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设计依据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列出设计依据的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文件。
1.3设计采用的主要技术标准列出设计采用的技术性标准。
2.工程概述2.1矿山概况⑴简要说明建设单位简介、隶属关系、历史沿革等。
⑵简述矿区自然概况(包括矿区的气候特征、地形条件、区域经济地理概况、地震资料、历史最高洪水位等),矿山交通位置(给出交通位置图),周边环境,采矿权位置坐标、面积、开采标高、开采矿种等。
2.2矿床地质与开采技术条件2.2.1矿区地质及开采技术条件⑴说明矿床在区域地质单元中的构造位置,矿区主要地层、构造、岩浆岩体、影响开采技术条件的风化、蚀变特征,矿床成因类型。
⑵简述矿体形态、规模、埋藏条件、矿石性质、矿体围岩。
⑶简要说明本项目的水文地质,包括气候、地形、地表水的汇水面积、水位、流量,含水层、隔水层、导水构造的性质、分布、埋藏条件及与矿体的空间关系,含水层的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积水的旧井巷、老采区、地表水对矿床充水的影响,完成的水文地质工作及其成果或结论。
⑷简要说明本项目的工程地质,包括工程地质岩组划分,岩体质量评价指标,主要不良地质体描述,主要物理力学参数。
1.2国家、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的有关安全规定。
1.2采用的主要技术规范、规程、标准。
1.3其他设计依据,如地质勘探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环境评价报告、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等。
2.工程概述2.1建设工程基本概况简明叙述矿山地理位置、设计范围、开采方式、设计规模、采选工艺,开拓、提升、运输、排水、通风系统、矿区总平面布置、工程概算、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2工程设计中涉及安全问题的新科研成果、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
2.3影响矿山安全的主要因素及防范措施。
2.4对矿山安全状况及周边安全环境的影响进行总体评价。
2.5存在问题和建议。
3.地质安全影响因素3.1简述区域地质特点,主要构造带(断层、破碎带)的分布,矿区发生地面塌陷、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
3.2地表水系和地下水赋存状况、喀斯特地貌(溶洞)对矿山开采的影响。
3.3高硫矿床和其它有自燃、自爆倾向的矿床对矿山安全的3.4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对开采安全的影响3.4.1地质条件复杂、地压大、岩层破碎、水害严重的矿床。
3.4.2开采深度大,有岩爆发生的矿床。
3.4.3释放有毒、有害气体的矿床(如氡气等)。
3.4.4有放射性元素的矿床。
3.4.5矿区老硐、采空区、塌陷区对开采安全的影响。
3.5特殊灾害对开采安全的影响3.5.1地震。
3.5.2雷电。
3.5.3海啸。
3.5.4台风。
3.5.5暴风雪(雨)。
4.矿床开采安全评述4.1选用的采矿方法安全可靠性分析矿块构成要素,采场整体稳定性,顶板管理,充填及采空区处理等。
4.2露天矿最终边坡角,工作帮坡角选择、防止边坡坍塌及周边建筑物的安全可靠性分析。
4.3坑内通风系统设计特点,矿井风量计算与分配原则,矿井风流和风量的控制方法,风门、风墙、风桥等通风建筑物配置的安全可靠性分析;矿井防尘措施:入风质量、凿岩防尘、爆破防尘、装卸矿时防尘、井下破碎防尘、水帘降尘、风量和风速排尘等安全可靠性分析;深凹露天矿爆破通风及防尘措施的可靠性分析。
《安全专篇》大纲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编写提纲1.设计依据1.1建设项目依据的批准文件和有关的合法证明列出矿区范畴批复(或采矿许可证)、项目审批、核准或备案文件等与项目建设有关的批准文件。
1.2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列出适用的现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点性法规、地点政府规章和有关规范性文件,并标注其文号及施行日期。
1.3要紧技术标准、规范、规程列出与建设项目有关的现行标准、规范、规程,并标注其标准号。
注意引用的标准、规范及规程的适用范畴。
1.4其他设计依据列出建设项目地质勘探报告、安全预评判报告、地质灾难危险性评估报告、建设项目初步设计等,并标注提交单位和时刻。
2.工程概述2.1矿山概况包括建设单位简介、矿区自然概况(含历史最高洪水位)、矿山交通位置(给出交通位置图)、矿山开采现状等。
2.2设计概况包括设计范畴(给定矿区范畴、拐点坐标、勘探线及开采深度)、设计规模、服务年限及工作制度、矿山开拓、采矿工艺、矿岩运输、供排水、通风、压气、供配电、通讯及信号、矿区总平面布置、矿山基建(包括竣工验收前应完成的建设工程和建设期)、工程概算、利旧工程等。
2.3安全设施概况概述要紧安全设施的设置要求(型号或要紧技术参数、设置地点、应达到的性能)。
要紧安全设施包括:运输道路的紧急避险车道、防护挡墙等安全设施及交通安全标识标志;边坡坍塌防治措施,地质灾难防治措施;爆破安全设施(警报器、避炮棚、戒备设施等)的设置要求;电气照明、防雷、爱护与接地设施;设备的安全防护设施;采场排水设施,采场及工业场地防排洪设施;消防设施;应急与抢救设备;安全检测仪器、外表,卫生及保健辅助设施;矿区安全警示标志;其他专门用于预防和操纵安全事故、减少和排除事故阻碍的设施。
2.4安全设施投资讲明矿山安全设施投资总额及占项目建设总投资的比例,列出安全设施投资明细表。
3.矿区地质对矿床开采安全的阻碍分析3.1矿区地质依据地质勘探报告,简述矿区地质特点,讲明矿区地层、要紧构造带(断层、褶皱)、矿床地质特点、矿石质量特点等对矿床开采安全的阻碍。
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编写提纲一、项目背景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建设项目是指在地表开采金属矿石或非金属矿石的矿山建设项目。
该项目涉及到大量的机械设备、爆破作业、人员活动等,因此必须设计和建设相应的安全设施,以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项目的顺利进行。
二、安全设施设计的目的1.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通过合理的安全设施设计,减少事故的发生,降低工作人员的伤亡风险。
2.保护设备和环境:安全设施的设计还应考虑到设备的保护和环境的保护,减少因事故而导致的设备损坏和环境污染。
三、安全设施设计的内容1.交通安全设施:包括道路标志、交通信号灯、交通指示牌、隔离护栏等,用于指导和管理车辆和行人的交通流程,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2.爆破作业安全设施:包括爆破作业区域的标识、爆破作业的警示标志、爆破作业的安全防护措施等,用于保障爆破作业的安全进行。
3.作业人员安全设施:包括作业人员的防护装备、安全培训、应急救援设备等,用于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4.环境保护设施:包括垃圾处理设施、废水处理设施、粉尘控制设备等,用于减少矿山建设项目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四、安全设施设计的原则1.合理性原则:安全设施的设计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设施的类型、数量和布局,以最大程度地保障安全。
2.全面性原则:安全设施的设计应涵盖项目的各个环节和作业场所,确保全方位的安全保障。
3.可行性原则:安全设施的设计应考虑到实际可行性,符合工程技术标准和法规要求,能够在实际施工中得到有效应用。
五、安全设施设计的步骤1.调研和分析:对矿山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调研和分析,确定安全设施设计的需求和重点。
2.设计方案制定:根据调研和分析的结果,制定安全设施设计的方案,包括设施的类型、数量和布局等。
3.设计方案评审:将制定的设计方案提交给专业人员进行评审,确保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4.设计方案修改:根据评审意见,对设计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使其更加符合实际需求。
1.2设计依据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列出设计依据的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及规章。
依据的文件应为现行有效。
采用的标准应为现行有效。
2.工程概述2.1矿山概况⑴包括建设单位简介、隶属关系、历史沿革等。
⑵矿区自然概况(包括矿区的气候特征、地形条件、区域经济地理概况、地震资料、历史最高洪水位等)、矿山交通位置(给出交通位置图)、周边环境等。
2.2矿床地质与开采技术条件2.2.1矿业权矿业权坐标、面积等;2.2.2矿区地质及开采技术条件说明矿床在区域地质单元中的构造位置,矿区主要地层、构造、岩浆岩体、影响开采技术条件的风化、蚀变特征,矿床成因类型。
简述矿体形态、规模、埋藏条件、矿石性质、矿体围岩。
简要说明本项目的水文地质,包括气候、地形、水系,含水层、隔水层、导水构造性质、分布、埋藏条件、与矿体的空间关系,积水的旧井巷、老采区和不安全地带情况,完成的水文地质工作及其成果。
简要说明本项目的工程地质,包括工程地质岩组划分,岩体质量评价指标,主要不良地质体描述,主要物理力学参数。
简要说明本项目的环境地质,包括地震区划,地质灾害特征(种类、规模及分布),其它(自燃、地热、高地应力、放射性等)。
列出影响本项目生产安全的主要自然因素,例如高寒高海拔、复杂地形、高陡边坡、大水和突水风险等。
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编写提纲解读金属和非金属露天矿山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设计是确保矿山工作环境安全和保障职工人身安全的重要一环。
下面是针对这一主题的提纲解读。
一、引言1.项目背景和目的:介绍金属和非金属露天矿山建设项目的背景和目的,强调安全设施设计的重要性。
二、金属和非金属露天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的基本原则1.安全第一原则:强调在设计过程中要将职工和环境的安全放在首位,确保矿山工作环境符合安全标准。
2.风险评估和管理:介绍风险评估的重要性,包括对矿山项目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和管理,确保职工安全。
3.设施适用性:指出安全设施设计要与矿山的实际情况相符,以提高其适用性和可行性。
三、金属和非金属露天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的具体内容1.矿山布局设计:介绍矿山布局设计中的要点,包括道路、建筑物、储存区和作业区的合理布置,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职工安全。
2.安全标识和标牌设施:强调在矿山项目中设置必要的安全标识和标牌,指引职工正确使用设施并提醒潜在危险。
3.安全设备选型和设置:指出在矿山项目中合理选用和设置安全设备的重要性,包括防护装置、警示设备和监控系统等。
4.应急预案和救援设施:强调制定有效的应急预案,并设置相应的救援设施,以应对矿山项目中可能发生的突发事故。
5.安全培训和人员管理:指出通过安全培训和严格的人员管理来确保职工对安全设施的正确使用和维护。
6.环境保护设施:提出环境保护设施的设计要点,包括对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的处理和排放设施。
四、金属和非金属露天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的实施和监督1.设计实施:介绍安全设施设计的实施过程,包括设计编写、审核和审批等环节。
2.监督和检查:指出监督和检查在安全设施设计中的重要性,强调加强监督力度,确保设计符合标准和要求。
五、结论总结金属和非金属露天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的重要性和具体内容,强调对安全设施的正确使用和维护的重要性。
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编写提纲一、引言1.背景介绍:金属和非金属露天矿山建设项目的持续增加对安全设施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目的:编写本提纲旨在指导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设计,确保员工和设备的安全。
3.范围:本提纲将重点讨论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建设项目的主要安全设施设计要求。
初步设计方案安全专篇编写提纲矿山工程《初步设计》阶段《安全专篇》设计作业指导书第一部分编制说明本《安全专篇》作业指导书是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印发非煤矿矿山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编写提纲和安全设施设计审查与竣工验收有关表格格式的通知(安监总管一字[2005]29号)”的要求,结合我院工程设计状况而提出来的。
并作如下说明:1.工程概况部分(1)要求把《初步设计》的主要工艺流程进行简要说明。
(2)简要说明《初步设计》安全方面的科研成果、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等。
(3)要求分析和简述所设计的工程影响安全生产的危险有害因素。
(4)要求对工程周边环境进行总体评价。
2.地质安全影响因素部分(1)简要描述设计工程的地质条件。
(2)分析该工程地质条件对矿山安全生产的影响,重点要分析矿区发生地面塌陷、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
(3)设计中采取了哪些安全对策措施(包括技术上、设备配置上和操作要求上等方面)。
(4)采取必要对策措施后对工程安全的结果评述。
3.矿床开采安全评述(1)简要描述影响矿床开采安全的条件和危害因素。
重点要分析采矿方法、爆破、出矿、顶板冒落、边坡失稳、井下运输、提升运输、给排水、压气、矿山通风、矿山选矿、尾矿库、尾矿输送等方面发生安全危害的可能性。
(2)设计中采取了哪些安全对策措施(包括技术上、设备配置上和操作要求上等方面)。
(3)采取必要对策措施后对工程安全的结果评述。
4.总平面布置(1)简要描述总平面布置的主要建(构)筑物情况,并分析可能会在哪些方面发生安全危害。
5.机电和其它(1)简要描述工程设计工艺流程中的机电设备及设施分布情况,并按照采选工艺流程特点,进一步分析这些机电设备及设施在生产中在哪些方面发生安全危害,危害的结果对安全生产的影响程度。
根据《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241号)第32条的规定,矿区范围是指经登记机关依法划定的可供开采矿产资源的范围、井巷工程施工分布范围或者露天剥离范围的立体空间区域。
矿区范围是采矿权人从事开采活动、履行法律授予的权利和义务的空间区域范围。
因此,矿区范围的划定是申请人从事矿山建设前期工作(包括设计)的前提。
根据《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04〕20号),对于企业不使用政府投资建设的项目,实行核准制和备案制。
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对企业自主投资的金属矿山建设项目实行核准制,钢铁、有色、黄金、稀土矿山建设项目已列入《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其他矿山建设项目实行备案制。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强金属非金属矿山建设项目安全工作的通知》(安监总管一〔2010〕110号)规定:对于未经有关部门审批(或核准、备案)的建设项目,安全监管部门不得受理其安全设施设计审查申请。
1.2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列出适用的现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和有关规范性文件,并标注其文号及施行日期。
【说明】本条款要求列出设计依据的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应按照国家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法规和地方规章分层次列出。
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以国家主席令、国务院令、地方人大公告或地方政府令的形式予以发布,有明确的施行日期,引用时应标注施行日期,部门规章和地方行政规章以政府公文的形式发布,发布时标有唯一的公文文号,引用时应标注其文号。
注意引用的标准、规范及规程的适用范围。
【说明】矿山概况主要介绍建设单位、矿区自然概况、交通位置、开采历史与现状等,尽可能做到简单、清晰、明确。
矿区自然概况包括矿区的气候特征、地形条件、地震资料等。
2.2设计概况包括设计范围(给定矿区范围、拐点坐标、勘探线及开采深度)、设计规模、服务年限及工作制度、矿山开拓、采矿工艺、矿岩运输、供排水、通风、压气、供配电、通讯及信号、矿区总平面布置、矿山基建、工程概算、利旧工程等。
【说明】本条款是对初步设计安全专篇内容的概括性描述。
设计内容在第3至第7章有详细描述的,在此不必过多重复,进行简明叙述即可。
初步设计中包含选矿、地表油库、加油站、地表爆破器材加工和储存场所等内容的项目,由于这部分内容不在安全专篇编制的范围内,可不进行介绍。
2.3安全设施投资说明矿山安全设施投资总额及占项目建设总投资的比例,列出安全设施明细表。
【说明】露天矿山的安全设施投资通常包括:采场排水设施,采场及工业场地防排洪设施,消防设施,地质灾害防治措施,电气照明、防雷、保护与接地设施,设备的安全防护设施,铁路、道路信号设施,安全警示标志,应急与救护设备,安全检测仪器、仪表,卫生及保健辅助设施,以及其他专门用于预防和控制安全事故、减少和消除事故影响的设施。
3.矿区地质对矿床开采安全的影响分析3.1矿区地质依据地质勘探报告,简述矿区地质特征,说明矿区地层、主要构造带(断层、褶皱)、矿床地质特征、矿石质量特征等对矿床开采安全的影响。
【说明】本条款要求描述矿区地质对矿床开采安全的影响,重点描述与开采安全有关的地质特征,如主要构造、矿体产状、矿石中有毒有害成分等,其他可简要,避免大篇幅摘抄地质报告。
3.2矿区水文地质依据地质勘探报告或水文地质勘探报告,简述矿区水文地质特征,说明矿区地表水系和地下水赋存状况、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及排泄条件、涌水量等对矿床开采安全的影响。
【说明】简述矿区水文地质特征,包括:含(隔)水层的岩性、厚度、产状与分布,含水层的水位、水温、水质、钻孔单位涌水量以及补给、径流及排泄条件;确定矿床充水主要依据及其与矿层之间的关系;说明主要构造破碎带、地表水、老窿水对矿床充水的影响;明确水文地质条件类型。
3.3矿区工程地质依据地质勘探报告,简述岩石物理力学特征、工程地质岩组、岩体结构、岩体分类特征等,分析矿区工程地质条件对矿床开采安全的影响。
【说明】简述矿区工程地质特征,包括:矿区各工程地质岩组的分布、岩性、厚度和物理力学性质,着重阐明软弱层的分布、岩性、厚度和物理力学性质及其对矿床开采的影响;矿区所在的构造部位,主要构造线方向,结构面分级及特征、分布、规模、充填情况、组合关系等对矿床开采的影响;岩体风化带、蚀变带性质、结构类型和发育深度及其对矿床开采的影响。
给出工程地质条件类型。
3.4矿区地质灾害依据地质勘探报告、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安全预评价报告,分析在自然条件下,矿区发生地面沉降、塌陷、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类型和可能性。
【说明】简述矿区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情况,包括地质灾害类型、分布规律、发展趋势、危害程度和危险性。
简述矿区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情况,包括依据矿山工程项目类型、采掘工程布置情况、开采方案、矿山开采历史等,以及矿山工程项目建设在建设期、生产期、闭坑后对地质环境的改变及影响预测结果,分析是否诱发或加剧滑坡、泥石流、崩塌、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矿坑涌水、井巷变形破坏等地质灾害以及灾害的范围、危害对象、危害程度。
4.矿床开采安全可靠性分析4.1采矿方法说明矿山采用的采矿方法及开采顺序,分析采场台阶高度、最小工作平台宽度、安全平台宽度等设置的安全可靠性。
【说明】在采矿方法介绍中应说明工作面推进方向、工作台阶坡面角、同时工作水平数、最小工作平台宽度及最小工作线长度,并论述安全可靠性;对于采用分期、陡帮开采工艺的矿山,应说明采场前后期如何衔接、扩帮过渡过程中采取的安全措施;采场最小工作平台宽度应根据选取的主要采矿设备规格型号经计算或采用实际矿山经验数据选取,并论述安全可靠性。
4.2采场边坡说明采场边坡设计参数、各区段开采技术条件、边坡类型,对边坡稳定性做出评价,说明采取的安全对策措施,分析其安全可靠性。
4.3开拓运输系统说明矿山采取的开拓运输方式,对于电机车运输,应说明电机车运输系统主要运行参数(运输长度、线路坡度、车场形式、机车运行速度、列车组成、列车制动距离等)、信号设施及调度系统,说明采取的安全对策措施,分析其安全可靠性。
对于带式输送机运输,应给出带式输送机设备选型、主要参数(倾角、带宽、带速、滚筒直径、物料块度等)和胶带的安全系数,说明采取的安全对策措施,分析其安全可靠性。
对于汽车运输,应说明汽车的型号、数量、道路参数、尾气净化、防灭火设施等,说明采取的安全对策措施,分析其安全可靠性。
需要按照该条所列内容,对照《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16423—2006)中第5.3.1条款的规定,分析其符合性。
采用带式输送机运输,应简述设备选型、主要参数、胶带的安全系数等,说明采取的安全对策措施。
安全对策措施包括:装、卸料点的空仓、满仓联锁保护装置及声光信号;带式输送机的防胶带撕裂、断带、跑偏等保护装置;制动、清扫以及防止过速、过载、打滑、大块冲击等保护装置;线路上的信号、联锁和停车装置;防逆转装置。
应对照《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16423—2006)中第5.3.4条款的规定,分析设计参数和安全对策措施的符合性。
无轨设备运输的安全可靠性,主要体现在设计所选择的设备与道路的合理匹配、设备本身的安全措施(防火措施)、设备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尾气净化排放)等方面。
应对照《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16423—2006)中第5.3.2条款的规定,分析所采取的措施符合性。
4.4采场排水及防洪系统根据矿区水文地质条件、气象资料,说明露天采场涌水量计算、排水方式、排水设备的选型(包括备用设备)、排水管道设计等,分析其安全可靠性。
【说明】露天采场的涌水量预测计算方法与过程应在本提纲3.2节中介绍,本条款可直接引用计算结果。
4.5穿孔爆破给出穿孔作业过程中使用的机械设备规格型号及数量,说明爆破方式、爆破参数、爆破器材的选择、单段最大爆破药量、一次爆破炸药用量及爆破作业等,说明采取的安全对策措施,分析其安全可靠性。
【说明】应分别说明中深孔穿孔爆破、一次浅孔作业和二次破碎采用的设备规格、型号及数量;说明采场不同区域采用的不同爆破方式,介绍爆破孔网参数、各种爆破材料消耗量、炮孔装药方式及设备。
根据《金(GB16423—2006)第5.1.21、5.1.22和5.2.2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条款规定论述其安全可靠性。
4.6铲装作业给出铲装作业过程中使用的机械设备规格型号及数量,说明装载方式及采取的安全保护措施,分析其安全可靠性。
【说明】铲装设备主要指露天采场内挖掘机(包括电铲和液压铲)、前装机,应符合《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16423—2006)第5.2.3条款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