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睛的海报少不了好的构成,平面中基础的点线面构成运用得当可以令设计瞬间增色。
首先是点的构图,包括中心点构图和三分点构图。中心点构图顾名思义就是将画面的主体放置在视觉中心的位置。而三分点构图则是将主体在三分点位置,这种构图处理的时候需要注意画面的平衡。以下分别附上两个对应的海报实例:
除了点构图外,还有就是常见的线构图,线构图大致有5大类:
1.三分线构图,主体安排在画面水平或者垂直的1/3位置;
2.对称线构图,画面沿水平或垂直的中心线构图;
3.对角线构图,利用画面的对角线构图,建议主题聚焦在三分点上。这是一个可以制造强冲力的构图方式,通常我们也用在表达力量与速度感。
4.曲线构图,利用画面的元素或是人为的制造曲线;
5.引导线构图,利用画面中的线条,将目光引导在画面主体上;
面构图则分为以下几种:
1.前景构图-加入前景为画面制造层次感,需注意的是加入的前景需和画面有必然的关联性;
2.填充式构图-让画面主体尽量填充整个画面;
3.留白式构图-在画面中尽可能留白,做画面减法,处理时应注意画面平衡;
4.框架式构图-给主体元素制造一个合适的框架,让主体更加突出;
5.重复对比构图-重复排列元素,让元素在画面中既有联系,又不一样。
设计风格千变万化,也是一个不断轮回的过程,今天就来说一说线条设计,线条是世界上最简单,也是最复杂的艺术,线条设计是最常见的设计表达任何物体的点线面,没有什么是可以离开线性艺术的表现
设计师发挥出创意,将线条分为九种
我们现在来聊一聊线条设计,看看通过添加线条,怎样做出一张脱颖而出的海报,并让它充满了设计感,很好的掌控画面的基调
分为九种线条设计,横线分段、竖线间隔、斜线引导视线、虚线切分、粗线强调、构建框架线、多线段打造韵律、活泼曲线、肌理强化风格
在这些简单的线条约束下,充满了表现力和魅力
01横线分段在画面中添加等宽或者不同的横向线条,可以通过这些线条强调内容的主体,也可以通过这样将画面中的内容进行区分,可以给人一种简单,清楚明了的感觉,视觉上的条理感也很强,在装饰画面上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有时还能产生强烈的视觉纵深感
02竖线间隔这也是一种垂直线添加法,这种也是非常贴合中国传统的阅读习惯,竖线的增加,可以给人一种挺拔高大、向上的感觉,很符合我们东方审美,在一般比较庄重,严肃的画面可以添加几根竖线,可以让画面看起来富有生机和活力
03斜线引导视线斜线的设计,可以让画面变得有运动感,并且有更加显著的视觉引导性,我们的视觉习惯总会跟随着线条的引导,注意都主体,不仅可以很有趣的切分区域,更好的引导观者的视线走向,让画面变得更加活泼,多样有趣
04粗线强调粗线就是用来强调的作用啦,对于重要的东西我们都会特别的标记一下,在画面中粗线的存在感更强,可以将视觉的中心添加粗线来强调,它也可以充当占位符号和视觉描点,引起观者的注意力
05构建框架线将文本和其他视觉元素通过添加线条,进行构建一个框架,每一个内容都因为线条的添加,变得整齐统一,加强了整体性,又不失呼吸感,构建框架线可以很好的在画面中产生结构性,不会看起来呆板无趣
06多线段打造韵律这是将线当作为装饰元素,通过一定的设计,很多时候画面出现大量的留白就可以考虑采用多线段的添加,打破了呆板的画面,营造出视觉韵律感,让画面变得有运动感,要注意适可而止哦,控制画面的平衡
07曲线显活泼曲线是最富有美感的流动线,总会给人一种明快、流畅、柔和的美感
极具抒情感和流动感,几根曲线的添加给设计画面带来了有趣、创造性的效果,富有弹性的感觉
08肌理强化风格这是线条添加中最有风格的设计,通过肌理的设计,线条变得更加有趣丰富,和普通的线条添加显得不同,设计师结合肌理效果和线条的使用,可以让整体的设计风格相互融合,在设计中脱颖而出,肌理强化风格犹如锦上添花
09虚线切分虚线的处理是十分微妙的,恰到好处的设计,让设计更好的表现,在设计时,要注意虚线和画面的整体性,让虚线很好的融入设计,更加灵活地在画面中使用,也可以起到引导作用,虚线的设计可以让画面看上去更加轻松,相比其他线条不会更加突兀
点线面的作业是要求将点、线、面这三种元素有机地组合在一个画面中,使它们在同一平面空间内,形成相互间的关联与对比。
点、线、面组合作业是平面构成理论学习中的基础练习内容之一,而平面构成是平面设计专业学习的必修课之一。完成平面构成作业中关于点线面三种元素的组合,首先要正确理解点线面的基本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点、线、面是平面视觉构图中的三种基本元素,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是这样:
一、点线面的基本逻辑关系
点是构图元素中的最小单位,由点的单向排列,构成视觉上的线;再由线的聚集而构成面;
点也可以直接通过密集阵列而构成面:
二、点线面的另一种转化方式:
点的单向延伸,即转化为线,反之,线的内缩(某一极短的线段),就转化为点——这是点与线之间的相互转化。
点的多向延伸,就形成面,面向内塌缩,就形成点——这是点与面的相互转化。
同理,线经过多向延展,也可形成面,而面经过单向压缩,可成为线——这是线、面之间的转化关系。
点线面之间可相互转化的观念,对于平面设计中,合理处理元素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比如,画面中的一行文字,你可以把它当成一条线来处理,也可以把它当成若干的点——这样,你可能更好地控制它在画面中的位置、面积以及方向。
三、线条具有可塑性:
另外,线条具有极大的可塑性,线条的扭曲,可以很好地塑造各种面的形状轮廓;同时,如果线条向着某一点进行环绕式的扭曲,就会转化为点。
点线面三种元素,可通过面积、形状、方向和秩序等视觉要素,在同一平面空间中形成相互的对比关系,从而影响到人的视觉心理。平面设计的视觉传达功能,正是利用了这一原理来实现的。
不同的形状与图形方向会给人的视觉感官造成不同的冲击,比如同为三角形,如果如金字塔般的布置,即三角方向向上,则给人以稳定、坚固之感,如果方向向下,则给人以相反的感觉;再比如,同样的直线,水平布置与垂直布置、倾斜布置都会给人造成各自不同的视觉感受——其中水平与垂直的直线,相对于倾斜的更具静态;但同样的静态布置,垂线却较水平线更具生长性。这里不可能将所有元素的不同布置状态下的视觉感受一一归纳,这需要自己在日常中不断地观察和总结。
图形的关系对比,利用对比中的矛盾,可为元素之间创造出一种明确的动势与节律感。
在点线面构成作业中,要仔细把握好点线面元素之间的各种对比关系。
上述种种的元素图形间的对比,构成了平面设计中图形组织秩序的基础。
平面设计的画面中,各种元素的组织秩序是尤为重要的,而秩序的表达,正是通过合理处理构图中各设计要素之间的对比关系来实现的。如果不能恰如其分地表达这种秩序,就会使作品整体缺乏设计感。
即便再凌乱的构图,也须经由某种既定的布局秩序,作为各种元素之间的关系处理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