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界M7而AEB自动紧急制动功能的最高刹停时速能够提升至9
作者:电动邦
另外随着我国汽车行业“新四化”转型的持续推进,市面上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水平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我们几乎看不到“来回画龙”的车道居中保持,车辆的加速、减速、并线等动作也越来越丝滑,领航辅助功能也越来越精明了,人机交互的“双商”也越来越在线了。因此面对越来越熟悉「智能」的消费者,该到了更近一步的时候了。
而被华为深度赋能的问界新M7,无疑将承担智能化出行进行重大蜕变的历史重任。
SUV界“全智贤”,到底是什么样子?
在所有的高阶智能服务上,问界新M7的HUAWEIADS2.0高阶智能驾驶系统最让我们期待,因为它将是率先实现不依赖高精地图,就能进行高速和城市道路高阶智能驾驶的车型之一。根据官方的规划,该系统预计将在今年12月在全国范围内开放城区智驾领航辅助(城区NCA)。当然这个“开放”并非是完全解锁,而是从每座城市的核心街道开始落地,经过用户跑更多路线,让智驾系统进行道路信息的积累和学习,逐渐实现“全城通用”。
极强的「学习和应用能力」,这就是HUAWEIADS2.0强悍的地方,自2023年4月发布以来,这套系统在AI训练集群上构建了丰富的场景库,每天深度学习1000万+km,持续优化迭代智能驾驶算法和场景策略。截至2023年9月数据,长距离NCA领航MPI(MilesPerIntervention,平均接管里程)高达200km,城市高架汇入汇出成功率高达99%+,而经过我们此前的体验和测试,HUAWEIADS2.0在控制车辆进行各种动作时,丝滑和沉稳程度堪比“老司机”。
HUAWEIADS2.0的另外一个强项就是感知能力,问界新M7配备1个顶置激光雷达、3个毫米波雷达、11个高清视觉感知摄像头及12个超声波雷达等27个感知硬件,它们就像是问界新M7的眼睛和触手,负责监测车辆周围的环境。
当硬件发现周围有动态或静态物体之后,会将信号传输到车内的控制域处理器内,这时凭借高性能计算平台和华为自研拟人化算法,智驾系统首先能够准确描绘出物体的形状、轮廓以及特征。接着系统会依靠BEV(BirdEyeView,鸟瞰图)感知能力和GOD(GeneralObstacleDetection,通用障碍物检测网络)2.0网络,识别出物体究竟是什么,包括通用障碍物白名单外的异形物体,还能精细到是救护车还是警车,车辆是临时停靠,或只是等个红绿灯。
根据官方介绍,这些物体的识别率能达到99.9%,这其实是对车辆躲避风险提供了更好的支持,尤其是城区更为复杂的道路环境下,让智驾系统有更好的条件去思考和做出动作。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素质,问界新M7才能搭载行业首发的全向防碰撞系统,实现前向、侧向和后向全方位的防碰撞能力;而AEB自动紧急制动功能的最高刹停时速能够提升至90km/h,可以有效避免绝大多数因注意力不集中和路况复杂造成的交通事故。
在对周围情况“一目了然”之后,HUAWEIADS2.0系统就可以凭借RCR2.0(RoadCognition&Reasoning,道路拓扑推理网络)对导航地图进行现实匹配,哪怕地图的精细程度不高,也能知道路在何方,停车泊位在何方,从而准确控制车辆到我们想去的地方。
说了这么多,HUAWEIADS2.0系统带给我们消费者最具体的好处是什么?其实很简单,就是我们不用花费流量,或担心网络环境使用高精地图,也能获得丝滑、安全、高效、快捷的高阶智驾体验。这样大家可以省掉一些车机应用的流量,同时也让“会躲事儿”的AEB等主动安全功能时刻在线,保护我们的出行安全。
说到安全,问界新M7在被动安全方面的智能化水平,可能是很多人想不到的,所以它不仅能“躲事儿”,更“不怕事儿”。
就比如问界新M7使用的HUAWEI智能BMS管理系统,它不仅能用算法让动力电池在充放电的时候保持“冷静”,同时其具备的云AI能力,相当于给电池找了一个监控团队,在云端实时发现安全隐患,“防范于未燃”,另外这套管理系统还让电池有了学习能力,让它在不同规格的充电桩上,都能安全、高效地实现充电补能。
能够得到「训练」的,还有问界新M7搭载的华为智能增程管理系统,它能让动力系统经过“云端训练模型+AI学习算法”之后,获得更静谧、更经济、更安全以及续航更扎实等特质。简单来说,就是问界新M7的增程动力系统要上两种课,一种是对现有案例的“死记硬背”,另一种就是自己上路去跑,通过实践摸清更多路况下能够优化动力输出节奏的方式。
当然,问界新M7在车身强度这种“传统艺能”上也同样下足功夫,它的全车潜艇级热成型钢占比达到24.4%、高强钢和铝合金占比80.6%,这样的比例在很多50万级同类车型上都很难见到。同时研发团队还为打造这款新车使用了CBS复合车身材料,让车身刚度和抵御碰撞的能力得到进一步强化。
这些“钢筋铁骨”,加上全系标配八个安全气囊、前排双预紧安全带,以及前面提到的AEB和全向防碰撞系统等技术的应用,让问界新M7拥有了“全维安全”。
首先在问界新M7前排主副驾座椅的靠背后面可以安装HUAWEIMagLink魔吸车载接口,允许我们将华为Pad安装在这里,作为PAD车载娱乐屏。这两块屏幕能够与问界新M7的最新鸿蒙智能座舱的中控屏组合在一起,实现三屏联动、主次屏监控、投屏共享等功能,再加上选装的后排小桌板、无线键盘,让问界新M7瞬间成为移动会议室、教室、游戏室,将大五座的空间发挥到极致。
更有意思的是,这样的设定就让问界新M7相当于拥有了三个带有最新鸿蒙系统的屏幕,无论是画面的清晰度,车载应用的流畅度,以及分屏显示、超级桌面、手机无缝流转等功能,都是三倍享受。
问界新M7在空间方面的另一种智慧,是如何将驾乘的舒适体验拉满。为此新车的内饰研发团队首先在座椅上下足了功夫。比如大五座标配全新“棉花糖”座椅,不过它可不是单纯的“软绵绵”,而是恰到好处的托住我们;标配4个座椅的通风、加热与按摩功能,让四位驾乘人都能享受到同样的“冬暖夏凉,轻松舒缓”。此外,问界新M7还通过前后双空调箱、17个空调出风口、后排空调触控大屏,以及“零甲醛”座舱,来营造车内舒适健康的环境。
当然,问界新M7还有很多细节得到了智能的加持,比如主动式进气格栅有效降低风阻;全新的HUAWEIDATSTM2.0动态自适应扭矩系统与前后悬双FSD可变阻尼减震器提升车辆横向与纵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这些虽然我们并不会经常用到,或者能频繁体验到它们带来的体验,但在某些特定环境下,这些功能一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操控车辆,获得更多信心,减少更多压力和焦虑。
对行业而言,这不只是一款智能SUV
前面我们提到过,在当下的新能源市场,「智能」的普及度已经很高了,大家早已经对很多“耳熟能详”的智能化配置失去了新奇或者跃跃欲试的那份冲动,甚至会有很多消费者认为诸如语音交互、L2级驾驶辅助、高速领航,以及车机里的影音娱乐,都是新能源汽车本就该有的“常规操作”。
而这种消费品味的提高,对我们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挑战就是,以往填充进车里的智能化配置,已经不再是极具吸引力的“卖点”,哪怕自己付出了巨大的财力、人力和资源进行研发,功能体验也并未过时,但已经无法刺激到消费者的神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