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万亿,这是豆包通用模型的日均tokens使用量。
从5月首次发布到12月中旬,这个数字增长了33倍。
按此计算,一元钱就可处理284张720P的图片,比行业价格便宜85%。
“市场就是要充分竞争,做得好才能活下来。”接受《21CBR》等媒体采访时,火山引擎总裁谭待提到,新模型发布后,豆包的增速将更快。
装上眼睛
这次发布会,字节一口气更新了豆包多款产品,覆盖通用模型及多个垂直领域模型,看得人眼花缭乱。
更值得拿出来说道一二的,是首次亮相的新成员,视觉理解模型。
据谭待介绍,该模型不仅能精准识别视觉内容,还具备理解和推理能力,可根据图像信息进行复杂的逻辑计算,完成分析图表、处理代码、解答学科问题等任务。
其还拥有视觉描述和创作能力。
一句话总结,“豆包”睁眼看物理世界了。
谭待现场展示了多个案例。
谭待
给一张动物影子的照片,视觉理解模型能识别出这是一只猫;给一张桥的图,模型能看出是港珠澳大桥;能理解图片里的数学和物理题目,给出答案和思路。
此前,该模型已接入豆包App和PC端产品。谭待透露,过去两个月,字节邀请了数百家企业,测试豆包视觉理解模型。
其可应用的场景很多。
比如,教育场景里,豆包可以让拍照搜题更智能,批改孩子的数学作业,优化作文表述,减轻家长辅导作业的负担。
快速扩列
除了新发布的视觉理解模型,重要的产品更新还包括:
豆包通用模型pro全面对齐GPT-4o,使用价格仅为后者的1/8;
音乐模型从生成60秒的简单结构,升级到生成3分钟的完整作品;
文生图模型2.1版本,首次实现精准生成汉字和一句话P图的产品化能力,该模型已接入即梦AI和豆包App。
谭待的演讲末尾,还以“Onemorething”做了一个特别预告,发布一个1分钟的教育应用场景视频。
由此,多角色演绎、方言转换等新能力,即将解锁。
这一轮大模型竞速,起步较晚的字节,为何着急赶路?
“我们每一个模型的推出,都不算市面上最早的,但口碑和增长都不错。”
谭待提到,聊天是大模型一个基础功能,在此之上,必须加上深度推理、图像视觉理解等各种各样的功能,才能处理复杂任务。
目前,豆包大模型已经与八成主流汽车品牌合作,并接入多家手机、PC等智能终端,覆盖约3亿台终端设备。
最近3个月,豆包大模型在信息处理场景的调用量增长了39倍,客服与销售场景增长16倍,硬件终端场景增长13倍。
实用至上
“百模大战”,从算力打到应用。但在谭待眼里,谈竞争,为时过早。
“我现在不太关心竞争。市场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可能刚开发出来千分之一。”
他表示,局部竞争肯定有,但不重要,更关键的,是看用户哪些需求没有被满足,产品和解决方案能否做得好、成本低。
按谭待总结,大模型竞技场,后来者字节的市场份额,领先同行,其信心来自三点:
一是市场足够大;二是字节有规模优势,把手机、汽车、金融等外部客户,以及抖音、头条上的内部客户,统一起来建设,都跑在火山引擎上;三是目标明确,要在新的技术变革里做到第一。
在他看来,大模型的特别之处在于,以前的技术在ToC端和ToB端,都是割裂的,大模型能化二为一,底层都用的一套技术。
由此,ToB的商业模式,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采用一个大模型,决策者能直观感受到技术的好与不好,不像以前,只能靠听PPT汇报、看案例来了解。
“这是我们相信豆包能做好的一个重要因素。大家用得最多的是豆包APP,企业家大概率也会选择豆包大模型。”谭待说。
火山引擎下了一个新判断,下个十年,计算范式会从云原生进入到AI云原生的新时代。
“2024年是大模型高速发展的一年。当你看到一列高速行驶的列车,最重要的事,就是确保自己要上车。”谭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