的主要门类和基础知识,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多样与统一等形式原理以及各种材料和制作方法,进行创意设计和工艺制作,美化环境与生活,表达设计意图,评述他人的设计和工艺作品,形成初步的设计意识。

欣赏优秀的设计作品,了解设计的主要门类及其主要特征,尝试用语言或文字从设计的角度进行评述。

学习设计的形式原理与方法,进行多种形式的设计和制作练习。

了解一些媒材的特性,用面材、线材、体材等,结合学校和当地生活,制作有主题或有用的工艺品。

以团队合作的方式,选择某一主题(如校园或小区改造、学校或社区活动等),进行设计练习(写出规划方案、制作模型和绘制效果图等),共同完成作品,并进行展示。

学习民族传统纹样,用连续纹样进行设计练习。

利用参观、访问、市场调查或网络查找的方法,了解与研究民间传统工艺或现代工业设计,用摄影、绘画或文字记录的方式收集当地的设计资源,并对各种作品进行分析与评价。

知道视觉传达设计、工业设计和环境设计的分类。

初步了解设计的形式原理和过程。

了解物品功能与造型完美统一的设计原则和要求。

了解不同媒材的特性,合理而巧妙地运用媒材的质感、肌理与形状,体现设计创意。

知道连续纹样的设计方法和应用。

熟练、灵活、安全地运用工具。

3.“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欣赏不同时代和文化的美术作品,了解重要的美术家及流派。通过描述、分析、比较与讨论等方式,认识美术的不同门类及表现形式,尊重人类文化遗产,对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进行简短评述,表达感受和见解。

对不同时代和文化的美术作品,尝试运用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等美术欣赏方法进行学习和研究。

通过查阅或搜集资料的方式,了解中外著名美术家及流派。

通过观摩和讨论,分析设计作品的实用性与审美性。

通过观摩录像或邀请当地工艺美术家、民间艺人,了解中国传统工艺的制作方式与特点。

欣赏中外优秀的建筑作品,并结合当地的建筑与环境,进行评述,体会建筑、环境与人之间的关系。

欣赏书法与篆刻作品,感受其特征。

欣赏新媒体艺术作品,了解科技发展与美术创作的关系。

运用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等方法对美术作品进行欣赏与评述。

识别不同门类的美术作品,如中国画、水彩画、油画、版画、雕塑、动漫等。

了解和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关系及美术的文化价值,珍视和保护人类文化遗产。

知道中国美术史中5位以上代表美术家及其作品,外国美术史中2个以上的重要流派及其代表人物与作品。

利用互联网、辞书或美术专业书籍等,了解中外美术史中的重要美术家及流派。

4.“综合探索”学习领域

结合7~9年级其他学科的知识、技能,用多种美术媒材、方法和形式进行记录、规划、创作、表演与展示;了解美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了解美术与人类生存环境、传统文化、多元文化之间的关系。

结合音乐、语文、外语、历史、社会等学科内容,创作插图、年表,或编写剧本,设计海报,制作道具,布置场景,并进行表演。

结合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内容,创作图表;根据科学原理,设计、制作作品,并进行展示,或装饰自己的家庭,美化校园环境。

结合学校或社会的时事新闻,开展专题研究,用美术的方式表达研究成果,布置专题展览或举办研讨会。

调查、了解美术与人类生存环境的关系,依据城镇或乡村的特征,考虑环保、居住、休闲、健身和景观等功能,设计社区未来发展规划图或制作模型,向社区展示,并接受公众的评估。

运用各种信息技术,收集班级的各种信息,设计班级主页和学生个人网页,组成班级网,参与网络的交流。

以美术知识结合其他学科以及在生活中所获得的知识,提出自己的研究方案。

用图像、文字、声音等形式记录调查与思考的结果,对素材进行整理和分析。

以个人或与集体合作的方式,进行创作与展示。

以创作与展示等方式表达自己对美术与人类生存环境、美术与传统文化、美术与多元文化之间关系的认识和理解。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美术课程的改革不仅是内容的改革,也是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改革。重视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

1.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观

2.积极探索有效教学的方法

明确“以学生为本”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教学目标、教学情境、信息资源、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练习活动、学习评价等方面的精心谋划和设计,提高美术教学效率。

3.营造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氛围

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想象和表现等活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形成创意,并运用美术语言和多种媒材创造性地加以表达,解决问题。

4.多给学生感悟美术作品的机会

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审美规律和美术学习规律,有效利用各种美术课程资源,向学生提供感悟美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体验、分析、比较、联想、鉴别、判断等方法,积极开展探究、讨论和交流,鼓励他们充分发表感受与认识,努力提高他们的审美品位和审美判断能力。

6.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

研究和探索适合学生身心特征和美术学科特点的多种学习方法,并用于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帮助他们学会学习,有效掌握基本的美术知识与技能,发展视知觉能力、美术欣赏和表现能力以及对美术的综合运用能力。

7.探索各种生动有趣、适合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教学手段

灵活运用影像、范画以及故事、游戏、音乐、参观、访问、旅游等方式,增强学生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象能力,激发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进步。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开展计算机和网络美术教学,鼓励他们主动检索美术信息,利用数码相机和计算机创作美术作品,互动交流。

8.培养学生健康乐观的心态和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

在具体的美术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健康乐观的心态和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使他们充满自信地参与美术学习;要求学生从小事做起,逐渐形成关心集体、爱护环境和公共财物等良好行为习惯。

二、评价建议

1.依据美术课程标准进行评价

在评价中努力体现标准的理念和目标,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与反馈功能,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和发现自己的不足,促进学生在美术学习方面的发展。同时,通过评价获得准确的信息反馈,帮助美术教师不断改进教学工作。

2.注重美术学习表现的评价

不仅依据美术作业评价学生美术学习的结果,而且通过考查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其在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评价可以采用个人、小组或团体的方式,既可以在学习过程中进行,也可以在学习结束后进行,并以适当的方式向学生反馈评价的结果,以鼓励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3.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美术作业

鼓励采用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以及座谈等方式对学生的美术作业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可以是分数、等级或评语,也可以是评语与等级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美术作业的评价可以从创作构思、表现方式及技能等方面进行,既要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也要使学生明确需要克服的弱点并找到发展的方向。

4.鼓励运用美术学习档案袋、展示和课堂讨论等质性评价方法

美术学习档案袋是一种用来记录学生整个美术成长过程的资料夹。学生在档案袋中汇集美术学习全过程的资料,包括研习记录、构想草图、设计方案、创作过程的说明、自我反思(如对自己的学习历程与作品特征的描述、评价、改进的设想)、他人(如教师、同学、家长)的评价等。

适时举办以评价为目的的展示和课堂讨论活动,鼓励学生参与评价的过程,与教师共同完成对美术学习的评价。

三、教材编写建议

美术教材是美术课程内容的重要载体,主要包括教科书和教师参考用书。教材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人格构建的一种范例,是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桥梁。美术教材对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认知水平、审美趣味、创造能力和个性品质等有着直接的影响。

1.依据美术课程标准编写美术教材

教材的编写应依据美术课程总目标的要求,以学段标准和学生身心发展水平为参考,以有利于学生的美术学习作为思考的基点,以提示、设疑、选择、资料提供、方法指导、讨论和解释等方式,展示学习过程。

2.实现内容组织的综合性和合理性

美术教科书一般包括课题、作品范例、教学辅助图、学习活动图片、文字内容、作业方式和评价要求等。在编写教科书时,可采用单元式、单课式或单元和单课组合式等多种形式,努力实现内容组织的合理性与综合性;注意教科书的趣味性和知识性,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3.妥善处理传统与现代、中国与外国的关系

选择美术教科书内容时,要特别重视优秀的中国传统美术和民族、民间美术,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体现中国特色,也要包含经典的外国美术作品,并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对现代艺术进行介绍,以开阔学生的眼界和思路,培养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

4.鼓励美术教材呈现方式多样化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美术课程资源主要包括学校资源、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网络资源。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有利于丰富美术教学的内容,提高美术教学的效益,突出地方美术教育的特色。

1.满足学生学习美术的基本条件

在美术学习中,必备的美术学习工具和材料包括绘画工具、材料和泥工工具、材料。1~9年级的学生必备画笔、颜料和美术专用纸张。

2.完善美术教学的基本材料和设置

在美术教学中,必备的美术教学设备与器材包括素描、水彩画、水粉画、中国画、版画等绘画工具、材料;泥工工具、材料等;美术专用教室,储藏教具、工具、材料的场所以及展示学生美术作品的场所;可供美术课使用的计算机软件等。

3.丰富美术教学的图书和影像资源

学校美术图书馆中的美术书籍和其他美术资源,包括学生参考书、教师参考书、美术书籍和杂志、美术教育书籍和杂志、幻灯片和光盘等,可供教师备课和上课、学生收集、查阅资料以及自学或合作学习时使用。

4.拓展校外美术教学的资源

教师应广泛利用美术馆、图书馆、博物馆、艺术家工作室、艺术作坊、动植物园、公园、游乐场、商店、社区、村庄等校外的课程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美术教育活动。

5.开发和利用网络美术教学资源

有条件的学校应积极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充分利用网络,获得最新的美术教育资源,开发新的教学内容,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并开展学生之间、学校之间、省市之间和国际的学生美术作品、教师美术教学成果等方面的交流。农村、边远地区及少数民族地区,应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网络,引进优质美术教学资源,提高美术教学的效益。

6.充分利用自然和社会文化资源

教师可以运用自然资源(如自然景观、自然材料等)和社会文化资源(如文体活动、节庆、纪念日、建设成就、重大历史事件、传说、故事、影视、戏剧、民族与民间艺术以及人类文化的遗物、遗迹等)进行美术教学。

7.积极开发地方美术课程资源

地方美术课程资源非常丰富,各地美术教研机构、研究人员和教师应努力做好开发工作,有组织地在当地进行调查、了解,分类整理,充分加以利用,积极编写校本课程与教材。农村、边远地区及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可以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的各种资源,开展有特色的美术教学活动。

初中音乐课程评价标准及规则

一、课程性质与价值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通过特定的音响结构,实现思想和感情表现与交流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是人类基本素质和能力的一种反映。

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

二、音乐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审美体验价值

2、创造性发展价值

3、社会交往价值

4、文化传承价值

三、基本理念

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

在教学中要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根据音乐艺术的审美表现特征,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的整体把握,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2、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应重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加强音乐课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3、面向全体学生

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的任务,不是为了培养音乐的专门人才,而应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

4、注重个性发展

要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与发展不同个性的因材施教有机结合起来,创造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可能和空间。

5、重视音乐实践

通过音乐艺术实践,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6、鼓励音乐创造

在教学过程中,应设定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的内容、形式和情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

7、提倡学科综合

音乐教学的综合,包括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音乐与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姊妹艺术的综合,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

8、弘扬民族音乐

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课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民族音乐,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

9、理解多元文化

在强调弘扬民族音乐的同时,还应以开阔的视野,学习、理解和尊重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

THE END
1.学生课程设计资源网站.docx学生课程设计资源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分为三个维度: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课本中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了解相关学科的前沿动态,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技能目标:学生需要通过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和实验操作等环节,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70846042.html
2.十大平面设计资源网站,助力你的创作无限可能UIstoredesign是UI设计师最应该收集的平面设计材料网络,拥有252个精心挑选的免费UI工具包资源,无论是图标、插图、登录页面、UI套件,都应有尽有,数量多,质量高,这绝对有价值,非常推荐。3. Isoflat Isoflat是一个内容超全的免费平面设计素材网站,无论是logo还是创意插图,还是图标等。,拥有1000多个免费资源,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80176434805049902&wfr=spider&for=pc
3.精品课程资源网站的设计与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本文首先对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站建设、运行情况进行了广泛调研,进而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普通高校师生对精品课程资源的需求,深入分析了当前精品课程资源网站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着重研究了精品课程资源网站的特点以及设计原则,并构想了网站建设的总体设计方案,力求为高校教师建设精品课程资源https://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028-2008144597.htm
4.设计师必备的9类网站工业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 数字艺术设计,建筑设计,服装设计等等 对于设计师来说,构思和创意固然重要 提高工作效率,网站资源也是必不可少 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80个设计资源网站 包括Logo、字体、图片、工具、网站模板 灵感、配色方案、图标、课程等9类资源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1/0403/09/32730899_970388265.shtml
5.精品课程建设规划实施方案(通用6篇)进一步完善精品课程相关的课程标准、教案库、课件库、习题库、试题库、实验指导书、资料库等课程基本资源。创建网络教学平台,建立精品课程专门网站与教学资源库,突出精品课程的开放性与示范性。种类教学文件、教学资料、文献目录以及教学录像等要网上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校内共享,充分发挥精品课程的辐射功能与带动作用。https://www.unjs.com/fanwenwang/ghfa/20211117115942_4420416.html
6.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网站建设网页设计制作工具,提供原精品课程谷秋精品资源共享课软件是根据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中的精品资源共享课定制的一套软件,软件满足于教育部对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要求,并且支持精品课程向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转型升级。http://www.kaifangkecheng.com/
7.Javaweb动态网站一个简单的Java web动态网站的课程设计,可供初学者参考 点赞(0) 踩踩(0) 反馈 所需:1 积分 电信网络下载 HuffmanCompress 2024-12-14 12:18:47 积分:1 HuffmanCode 2024-12-14 12:18:12 积分:1 FIR-low-pass-filter-design 2024-12-14 12:13:15 积分:1 https://www.coder100.com/index/index/content/id/2127729
8.广西中医药大学《医学信息检索》课程建设规划(20213.建立课程网站,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建立了医学信息检索网络课程平台,已于2006年初开通;已实现了文献信息检索教学资源上网,并及时更新,同时开设了网上测试、网上答疑、在线提交作业等栏目。医学信息检索网络课程平台将本课程教学大纲、电子教案、教学课件、近几年学生论文、作业习题、实验指导等按照课程的进度有选择性的对https://www.gxtcmu.edu.cn/jcyxy/jysjs/zygjxsjys/jxyhygl8/kce8/content_52813
9.省教育厅关于开展2010年江苏省高等学校品牌特色专业与精品课程5.具有科学健全的教学管理制度。教学文件和教学档案完整规范。教学改革、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成效显著,深受好评。 6.高度重视网络教学资源建设,课程支撑网站内容丰富,已提供现场教学录像、课程教学大纲、授课教案与习题、实践教学(实验、实训、实习)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课程建设资源。 http://m.110.com/fagui/366428.html
10.教育活动设计方案模板(精选10篇)3、建立精品课程网站 学校派专人进行网站的建设,并对教师授课进行录像,争取在两年内教师授课全部上网,丰富网络课程资源,建成“幼儿心理学”精品课程网站,形成丰富的网络资源。 4、规范资金管理力度 本课程作为市级精品课程下拨经费5万元,学校加强资金使用过程的管理,保证经费使用规范和效益。 教育活动设计方案模板【篇2】https://www.liuxue86.com/a/4704562.html
11.2023最新!20个动态图像设计的灵感网站及资源推荐Eagle博客在设计方面,Abduzeedo 可以成为你的得力助手,除了每天分享高品质的设计创意灵感,也会分享图像、免费字体、优质网站等多种资源,更提供非常丰富的在线设计课程,包括PS、AI、 Conteplated 、Pixelmator 、Fireworks 等,这么好康又实用的网站,赶快来试试吧! 网站:https://abduzeedo.com/ http://cn.eagle.cool/blog/post/motion-design-inspirations-ideas-sites
12.中国石油大学软件工程课程设计在线视频网站设计.docx在中国石油大学的软件工程课程设计中,学生们被要求设计一个在线视频网站,旨在提供一个平台让用户可以在线观看视频,分享资源并交流观后感。这个项目涵盖了软件开发的关键环节,包括需求分析、可行性分析和系统设计。 在需求分析阶段,功能性需求被详细地列出。系统分为前台和后台两大部分。前台主要是面向用户的界面,未注册用https://download.csdn.net/download/G11176593/85610126
13.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四、课程目标 五、内容标准 必修信息技术基础 选修一算法与程序设计 选修二多媒体技术应用 选修三网络技术应用 选修四数据管理技术 选修五人工智能初步 六、实施建议 教学建议 评价建议 教科书编写建议 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 七、案例 一、课程性质 信息技术既是一个独立的学科分支,又是所有学科发展的基础。信息https://www.fqkhzx.cn/index/article/view/id/94.html
14.教程资源整合网优选视频教程资源整合网为您精选各种优质的名师讲座视频,在线培训视频,炒股视频教程,企业个人学习资料,视频培训资料,企业培训课程,讲座下载,考试考研资料,提供各类学习资源在线或下载https://www.youxuan68.com/
15.UI设计应用》课程思政典型案例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超星平台的课程网站中加入思政空间,收集25个视频和大量图文的课程思政资源供学生学习和上课使用。 (四)课程思政贯穿教学全过程 教学任务选取与思政教育相结合,将课程思政贯穿教学的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例如结合疫情中外卖小哥的抗疫精神,以《外卖图标设计》任务为载体,对线形图标设计进行讲解,学生学习兴趣、成绩和http://www.gxzjy.com/ztlj/kcszjxyjsfzx/cases/202208/t20220816_112426.html
16.平面设计基于我国现阶段的教育形势,我院计算机广告制作专业应当将整体、客观和发展作为自身理念,遵循经济发展以及中职院校的教学规律,从设计资源、生态和能力等方面进行学习,最终实现计算机广告制作专业人才培养和社会岗位接轨。针对人才和职位失衡的现象,制定战略目标,优化课程结构,加大课程改革力度,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http://www.kfjx.com/xxfwx/xkjs/pmsj.htm
17.大元资源网各种最新课程资源 最新发布NEW 手绘课程 TOART吴神游角色设计网络班第7期2023【画质不错只有视频】 4小时前2 C4D课程 【缺】老鹰C4D实景合成2024【画质高清有素材】 10小时前2 视频课程 超人兔Nomad建模核心入门到专业渲染提升进阶2023【画质还行只有视频】 https://chenwenb.com/
18.爱课程本课程采用专题的形式,详细阐释和分析了西域美术中独具代表性的原始岩画、古代雕塑、绘画珍品、织物艺术、佛教美术等。并融入这方面研究中的新成果,力求做到引导大众的审美解读,同时也注重学术的规范严谨性以及内容的准确深刻性。本课程旨在让受众领略西域美术的丰采,感受中原文化、西域 https://www.icourses.cn/home
19.PPT教学课件PPT课件下载PPT课件免费下载《我设计的服装》PPT免费教学课件 《我设计的服装》PPT优秀课件下载 音乐PPT课件 更多 《十八相送》PPT下载 《刘大哥讲话理太偏》PPT教学课件 《刘大哥讲话理太偏》PPT下载 《鼓声》PPT课件 《鼓乐》PPT下载 幼儿园PPT课件 更多 《认识三角形》PPT课件 https://www.1ppt.com/kejian
20.平面教程影视动画教程办公教程机械设计教程网站设计教程我要自学网-免费视频教程,提供全方位软件学习,有3D教程,平面教程,多媒体制作教程,办公信息化教程,机械设计教程,网站制作教程,电脑培训https://www.51zxw.net/
21.2019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荆州理工职业学院在学生“知识”学习和“技能”培养方面,本专业与荆鹏软件集团、北京百知尚行科技有限公司等行业企业在专业课程体系设计、课程资源开发、专业教学实施、实践教学环境建设等方面展开合作,合作企业参与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提升学生所掌握知识、技能与企业需求的契合度。在“学生素质”培养方面,以人文素质模块课程、创新创业https://www.jzlg.cn/zn/zy/10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