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的艺术特点范文

序论:在您撰写皮影的艺术特点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二、山西孝义纸窗皮腔影戏的艺术特点

(一)纸窗皮影戏的概述。纸窗皮腔影戏的故事脚大多都是封神榜戏;音乐唱腔是以小唢呐为主的吹腔音乐,乐器很少,在全国都很罕见,特别有自己的特色;表演技巧使用的是油灯、纸窗。在皮影人物的胸部都要安装一个主杆,它在屏幕上是不能转身的;人物造型上一般都有九块结构,这样就形成了完整的皮影人物造型形式,并且很具汉画像石的风韵。因此,纸窗皮腔影戏属于比较古老的影戏。

(二)纸窗皮腔影戏的头饰脸谱。纸窗皮腔影戏中的皮影人物通常是由九块或十一块组合结构而成的,然而头部是活动安插在一个身段上的,可以卸下来更换,这样就方便于每一个角色的运用。纸窗影人头饰脸谱都很有汉画像石的感觉,属具象,没有明显分出生、旦、净、丑等角色,然而是根据每个人物的具体职别、个性等方面来刻画人物形象的。影人的造型手法通常采用粗矿夸张,非常强调神似。而人物总是有大额头,头饰都是向后倾的,采用的方法有阴雕、阳雕、阴阳雕等技法,比如有空脸(阳雕)、实脸(阴雕)、空实脸(阴阳雕)之分。而皮影脸谱在雕镂时通常是五分脸,比如正侧视(单眼人)、但也有少数的七分脸,这些常常用于刻画奸邪丑怪的人物角色。

(三)纸窗皮腔影戏的身段服饰。纸窗皮腔影人的体态和服装的装饰通常多用阴雕的手法,但也有阳雕的手法并用。从皮腔影戏表演的实用性上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透视关系五分脸的头部(大正面的侧视),七分身段(斜方向的侧视)。在皮影人物的造型表现上,比如头盔脸谱、景物道具、身段服饰等方面都不会离开各种各样的图案装饰,像金鸡独立等等;还有装饰的各种花卉,就像常见的梅花、牡丹花、等等;图案形式也是多样化的,像二方连续、四方连续的金钱套、鱼肠带、连环套等等。皮影戏中的图案运用是非常大胆创新的,有些也会夸大或是变形,比如正面的龙头会放在一个侧视的人物的身段上,还有的会把字和花卉以一种巧妙的手法结合雕镂到侧视的人物身段上。

三、山西孝义纱窗碗碗腔影戏的艺术特点

(一)纱窗碗碗腔影戏的概述。纱窗碗碗腔影戏由于它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生活方式等等都与陕西那边的有许多相似之处,后来又在长期的经济上、文化交流上交往平凡,所以纱窗碗碗腔影戏在唱腔音乐、表演形式、故事脚本、人物造型等等方面都与陕西有些相似。纱窗碗碗腔影戏的音乐唱腔非常好听,在故事表演上加上了大型景物的运用和玲珑剔透的人物造型,是整个画面更为生动有趣,深受人们喜爱。

(二)纱窗碗碗腔影戏的头饰脸谱。纱窗碗碗腔影人的头饰脸谱的装饰性特别强,不管头饰是简括还是精细,都非常的玲珑剔透、细腻精巧。脸谱种类有很多,生、旦、净、末、丑行当齐全。纱窗人物的造型一般额头较大、鼻子尖、嘴很小而且紧靠在鼻子下面,头饰上竖。纱窗影人不管是用阴雕、阳雕还是阴阳雕,在刻画人物的脸部形象、性格特点都巧妙的运用了线,戏曲中的人物都用线组合刻画,结构非常严谨,写意传神,惟妙惟肖。由于影人头饰要经常更换,来满足演出的需要,这就要求头饰脸谱刻画、雕刻精巧严格。这样就会显得程式化,变化就会受到局限。纱窗碗碗腔皮影人物造型非常丰富,用色也十分鲜亮,人物的个性鲜明,姿态优美,非常耐看,让人感觉如真人一般。在纱窗碗碗腔皮影人物中,头饰运用非常多,如做皇帝的都要戴皇冠,而通常头顶板的前后都要个挂十几串的珠子,形成珠帘,头顶板有直的、弯的等等,不同的头顶板和珠帘代表不同的地位和做的不同的事情。

(三)纱窗碗碗腔影戏的身段服饰。纱窗碗碗腔影人的特点是装饰性特别强,这点也体现在了服饰的装饰上,大体上分为男女铠甲、龙蟒官服、裙衩布衣、书生长袍等等。影人通常为斜侧,称七分身段,为十一块结构组合,有些动作不多的人,可由整体一块雕制或两块、数块组合结构。在皮影雕镂中短线用的多,常见的一些纹样有短线、月牙纹、月牙点、朵花、云纹、水纹等等。在皮影制作中镂空线不宜过长,为防止潮热变形断裂,因而大多都用阴雕为主的手法来完成雕刻。

除了上述艺术特点之外,还有山西孝义皮影戏中的景物道具也非常重要,在影戏的道具中,桌椅是非常重要的道具之一。而桌椅也分为许多的种类,桌椅在影幕上要摆放在影幕底部的一条线上。还有一些盆景花草来做装饰,常在花园亭树、书房绣楼、阁楼金殿等等中摆设。

关键词:皮影戏;民间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皮影俗称“灯影”,它以兽皮雕刻人物和其他什物并借助灯光在亮上得影,是我国民间流传较广的傀儡戏之一。皮影艺术是将戏曲艺术之美与工艺制作之妙巧妙结合的艺术种类。中国皮影艺术具有历史悠久、演技奇妙、唱腔悠扬的独特魅力。数千年来,这枝民间戏曲艺术奇葩,经过漫长的历史雕琢和众多皮影艺术家的提炼,已经发展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一、皮影戏的发展渊源

皮影是一门结合了戏剧、音乐、美术、绘画、雕刻等多种艺术手段的表演艺术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考证,皮影戏起源于宋代,并受到古代弄影幻术、影子游戏、民间剪纸、宋代说话词本等多方面的影响。皮影戏形成于古代中原地区,北宋都城是其最早的繁盛地。据史料记载,皮影戏最早是面向宫廷贵族表演的艺术形式,然后才慢慢流传到民间,融入乡土气息,成为广大群众非常喜欢的艺术形式之一。北宋末年,金兵攻陷汴京之后,一部分影戏艺人迁移到北方,一部分影戏艺人避靖康之乱西出潼关,大部分影戏艺人则随宋都南迁而至南方各省。这些影戏艺人在各地扎根并继续发扬皮影艺术,逐渐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三大区域流派,即中南部皮影、北方皮影、西部皮影。

二、皮影戏的风格特点

三、皮影戏的表演艺术特色

四、皮影戏在新时代背景下的传承发展

数字化的皮影动画不仅真实地再现了皮影戏的原理,并且可以方便地依据受众的需求做出修改和创新。我们可以打破皮影戏传统艺术的沉重,赋予它大量现代的流行元素。

五、结语

千余年来,皮影艺术为中华儿女增添了无数年节与丰收的喜悦,寄托了对平安福祉的祈盼和对未来无穷的向往。作为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皮影是历代民众的精神食粮。如今,虽然人们正在逐渐远离皮影艺术,但是只要我们找到皮影艺术的精髓,寻求到一条适合皮影艺术的生存之道,它仍然会回到我们的身边。

参考文献:

[1]魏力群.民间皮影.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

[2]秦振安,洪传田.皮影戏珍藏图典.书泉出版社,2004.

[3]陈义敏等.中国曲艺、杂技、木偶戏、皮影戏.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

[4]孙建军.中国民间皮影.湖南美术出版社,2013.

[5]魏立群.皮影之旅.中国旅游出版社,2010.

【关键词】民间传统皮影艺术

1皮影的起源

《汉书外戚传》中有这样的记载:因为汉武帝怀念亡妻李夫人,方士李少翁便在夜间设帏帐表演,请汉武帝在远处观看。这便是皮影艺术的原型。隋唐时期,皮影开始在民间广泛传播,至宋代皮影已逐渐发展成熟。从清人入关至清末民初,中国皮影戏艺术已经发展到了鼎盛时期。明清两代,随着民间艺人经验的积累、演技的提高,广泛的发展,各地逐渐形成独具地方特色的皮影。

皮影艺术发祥于陕西、山西、河南交汇的黄河流域,中国最有名的三大皮影分别为:陕西皮影、陇东皮影、山西皮影。

陇东,今为甘肃省庆阳市。陇东皮影是秦陇文化与周边族群文化相融合,是古老的道情与皮影相结合的产物。陇东皮影融入了当地的文化与观念,经过世代长期的艺术实践,又广泛地吸收了民间剪纸和传统的戏曲艺术的特点,日渐形成了趋于完美的造型风格和艺术语言。陇东皮影重视图案的装饰效果,图案运用灵活大胆,着色对比强烈,富有强烈的地方民间装饰特色。

山西皮影有着悠久的历史,分南路和北路二派。山西皮影戏主要分布在晋中,晋南地区。山西皮影雕刻工艺缜密而且精细,用线除了虚线、实线之外,虚实线、绘线及暗线的运用更为别致,线条优美生动,气韵十足。制作皮影使用的颜料极为讲究,多为皮影艺人自己制作而成,色彩鲜艳耐腐蚀,不变色。

2皮影的制作

皮影的制作是极为复杂的,从材料的选择、加工,到具体操作,到最后做出完整的皮影形象,要经过了一套极为完整的制作程序,中国地域广阔,不同地区的皮影在长期的演变发展过程中都有自己本地区所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但是皮影的制作程序大多相同,通常要经过选皮、制皮、画稿、过稿、镂刻、敷彩、发汗熨平、缀结合成等八道工序,手工雕刻3000余刀,是一个复杂奇妙的过程。皮影作品形体小巧,形体造型方面大胆夸张,巧妙变形。人物造型基本按照我国传统戏曲中生、旦、净、末、丑的模式进行设计。采用中国传统绘画工笔重彩方法设色,以镂线分色,固有色平涂分填,多次烘染而成,色彩鲜艳,对比强烈,多以大红、大绿、杏黄等颜色着色。色彩绚丽谐调,简洁明快。每个经过一系列的制作程序所制作出来的皮影作品都充分反映了民间艺术家高超的制作技巧和丰富的创造力。

3皮影造型艺术特点

构图与造型上的平面化是皮影艺术最显著的一大特征。皮影艺术受到中国剪纸艺术的影响。所有的造型采用统一的平面构图设计,没有前后的空间区别。只有上下位置的区分。皮影人物头像基本为侧面或半侧面的形象,身体基本为侧身。

皮影造型艺术化是皮影艺术的另一特征。夸张和变形成为皮影最常用的表达语言之一。皮影的造型多采用虚实结合的方法进行设计。用色简练,对比强烈,平涂着色。在皮影的创作过程中进行了大胆的艺术夸张和归纳,把形象特征用简单的线条和镂空技术表现得淋漓尽致。生动典型的表现出各种不同类型性格和阶层身份,用极其简练的手法刻画出了历史故事和神话故事传说中的人物形象,并用其鲜明的色彩,强烈地反映了人们爱憎分明的情感。民间皮影造型的夸张就是去繁求简的过程,对物象最特殊的处理,使形象更具特征性和艺术魅力。

皮影造型戏曲化也是皮影艺术的特征之一。皮影艺术融入了中国传统戏曲,不仅在表现形式上,由民间艺人一边操纵皮影人物,一边用当地曲调唱腔讲诉故事,在皮影影人的造型表现方面,大胆的融入了中国传统戏曲脸谱以及服装造型,人物形象按照戏曲人物形象进行创造,人物性格特点鲜明。但由于皮影艺术自身表现形式的特点,皮影人物在其形象塑造上又与传统戏曲人物形象有些区别,并不完全按照戏曲人物形象进行简单描绘,正因为这样,才使得皮影艺术形象更加的鲜明,也更具特色。

4皮影的艺术价值

在2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皮影融汇了雕塑、美术、剪纸、戏曲、民俗等多种艺术形态,深得中国文化虚实意韵之美。其艺术风格在民族艺苑里也是独树一帜。在艺术长廊里,皮影艺术是一个独特的品种,也是中华民俗文化中的一支奇葩。

参考文献

[1]许艺乙.身边的艺术[M].山东.画报出版社,1999.193.

[2]王琥.装饰与民间艺术[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1.17-23.

皮影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其已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行列。在中国动画产业发展之初,中国皮影等元素也被大量地引入到动画创作中,并具有一些优秀的作品出现。我国皮影动画主要有《张飞审瓜》《润泽》《镜花缘之女儿国》等作品。其中《张飞审瓜》属于流传范围比较广的。在《张飞审瓜》中,场景全部用皮影制作,且大量使用镂空的技术,如画粱等部分。人物造型具有典型的戏曲特点,这与皮影戏类属于中国戏剧的一种具有重要联系。在动画中,人物动作以及语言也具有皮影戏的特点,如行走中具有很强的节奏型,停顿突出,人物声音明显经过有意转变,表现出非常夸张的特征。这一类动画一经产生,便受到中国民众的好评,其意义不仅在于创新了中国动画的表现形式,更是促进了皮影艺术的传播,使接受动画的观众,尤其是儿童,在个人发展过程中建立了对于皮影的必要认知。但是中国动画发展到当下,已经很少使用皮影进行创作,这主要是因为当前皮影动画的群众基础不够广泛,创作这种形式的动画具有很大的风险;另一个原因就是创作皮影动画耗时耗力,远不如采用手绘以及电脑创作方便、快捷、逼真,商家出于利益的考虑,比较少的选择这一方式。

二、以动画保护传承皮影艺术的策略

通过上文的分析已经发现,皮影艺术的发展进入衰落时期,而中国动画的发展正处于兴盛时期,将动画中加入皮影的表现方式,能够促进皮影艺术的传播与发展。但是在经济时代,以动画保护与传承皮影艺术具有一定的困难,这需要各个层面共同努力,才能保证这一方案的有效实施。

1.国家加强对于皮影艺术的重视,对于皮影动画给予必要的帮助与扶持

国家的扶持能够使传统艺术摆脱困境,走入良性发展的道路。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国京剧在短暂的衰落后,在国家的思想倡导与大力扶持下,再次开始兴盛。发展皮影艺术同样如此,个人以及民间团体的力量毕竟有限,只有国家加入保护皮影的行列,在思想上重视皮影,在实际行动中积极扶持皮影技术,如建立广泛的皮影艺术保护协会,将皮影艺术家纳入国家艺术家的范围,给予国家级艺术家的待遇,显然对于促进皮影的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而在以动画保护与传承皮影艺术的过程中,国家应该提高对于这种方式的重视,以政策性法律法规以及具体文件给予皮影动画创作中的种种便利,在皮影动画的具体创作与传播中,为其提供一定的人力以及物力支持,改变商家出于利益考虑不敢创作皮影动画的现象。而一旦在国家的影响下皮影动画的局面打开,其自然会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进入良性循环轨道,为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同时保护了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

2.改变皮影的内容与形式

三、结语

关键词:皮影艺术三维动画角色

1.皮影艺术与三维动画技术的简略分析

皮影戏俗称“影戏”,是我国古老的集演、唱、灯光及美术雕刻为一体的一种戏曲表演样式。皮影艺术的形式具有概括、夸张、简洁,色彩单纯、强烈,皮件雕刻细腻、制作精美,动作表演流畅、独特,舞台灵活等特点,这些特点都非常适合运用到动画的设计中。

电脑三维动画软件目前有3DStudioMax、MAYA、Sumatra、Lightwave、Rhino等,都有着各自的独到之处。三维动画软件包括一般三维和视觉效果制作的功能,而且还能根据要求设定角色模型的运动轨迹,建立虚拟摄影机的运动、数字化布料模拟、毛发渲染和运动匹配捕捉技术,有利于制作复杂的影视镜头与画面。总括来讲,三维动画软件其特点是可进行立体的、真实的形象造型展示。

2.皮影艺术与三维动画的结合方法

当代的动画创作需要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结合,艺术与技术的全面把握是创造完美动画的必备条件。

2.1皮影中美术类功能与三维角色模型的结合

角色塑造是三维皮影动画制作的关键环节。皮影电脑动画不仅能真实地再现皮影艺术的基本原理和风格特征,制作时还可以根据观众的需要进行随意的修改。同时我们可以打破皮影艺术作为传统艺术的沉重性,根据剧本内容借鉴现代艺术多样化的表现手法,融合时代流行文化元素,创造个性鲜明的角色形象。

2.1.1皮影图形与角色模型的结合

对于动画的造型而言,夸张与变形是其主要的表现手段,在这一点上,皮影艺术与动画造型在设计手法上是一致的。在皮影艺术中,人物的表现一般为侧面,在外形轮廓上,不太注意五官的体现。但是对于影人的眼睛却做了极度的夸张,双眼便成了传“神”的主要对象。整个人物在造型上大气质朴,而对于服装等部位细节的处理却又精细缜密,没有半点疏忽。在三维皮影动画中,人物不仅能表现侧面,还可以以不同的视角多方位表现,所以三维角色模型的设计要注意吸纳皮影的艺术特征,在体现皮影整体造型古朴典雅的艺术风格的同时,使模型设计卡通化、夸张化、符号化,把握形体比例特征上半身长,下半身短,四肢比较细,关节灵活的特点。

2.1.2皮影雕刻与角色模型的结合

皮影雕刻融合了中国传统民间剪纸以及年画的诸多特征,用刀十分讲究,雕刻工艺精巧细腻,同类角色身首互换性好。这就要求在建模过程中,在把握住人物整体的前提下,尽可能细腻精致。这些要求和特征在三维软件中可以使用贝赛尔样条曲线分段逼近的方法来构造影人的外形,这样做不仅可以真实再现其复杂的轮廓,也可以反复调整控制点位置和曲率,从而使曲线尽可能光滑并制作出细致精美的雕刻效果。角色在三维动画中表现运动和变化时,具有特殊的质感和立体感。这样就可以轻松解决传统皮影雕刻的难题,开拓皮影艺术表现方法的新空间。

2.1.3皮影色彩与角色材质、贴图的结合

传统皮影艺术的色彩由于使用规律主要受中国民间五行五色的主宰,较多地运用青、赤、黄、白、黑五种原色,其次从皮影艺术的染色来看,一般采用中国民间年画浓墨重彩的着色方法,具有浓厚的民族传统装饰性风格。在三维皮影电脑动画中,主要从三个方面定义模型的材料质感的特征,即色彩分析、纹理贴图式样分析、物体属性分析,依照这些原理从而为角色各部分创造千差万别的材料质感。定义皮影角色模型的材质属性中的色彩配置可以直接用加色法、减色法原理进行配置,或者直接从自然界获取原色。运用纹理贴图可以为角色的染色制作出浑厚沉着,对比强烈,丽而不艳的色彩效果。贴图的绘制可以运用photoshop,软件中众多的特效功能和不同质感、款式的笔触来制作图片。

2.2皮影表演功能与角色表情、动作的结合

传统的表演方式,一个皮影人物通常只用三根耍杆来控制,因此人物的动作可以说是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比如说影人的腿部),但三维技术就可以不受这样的限制,它使“皮影”人物形体动作更流畅,面部表情更丰富,细节性更强。如复旦大学艺术数字化研究基地设计制作的《梁祝》,从皮影建模出发,建立了一个数字化的“皮影世界”。在真实再现皮影的复杂轮廓的基础上,可根据个人审美观念的不同,用曲线拼接出新颖别致的图案,实现了使用者用电脑自编自导自演皮影戏的功能。为了表现皮影戏中的动感,他们将整个影人按传统皮影戏的十一个部分(头、上身、下身、两腿、两上臂、两下臂和两手)来构建,再通过设置在关节处的隐藏点来对齐整个模型,使皮影人物做出转身、行走及其它各种动作。在深圳环球数码公司制作的《桃花源记》中,骨骼设置上参考了大量民间皮影工艺品的真实关节设置及其结构特征。在电脑虚拟角色的骨骼设置上,尽量使其接近于传统皮影作品的设置样式,保证所完成的皮影动画作品在韵味上能够和传统的皮影戏相吻合。另外一种思路是利用面部运动和动作捕捉系统,将捕捉到的数据传送到三维软件中与模型匹配,实现仿真的角色表情与动作。

2.3舞台光影效果与三维场景、灯光的结合

3.三维皮影动画艺术的美学分析

从三维皮影动画的研究和探索中我们发现,电脑技术在真实地再现皮影艺术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打破皮影艺术作为传统艺术的束缚,在内容和形式上赋予皮影艺术新的元素。制作出有机而多变的角色身体,甚至角色的皱纹与关节,角色的造型和动作更加优美和流畅,面部表情更丰富,细节性更强。比如角色面部特写、手指关节的运动特写运用到影视拍摄所特有的摄像机拍摄方式中,还可以加入一些电影特效,如:淡入淡出、长镜、短镜以及蒙太奇等表现手法,更加符合影视动画作品表现的需要。在质感的处理方面,甚至还为部分特定的角色进行了局部毛发及衣物的动态解算,从晃动的衣襟,到如丝的毛发,其质地也在一步步地趋向于真实;能营造出皮影的透光视觉效果。

本课是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10册15课的学习内容《皮影》。现代社会卡通、漫画、可口可乐、麦当劳等外来视觉文化正在不断渗透到学生的生活中,而学生对传统艺术知之甚少。皮影戏对绝大多数城市的学生来说是一种陌生的艺术,璀璨古老的民间艺术需要他们传承和创新。

本课研究就是笔者对于弘扬民间传统艺术的美术课程开发的一点探索。

【教学目标】

1.感受皮影艺术魅力,了解皮影造型及表演特点,初步掌握皮影制作方法及表演。

2.通过合作探究来学习艺术造型特点及皮影的制作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及实践能力。

3.通过鉴赏皮影、制作皮影、表演皮影,提高学生对民间传统艺术的兴趣,弘扬中国皮影艺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了解皮影的艺术造型特色及制作方法,感受皮影艺术的魅力。

难点:设计制作皮影人物。(通过皮影材料和制作方法的创新,解决制作皮影的难点。)

【课前准备】

教师:课件、皮影实物、皮影作品、教室环境的创设。

学生:塑料膜片、马克笔、剪刀、塑料线、电热熔枪等。

【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博物馆。皮影博物馆丰富的藏品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中国皮影的独特艺术魅力。通过文化探访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新知的欲望。】

师生玩手影游戏。教师在投影下跳皮影舞蹈,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游戏导入创设贴近生活的情境,激发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调动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让学生知道了皮影戏是利用光和影的原理来制作的,所以被称为“光影间跳动的精灵”。】

1.观看皮影戏视频短片。让学生进入皮影艺术的情景中去,提高学生学习皮影的兴趣。

2.欣赏两个实物皮影作品。通过学生摸一摸,猜一猜来探究皮影是什么材料做的?

3.请学生上来玩一玩,其他学生观察,来一起探究皮影是怎么“动”起来的?通过同学非常仔细的观察,学生自己发现皮影是靠在关节处的活动节和装上的操作杆活动。

4.教师总结:皮影戏是我国集戏曲、音乐、美术、文学为一体的古老的综合艺术。它通过雕刻创作出各种形象,钉上活动节,装上操作杆,由操作者在灯光透射下,贴着银幕演出,效果颇似小电影,故被西方电影史学者称为“有声电影的鼻祖”。而皮影戏中的平面偶人以及场面道具景物,通常称之为皮影。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我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通过对皮影实物的探究,让学生从看到摸再到玩,让学生对皮影有了一个全方面的感触,最后对皮影的概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提高了学生参与实践的欲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让学生欣赏皮影中的生、旦、净、丑头部造型和戏曲人物中角色造型。鉴赏皮影各种角色的不同造型特点。(生角:平眉细目、安详沉着;旦角:弯眉线眼、秀丽文静;净角:立眉圆眼、威武刚烈;丑角:额头凸起、鼻翼张开、龇牙咧嘴、滑稽有趣。)

【设计意图:对比感受视觉上给学生一种冲击,从内心感受皮影头部设计的精美,同时了解皮影不同的造型特色。不仅皮影戏说唱的表演形式很多是按戏曲的模式进行设计的,皮影中的各种脸谱和行头的造型,都源于戏剧。】

2.小组讨论:学生探究皮影为什么大多采用侧面形象?学生自主探究得出结论:由于皮影是在平面布幕上演出,只能左右动作,所以一般采用侧面表示。教师再补充,有时也在身段的造型和衬景道具处理会出现正面造型,这种多角度的综合表现,是为了弥补剪影造型的单调和不足。

【设计意图:这是一个教学的难点,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助于克服学生畏难情绪,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以皮影人物哪吒、孙悟空和它们的动画形象进行比较观察,分析皮影具有哪些艺术表现特色?(皮影具有装饰性的特点。人物外部造型表现得非常夸张,而且十分概括和简练。)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中教师选择了学生们所喜欢的皮影人物,如哪吒、孙悟空等动画形象进行比较观察。这些人物的造型很独特,学生一看就喜欢,有助于学生了解皮影造型的特点。】

4.赏析皮影人物的装饰图案,学生观察分析皮影都常用哪些图案进行装饰?(皮影图案中会大量使用短线、月牙纹、圆点;经常会出现龙、凤、鸟、鱼、麒麟等中国的传统吉祥图案来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皮影中图案运用是非常大胆灵活的,皮影中的图案可以是植物、动物、自然物、几何图形等各类纹样。)

5.感受具有不同地方特色的皮影。皮影在图案设计上还会受当地民间剪纸及传统戏曲的影响,富有强烈的地方特色。皮影的绘制形式多样,有重雕镂,少彩绘的;也有少雕镂,重彩绘的等等。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从造型、纹样、色彩三个方面引导学生赏析皮影的艺术特色,通过对比欣赏、自主探究、观察分析发现感受皮影艺术的美,从而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开阔想象空间。】

1.了解传统皮影制作的方法。主要四步完成①制皮;②雕镂:将描好图样的皮料进行镂刻;③着色:雕镂完毕后,压平着色;④订缀:在皮影人关节点处,用线订起来,最后在脖领前订上一根作为支撑皮影人的主杆,在两手处各拴一根耍杆,插上皮影人头后,一件完整的皮影人就完成了。通过了解传统皮影艺人是怎么制作皮影的,学生从中感受到整个皮影艺术活动过程的辛劳。

2.老师向学生介绍一种用磨沙塑料片制作的皮影方法,即环保又方便。简单讲解制作过程:①确定人物外轮廓,根据外轮廓分别剪出各个部位;②在关节处定好活动节;③设计花纹,然后雕刻出花纹或是用记号笔画上花纹装饰,再用水溶油画棒上色;④最后装上操作杆。

3.通过小组讨论确定皮影戏的内容和皮影人物的设计。可以根据学生自己的喜欢设计皮影人物,如富有现代感的人物、动漫人物等等。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设计制作两三个皮影人物,并进行展示表演。(设计皮影要有美感有创意,体现人物特点。)

1.欣赏皮影艺人幕后表演的视频短片。让学生走进幕后,去欣赏皮影艺人是怎样表演皮影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更进一步体会皮影是说唱的艺术,充分认识皮影的综合艺术特色。皮影从制作到表演都凝结着民间艺人的智慧和文化追求。】

2.学生作品展示及皮影表演。让学生小组合作,为自己的皮影设计台词、设计动作和情节,到舞台上演一演,做一回真正的皮影艺术家。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要求学生通过合作学习,人人参与。让学生在充分的交流中表述自己的想法,大家齐心协力来完成,互帮互助;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真正感受皮影的乐趣及皮影的艺术魅力。】

欣赏皮影社团同学创新的多种方法制作的皮影作品。

(1)用刮画纸制作的皮影;(2)用宣纸和塑封机制作的皮影。

【设计意图:以上是这节课的拓展提高部分,鼓励学生尝试多种方法,不同材料去表现皮影。使学生更加深刻领悟皮影艺术的造型特点,进一步激发学生继续创作的欲望。】

1.目前,作为“皮影的故乡”――中国,皮影艺术正在消失,艺人老年化,后继无人。中华皮影正濒临灭绝的危险。中国皮影己成为“断崖上舞蹈的文化精灵”。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为拥有如此灿烂的民族文化而自豪,更有责任保护和传承这份民间传统艺术。

2.现在皮影艺术的表现形式也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创新。曾获得2006年央视春晚歌舞类一等奖的舞蹈《俏夕阳》,更是将古代皮影艺术和现代舞蹈精华巧妙结合。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的设计中教师让学生了解皮影的价值,让学生知道皮影艺术存在的危机,从而感知我们所承担的责任。最后又让学生展望未来,知道皮影正在不断改革创新,走向多元化的艺术形式,让学生对传承这份民间传统艺术充满信心。】

案例的启示:

创新为传统美术提供了发展的渠道。皮影戏是我国优秀的传统艺术,有人说已被人们遗忘,有人认为皮影戏的制作要求高,演出场景特殊,不适宜在学校教学中推广。许多人认为皮影戏是一种传统技艺,而“创新”就会失去传统的美。其实并不是这样的,皮影戏的创新并不代表背弃传统,反而是一种蜕变。将皮影引入美术课堂,让孩子们在想象中创作,在创作中游戏,在游戏中快乐。通过教学,也为皮影的发展开辟更多的新生代群众,对传承我国优秀民间艺术和传统文化,将是一次有现实意义的教学尝试。通过这样的教学尝试,是否让我们把目光还可以投向剪纸、刺绣、泥塑等更多的民间艺术,从传统中汲取营养,创造新的艺术形式?美术课堂也需要走进传统,从传统中寻找创新的灵感,探索将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与现代的教学手段相结合,使其成为学生更易接受和喜欢的课程内容。这样不仅可以弘扬我国传统的民间文化艺术,让学生更多地接触中国本土的文化,让学生更好地建立民族的自信心,真正实现美术教育的最终目标。

(注:本课曾代表下城区参加杭州市小学美术教学评比,并获一等奖。)

王卫华(下城区教育研究发展中心美术研究员)点评:

1.教师教学精神可敬可佩。面对当下小学美术教师工作量繁重、教学资源不足等现状,胡老师为上好一堂中国民间艺术皮影的课,积极面对,积极开发和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利用春假期间,亲自带领学生走进了中国美院皮影博物馆,进行文化寻访活动开展教学。

3.课堂教学体现教师的创造力。面对传统皮影特殊的材料和技术,及学习民间皮影制作的途径较少,可供参考的资料不多,这些因素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教师可以简单选择欣赏课而结束。但胡老师为了让学生“热爱”皮影艺术,深切感受皮影艺术的魅力,达到对传统民间艺术的真切欣赏与热爱,积极开拓思维。不但利用开发好的地方文化资源,还积极利用现代材料,寻找适合学生创作的材料与技法,仿真变通,进行理想有效的学习。教师的教学处理能力具有创造性。

4.传统艺术与当下怎样对接与延续,胡老师能站在当今学生的角度来审视,进行有效的教学。皮影是我国民间工艺美术和戏剧巧妙结合而成的综合艺术形式。传统皮影的人物形象大多是以戏曲人物为主。通过实践,教师总结并创作出皮影艺术造型的新形象,将传统人物的造型拓展到现代卡通造型上。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题材和内容创编皮影戏设计皮影人物,使古老的民间艺术换上了时代的新面孔,激励了学生学习皮影的兴趣,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合肥师范学院,安徽合肥230160)

摘要: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皮影经历了上百年的发展,已经形成完整的艺术体系,但是却因为传播方式、表演形式以及表演内容与当下需求不符合而在现代的发展中进入困境。有效地保护与传承皮影艺术的发展,可以将其与动画艺术相结合,借助动画扩展皮影艺术的传播方式以及表现内容,丰富其表现形式,最终实现二者的共赢。

关键词:皮影艺术;皮影动画;传承;发展

皮影戏,又称为“影子戏”,是以兽皮裁剪成人物形象,在灯光的照射下活动支撑人物的木棍,实现达成人物行动,完成故事情节的一种戏剧表演方式。皮影是以纸张、皮革等作为基本材料,通过剪裁形成特定的形象。其创作的目的就是在于通过运动皮影造型形成戏剧般的效果。

一、皮影衰落原因分析

中国皮影具有悠久的历史,其主要是在民间传播,并在清朝以及民国时期发展到高峰期,但是进入到近现代,中国的皮影艺术却与京剧以及其他戏曲艺术共同走向了衰落。

导致中国皮影艺术衰落的原因主要如下:

2.皮影的表演内容与方式与时代接受方式不同。作为传统的戏曲形式,皮影往往以民间传说的故事或者小说的故事作为表现题材,通过适当的编辑进行表演。而且在表演中,以皮影人物作为呈现出的主要对象,以一定韵律的唱腔以及念白作为主要演绎形式。这需要观看皮影的人对于其表现的故事背景具有一定的了解,对于皮影的演唱方式具有一定的认知。这其中,明确故事发展背景比较简单,关键在于理解唱腔。作为民间艺术,皮影唱腔具有很强的地域特征,或者说具有很强的方言特征,其以代代相传的方式发展至今,出现了一些字词发音与普通话发音不同、断句以及语气与当前的说话方式不相符等问题。这限制了皮影的广泛传播,使皮影的受众只能局限在年龄较大的、接受过戏曲文化熏陶的群体中,而年轻一代因为语言障碍等难以接受。另外,皮影的动作通过人工控制进行,在一些打斗以及翻滚动作中表现不够形象,难以满足习惯接受3D电影场面的受众需求,这也影响其受众范围的扩大。

综上所述,正是因为内外多个方面的因素,导致皮影的发展后继无力。如何保护这一传统的民间艺术,促进中国艺术的多样性发展,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讨论。笔者认为,在皮影发展中,可以将其与动画结合起来,以动画的形式演绎皮影,在进行传播形式创新的同时,进行表现内容以及表演方式的创新。

二、皮影动画发展情况

皮影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其已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行列。在中国动画产业发展之初,中国皮影等元素也被大量地引入到动画创作中,并具有一些优秀的作品出现。

我国皮影动画主要有《张飞审瓜》《润泽》《镜花缘之女儿国》等作品。其中《张飞审瓜》属于流传范围比较广的。在《张飞审瓜》中,场景全部用皮影制作,且大量使用镂空的技术,如画粱等部分。人物造型具有典型的戏曲特点,这与皮影戏类属于中国戏剧的一种具有重要联系。在动画中,人物动作以及语言也具有皮影戏的特点,如行走中具有很强的节奏型,停顿突出,人物声音明显经过有意转变,表现出非常夸张的特征。这一类动画一经产生,便受到中国民众的好评,其意义不仅在于创新了中国动画的表现形式,更是促进了皮影艺术的传播,使接受动画的观众,尤其是儿童,在个人发展过程中建立了对于皮影的必要认知。

但是中国动画发展到当下,已经很少使用皮影进行创作,这主要是因为当前皮影动画的群众基础不够广泛,创作这种形式的动画具有很大的风险;另一个原因就是创作皮影动画耗时耗力,远不如采用手绘以及电脑创作方便、快捷、逼真,商家出于利益的考虑,比较少的选择这一方式。

三、以动画保护传承皮影艺术的策略

1.国家加强对于皮影艺术的重视,对于皮影动画给予必要的帮助与扶持。国家的扶持能够使传统艺术摆脱困境,走入良性发展的道路。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国京剧在短暂的衰落后,在国家的思想倡导与大力扶持下,再次开始兴盛。发展皮影艺术同样如此,个人以及民间团体的力量毕竟有限,只有国家加入保护皮影的行列,在思想上重视皮影,在实际行动中积极扶持皮影技术,如建立广泛的皮影艺术保护协会,将皮影艺术家纳入国家艺术家的范围,给予国家级艺术家的待遇,显然对于促进皮影的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而在以动画保护与传承皮影艺术的过程中,国家应该提高对于这种方式的重视,以政策性法律法规以及具体文件给予皮影动画创作中的种种便利,在皮影动画的具体创作与传播中,为其提供一定的人力以及物力支持,改变商家出于利益考虑不敢创作皮影动画的现象。而一旦在国家的影响下皮影动画的局面打开,其自然会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进入良性循环轨道,为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同时保护了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

2.改变皮影的内容与形式。艺术的发展总是与时俱进的,不符合时代的艺术方式最终会被淘汰。显然皮影艺术当前的表现形式以及唱腔都不太符合时代审美需求。在皮影的发展中,传统的皮影技术可以结合时代特点以及地方特点增加新的内容,同时适当改变唱腔,以促进这一艺术的顺利传播。而在皮影动画中,首先应该改变传统的以动画的创作对于皮影进行翻拍的思想,大胆创作一批符合时代特征的、体现时代思想的动画作品。作品以皮影作为主要形式,而在人物塑造中注重传统与时代的结合,增加人物象形的表现方式,改变传统皮影为了表演需要只以侧面表现人物的方式;改变人物形象大量镂空以充分投影的方式,改变人物衣物服饰领角突出,关节突兀的特点。因为动画赋予了皮影更充足的场地,更多面的表现人物的可能,因此在创作中应该将皮影艺术与实际需求相结合,做到继承的同时,有效地发展。在动画中,人物的唱腔以及说话方式应该统一采用现代普通话,只是在必要的时候加入简单的唱词,且需要配以字幕。

总之,以动画的方式表现皮影艺术,不仅仅是对于传统皮影表演方式的简单翻拍以及一些技术手法的改进,更需要在内容、人物形象以及语言方式等方面全方位改进,才能使皮影动画真正地为观众所接受,完成皮影艺术从被动地保护到主动发展的过程。

3.将皮影艺术加入动画专业课程。皮影艺术在动画中的应用不多,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动画创作者皮影知识不充分,不能够进行有效的艺术创作。针对这种情况,应该考虑将皮影艺术加入到动画专业的教育教学内容中,真正培养一批既懂皮影又懂动画的人才,以促进皮影动画的长远发展。

总之,皮影艺术的衰落是多种原因引起的,改变皮影艺术的困境,可以考虑通过皮影动画的方式对其进行传承与发展。在皮影动画的制作中注重联系时代特点,注重创新,最终实现皮影与动画的完美结合。

〔2〕戴玲斐.传统艺术元素在动画创作中的合理运用——以CG作品《桃花源记》为例[J].电影评介,2008(14).

〔3〕黄湘玲.皮影表演与声音艺术的结合[J].艺海,2007(2).

〔4〕陈程,常焱锋,白新艳.传统皮影艺术对现代国产动画发展的启示[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3(4).

THE END
1.装饰画搭配:点亮居家空间的艺术之光居家简约风格艺术装饰画装饰画,作为居家装饰的点睛之笔,不仅能够提升空间的美感,还能彰显主人的独特品味。在选择和搭配装饰画时,需要考虑的因素颇多。 首先,要根据空间的色调和风格来选择装饰画的风格。例如,简约风格的居室宜搭配线条简洁、色彩淡雅的装饰画,而复古风格的房间则更适合选择充满历史韵味的油画或版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https://m.163.com/dy/article/JIOU49U505536U1C.html
2.家具头条设计丨木质家具中的情感表达——装饰篇松树,历尽劫难而坚贞不移,经冬不凋,压而不屈,因其坚铺的性格而成为历代文人画家所喜爱表现的题材。家具装饰图案中有很多关于松的题材,多数与其它题材一起作为组合。如松龄鹤寿、松柏常青、松菊犹存等。寓意延年之意。 03丨动物类 明式家具的造型朴素典雅,因此它的装饰是整体造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定部位的点https://www.jxcat.com/mobile/articles/15347
3.世界装饰纹样图典:4000种装饰纹样大赏!在人类的历史中,对饰品和装饰的需求或渴望自古就普遍存在了。 它体现在史前人类的洞穴里,古埃及的金字塔里,古希腊的庙宇里,伊斯兰几何装饰图案里,直至当今所有涉及图案的设计和装饰品里。 ▲古希腊式宫殿内部 在印刷术发展之前,装饰的风格和方法受到了传统思想、宗教、技术发展、可用材料、气候、社会财富和稳定性以及https://www.360doc.cn/article/57323898_1039179301.html
4.室内设计中传统图案与色彩的运用讲到图案语言的复杂,中国在清朝时期为了体现室内装饰风格的雍容,常以繁复的纹样雕饰于隔断与家具之上;再有唐朝的卷草纹,同样也以一种复杂的图案语言彰显着华丽纤巧。那么,西方图案语言的复杂则非巴洛克,洛可可的装饰图案纹样莫属。从装饰题材及目的角度分析,中西方则存在明显的差异。中西方装饰题材的不同主要归根于中https://www.yjbys.com/edu/shinawaisheji/414752.html
5.美术设计30种常见装饰花纹图样游戏设计中经常会用到花纹设计,例如tile,游戏环境的墙面,地面,或是抽象的背景。花纹的形式千变万化,数不胜数,但可以按形式和风格进行分类。现在介绍一些常见的装饰图样形式,希望你能从中得到一些启发 Arabesque 阿拉伯式花纹 交织在一起的花卉或几何图案的精心设计,通常受到伊斯兰艺术的启发。具体表现手段为几何图形在一https://m.douban.com/group/topic/257296263/
6.女孩装饰图案儿童画中国少儿艺教网女孩装饰图案——《少儿画苑》国际少儿书画大赛作品赏析 在《少儿画苑》大赛中,蔡子洲的《女孩装饰图案》以其独特的抽象艺术风格令人瞩目。年仅10岁的他,用丰富的色彩和形状,构建了一个充满活力和想象力的世界。 女孩装饰图案女孩装饰图案10岁 来自千秋墨缘画室https://www.art-child.com/NewsDetail?id=1111746
7.装饰艺术元素插画作品赏析高清油画大图下载绘画名家代表作装饰艺术元素插画作品赏析 图案,装饰画,插画三者的区别和联系? 图案,装饰画,插画的区别: 图案相对较简单、结构单一,是构成画面的元素,一般带有装饰意味; 装饰画无论构图还是色彩都较完整,强调造型与色彩的夸张与装饰性,不强调光影效果、空间感和写实性; 插画可以是装饰画,也可以用其他表何安现形式完成,比如国画、https://hd.zhongyiminghua.com/29021027125.html
8.中国瓷器传统图案纹样赏析尤其在造型变化和表现手法方面,丰富多彩,千姿百态,为这时期花卉纹饰中最具特征、变化最多的装饰图案之一。(图一)其中最富创意、最典型的是缠枝牡丹:缠枝的婉转流利,花叶的俯仰、转折、串插,绰约多姿,自然生动,表现了当时制瓷匠师图案构成上的高度才智。(图二)瓷器中的牡丹纹,宋的朴实精纯,元的粗壮豪放,明的http://www.shoucangyaji.com/guwan/114339.html
9.丁和《德藏新疆壁画》系列赏析(十七):衔环飞鸽窟——克孜尔第123▼①《穹隆顶的彩绘和天井的装饰图案》 原出自主室顶部。穹顶高度约190cm,直径约195cm。穹顶的方形托底饰边为亚洲艺术博物馆制作的复制品。穹顶内壁画被平分为八块,以蓝色、红褐色为底色的佛、菩萨交替出现。佛站立在由龙王所托举的莲花上。菩萨则站立在由夜叉托举的莲花之上。每个形象头顶都有一朵倒垂的莲花。 http://www.silkroads.org.cn/portal.php?mod=view&aid=18104
10.神乎技艺——萍乡博物馆藏民国王琦瓷画作品赏析在5件(套)瓶绘制的用料上,王琦一改自清代传承以来粉彩装饰瓷画的束缚,大胆创新使用改良后的赭红、蓝、绿、紫、褐、墨黑等色料来进行瓷画创作,其所改良的彩绘又有新彩、浅绛彩、水彩等之分。并充分发挥该彩在瓷釉表面粉彩所无法表现出来的优势,采用半工半写或者大写意的笔触来装饰图案,致使其创作的瓷画中景致、http://m.pxmuseum.com/nd.jsp?id=4286&id=4286
11.吉安市人民政府吉州窑古陶瓷装饰艺术赏析吉州窑古陶瓷装饰艺术赏析 吉州窑民窑特色鲜明,她博采众长,集南北各窑制瓷艺术之大成,先后成功地仿烧了定瓷、龙泉瓷、青花瓷,又将民间剪纸工艺成功运用于制瓷装饰,形成了质朴、明快、生活气息浓郁的装饰风格,并且充分利用窑变技术,研制创烧了色彩缤纷、璀璨夺目的黑釉地木叶纹、虎斑纹、玳瑁斑、鹧鸪斑、鳝皮黄、https://www.jian.gov.cn/news-show-9879.html
12.板材商标图案大全品牌赏析板材商标图案大全品牌赏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家居生活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传统的木工手工制造家具和成品定制家具的市场在萎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定制家居,由于消费群体和需求的变化,从行业的发展上来看,装修板材这个行业的需求现在是极为旺盛的。在家居市场上,装修是个极为庞大的消费群体,板材在市场上也http://www.epzcw.com/shangbiaos/20278.html
13.十字绣抱枕图案大全赏析*早的十字绣是在动物皮毛制成的织物上进行刺绣,用的是从蚕茧中抽出来的丝线,这种十字绣在许多国家被用来装饰衣服和家具.由于各国文化不尽相同,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形成了各自的风格,无论是绣线,面料颜色,还是材质,图案,都各有千秋。 随着近年来DIY抱枕的盛行,在图案创意性上极强的十字绣抱枕也日渐成为人们家居生活https://www.qizuang.com/gonglue/jjsh/28372.html
14.古代门窗装饰艺术赏析.ppt古代门窗装饰艺术赏析第一页,共27页。距今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老子在他所著的道德经中说:“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户为门,牖为窗,可见凡房屋都有门与窗。门供人出入,窗用作采光和通风。第二页,共27页。门窗的形制一第三页,共27页。隔扇门隔扇又称格扇,宋代称格子门,多用在宫殿https://m.renrendoc.com/paper/224864950.html
15.艺术涂料公认十佳好品牌,艺术涂料商标图案大全赏析艺术涂料公认十佳好品牌,艺术涂料商标图案大全赏析 一、PPG大师漆 PPG大师漆是PPG工业集团旗下知名建筑涂料品牌,也是中国市场上的建筑涂料品牌,融合了公司在汽车、航空及工业涂料等领域的先进科技和创新,其在业界一直保持技术领先的高端位置。作为家喻户晓的乳胶漆品牌,PPG大师漆?不断把国际质量的新产品带到中国,并https://m.epbiao.com/shangbiaos/38040.html
16.玉兰墙纸质量好吗玉兰墙纸装饰效果图赏析现在建材市场上墙面装饰的材料有很多种,墙纸因其具有色彩多样、图案丰富、豪华气派、安全环保、施工方便、价格适宜等多种其它室内装饰材料所无法比拟的特点,而在建材市场上广受欢迎。现在就跟随小编一起欣赏玉兰墙纸的装修效果图吧。 一、玉兰墙纸质量怎么样 https://m.jia.com/zixun/article/323281.html
17.装饰图案造型设计中点线面设计元素的运用期刊[8]胡长凤,黄信初.玛莉美歌经典装饰图案设计赏析[J].湖南包装.2020,(4).DOI:10.19686/j.cnki.issn1671-4997.2020.04.029. [9]龙飞.探析抽象艺术在餐具装饰图案中的情感表现[J].美术文献.2017,(1). 美术大观 北大核心 ISSN:1002-2953 年,卷(期):2007(6) https://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msdg200706104
18.图案与装饰魏洁,王峰编著第三章 图案与装饰设计赏析第一节装饰图案在器皿中的运用1.器皿装饰图案2.器皿的造型与图案3.器皿的材质与图案第二节装饰图案在家饰中的运用1.家饰品装饰图案2.家纺布艺图案3.灯具图案4.其它家居饰品图第三节装饰图案在服饰中的运用1.服饰装饰图案2.服饰图案的装饰题材3.服饰图案的制作技术4.服饰图案的设计要点http://product.m.dangdang.com/detail1386079547-10817-1.html?main_pid=0
19.人物装饰画(精选八篇)人物肖像装饰画也是四大变形图案中,人物变形之中的子内容。作为师范专业的美术生,学习和描绘人物肖像装饰图案,能更好地研究和表现人物的造型,为以后的教学工作和艺术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为文明古国的美术教育工作者,让我们以老一辈艺术家为榜样,肩负起时代的责任,将中国传统艺术、民间艺术、西方古典艺术与现代艺术完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va1p6sy.html
20.二年级上册美术教学教案(精选10篇)1、认识花边,能用简短的语言描述“什么是花边”,了解花边的装饰性及在生活中的应用,并能用剪纸的方式设计制作花边。 2、能够联系生活,回忆起日常见到过的一些花边并学习制作出有装饰效果、色彩美丽的花边。 3、培养学生动手能力、造型设计能力以及在花边图案的组合、变化中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和民族自豪感,并学会观https://mip.wenshubang.com/jiaoan/2655188.html
21.“印象·海派”装饰与图案课程汇报展(1)装饰与图案是产品班向专业过渡型的课程,通过系统的学习与实践,培养了同学们形象思维的能力、不断提炼装饰图案的形式美,掌握用彩墨等不同工具材料进行装饰图案的创作的技法与技巧,并结合中国传统的工艺美术与民间艺术赏析创作出有主题性的装饰图案,引导产品专业学生对造型结构,色彩,纹样进行创新探索,丰富装饰图案的造型表现https://ys.lidapoly.edu.cn/xwgg/xyxw/webinfo/2020/06/15934628403286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