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写作排版学术代码四个方向,挑选适合自己的文本编辑器

今年是MicrosoftWord诞生的第35年,Vim面世的第27年,即使是相对年轻的Markdown,也有12个年头。但开发者们的创意从未枯竭。针对写作的各类场景,各种需求,通过实作,开发出了形态各异的写作工具。

任何工具出现的意义,都是去满足使用者的需求。正如乌尔姆造型学院创立人奥托﹒艾舍所言:

在这次盘点中,我们将放开对富文本、Markdown等语言之间优劣的讨论,也不去争论「谁是最好的写作工具」。而你将会看到:

而通过Markdown写作,不止是起到「纸」和「笔」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辅助写作者完成从草稿到发布的一揽子流程。短到发一则长微博,长到写一部小说,都有Markdown工具来协作我们轻松完成。

摆脱了传统纸质文档与Word等富文本编辑器在外观样式上的费劲,Markdown写作工具可谓个人写作的最佳伴侣。

Mac&iOS上有特点的Markdown编辑器众多。Ulysses胜在功能丰富,可谓「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MWeb作为Markdown书写工具不输Ulysses。无论是Mac与iOS间内置文档库同步等特性,还是编辑器配色、打字机模式等细节,MWeb都一应俱全。而且MWeb是国人开发者的产品,在响应中国用户的功能需求上,有着先天的速度优势。

但MWeb绝不仅仅是Ulysses的替代者,它自有的「独门利器」,让Ulysses用户都羡慕。正如其名字中的带有「Web」字样,MWeb本身就是一款静态网站发布器,可以完成从书写到网站生成并发布的流程。功能上MWeb支持LaTeX语法高亮和编辑器内预览,也有原生支持表格等特性,这都是Ulysses还需要改进的部分。

Ulysses和MWeb在产品素质上都很优秀。有了多种选择自然就需要不同的购买建议。

而从产品本身来说,MWeb支持静态网站生成,本地图片上传到图床等功能,如果正好是刚需则应该选择MWeb。而Ulysses在导出样式上选择非常丰富,界面设计和写作目标等小功能完善。如果写作的不用到LaTeX,表格等元素,更希望有省心的使用体验,Ulysses会更值得推荐。

Ulysses和MWeb本身绝对是无可挑剔的工具。但倘若你的需求没有复杂到写书稿,或许长期系统的写某一方面的长文,只是想零散的写一下短文,例如工作笔记,或者想找一款markdown编辑器当做备忘和速记本,二者的价格就怎么看都觉得划不来。

不同的需求对应不同的功能特性。想实现「在Mac&iOS上写零散的内容」,绝不是找个便宜甚至免费的Markdown工具来敷衍就行。我认为以下两个特性对于这类需求非常关键:

只看编辑界面,你可能完全不会意识到Bear是一款Markdown编辑器。例如删除线、待办列表和分割线等元素,书写时用Markdown标记符号,但显示的已经是富文本。在iOS上,你更是可以用功能键修改文本。当然Bear也没有忘本,打开「Markdown兼容模式」,就又能显示出Markdown标记符而非富文本(但例如标题等,仍然是富文本样式)。Bear自身带有十二种主题,加上在界面中的一些细节优化(例如网址会变成链接符号),让它的颜值在Markdown编辑器中数一数二。

虽然不是最早支持标签管理的编辑器,但Bear对标签的支持非常彻底。不仅支持嵌套标签,最近更新中更是改进了标签输入方式,写了开头第一个字编辑器就会弹出选框,方便自动补全,省的每次都要完整的输入一遍标签。

作为用户,对Bear唯一的不满可能就只是它采取的订阅制了。虽说可以选择不订阅,但缺失同步功能我认为是无法接受的。所幸订阅价格相比Ulysses亲民的多,分为每月10元或者每年103元两种。

但如果还是认为如此简单的需求,订阅Bear算不值得的话,TextNut则是免费工具中值得推荐的。

Textnut本身的定位还是像MWeb或者Ulysses那样传统的Markdown写作工具。类似打字机模式、文档库和外部文件夹等特性,都是Bear不支持的。不过开发者同样不满足纯文本的Markdown,着重强调了文档的富文本模式。在iOS和macOS版本中,富文本模式与Markdown模式的切换按键都放在优先级非常高的位置。

和Bear类似,Textnut也支持根据标签查看文档。不过遗憾的是,标签并不能嵌套,以及iOS版尚没有专门的界面查看标签,在iOS上整理标签略有不便。

Textnut在iOS和macOS上都是免费加内购的模式,不过好在同步功能免费版就能用,只是会被限制为四个文档库和两个Dropbox文件夹。不过倘若使用的需求不是太强,其实也是够用的。

多数用户选择Typora是因为它的「所见即所得」模式,和Textnut的富文本模式还不同,Typora在你敲下一个标记字符后,立刻渲染文本成富文本。

但我认为,「所见即所得」只是功能设计上的选择,Typora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在Windows上提供了完整且顺畅的Markdown体验。

表格插入、数学块以及代码块的语法高亮和显示行数,都是很多Mac上的Markdown编辑器都没有做到的。而打字机模式、专注模式和大纲等功能,也一应俱全。值得一提还有可以自定义预览样式,由此可以衍生不少玩法。可以放心的说,只讨论书写编辑markdown文本的体验,Typora不输任何一款Mac上的编辑器。

作为iOS上老牌的Markdown编辑器,安卓版的iAWriter保留了众多iOS上的特性,可谓诚意满满。

和iOS版一样,iAWriter安卓版也是定位于「从写作到发布」的一站式写作工具。写作时的专注模式,以及键盘上的语法标记快捷键,让输入在iAWriter中变得顺手。而导出时和其他版本一样,也能选择不同的模板,从而导出不同的外观样式。和其他工具相比虽没有绝对的亮点功能,稳定流畅的体验就让它值得推荐。

可能前面在介绍其他平台的应用时,就已经有不少读者在想:为什么不介绍Simplenote。不是因为它不够好,而是要放在这一节来彰显它与众不同的特性:真正的全平台同步。

不仅是iOS、macOS、安卓或者Windows,甚至在Linux上你也能使用Simplenote。虽说Markdown格式文本天然便于同步,放在任意云盘中,在不同平台都可以用不同的应用打开。但是像Simplenote这样内置了同步功能,真正实现了设备间无缝切换继续工作的状态。

这样有特点的产品,居然还是完全免费的,不下载一个简直对不起开发者。

在网络写作环境中,Markdown文本从书写到发布有着难以逾越的优势。但是一旦将应用场景放在传统的学校或者办公室内,需要打印出来的、带有特定排版的PDF文档才是真正的刚需。

虽说Ulysses等工具能自定义导出样式,但是让普通用户自建一套样式实在有点难为人。况且还有的用户对Markdown语言并无好感。从备忘到写书稿,这些不用Markdown的用户的需求也需要被认真对待。

必须明确一点,Pages和Word都是专业的排版工具,而非为写作而生。

写作工具非常注重写作过程中的体验,所以很多应用会有打字机模式或者专注模式,使得界面中的其他元素暗下去,以期让使用者浸入写作的世界。而排版工具则更注重对文档样式的修改。从字体选择到打印设置,都是为了排版出样式优美的文档。

Pages和Word就是macOS和Windows上两款最知名的排版工具。两者强大的排版能力和在行业内的普及不必多言。特别是Word,现在大多数的教育机构和办公场所都在使用。

习惯了Markdown工具的人难免对Word的书写体验有些嗤之以鼻,但这绝不代表这两款软件本身不够优秀,只是定位不同导致了产品的体验不同。这里提出来并不是要评判两者的写作体验,只是拿出来提醒使用者,真正能让Pages和Word长久不衰的地方,应该是文档后期的排版功能而非写作本身。

Pages和Word不适合写作不代表富文本编辑器都不适合写作。恰恰是富文本编辑器Scrivener,革新了我对「写作」的概念。

除了「卡片式写作」,Scrivener也照顾到了写作的每个流程。在收集素材阶段可以直接导入收集到的网页和PDF文档,写作时有快捷搜索窗口,导出的格式也非常丰富。与Pages和Word最大的不同在于,Scrivener也非常在于写作者的书写时的体验.打字机模式、写作目标和字数统计等功能都有,让使用者不用羡慕Markdown工具的用户。

Scrivener的存在,证明了写作工具的体验与写作语言无关,只取决于开发者的设计取向。

当我们处理非办公文档等轻量级文档时,坦诚地讲我更愿意推荐Markdown工具。但若是你实在不习惯Markdown语法,备忘录和石墨文档是最值得推荐的两款富文本编辑器。

作为iOS和macOS的内置应用,备忘录的功能之强大一直被忽视。特别是iOS9来连续三年的不断更新,让备忘录几乎可以完成你能想到的需求。简单的列个清单写个备忘不在话下,涂鸦和速绘功能则是Markdown编辑器想都不敢想。

更要命的是作为iOS的原生应用,近水楼台先得月,可以与系统深度整合。iPad上在锁屏状态下用ApplePencil双击屏幕,直接进入速记界面。iOS中备忘录可以借着原生应用的身份,被放在控制中心,方便随时启动。这些都是第三方应用不可企及的特性。

石墨笔记则是今天要推荐的第一款基于网页端(也有iOS和安卓客户端)的写作工具。

网页工具具有先天的跨平台属性,石墨笔记尤其强调团队协作。团队成员可以实时的共同进入编辑状态,如果有所失误也可以通过历史版本恢复。加上富文本编辑工具和表格功能,可以说是办公环境下小团队合作写以及申阅文档的生产力工具。

学术写作对格式有着近乎严苛的要求,让人头疼的有参考文献、目录、交叉引用、复杂数学公式、图文混排等一系列只有专业排版应用能搞定的事情。早在Word面世之前,TeX就凭借良好可读性、大把自动化工具和强大细致的排版能力,成为西方学术界事实上的标准工具。不少期刊都会给出自己的LaTeX模版,方便研究者按固定样式完成报告。

尽管相对大众冷门,但LaTeX编辑器可选的数量绝不比富文本编辑器和Markdown工具少。这里自然无法一一细数,只能推荐几款我认为适合初学者的编辑器。

在Texpad的偏好设置中用图形界面的方式展示了引擎安装包的位置以及健康状态,也可以通过简单的勾选来控制例如自动补全、自动缩进和主题等设置,或者切换LaTeX引擎。虽说在其他编辑器中,调整这些选项都可以简单的通过修改配置文件完成,但是对于初学LaTeX的我来说,图形化的工具更容易上手。

回到编辑器本身,Texpad也有不少值得推荐的功能。Texpad采用常见的三栏式布局:大纲,编辑界面和预览界面一字排开,比起用第三方阅读器当预览的工具更容易操作。特地设计的符号窗口,也方便了当时还记不住数学符号命令的我。

Texpad还有对应的iOS版,这在LaTeX编辑器中实属罕见。两者可以进行文档同步,不过排版时受到iOS系统的限制,不能完全实现Mac上的功能。

尽管使用图形化程度如此高的LaTeX工具显得不酷,但Texpad绝对是我尝试过的对新手最友好的编辑器。

Windows上的LaTeX编辑器同样不少,本着「适合新手」的要求,WinEdt是一款合适的推荐,但实际上WinEdt强大到适合任何级别的LaTeX用户。

和Texpad类似,我看中WinEdt也是图形化的设置界面和编辑界面。相比Texpad,WinEdt的设置可以说是细致入微,从PDF阅读器到LaTeX语法都可以调整。而在编辑窗口,例如图表、链接和列表等功能都是以图表的形式存在,数学符号自然也是可以直接在窗口点选。

而WinEdt的强大之处在于「ActiveStrings」功能。简单的说就是输入字符触发脚本,例如输入/cite,便会自动弹出参考文献窗口。用户可以自定义触发字符串的行为,使用得当会大大提高写作效率。

预览LaTeX要比Markdown复杂的多,由于不同平台LaTeX引擎之间互不完全兼容,导致没有哪个编辑器是真正意义上的「跨平台」。不过借助网页端ShareLaTeX,可以实现真正的跨平台写LaTeX。

虽然是是网页端的工具,但是ShareLaTeX的厉害正在于媲美本地工具的体验。编辑器内快捷键、LaTeX引擎选择等常见于本地编辑器的特性,ShareLaTeX也具备。更难得的是,ShareLaTeX渲染文本的速度,完全不输本地编辑器。以我自己的体验(自己的机器为MacbookPro132017withTouchbar)来看两者在速度上几乎是没有差异的。

如果完善的工具自然不大可能完全免费,ShareLaTeX分为免费账户和高级版账户。免费账户限制每个项目的协作者,而且完整的历史版本功能和与Dropbox、Github的协同功能。不过如果只是自己使用,其实免费账户也是完全可以接受。如果是学生,则有半价的学生优惠。

前面介绍了Markdown和LaTeX的写作工具,事实上两者都是纯文本格式的文件,自然也可以被一些本来用于写代码的编辑器拿来写。这类编辑器开发之时都不是为了特定的某个文件格式,但只需开发者开发出相配套的插件,就能获得令人满意的体验。

MarkdownEditing提供了配色主题、自动补全、语法高亮等功能,在编辑本文体验上使得SublimeText3不输专门的Markdown编辑器。而LaTeXTools则更加强大,它除了提供编辑上的便利,更重要的是使得用户可以在SublimeText3直接编译LaTeX文件,而不需要借助终端。

Atom是Github研发的文本编辑器,最大的特点是它基于Chromium浏览器框架开发,自由及开放源代码。这使得它在发布四年内,便积累了大量的第三方插件。

三个编辑器里VSCode的身份最为特殊,在Mac上如此好用的文本编辑器竟是出自微软之手(当然也有Windows版和Linux版)。

个人感觉,VSCode的设计风格更偏向轻量级的IDE(集成开发环境,包括编程语言编辑器、自动构建工具、和调试器等工具),而非追求简洁的文本编辑器。有的极客对此不以为然,在使用上感觉没有SublimeText那种来去如风的爽快,但是对于编辑Markdown和LaTeX来说,确是再合适不过。

以SublimeText为代表的文本编辑器优点明显:自定义程度高、与写代码时使用习惯一致。文本编辑器的插件不仅仅是能细致调节功能选项,有能力者可以直接自行增强插件的功能,这是Ulysses绝不可能提供的体验。

不少程序员喜欢在一个文本编辑器内解决所有语言代码编写的工作,这样他能完全熟悉一个工具的快捷键和功能调试,以发挥最大的生产力。对于这类用户来说,Markdown和LaTeX的书写自然也应该用文本编辑器完成。

而以Ulysses为代表的应用优点也很明显:上手即用,不用操心太多工具。比起在SublimeText中每增加一个功能就需要自行研究一番官方文档,Ulysses使用起来就简单的多。但这并不代表使用Ulysses就不酷,类似写作目标,打字机模式等功能,在文本编辑器中很少见到优美的实现。

此外不得不考虑的是价格问题。上文提到的三个文本编辑器以及插件都完全免费的(SublimeText可以购买,但是不买也只是会偶尔弹出询问购买的弹窗),而好的Markdown和LaTeX工具通常都价值不菲。

所以对两者的购买建议其实非常简明。如果你:

那么我建议你选择文本编辑器。上文介绍的三者都非常优秀,根据自己的偏好选择即可。

而如果你:

那么我认为专门的Markdown和LaTeX编辑器更适合你。

文学之所以能和音乐、绘画等一并列入艺术的范畴,除了是记录信息的媒介,更重要的它也是写作者呈现自我的渠道。对于仅仅想表达自我的人来说,上述工具都显得太过严肃刻板。一款颜值和写作感能带来享受的工具,才是他们的真正需求。

Zine和小记这两款应用正是极度讲求视觉呈现。Zine提供了丰富的字体选项和写作背景,将图片、视频等元素的插入也处理的十分优雅。而小记则更为极致,在极简的背景和典雅的康熙字典字体互相映衬下,给人一种在宣纸上书写的错觉。

人们总在呼唤过去的美好。八十年代的诗歌,九十年代的散文,新千年伊始的博客,似乎当下总是不尽如人意。但正如伍迪艾伦在《午夜巴黎》中所说:

如果你留在这里,这里就变成你的现在

不久以后,你就会开始想象,另一个时代才是黄金时代

这才是现实

不尽如人意

因为生活,本来就是不尽如人意的。

微博,短视频,直播,的确各种各样的新媒体正在塑造当代人的审美趣味,但这绝不意味着文学的式微。

只要你拿起了笔,写作就不会消亡。

恭喜读者Alan1992获得价值100元的亚马逊中国电子礼品卡一张,奖品将通过私信发送。

THE END
1.各种免费在线工具收集lanjue3。在线制作LOGO http://www.logomaker.cn/ 4。在线IE版图象处理 http://www.iephotoshop.com/ 5。两款在线制作工具(动画&Sitemaps) http://ajaxload.info/ 动画制作,简单。 http://www.mysitemap.net/indext.jsp Sitemaps制作,使用很简单。 6。N多在线工具。(可能会有重复) https://www.cnblogs.com/leonjoon/archive/2007/03/12/671426.html
2.图片怎么压缩大小?大家可以试一试下面的方法方法三:使用记灵工具进行图片压缩 步骤1,因为这是一个在线工具,所以请大家在电脑浏览器中将此工具网站找到并打开使用,随后我们点击网站上方的“图片”处理文字按钮。 步骤2,随后页面发生变化,可以看到非常多的图片处理功能,本次请你点击其中的【图片压缩】功能。图片压缩工具可以通过压缩图片文件大小,降低图片质量损失的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2Fnote%2F865120562%3F%26
3.印象笔记01:初识印象笔记印象笔记csdn3. 印象图记 印象图记是一款在线思维导图工具,让你的灵感有序。拥有多款实用主题和丰富的图标、自由排版、简洁易用,支持分享导出,并且云端永久存储。 4. 轻记 轻巧、多样的记录方式,适用于多重记录场景,令记录更加灵活高效,帮你快速记录和捕捉转瞬即逝的灵感; https://blog.csdn.net/qq_41520353/article/details/135326633
4.语雀优缺点和详细使用教程其他工具软件教程语雀,是蚂蚁集团旗下的在线文档编辑与协同工具。语雀使用了“结构化知识库管理”,形式上类似书籍的目录。与其他产品可以随意建立文档不同,语雀上的每一篇文档必须属于某一个知识库,语雀希望通过这样的产品设计,来从源头上帮助用户建立起知识管理的意识,培养良好的知识管理习惯。 https://www.jb51.net/softjc/912045_all.html
5.2018年创业必备的105种工具11. LastPass会帮你记住所有的密码,这样你就不用费力去记了 Lastpass会储存你的密码,这样你就不必再依靠Word文档了。只要点击一下,Lastpass浏览器扩展元件就能在任何一个网站上帮你填充你的用户名和密码。你的信用卡信息也同样如此——当钱包不在手边时,这样的工具就非常方便了。你还可以将密码分享给其他人,当然https://lusongsong.com/info/post/10026.html
6.卷王都在用:100款宝藏级AIGC工具分享,建议收藏澎湃号·湃客网页链接: https://aiwrite.wps.cn/#/ 11、GrammarlyGo:在线语法“捉虫师” 英文拼写检查工具Grammarly也推出了AI服务GrammarlyGo,它可以根据用户输入的关键词提示来生成邮件草稿,或是帮现有文章更换语气与文字风格、调整文章的长度等,并为主题写作起草大纲。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3714990
7.吐血推荐2万字总结Mac所有应用程序软件工具和相关资料现在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公司都鼓励Mac办公,属实MacOS系统对于我们的工作开发效率有很大提升,所以我们需要收集各种类别非常好用的 Mac 应用程序、软件以及工具。作为一个资深 Mac 用户,我需要它们帮助我快乐、高效的工作,同时也分享给你们。 目录 https://blog.51cto.com/codeshallow/5257905
8.印象笔记app下载安装印象笔记手机版v10.8.56安卓版Evernote可以说是几乎每个电脑用户都应该知道的应用程序。它是个跨平台的笔记应用程序。现在也有针对手机的移动客户端了,比如Windowsmobile手机、Android手机、iPhone、或者诺基亚智能机等等。EverNote可以在任何地方记下笔记,浏览以前的笔记,除了一般的文本笔记以外,你https://m.qqtn.com/q/36618/
9.随笔记安卓版下载随笔记app下载v1.8.3.8《随笔记》app(GNotes)是一款是移动设备上的记事工具,随笔记app能够把用户的文字、图片、视频、手写等等同步到随笔记网页和邮箱,使用随笔记手机版可方便用户随时随地、快速记录回顾点点滴滴,这里还有文件夹加锁,重要的文件加密操作,保护隐私更安心,随意控制密码锁,保护你的隐私不被泄漏,快来一起互动交流吧。 软件详https://app.3dmgame.com/android/67507.html
10.索尼M35c评测(全文)索尼XperiaSP手机Android频道1电信版索尼M35c配置有不同 或许还有人记得今年春天我们为大家带来的索尼Xperia SPM35h评测文章,当时我们也提到,既然名称中有SP(日本常用作Special的缩写),那么这款手机肯定也会有些特别之处。于是我们在评测中发现,虽然仅仅是一款中端产品,但索尼M35h却有着可以随音乐、图片变换闪烁的灵睿透明带,以及索尼旗舰机型中https://mobile.zol.com.cn/379/3793218_all.html
11.yandex软件下载yandex手机版appyandex应用大全这款播放器功能非常强大,集MV搜索、在线播放、同步歌词一体,想听什么任你挑选,喜欢的朋友欢迎来绿色DreamweaverMX2004是一款便捷的网页设计管理软件,是建立网站和进行管理非常好用的工具,此版为中文版本,使用红豆计步app是一款最新的手机记步软件,用户在软件中能轻松的找到自己喜欢的记步方式,还能不断的计算自己http://www.downcc.com/k/yandex/
12.在iPhone上的“无边记”看板中绘制或手写(你可以旋转直线,方法是将双指放在线条上,然后转动你的手。) 选择和编辑绘图的各部分 在“无边记” App 中绘制时,描边会成组。若想要拆分绘图,你可以分离和合并描边。你还可以删除或拉直绘图各部分或者调整其大小。 通过绘图工具在“无边记”看板上绘制或书写后,轻点绘图工具中的 (位于“橡皮擦”和“标尺”https://support.apple.com/zh-cn/guide/iphone/iphe749c1957/ios
13.100个相见恨晚的Python库(建议收藏)腾讯云开发者社区PlatformIO:多平台命令行构建工具。 PyBuilder:纯 Python 实现的持续化构建工具。 SCons:软件构建工具。 6交互式解析器 交互式 Python 解析器。 IPython:功能丰富的工具,非常有效的使用交互式 Python。 bpython:界面丰富的 Python 解析器。 ptpython:高级交互式 Python 解析器, 构建于 python-prompt-toolkit 之上。 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article/1922636
14.《云原神》网页版价格一览游戏攻略云原神网页版收费吗?云原神网页版的优势之一就是免下载,随时随地畅玩。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它完全免费。php小编西瓜将在这篇文章中深入解析云原神网页版的定价体系,帮助玩家了解其费用结构,从而做出明智的选择。云原神网页版价格一览 答:《云·原神》并非是免费的,包月价格为60元,在游戏中购买128元的大月卡“珍珠之https://m.php.cn/faq/986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