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联动构建区域发展新格局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东数西算……一个个国家级工程,都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大手笔。在中国经济版图上,这些互动互联显著改善了不同地域资源要素不平衡问题,最大限度汇聚发展合力。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区自然资源禀赋差别之大在世界上是少有的,统筹区域发展从来都是一个重大问题,也是一个艰巨任务。这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

党的二十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8场聚焦区域发展战略的座谈会,作出一系列新部署,为加强区域战略协同集成、以重大战略引领高质量发展指引方向。从京津冀到长三角,从西部大开发到中部崛起,从长江经济带发展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相连成势,形成了贯通东中西、协调南北方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下好全国一盘棋,协调发展是制胜要诀。

在“新”字上求突破。面对更趋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一个共识更加清晰:推进高质量发展既是突围向上的根本出路,也是需要迈过重重难关的艰辛道路。创新是区域发展的根本动力。新形势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必须推动发展相对滞后的区域实现新突破,加强自主创新,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同时,各地要积极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通过深化改革、联合创新,破除制约要素自由流动的障碍,握指成拳、重点突破,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在“融”字上下功夫。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加快融合联动,对各地而言是共赢的选择。近年来,高铁飞驰、高速成网,各区域间的“硬联通”不断加快,“说走就走的旅行”成为可能。除了“硬联通”,机制、标准、公共服务等“软联通”不断深化,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等地区的交融更密切,流域综合治理多地融合联动,区域协调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

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最终要体现到增进人民福祉、促进共同富裕上。各地自然资源禀赋千差万别,不平衡是普遍的,要在发展中促进相对平衡,这是区域协调发展的辩证法,也是一条根本路径。通过深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将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THE END
1.空间缝合资源整合发展聚合——片区化全要素统筹推进乡村振兴第一层含义,就是在全域推进乡村振兴的同时,以市(区)为单位,选择一定区域内基础条件好、产业特色明显、乡村建设水平高的镇村,划定为一个片区。在此基础上,集中优势资源和发展要素,将其打造成能够带动周边地区共同发展的示范片区。第二层含义,就是在一个片区内要做到“空间缝合、资源整合、发展聚合”。http://www.tznews.cn/article/content.html?key=6619d076b5469916188b4568
2.跨区域跨部门整合优势资源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这样谱写新篇章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主持召开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擘画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蓝图。广大干部群众表示,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这两个关键词,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新的重大突破,在中国式现代化中更好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https://www.sxgov.cn/yaowen/content/2023-12/02/content_131250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