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庄是以绿色、生态、环保为目标,以资源有效利用为载体,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市场化运作为手段,集农业生产深加工与观光旅游为一体的规模集约化农业公司。那打造一个10-50亩小型生态农庄需要投资多少?要哪些手续?如何设计规划?
打造一个10-50亩小型生态农庄需要投资多少?
十亩的生态农庄类似于大农家乐、一般要看你规划些什么农庄项目,是走高端路线还是走一般的路线,如亲子游、采摘项目、景观项目、以游戏为主的项目、以农家乐为主。如果走一般路线大约50万可以启动。
打造一个小型生态农庄要哪些手续?
1、农场申报人身份证明原件及复印件;
2、农场认定申请及审批意见表;
3、土地承包合同或经鉴证后的土地流转合同及公示材料(包括土地承包、流转等情况);
4、农场成员出资清单;
5、农场发展规划或章程;
6、其他需要出具的证明材料。
农庄类型
1、小型休闲农庄
即小型农家乐,全国约有50-60万家,为传统模型的农家乐,大多数只提供餐饮、棋牌、垂钓等服务,以餐饮休闲为主,游客缺乏体验。本类型农庄规模小,但顺应了吃农家饭、看农家景的巨大市场需求,虽设施简单,卫生条件较差,但普通效益好而火遍全国各地,一般的农家乐年纯收入在30-50万元,一些可达100万元以上。随着经济的发展,市民需求不断拉高,此类农庄由于特色不明显,管理粗放,菜谱忒旧,原材料不变,创新力差,接待条件简陋,面临升级或市场淘汰。
2、景观型农庄
有良好的地域风景资源,占地面积大,基础设施投资大、环境绿化、各项景点、休闲设施投入多,资金闲置浪费大,创收途径单一,仅有餐饮及部分住宿休闲收入,很容易受季节和市场影响,竞争力小,收益回报慢。此类型农庄普遍经济效益差,经营不理想,主要原因是创办初期仅凭个人的想象和看好就盲目投资。
3、生产型农庄
农庄特点:以特色的产品生产经营为基础,有产业支撑,是农庄最大的发展动力,并且根据市场需求进行产业变化和创新,以农业的种植养殖项目来发展休闲、餐饮、娱乐、度假等项目,并建造有特色的生态木屋,把农庄的生产、休闲、消费高度融合在一起,使农庄既是生产场所,又是消费、休闲场所,产品就地消化升值,还能让前来游客在不同季节始终充满乡村田园的新奇感觉。此类农庄以农产品生产经营为主,没有过多的景点投资,但一年四季收入稳定,并且收入渠道多,不受旅游市场和冬春淡季影响,农庄所投入资金的项目都成为收入点,是农庄中竞争力最强,效益最好、最持久的类型。
打造一个小型生态农庄如何设计规划?
1、总体思路:融合创新,打造新乡土度假
从总体上看,休闲农业项目想要获得成功,必须基于综合开发的原则,强化三大融合创新:
其一,是“一、二、三”三种产业的融合创新——就是将种植业、加工业与服务业融合起来,形成体验经济,实现多元化收益。
其二,是“农、旅、文”三种业态的融合创新——就是以农业为基础,以旅游为手段,以文化为灵魂,打造全新的综合业态——“农旅文综合体”。
其三,是“乡土意境与时尚度假”的融合创新——以乡土意境再造乡愁,以时尚度假满足市场,通过新乡土度假产品的打造实现休闲农业的升级。
2、选址思路:依托景区,确立优先发展区
关于选址,注重两个方面:
一方面,以核心景区为依托,优先在核心景区周边发展休闲农业项目,将有利于在未来的经营中与核心景区形成有机联动。
另一方面,要以地方特色物产的原产地为基础,优先发展休闲农业项目,有利于形成品牌效应。
3、投资思路:以农为本,吸引多元化投资
关于投资,既要坚持以农民作为休闲农业的主要经营主体,又要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涉农企业、其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以参股、独资、合资和合作等方式,介入休闲农业的投资开发。
4、用地思路:坚守原则,遵循两个大前提
关于用地,遵循两个前提:
第一,不占用基本农田建设配套设施,鼓励利用农民住宅、荒山、荒坡、荒滩、废弃矿山和农村空闲地发展休闲农业。
第二,注重保护并优化区域生态环境,把农业景观、纯净乡村、青山绿水、洁净空气构成的优美环境作为发展休闲农业的根本依托予以持续维护与优化。
5、建设思路:有机融合,实现综合性带动
6、产品思路:创意为王,做好规划与设计
7、运营思路:市场主体,发挥好政府作用
关于运营,要坚持以市场主体的原则,但同时要更好发挥政府在规划设计、宏观指导、技术培训、品牌营销、公共服务、规范管理、政策扶持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调动各方积极性,从而加速推进休闲农业发展。
生态农庄规划要避免这些常见误区
1、没有久远的方案
目前95%以上的农庄都是凭自个的主见就进行出资,致使重复出资,或许出资方案不合理构成资金浪费大。一同方案不合理还致使功用方案失调,影响人流、物流增加许多本钱,并且损坏全部农庄的格式,使农庄没有一点美感,严重影响了效益和后续的展开,构成更大的浪费,此类农庄占了80%支配。很多生态农庄会为追求与世隔绝的宁静和谐感觉,选择建在偏远的山区或者独特景观的地方,但路途可能比较颠簸,许多交通工具难以进入,这对客人带来很多不便的同时也使自己的客流量大大降低。
农庄没有自个的定位,没有特征,没有任何竞争力,也没有工业的支撑,效益难耐久,构成出资浪费或回笼资金慢,资金流失,因此做农庄之前应请有农庄运营管理阅历丰厚的人帮忙查询,评价出资方案、项目、特征、商场定位、效益等,以减少出资浪费。如定位餐饮、培养美化、野生动物养殖及深加工等等,寻求在一个项目上做好、做大即可成功。
3、在方案中太多空想:项目不切实际或无法落地
4、不注重细节与事实需要构成项目资金浪费
农庄内的路程、美化、照明、休闲设备等应把握有用,不该寻求过于完美。但我们发现许多农庄因为缺乏阅历,细节无法把握,如园区内的路程按国家级规范方案施工,园区内的小道出资过大或许美化方案不符合农庄主题,构成成倍的资金浪费,实在怅惘。
5、项目出资理念与次第不清
相同的土地,相同的出资资金,如出资理念与次第不清,如把没有收入的水系缔造放在施工之初,而把有收入养殖、餐饮项目放在最后,致使施工了2-3年,还没有投产,出资无收入等等,都会构成项目出资失误或效益不志向,在我们运营农庄20多年中,发现此类出资商甚多,走了很大的弯路,因此有必要建立出资理念、出资次第,才干获得出色的效益。
6、生搬硬套,浪费无量
从国内目前的生态休闲农庄的现状来看,许多农庄无论是建筑风格,经营项目,还是服务方式与营销模式基本趋同,同一区域的农庄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农庄经营具有明显的旅游特性,游客一般都集中在节假日。平时要能吸引游客,就一定要走特色经营的路子。哪怕盘子小,也要做得精细。没有新鲜感,只能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