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城市人最需要的就是拥抱自然。在快速发展、高度密集的城市中,一抹绿色、一汪清水令人可以凝神静思。通过设计手段,让城市居民可以在家门口就接触自然、了解自然,这就是景观设计学的使命之一。这门学问与技术正在蓬勃发现,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景观设计给城市带来了很多精细化的空间。比如,近年在上海颇有名气并发展到国内多个城市的四叶草堂社区花园,就是通过专家发起、居民参与的方式,让大家聚集到一起共同创造花园、农田,用绿意填满楼宇之间的闲置空地,让自然的魅力牵引大家建立情谊。
疫情期间,我们也常常看到,公园绿地等各式各样的景观空间转而成为承担核酸检测、分发物资、工作人员休息等功能的场所。景观设计不仅是为城市造景,供人观赏,其创造的空间还可以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
源自花丛中
历史上,景观设计与造园一直密不可分,在中国同样如此,古代文人不仅亲自着手设计并建造园林,用来吟诗作对、接待亲友、阅读散步,还不断地把园林艺术写入诗文中。
1975年出版的《人类的景观》一书中,展示了法国布列塔尼地区卡纳克镇的上千块纪念碑和巨石的排布,以及英国威尔特郡50吨重的巨石阵。建筑史学者们发现这些史前遗留的神秘景观,展示了人类有意识地修整土地的行动。这种改造地景来表达某种观点或价值追求的做法延续下来,成为人们在土地周围设立防护屏障、创造院落与花园的本能。
汤普森由此提出:“景观设计学通常涉及功能性和生产性景观的设计,如农场、森林和水库,但它与造园在美学、愉悦感和舒适性方面有着共同点,这不仅让它同最早的定居点和耕地联系了起来,也使它与古人对天堂乐园的梦想有了关联。”
就像楼前的一小块空地总是被老人种上菜或花草一样,人们一旦在身边拥有一小块可以支配的场地,就会想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寻找一些用得上的材料,营造一个可以享受的乐园。这种念头无论在什么年代都十分常见。
在亚洲最大的鲜花市场——昆明呈贡斗南花市,可以看到人们摩肩接踵穿过花丛,选购喜欢的花草绿植。在精品盆栽区,甚至有各种尺寸的精修盆栽出售,每一盆里面都用不同的植物设计出一个有主题的小世界。整个花市热火朝天的交易场面也是一幕吸引人的胜景。
比如,在英王爱德华七世时期(1841~1910),英国工艺美术风格虽然以直线、规则几何和规整的平面布局为特色,却在种植方面体现出自然主义的柔和,还在所有铺装、墙壁或其他建筑元素中更多地利用当地特色建材和传统施工技术,乡土细节很多。巴黎郊外的凡尔赛宫,是造园家勒诺特的杰作,面积约为纽约中央公园的两倍,是欧洲皇家花园的典范。当然,这类花园也会耗费宫廷巨大的财力。
用汤普森转引建筑史学者杰弗里·杰里科的话来说,“景观设计可能会被公认为最全面的艺术”。
为公共利益
梳理英国景观艺术史之后,汤普森谈到了在景观设计学中拥有开创地位的英国人汉弗莱·雷普顿,他是第一个把园林现貌和改造后的“设计效果图”画出来一起交给客户看的人。两相比较,客户自然了解了雷普顿的设计能为自己的花园带来什么。这种工作方法,对当今设计业的从业者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
汤普森指出,以当时的英国设计师劳登在德比郡设计的植物园为代表,打造这类为大众服务的公共建筑,就称得上是在做景观设计了。约瑟夫·帕克斯顿设计的1851年世博会水晶宫、默西赛德郡伯肯海德公园,以及1857年美国人奥姆斯特德设计的纽约中央公园,都是典型的景观设计作品。它们不仅成为景观设计的名作,也都是所在城市历时数百年的地标。
独立执业的景观设计师Steven告诉第一财经,每个项目中他最看重的环节之一,是选择植物,征询使用者的意见也是必不可少的。时隔百年,如何更好地理解布满绿植的花园与满足人们需求的公共场地之间的关系,仍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为城市创造景观,“经历了从重视实用价值到充满天马行空的想象”的过程,如我们日常所见,很多精巧雅致的场所为人们所喜爱,恰恰是因为它能满足各种不同的需求。复合功能的空间在当代城市中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比如上海嘉澜庭口袋公园,既有社区历史展示墙,有环绕式的长凳,也有可以用来摆摊、开办二手市场的空地,还有咖啡馆。设计师把多种想法集中到一小块场地中,让不同的人交替使用这里的空间。
新华路的生境花园,源自里弄狭窄空间的改造更新,设计师用多样的植物围出一条小径,给游人一块可以坐下来聊天的私密天地。地方虽然不大,却让人有一种躲藏在城市角落中的乐趣。这类贴近社区、满足居民日常娱乐休闲需求的花园正越来越多。
探索未来
汤普森也在书中举了很多例子,来描述景观设计如何改良和营造一块场地,给人们提供畅游的机会。
新加坡公园局从2006年起,在滨海湾新城区填海造陆地带建设100公顷的热带花园。其中的滨海湾南花园,由一家英国设计团队接手,设计师们设计了两个人工生物群落,引入地中海地区和热带山地气候区的植物,围绕这些植物建造50米高的“擎天树”,让植物攀附其上生长,夜间还能提供照明。滨海湾花园被认为是园艺界的“迪士尼乐园”,它的最终样貌让人联想到《爱丽丝梦游仙境》。
在其他方面,景观设计因为展现着人营造自然环境的欲望和价值观,而呈现出十分多样的探索。汤普森在书中轻快地谈到了几个影响较广的方向,包括环保主义、生物多样性、大地艺术、社会价值等。
他提醒我们,当代的景观设计经历了种种求索,例如效法梭罗等自然主义者搞“少即是多”的淡雅景观,或像北川富朗在日本举办的“大地艺术祭”那样追逐宏大叙事,等等,未来的发展方向是更好地展示出与人共情的能力,呈现对土地的尊重。
奥姆斯特德设计的纽约中央公园不仅解决了城市环境卫生问题,也为市民的休闲娱乐提供了场所。记者曾在内蒙古扎赉诺尔看到百年历史的露天煤矿矿坑被改造为国家矿山公园,它不仅实现了矿产采掘枯竭后的生态修复,也可以向游客展示采煤这一古老行当的历史和地质科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