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多利亚风格:造型庞大、饱满、装潢不拘一格。从各种复古风格中衍生的母题,如:洛可可涡旋纹、哥德风格的尖塔纹、文艺复兴式的绞缠纹等等,常常混用。装潢中的走兽、飞禽、花卉果实以写实风格呈现。
19世纪以装饰为主的"维多利亚风格"应运而生。维多利亚式风格喜欢对所有样式的装饰元素进行自由组合。很难对维多利亚样式进行准确的分类。视觉设计上的矫揉造作,繁琐装饰,异国风气占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工艺美术风格:利用自然风格、日本装饰风格和中世纪装饰风格作为元素,广泛地利用意大利文艺复兴的设计风格,揉入日本的传统设计和主要来自植物纹样的自然风格。
作为精神产品,它的视觉形象(造型、色彩、装饰)又体现了一定时代的审美观。
新艺术风格:在装饰上突出表现曲线和有机形态。装饰原本出自自然形态,特别是植物的纹样、部分动物的形态。大量曲线的运用,使该风格具有非常鲜明的形式特点。
立体主义风格:完全不模仿客观对象,重视艺术家的自我理解和表现。
立体主义"(Cubism)的是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的一个运动和流派,又译为立方主义,1908年始于法国。它是前卫艺术运动的一个流派,对二十世纪初期的欧洲绘画与雕塑带来革命。立体主义是富有理念的艺术流派。它主要追求一种几何形体的美,追求形式的排列组合所产生的美感。
未来主义风格:设计表现了对象的移动感、震动感,趋向表达速度和运动,这是未来主义的特点。
达达主义风格:具有反传统、反战、反常规、反统治的意识。
超现实主义风格:认为社会的所谓真实表象是虚伪的,他们的创作目的是要找寻比真的还要真,找寻实质,而在了解社会实质上,只有艺术家的自我感觉可以相信;艺术创作的核心,是表现艺术家自己的心理状态、思想状态。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法国兴起的在文艺及其他文化领域里对资本主义传统文化思想的反叛运动,其影响波及欧美其他国家。它的内容不仅限于文学,也涉及绘画、音乐等艺术领域。它提出了创作源泉、创作方法、创作目的等问题,以及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和人们的生存条件等社会问题。超现实主义者自称他们进行的是一场"精神革命"。
装饰艺术风格:埃及等古代装饰风格的实用性借鉴。来自非洲和南美洲的原始部落艺术对于欧洲前卫艺术。从有机的自然形态中找寻装饰的动机。与大工业生产联系比较密切、具有强烈时代特征的简单几何外型自然就.法国时装设计,特别是布瓦列特设计的个性特征,对于“装饰艺术”运动也产生了非常强烈的影响。采用现代工业文明的成果,作为自己的设计动机,在形式上和思想上都具有相当重要的启迪作用。“装饰艺术”具有鲜明强烈的色彩特征,与讲究典雅的以往各种设计风格的色彩计划大相径庭。
俄国构成主义风格:具有构成式的版面编排的效果。
构成主义对于工业设计的重要意义为:他们的目的是将艺术家改造为「设计师Designers」。但是这是以我们现在可以理解的语句所言,事实上,在当时「设计Design」的观念仍未成形,当今所谓的设计的意义并未充分浮现,因而他们采取不同的说法:「生产艺术Production
Art」。
“风格派”风格:简单的、理性以及数学统计的、纵横直线的形式和单纯的原色计划。
1917年在荷兰出现的几何抽象主义画派,以《风格》杂志为中心。创始人为T.van杜斯堡,主要领袖为P.蒙德里安。蒙德里安喜欢用新造型主义这个名称,所以风格派又称作新造型主义(neoplasticism)。风格派完全拒绝使用任何的具象元素,主张用纯粹几何形的抽象来表现纯粹的精神。认为抛开具体描绘抛开细节,才能避免个别性和特殊性,获得人类共通的纯粹精神表现。
国际平面设计风格:力图通过简单的网络结构和近乎标准化的版面公式,达到设计上的统一性。
美国采用了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之后,极大地提高了美国科学技术出版物的普及和推广,对于美国的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都有极大的、积极的促进作用。
纽约平面设计风格:既遵循功能主义、理性主义的高度次序性,又是有趣的、生动的、活泼的、引人注目的和使人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