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对于采用期房销售方式的楼盘,附近地块的建筑、乃至道路和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仍在建设当中,购房者对于小区建成后的噪音信息,既不能通过亲自踏勘得到,一般也无法通过售楼部沙盘经验推测。
小胖看房在过去一年精心推出了新盘噪音分析栏目,那么如何理解噪音分析的结果,并根据结果选择适合自己的楼栋与楼层?
由于地面公路、高架桥、轨道交通等交通噪音是城市噪音的主要部分,且具备持续性影响,楼盘的噪音分析报告主要对城市交通噪音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小区内噪音分布与各楼宇外立面的噪音情况。
噪音分析方法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9613以及《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作为计算原理,以德国交通部发布的以等效连续A声级为评价指标的RLS90模型,作为公路交通运输噪音的预测模型,考虑道路车流量、车速、路面条件等实际因素的影响,具有较高的噪音分析精度。
小胖看房往期的噪音建模
而由于难以得到各楼盘附近道路每时每刻真实的流量信息,同时道路流量也受天气、日期以及城市未来建设等多方位因素的影响,分析报告中均基于如下假定对车流量进行估算:城市道路日间200辆/车道/小时,夜间50辆/车道/小时,道路限速按照城市道路限值确定。
实际道路流量交通情况难免会和上述假定存在差异,例如上海市区要道车流量势必会大很多,而开发尚未完善的郊区道路车流量又会低一些。基于假定车流量的噪音等效连续A声级预测,主要是给出楼盘项目的声环境整体水平与楼宇间噪音分布情况,在此小胖看房给出的基本建议是:
结合以往楼盘噪音分析报告中的真实结果,可如此判断:
1.通过噪音分布平面图,判断小区内整体的安静程度
小区内部作为业主日常休闲活动的室外区域,主要空间安静与否是购房者需要考虑的因素。以往期A、B两个项目为例,在日间和夜间交通时段,1.5m高处噪音分布平面图如下所示。
由图中可以看到,在假定的车流量下,项目A小区内部核心区域的日间噪音在50分贝上下,而夜间噪音基本在44分贝上下;
项目A日间噪音分布图
项目A夜间噪音分布图
项目B小区内部核心区域的日间噪音在58分贝上下,而夜间噪音基本在52分贝上下。
项目B日间噪音分布图
项目B夜间噪音分布图
项目A因为四周底层商业裙房对交通噪音的阻挡,以及本身项目面积体量较大,小区内部距离四周道路更远,故而项目A小区内部的安静程度要优于项目B。
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的要求,居民住宅等1类区域室外环境噪音应分别控制在昼间55分贝和夜间45分贝,因而项目A在假定的车流量下,日间和夜间的交通时段均能够满足声环境的要求。
那么是不是说明项目B势必不满足声环境的要求呢?
而对于夜间,在小区业主休息入眠的非交通时段,此时车流量为假定值的四分之一,即13辆/车道/小时对于非城市核心区域也是可能满足的,那么整体噪音大小将会下降6分贝,即45分贝上下,那么夜间居民睡眠休息的声环境要求也能得到满足。
比如这个楼盘位于外环外
实际道路可能没有那么多车,噪音也会相应降低
由此可以看到,噪音分析中第一部分给出小区整体噪音分布情况,读者一方面可以进行不同楼盘间的横向对比,对待选的不同楼盘安静程度进行大致排序;也可以根据项目楼盘的实际位置,对项目附近实际车流量进行估计与修正,按照车流量每增加一倍,整体噪音增长3分贝;车流量每减少一半,整体噪音减少3分贝的粗略估计方法,进一步判断小区大致的安静程度。
2根据户型布置、外立面噪音,估计室内的安静程度
除整体噪音分布之外,噪音分析报告还会给出各楼宇外立面噪音分布图和表,用来评估各户室外噪音情况。
根据《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住宅卧室、起居室允许噪音声级最起码不高于昼间45分贝和夜间37分贝,对于高要求的住宅,卧室、起居室允许噪音声级更应该不高于昼间40分贝和夜间30分贝。
同时根据《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住宅建筑的空气声(即以空气作为传递介质的声音)隔声性能分别为:道路两侧卧室、起居室窗不小于30分贝和外墙不小于45分贝(以空气声隔声单值评价量+频谱修正量计),同时大量实测调查表明,住宅在开窗的情况下,噪音由室外到室内有10分贝左右的衰减。
考虑到一般楼盘卧室起居室多布置在住宅南面,以往期C、D两个项目日间各楼宇南面外立面噪音分布为例。
假设窗户隔声性能30分贝,在关窗情况下,项目C的5#~7#和项目D的1#~4#均可满足高要求住宅昼间不高于40分贝的要求;而项目D的5#和6#即便面朝外侧道路,也可满足一般住宅昼间不高于45分贝的要求。
项目C楼宇外立面的日间噪音分布图
项目D楼宇外立面的日间噪音分布图
但考虑到一般家庭都有开窗通风换气的习惯,在开窗的情况下(假设室外噪音衰减10分贝),项目C仅5#全楼和6#、7#部分较低楼层住户不高于40分贝,6#与7#部分靠小区内部住户能不高于45分贝,而同时有相当一批靠近外部道路的住户,在开窗情况下无法满足室内噪音声级要求;
而对于项目D,在开窗的情况下,几乎所有住户室内噪音均大于45分贝,5#、6#大部分住户室内噪音甚至超过60分贝,那么对于在家中又想开窗通风的住户来说,噪音难免会对正常的工作休息产生干扰。
对于同一楼盘而言,各户之间的噪音相对值更具备比较的价值。实际购房选房时,第一步可以通过噪音分析中的楼宇外立面分布图,找到安静程度更优的颜色较浅的楼宇与楼层。
购房时可以要求窗户厂商出具按照国家标准试验测得的隔声量,如果没有具体数值,根据国家建筑标准图集《建筑隔声与吸声构造》08J931-2008,几类不同构造玻璃窗的隔声量的试验值如下表所示,读者可以基于下表,根据楼盘实际采用的玻璃构造,估算房屋窗户实际的隔声量。
注:数字后面“+”表明夹层玻璃;中空玻璃表示的含义为:玻璃/空气层厚度A/玻璃,6/(6A~12A)/6含义为:两面为6mm厚玻璃,中间空气夹层厚度6~12mm。
3结合日照、价格等多方位因素,做出最佳选择
显然,住宅离交通要道越远,噪音越小,因此对于十分在意住宅安静程度的购房者,首选还是楼盘中远离主要街道的楼栋,对于四面均为城市道路的小区,小区中央的楼栋则为安静程度较优的选择。
比如中间楼栋,静谧
你还应该了解的
关于声音的基本知识
在弄懂了如何根据噪音报告选楼栋、楼层之后,我们进阶一下,比如每篇噪音分析里都有“分贝”,那什么是分贝呢?
还有为什么噪音每提高3分贝,响度增加一倍?
我们以一些最常见的疑惑点出发,为您逐一厘清繁杂的噪音科学概念。
1.声音是究竟是如何被听到的?
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通过空气传播至人耳,经过外耳道抵达中耳的鼓膜,经过鼓膜振动带动听骨链运动,将振动传导至耳蜗中的淋巴液中,最终转变为电信号经听神经传递至听觉中枢,人便产生了听觉。
2.如何理解分贝这个单位?
人耳作为极端敏感的感受器官,能接收到的最低声压为20mPa,能承受的最高声压为20Pa,两者幅值相差百万倍;而如果用声强来衡量,能承受的最大值与能接收到的最小值之间则相差万亿倍(10的12次方)。
为了将如此宽广的变化范围压缩为更容易阅读的方式,声学中采用成倍比例关系的对数(即log形式)进行衡量,转换后的物理量称为声压级或声功率级,单位便是分贝。
大家无需去理解,只要记住,分贝并不仅仅是一个单位,更是描述某比值时的一种对数表达方式。
经过转换后,无论是声压还是声强,人耳能接收到的最小值为0分贝,能承受的最大值为120分贝,而超过120分贝人耳则会产生疼痛,甚至伴随永久性损伤。通常所用的分贝主要用来衡量声压级。
不同于日常所用到的单位,诸如公斤之于重量、公分之于长度,由于分贝不是线性的,常给理解带来麻烦。简单地以单个音响举例,理想情况下,当音响功率增大为原来2倍时,所发出的声音增加3分贝;而当音响功率增大为原来4倍时(即声音增加6分贝),人耳中声压增大为原来2倍。
3.人对分贝数及其变化的主观感受是怎样的?
对比常见的声源,其对应的分贝数大致有如下对应关系:
对于分贝数的变化,由于人耳对声压的响应是非常主观的,相比于物理数量值的改变,人的主观感受更为重要。一般来说,声音声压级变化对应人的主管感受有如下规律:声音增大3分贝,人刚能感受到声音变化;声音增大5分贝,人清楚感知到声音变大了;声音增大10分贝,人能感觉到声音响很多。
4.人是如何主观感受声音响度的?
人耳对声音的感觉不仅和声压有关,还与声音的频率有关,听力正常的成年人能感受到的声音频率在20~20000Hz之间,但人类一般对高频声音感觉灵敏,而对低频声音感觉迟钝,所以对于声压级的分贝值相同但频率不同的声音,人主观感受到的响度仍然是不同的。
声压级是声音客观上在物理量值的强弱,而感受到的响度则是心理学上的主观感受,为了填补主客观间的差距,目前声学研究上广泛采用等响曲线进行衡量。所谓等响曲线,以频率1000Hz的声音作为基准声音,其声压的分贝数作为基准响度,经过大量的人体试验,得到不同频率声音达到与基准声音相同响度所需的分贝数量。
等响度曲线图,横坐标频率(Hz)),纵坐标声强级(dB)
如上图,国际上普遍采用的等响曲线所示,从上到下依次表现为,不同频率声音达到与1000Hz基准声音对应的100、80、60、40、20、0分贝(又称为听阈)相同响度所需要的分贝数,每条曲线即代表着人主观感受到的相同响度。
由图中可以看到,人类对频率3000~4000Hz左右的声音尤为敏感,而对低频声音普遍不够敏感,例如50Hz的声音要达到40分贝的声压级才能刚刚被人感知到,而60分贝100Hz声音与40分贝1000Hz声音的主观响度感受大致相当。基于响度这个心理声学概念,可以认为响度级增加10,人感受到的响度增大一倍,反之则感受到的响度降低一半。
5.噪音分析中的分贝数值该如何理解?
如前所述,由于声音在不同频率的情况下,主观响度感受和客观声压级分贝数值上存在着显著不同,而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噪音包含各种频率,若简单采用声音分贝数描述噪音大小,无法充分表现人主观感受到的响度。
所以有了计权网络,近似以人耳对纯音的响度即频率特性而设计,国际电工委员会规定了四种计权网络:A、B、C、D。
目前噪音分析和研究中最广泛采用的结果表达形式为A声级,其单位仍为分贝,表达为分贝(A),又写作dB(A),对应采用A计权网络,以模拟人耳对响度为40纯音的主观感受。在A计权中,对低频段(<500Hz)噪音响度进行大幅度折减,而又对人耳较为敏感的频段进行增益,折减或增益的取值如上图曲线所示。
此外较为常用的还有C声级,用来补充评估低频噪音的影响,单位为分贝(C),又写作dB(C)。
A声级使用简便,同时其测得结果与人耳对声音响度感受结果十分相近,因此目前普遍作为评价噪音的主要指标。在以往的噪音分析中,考虑到读者的阅读与接受习惯,将噪音数值结果的单位仍简称为分贝,而未采用更为严谨的dB(A)。
6.噪音大小应该控制在多少?
我国《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指出,根据国内外的研究,人睡眠时的安静程度,理想状况是30分贝(A声级,下同)以下,最差也不能大于50分贝;交流、思考时对安静程度的要求,理想状况是40分贝以下,最差也不能大于60分贝。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统计资料显示,住宅室内夜间噪音在40分贝左右时,住户便会普遍反应影响到正常睡眠休息。
因此对于室外环境声,我国《声环境质量标准》按照使用功能和环境质量要求,将城市划分为0~4五个区域大类别,总计六个区域小类别,分别规定了各类区域的室外环境噪音限制,如下表所示:
(单位:dB(A),表格截自《声环境质量标准》)
而对于普通住宅的室内噪音,应满足下列要求:
(表格截自《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
根据生态环境部发布的《2021年中国环境噪音污染防治报告》中声环境质量监测点的数据统计,虽然我国室外噪声总达标率分别为昼间94.6%和夜间80.1%,但对于0类康复疗养区域,其声环境昼间和夜间达标率仅75%和57%,而1类居住文教区域的声环境夜间达标率仅75%,也就是说大概有四分之一的小区和将近一半的养老院疗养院,夜间环境噪音不满足国家规定的对于噪音限值的健康要求。究其根本我们可以发现,4a类道路交通干线两侧区域的夜间达标率仅63%,城市道路交通噪音成为影响居民正常生活工作休息的最主要噪音源。
2020年全国城市各功能区监测点达标率(截自《2021年中国环境噪音污染防治报告》)
而在住宅室内噪音以及隔音等声学设计与研究中,一般会将噪音分为两类,一类以中高频成分较多的生活噪音,另一类则是中低频成分较多的交通噪音。
我国环境保护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给出的不同频率噪音的大气与密叶林的衰减系数如下表所示,可以明显看到,500Hz以上的中高频噪音经过大气的传播,同时途径树木灌木等绿化工程时,会产生较大程度的衰减。而500Hz以下以中低频为主的交通噪音,则在传播中的衰减不甚明显。随着城市绿化水平的持续改进,交通噪音在住宅区域噪音中的比重也将愈发明显。
(表格截自《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
声波频率与波长的乘积等于声音传播的速度,低频长波长的噪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尺寸比自身波长小得多的孔缝和洞口时,可产生较为明显的衍射现象。尽管随着建筑材料与结构隔声能力的不断升级,现代住宅的隔声性能在不断改善,但由于中低频为主的交通噪音在隔声构造最为薄弱的门窗、甚至在密封措施不甚完善的门窗缝隙处的衍射,交通噪音仍是建筑室内噪音占比较高部分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