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题型分填空题.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计算题.论述题.综合题(含作图题.设计等)
3.参考书目
绪论
一.简答题
1.城市道路的功能有哪些由哪些部分组成
2.为什么说城市道路系统规划是城市建设的百年大计
3.城市道路分类的目的和依据是什么试举例说明其必要性。
4.为何要进行城市道路红线规划
5.城市道路应如何分类试举各类道路的功能.特点与技术指标说明之
6.城市交通的基本概念是什么
7.公路与城市道路在设计标准和技术要求上有什么不同
二名词解释
1.绿波交通
第一、二章
一.填空题
1.设计车速指。
2.车流密度指。
3.交通量是指。
4.道路通行能力指。
5.小型汽车的外廓尺寸:总长米,总宽米,总高米.。
6.一条机动车道可能通行能力一般为辆/小时。
7.一条自行车道可能通行能力一般为辆/小时。
8.一米人行道可能通行能力一般为人/小时。
9.在平面交叉的道路网上,一条机动车道的实际通行能力常为辆/小时。
10.常见公共汽车的车身宽度为米,道路交叉口上空,无轨电车架空线净空不得低于米。
11.自行车行驶时,左右摆动的宽度各为米,一条自行车道净高为米。
12.交通量观测资料可应用在,,
三方面,其中高峰小时交通量是设计的依据,而年平均昼夜交通量是
设计的依据。
二.选择题
2.车辆在高速行驶时,驾驶员的视野:(1)越来越宽阔(2)越来越近(3)越来越狭窄。注意力的集中点也(1)越来越近(2)越来越远(3)越来越高。
3.道路上车速越高,车流密度(1)越大(2)越小(3)先小后大。
三.名词解释
1.交通量
2.一条机动车道理论通行能力
3.服务水平
4.服务流量
5.动力因素
6.停车视距
三.简答题
1.城市道路交通的特征如何
2.城市交通运输的工具有哪些它们的特点如何
3.交通工具的尺寸与道路设计的哪些方面有关
4.(结合图示)说明车流密度.车流量.速度三者的关系如何何者起主要影响作用
5.外白渡桥宽为三条机动车道,以往两边各一条车道上下行,中间一条车道为自由使用,实际效果不好,后改为上坡两车道,下坡一车道(在桥中央换位),效果较好。试从车辆动力特征的观点来解释这样做的原因.
6.何谓通行能力它与交通量的关系如何
7.为何道路的实际通行能力要比理论通行能力小它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8.在城市道路设计中,为何希望采用C级服务水平而在公路设计中,希望采用B级服务水平
9.交通量观测资料有何用途
10.设计小时交通量的确定方法有几种
11.何谓高峰小时交通量何谓通行能力两者有何区别在设计道路时,它们之间关系如何
12.停车视距与车头间距的关系如何
13.对道路的路段,十字交叉口和环形交叉口的交通量观测方法,有何不同
14.一条常见的城市主要交通干道,在平日高峰和紧急状态时,每小时可以疏散多少
人(包括步行,乘车或骑车)
15.试画出车速,纵向附着系数与通行能力的关系图。
16.试画出汽车动力因素与车速的动力特性图。
第三、四章
1.道路平曲线要素有,,,。
2.超高是指。超高缓和段是指。
3.城市主干道不设超高的平曲线半径一般为米。
4.城市主干道的停车视距一般为米。
5.影响纵断面设计线的标高,坡度和位置的竖向控制点一般有
。(举三种为例)
6.适合自行车骑行的纵坡宜为,道路最小纵坡一般为。
7.圆弧竖曲线的基本要素有。
8.城市主要交通干道竖曲线的最小半径一般为。
9.设置凸形竖曲线的目的是。
10.在快速道路上设置缓和曲线的目的是。
11.设计最大纵坡时要考虑.,设计最小纵坡时要考虑
。
12.汽车在小半径弯道上转弯时,后轮的行驶轨迹有的现象。
13.影响凸形竖曲线半径的因素有。
14.在道路弯道上设置平曲线时,因受地形地物所限,半径不能加大,若车速增加,则
也增加,使乘客感到不舒服,此值一般取。
15.在回头曲线的主曲线和辅曲线上,若设计的横断面都带有超高,则在两曲线之间应设置
,其长度的确定是根据。
1.平曲线的最小半径必须保证车辆:(1)停车视距(2)横向不倾覆(3)横向不滑移。
2.一条道路上的凹形竖曲线半径,比凸形竖曲线的半径:(1)小(2)基本相接近(3)大。
3.道路上最小纵坡的大小决定于:(1)道路等级(2)排水要求(3)爬坡要求。
4.道路上凸形竖曲线的半径与:(1)行车视距(2)最大纵坡(3)汽车头灯照射的角度有关。
5.平曲线的曲线长度:(1)大于(2)等于(3)小于它的切线长度之和。
6.道路上车速越快,司机的视点:(1)越高(2)越远(3)越宽。
7.在道路线型设计中,决定技术标准的主要因素是:(1)停车视距(2)设计速度(3)交通量。
8.在纵断面上设置凸形竖曲线是为了(1)防止车辆弹簧超载(2)提高行车平顺性(3)保证桥下净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