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信息化氛围,引领教师发展、促进学生成长,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校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实现学校数字化的跨越式发展,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逐步实现学校教育的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二、“智慧校园”建设目标(一)总目标:为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和要求,学校以网络为平台,拓宽教育教学的辐射范围,加大信息化管理力度,通过新技术在课堂运用,最大限度的利用信息资源,进行智能化的教学与管理,有效提升学校教学与管理的效能,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达到融合性的学习状态,实现教学过程的信息化、智能化,为全面开展云教育的实践进行有效探索,以信息化推进学校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二)具体目标:1.创建动态、优化的信息资源环境。完
4、善硬件设施,积极推进校园网建设,为教师教研、学生学习、班级管理等提供网络平台。让师生在浓郁的信息化氛围中感受现代化教育的魅力与便捷。2.完善网络化、规范化的学校管理。学校的各部门工作逐步实现信息化管理。依托信息化网络平台,不断优化教育教学管理,提升管理效率和质量。3.构建信息化的新型教师队伍。不仅从信息化应用上,更要从转变教育观念,更新知识结构,改变教学方式上全面提升队伍综合素质。4.完善网络教研的研训新模式。从深度和广度上拓宽网络校本教研的内涵,利用网络教研平台,为教师参与教研提供更为便捷的方式,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促进教师教学教研水平的提高。5.实现学生网络环境下学习方式的变革。通过现代信
5、息技术的应用,营造一个能促使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的氛围,逐步改变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学会有效的接受与体验、研究、发现相结合的学习方式;改变单一的个体学习方式,学会独立自主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实现学生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逐步实现教学模式的变革和教学方法的更新。6.建设校本资源库和资源库管理平台。校本资源库计划涵盖教育管理库、学科资源库、教研论文库、教学视频库等,加快学科专业资源的数字化改造,实现学校管理档案、教案、试题、课件、精品课程的数字化和网络化。7.建设和完善学校数字化图书室、数字化实验室及智慧教室。三、学校信息化建设基本情况。第三实验小学现有学生2886人,
7、教学信息化,我校每年开展多次信息化培训。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学习与应用,确保教师信息化提升工程的质量。经过多年的努力,老师们的信息化应用意识已经基本具备,信息化应用能力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交互式触摸一体机、PPT等设备和资源的应用已经成为教学的常态。五、存在不足目前我校信息化建设的问题主要是:系统性的整体规划有待提升,信息技术专业人员短缺,基础设施装备不先进、不全面,不能满足发展需求,信息化管理水平亟待提高,在校务管理、学生自主管理等方面,对师生全面素质能力和发展水平方面考核的平台需进一步完善。六、“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1.“智慧”组织与管理学校坚持统一规划“智慧校园”,分步实施。在学
8、校层面上,成立学校信息化领导小组,校长挂帅,信息中心主管具体负责,各处室、年级组、教研组、班级、计算机教师、学科骨干教师参加,负责实施“智慧校园”建设。2.“智慧”规划与总结结合本校实际,以发展为主题,以创新为主线,在学校信息化设备设施、队伍建设、专项经费等方面进行大的投入,为“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提供保障。3.“智慧化”环境建设建立覆盖所有功能场室和应用终端的校园网,并按照统一建设、统一接入、统一认证的原则对全校的计算机终端进行统一管理。100%的教室和功能室配备了多媒体互动平台并接入互联网。建设和完善学校数字化图书室、数字化实验室及智慧教室。学校应用并创建各种管理网络系统和平台。第三实验小
10、括教学设计方案、多媒体教学课件、备课素材资源等教师教学资源,积累包括网络培训课程、专家报告、公开示范课等教研资源。5.“智慧教师”队伍建设为推动学校“智慧化”的进程,学校采取各种方式对全员教师进行全面的信息技术培训。学校针对教师需求,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分别进行师生微课制作、班班通白板软件使用、教学平台使用等多项培训。七、预期效果通过几年的建设与发展,建成高水平数字校园基础设施公共平台,实现高速、安全的校园网全面覆盖校园、信息化终端遍布校园,立足师生员工信息化应用的实际需求,以信息技术对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等各项工作进行现代化改造,构建资源数字化、应用集成化、传播智能化的信息环
11、境,建设可共享的优质校本资源库,实现教学教研、管理服务的高度数字化、智能化,全面提升师生的信息素养和应用水平,为建成优质、安全、绿色、人文的信息化智慧校园的总体目标而努力八、“智慧校园”建设进度进行高效化的学校“智慧”管理学校对全校老师进行信息化培训,并逐步完善各项管理的网络化、规范化,依托网络平台,优化教育教学管理,提升管理效率和质量。学校的各项工作进行信息化智慧管理,尝试网络教研的研训新模式。为了满足教师对教学问题随时探讨和及时了解教研信息的要求,拓宽校本教研途径、创新校本教研形式,改变以往集中开会研讨的形式,开展网络教学研究活动。2.2019.3-2019.7开展智慧课堂教学与研究。(1
12、)智慧化的课堂教学学校运用信息化教学平台、多媒体技术的辅助教育教学学科比例达到100%,电教覆盖率占总课时的85%以上。信息化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基本实现普及与提高,采用信息化技术手段的课时比例平均达到90%,其中语文学科达到100%,英语学科达到100%,信息技术达到100%,数学达到90%,美术、音乐、自然科学、健康教育等达到80%以上。智慧化的生本学习开展信息技术教育,为课堂教学注入生机与活力的同时,引发了学生校外学习方式的改变:学生知道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具备进行信息收集、整理、传输和表达的技能,逐步改变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学会有效的接受与体验、研究、发现相结合的学习方式;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