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拓展政务服务平台,把开封市政府门户网站运维作为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先行地”和探索“新闻+政务服务”运营模式的“实验区”,开封日报社实现了从相加到相融、从单纯新闻宣传向公共服务领域拓展的转变,形成了渠道更加丰富、覆盖更加广泛、传播更加有效的区域传播矩阵,让党的声音离读者更近,让中国故事、开封故事更打动人心。
2021年岁末,开封日报社收获了一个惊喜——“基于开封政务服务的媒体融合创新平台”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2021年中国报业深度融合发展创新案例”,是河南省唯一入选案例。
回望过去,四十年与时俱进,四十载砥砺奋进。从“铅与火”到“光与电”,从“数与云”到“融与变”,开封日报书写了从平面走向立体、从单一走向复合、从传统走向现代的不平凡历程。如今,从纸媒走向网媒,从融媒走向智媒,成为报网端微深度融合的新型主流媒体传播平台,也成为河南省规模较大、影响较广、实力较强的现代地方党报集团。
这一切成绩的取得,正是有赖于党报不可比拟的影响力公信力传播力、独特的人才优势、强大的内容生产优势、深厚的专业化新闻传播理念和运营机制以及较强的融媒体技术平台。
尤其近两年,开封日报社立足形势发展,主动增强主流媒体的市场竞争意识和能力,把开封市政府门户网站运维作为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先行地”和探索“新闻+政务服务”运营模式的“实验区”,走出了一条“基于开封政务服务的媒体融合创新平台”的开封报业经验。
以互联网思维优化资源配置,为“新闻+政务服务”提供保障
《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指出,“把更多优质内容、先进技术、专业人才、项目资金向互联网主阵地汇集、向移动端倾斜,让分散在网下的力量尽快进军网上、深入网上,做大做强网络平台,占领新兴传播阵地”。
近年来,开封日报社为了突破传统业务疆界,以互联网思维优化资源配置,不断为内容生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保障。
组建政务运维中心,形成联动机制
打造一流办公场所,加强专业技能培训
开封日报社先后投入600余万元打造高端一流的运维中心办公场所和政务访谈虚拟演播厅,极大地满足了政务运维工作的需要。每周定期召开业务研讨会议,围绕如何做好政府网站运维交流经验,在讨论中促进问题解决,打造一支既熟悉网站管理政策和互联网传播规律,又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专业化队伍。多次组织政务运维人员外出培训,通过专家授课、现场教学等形式学习短视频拍摄、抖音制作、视频剪辑、政府网站监管等业务知识,提高运维人员信息采编、选题策划、编辑加工、视频拍摄和安全保障能力。
建章立制严格管理,规范运营安全运行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政务运维中心成立之初,开封日报社就相继制定了一系列政府网站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了规范的信息采集、审核、发布、更新、责任追究等机制,保证了网站发布信息的全面、准确、及时和安全。此外,还制定了规范的周“检查”、月“通报”、季“考评”的监测考评制度,采用技术监测和人工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市所有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进行系统检查、系统梳理,全面提升了开封政府网站发展水平。截至目前,在河南省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检查通报中,开封市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合格率均为100%。
创新考核制度,激发创作积极性
为了鼓励运维工作人员创作出更多的优秀作品,开封日报社出台了创新考核制度,对原创作品的考核加大了分值,对优秀作品的奖励进行了分级设置,极大地激发了生产积极性。在全国“政务微博文明办榜”前100名当中,“文明开封”官方微博连续三次排名全国同行业微博第一名。
正是拥有了这支专业化的“新闻+政务服务”运维团队,开封市政府门户网站才放心地交由开封日报社政务运维中心负责。
精准定向市场,坚持内容为王,拓展政务合作
群众在哪里,宣传阵地就在哪里。开封日报社精准定向市场,坚持内容为王,将目光瞄向了正在寻求合作的开封市政府门户网站。通过开封市政府门户网站实现“多点开花”,可以极大增强自身的造血机能。在互信互惠的前提下,开封日报社于2019年7月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签订了共同建设开封市政府门户网站的合作协议。
严把网站内容政治标准,提升“新闻+政务服务”水平
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无论怎样转型都不应忘记媒体的职责。唯有坚持以内容为根本,并通过输出和延伸内容,才能真正形成“新闻+政务服务”的运营模式。
做好日常维护。对照《政府网站发展指引》,深度挖掘网站工作存在的各类短板,进行全面自查,制定问题整改责任清单并逐项整改。每月对网站所有栏目做一次“大检查”,对常年未更新的栏目进行整合、删减或补充更新工作,保障运维水平不断提升。
加强信息公开。发挥政府网站政务公开第一平台的作用,及时更新政府信息公开目录,主动公开政府信息,全面、及时、准确地报道全市重大决策部署、重要信息和领导活动等,提高政府信息质量。
重视信息发布和内容保障工作。通过突出重大主题、重新提炼标题、切换报道角度等方式,多渠道发掘信息价值,提高信息上报量和采用量。运维两个月后,开封市政府门户网站跃居河南省第一名,此后一直稳居河南省前列。2021年,开封市政府门户网站信息发布总数13744条,较2020年增加29.7%;信件受理总数2447条,办结1170条。运维工作有声有色,网站点击量和影响力持续提升。
深度贴近受众,运用新技术新手段生产群众更喜爱的内容
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必须立足群众,对开封市政府门户网站来说更是如此。在运维过程中,开封日报社立足“政务服务”这个基本点,在自身雄厚的新闻资源基础上,运用新技术新手段生产群众更喜爱的内容,建构群众离不开的渠道。
在政策解读上下功夫。开设《政策解读》专区,分为文件解读、媒体视角、政策图解等三个板块,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开封市出台的利民惠企政策,通过文字、图表、图解、动漫、视频、访谈等形式,对政策进行全方位、多形式的解读,使政策主要内容一目了然,架起了利民惠企的“连心桥”。其中,视频、图解新颖美观的形式颇受好评。
在数据发布上下功夫。开设《数据发布》专栏,增加图表的发布形式,定期更新,网站的智能化、服务性得到极大提升。
在畅通群众参与渠道上下功夫。开设《市长信箱》《民意征集》等栏目,为公众广泛参与、监督政府部门工作提供了多种渠道和窗口。
推进内容生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内容表现形式
无论媒体传播技术和传播方式如何变革,内容为王始终是需要恪守的黄金准则和品牌核心竞争力。如何在新技术新手段的加持下,生产出更多思想深刻、形式新颖、颇受欢迎的内容,关系着运维质量与运维合作的持久性。
突出原创内容,突出网站特色。如,《助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题,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在一般的新闻头条、要闻动态之外,设置了《影像黄河》《图说黄河》《黄河文化》《黄河故事》等可视性较强的栏目,发挥开封日报社政务运维中心强大的人才优势,策划制作了“黄河航拍”视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开封新画卷”的H5、海报、视频,运用大量精美的图片、视频,全面展示开封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助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取得的新成效。栏目主题“上接天线”,栏目设置“下接地气”,原创内容得到广泛传播。
搭建“一网通办”网络问政平台,打造网络问政“开封模式”。在运维开封市政府门户网站的过程中,报社政务运维中心不断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与开封政务服务网深度融合,积极实现“一网通办、一次办成”,网上服务能力明显提升。“有事找政府网站”在开封已成为共识。开封市政府门户网站及时公开和更新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办事指南等信息,依托开封政务服务网实现办事过程信息公开,方便基层群众办事。2020年12月,开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覆盖市、县、乡、村四级,全面促进政务便民服务均等化、规范化和高效化。截至目前,开封市政府门户网站先后处理回复群众来信14000余件,一批咨询、投诉、反映、建议等得到了合理、及时、妥善的处理和解决,为构建服务型政府、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开封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开封市政府门户网站连续三年获得“中国政府信息化管理创新奖”“中国政务网站优秀奖”“中国‘互联网+’特色政务平台”等国家级荣誉。在河南省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检查及管理情况季度通报中,开封市政府门户网站综合评分排名位居前列,多次排名全省第一……在全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活动中,开封市政府门户网站访问量连续三年同比增长20%。
发挥政务平台优势,拓展“1+N”政务服务
通过拓展政务服务平台,开封日报社实现了从相加到相融、从单纯新闻宣传向公共服务领域拓展的转变,收获了渠道更加丰富、覆盖更加广泛、传播更加有效的区域传播矩阵,极大增强了新型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截至目前,开封日报社政务运维中心“新闻+政务服务”代运营年收入占到新媒体收入的50%以上。
随着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技术在传媒行业的深化应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今天的开封日报,不仅是一张新闻纸,更是一个报网端微深度融合的新型传播平台。我们将继续通过开封日报社立体、互动、全天候的全媒体传播体系,继续探索“基于开封政务服务的媒体融合创新平台”实践,让党的声音离读者更近,让中国故事、开封故事更打动人心,让思想观点更具魅力,让人文精神更具内涵。
(作者屈艳枝系开封日报社党委副书记、总编辑,厉思璇系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