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卡桑德尔是法国“装饰艺术运动”时期著名的商业招贴设计师,介绍了卡桑德尔的艺术成长历程以及他所获得的艺术成就;通过分析其招贴设计作品,探析出卡桑德尔的平面设计手法,运用简洁的几何图形通过重新排列,体现出艺术作品中的理性,运用聚散的组合线条通过变化,创造出富有张力的画面,运用独特的构图视角通过对比手法,渲染出夸张而立体化的空间;他的商业海报虽然是时代的产物,但其艺术价值影响深远,至今是平面设计界的一面标杆。关键词:卡桑德尔;装饰艺术运动;海报招贴;几何语言;聚散
一、背景
“装饰艺术运动”(ArtDeco)是20世纪20到30年代在法国、美国和英国等国家开展的一场国际性设计运动。这场运动发生的同时,欧洲的现代主义运动几乎也在同时发生与发展,[1]“装饰艺术运动”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现代主义运动的影响,而本质上它是欧洲“新艺术运动”的延伸,但它与“新艺术运动”不同的是它不排斥资本主义工业化带来的新材料、新形式。通过深入研究后发现,从思想发展的背景和意识形态的视角来看,现代主义运动强烈的民主色彩、社会主义大背景,都从来没有在“装饰艺术运动”中出现过。[2]特别是法国的“装饰艺术运动”,虽然在设计造型、色彩运用、装饰动机上都有新的、现代的内容,但是它的服务对象依旧是富裕的上层阶级,是小众的资产阶级权贵,这与强调设计民主化、强调设计为大众服务的现代主义运动,在设计立场是背道而驰的。[3]
20世纪初,俄罗斯芭蕾舞团前卫的舞台设计、服装设计和美国爵士乐等其他领域的“装饰艺术”风格,对当时法国的平面设计师来说是极为新鲜和富于感染力的,他们对俄罗斯芭蕾舞剧中的舞台设计和服装设计上采用金属色等强烈的色彩方案、美国黑人爵士音乐的节奏与特殊的韵律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从中寻找设计灵感并且借鉴其形式和色彩的运用。另外,“装饰艺术运动”的设计师对古埃及华贵的器物装饰特征也有相当大的兴趣,尤其是古埃及帝王图坦卡蒙墓(Tutankhamun)中的金面具,它运用简单的几何图形,华贵的金属色,特别是其扇形发射状的太阳光线条,给予设计师强有力的创作启示。在“装饰艺术运动”的平面领域,海报自身宣传属性决定了它的大众性,所以从某种程度上看它也有面向大众的层面。[4]在法国这一运动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就是卡桑德尔,从他的设计作品中都可以看出“装饰艺术运动”的特点,强调设计手法上追求形式简洁与功能完善的有机统一。
二、个人简介
图1卡桑德尔
三、卡桑德尔作品探析
卡桑德尔的作品中能反映出他对构成主义和立体主义等艺术语言独到的见解,他擅长使用重构简单的几何形、聚散的抽象线条,通过独特的设计视角,将形式与内容有机地结合在其平面创作中,他的海报招贴设计是象征性的立体主义平面风格最杰出的典范。下面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探析其平面作品中所反映出来的设计特点。
图2《油价的运动》1935
图3《L.M.S最好的铁轨》1928
图4《北部铁路》1929
立体主义绘画强调在形式上,运用几何形状,如长方形、三角形、不规则形状的抽象形式,按一定的秩序进行重构,形成一种新的绘画艺术形式。[8]而卡桑德尔正是受到了立体主义绘画的影响,喜欢通过图形的排列组合达到一种几何形式美感,并擅长利用块面的堆积、不完整几何形的交错和阴影的反衬来表现画面的明暗、光线和气氛。[9]这种组织画面的能力显然不仅是依靠视觉经验和感性认识,而主要是依靠理性的思考和创新的思维才能实现的。
图5《北方之星》1927
图6《北方列车》1927
图7《不屈服的人》1925
图8“大西洋”号1931
图9“诺曼底”号1935
图10格兰德国际草地网球比赛1932
四、结语
20世纪初随着欧洲工业革命带来的经济繁荣,以及一战复苏后商业的迅猛发展,为新的设计和艺术风格提供了发生和发展的机会,为了迎合人们对机械工业带来的物质丰裕的崇敬心里,艺术创作上需要新的形式和新的内容来响应资本主义工业化带来的新的文明。法国作为当时欧洲的商业和时尚中心,在20、30年代爆发了反映当时富庶生活的“装饰艺术运动”。卡桑德尔是法国“装饰艺术运动”时期最成功的商业招贴设计师,他的设计具有相当强烈的“装饰艺术”风格的特色。卡桑德尔非常明了海报的功能性,善于运用简洁的几何图形通过重新排列,体现出艺术作品中的理性;运用聚散的组合线条通过变化,创造出富有张力的画面;运用独特的构图视角借用对比手法,渲染出夸张而立体化的空间。
找到招贴内容本质,舍去多余的元素,达到凸显主题的目的,这是卡桑德尔的招贴设计受到欢迎的主要原因。将卡桑德尔放在整个法国“装饰艺术运动”中来看其海报招贴的发展,会发现他吸取了构成主义和立体主义风格与流派的精华以及科学技术进步的发展成果,反对自然线条风格,注重抽象的几何形式,主张机械化的技术美,丰富了海报艺术的创作形式与内容。借鉴和摒弃一直是我们应该有的学术态度,在今天这个多元化的设计时代,对设计本质的认识、对表现形式的摸索,需要我们不断地“朝后看,向前走”,而卡桑德尔的海报作品无疑对我们认识过去和展望未来的平面设计都有较强的学术和实践价值。
注释注1:玛丽安娜(Marianne)在法国被誉为是法兰西共和国的象征,她常常被用来指代共和派,她的形象不仅在国家政府机关的印章以及法国的邮票上出现,还被刻在了法国的欧元硬币上,她的雕象遍布法国各地,还常常被放置在市政厅或法院显著位置,以象征“共和的胜利”。
参考文献[1]张丹妮.工业革命之后的设计艺术发展[N].科技创新导报,2008(18):145.[2]胡阔.装饰艺术与后现代主义设计的风格比较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5:31.[3]敖立琦.现代西方装饰艺术设计思维探源[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10.[4]郭俊宁.法国“装饰艺术”时期的海报[J].山东工艺美术学院,2012(9):98.[5]刘康平.现当代装饰风格商业插画设计研究[D].长春:华东师范大学,2009:20.[6]孙宇.“装饰艺术风格”常用形式语言的剖析[J].美与时代(上),2010(10):57.[7]郭俊宁.法国“装饰艺术”时期的海报[J].山东工艺美术学院,2012(9):98.[8]葛鹏仁.西方现代艺术——后现代艺术[M].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2000.[9]李连方.现代油画艺术思想的萌芽探索[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0(17):20.[10]吴卫.平面构成(图说本)[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128.[11]Cissy.A.M.卡桑德拉的海报设计[J].东方艺术,2009(1):153.[12]刘康平.现当代装饰风格商业插画设计研究[D].长春:华东师范大学,2009:24.
作者:邓伟吴卫(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湖南株洲412007)作者简介1、邓伟(1990~),男,湖南株洲人,2013年毕业于湖南工业大学科技学院艺术设计系,现为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13级研究生,主修视觉传达设计。通讯地址:湖南省株洲市湖南工业大学河西校区学生宿舍25栋516室,412007。TEL:152733615392、吴卫(1967~),男,湖南常德人,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博士,曾于1988~1990年留学日本千叶大学デザイン学科。曾任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院长,现为湖南工业大学研究生处处长、湖南省包装设计艺术与技术研究基地首席专家、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设计分会委员、中国包装联合会包装教育委员会副秘书长、湖南省工业设计协会副会长。现主要从事传统艺术符号和高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通讯地址: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泰山路88号湖南工业大学研究生处,412007。
*项目名称:2014年1月-2016年12月湖南工业大学2013年研究生精品课程《设计艺术原理》,项目编号:KC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