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高水平创新平台

河北日报-07版:知与行-2024年01月03日

07

□边继云

创新平台作为集聚创新要素、开展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变革的有效载体,是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重要力量。对于我省而言,加快打造高水平创新平台,优化平台布局、提升平台能级、强化平台支撑,是增强创新实力、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赢得发展主动的关键。

准确把握高水平创新平台建设发展需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我省视察时,要求河北“在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中闯出新路子”,为我省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立足实际,打造高水平创新平台,必须着眼创新驱动发展和科技创新发展统筹考虑,满足以下几方面的需求。

在新动能新优势塑造上形成支撑。以创新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打造高水平创新平台,必须能够支撑新动能新优势塑造,通过创新资源的汇聚、创新人才的集聚、创新技术的研发应用,支撑全省创新体系深度重构,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不断提升创新竞争力。

在关键领域技术突破上形成支撑。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必由之路。作为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水平创新平台能将企业需求与科研单位的研发成果有效对接,对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有着重要意义。要坚持系统观念、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开放创新、坚持自信自立,提升产学研合作水平,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为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和重大工程“卡脖子”问题提供重要支撑。

在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上形成支撑。与京津共建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是落实重大国家战略、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的关键举措。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应锚定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的打造,组织实施链式攻关以及试点项目,在集成电路、网络安全、生物医药、安全应急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发展上形成强支撑,打造策源地,培育增长极,提升带动力。

进一步优化完善创新平台布局

实现平台链与创新链、产业链的精准匹配,是高水平创新平台建设发展的核心任务。针对产业创新发展的实际需求,打造从战略平台到技术平台、服务平台,从应用基础研究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全链条高水平创新平台方阵,对我省来说至关重要。

打造高能级战略创新平台。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加强高能级战略创新平台布局建设。加快推动雄安新区成为新时代创新高地,积极推进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国家级创新型城市建设,系统推动全省高新区提档升级。发挥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自由贸易试验区、临空经济区等政策优势,打造一批战略创新平台高地。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以高能级战略创新平台建设为依托,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支撑河北形成创新发展优势。

打造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聚焦我省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区域特色重点产业创新发展的现实需要,围绕共性关键技术的突破和产业技术难题的破解,加快谋划、建设一批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推动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河北中心和雄安中心加快发展,积极争取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大科学装置在我省布局。在高端装备、新能源、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领域布局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高能级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支持有条件的行业龙头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共建新型研发机构,使其成为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支撑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

打造高质量创新服务平台。针对科技成果与产业需求脱节、创新服务能力不强、创新转化成效不显著等问题,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服务平台、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场景服务示范平台和跨区域创新资源统筹服务平台建设。支持各平台在人才引进、孵化培育、技术转移、成果对接等方面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高水平推进京津冀共建科技平台示范基地,加快推动更多京津创新资源和创新成果向我省疏解和转化应用。

有效促进现有创新平台提质增效

创新平台能否发挥预期效果,运营管理是关键。打造高水平创新平台必须解决好“建平台”与“用平台”脱节、平台建设与发展需求错位等问题,进一步提升创新平台运营管理水平。

一是创新理念。准确把握科技创新趋势,加大对跨学科、跨产业、跨主体的融通类平台的支持力度。瞄准我省主导产业科技研发需求,加强对存量平台资源的整合提升,优化完善重点实验室体系。支持企业、科研机构、高等学校按照市场机制联合建立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的技术创新联盟、创新联合体,全面提升现有创新平台能级,打造区域创新高地。

二是构建长效支持机制。长效稳定的支持投入是创新平台有效运行的前提,也是创新平台向高能级跃升的保障。不低于十年期的稳定支持,是国际上打造重大创新平台的普遍做法。我省要进一步创新举措,着力构建政府财政引导、企业主体投资、金融信贷支持、社会资本补充的多元投入机制,给予各类创新平台持续稳定的支持。

三是完善分类评价体系。根据不同创新平台的目标任务,建立完善符合创新规律、差异化的平台考核评价与支持体系。对科学研究类平台,应重点考核评价其集聚高端创新资源,在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上取得突破的能力;对技术研发类平台,应重点考核评价其引领技术攻关,支撑产业技术创新的能力;对创新服务类平台,应重点考核评价其提供高效便捷科创服务的能力。通过分类评价与支持,引导创新平台不断提质增效。

营造支撑创新平台高水平发展的良好生态

当今的创新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单向度“投入—产出”模式,而是演变为一个多元主体参与、多环境因素适应、多链条联动的复杂生态系统。打造高水平创新平台,需要营造一流的创新生态。

构建良好的人才生态。高水平创新平台的核心创造力来自创新人才,打造高水平创新平台必须将人才作为第一资源摆在战略位置。要建立完善的人才培育和引进政策体系,充分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将人才支撑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构建激励创新的政策生态。持续深化改革,切实破除阻碍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高起点、高标准制定创新平台专项支持政策,倡导开放包容的创新文化,营造追求卓越、敢于超越的创新氛围,构建有利于激发创新平台创新活力的政策生态。

THE END
1.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资源整合与经济创新效率提升随着科技创新的不断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经济转型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在这一过程中,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和运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科技创新平台可以整合各方资源,提升经济创新效率,带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本文将从金融知识的角度出发,探讨科技创新平台如何通过资源整合与经济创新效率提升,推动经济发展。 https://www.jianshu.com/p/f42a8d8d7223
2.打造创新平台实现多“点”突破打造创新平台 实现多“点”突破 我国创新驱动经济发展已进入到科技创新驱动范式。这是一个以科学发现即知识创新为源头,以科技成果产业化为终点的科技进步;是一个需要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政府等利益相关者互动与合作的创新过程。创新平台实现了多方创新主体的融合与创新成果的共享,是驱动科技创新的必然选择。目前我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62002310398644430&wfr=spider&for=pc
3.健全服务平台带来了什么改变同时本平台的建设带来健全服务平台建设对于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行业竞争力至关重要。通过整合技术创新资源,加强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可以为企业和行业提供系统服务,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技术升级,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的竞争优势。同时,创新服务平台的建设也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产学研结合的重要手段,有助于推动区域创新和经济发展。 https://blog.csdn.net/2401_84109346/article/details/142258582
4.(委员大会发言)关于完善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提升创新能力的建议科技创新平台是集聚创新要素、激活创新资源、完善创 新体系的重要载体,对于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 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截止目前,银川市共有 各类科技创新平台 360 余家,其中:自治区级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2家,重点实验室 40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56家,技术创新中心173家,科技企业孵化器17家,众创https://www.zxycswh.gov.cn/yzjy/yzjy/15282.html
5.在当下如何搭建科技创新平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并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和社会多方参与和协作。以下是一些具体步骤和策略: 1. 政策引导与规划:政府应出台一系列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政策,包括提供财政支持、税收优惠、知识产权保护等,同时制定科技发展长远规划,明确产业升级的方向和目标。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403/16/63269842_1119332485.shtml
6.如何有效地搭建一个科技创新平台?全国搭建科技创新平台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首先应明确平台定位与目标用户群体,其次构建包含技术研发、资源共享https://www.1633.com/ask/451532.html
7.搭建平台创新机制助力学科内涵发展——我校学科平台建设侧记为提升学科平台服务教学科研能力,校党政领导高度重视,2011年,制定了“学科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和“学科平台建设实施办法”,在职能部门和学院齐心协力、紧密配合下,平台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平台基础地位更加凸显 四年来,学校“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用于平台仪器配置,累计经费近亿元,重点建设科研服务平台、学科公共平台,为学http://fgc.ahau.edu.cn/info/1002/1043.htm
8.搭建创新平台营造创新氛围全员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山东近年来,位于山东济宁市的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推股份)大力倡导创新文化和全员创新理念,激发职工创新热情和活力,通过建立领导小组,制定创新管理办法,搭建创新平台,明确创新申报程序、创新等级评定依据及创新奖励办法,为企业积极创造技术创新条件、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培养输出技术创新型人才,形成了和谐的创新https://www.workercn.cn/c/2021-08-16/6905303.shtml
9.科创赋能领跑发展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厚植创新创业沃土无线电能传输、工业搬运机器人、纳米银柔性触控屏智慧黑板……在位于重庆市璧山区东林大道一侧的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中试平台内,各种从实验室出来的高科技产品正在进行多项测试。在这座去年投用的大楼内,已孵化聚集了十余家高科技企业。 这只是“科技璧山、创新璧山”建设的范例之一。如今的璧山,一粒粒创新种子从扎根到https://www.cqcb.com/county/bishanqu/bishanquxinwen/2021-03-16/3860262_pc.html
10.项目为王搭建新型平台激发创新活力目前,该项目一期基本建成,已进驻企业50余家,正加快集聚创新引领型企业,为我市激发创新活力、优化产业结构提供助力。 记者 鲁博 通讯员 李斌 光志刚 摄 (来源:2021年11月22日《洛阳日报》01版) 原标题:《【项目为王】搭建新型平台 激发创新活力》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5506245
11.孔孟之乡济宁搭建创新平台发展高新技术连续六年举办了六届中国专利高新技术产品博览会和四次“院士济宁行”活动,建成45处产学研基地、三处博士后工作站,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发展到26家,搭建起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六个县市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先进县市区称号。目前,济宁正在申请国家级煤化工产业基地。https://www.dzwww.com/xinwen/xinwenzhuanti/060815cxsd/bwbd/200608/t20060818_1709021.htm
12.搭建创新创业服务平台营造创新创业最优生态政和为什么能建设运营出这么多优秀的双创服务平台? 据悉,政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互联网+创新创业服务机构,在北京、天津、陕西、贵州、河南、安徽、江西、新疆等10多个省份设立多家分支机构,为全国21个省提供平台建设运营支撑和创新创业服务。 “我们在山东省内超过60%的高新技术企业是其签约客户,其累计服务企业超过https://www.douban.com/note/64796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