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功能强大的它们,基本都需要付费,且相较于移动端付费app平均水平,这并不是一笔小数目,对于有移动设计需求的小伙伴,能找到一款专业的矢量绘图工具这点付出当然不算什么,但对只想简单接触学习矢量绘制的人,Affinity系列的成本未免有些高了。
Vectornator就是服务于这一类用户的app,它并不是什么新鲜的软件,这款矢量图设计应用由来已久,或许它真正进入人们视野是,去年年中宣布由原价7.99美元(中国区50元)直接变为免费下载,并免费开放全部功能。
和AppStore上泛滥的人像修图工具不同,Vectornator擅长平面设计和矢量绘图,定位类似于AdobeIllustrator。进入界面,内置了若干案例,其实与其说是案例,不如说是在「秀肌肉」,单单点开复杂的图层就让人惊艳——如此一个小应用居然能设计出如此精美的图案。
点击新建,无论是模版还是内部界面,都和我们熟悉的AI类似,不过因为更新迟滞的缘故,并没有为iPhoneX以上的手机型号设计画板,11英寸iPadPro自然也遗憾缺席。
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拆解这个应用~
Vectornator内置了基本的全套矢量设计工具。
除了最基础的功能,它还支持蒙板、成组、对齐和布尔运算;支持导入自定义字体和高级矢量操作,例如由形状创建轮廓或者在路径上放置文本;支持CMYK预览,意味着你可以在打印前查看插画的样子……
可以说无论是初学者还是专业美工,都适用。
操作界面相对简洁,逻辑也比较清楚,易上手——横屏模式下,左侧为工具,右侧主要为工具属性,左上角及上方则进行一些基础性全局性的操作。
Vectornator充分考虑到了用户在iOS设备上进行矢量绘制的使用场景,它本身并没有要取代谁的意思,而更多的是对PC平台的一个补充。这点在工作流上的反映是,它支持导入和导出不同格式的文件(AI、JPG、PNG、SVG、PDF),并通过CreativeCloud和Illustrator紧密结合在一起,让你的设备某种程度上成为一个「移动工作站」。
不仅如此,它还:
根据官方介绍展示,内置的符号库Icons8有69000+个图标,大部分的矢量都可以在这里被直接搜索到。
但是国内网络的一个窘境是——慢!我在5G网络环境下搜索关键词「key」,转了十几秒才缓缓出来几个矢量。
Vectornator采用了超快渲染引擎,实现桌面级性能,并针对多核64位芯片进行优化,让设备发挥最高性能,在我的实际使用中,无论是乞丐版iPhone7还是最低配的iPadPro2017都可以做到流畅无压力运行。
此外,据官方介绍,Vectornator还具备以下特点——
在使用Vectornator前,我是AffinityDesigner用户,两者在UI和功能上的重合让上手变得格外轻松,我也发现Vectornator基于上下文的检查器面板十分好用,大部分时候都能在需要的时候帮我找到所需要的功能。
需要格外介绍的是,Vectornator的界面完全针对触摸屏幕设计。甚至可以利用多点触摸技术达到如Shift和Alt按键一般的高级与针对性操作。若你希望在手绘精准性和操作效率上有所提升,可以考虑搭配ApplePencil和SmartKeyboard使用,Vectornator支持所有常用的键盘快捷键,同时也支持外接键盘上的快捷键,你将不会错失任何功能。若你想使用ApplePencil绘画的话,建议在「首选项-工具」中开启「仅限手势触摸」以明确分工。
虽然Vectornator针对iPhone用户界面针对更小的屏幕进行了优化,可以毫无阻碍地使用与iPad上相同的全部工具,并支持隐藏画布控件,以保持屏幕空间最大化。但在iPhone逼仄的空间上,进行矢量设计这追求高精度的工作,还是显得捉襟见肘。
建议至少在iPadmini及以上的大屏设备上进行操作,10.5寸的iPad上的界面已经足够舒展,若是在12.9寸的iPad上我相信使用体验将更上层楼。
和大哥AdobeIllustrator或者AffinityDesigner相比,Vectornator在矢量绘制上显得更加纯粹,当然,不可避免的也更轻量化。
AI的痛点在于没有移动端,Affinity虽然支持多平台,一次买断制也比订阅制良心许多,但它不菲的价格依然阻碍了部分抱着「试一试」态度的非专业用户。
私以为,对于设计者来说,Vectornator即便是原价入手也物超所值:它不仅集成了AdobeCreativeCloud,可以无缝地在IllustratorCC和Vectornator自由导入导出作品,让你以任何方式完成自己的创意灵感;基于Metal和64位设备构建的VectornatorPro虽然定位专业,但是却没有让人眼花缭乱的菜单和令人望而生畏的操作,完全针对触摸屏设计,直观的拖放手势,贴心的新手导航都让它易用性更高……
更何况的是,它现在以免费的姿态呈现,让我实在找不到拒绝它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