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三篇

#教案#导语写教案不能千篇一律,要发挥每一个老师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老师的教案要结合本地区的特点,因材施教。考网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在社会中成长》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社会不仅为人类生存提供各种资料,同时社会也能促进个人进步。学生通过学习在理解了个人离不开社会的基础上,也应懂得作为社会的成员,在社会生活中要严格要求自己,因为社会这面大镜子既可以照出每个人的长处、优点,也可以照出每个人的短处、缺点,为今后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学会正确认识自己奠定坚实的基础。

能力目标

通过分析社会为人类生存、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和精神产品,说明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中,同时也了解到社会中存在着不同的群体,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群体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与认识自己是社会中的一员,知道个人的成长与进步离不开社会生活,应该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到生活之中。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个人的生活与社会的关系。

难点

社会与个人发展的关系。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八年级学生小东和伙伴们利用暑假组织了“墨缘·大手拉小手”活动,每周三和周五下午在社区活动室教小学生书法和国画。一个暑假下来,小朋友们亲切地称他们“墨姐姐”“墨哥哥”。为了让课堂秩序更好,小学生们进步更快,他们还钻研起儿童心理学和国画技法教学。小东感觉自己的表达能力、交往能力和组织能力大大提升。

你是否有和小东类似的经历?与同学交流你的付出与收获!

1.小林参加城市文明交通志愿岗活动

2.地铁志愿服务工作

3.杭州中学生清洁共享单车

中学生参与社会生活,在与社会接触的过程中,了解真实的社会,了解社会的变化发展,能帮助我们积累宝贵的社会经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同时,在服务社会,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还能体会到付出的快乐与收获的欣喜。

板书:在社会中成长

二、新课讲授

(一)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出示情景(四副)

结合,想一想,我们是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的?

教师归纳总结学生的发言

通过父母的抚育、与同伴的交往、老师的教诲、社会的关爱等,我们的知识技能不断丰富、语言表达能力不管提高、规则意识不断增强、价值观日渐养成,我们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情境故事:狼孩的故事

印度狼孩的故事——人需要在社会环境中学会生存的技能,人的生活离不开社会

(狼孩儿故事详见PPT)

狼孩儿的故事给你什么启示和你的同学讨论一下。

小结:

“狼孩”的事实,证明了人类的知识和才能并非天赋的、生来就有的,而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人不是孤立的,而是高度社会化了的人,脱离了人类的社会环境,脱离了人类的集体生活就形成不了人所固有的特点。

从狼孩的告诉我们可以看出人的社会化是非常重要的。社会化是指一个人从最初的自然的生物个体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在社会生活中,我们通过学习社会知识,了解和认知社会,并从中获得社会经验,形成社会认可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

课堂活动:思考回答问题。

仔细观察每天的生活,想一想,在生活中,我们使用哪些物品?这些物品与社会上的哪些职业或行业发生联系?

作为学生,我们每天的学习生活都离不开书本,你知道普普通通的一本书,要经过怎样的流程才能到达我们手中吗?

教师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我们每天的生活都离不开农业、工业、建筑业、纺织业、五金业所提供的物品,社会不仅教会了我们各种生活技能,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产品,由此可以看出个人的生活离不开社会。

既然人的生活、成长离不开社会,那么中学生应该与社会建立怎样的连接呢?

(二)亲社会行为

情景材料展示:

北京市教委于2015年10月启动初中学生学农教育,编制了学农项目市级实施方案,将学农教育计入初中综合社会实践活动,并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学农教育要求每个学生都参加田间劳动,都学习配菜做饭,都有劳动成果。学农期间学生跨区跨校混合编班,学生自带铺盖,自行负责日常生活、内务整理。学生们不仅学习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体会动手创造的乐趣,更增强了独立生活和自主管理的能力,培养了互助、友爱、感恩的精神。

思考:学校为什么要组织类似于学农活动的社会实践活动。意义是什么?你参加此类活动吗?说一说你的收获。

(教师可利用PPT内的教学素材或者找寻本校学生身边的真实素材)

教师归纳总结学生的回答。

亲社会行为:是指符合社会希望并对行为者本身无明显好处,而行为者却自觉自愿给行为的受体带来利益的一类行为。一般亲社会行为可以分为利他行为和助人行为。

出示材料:研学旅行是由学校根据区域特色、学生年龄特点和各学科教学内容需要,组织学生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校园,在与平常不同的生活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加深与自然和文化的亲近感,增加对集体生活方式和社会公共道德的体验。

如果你是小明的同学,你会如何规劝小明参加这次活动呢?

教师归纳得出结论。

(三)拓展空间

研学活动现在已经成为社会热词。和你的同学组成学习小组,共同设计一个研学方案。

三、课堂总结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希望我的每一位学生都能成为热爱社会、热爱生活的人.

四、布置作业

预习第2课,第1框。

板书设计

在社会生活中成长

一、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1)个人成长与社会的关系

二、养成亲社会行为

(1)亲社会行为的意义

(2)如何培养亲社会行为题

教学反思

这一堂课教学内容的主要目标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在社会生活中关爱其他社会成员,自觉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养成勤社会行为。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只要抓住社会生活中关爱他人、与人为善、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主题,围绕生活中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这条线展开。

在教学上,根据初中《道德与法制》课程标准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充分运用互联网设计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遵循“寓教于乐”的原则,同时注重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人人能干事,事事能干好,取得意想不到的实效。

《我与社会》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了解社会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感受社会不同的社会生活,体会社会生活的绚丽多彩。

能力目标:学生在情境中探究、追问,拓宽思维的深度及广度,能理解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活动,谈论与分析,从而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初步培养学生积极融入的意识。

教学重点: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教学难点: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

一、新课导入

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社会生活空间极大延展,社会生活内容更加丰富。

课件:丰富的社会生活的。

同学们,你了解我们的社会吗?你知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绚丽多彩的社会生活,体味生活的美好,明确自己在社会中的身份,更好地承担自己的责任。

二、新课学习

探究一感受社会生活

活动(一)了解社会生活

情景一周六早上6点30分,李铭和爷爷到公园晨练。他们发现公园新增了些健身器材,健步道上也铺上了塑胶,跑步可舒服了。

情景二上午8点20分,李铭的妈妈到家门口的菜市场买菜。他们发现蔬菜品种多了,蔬菜可新鲜了。

情景三下午3点15分,李铭和同学一起到敬老院看望老人,教老人用手机上网。

情景四晚上7点10分,李铭和爸爸一起看有关《大国工匠》的新闻,交流关于新闻的看法。

(1)在李铭的一天中,他做了哪些事情?

(2)你通过哪些方式了解社会生活?

(3)在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你有哪些感受?

小结: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亲身实践,与人交流,看报纸、听广播、看电视、上网、旅游,等各种方式来了解社会生活,来感受社会生活的美好。

2.合作探究:出示材料“中学生小华的日记节选”,

暑假里,中学生小华经历了很多“大事”,以下是他的日记节选:

7月16日

我今天到科技的儿童乐园当志愿者,引导和照顾前来玩耍的小朋友,一天下来,虽然累得精疲力尽,却很有成就感!

7月25日

在外婆家,我和表弟一起熬菜园里除草、采摘蔬菜,既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也感受到劳动的乐趣。

8月3日

在家看电视,我看到关于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纪录片,心潮澎湃,对航天人的奉献精神感到了由衷的敬佩。

问题一:小华日记里记录的“大事”,给了你什么样的印象?

问题二:读了小华的日记,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明确小华日记里所谓的“大事”看起来并不是大事,但是对他而言这是他所经历的,是他对社会的一种认识,他通过不同的方法对这个社会有了经一步的了解,感受很真实。

二、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

1.出示一组“小丸子”在不同情境下的,引导学生思考同一个人,为什么身份不同?

向身份不同的陌生人介绍自己。

教师总结: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2.通过对和课本材料的分析,小组讨论总结:从不同的角度,根据不同的标准,社会关系可以分为那些不同的类型?举例说说明在每种社会关系中,我们都具有什么身份

教师总结:主要的社会关系有: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等。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下,我们的身份是不一样的。在家里,我们是孩子;在学校我们是学生;在商场里我们是消费者……

3.小组活动:绘制我们的社会关系网络图

要求:根据自己的设计情况完成图表,与同座交换,说一说自己的社会关系。

思考:这些人通过哪些方式与你产生联系?他们的存在对产生了什么影响?

4.结合上述的社会关系网络图和你的生活经验,小组之间进行讨论,说一说你是如何理解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完成导学案的习题

板书设计:

我与社会

感受社会生活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感受社会生活,勇担责任

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

我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走进社会生活,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去发现,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去感悟。明确我们是社会的一个分子,要为社会承担责任。

1.在教学中,我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组织教学,较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讨论活动,引导学生认识人们的生活、工作的关系。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教学,一方面拉近了学生与教学内容的距离,另一方面,通过探究,帮助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3.构建了开放的课堂,为学生提供了自主选择、互助合作的机会。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认知、探索、实践的对象,在讨论的基础上合作完成实践活动。

《创新改变生活》

教学分析

1.通过观看视频:“智慧家庭”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改变?使学生感受创新,从而认识自己的新生活。

2.通过回顾,科技创新改变2018年的央视春晚,生活中的点滴创新不仅让我们眼前为之一亮,而且改变着我们对春晚的惯常看法。

3.通过讨论互联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变化,感受创新改变我们的生活。

4.通过观看视频:《辉煌中国》科技篇,增强对创新的好感,热爱创新,自觉投身到创新实践之中。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创新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全面认识创新。

教学过程

回家后热水就已经烧好,回家前空调或暖气已经打开,饭已经自动煮好,可以随时了解冰箱里面有什么菜,下雨也会自动关窗户,还能随时监控家里的情况,读取家里数据中心的各种数据。可以说,“智慧家庭”正替我们实现着这些愿望。

观看视频:“智慧家庭”的出现说明了什么道理?

教师总结:科技创新改变我们的生活,创新让生活更美好。这节课就让我们来探讨创新这个话题。

目标导学一:感受创新

1.材料呈现:2018年的央视春晚融入了很多人工智能元素,不仅有在桌上活蹦乱跳的机器狗,还有无人机、无人车、无人艇组成的“三无舰队”,在大桥上摆出令人惊艳的队列阵型。在这个全世界华人共同欢庆的节日里,这些全部由中国自主制造的智能产品,也在向世界展现中国人工智能值得期待的未来。

(二)创新无处不在

3.总结:

(1)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它是个人的创意行为,也是团队、集体的创造活动。

(2)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创新点燃*,让我们的生命充满活力。创新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让我们勇敢面对挑战,激发潜能,超越自我。

(3)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也都可以创新。

(三)互联网改变世界

2.总结:互联网改变世界,世界因互联网而精彩,生活因互联网而更美好。

3.辩论赛:分成小组围绕“创新只是满足个人兴趣,与大众的幸福生活有无关系”进行辩论。(手机上的美篇)

4.总结:创新让生活更美好。随着时代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我们的生活将因创新变得更加便捷、舒适和丰富多彩。

目标导学二:创新引擎

(一)呼唤创新

2.思考:你如何理解“创新作为中华文明深厚的内蕴……将成为推动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句话?

(1)回顾人类文明史,创新始终贯穿其间。蒸汽机的改良、电力的应用和计算机的出现,推动时代的车轮从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信息文明。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2)时代发展呼唤创新。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正孕育兴起。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

(二)创新发展

1.材料呈现:2018年1月9日,全国科技工作会议在京召开。科技部部长万钢强调,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主要创新指标进入世界前列。2017年,全社会R&D支出预计达到1.76万亿元,比2012年增长70.9%;全社会R&D支出占GDP比重为2.15%,超过欧盟15国2.1%的平均水平。科技进步贡献率从2012年52.2%升至57.5%,国家创新能力排名从2012年第20位升至第17位。

2.思考:我国为什么要大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3.总结:创新发展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国运所系。实施创新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

(三)改革创新

2.思考:雄安新区是一座因改革而生、因创新而兴的城市。从雄安新区的发展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1)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更加呼唤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改革在不断创新中提升发展品质,创新通过改革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

4.阅读教材第19页“拓展空间”。

5.围绕以下辩题,在班级举行辩论会。

正方辩题:人工智能迅猛发展,总有一天会超越人类智能。

反方辩题:不管人工智能如何发展,都不可能超越人类智能。

1.温馨提示:一则消息触动人类

美国康奈尔大学的一个科研组正在进行一项不同的项目:利用包含活细胞的油墨凝胶打印患者耳朵的3D模子。打印的产品会被注入牛软骨细胞和老鼠的胶原质,培育直至3个月后它们生长成成品。研究人员表示,人类有可能会在3年内开始移植这种假体。

2.板书设计:

四:作业设计:

1.实践作业:

B:结合历史,制作表格汇总三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的贡献。

2.练习作业:(基础关,能力关,中考关)

“班级文化”的再思考和再建设

——读《复杂科学视野下的班级文化建设》有感(第1稿)

从研读《中国班主任研究》开始,慢慢地就有了反复读、读反复,让思维游走在字里行间的奇妙感受。细读上海市闵行区教育测评与研究中心科研员陆燕琴老师的《复杂科学视野下的班级文化建设》,反复读、读反复,生怕会错过其中的每一个字词,无论理论研究、还是实践反思,都值得咀嚼、耐人寻味。

一、从“还原论”到“复杂性科学观”

当前有关班级文化建设的理论成果,主要涉及班级文化的内涵、特征、构成要素、功能以及建设途径等。大多数研究者在阐述班级文化建设路径时,都依据还原论思想,对班级文化中的物质、制度、精神等构成要素做分门别类的探讨,在静态的研究中横向地切割班级文化,对于班级文化各要素在班级这个具体场域中的融合几乎没有提到。

笔者认为,班级文化应全息渗透于班级生活的各个方面,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彼此凭借,需要整体布局,有机推进。以复杂性科学独有的方法论去观照班级文化的建构问题,逐渐形成由班级自组织的、各文化要素之间横向融贯的、纵向发展阶段循环递归的、确定的文化方向与不确定的突发事件处理实现弥合的文化建设脉络。

反观自己,想要梳理出从教二十多年来积累的一点所谓的带班经验,其中包括“班级文化与班级特色”,但是往往只停留在实践操作的层面,至于实践和理论的契合或上升到理论研究的层面,由于本人才疏学浅,至今没有找到一条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有效通道。如今,陆老师为懵懂无知的我打开了一扇门,一扇有关班级文化建设研究的方法论之门。陆老师又不吝赐教,对“还原论”和“复杂性科学独有的方法论(整体论、关系论、不确定论)”等专业性很强的关键词作出了科学的诠释。感佩于陆老师的无私给予,让“为什么做、做什么、怎么做”融会成“学理结合、文思并进”,站在理论的高度反观实践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二、从“班级文化”到“文化育人”

从班级形象设计(班级名称、班级口号、班级标识、班级班歌),到班级自组织建设(班级的组织建设、班级系列活动的设计和推进、班级的制度建立和过程评价),再到班级不确定事件的处理,无不体现了班级文化建设是一个动态发展的系统工程,代表着班级个性,不可简单复制,是师生共同创造的财富。班级文化不只是静态的外显的简单呈现,而是充满着理性思考和情感共鸣的创生过程,充盈着成长的力量,是在科学创造——实践体悟——新质生成——循环再造的往复中优雅落地、美丽生根。

班级文化是基于班级的整体性、关系论的文化基因,而不是服务于个人的文化表象。联想到自己在进行班级文化建设的时候,整体性、社会性、民主性还很不够。想到华师大张春兰博士对于“班级生活的民主管理”的评价,不由浑身都起鸡皮疙瘩。

附文:

一、班级生活建设也是一种学习方式

班级生活建设虽在客观上有养成行为规范(即习惯)的作用,但其真正的价值并不限于此,而是一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现代民主公民的学习方式。在终身学习视野下,学习的目的不仅是发现规律、掌握知识,更是促进理解和对话;一切有益于人成长和发展的活动都是学习,比如:实践活动、思维活动、休闲活动、交往活动等。所以,班级生活建设不仅是为学生学习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更是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一种可行路径。

1、学会生活(学习幸福生活的观念、态度、技能)

2、学会实践(学习对活动的策划、组织、实施、调整、评价)

3、学会交往(学习表达、理解、合作、包容、关爱)

二、当前班级生活建设的问题

1、学生学习观念没有更新,未明确班级生活建设的价值。

2、班级组织建设和对学生领导力的培养不理想,班干部未起到引领作用。

3、对班级学生情况研究还有待深入(家庭、性格、爱好、特长、经历、职业期待),师生关系有待增进。

4、班级生活建设的系统性有待提升。(目标、内容、方式、进程、结果、评价、推进)

三、改进班级生活的策略

1、转变学习观念,明确班级生活建设的育人价值。

2、开设家长讲堂,开阔视野,增进亲子情感。

3、开展文化活动,感受文化气息、提升思想境界。

4、申请研究课题,体验研究过程、提升综合素养。

5、班干部领导力与服务精神的培养?

6、对班级生活建设进行系统设计?

7、对班级学生进行系统研究?

张春兰博士做出了“班级生活的民主管理”的专业诊断后,我痛定思痛,在班级生活建设的育人价值、学生领导力培养、学生情况研究、师生关系调整、系统性设计等方面逐一思考,使班级生活的民主管理情况有了明显改善。

如今,结合陆老师对上海市闵行区十多年“新基础教育”班级建设的变革性实践研究,以具体班级的实践研究为例作出的具体阐述,我发现我们的班级文化建设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从总体上说,多文化建设统一,少文化建设自主;多文化建设要素,少文化建设融贯;多文化建设切割,少文化建设推进;多文化建设路径,少文化建设脉络。

问题一:班规制定弱化学生主体

六年级伊始,我绞尽脑汁设计了一款《三字歌》,因为是老师单方面设计,没有学生的主体参与,所以《三字歌》成了墙角的摆设,为学校检查设置的教条,并非基于学生需要而进行的文化氛围营造。

问题二:价值认同弱化主体参与

班级开展的研学旅行特色活动,参与人数逐次增多,但是活动主体性、参与性却差强人意。手机游戏是个别学生脱离父母监管,争分夺秒,把一切置之脑后,找一个僻静的地方悄悄地玩,直至手机电量为零,方从精神恍惚中清醒过来。

问题三:协同育人弱于岗位育人

初中阶段,主学科的学习可谓是重中之重,以分数论英雄者不计其数。小学科的过度重视或过分散养,都是要不得的。学校领导、班主任、任课老师协同育人的情境难以创设,“构建班级成长共同体”的班级文化建设,对班主任而言,不仅要有专业素养,更要有人格魅力,甚至还要有智慧远见。

问题四:成果检验弱于过程体验

问题五:文化认同弱于主体感受

班级文化的认同,需要建立在班名、班歌、班级口号、班级标识等班级形象或班级生活的共同设计、实践创生的基础上的,任何脱离学生实际或代替学生做主的想法都是不可取的。“聚是一团火,散作满天星”,是班级文化“形散神聚”的最高境界吧。但实际情况是,老师为了应付检查或从经验出发,删繁就简,直接包办代替者居多,忽视了学生的参与性、主动性、积极性,其结果是学生不知情、不满意、不接受,当然也就没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三、从“论文中”到“论文外”

陆老师在论文中以闵行区十多年“新基础教育”班级建设的变革性实践研究,结合具体班级的实践研究为例作具体阐述。班级文化是精神性的,如果太过虚无就没法在班级日常生活中扎下根来,需要将之转化为具象、可言说的形象设计。各类班级形象设计既彼此独立,又相互印证,无论从哪一个视角切入,都可以在各类形象设计的交汇处看到一个多彩的文化世界。

(一)班级名称:“七色花中队”

以“七色花中队”命名,是因为我们班级有一半学生是新上海人,有一半学生来自高知家庭,学生个性鲜明、棱角突出、兴趣广泛、能力全面,就像光谱中的“赤橙黄绿青蓝紫”一样,班级由此得名。但是因为是活动报道中要有班级名称,所以就像家长给孩子取名一样,没有征得孩子同意,就直接把孩子名字上了户口。好在学生还比较认可这个班级名称,有些学生在美篇制作中自觉使用起了这个班级名称,随着活动的一次次开展,这个班级名称也逐渐成为一个默识的符号,代表着我们的班集体色彩纷呈、争奇斗艳、生机焕发、欣欣向荣。

(二)班级口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班级口号是建班初期由学生民主提议,然后举手表决,最后集体认可,成为我们的班级口号。当时,是由刘毅舟同学提出来的,也由他写成了书法大字,张贴在教室的正前方,作为我们班级的行动口号。没想到,我们的市德育实践课题《且行且思——初中生探寻文化之旅的实践与反思》,正好与这个口号一致吻合。“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行动,优于语言”“万丈高楼平地起,万里征程脚下始”,因此,“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就成了我们用行动来践行班级文化的班级口号。

(三)班级标识:“梅兰竹菊”君子文化

虽然我们的市德育实践课题已经顺利结题了,但是我们的探寻文化之旅还没有结束,我们以“君子文化的实践与探索”作为新的起点,进行梅兰竹菊的自由分组,进行梅兰竹菊的组徽设计,进行梅兰竹菊的种植体验,进行梅兰竹菊的实践探寻,进行梅兰竹菊的文化探知,进行梅兰竹菊的精神探究。随着活动的全面、有序、深入地开展,“梅之香”“兰之韵”“竹之气”“菊之魂”正逐渐深入人心,最后期望达到“谦谦君子、卑以自牧”的行为文化。(出自《周易·上经·谦》中,大意是道德高尚的人,总是以谦卑的态度修养身心。)

(四)班级班歌:暂时无

(五)班级旗帜:探寻文化之旅

班级形象的设计还只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一个部分,只有将这些设计中的文化意象转化为真真切切的班级生活方式,班级文化建设才能真正进入“深水区”。叶澜教授指出,“学校教育中的文化也要被作为动词来理解,文化在学校教育中将活化。”而要让文化意象在班级建设中落地生根,着实需要将之系统架构在班级的自主建设中,并实现横向的关联和纵向的递进。

(一)落实于班级的组织建设中

(二)嫁接于班级活动的设计与推进中

(三)转化于班级的制度建立与过程评价中

四、从“进得去”到“出得来”

走进陆老师笔下的闵行区班级建设的变革性实践研究,发现班级自组织建设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所谓“自组织建设”,是在没有外部指令条件下,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能自行按照某种规则形成一定的结构或功能。班级自组织建设指班级的组织、制度、文化,以及活动之间能自主按照一定的规则运行,从而发挥班级整体的育人功能,凸显班级文化个性。班级岗位建设、班级系列活动、班级评价制度等,都具有明显的文化特点,由此产生教育力量,从而影响学生发展。

实践一:进行温馨教室环境布置

实践二:班级人人岗位设置改进

班级组织建设包括班级小岗位建设,小组(小队)建设、班委会培育以及非行政性社团的建立等内容,是“新基础教育”班级建设过程中重要的环节之一,是学生创造性参与班级日常生活的重要载体。

如何在这个环节的建设中落实班级文化呢?蒲公英中队全体队员在调研了蒲公英的生长机制之后,将传统的班级组织部、宣传部、卫生部、学习部更名为“阳光部”“和风部”“雨露部”“沃土部”,对每一个部门的职责要求进行了重新确定。各部门职责分明,又聚合在班级统一的文化意象之下,极具班级个性。在此基础上,每一位同学还根据部门职责,申请了自己感兴趣的和能够胜任的岗位,通过岗位,在自己和班级之间建立了一种关联。这种关联让学生在这样富有情境性的实践中感受班级文化,感悟成长。

“班级人人有岗位”,首先需要确定班级可以有哪些岗位?有谁来具体负责这些岗位?应达到怎样的岗位要求?有没有建立岗位评价机制?如果遇到不适应或不适合的岗位,该怎么进行内部调整?这一系列的问题背后,是对班级岗位的设置、认同、调节、改善、促进等方面的岗位认知与责任担当。

实践三:明晰四年德育序列主题

如果说,我以前的初中四年带班经验是“规范化教育、能力化提升、均衡化发展、目标化管理”,实践下来还卓有成效的话。现在回看这些所谓的经验,似乎以前的班级建设更多体现了班级管理,而不是文化建设。如今,我以“班级文化建设”中的“环境文化”“种植文化”“体验文化”“探寻文化”“行为文化”为抓手,以“研学旅行活动”为载体,逐步形成班级文化与班级特色,使学生在点面结合、行知合一的文化贯通中,触摸文化脉搏、感受文化气息,锻造出现代社会的文明人、文化人。

五、从“教人有形”到“育人无痕”

我们的班级文化建设的目的和意义何在?我们以怎样的系统性、整体性思维构建我们的班级文化?我们在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会碰到哪些不确定性因素?我们在确定和不确定之间怎么找到班级文化建设的联结和平衡?

还原论:认为现象可由更深层而且简单的众多部分叠加而成,不考虑有量变到质变。把班级文化理解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等各个部分及功能的线性叠加,不相信各部分会发生质变,从而部分与部分之间也会产生影响,与还原论相对的是整体论。

自组织:在没有外部指令条件下,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能自行按照某种规则形成一定的结构或功能。班级自组织建设指班级的组织、制度、文化,以及活动之间能自主按照一定的规则运行,从而发挥班级整体的育人功能,凸显班级文化个性。

全息渗透:

班级文化无处不在

班级文化的存在与班级生活全息统一

班级文化渗透广度、深度以及日常性、无痕化

复杂性科学独有的方法论:

1、整体论(在班级形象设计的细微处体现班级文化的整体描述)

2、关系论(或指协同论、融合论,班级文化建设与班级的组织建设、活动推进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合作的关系,这也是我提出在班级自组织建设中完成班级文化的纵横融贯的方法论基础)

3、不确定论(班级文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会遭遇很多不确定性,冻结的偶然事件,班主任不是被动接受环境的影响,而是主动对环境施加影响,复杂性科学视野下的班级文化建设需要主体自身的复杂性——科学复杂的思维品质,整体融通地组织策划活动,文化建设的敏感和自觉。)

研读了十来天,此时我发现:任何实践反思和理论研究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陆老师及其团队以十多年的变革性实践研究的深入开展和审慎思考,才有了如此丰厚扎实的理论研究,以启发和引领班级文化建设的后来者,字里行间的理论深度、智慧高度、专业精准度由此可见,熠熠生辉。

整理:程露

地点:武义县王宅小学

一、开幕式

1.介绍来宾

2.王朝晖局长敬欢迎词

二、交流会

(一)德育交流:聚焦生产劳动

学生资源、家长资源、环境资源

小茶场:采茶、制茶、

自我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

在劳动中的个人提升

学生家长的成长,老师的成长(知识方面、能力方面、家校沟通)

接下去如何设计?

李教授:聚焦劳动教育,家校合作、校企合作、校本资源的开发

大家对暑假和期初有什么不一样的认识?

暑假很漫长改一改,你可以改成什么?对暑假的认识?

暑假很短暂、感动、坚持、真好(有意义)、成长、合作(放手)

学生的自主,教师的放手,合作,促成合作、促成成长

(二)学科教学:

语文:跟着课文去旅游,将旅行的感受带入课堂,游、感、说串联起来

1到12课风景类课文一个主题

战争与和平的主题与红色丰碑课题相结合

从书本中来,找到自己的理解

科学:充分让学生参与到活动当中来

数学:生活中的优化,寻找生活中隐藏的学习资源

学习共同体的建立

在作业内容上,活动内容的延伸

总结:将假期的活动整合成为学科资源包

《驾驭别样课堂试看雏鹰翱翔》

——你好暑假活动简介

王宅小学校长雷春伟

你:不解之缘

一、“你好暑假”之活动背景好:转战千里

二、“你好暑假”之活动历程各班发放调查问卷:我最喜欢的暑假作业的调查问卷

活动的策划:

活动的开展:不同班级根据不同的目标完成

暑:硕果累累

三、“你好暑假”之活动成效个体作业转向群体作业

动手能力得到了提高

活动成效:日新月异、百花齐放

假:三省吾身

四、“你好暑假”之活动反思

更明晰你好暑假的意义

进一步实现用数据来说话

研究内容再整合再设计

李教授:寒假与暑假的对比?家庭的幸福在学校阶段可以做的贡献?

《农村小学暑假自主学习、生活发展可能性探究》

武义县王宅镇中心小学蓝燕美

一、为什么这要做?

1.暑期作业形式单一;应试教育观念未减。

2.自我意识觉醒,自我控制能力强。

3.忙于经济建设;文化低观念旧。

4.践行核心素养理念,提升自主发展提升。

二、做了什么?

家长会、家访——家长共识

小团体独立生活——学生共识

穷、琼、穹家庭式的夏令营

穷:环保节约

琼:精益求精

穹:爱家爱国

发现与收获:优化、合作、责任、自主、成长

李教授:蓝老师提出了什么问题?乡村学生自主发展的可能性在哪里?对学生对自己的角色的理解。

《暑假,养正好时节》

——三位一体暑假项目实践与反思

王宅小学赵欢欢

一、三位一体制定暑假计划

二、三位一体暑假实践

1.组建家长互助群

2.建立学习小组(烹饪小组、生活小组)

3.形成学习共同体

4.共享实践成果

三、三位一体暑假实践成果及反思

1.开发多元暑假文化

2.生成合作创生的家校文化

3.全方位的资源整合

李教授:与学生共同创生的第一个假期;与资源整合,与家校合作。我创造在哪里?我的作用在哪里?我们对暑假、寒假的理解,我们对教育的理解是什么?

下午:

雷国强所长: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

我们的研究方法是什么?行而论道,立于行动,玩所而得

《幸福作业,打开融合共生的新世界》

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实验小学顾惠芬

一、幸福关照:作业变革朝向美好那方

“最重要”VS“最不幸福”:量大费时、单调无趣、被动划一、碎片割裂

实践大众化VS研究小众化:弱势课程、教学,弱视于研究文献、学术平台

主阵地VS主战场

期待新境:解决现实问题、践行新理念、学校特色传创、通达与全息、理论之光追寻

二、系统建构:幸福作业的复杂演进

1.一个学科与一个班:学科学习与班级建设的综合融通

2.一个班与一个假期:全息模型初建构

3.一个班与一个学校:跨界领导下的整体转型(2016寒暑假)

4.一个学校与一个街道:机制更新中的“第四层教育世界”(2017寒暑假)

教育变革思路的转换

最教育与最芳华:专业品性+中国精神(2018寒暑假)学科组、教研组、班级导师团

追问“全”生长:发现问题(最强主体、生命自觉)

三、生态形成:融合共生的新世界

融合共生的新世界

四、累进之思:追问全生长

1.当偏移的兴奋点变成执念——最强主体,生命自觉

2.当暑假的新教师集结而来——系统干涉,相互唤醒

3.当高质量的成果依然“小众”——机制更新,有效助推

通达“新境界”,创享“新生活”

回归自然,学以成长——县城学生暑假生活的创新

武义县熟溪小学蓝美琴

一、儿童假期生活状态及改变的可能性

1.去自然化的假期生活现状

认不着普通的蔬菜、害怕小动物

与自然隔离

2.来自家长学生的问卷

3.武义的“自然生态”的优势

二、基于学生立场的自然之约实践

(一)探索尝试:建立班级教育队

(二)联合行动:在暑假主题研讨活动中形成共识

1.确定了七个主题

(三)回归自然的实践探索

1.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感受古人追求“天人合一”的经典遗存

2.双路亭种田——感受节气规律,重拾对自然的敬仰

3.爬山摄影、认识植物——感受自然的神秘

4.捞虾、捕鱼,相约绿道游玩——给心灵放个假

5.第一次露营——恋上大自然,意犹未尽

三、活动效果与成效

(一)活动效果

1.放松身心,享受暑假的轻松愉快,找回本真童年

2感知发现世界,生命散发着成长气息

3.遵从儿童的天性与本性,滋养了精神世界

4.在活动中提升家教合作的层次:家长成为假期变革的引领者、主力军

5.在自然与教育息息相通中培养未来公民

(二)活动后的问卷调查

(三)反思:后续做法

把自然还给儿童,把教育还给生活

促进日常班级生活与自然世界的关联

《阅读、互动、融通、领导力》

——2018“你好,暑假”活动方案与实践经验

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乌龙镇中心学校刘茜

一、缘起:学校教育的内在价值在于提升人的生命质量,实现对人的生命关怀。

二、你好暑假活动的形成过程

调查阶段、项目策划、评价阶段

三、“你好,暑假!”活动的开展情况

安全教育组、创意制作组、财经素养组、候鸟儿童流学组、朗诵组、挑战组

总结:“你好,暑假”以学生生命成长为目标,以学生策划为主体,在面对真实的问题中,认识事物的复杂性,在解决问题中,创生一种或多种可能,形成生命成长的自觉。

《暑期合作学习创生路径设计与实践研究》

武阳中学李静雪

一、暑假活动缘起

(一)你好暑假实践活动的启示

1.龙虎塘实验小学“幸福作业”的变革

2.武义熟溪小学、芦北小学、实验小学“你好暑假”活动展示

3.2018“你好,暑假”活动的号召

(二)合作学习的现状分析:国内、国外

二、暑假活动展示

阶段1:暑假实践活动前测调研

1.发放问卷

2.归纳整理

3.二次发放问卷

阶段2:班会讨论小组方案制定

阶段3: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实践

极光小队:烧拿手菜

元气100%小队:录制微视频

跨地区英文书信交往

自制活动手册

阶段4:期初活动成果展示评价

阶段5:后期数据收集整理改进

三、暑假活动的价值思考

学生积极改变、家长的主动参与、教师的多维转变

研学旅行自动化,幸福成长进行时

——以《“君子文化”的实践与探索》为例

上海市临港实验中学董雪梅

挖掘学生潜能、激发学习热情、改善社交能力,以提高综合素养,促进幸福成长。

一、活动策划自动化,学生领导能力得到提升

二、活动组织自动化,社会交往能力得到锻炼

1.调查问卷汇总,进行活动设计

2.和旅行社洽谈,活动有序推进

3.活动任务认领,分工合作高效

4.台风安比登陆,活动因故延期

5.再次自主报名,活动延期举行

三、活动实施自动化,创新实践能力得到发展

1.收费、购票、结账——提升财经素养

2.化整为零,化零为整——成长在不经意间发生

3.学科整合,其乐无穷——体验创新型学习方式

4.乐于发现、深入探究——学习成长在路上

5.点燃篝火、点亮梦想——青春飞扬能量场

四、活动评价自动化,综合素养得到有效提高

1.自我评价,抒写活动感受(100%)

2.他人评价,提升成长自信

3.三问评价,凸显活动价值

(1)三问设计,注重学生体验

(2)三问回答,实现多元发展

4.美篇制作,进行自我展示

5.多元评价,形成激励机制

“玩中学,学中乐”,把“元认知”中的自我反思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等,融合在研学旅行活动中。

农村“小侯鸟”情感教育的开发研究

——“2018小候鸟过暑假”活动项目的实践与反思

武义县柳城畲族镇中心小学吴静超

一、“小侯鸟”暑期生活的现状及其研究变革的可能性

(一)“小侯鸟”暑期生活现状分析

38位同学中,13位孩子留在柳城本地过暑假,25位孩子会去外地与父母度过暑期时光。

(二)“小侯鸟”暑期生活现状变革的可能性

二、“小侯鸟”暑期生活的变革

(一)第一阶段:前测——对暑假生活的理解与需求

(二)第二阶段:发布倡议书,召开启动会

(三)第三阶段:中期——以互联网为依托开展活动

三、“小候鸟过暑假”活动价值与反思

美篇的制作、主体的发展、讨论与反思

立足“走动式小社团”构建,培育学生领导力

——以501班,2018,你好,暑假!研究为例

广东省佛山市铁军小学何粤嫦

一、反思:变革存在的不足

形式:“3+X”的假期作业活动模式(以家庭个体为主)

家庭式小社团活动模式(以多个家庭为主)

优势:借学校的力量,带动家长更新观念,为孩子创造了更多的假期体验;

获得家长支援,盘活班级资源,实现家校共生,和谐发展;

不足:活动资源有限,形式单一,学生之间缺少互动交流,协作性不足。

主体:以学校、老师为主导;以家长为主导。

二、重建:社团的活动模式

(一)借助调查问卷,提炼学生领导力的根基及必备条件

(二)尊重学生的成长意愿,自由组建“走动式”小社团

(三)生成501班2018,“你好,暑假!”走动式社团活动流程

三、实现:生命的真正成长

四、追求:生命的自觉自新

学生领导力的培育只不过是学校、家庭、社会给予了他们的成长平台,每个学生本身就蕴藏着这种潜能,有了这些平台,就有了发展和成长的机遇,执行力、前瞻力、沟通力、感召力、影响力、控制力等能力都是自生和创生出的,这就是生命自觉,故在走动式的小社团活动中,实现育生命之人,成生命之事。

开心农场:农村小学暑期社会实践的幸福场域

武义泉溪小学陶健美

活动缘起:溺爱过剩、四体不勤

一、基地开荒:增长技能,感受劳动乐趣

(一)齐动手,喊着号子加油干

(二)取名字,彰显劳动的喜悦

二、开心农场:营造暑期社会实践幸福场域

寻种——种植——观察——收获

阶段活动模式化,让实践“厚”起来

1.引导——实践的基石

2.体验——实践的主体

3.总结——实践的关键

农场活动主题化,让实践“丰“起来

主题活动一:有趣的黄瓜蔓

主题活动二:走进蚂蚱

主题活动三:街市义卖

三、农场实践:充分挖掘育人资源

1.懂得劳动艰辛学会坚持

2.默契配合共同护菜

3.激发兴趣丰富知识

4.体验农耕文化培养品行

《学科延伸,自主活动,提升素养》

——泉溪小学二(1)班“2018,你好暑假”研究报告

泉溪小学叶斐妃

一、暑假项目研究背景

我们班的孩子和家长,对暑假有什么样的期待呢?

学生的暑假学习生活应做出怎样的变革?

二、研究问题与暑期项目

项目一:“我是小主播”,充实暑假学习

问题二:二年级学生能否独立组织策划属于儿童自己的活动?

项目二:“我是小实践家”,快乐充实暑假生活

三、研究过程与方法

项目二:“我是实践家”,快乐充盈暑假生活

四、研究结果

(一)改变了师生假期生活方式

(二)提高了学生语文素养

(三)培养了学生领导力

(四)家校合作取得新进展

五、问题与思考

2.“我是实践家”各类活动显得稚嫩,内容不够充实。如何呈现系列化?

3.部分同学“你好,暑假”项目参与度不够,如何激发调动每一个?

20个美篇,印证海外暑期研学成长之路

——上海新纪元武义双语学校2018暑期夏令营研学项目汇报

上海新纪元武义双语学校王莉

游而不学?研而不深?

究其原因:

成了商业模板式活动

未深入聚焦学生实际问题

缺少教育元素的系统考虑和适时介入

缺乏前期准备,

缺乏专业设计……

一、20个美篇的分析

介绍各个景点的美篇约占25%

进行专题研究的美篇约占30%

招牌的故事思维导图

介绍日常营地学习的美篇约占45%

二、英国营地暑期研学活动前期设计与组织

(一)研判学情,进行整体设计

基于学情,确定主题内容——基于主题,确定表现形式——基于形式,确定运行方式

(二)任务指向,组建实施团队

(三)制作美篇,印证活动成长

1.组长负责统稿,组员推诿责任。

2.分工明确有余,团队合作不足。

涌现共生——遇见“你好,寒暑假”

重庆市沙坪坝小学韩晓萍

回望三年假期实践活动:

一、2015年的那个暑假,我们有了第一次以个人假期实践,旅行为主题的假期实践活动。

二、2016年的那个寒暑假,我们开始了合作性,主题不限的假期实践活动。三、2017年的寒假,我们参加了“你好,寒假!”学生寒假生活与学期初生活重建的研究活动,我们的假期合作实践活动,开始指定主题。回想三年的假期实践活动:

1.一个人,感受到了学生的积淀与觉醒,看到了他们综合素质的发展,相信他们也会更自信地面对未来的发展。

2.一个场景,感受到学生面对突发情况的动态调整上在逐渐进步。

3.一次纠纷,感受到能借助每次实践的独特结果反馈于原有的基础,引发新的交往行为。

4.一次分组,感受到学生对生活世界的直接体验,要有内在的丰满度,也只有在充满张力的情感世界中,才能够体验到生命存在的多彩。

成长是全方位的:

家长由担心——包办——放手、信任

孩子由随意活动——有目的有方案——随机应变——合作完成任务

《基于互联网+背景下假期生活中家长角色的研究》

浙江省海宁市桃园小学沈凯昕

研究历程:2016年暑假小团队建设——2017年寒假种子家长研究——2017年暑假网络家长联盟——2018年寒假探寻文化之行——2018年暑假家长角色研究

THE END
1.城市菜园项目创业计划书(休闲菜园创业)根据您提供的相关资料,我整理了以下关于城市菜园项目的创业计划书内容。请注意,本回答将按照不少于300字的要求进行撰写。 城市菜园项目创业计划书的主要内容包括: 项目背景与概述:阐述城市菜园的起源与发展,其定义与特点,以及项目的目的与意义。 市场分析与定位:分析目标市场的消费需求、市场规模、市场增长潜力等方面,明http://www.gei8.cn/w483/108135989.html
2.共享菜园:创新农业商业模式的发展!种植蔬菜农场主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愈发怀念那份返璞归真的宁静与自给自足的乐趣。面对市场上不时曝出的食品安全问题,如湘潭市近期通报的药残超标泥鳅案,消费者对绿色、健康食品的需求日益增长。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共享菜园”这一创新商业模式应运而生,它不仅圆了都市人的田园梦,更为食品安全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K4DQDUH0556B8J5.html
3.共享菜园如何收获安心在都市快节奏的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渴望在工作之余体验农耕之乐,享受自种蔬菜的安心与满足。近年来,共享菜园在一些地方悄然兴起,选址大多在交通便捷的城郊地带,消费者承租后可选择自种、半托管、全托管等方式进行管理。共享菜园正成为一种亲近自然的消费新选择。 https://gycoop.com/ttview.jsp?id=1734568689125
4.共享菜园系统平台搭建商城模式开发共享菜园商业价值,共享菜园的模式是什么? 不同经济模式之间是相互交织、重叠的,任何经济开发都不能够独立于自身。“共享菜园”同样如此,无论是乡村“共享菜园”还是社区共享菜园,都是共享经济与社会、经济之间的融合发展。 “共享菜园”的基础:土地使用权、城市田园需求 http://guangzhou.11467.com/info/14400227.htm
5.共享菜园项目计划书模板(共享小菜园项目策划方案)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共享菜园项目计划书模板,以及共享小菜园项目策划方案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今天给各位分享共享菜园项目计划书模板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共享小菜园项目策划方案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1、有机蔬菜创业https://www.huoban.com/news/post/126801.html
6.哇!河庄这里有个“移动菜园”除了面向普通消费者,基地还以服务餐饮业为重心,为众多餐厅和酒店提供新鲜、高品质的盆栽蔬菜,并计划利用其优美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农业资源,开展观光、研学等项目,让盆栽蔬菜“走出去”,再将游客“引进来”,推动现代农业与休闲农旅深度结合。 “我们将引进更先进的机械化设备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xNjAzNzA0MA==&mid=2650556571&idx=4&sn=99382fee6a6a1bcf60e92b8b7b4517ef&chksm=8294959b62c3cc9cb11a86dd2a4012d7ce896b3ad53d8988aa882401b975356a08eb9caaa3d6&scene=27
7.白桃村共享菜园项目策划方案(7页)白桃村共享菜园项目策划方案.docx 6页VIP内容提供方:scj1122117 大小:16.46 KB 字数:约2.77千字 发布时间:2023-09-18发布于四川 浏览人气:419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白桃村共享菜园项目策划方案.docx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https://m.book118.com/html/2023/0915/8014052063005132.shtm
8.项目策划书(通用33篇)项目策划书(通用33篇) 转眼间一段时间的工作告一段落了,我们又迎来一个新的工作阶段,要定下新的目标了,做好策划,才能轻装上阵,在今后奋勇争先。相信许多人会觉得策划书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项目策划书,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项目策划书 篇1 一、公司基本状况 (一)项目名称:往昔之音咖啡厅 (二)经营https://www.ruiwen.com/cehuashu/5098257.html
9.项目策划书案例十篇项目策划书案例 篇9 一、策划书名称 具体的写出策划名称,如“×年×月×日信息系×活动策划书”,置于页面中央。 二、活动背景: 这部分内容应根据策划书的特点在以下项目中选取内容重点阐述;具体项目有:基本情况简介、主要执行对象、近期状况、组织部门、活动开展原因、社会影响、以及相关目的动机。其次应说明问题的环https://www.diyifanwen.com/fanwen/cehuashu/14309570.html
10.创业项目计划书推荐创业项目计划书【推荐】 时间过得太快,让人猝不及防,我们的工作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今后更好的工作发展,来为以后的工作做一份计划吧。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计划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创业项目计划书,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创业项目计划书1 一、项目背景 美好的生活,总是需要一些东西去https://www.unjs.com/fanwenku/430062.html
11.有机蔬菜创业计划书范文(通用5篇)在当今社会生活中,我们可以接触到创业计划书的地方越来越多,创业计划书是创业者在初创企业成立之前用于取得合作支持或风险投资的可行性商业报告。我敢肯定,大部分人对拟定创业计划书都很头疼,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有机蔬菜创业计划书,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https://www.yjbys.com/chuangye/ziliao/chuangyejihuashu/569454.html
12.关于项目计划书(精选15篇)摆摊项目计划书 推荐度: 相关推荐 关于项目计划书(精选15篇) 日子在弹指一挥间就毫无声息的流逝,我们的工作同时也在不断更新迭代中,是时候认真思考计划该如何写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计划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项目计划书,欢迎阅读与收藏。 项目计划书 1 一、前景分析 1、回归自然的意愿 亲近土地、亲https://mip.wenshubang.com/jihuashu/1945653.html
13.农家乐策划书通用15篇农家乐策划书通用15篇 工作在不经意间已经告一段落了,我们的工作再谱新的篇章,同样也要定好新的目标,我们要好好制定今后的工作方法,写一份策划书了。那么你知道策划书如何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农家乐策划书,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农家乐策划书1 https://www.cnfla.com/cehuashu/3027472.html
14.ai写作创业计划书本创业计划书将通过市场调研和定价策略,保证菜品价格合理,并通过合理的成本控制和市场竞争分析,确保项目的盈利能力。 通过本创业计划书的实施,我们相信校园自助厨房将成为学生们日常用餐的首选,为他们提供便捷、健康、经济的饮食选择。同时,本项目也将为创业团队带来稳定的经济效益。 https://www.aizhinengxiezuo.com/news/biyelunwen/559454902341701.shtml
15.家庭养殖农场创业计划书(精选12篇)家庭养殖农场创业计划书 篇1 一、项目介绍 项目名称:生态农业园 经营范围:养殖、种植、餐饮 项目团队成员: 项目投资:人民币50万 场地选择: 项目概述:随着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准产生了不断变化,特别是吃食方面,普遍追求有机和原生态野味,生态农业园正是迎合人们对绿色生态食品的要求,其养殖https://www.oh100.com/a/202203/4474849.html
16.活动策划书(精选15篇)活动策划书(精选15篇) 时间一溜烟儿的走了,工作已经告一段落了,又迎来了一个全新的起点和新的目标,为此需要好好地进行策划,写一份策划书了。那么如何把策划书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活动策划书,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活动策划书1 一、活动主题: 争做主人翁,促进学习情 二、活动目的: https://www.9136.com/shiyongwendang/cehuashu/117345.html
17.旅游景点的营销策划6篇(全文)可将景区及景区内部和周边的服务项目统一“采购”,“打包”成不同特色与价位的自助游产品,游客在网上菜园、果林、家禽家畜、乡土建筑景观等,为人们提供一个体验乡村文化、回味童年记忆、亲近土地和自然、西塘旅游景点营销策划书 第6篇 ——财务123潘美君组 一、前言 二、景区概况 三、SWOT分析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x4a8t9hr.html
18.共享农场的运营方案,共享农场的运营方案通过合理规划农场资源、利用先进技术管理农作物、吸引投资者参与共享种植,实现共赢局面。精准选址、科学施肥、智能灌溉、定制化服务,打造稳健可持续的共享农场运营方案。共享农场, 运营方案 共享农场的运营方案怎么写 共享农场的运营方案有哪些 共享菜园项目策划书 https://www.55188.com/keywords-%B9%B2%CF%ED%C5%A9%B3%A1%B5%C4%D4%CB%D3%AA%B7%BD%B0%B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