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21日随笔档案秋风的萧瑟又见湖边木叶飞

欢迎来到梁良|LonBlog,这里记录下了我生活点点滴滴。

今天弄了一天的Ajax中文乱码问题,Ajax的乱码问题分为两种:

1.JavaScript输出的中文乱码,

比如:alert("中文乱码测试");

2.这第二种就是Ajax从服务器端获得的数据出现乱码的问题。(我搜了n个小时试了n中方法才找到答案)

比如

varmessage=xmlHttp.responseText;alert("message:"+message);

获得这个message输出就是乱码

解决办法有两种:

(1)在jsp文件里引入js文件时可以这样写:,该方法具有移植性

(2)(该方法可能会导致换一台电脑导入项目后js文件里中文会乱码).修改编码。切记要将代码备份一下,改了编码之后中文会变为乱码。

在js文件上右键点击Properties,最好是在菜单栏栏里选择Window-->Perferences(以绝后患),修改Textfileencode为UTF-8(这里应当与jsp中的编码相同)

同样的将JavaScriptsourcefile和JSP的Defaultencoding设置为UTF-8(这里应当与jsp中的编码相同,这样以后的项目就都是utf-8的编码了,推荐使用这个)

(2).注意response.setContentType("text/html;charset=utf-8");和PrintWriterout=response.getWriter();的位置关系,切记要将PrintWriterout=response.getWriter();放在response.setContentType("text/html;charset=utf-8");的后面,否则设置的编码将无效,这也是我弄了n久都搞不定的原因!!!

3.客户端发给服务器端得中文数据为乱码

解决办法:示例:客户端的javaScript脚本

functionverify(){$.get("AJAXServername="+encodeURI(encodeURI($("#userName").val())),null,functioncallback(data){$("#result").html(data);});}

注意:encodeURI需要使用两次!

服务器端代码://1.取参数Stringstr=request.getParameter("name");str=java.net.URIDecode.decode(str,"UTF-8")

1.0.02010-6-18新建PSP豆瓣电台项目

1.0.12010-7-20第一个Demo

1.0.22010-8-8在1.0.1版本上增加了官方UI

1.0.32011-5-15PSP豆瓣电台发布

1.0.42011-5-17新增加20个豆瓣频道,用摇杆光标选择下拉框的频道后自动播放相应频道的歌曲

1.0.52011-5-22新增豆瓣私人频道

1.0.62011-5-23新增加红心、去红心、删除歌曲功能

1.1.02011-5-24新增LeeMHz频道、优化UI

1.1.12011-5-25修正歌曲还差0.5秒未播放完就开始跳歌问题

1.1.22011-5-27修正Skip歌曲时延时问题,增加短报告处理方法,删除UI中多余的控件让界面更清爽

1.1.32011-6-1增加长报告处理方法,使后台的歌曲喜好计算更加准确1.1.42011-6-10新增一台服务器,今后开始采取自动脚本更新方式,方便同学们升级。1.1.52011-6-24作者SaoirseRonan对豆瓣电台图标进行了美化修复

thunder://QUFodHRwOi8vMTI3LjAuMC4xLzExMDUxNjE4NDlmODdkN2EyOTNhZGRjNWVhLnJhcj9maWQ9ZnVTVnFDTTFNcDVkSlp1eGhMRjlKMjRSNGtwR1JRSUFBQUFBQUs2YldpMGo3SThjK2FRZzdkQ1pyandzWUxXcCZtaWQ9NjY2JnRocmVzaG9sZD0xNTAmdGlkPTRGMjJFOUUyQjkxMjhEN0UxRUNGNTUwMUE4NDNFOTRBJnNyY2lkPTZaWg==

VisualStudio2008中文正式版官方下载地址:

T2CRQGDKBVW7KJR8C6CKXMW3D

修改为

PYHYPWXB3BB2CCMV9DX9VDY8T

因为九十天试用版本已经是rtm版本。所以改变序列号以后的升级或者安装,就会变成正式版。不再有使用期限。

第二种:在开始>设置>控制面版>添加或删除程序>卸载VisualStudio2008>出现卸载界面>点击Next>输入上面CD-key->出现成功画面即可完美将试用版升级成为正式版。VisualStudio2008正式版序列号CDKEY:PYHYP-WXB3B-B2CCM-V9DX9-VDY8T

游戏下载:

HEN发布:忠贞炙烈之炎

由忠贞炙烈之炎发布的6.36HEN测试版发布,同时忠贞炙烈之炎还发布了6.35的v2HEN测试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下具体的更新内容以及说明吧:

以下是引用片段:

忠告:5.03和6.20用户,没有必要来升级.这个HEN问题还很多;你的固件版本必须和你下载的HEN完全一样。不要小看了0.01的版本差。.如果你版本(如6.30)不够先升级去。

PSP6.35HEN(v2版)更新内容:

修复了03g支持;修复了wifi不能在非标准频率外启动的问题。

PSP6.36HEN(下载文件已更换为alphav3版)更新说明:

目前状况:

至少PrometheusISOLoader是可以运行的。支持大内存支持(MEMSIZE=1)支持插件(放在plugins而不是seplugins)支持version.txt(放在ms0:/)

我需要其他机型的测试者来测试获取一些重要的数据。

测试方法:

1.PSP2000/3000/3000(04g)请取下电池,直接使用电源(PSPgo主机无须进行这一步,);

2.然后在按L键不放的情况下,进入HBL运行HEN,屏幕会提示:"Kernelmemorywillbedumpedintoms0:/KMEM.BINandms0:/SEED.BIN";

3.然后将你们棒子上生成的kmem.bin和seed.bin打包上传给我,并附带你的机器型号,HEN运行情况等。

可以降级到6.35了,把老版本固件的version.txt放在根目录,然后运行6.35固件升级程序即可。目前只能降级到6.3X固件。降级过程在PSP-1000上成功,降级有风险后果自负。

安装及破解说明:

1.确认你的PSP主机为6.31/6.35/6.36官方系统(注:6.36为《怪物猎人P3》UMD中自带的官方固件);

2.根据你的系统,下载对应的HEN程序(以下程序包括大众高尔夫、大众高尔夫漏洞、HBL以及HEN程序);

就在前不久,Mathieulh没有直接公布破解PSP密匙算法的源代码而是发布了PS3/PSP共用的PS3/PSPPKGDecrypterExtractorv1.0(游戏解包/取得签名的文件,取得签名就意味着游戏无须通过自制系统/漏洞/ISO引导就能直接在PSP主机上运行)。那么我们就来看看Mathieulh黑客以及其它的黑客大神们会利用这个给PSP带来怎么样的破解吧。

我们生活在一个模拟的世界

传统编程基于一系列的规则:原因和结果,非黑即白,非真即假。在为输入输出数目有限的简单系统建模时,这种方式工作得挺好。拿游戏《Halo》来说吧:按A键是让士官长跳,前拨左摇杆让他向前走,前拨右摇杆让他向上看。不是A,就是B。可惜的是,我们生活的真实世界并不是如此数字化,而是模拟的。

我们从一开始就知道必须采用一种全新的,接近于人脑工作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当你遇到一个人的时候,你的大脑立即将注意力集中在他身上,并根据经验辨识出他的身份。这一过程并不是通过数百层的决策树来实现,人脑就是知道。婴儿很难区分出两个人的不同,但我们通过多年的学习和训练可以在几分之一秒内做到。事实上,你也许还能蛮准确地估摸出他们的年龄、性别、心情甚至个性。这也是让我们成就为人类的原因之一。

Kinect以类似的方法被创造出来。它观察身边的世界,它注意观察你的动作。即使Kinect从来没见过你挥过手,也能很快地从它学习过的TB级数据中猜测出你所做动作的含义。

Kinect传感器

Kinect骨架追踪处理流程的核心是一个无论周围环境的光照条件如何,都可以让Kinect感知世界的CMOS红外传感器。该传感器通过黑白光谱的方式来感知环境:纯黑代表无穷远,纯白代表无穷近。黑白间的灰色地带对应物体到传感器的物理距离。它收集视野范围内的每一点,并形成一幅代表周围环境的景深图像。传感器以每秒30帧的速度生成景深图像流,实时3D地再现周围环境。如果你玩过pinpointimpression3D针模玩具可能更容易理解这一技术——将你的手(或者脸,如果你愿意的话)按压在这种玩具上,就可以产生你身体某一部位的简单3D模型。

寻找移动部位

Kinect采用分割策略来将人体从背景环境中区分出来,即从噪音中提取出有用信号。Kinect可以主动追踪最多两个玩家的全身骨架,或者被动追踪最多四名玩家的形体和位置。在这一阶段,我们为每个被追踪的玩家在景深图像中创建了所谓的分割遮罩,这是一种将背景物体(比如椅子和宠物等)剔除后的景深图像。在后面的处理流程中仅仅传送分割遮罩的部分,以减轻体感计算量。

Kinect的大脑

真正的魔术在这里发生。分割化玩家图像的每一个像素都被传送进一个辨别人体部位的机器学习系统中。随后该系统将给出了某个特定像素属于哪个身体部位的可能性。比如,一个像素有80%的几率属于脚,60%的几率属于腿,40%的几率属于胸部。看起来这时候我们就可以把几率最大的可能性当作结果,但这么做未免太过武断了。我们的做法是将所有的这些可能性输入到接下来的处理流程中并且等到最后阶段再做判断。

看了上面的介绍,你也许要问我们如何教会Kinect辨识人体部位。开发这一人工智能(被称为Exemplar(模型)系统)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数以TB计的数据被输入到集群系统中来教会Kinect以像素级技术来辨认手、脚以及它看到的其他身体部位。下图就是我们用来训练和测试Exemplar的数据之一。

模型匹配:生成骨架系统

处理流程的最后一步是使用之前阶段输出的结果,根据追踪到的20个关节点来生成一幅骨架系统。Kinect会评估Exemplar输出的每一个可能的像素来确定关节点。通过这种方式Kinect能够基于充分的信息最准确地评估人体实际所处位置。另外我们在模型匹配阶段还做了一些附加输出滤镜来平滑输出以及处理闭塞关节等特殊事件。

骨架追踪系统的目标之一是为处理流程的各种输出提供一种菜单式的选择界面。游戏开发者可以选择任意的系统部件组合来开发各种游戏体验。比如,你可以仅仅使用分隔映射来制造一些惊人的华丽效果(《YourShape:FitnessEvolved》是一个好例子)。

讲到这里,我们已经描绘出一个可用于控制游戏或娱乐的完全实时的体感系统。接下来,Arjun将介绍改进的XboxDashboard和KinectHub。他将向你展示这两个用户界面如何利用景深图像流和20关节骨架系统来创造一种基于自然手势的,访问游戏、电影、音乐和其他娱乐活动的全新方式。

Kinect:技术如何最终理解你!

如今,技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直到现在,技术产品在真正理解人类意图以及适应个体风格差异方面做得仍然不好。Kinect的问世让这一切有所改变。站在Kinect前,它就能知道你是谁。不仅如此,还能将你和你的爱人区别开来。当你移动时,传感器能在瞬间追踪到你。想要互动?用声音和肢体移动就可以播放电影、玩游戏、和朋友聊天等等。不需要学习任何新的控制方式,多么神奇!

前面Kinect团队项目经理Ron已经描述了Kinect传感器让Xbox实时追踪玩家动作背后的高深技术,但我们如何最佳地运用?我们的目标是让玩家尽可能自如地控制Xbox,同时让所有用户可以容易地学习并理解各种控制手势。接下来我们会更加深入地揭秘这一体感技术,并且谈谈在KinectHub和Dashboard中的Kinect体验。

手势:从何说起?

等下,别那么自信。问问你的朋友他们是怎么想的,你可能会惊讶地发现他们的回答和你是如此的不同。是你的方式更好吗?不一定,只是对你来说更有逻辑性。人类的独特之处在于能通过多种方法来完成某一特定任务。让我们拿驾驶来做例子。如果你让100个人来模仿如何开车,你可能会得到许多答案。有些人会将两手分别握住面前的10点钟和2点钟位置,有些人可能会只用一手握住12点钟位置,有些人可能会背靠椅子坐着;同样地,模仿脚踩油门、刹车和离合器的方式也会五花八门。所有这些方式都能让我们驾驶,而技术的工作就是要能识别所有这些方式——让技术理解你!

那么,识别一个看似简单动作有多复杂呢,拿伸手做例子。当你想伸手去拿什么东西的时候,你会认为伸手的方向应该完全垂直于身体平面。但实际上由于肩膀和手臂关节的结合方式,你不可能以直线方式伸手。因此,每个人都会以略为不同的方式做出一个伸手动作,但每个人都觉得这是一个同样的伸手动作。成功的手势识别就是要理解人类动作的微妙之处,并且让技术了解这些不同。

研发Kinect这款革命性产品的过程中,我们既要战胜上述挑战还要让产品易于使用。我们所做的每个决定都是人机互动领域史无前例的,我们的工作有可能将重新定义互动娱乐技术的未来。

手势原型:去粕取精

我们在为屏幕导航创造控制手势时,采用了很常见的方法:记录下了所有能想到的天马行空的点子,比如用脚来选择菜单神马的。当我们意识到这样的点子实在太多了的时候,我们知道需要一种更靠谱的选择方式。

在数月的测试、观察和研究后,我们得到了一种简单且容易理解的控制方式——悬停选择和翻页控制。悬停选择是一种容易学习、高度可靠并且可预测的机制,而翻页控制提供了一种更有触感的方式来控制屏幕内容。

让我们通过XboxDashboard和KinectHub的实现方式来更加深入地谈论这种控制模型的细节。

KinectHub:Kinect体验大本营!

KinectHub是XboxDashboard中的Kinect体验中心,在这里你可以用手势来访问Kinect内容。Hub的设计简单且容易理解,你可以注意到我们采用了巨大的颜色分明的项目方块,让用户轻松地找到并选择他们所想做的事。

在Firefox浏览器中,通过右键、菜单栏功能项或快捷键(cmd+U)就可以查看的网页源码。不过弹出的仅仅是个浏览窗口,想要进行编辑等进一步操作的话就得靠复制粘贴大法了。有没有这样一个办法,能够让Firefox的查看源代码功能直接调用外部编辑器来进行操作呢?

Coda网页开发工具

填入应用的Unix可执行文件路径(注意替换xxx为适合你的路径):/Applications/xxx/Coda.app/Contents/MacOS/Coda

其他应用均可以使用查找Unix可执行文件路径方法来找到对应的字符串值。(TextMate、MacVim测试可用)

BBEdit文件编辑器

对于BBEdit来说,有点小小的不同。首先确定你机器里面BBEdit附带的CommandLineTools是已安装状态(菜单栏BBEdit-InstallCommandLineTools...),然后将外部编辑器字符串值指向:/usr/local/bin/bbedit,即可。

如果不喜欢这样的修改,只要把view_source.editor.external值恢复成false就行了。

用文本编辑器打开,找到下面这段,改成你想要的文字就行了。拖回原来的地方,输密码,覆盖原来的文件。

当然,除了文件夹的默认命名规则,你也可以修改其它的文字,比如警示语什么的。就像下面这句

你或许已经知道如何在OSX系统下通过快捷键使用屏幕缩放功能,当放大倍数越大的时候你看到的图像或文本会越模糊,抗锯齿效果在这时候便发挥了作用。如何禁用此时的抗锯齿效果呢?

首先进入屏幕缩放的放大模式(按住Contorl滚动鼠标滚轮或双指在触摸板垂直滑动;抑或是Cmd+Option+'+'),然后利用快捷键Command+Option+\便可以启用或关闭抗锯齿效果。

下面一组图展示出此效果关闭前后的效果对比:

当然,此效果对图片也同样有效。

如果你觉得有点麻烦,MacStories提示:你可以尝试登出MacAppStore用户,然后重新登陆一样可以解决问题。

打开终端输入say命令后空格,然后键入你要Mac说的话(仅限英文),比如:

sayWhatdoyouwanttosay

怎么样,你喜欢正确发音(Oh.Ess.Ten)还是果粉们的常用发音(Oh.Ess.Ex)呢?

小编试了一下用say命令说十个罗马数字,其中II、III、XII、XIII、X会直接发出对应的英文数字音,其余的五个和X以上的则是直接发字母音。

然后你会发现iTunes的菜单里多了一个小冬冬:

此脚本支持任何iTunes版本,我从8.x开始用,一直到现在10.x都可正常使用。

更新完毕!共计261张图!!!图片取自AngryBirdsWalkthrough!给需要的朋友!

网路上关于iOS的使用技巧可以说是汗牛充栋,不有一些极其有用的小技巧,由于比较零碎,很容易被忽略。此文就是nAODI收集的一些使用技巧,之前在Twitter上想到就推,在此做一个归档。如果你还有什么实用的小技巧,欢迎留言,偶会补充。

当你不想接一通来电,又被其不断的响铃或震动所困扰时,只需按一下任一「音量」按钮或「开关」按钮,手机马上进入静默状态。响铃与震动统统消失。

当你在输入文字时,摇晃手机就会有对话框弹出询问你是否「Undo」,再晃一下则是「Redo」。在输错内容时格外方便,免去不断按「退格键」繁琐。

如果临时要输入一段内容有大量自创词,又不想去关闭「改错」功能。可疑先输入一个字母「z」,然后将光标移到「z」字母前,再键入任何内容都不会激活「自动纠错」功能。

将一些条形码的会员卡、单据拍下来存成照片,借由iPhone高清晰的屏幕完全可以被扫描器识别,从而免去带大量卡片的繁琐。

Mac下iPhone的备份文件存放在路径「/Library/ApplicationSupport/MobileSync/Backup」下,Win下存放在路径「C:\DocumentsandSettings\XXXXX\ApplicationData\AppleComputer\MobileSync\Backup」下。

如果你觉得许多转好的iPhone格式视频清晰度太低,可以直接下载iPad适用的视频文件,在iPhone4上播放清晰度会比普通为iPhone转换的视频好很多。

此外,密码的长度也与安全程度有关,密码越长,相对来说就越安全。据黑客资料显示,在谷歌、雅虎和微软这三大网站的用户中,超过40%的用户密码是6位的,将近20%的用户密码是7位的,30%左右的用户密码为8位及以上。如图所示:

黑客也披露了谷歌、雅虎和微软三大网站的用户电子邮件的常用密码:passwOrd、blahblah、iloveyou、666666、cheese。如图所示:

HowtouseGFWtostopDDoSattacksfromChina

Itusesnative

TheplayercanbecompletelystyledwithCSStoprovideaconsistentuserinterface.

audio.jscanonlyplaymp3filesandcanbeextendedinanywaylikeplayingasinglefileoralistofsongs.

ALPHA实验室全景。图/CERN

ALPHA的实验结果却跨过了这个门槛。首先,实验必须在真空中进行,科学家设计了一个真空管道,排除了绝大部分的空气物质。反氢原子是中性的,没法通过电荷来捕获,怎么逮住它呢?杰弗瑞介绍,尽管电中性,反氢原子还是带有微弱的磁场,可以对磁场做出反应。

在热力学上,温度体现的是物质粒子的动能。理论上说,如果物质粒子达到绝对零度时,它应该完全静止。所以,温度越低,粒子的速度越慢。科学家们让来自LHC的高能反氢质子减速冷却,最后让-70℃左右的反质子束和更冷的正电子束进行对撞,一些反质子和正电子结合形成了反氢原子。如果说LHC的目的是令粒子更快、更热、更重,那这个实验中,原子则变得更冷更慢,其中速度最慢的反原子,温度仅有-272.5℃。

在高能物理的反物质实验如LHCb,主要的实验目的是寻找宇宙初期为何物质战胜了反物质而存在。另一些反物质实验,如CERN的另一实验ATHENA,主要研究反物质和引力的关系,而ALPHA的主要目的是研究标准模型是否能够同样作用于反物质。

标准模型认为,反物质和物质遵循一样的物理原则,比如反粒子应该和对应的粒子一样能够吸收同样的光的颜色。因此,此次科学小组用激光照在反物质上,准备探究其是否和对应的物质一样吸收同样的光波。

捕捉反物质的技术正在突飞猛进。杰弗瑞表示,明年年初,他们将能够捕获更多的反原子。CERN的另一个实验项目ASACUSA,最近也在他们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新技术,将反氢原子引导到一个真空管中研究飞行速度。这个实验的目的是制造足够多的反物质,研究其运动行为。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金煜

1、一个猎人射杀了一只熊Ahuntershootsabear

2、拥抱生活EmbraceLife_Anewonlineadwithatwist

4、OldSpice的回应Re_Everyone_OldSpice

5、Puma大合唱ThePUMAHardchorus

啧啧,不同的车有不同的震法,大有大的好,小有小的妙,色男色女们的智慧可真是不得了!

可惜这里的车都是进口车,国产车太少了,什么时候国内也为国产车出一个车震手册就好了!

如果车展上买车送美女,那么大家买了马上就能震了,送福利图一张,表示我对车震的深深怨念!

Zalewski声称,他相信中国黑客正在利用这个新漏洞。证据是他在12月30日,发现来自中国的IP地址在Google.com.hk上搜索两个MSHTML.DLL函数——BreakAASpecial和BreakCircularMemoryReferences——与新发现的漏洞有关,而中国黑客似乎对cross_fuzz不很熟悉,他下载了所有能访问到的文件。

目前,业务扣费主动提醒和增值业务0000统一查询退订两项服务均免费向中国移动客户提供。

新业务全国后台支撑升级工作完毕

一个屡获大奖的专业PHP集成开发环境,具备功能强大的专业编辑工具和调试工具,支持PHP语法加亮显示,支持语法自动填充功能,支持书签功能,支持语法自动缩排和代码复制功能,内置一个强大的PHP代码调试工具,支持本地和远程两种调试模式,支持多种高级调试功能。

Size:316MB

国内类似的资源网站也很多,这里就不一一列出啦,JustGoogleIt!

现在SugarSync已经全面支持中文了,无论软件界面还是网页版都有中文版了!本文写于较早时候,截图均为英文。

以下就是软件正式运行时的主界面。您可以随时添加需要同步的文件,系统即刻进行同步(进度条和状态在软件最下方)。关闭主窗口,软件会自动在后台运行,并在系统托盘显示控制台图标。

由于网络同步工具不少,X-Force都介绍了3款了,可能大家会想知道哪款是最好的?其实选择什么工具要看你自己的实际需求,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大家应该亲身去体验一下它们,了解一下各自的优缺点,才能做出适合自己的判断。

xhEditor是一个基于jQuery开发的简单迷你并且高效的可视化XHTML编辑器,基于网络访问并且兼容IE6.0+,Firefox3.0+,Opera9.6+,Chrome1.0+,Safari3.22+。在众多用户不断的问题回馈和意见反馈下,经过长达1年零3个月的不断完善后,v1系列的正式版本v1.0.0Final终于正式对外发布。经过这么久的不断开发修正和完善,v1.0.0Final的BUG数量相对已经非常少,我们有自信可以给大家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为了庆祝VerizonDroidX的发布,Google公布了最新版Android2.2(Froyo)源码,这套代码最早在5月份被披露,并试验性地运行在NexusOne上。2.2版带来了提升后的性能,更快的浏览器,云到设备的消息传递和改进后的AndroidMarket,并对微软Exchange提供了良好支持,目前共有60种Android设备可升级到该版本,以下是来自开发者博客的内容。

如果想要下载源代码进行编译,可以使用:$repoinit-ugit://git.android-x86.org/android-x86/platform/manifest.git$reposync$makeiso_imgusb_imgTARGET_PRODUCT=eeepc

Android系统中虽然包含了kerneltree但是在编译的时候完全用不到。事实上,kernel就是以prebuildbinary(预先编译好的二进制档)的方式被加进最后产生的镜像文件中的。对于这种做法,在手机操作系统上没有任何问题,反正要编译什么功能都已经预先知道。然而对于X86平台来说,这样的做法显然不妥当。每个人的需求不相同,所需要的kernel也就不同。另外kernel的更新速度很快,尤其在X86平台。因此比较聪明的做法就是在编译Android的时候加入kernel编译,并直接将编译结果加入镜像文件中。新版的源代码加入了kernel编译规则(build/core/kernel.mk),给X86预设的config存档放在kernel/arch/x86/configs/android-x86_defconfig。在编译过程中,会以这个config为主,产生kernel和对应子组块。也可以单独编译kernel:$makekernelTARGET_PRODUCT=eeepc

也可以使用自己的config存档。只要将它放入kernel/arch/x86/configs中,并且指定变量TARGET_KERNEL_CONFIG就好(假设config存档名叫my_defconfig):$makeiso_imgTARGET_PRODUCT=eeepcTARGET_KERNEL_CONFIG=my_defconfig

这个全新的AndroidX86平台是由Beyounn和Cwhuang主持设计的。项目的主要目的在于为X86平台提供一套完整的Android系统解决方案。这个项目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可行源代码树,配套文档以及LiveCD与LiveUSB。

系统的最新版本是发布于2009年7月的AndroidX86V0.9。这个系统实现了如下功能:使用Kernel2.6.29内核,并开启KMS功能。支持提供了音效。支持网络摄像头。支持存储卡与移动存储设备的自动加载。支持自动检测驱动模式。支持Ethernet(DHCP)。支持鼠标滚轮。即时显示电池状况。支持待机功能。支持触摸屏幕。支持压缩档案格式。支持除错模式。加入了BusyBox。可以运行在虚拟机上如:VirtualBox,Qemu,VMware发布了LiveCD的ISO存档,以及LiveUSBImage存档。支持无线网络并可从GUI开启并设定。全新的安装模式,可以安装到ext3/ext2/ntfs/fat32磁盘格式。可以载入firmware的hotplug。改善键盘支持,可以使用usb键盘。按下电源键可以开机。

而小组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在于改善以下几个方面:对于Wifi无线网络更好的支持(目前可以较好的支持at15k和at19k,而对于其它类型的设备则需要进一步完善)。对于蓝牙设备的支持。更完善的安装程序和多重启动系统。多平台支持。Fn键的支持。电源管理系统。3D加速与高清设备的支持(目前已经由olv完成,需要进一步在平台上进行测试)。多点触摸设备的支持。3G移动设备的支持。开发更多的第三方应用程序。

由此可见,AndroidX86版还处于雏形阶段,系统还需要很多完善的地方。但是经过我们的试用,发现这个系统在X86平台的移动终端上还是有很大潜力的。

软件下载:

安装说明:

软件截图:

这个效果在IE和Mozilla浏览器上都可以工作,代码如下

1.HTML页面直接写

2.JS中写

在IE中需要通过"filter"来定义透明度"opacity",而在Mozilla中是可以直接解析"opacity",所以如果要使得这个效果在两种浏览器中都得到支持,需要把两种设定都加进去。针对IE的设定:this.filters.alpha.opacity=50而针对Mozilla的设定:this.style.MozOpacity=0.5

3.CSS样式表中写

css代码里这样写就可以:.div{filter:alpha(opacity=50);/*IE*/opacity:0.5;/*Mozilla*/}

1)表格:插入表格采用dialog,可设置常用属性。插入表格后在表格上点击右键弹出表格控制菜单。2)右键菜单(contextmenu):支持左侧小图标、分割线,外观更美观。

3)菜单(menu):标题、字体、文字大小、颜色可以反映当前状态。

4)表情:增加分页和预览,通过allowPreviewEmoticons属性可关闭预览表情功能。

5)弹出框(dialog):弹出框支持阴影效果,通过shadowMode可关闭阴影效果。

6)国际化:3.5版本开始所有中文都提取到一个js里,制作其它语言版本只需要翻译src/lang/zh_CN.js即可。

7)新接口:引入KE.html,KE.text,KE.selectedHtml,KE.insertHtml,KE.appendHtml,KE.isEmpty等函数。

其它改善和bugfix:

--------

*改善:编辑器底部显示向下拖动指示图标。

*改善:点击编辑器外的页面其它部位时关闭菜单。

*改善:移除编辑器时将编辑器内容设置到原来的textarea。

*改善:从外部粘贴内容时自动将font转换成span标签。

*改善:ASP.NET程序改成ashx,使用时不需要编译。

*BUG:修改了在IE上选中图片或表格后无法用backspace键删除的问题。

*BUG:修改了在Firefox上全屏后浏览器一直处于加载状态的问题。

*BUG:修改了在非IE上DOMContentLoaded事件不起作用的问题。

*BUG:修改了删除编辑器时没有销毁事件的问题。

*BUG:修改了设置成无颜色时其它样式也被删除的问题。

*BUG:修改了拖动时拖到浏览器外面放开鼠标后会粘住的问题。

*BUG:修改了在Firefox上pre标签自动生成br标签的问题。

*BUG:修改了在IE6上用KE.cmd.wrap方法设置class属性后没有效果的问题。

*BUG:修改了在P标签内没选中内容时无法插入超级链接的问题。

*BUG:修改了使用快捷键加粗体、斜体、下划线时没有同步的问题。

演示:

下载:

具体代码如下:';

for($i=1;$i<=4;$i++){$stp.=$stp;}

$foot='';$cont=fopen("test.xml",'w');fwrite($cont,$head.$stp.$foot);fclose($cont);>

下面介绍的网络法则:逻辑通常不是严谨的,有的还很荒谬,它们仅仅是一些总结,感想或幽默,也许能提醒你陷入无意的骂战,或是加强某些看法。有句话讲,能广为流传的名言都是极端偏见的。

后来衍生成网络版,定义如下:

在在线讨论不断变长的情况下,把用户或其言行与纳粹主义或希特勒类比的概率会趋于一(100%)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你可以想象,讨论中,一旦把带有邪恶的纳粹形象引入,不仅有侮辱对方的意思,还把讨论引向主观式的对错判断,而且比照的逻辑就是个谬论。当讨论渐长,不耐烦的人也渐多,攻击出现的概率倍涨。

你看到了,很多时候,把别人比作希特勒,相当于一种恐吓论据,其逻辑也是谬误的。在讨论中,有人故意用纳粹结束话题,也是备受谴责的。

从论证观点转换到主观性判断,由坚守阐述自己的观点转到挑对方的毛病,交流变成了诋毁。所以,我把国内的高德温法则表述成下图:

没有表情的示意,或是其它明显的幽默表示,不可能创作一个讽刺原教旨主义的仿拟作品(parody),同时其他人又不会误解真实的含义。

坡法则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是嘲笑原教旨主义者的观点,说明一些原教旨主义者的看法是多么的极端和荒唐,以至于连讽刺性模仿文(parody)不能分辨区别;

第二层则是说一些网民,无论讽刺作品做得多么的夸张荒谬无逻辑,某些时候,某些人总会上当,信以为真。

造成这种情况,就是因为某些人的极端原教旨主义倾向。而坡法则,最初是来自讨论宗教时的争执,后来多数的使用范围也是在宗教和政治方面。

可能你会说,我怎么没发现自己有某种偏见倾向?确实,单靠自身很难发现,更多是从别人身上认识自己。

我这么说是基于这样一个现实:任何人类思维都具有原教旨倾向。所有理论都倾向于造成一种自我完善的体系,可以运用它来解释和把握整个世界,最终它成为一个人看待和衡量世界的眼镜和尺子。

可见,当你偏见的时候,你还是会努力的维持完善自己的偏见,寻理由支援。

下面这个出色讽刺仿拟例子,就结合了高德温法则和坡法则。讽刺了把希特勒做类比的逻辑谬误,同时又耍了原教旨主义者,他们很可能分辨不出原意,真以为是讽刺欧巴马:

任何试图指责纠正另一个帖子拼写或语法错误的帖子,本身必定含有拼写或语法错误。

这法则的话外音就是说:假如你要在bbs或blog等发帖,纠正别人帖子里的拼写或语法错误,一定要注意把自己的发言检查3篇!

为什么会有此法则?初次听起来还有点荒谬,可是网络世界里却不断在上演。既然别人的帖子你读懂了,错字你也明白了,还有什么能让你愤怒,以致费时去批评别人拼写和语法?甚至人品?

当一个人混乱或忙于骂战别人拼写或语法时,他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对方身上挖苦,此时,自己的拼写语法通常都抛至脑后,错误自然难免,最后造成比别人更为尴尬窘迫的下场。

要理解,这个法则不是阻止你纠错别字,而是提醒,心态很重要。

中文网路有句话:傻逼从来都是自证的。当你因某人的个别错字莫名兴奋时,谨记此法则。

(警告:一旦你熟悉Rule34,整个人不仅完全认同Rule34,并且看待事物的方式,人生观,都将产生变化,谨慎深入)

Rule34的定义是:

就是这么条简单的定律,在互联网时代,它成立了。以前仅靠软文学,黄色笑话,AV等媒介,尚不足以印证此法则,而在互联网时代,一切你能想象的事物,都可以用图来使之色情化,毫无例外!

如果你没理解,可以反面想想:一个质疑拖鞋不能色情化的家伙,他得想过,看过多少色情化作品才会出此质疑?

中文网路里有句话精辟的阐述了Rule34的状态:湿人眼中什么都是湿的,如有一颗淫荡的心,那么全世界都将为之淫荡。

当然,你在和谐世界里是不会发现rule34的威力的。据我观察,中文网路里,rule34的主要影响在文字方面,无数的荤笑话里边。

rule34不能再细说了,这条法则完全展示出来对某些人是恐怖性的,原因如rule28所说:Therewillalwaysbemorefuckedupshitthanwhatyoujustsaw.

一,三大门户网站都是流氓网站。

二,任何事情,国内的记者参与得越多,报道效果就越糟糕,因为三大门户总是会把所有报道中最差劲,最弱智的报道放到首页。

三,门户网站看多了,你一定会变成一个流氓。

以上偏激吗?如果你知道软文,推广,公关稿在门户是难以区分的,那么你自然会避而远之。另外还有位推友是这么总结的:

因此,学会对话,识别坑,就要理解这流传已久的BBS十大定律:

第一定律:回复最多的帖子,是拥有马甲最多的人写的。

第二定律:帖子的价值和回复的人数成反比;与感叹号的多少成反比。

第三定律:网名的香艳煽情程度和该人的丑陋程度成正比。

第四定律:在BBS上好不容易成名了,可又厌倦了。

第五定律:你拍过某人的一次板砖,以后就再也不会忘记他了。

第六定律:有人爱现实所以爱网络,有人因为恨现实才爱网络。

第七定律:争论中没有获胜的,与女性争论,没有不惨败的。

第八定律:拍你砖的人比捧你场的人更理解你的帖子。

第九定律:高手对垒,一开始比的是才气和知识,最终分高下的是人格因素。

第十定律:签名档越复杂,头脑越简单。

1、对话的目的是寻求真理,不是为了斗争。

2、不做人身攻击。

3、保持主题。

4、辩论时要用证据。

5、不要坚持错误不改。

6、要分清对话与只准自己讲话的区别。

7、对话要有记录。

8、尽量理解对方。

由于中国特色的国情,很多不是本着交流,寻求真理的目的,而是来搅局,炫耀,抨击,奚落,他们分不清情绪与话语,于是网民又增加了第9条:遇到傻逼,还是要骂。

网络时代,爆炸性的信息,我们不得不利用协同过滤来筛选信息,只订阅符合自己口味的博客,只混对味的论坛,只看Digg来的内容。而所作的这一切,都是使浏览到的信息更符合自己,其中一个负面就慢慢显现,过滤掉了所有反对的声音。

许多人是从完全安排好的电视报纸模式,突然转变到全自由选择信息的时代,很茫然,或很极端。

群体极化是指:群体讨论时,众人的观点并不总是均衡了,而是极化了,使大伙最初的偏见得以加强,最后变得更为极端。

互联网的出现使得更易成为极端主义的温床。这在国外非常常见,一些典型的就是极端原教旨环保主义者。

当然,极端未必不是好事,如同恶搞,人受自身思维的限制,有时只有把平常的事件夸张化,极端化,人们才会发现问题所在和反思。但必须要有这个意识:有时团体决策不见得比个人好,在群体极化现象下可能更差。

永远不要意淫别人应当如何发推,一但进入对某人的幻想,他发出不符你妄想的推时,大脑程序会自动进入混乱机制。轻者纠结,不满自己;重者叫妄想的破灭,反咬一口。

09杀很大,10坐沙发。

数据显示13%的受访者为女性,87%为男性。这与大多数人的预测基本吻合,中文Twitter圈子阳气过重,男性推友应该鼓励身边的女性朋友上Twitter,不然,按照这个比例,在Twitter上找到女朋友的几率不会很大。

男性的比例和近期流行的统计学黄金比例87.53%非常接近。

数据显示大多数推友的年龄在21-29岁之间,这部分推友占了将近70%的比例。以下是数据表格:

在接受调查的推友里,年龄最小的是12岁,最大的为55岁。下面是年龄分布直方图,很明显地,推友的年龄呈正态分布,24岁的推友最多。

其实根据年龄分布我们可以比较容易地猜测到推友的学历,但一切还是应该以数据为准,下图为推友学历分布图:

结果显示,持有或即将持有本科学历的占了中文Twitter用户的绝大部分,硕士学历的推友是Twitter中文圈的第二大群体,接下来是大专学历的推友。

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一群高中生正在向Web2.0拥抱。

若干年前,有着自由思想的大学生做了一件轰动的事。现在,掌权者怎么可能轻易让大学生上Twitter?

为了让地域分布的数据看起来舒服一点,我没有按照大小排列。

从下面的图表可以看出,将近一半的受访推友来自北京、上海、广东三地,接下来分别是:浙江、江苏、福建。

这6个地区的推友占了总数的67%。从地图上看,这6个地区都位于沿海地区,经济相对比较发达。

我同时还对推友的职业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图所示:

另外,调查还显示自由职业者、媒体人士也是Twitter的常客。也有不少教师、公务员潜伏在Twitter上。

这是调查里的最后一项。因为Twitter在中国被屏蔽了,没有一定的折腾精神是不会上Twitter的,那么,是什么原因让中文Twitter圈子里的人一直坚守这个阵地呢?下面是一些理由:

1、了解真相,开拓视野

4、因为饭否被关了

6、开始是为了follow喜欢的球星,后来渐渐喜欢上twitter的一切!

7、觉得twitter的交流方式很有趣

8、在这里信息无审查,信息最原始的传递逻辑得以在twitter保留

11、我从可能吧知道这个东西,我觉得作为一名党员应该尽可能的多了解世界。

13、在政治灌输很严重的军校,Twitter让我能保持独立的公民意识。

14、大学老师介绍

15、这里说谎的人少

16、工作需要

17、新闻系学生的必然选择

18、仅凭对新技术的热爱

20、为什么不上twitter?

从这20条理由里可以看到,有人因为工作需要所以上Twitter,有人在别人介绍下上了Twitter并在Twitter上活跃起来,有人为了自由地说话,也有人为了在Twitter上追求心仪的女生。

上面只是一些较有代表性的理由,1000个人里或许有1000个上Twitter的理由,但追求自由发言、追求事实真相的心永远是有交集的。

还没有Twitter?为什么不上?

因此,在Web2.0时代,我们必须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来减少信息过载,同时也应该为减少接收者信息过载而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

微博客的信息虽然简短,但发布者也应该为接收者着想,不应在价值信息的周围附带太多干扰成分。

在HomeTimeline里你能看到2类信息:

有2类信息是不会出现在你的HomeTimeline里的:

C:刚吃完饭,很饱。

那么,A对C的回复是不会出现在你的HomeTimeline里的。

Twitter、新浪微博、网易微博都采用了这种信息显示机制。Twitter是第一个这么做的,因为它认为:

让我们分别看看这3条微博信息,分别来自Twitter、新浪微博、网易微博:

图:官方的Retweet功能

使用非官方RT带来的弊端是多方面的:

很多人认为使用非官方RT来回复会让信息的结构更清晰,比如这一条:

即便使用非官方RT的人没有将其当作回复来使用,它依然会带来不必要的信息重复。

而如果B、C、D、E都使用Twitter官方提供的Retweet功能,A的HomeTimeline将会是这样的:

jason5ng32:一般我见到陌生女人都称呼美女(RetweetedbyBandother3people)

哪种更有优势一目了然。

有人说,怎样发微博是个人的事,喜欢用官方还是非官方RT都是个人的自由。当然,没有人禁止你使用非官方RT来回复和转发,但如果你想成为一个良好的信息传播者,你应该在学会如何给自己减少信息干扰的同时为别人着想,给别人提供尽可能低污染的价值信息。

所以,我建议大家以后在使用Twitter的时候,不要使用非官方的RT来转发和回复,这对于信息结构化是不利的,同时也会给人带来干扰。信息结构化良好的信息不但给人带来更大的价值,机器在处理的时候也能更为快捷高效。

今天约了国内某个知名的专门介绍新鲜事的博客两个blogger出来聊天,对他们摘要输出RSS我表达了强烈的抗议。

因为我认为内容是免费的,在互联网上,能盈利的是内容带来的附加价值,而内容应该是免费提供所有人的。所以我一直对默多克说要做收费新闻、人民日报要做收费新闻都嗤之以鼻,如果不是人们必须要使用的工具(内容),就不会有必须收费的理由。况且,内容产业的差异化很小,不看你的,我可以看别人的,如果你必须收费,我会义无反顾地抛弃你。

摘要输出RSS和网络新闻搞收费一样,虽然短期内不会看到负面影响,但我相信这对于品牌的建立来讲是有害无利的。

我认为,全文输出RSS的优势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点:

像GoogleReader、有道阅读器、鲜果阅读器等,都能将RSS内容静态化到阅读器的数据库里,如果原文被删,阅读器里的数据会依然保留着。

或许这帮接受调查的Twitter用户不能代表大多数订阅者的想法,但我相信他们所代表的不会仅仅是一小撮人的想法。

另一方面,社会化推广也是增加网站名气的一种方式,这种推广可能不会立竿见影带来成效,但在长远来看,是利多于弊的。

免费的概念不仅仅是指节省用户的金钱支出,还尽可能节省用户所有的成本,让用户可以以最简单的方式就获得需要的东西。

我认为摘要输出RSS和电子报纸收费的理念多少是有些相同的,都是惧怕原创的内容不能带回流量,惧怕原创的内容被采集站用RSS来大量采集。

这是没有必要的担心,作为内容网站,对于用户来说,没有谁是用户在生活必不可少的,没有了谁用户都能找到类似的替代品,或直接不需要这个媒介。因此收费报纸在互联网是行不通的,同理,RSS摘要输出也只能是降低用户的阅读体验。

而对于中国特色的内容采集站,原创网站更不需要惧怕,因为你的内容永远是原创的,抄袭者自己得益的同时,也相当于给原创网站做了一次宣传。况且内容是免费的,又何必将心思放在那些无良的抄袭者身上,而不去思考如何将免费的内容转化为营收呢?

做出了口碑,免费的内容也能为网站带来非一般的价值。

很多blogger摘要输出RSS都是为了增加流量,但是,从我的经验以及和其它blogger交谈中得知,订户和页面浏览者几乎是两个没有交集的群体,他们只有极少数会到页面上访问、留言。

那么,为什么要强迫订户跳转到页面上?为什么要强迫所有订户都转换成页面浏览者?既然站长想要更多的PV,为什么还要输出RSS?

既然订阅和页面浏览者是两个几乎独立的群体,那么,网站就应该为这两个群体提供完整的服务。如前面所说,订阅者能为网站带来额外的、意想不到的流量,为什么要放弃这些长期的利益,而追求那些眼浅的目标?

谁说RSS订阅者没有价值?

Mrss.dokoda.jp似乎被墙了,它的用法和FiveFilters一样,将要生成全文RSSFeed的摘要地址填写到表单里,按下Enter即能生成一个全文RSS地址。

FiveFilter和Mrss.dokoda.jp都是自动化制作全文RSS的,对于Wordpress博客来说,它们基本可以应付得来。

Yahoo提供了一个非常强大的RSSFeed操作台,在这个操作台上,你可以为任意一个不提供全文RSS输出的Feed制作一个全文的Feed。

1、可能吧并非必须翻墙才能访问,有时你需要多观察。

1、编写4种WebService方法

2、编写js调用以上方法

这里给出代码,希望对Ajax跨域感到棘手的朋友有所帮助:

感觉是不是比ExtJs的ScriptTagProxy还要简洁个人感觉Jquery简单明了,短小精干,ExtJs功能强大,组件丰富!

一个漂亮而整洁的图片幻灯,被nettut推荐,如果你想自己做一个图片幻灯效果,就去看看吧。

1、关于页面元素的引用

通过jquery的$()引用元素包括通过id、class、元素名以及元素的层级关系及dom或者xpath条件等方法,且返回的对象为jquery对象(集合对象),不能直接调用dom定义的方法。

2、jQuery对象与dom对象的转换

只有jquery对象才能使用jquery定义的方法。注意dom对象和jquery对象是有区别的,调用方法时要注意操作的是dom对象还是jquery对象。

普通的dom对象一般可以通过$()转换成jquery对象。

由于jquery对象本身是一个集合。所以如果jquery对象要转换为dom对象则必须取出其中的某一项,一般可通过索引取出。

以下几种写法都是正确的:

对于获取的元素集合,获取其中的某一项(通过索引指定)可以使用eq或get(n)方法或者索引号获取,要注意,eq返回的是jquery对象,而get(n)和索引返回的是dom元素对象。对于jquery对象只能使用jquery的方法,而dom对象只能使用dom的方法,如要获取第三个

元素的内容。有如下两种方法:

jQuery中的很多方法都是如此,主要包括如下几个:

5、集合处理功能

对于jquery返回的集合内容无需我们自己循环遍历并对每个对象分别做处理,jquery已经为我们提供的很方便的方法进行集合的处理。

包括两种形式:

所谓连写,即可以对一个jquery对象连续调用各种不同的方法。例如:

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

jQuery已经为我们提供了各种事件处理方法,我们无需在html元素上直接写事件,而可以直接为通过jquery获取的对象添加事件。

(1)hover(fn1,fn2):一个模仿悬停事件(鼠标移动到一个对象上面及移出这个对象)的方法。当鼠标移动到一个匹配的元素上面时,会触发指定的第一个函数。当鼠标移出这个元素时,会触发指定的第二个函数。

其中toggle()和slidetoggle()方法提供了状态切换功能。如toggle()方法包括了hide()和show()方法。slideToggle()方法包括了slideDown()和slideUp方法。

11、几个有用的jQuery方法

$.browser.浏览器类型:检测浏览器类型。有效参数:safari,opera,msie,mozilla。如检测是否ie:$.browser.isie,是ie浏览器则返回true。

$.each(obj,fn):通用的迭代函数。可用于近似地迭代对象和数组(代替循环)。如

Name:name,Value:JohnName:lang,Value:JS$.extend(target,prop1,propN):用一个或多个其他对象来扩展一个对象,返回这个被扩展的对象。这是jquery实现的继承方式。

如:

$.extend(settings,options);//合并settings和options,并将合并结果返回settings中,相当于options继承setting并将继承结果保存在setting中。varsettings=$.extend({},defaults,options);//合并defaults和options,并将合并结果返回到setting中而不覆盖default内容。可以有多个参数(合并多项并返回)

$.map(array,fn):数组映射。把一个数组中的项目(处理转换后)保存到到另一个新数组中,并返回生成的新数组。如:

PS.越翻越深奥,有的看不懂,无法翻译.这jQuery的基础还真不好懂.没精神翻了,大家自己看看英文吧.改天有精神再翻译剩下的.

1.首先登陆VPS,用SSH登陆.

2.安装LNMP,进入一个目录:cd/usr/local/src

解压缩unzipLNMP.zip

有些VPS安装后没有unzip这个命令,那么运行yuminstallunzip

进入该目录cdLNMP

给脚本添加执行权限:chmod+xdown.shinstall.shopt.shstartup.sh

下载安装所需的源代码文件:./down.sh

开始安装:./install.sh

(安装过程会询问要默认绑定的域名,然后会要求确认输入y即可)

安装完后,请运行:passwdwww

为www用户设置一个密码.这个用户和密码就是ftp的用户名和密码

修改您的MySQL的root密码使用命令:mysqladmin-uroot-ppasswordmypasswd//mypasswd为自己的密码如果提示没有mysqladmin命令.请运行:yuminstallmysql

这样你就可以上传你的网站了.

程序安装路径:MySQL:/usr/local/mysqlPHP:/usr/local/phpNginx:/usr/local/nginxWeb目录/web/www

这个套装没有安装熟悉的PhpMyAdmin,接下来就下载一个PhpMyAdmin:

购买VPS已经快一年了,最这个行业也算是摸清了底细,最近很多朋友来询问我如何挑选合适的VPS主机,我就不一一回答,直接博文献上。

说的通俗一点,VPS能得到比一般的虚拟主机更高的权限和体验,一般每个VPS都带有至少一个独立IP,可以随意建站,可以随意装系统扩展,可以随意下载东西,总之,在高度虚拟化的技术下,VPS和独立服务器已经差不多,甚至,配置好的VPS性能已经远超于一般配置的独立服务器。

市场上的VPS商家主要有Xen和OpenVZ两种开源的虚拟化技术

OpenVZ是开源软件,是基于Linux平台的操作系统级服务器虚拟化解决方案。OpenVZ采用SWsoft的Virutozzo虚拟化服务器软件产品的内核,Virutozzo是SWsoft公司提供的商业虚拟化解决方案。

根据我的经验,如果OpenVZVPS不超售(你认为可能吗?),性能绝对比XenVPS好,256M内存的OpenVZ甚至能跑起5000IP的WordPress。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90%购买VPS的站长都会选择Xen,这是为什么呢?请接着往下看。

以前有一种言论,说XenVPS绝不会超售,而且成本比OpenVZ高,所以很多站长都倾向于XenVPS。

这里我就很通俗地为大家解释一下为何以前人们会有这种观点,因为XenVPS虚拟程度高,对CPU和内存要求比较高,每划分一个XenVPS,实际的内存就会相应减少,而OpenVZ则不同,虚拟化程度低,内存也是虚拟的,每划分一个OpenVZVPS,对服务器原有的内存大小并不影响。

啥叫超售的最高境界,就是让用户感觉不到一点超售的迹象,一旦发现占用资源大的网站,悄悄移动到空闲的服务器,用户丝毫感觉不出异常。

1、明确你购买VPS的目的

2、不要超出自己的预算

购买之前,必须要考虑好每个月的预算,个人强烈建议月付,而不是年付,因为年付风险比较大,月付风险小,哪天觉得不合适,直接走人就是。按照市场价,根据XenVPS的内存,大致就这个价格

128M内存-10美元/月256M内存-15美元/月512M内存-20美元/月1024M内存-30美元/月

当然只是美国的VPS,本文讨论的VPS全部是美国的,这也是一般的市场价,如果看到某个VPS商的价格比这个便宜很多或者贵很多,那就要担心是否会稳定了。便宜很多的肯定会超售,贵很多的性能也不一定很好。

3、最贵的并不是最合适的

可能你会觉得卖得贵的VPS就是最好的,其实不然。那些价格摆出来都是骗小白的,谁有钱谁上当,按照美国的带宽、服务器硬件、人工成本,基本上主机行业这个市场大体上已经稳定,无论是价格还是配置。如果遇到哪家卖得超贵,比如(MediaTemple),那就要当心了。应付一般的网站,MT的配置已经足够,如果流量稍大,VPS必挂无疑。

4、多学习国内外论坛,看清VPS主机提供商的线路

众所周知,在天朝,网络线路是个很复杂的东西,电信、网通(联通)、铁通,还有什么通的,访问美国的机房,就会走不通的线路。没有一条很稳定的线路,更没有一条适合所有国内运营商的线路。

至于如何查看线路,开始,运行,输入cmd,在弹出的窗口中输入tracertip(或者域名)就能看到从你的网络走到服务商的网络所经过的线路。

目前对电信较好的线路有:Peer1(电信直连,服务器价格也最贵)、nlayer、he.net、GlobalCrossing、XEEX、Savvis等等

对网通较好的线路有:Tinet、Comcast、Cogentco等等

对电信很杯具的线路有:Level3(坚决不要买Level3线路的产品)等等

对网通很杯具的线路有:Level3(亲身体验)、he.net等等

5、摸清楚VPS主机提供商的服务器提供商

这个关系看似复杂,其实很简单。很多VPS主机提供商因为自己成本的缘故,服务器都是直接租用而不是托管的,根据美国的服务器提供商,大致划分以下几个:

自己有机房的VPS商家有:

有关VPS或者服务器的其他问题,可以直接留言,对这个行业比较了解,能回答的我都会回答你。

我以前使用的是一台联想的笔记本,装Win7操作系统。在看了同事和朋友使用MacOS之后,我被它华丽的界面吸引了。同时因为我使用iPhone已经有1年多,我知道苹果在很多细节地方的体验非常优秀,于是我认为我需要体验一下MacOS。

所以我下定决心购买一台MacBook,最终我选择了MacBookPro,因为我更喜欢Pro的外型。

你可以看到,我购买苹果电脑主要有2个原因:

1、从外界知道苹果的体验做得好,想充分体验它。

2、受朋友影响。

MacbookPro采用全金属的外壳,观感和手感都十分让人陶醉,你会发现,它不仅仅是一台笔记本,还是一件艺术品。

内存、硬盘、CPU都不是我关心的,在硬件方面,下面这些是值得介绍的:

我先购买了iPhone,然后再买Macbook。第一次使用iPhone时,我就被多点触屏吸引了,这真的是个体验超棒的玩意。

在Macbook的多点触控板上,你能做的不仅仅是移动鼠标和左击、右击,你还能:

(1)一只手指移动能操控光标

(2)两只手指轻敲能打开右键菜单(不必非要按右下角)

(3)两只手指上下左右移动能移动滚动条(不必非要在右侧滚动)

(4)两只手指绕着指间旋转能旋转照片

(5)两只手指距离缩小与扩大能控制照片的缩放

(6)三只手指左右移动能前进和后退

在光线比较暗的时候,键盘背光灯能给你很大的帮助。

尤其是你和其他人同睡一间房,你想继续用电脑又不想打扰别人睡觉,显然你是不能打开日光灯的,这时你就能感受到背光键盘有多好。

电源线的插销上有一盏很小的指示灯,以绿黄两色来显示电池是否充满(第3点的gif图片能看到)。

另外,在机身左侧靠近身体的地方,有八盏小灯,按一下旁边的按钮,小灯就会根据电池电量情况亮起相应的数量。在开机或关机的时候按下按钮小灯都能显示电量。

MagicMouse是另外购买的配件,外形有点像肥皂。相比起其它鼠标,它的价格较贵。

MagicMouse神奇的地方在于多点触摸。和MacbookPro本身的多点触摸板一样,不同的手指数在MagicMouse上不同的运动都对应着相应的操作。

比如我就设置了中指固定食指左移关闭浏览器的Tab,右移恢复关闭的Tab。这比鼠标手势还好用。

然而,MagicMouse有2个的弱点:

(1)太沉重。装着2颗5号电池,想不沉很难。

(2)耗电太快。我用2颗2400mAH的电池,基本上10天就需要换一次。

根据我自己的测试,不间断地播放mkv格式的电影(使用耳机),我这台MBP能坚持4小时左右。

所以你最好不要期望你的MBP能续航能像苹果说的那样,对半算会比较好。

苹果的高体验设计不但体现在硬件上,在软件上一样技艺超群。

MacOSX10.6.3是我目前使用的操作系统,以前的苹果系统是什么样子我不关心,它目前给我的体验是我用过所有操作系统里最好的。

不管是软件界面、按钮、字体、图标,都能让我这个从Windows阵营投靠过来的人震惊不已。图片能说明一切:

这是程序列表:

Mac下的程序图标都做得很漂亮,这是某个GTD软件的图标:

以CoverFlow的方式来预览川岛和津实的写真:

MacOSX操作系统非常容易上手,一切的操作都非常自然。

在Mac里,拖曳操作是再自然不过的操作。你不仅仅可以将文件夹里要删除的文件拖放到废纸篓(对应Windows的回收站),程序里的项目都能拖到废纸篓删除。比如你能将日历里的某个项目拖到废纸篓,这样就完成了删除动作。为什么你要按delete键?

这里要插入一个小故事。

我母亲从来没接触过电脑,我上个月尝试给她玩Macbook,她打开一张图片后我告诉她图片可以放大。

你不得不感叹苹果在拟物化上花了多大的功夫,以致于操作系统能如此自然、如此简单。

在Mac里安装和卸载软件比在Windows下要简单得多。

在Mac里,你可以给某个文件(夹)标记一种颜色,以方便查找。

在任何情况下,按下Control+Space都会打开一个全局搜索框,这就是Spotlight,在Spotlight里,你能搜索任何东西,包括程序、文件、浏览器历史等。

每个打开的窗口左上角都有3个图标:关闭、最小化、最适合大小。

等等,不是还有最大化吗?

MacOS里没有最大化的概念,只有最适合大小。比如你正在浏览的网页宽度是960px,那么Safari的最适合宽度就是970px左右;如果你当前浏览的网页宽度是600px,那Safari的最适合宽度也会跟着变成610px左右。

以前用Windows的时候,除了复制粘贴,我很少用快捷键。

在Mac下,我用快捷键的频率明显提高。我觉得MacOSX的快捷键设置要比windows的来得人性化,至少我更容易记住Mac的。

Macbook的键盘没有Home,End,PageDown/Up等按钮,这些按钮都是通过上下左右键与功能键结合来操作,键盘的物理空间更加充裕。

以前在Windows下,我想将繁体中文转换成简体,我会打开MicrosoftWord来转换。我很希望简繁转换这个服务能全局使用。

Mac完成了我这个心愿。

在Mac里,你可以设置在任何程序里都能使用系统自带的服务。

比如在任何程序的文本里,我都能选择进行简繁切换。

反选任何程序里的文字,我都能使用Google来搜索它们,或者将它们添加到备忘录里。

很强大?真的很强大。

前面已经说到,在MacOS里,很多操作都能用拖曳来完成,很方便快捷。

Expose是MacOS的窗口管理程序之一。利用Expose,我可以设置当鼠标移动到左下角时打开所有打开的应用程序,鼠标移动到右下角打开当前程序所有的窗口,就像下面截图的例子,我能瞬间预览所有已经打开的Safari窗口。

在Finder(相当于Windows里的资源管理器)里,用户能预览多种格式的文件。

比如我能直接预览PDF文件,如下图所示,我能直接翻页。

和Windows不一样,程序的菜单栏是不跟随程序的位置移动的。它一直是固定在左上角。

杀毒软件让电脑开机变慢,运行效率降低是不争的事实。我在Mac里没有安装任何杀毒软件,不是说MacOS里没有病毒,而是网上绝大多数的病毒都是针对Windows的,尤其是在中国,exe扩展名让人感到恐惧。

我在Mac里只开了防火墙,浏览网页都用Firefox和Safari,我没有感受到任何来自病毒的威胁。

事实上,杀毒软件永远是治标不治本的,病毒总是比杀软先进,良好的电脑使用习惯是避免病毒的入侵的最好方式。

我个人非常喜欢windows里的看图方式:打开一个图片文件夹,双击一张图片,在图片查看器里就能按下一张按钮来切换查看下一张图片。

但Mac下无法隐藏图标,以致于我的菜单栏图标过多。

我以前在Windows下常用的软件分别有对应的替代品:

其它软件也基本能找到替代品。

对于国内的用户来说,切换到Mac最麻烦的事可能来自网银。

目前能够较好地支持非IE内核浏览器的网银是浦发银行和建设银行,其中浦发银行的体验相对更好。

如果你打算入手苹果电脑,建议不要购买国内的行货,水货的价格大概能便宜1000-2000。至于保修的问题是无需担心的,因为Macbook是全球联保的。

在默认情况下,Macbook的保修期为1年。根据经验,电子产品很少会在一年内出现问题。保修期过后苹果的硬件维护价格是很高的,所以你可以选择购买AppleCare来获得3年免费保修。

如果你选择在中国购买MacbookPro的AppleCare,价格在1600元左右。但由于苹果的保修是全球联保的,你可以购买那些来自其它国家价格相对较低的AppleCare,在淘宝上能找到一大堆。

有不少人看到其他人说苹果的产品好就说对方脑残,我认为这是因为这些人没有深入地感受苹果的产品。

下面是CSS代码:

用PHP输出静态页面的方法,就我所知道的,有2种,一种是利用模板技术,另一种是用ob系列函数。两种方法,看起来都差不多,但是实际上,却是不同的。第一种:利用模板。目前PHP的模板可以说是很多了,有功能强大的smarty,还有简单易用的smarttemplate等。它们每一种模板,都有一个获取输出内容的函数。我们生成静态页面的方法,就是利用了这个函数。用这个方法的优点是,代码比较清晰,可读性好。这里我用smarty做例子,说明如何生成静态页

assign("title","HelloWorld!");$content=$t->fetch("templates/index.htm");//这里的fetch()就是获取输出内容的函数,现在$content变量里面,就是要显示的内容了$fp=fopen("archives/2005/05/19/0001.Html","w");fwrite($fp,$content);fclose($fp);>第二种方法:利用ob系列的函数。这里用到的函数主要是ob_start(),ob_end_flush(),ob_get_content(),其中ob_start()是打开浏览器缓冲区的意思,打开缓冲后,所有来自PHP程序的非文件头信息均不会发送,而是保存在内部缓冲区,直到你使用了ob_end_flush().而这里最重要的一个函数,就是ob_get_contents(),这个函数的作用是获取缓冲区的内容,相当于上面的那个fetch(),道理一样的。代码:

阿蜜果学习系列教程

文:阿蜜果

日期:2009-12-21

lStruts系列教程

lHibernate系列教程

lSpring系列教程

lWebService系列教程

lJava系列教程

lDatabase系列教程

lJavaScript系列教程

lStruts2系列教程

l设计模式系列教程

l其它

HTTP是HyperTextTransfer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的缩写。它的发展是万维网协会(WorldWideWebConsortium)和Internet工作小组IETF(InternetEngineeringTaskForce)合作的结果,(他们)最终发布了一系列的RFC,RFC1945定义了HTTP/1.0版本。其中最著名的就是RFC2616。RFC2616定义了今天普遍使用的一个版本——HTTP1.1。

HTTP协议(HyperTextTransfer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是用于从WWW服务器传输超文本到本地浏览器的传送协议。它可以使浏览器更加高效,使网络传输减少。它不仅保证计算机正确快速地传输超文本文档,还确定传输文档中的哪一部分,以及哪部分内容首先显示(如文本先于图形)等。

HTTP是一个应用层协议,由请求和响应构成,是一个标准的客户端服务器模型。HTTP是一个无状态的协议。

默认HTTP的端口号为80,HTTPS的端口号为443。

这样就限制了使用HTTP协议,无法实现在客户端没有发起请求的时候,服务器将消息推送给客户端。

HTTP协议是一个无状态的协议,同一个客户端的这次请求和上次请求是没有对应关系。

一次HTTP操作称为一个事务,其工作过程可分为四步:

1)首先客户机与服务器需要建立连接。只要单击某个超级链接,HTTP的工作开始。

2)建立连接后,客户机发送一个请求给服务器,请求方式的格式为:统一资源标识符(URL)、协议版本号,后边是MIME信息包括请求修饰符、客户机信息和可能的内容。

3)服务器接到请求后,给予相应的响应信息,其格式为一个状态行,包括信息的协议版本号、一个成功或错误的代码,后边是MIME信息包括服务器信息、实体信息和可能的内容。

4)客户端接收服务器所返回的信息通过浏览器显示在用户的显示屏上,然后客户机与服务器断开连接。

如果在以上过程中的某一步出现错误,那么产生错误的信息将返回到客户端,有显示屏输出。对于用户来说,这些过程是由HTTP自己完成的,用户只要用鼠标点击,等待信息显示就可以了。

图1设置Capture选项

图2选择CaptureFilter

图3抓包

在上图中,可清晰的看到客户端浏览器(ip为192.168.2.33)与服务器的交互过程:

1)No1:浏览器(192.168.2.33)向服务器(220.181.50.118)发出连接请求。此为TCP三次握手第一步,此时从图中可以看出,为SYN,seq:X(x=0)

2)No2:服务器(220.181.50.118)回应了浏览器(192.168.2.33)的请求,并要求确认,此时为:SYN,ACK,此时seq:y(y为0),ACK:x+1(为1)。此为三次握手的第二步;

3)No3:浏览器(192.168.2.33)回应了服务器(220.181.50.118)的确认,连接成功。为:ACK,此时seq:x+1(为1),ACK:y+1(为1)。此为三次握手的第三步;

4)No4:浏览器(192.168.2.33)发出一个页面HTTP请求;

5)No5:服务器(220.181.50.118)确认;

6)No6:服务器(220.181.50.118)发送数据;

7)No7:客户端浏览器(192.168.2.33)确认;

8)No14:客户端(192.168.2.33)发出一个图片HTTP请求;

9)No15:服务器(220.181.50.118)发送状态响应码200OK

每个头域由一个域名,冒号(:)和域值三部分组成。域名是大小写无关的,域值前可以添加任何数量的空格符,头域可以被扩展为多行,在每行开始处,使用至少一个空格或制表符。

Host头域指定请求资源的Intenet主机和端口号,必须表示请求url的原始服务器或网关的位置。HTTP/1.1请求必须包含主机头域,否则系统会以400状态码返回。

Referer头域允许客户端指定请求uri的源资源地址,这可以允许服务器生成回退链表,可用来登陆、优化cache等。他也允许废除的或错误的连接由于维护的目的被追踪。如果请求的uri没有自己的uri地址,Referer不能被发送。如果指定的是部分uri地址,则此地址应该是一个相对地址。

User-Agent头域的内容包含发出请求的用户信息。

Cache-Control指定请求和响应遵循的缓存机制。在请求消息或响应消息中设置Cache-Control并不会修改另一个消息处理过程中的缓存处理过程。请求时的缓存指令包括no-cache、no-store、max-age、max-stale、min-fresh、only-if-cached,响应消息中的指令包括public、private、no-cache、no-store、no-transform、must-revalidate、proxy-revalidate、max-age。

一个传输层的实际环流,它是建立在两个相互通讯的应用程序之间。

HTTP通讯的基本单位,包括一个结构化的八元组序列并通过连接传输。

一个从客户端到服务器的请求信息包括应用于资源的方法、资源的标识符和协议的版本号。

由URI标识的网络数据对象或服务。

数据资源或来自服务资源的回映的一种特殊表示方法,它可能被包围在一个请求或响应信息中。一个实体包括实体头信息和实体的本身内容。

一个为发送请求目的而建立连接的应用程序。

初始化一个请求的客户机。它们是浏览器、编辑器或其它用户工具。

一个接受连接并对请求返回信息的应用程序。

是一个给定资源可以在其上驻留或被创建的服务器。

一个中间程序,它可以充当一个服务器,也可以充当一个客户机,为其它客户机建立请求。请求是通过可能的翻译在内部或经过传递到其它的服务器中。一个代理在发送请求信息之前,必须解释并且如果可能重写它。

代理经常作为通过防火墙的客户机端的门户,代理还可以作为一个帮助应用来通过协议处理没有被用户代理完成的请求。

一个作为其它服务器中间媒介的服务器。与代理不同的是,网关接受请求就好象对被请求的资源来说它就是源服务器;发出请求的客户机并没有意识到它在同网关打交道。

网关经常作为通过防火墙的服务器端的门户,网关还可以作为一个协议翻译器以便存取那些存储在非HTTP系统中的资源。

是作为两个连接中继的中介程序。一旦激活,通道便被认为不属于HTTP通讯,尽管通道可能是被一个HTTP请求初始化的。当被中继的连接两端关闭时,通道便消失。当一个门户(Portal)必须存在或中介(Intermediary)不能解释中继的通讯时通道被经常使用。

反应信息的局域存储。

《分析TCP的三次握手》:

《使用Wireshark来检测一次HTTP连接过程》:

Cookie和Session都为了用来保存状态信息,都是保存客户端状态的机制,它们都是为了解决HTTP无状态的问题而所做的努力。

Session可以用Cookie来实现,也可以用URL回写的机制来实现。用Cookie来实现的Session可以认为是对Cookie更高级的应用。

Cookie和Session有以下明显的不同点:

1)Cookie将状态保存在客户端,Session将状态保存在服务器端;

2)Cookies是服务器在本地机器上存储的小段文本并随每一个请求发送至同一个服务器。Cookie最早在RFC2109中实现,后续RFC2965做了增强。网络服务器用HTTP头向客户端发送cookies,在客户终端,浏览器解析这些cookies并将它们保存为一个本地文件,它会自动将同一服务器的任何请求缚上这些cookies。Session并没有在HTTP的协议中定义;

3)Session是针对每一个用户的,变量的值保存在服务器上,用一个sessionID来区分是哪个用户session变量,这个值是通过用户的浏览器在访问的时候返回给服务器,当客户禁用cookie时,这个值也可能设置为由get来返回给服务器;

4)就安全性来说:当你访问一个使用session的站点,同时在自己机子上建立一个cookie,建议在服务器端的SESSION机制更安全些.因为它不会任意读取客户存储的信息。

Session机制是一种服务器端的机制,服务器使用一种类似于散列表的结构(也可能就是使用散列表)来保存信息。

服务器给每个Session分配一个唯一的JSESSIONID,并通过Cookie发送给客户端。

当客户端发起新的请求的时候,将在Cookie头中携带这个JSESSIONID。这样服务器能够找到这个客户端对应的Session。

URL回写是指服务器在发送给浏览器页面的所有链接中都携带JSESSIONID的参数,这样客户端点击任何一个链接都会把JSESSIONID带会服务器。

如果直接在浏览器输入服务端资源的url来请求该资源,那么Session是匹配不到的。

Tomcat对Session的实现,是一开始同时使用Cookie和URL回写机制,如果发现客户端支持Cookie,就继续使用Cookie,停止使用URL回写。如果发现Cookie被禁用,就一直使用URL回写。jsp开发处理到Session的时候,对页面中的链接记得使用response.encodeURL()。

30//单位:分钟

2)使用session.invalidate()明确的去掉Session。

1)Cookie:客户端将服务器设置的Cookie返回到服务器;

2)Set-Cookie:服务器向客户端设置Cookie;

3)Cookie2(RFC2965)):客户端指示服务器支持Cookie的版本;

4)Set-Cookie2(RFC2965):服务器向客户端设置Cookie。

服务器在响应消息中用Set-Cookie头将Cookie的内容回送给客户端,客户端在新的请求中将相同的内容携带在Cookie头中发送给服务器。从而实现会话的保持。

WEB缓存(cache)位于Web服务器和客户端之间。

缓存会根据请求保存输出内容的副本,例如html页面,图片,文件,当下一个请求来到的时候:如果是相同的URL,缓存直接使用副本响应访问请求,而不是向源服务器再次发送请求。

q减少相应延迟:因为请求从缓存服务器(离客户端更近)而不是源服务器被相应,这个过程耗时更少,让web服务器看上去相应更快。

q减少网络带宽消耗:当副本被重用时会减低客户端的带宽消耗;客户可以节省带宽费用,控制带宽的需求的增长并更易于管理。

qCache-Control:更细致的控制缓存的内容

qETag:响应中资源的校验值,在服务器上某个时段是唯一标识的。

qIf-None-Match:客户端存取的该资源的检验值,同ETag。

HTTP定义了3种缓存机制:

2)Validation:用来检查以一个缓存的回应是否仍然可用。例如,如果一个回应有一个Last-Modified回应头,缓存能够使用If-Modified-Since来判断是否已改变,以便判断根据情况发送请求;

3)Invalidation:在另一个请求通过缓存的时候,常常有一个副作用。例如,如果一个URL关联到一个缓存回应,但是其后跟着POST、PUT和DELETE的请求的话,缓存就会过期。

qHTTP协议的GET方法,支持只请求某个资源的某一部分;

q206PartialContent部分内容响应;

qRange请求的资源范围;

qContent-Range响应的资源范围;

q在连接断开重连时,客户端只请求该资源未下载的部分,而不是重新请求整个资源,来实现断点续传。

分块请求资源实例:

Eg1:Range:bytes=306302-:请求这个资源从306302个字节到末尾的部分;

Eg2:Content-Range:bytes306302-604047/604048:响应中指示携带的是该资源的第306302-604047的字节,该资源共604048个字节;

客户端通过并发的请求相同资源的不同片段,来实现对某个资源的并发分块下载。从而达到快速下载的目的。目前流行的FlashGet和迅雷基本都是这个原理。

多线程下载的原理:

q下载工具开启多个发出HTTP请求的线程;

q合并每个线程下载的文件。

HTTPS(全称:HypertextTransferProtocoloverSecureSocketLayer),是以安全为目标的HTTP通道,简单讲是HTTP的安全版。即HTTP下加入SSL层,HTTPS的安全基础是SSL,因此加密的详细内容请看SSL。

有两种基本的加解密算法类型:

1)对称加密:密钥只有一个,加密解密为同一个密码,且加解密速度快,典型的对称加密算法有DES、AES等;

2)非对称加密:密钥成对出现(且根据公钥无法推知私钥,根据私钥也无法推知公钥),加密解密使用不同密钥(公钥加密需要私钥解密,私钥加密需要公钥解密),相对对称加密速度较慢,典型的非对称加密算法有RSA、DSA等。

1)客户端产生的密钥只有客户端和服务器端能得到;

2)加密的数据只有客户端和服务器端才能得到明文;

3)客户端到服务端的通信是安全的。

代理服务器英文全称是ProxyServer,其功能就是代理网络用户去取得网络信息。形象的说:它是网络信息的中转站。

代理服务器是介于浏览器和Web服务器之间的一台服务器,有了它之后,浏览器不是直接到Web服务器去取回网页而是向代理服务器发出请求,Request信号会先送到代理服务器,由代理服务器来取回浏览器所需要的信息并传送给你的浏览器。

而且,大部分代理服务器都具有缓冲的功能,就好象一个大的Cache,它有很大的存储空间,它不断将新取得数据储存到它本机的存储器上,如果浏览器所请求的数据在它本机的存储器上已经存在而且是最新的,那么它就不重新从Web服务器取数据,而直接将存储器上的数据传送给用户的浏览器,这样就能显著提高浏览速度和效率。

更重要的是:ProxyServer(代理服务器)是Internet链路级网关所提供的一种重要的安全功能,它的工作主要在开放系统互联(OSI)模型的对话层。

主要功能如下:

1)突破自身IP访问限制,访问国外站点。如:教育网、169网等网络用户可以通过代理访问国外网站;

2)访问一些单位或团体内部资源,如某大学FTP(前提是该代理地址在该资源的允许访问范围之内),使用教育网内地址段免费代理服务器,就可以用于对教育网开放的各类FTP下载上传,以及各类资料查询共享等服务;

3)突破中国电信的IP封锁:中国电信用户有很多网站是被限制访问的,这种限制是人为的,不同Serve对地址的封锁是不同的。所以不能访问时可以换一个国外的代理服务器试试;

4)提高访问速度:通常代理服务器都设置一个较大的硬盘缓冲区,当有外界的信息通过时,同时也将其保存到缓冲区中,当其他用户再访问相同的信息时,则直接由缓冲区中取出信息,传给用户,以提高访问速度;

5)隐藏真实IP:上网者也可以通过这种方法隐藏自己的IP,免受攻击。

虚拟主机是用同一个WEB服务器,为不同域名网站提供服务的技术。Apache、Tomcat等均可通过配置实现这个功能。

客户端发送HTTP请求的时候,会携带Host头,Host头记录的是客户端输入的域名。这样服务器可以根据Host头确认客户要访问的是哪一个域名。

《理解Cookie和Session机制》:

《浅析HTTP协议》:

《虚拟主机_百度百科》:

作者:caryloo

下载的文件为ati-driver-installer-9-7-x86.x86_64.run,放到你的home文件夹或者其他某个文件夹里

在终端模式下进入该文件夹,运行以下命令:

sudoshati-driver-installer-9-7-x86.x86_64.run即可进入ATI显卡的图形安装模式。顺利安装完成以后,重新启动计算机,就能实现compiz里所有能够实现的特效了。

我在一次不小心给Ubuntu的面板菜单栏删除了,害我很多事情不能做,因为没有面板。研究了一下怎么恢复的方法。

其实很容易,在个人的主目录。然后

rm-rf.gconf

这样就行了,在重新进入,是不是面板都恢复成默认的啦。

如果还不行,那就

rm-rf.gconfd这个也删除啦

另外,如果只是面板上面应用程序的面板菜单没有了

location.reload和location.replace都可以实现页面的刷新,他们的区别是什么?reload方法,该方法强迫浏览器刷新当前页面。语法:location.reload([bForceGet])参数:bForceGet,可选参数,默认为false,从客户端缓存里取当前页。true,则以GET方式,从服务端取最新的页面,相当于客户端点击F5("刷新")

4.self.location方式实现页面跳转,和下面的top.location有小小区别self.location='top.htm';

苹果今日推出的iPhone4,无疑是苹果最好的一款iPhone。但是iPhone4无法阻止谷歌Android操作系统的迅猛发展,而且iPhone4也没有吸取Android的一些长处。

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谷歌已快速成为苹果在移动产业的主要竞争对手。谷歌正在对Android进行快速的更新,向其不断添加苹果不具备的新功能。不过对于Android的这些新功能,苹果并未予以还击。苹果正在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

首先,iPhone4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的新显示屏和摄像头看上去非常不可思议;基于Wi-Fi的Facetime视频聊天功能也令我们感到非常兴奋。iPhone4的新硬件非常性感,而且电池续航能力的延长也将会非常实用。简而言之:乔布斯今天就是想要说服用户,继续购买一部新iPhone并使用两年,不要购买采用Android操作系统的手机。

此外,与苹果仅携手AT&T不同的是,谷歌与美国各大运营商都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在这一点上苹果无法与谷歌相提并论。也正是因为这样,才使采用Android操作系统的手机销量在美国市场超越了iPhone。

乔布斯今天让iPhone变得更好,但他没有让Android变得更加糟糕。

相当逼真,css3果然强悍。

友情提示:请勿在IE下浏览。

第一步:创建如下菜单结构

win7的开始菜单有二个部分,左侧程序菜单,右侧系统菜单。

第二步:菜单容器css

第三步:菜单左侧部分的css

这里值得留意的是鼠标经过菜单项的效果设置,也就是#programsa:hover里的样式,这是难点,也是css3的强大之处,依旧是圆角、阴影、渐变背景。

第四步:菜单右侧的CSS部分

最近关于HTML5吵得火热,很多人认为HTML5出现会秒杀Flash,以至于在各大web前端开发论坛吵得不可开交。论坛里三言两语说的不够尽兴,只好在自己一亩三分地里敞开了说说。也当一次神棍,展望一下web前端开发的未来。首先这里所说的HTML5也不仅指HTML5本身,而是泛指HTML5、CSS3、JavaScript以及新的浏览器API所包含的整个web前端技术。

谁需要HTML5?

Google最需要!Apple的Jobs也需要。但这两个肯定各怀鬼胎。微软无所谓了,反正他还有Silverlight。

Mozilla/Firefox非盈利组织,目标可能会高尚些,是w3c标准就要支持。Opera那点浏览器市场占有率估计还没敢有太多想法。

Google的云计算帝国就差一个支持RIA(RichInternetApplications)富互联网应用的客户端了,试想HTML5得到普及,更多的应用转向BS模式时,微软帝国的桌面软件生态环境必定受到很大威胁,垂涎多年的Google一定是最大受益者。当在一台操作系统免费的电脑上使用和MSWord差不多功能的免费GoogleDoc时,你还会掏钱买微软的Word吗?当你所有的办公应用都只需要打开浏览器窗口时,你还会花钱买操作系统吗?Google的ChromeOS操作系统界面已经说明了这个意图。

Jobs也需要HTML5,他是打着小算盘,想让浏览器原生支持视频音频,这样iPhone、iPad就不用嵌入Flash,Jobs当然不能让Flash进iPhoneOS,要不然AppStore里的游戏谁去买?同时,如果大量的应用都能基于浏览器实现时,用户就不会被Windows的桌面应用套牢了。漂亮的Mac电脑谁不喜欢。

他们选择HTML5都是为了更大野心,期望HTML5带来整个软件生态环境的改变,同时避开不受自己控制的Flash。

Macromedia和后来的当家Adobe把握住了互联网应用的发展需求,不断的完善的Flash,使之已经超越了浏览器本身的功能。各大浏览器厂商也看到这种应用的需求,不甘于一个本该浏览器实现的功能,由一个几兆大小的Plugin实现了,并玩的风生水起。于是不遗余力的推进HTML5,并且矛头直指Flash。

用户想要HTML5吗?用户要的不是技术,是应用,是体验。如果你能拿Ajax实现一个开心农场,我想没谁会在乎它是不是Flash做的。

开发者想要HTML5吗?那需要一个成熟的HTML5+CSS3+JS的开发环境,需要各个浏览器提供统一的用户体验,即标准的完全兼容。还需要增加新的学习成本。

Flash的优势?

Flash比HTML5强在哪?性能,功能?如果说HTML5将拥有和Flash所有内置对象类似的DOM呢,还有GPU的2D、3D加速呢这不是没可能,毕竟HTML5还只是草案。当然Flash也能不停的更新。

开发群体

我认为Flash的优势是在开发人员上,十多年的积累,有众多优秀的艺术家、程序员和互动设计师集中在Flash平台上做互动媒体开发。也使无数的类库有了AS版,如FLARToolKit,Touchlib,OpenCV这些互动、图像分析的c++库都移植到了Flash平台。在RIA应用上有相对成熟且开源的Flex框架,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尝试使用Flex替代Ext等Ajax框架,为客户提供更好RIA应用体验。

持续发展

FlashPlayer是一个封闭的系统,是由Adoeb独家控制,相对于开放的HTML5标准这是弱势,也是技术上的优势,它可以很灵活,可以随时加入新技术,新功能。而HTML5是一个公开标准,既然是标准就意味着不会经常改动。Flash的改进升级只需要用户升级FlashPlayer插件,插件的升级相对用户来说,是轻量级的。HTML标准的改进意味着升级浏览器,这是相对重量级的用户操作,尤其是还有很多人不明白什么是浏览器。

HTML5开放标准一旦确定下来,就会有一个很长的使用周期,今天看是足够先进的功能,十年后呢。就像当年我们用着HTML4+CSS2+JS沾沾自喜以为足够表现Web应用时,谁能想到今天Flash不断改进所开拓的天地呢。或许十年后我们又该讨论HTML6秒杀Flash的话题了。

超越web应用

如果当年SUN能重视JavaApplet,或许就没有Flash的今天,SUN也不会沦落到被收购的境地。而如今AdobeAIR更是让Flash超越JavaApplet,让Flash超越了web,脱离了浏览器。Flash到如今功能不断增强,在多媒体领域也在不断地压缩自家老大哥Director的应用空间。多点触摸、人脸识别、Socket通讯同步、AR增强现实、实时视频等等功能在Flash平台上的实现,让越来越多的互动多媒体项目采用Flash方案。

希望Adobe继续能扩展AdobeAIR平台的功能,提高性能。能有越来越多的跨平台桌面应用在AIR上实现。

Flash的劣势?

swf文件的内容相对封闭,搜索引擎不友好。

插件的安全隐患。

相对与Ajax技术的学习曲线及学习成本。

FlashPlayer94%装机率!=100%。

iPhoneOS明确不支持Flash,而iPad首日12万的订单,预计将会开启一个大市场。

不支持3D硬件加速。FlashPlayer如果支持3D硬件加速,必将重写现有的2D矢量引擎,鉴于ShockWave3D的表现,FlashPlayer硬件3D,很难有很好的用户体验。

HTML5拿什么取代Flash

兼容性:HTML4标准已经十多年了,今天我们还会写下fxckIE6的CSS样式名。浏览器的兼容性会是最大的问题,尤其是加入n多特性后的HTML5和CSS3。IE,Firefox,Chrome,Safari这些浏览器背后的大佬们,怎么去协调呢?这有个矛盾,开发差异化的产品,却要提供同质化的功能。JS性能、标签浏览,同步收藏,插件这些提高用户体验的功能,都是这些差异化的方向。如果再出现类似ActiveX这类IEonly的东西,那还不如维持HTML4这种方式不变。

开发模式:FlashIDE将无数优秀的艺术家、UI设计师和互动程序设计师团结在一起,最终成就了Flash,这也与Macromedia和Adobe在图形设计和互动设计群体中的号召力不无关系。HTML5的互动会将JavaScript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这必将需要一个成熟的开发环境。继续DW+Firebug?或者DW升级为全新的HTML5互动开发IDE,或者微软VS来干这件事,或者是Eclipse?成熟的开发环境才能聚拢人才,才能激发无穷的创造力,带来更多的内容。丰富的内容自然带来更多用户。

总结

HTML5不是用户应用的迫切需求,更多是厂商试图改变软件生态格局的战略需求。HTML5的兼容性鉴于各大浏览器的以往表现,有待观望,不宜立即迁移应用。HTML5需要一个成熟完整的开发环境,记事本+浏览器对付不了。HTML5功能的暴增,浏览器必须有一个高效的图形引擎和脚本引擎。HTML5需要杀手级应用来吸引和引导用户升级浏览器,最终完成HTML5终端的部署。Flash是一个不断在发展的技术,有很强的灵活性,HTML5不可能完全取代Flash,众多的开发人员也不会断然抛弃Flash。

希望AdobeAIR能有更好发展,使Flash能超越浏览器Web应用,跨越操作系统,有更好发展,更多应用。文/IT168

从IETF到W3C:HTML4之路HTML1并不曾存在,HTML的第一个官方版本就是由IETF(互联网工程任务组)推出的HTML2.0。问世之前,这个版本中的很多细则已经被实现,比如,1994年的Mosaic浏览器已经实现了在文档中嵌入图片的方法,后来HTML2.0便吸纳了img这个标签。

后来,W3C取代IETF的角色,成为HTML的标准组织,1990年代的后半页,HTML的版本被频繁修改,直到1999年的HTML4.01,至此,HTML到达了它的第一个拐点。

XHTML1:XML风格的HTML

使用严格的语法规范并非坏事,要求开发者使用单一的代码风格,比如,HTML4.01允许你使用大写或小写字母标识标记元素和属性,XHTML则只允许小写字母。XHTML1.0的推出刚好碰上了CSS的崛起,Web开发设计者们开始意识到Web标准问题,基于XHTML的严格语法规范被视为编写HTML代码的最佳实践。

W3C推出XHTML1.1

如果说XHTML1.0是XML风格的HTML,XHTML1.1则是货真价实的XML。这意味着XHTML1.1无法使用text/htmlmime-type直接输出,然而,如果Web开发者使用XMLmime-type,则当时的主流浏览器,IE则压根不支持。看上去,W3C似乎正在与当时的Web脱节。

出力不讨好的XHTML2

对W3C而言,到了HTML4已经是功德圆满,他们的下一步工作是XHTML2,希望将Web带向XML的光明未来。虽然XHTML2听上去和XHTML1类似,它们却有很多差别,XHTML2不向前兼容,甚至不兼容之前的HTML。它是一种全新的语言,赤条条来去无牵挂。这实在是一场灾难。

WHATWG:与W3C决裂

W3C闭门造车的作风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满,来自Opera,Apple,以及Mozilla的代表开始表达反对声音。2004年,Opera的IanHickson提议在HTML基础上进行扩展以适应新的Web应用,该提议遭到W3C的拒绝。于是,他们自发组织成立了超文本应用技术工作组,就是WHATWG。

从WebApps1.0到HTML5

从一开始,WHATWG就和W3C走不同的路线,W3C对问题的讨论是集体投票,而WHATWG则由主笔IanHickson定度。表面上看,W3C更民主,然而事实上,各种内部纷争会使一些决议限于泥潭,在WHATWG,事情的进展会更容易,不过,主笔的权力并非无限大,他们的委员会可以对那些过于偏执的主笔进行弹劾。

一开始,WHATWG的主要工作包括两部分,WebForms2.0和WebApps1.0,它们都是HTML的扩展,后来,他们合并到一起成为现在的HTML5规范。

在WHATWG致力于HTML5的同时,W3C继续他们的XHTML2.0,然而,他们慢慢地陷入困境。

XHTML已死:XHTML语法永存

这一混乱局面到了2009年开始变得清晰,W3C宣布终止XHTML2的工作,这是一份关于XHTML2的迟到的讣告。这一消息被那些XML的反对者视为珍宝,他们借此嘲笑那些使用XHTML1规范的人,然而他们似乎忘记了,XHTML1和XHTML2是截然不同的东西。于此同时,XHTML1规范的制定者担心,XHTML1中的严格语法规范会被HTML5弃用,这种担心后来证明是多余的,HTML5既支持松散语法,也支持XHTML1般的严格语法。

HTML5路线图

HTML5的现状是,它不再象以前那样让人困惑,然而仍不够明朗。有两个组织在同时制定它的规范,这两个组织有着完全不同的行事风格,WHATWG是先买后尝,W3C是先尝后买,他们形成了一个不太靠谱的联姻,最终人们必将面临一个HTML5还是HTML5的问题。

更让开发者困惑的是,他们什么时候才可以试水HTML5。

在一次访谈中,IanHickson提到了2022,表示要到那时HTML5才会形成"推荐标准",此话一出,立刻招来Web设计者们的愤怒,尽管他们不知道推荐标准时什么意思,但他们明白,2022已经是猴年马月的事了。

这还不算,更重要的是,这个推荐标准涉及两套规范,考虑到HTML5标准的规模,这个日期还是太乐观了,毕竟,各大浏览器以往对既有标准的兼容并不遂人意,想当初,IE花了10年才接纳abbr这个标签。

2012年,HTML5会被接纳为候选标准,这将是HTML5真正开始发力的日子。对Web开发设计者来说,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浏览器的支持,就像CSS2.1,当有浏览器开始支持这一规范的时候,就有开发设计者在使用了,倘若必须等到所有浏览器都支持才开始入手,恐怕我们现在还在等待中。

这里有5个使用CSS3实现的常见效果,你可以马上动手试试看。

这些由NicolasGallagher创建的纯CSS引用气泡看起来很棒,你可以稍加修改作为你网页上的blockquote元素。

苹果iPhone4在外形方面相比之前的3G版以及3GS作出了一定的改变,首先其取消了原有的弧形边缘设计,转而采用了棱角分明的全平面后盖,同时机身左侧的音量键转为分离式设计而变为了两个圆形,另外机身上的电源、静音等按钮以及侧边框全部采用了金属材质打造。值得一提的是iPhone4的金属材质边框将被用作手机接收各种信号的天线,这一设计可谓史无前例。此外,iPhone4还是世界上最薄的智能手机,它比3GS足足薄了24%,仅有9.3mm。下面就来看看其具体的内在升级。

变化一:屏幕

变化二:硬件方面

第四代苹果iPhone将采用与iPad相同的A4处理器,其主频可达到1GHz,运行速度更快,也能够更加高效的支持iOS4新版系统。

变化三:续航能力

变化四:3轴陀螺仪

iPhone4将内置3轴陀螺仪,它可以与加速器和指南针一起工作,可以实现6轴方向感应。这对游戏来说太完美了。

变化五:拍照功能

苹果iPhone4的摄像头由原有的320万像素提升至了目前主流的500万像素并支持5倍数码变焦、背侧照明及触控对焦,配备闪光灯,支持30帧每秒的720P视频拍摄。

变化六:系统方面

苹果iPhone4将采用已先一步发布的iPhoneOS4.0系统(iOS4),其包含了多任务处理、文件夹整合、无分类邮件、等多项重大升级。

变化七:iBooks

苹果正式将iBooks引入到iPhone4当中。iPhone将和iPad共用同一个书库,使用者只需购买一次,就可以在统一账号下使你的iPhone和iPad同时可以阅览图书。

变化八:iAd

除此之外,苹果iPhone4还首次加入了前置摄像头并支持视频通话,不过这并非3G网络,而只能基于Wifi基础上,苹果称这一服务叫做Facetime。

另外该机将会与3G版iPad一样使用micro-SIM卡(卡槽被在设计屏幕右侧,而非过去的屏幕上方。),这意味着未来四代iPhone的水货版本在国内需要剪卡后方能使用。而对于那些同时使用新一代iPhone和其他型号手机的用户来说,也同样可能会存在换卡的麻烦。不知道中国的运营商在将来将如何应对。

Windows脚本文件(*.wsf)是含有可扩展标记语言(XML)代码的文本文档。它综合了几个可增强脚本灵活性的功能。由于Windows脚本文件不是特定于引擎的,因此它们可包含与Windows脚本兼容的任何脚本引擎中的脚本。它们充当容器。

使用.wsf文件,可以在创建脚本时使用以下功能:

自从Iphone横空出世,就以简单易用,并功能强大,作为智能手机的代名词,直到Google推出Android平台,才棋逢对手;自此作为两款经常拿来一起比较的手持移动平台,做了粗略分析比较;1.开发平台

目前开发智能手持平台设备的app相对来说已经比较简单。以Android手机NexusOne为例,它的处理器有1GHz,内存则有512MB,跟开发客户端应用的感觉已经很类似。

Iphone平台对于Iphone平台的开发,首先要熟悉Apple的MACOS或者是Unix系统的开发基础,Iphone的开发工具Xcode并不支持Windows平台,因此开发者首先要拥有一台mac电脑;

语言学习方面,熟悉C语言的工程师可以省一点力,因为在Objective-C中,可以直接编写C程序,唯有用户接口的部分,一定得仰赖Objective-C。

Android平台Android采用java开发,因此Android对系统资源的操作程度已接近PC客户端开发。

对于程序兼容性问题来看:Iphone独此一家,因此可以很好控制应用兼容性问题,而Android平台的手机联盟战略,便有各家厂商的不同规格型号的机器,因而Google通过手机厂商统一硬件的规格手段达到兼容性的平衡。不过,也确实有开发者担心Android的开放平台,未来难保手机厂商不会因为自身的需求而有所调整,仍可能导致兼容性问题发生。

2.封闭和开放的审核机制

Iphone平台封闭和严格的审核一直都是Iphone做为Apple设计理念和保证app质量的评审手段之一;在app应用开发完成,上架AppStore上前,Apple也必须审核软件的内容,以避免包含色情与暴力,或者有已知Bug的软件,影响整个市集的质量。

由于iPhone软件的销售与安装,只能透过AppStore这个唯一的管道,有志进入IPhone市场的开发者,也不得不买账。

Android平台相较于Apple的封闭,Android就显得开放许多,AndroidMarket则是被动审查机制(只有被足够多的用户举报,Google才会对此进行审核),程序上传几个小时后,使用者就可以下载。事实上开发者不经由AndroidMarket,也有其他途径营销。如:安卓市场。

封闭与开放的作法各有好处,由Apple把关且锁定销售管道的作法,对消费者而言,可以确保质量;而开发者也省得比较各市集之间的优劣。

而Android的开放作法,则有不设限的好处──开发者不用担心Apple因为自身利益的考虑,而驳回软件上架的申请。消费者的选择自由度也高出很多。

3.UI交互上差异

1)硬件差异

在传统手机时代,用户直接用键盘、按键操作数据。Iphone的操作有别于之前传统手机的体验,Iphone大触摸屏概念推出,用户可以直接对内容进行操作排除其他中间设备控制,降低用户使用门槛,对内容操作也有很直接的体验。

Android则保留传统手机的一些特征(返回、搜索、home、menu实体按键),也同样有大触摸屏;两者之间的硬件差异,因此也决定了交互视觉上本质的差异;

Iphone平台Iphone遵从Apple极简设计风格,用隐喻的视觉方式提示用户进行使用操作,同样也直观表达下一步的操作流程。大部分操作直接和内容交互完成,用户体验统一连贯,典型案例:解锁。

Android平台Android有实体按键,承载其余过多的基本操作,将用户停留在最重要的内容上,因为有更多硬件操作,也能有更丰富的表现,典型案例:轨迹球颜色提醒。缺点:部分操作,屏幕与按键之间来回转换;

2)title和导航指引

手持移动设备的特性决定屏幕的有限,在应用程序的层级关系中如何指引用户完成操作,便尤为重要;

Iphone平台应用程序有信息层级关系,Iphone利用title区域进行操作指引,title的左边是返回。让用户明确层级之间的关系;反思,应用程序信息有较深的层级怎么办,在开发过程中,不是一味导航复杂化,而是尽量减少关系层级;

Android平台Android,页面的回退依靠实体返回按键,因此title区域不必要操作,在视觉上减小了高度,扩大了内容区域。缺点:没有一个好的导航指引。

3)分散与集合

Iphone平台为了避免一个按键承载过多功能,Iphone的做法将菜单里的功能进行分解。缺点:视觉压力大,界面所承载较多。

Android平台集合菜单选项,将由实体menu按键承载。同时也支持长按操作,对于承载信息的承载有更多的选择。缺点:用户门槛高,各个场景不同,所体现的菜单选项也不同,用户溶入性较差,来回切换视觉焦点,没有一致的体验。

4)风格样式

Iphone平台Iphone有完整的统一,包括ItouchIphoneIpad,有完整的视觉规范和较为统一的体验。

Android平台因厂商的不同,有不同的视觉差异,并且各自的视觉规范也不同,例子:HTC、SonyEricsson缺点:硬件环境的不同,同一个应用开发,造成开发成本增大,例如:屏幕参数和精度不同(高精度、中精度、低精度),常见的分辨率就有:320X480480X800480X854

5)长期发展

Google在提供基于云端、数据驱动的应用方面符合长期发展趋势,而Apple的设备绑定则不是。Apple在云端基础设施方面是追赶者,比如他们正在打造自己的地点位置服务。

Apple在云端的经验比较有限,特别是在算法取向的应用方面。相对应的是Google有如此庞大的数据资产,在算法取向应用方面的经验非常丰富,这让Apple在长期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Apple的邮件、日程、地址簿等都为客户端的延续,本质上是电脑同步到手机。而Google的对应产品生于网络,总是实时同步。

Apple的优势:软件和设计专利,这些优势是他们在80年代所没有的。此外他们还有自己的杀手级应用,比如iTunes仍然是音乐应用的标杆,而且还是podcast、语音书、电子书的中转站。

语音书和电子书也许会来到AndroidMarket,但很难想象AndroidMarket会成为iTunes这样的中转站。

小结:

对于iphone或者是Android都各有优缺点。简单的看来Google是开放的,今后发展有足够的优势;但目前看来Android平台交互上不如Iphone更为直观顺畅,主要也是Apple在于细节上有足够的表现和亲和力。

无论开发基于哪款平台,都应该首要考虑该平台的特性,以及该平台的延续性。也避免在一个平台上放置另一个平台的操作习惯,至少在Android系统的界面上放置返回图标,我觉得那是很多余的。

参考文档:

作者:蔡學鏞

阿里巴巴集团大部分的员工,每季或每半年都要接受一次的KPI考核,看看他绩效如何。关于用KPI来打考核,许多员工其实都有一些负面的看法,而管理层也知道采用KPI有时候会有负面效果,但是没有更好的方法之前,我们还是仰赖KPI。

我已经到阿里巴巴的支付宝上班一年多了,对于KPI,我有四阶段的心理变化,值得描述一下。

接著,我发现做正确的事会导致自己的KPI不好,无法升迁,于是我开始变成100%KPI导向。只要不是KPI的内容,我就不愿意做。这是第三阶段。公司把一个员工逼到这个阶段,是很可悲的,对公司也是一个伤害。

第三个阶段不会持续太久,会立刻变成第四个阶段:对KPI重视程度为0%。这表示对于自己在这家公司的前途已经不在乎,准备开始找工作了。我现在正在第四阶段,至于会不会有第五阶段,我就不知道了。

70%->30%->100%->0%,你在哪一个阶段呢?或者,你有不一样的折线图呢?================

好吧,我承认,公司规模大了人员多了之后,肯定会有这样的问题,不使用KPI管理可能效果更差。那么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我不知道,留给那些学管理的去解决吧。对于我自己来说,有一个很简单方便的解决方案,那就是滚蛋。离开大公司的感觉好多了,前所未有的好,那些还在犹豫的也不要犹豫了,赶紧滚蛋吧。

啊?我好像说的太多了。不能多说了,再说估计就会被追杀了。

在代码管理工具上我还是比较喜欢一点,但是googlecode是使用的svn来管理的,一开始我也是使用svn来管理的,但是总感觉不是很爽。今天试了一下用git来管理googlecode,还是不错的,又有了以前的那种感觉。

下面是记录了一下使用笔记:

#工具的安装(Debian/ubuntu)sudoapt-getinstallsubversiongitgit-coregit-svn

你可以进行多次修改和gitcommit之后,再通过git-svndcommit同步到远程,git-svn会把你的多次本地gitcommit依次提交到远程。这样就解决了一个问题:有时候我必须做多个修改,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稳定的版本,才可以提交到远程svn。如果仅仅是依靠svn,我就必须在把所有修改都做完之后,才能一次提交。这个情况下写log就很麻烦了,一是不一定记得所有所做的修改;二是log会很长。

其他的使用管理和本地git管理是一样的,例如:gitloggitbranch

*save()方法提供了向数据库中添加数据的功能,但只能添加,这个DAO没有生成Update()的方法*但你可以简单的八save()方法改称具有Update功能:将getSession().save*(transientInstance);这句改成*getSession().merge(transientInstance);或者getSession().saveOrUpdate*(transientInstance);

publicvoidsave(UsertransientInstance){log.debug("savingUserinstance");try{Sessionsession=getSession();Transactiontx=session.beginTransaction();session.save(transientInstance);tx.commit();session.close();log.debug("savesuccessful");}catch(RuntimeExceptionre){log.error("savefailed",re);throwre;}}

delete()方法用来删除的实际上我们会用下边的这个方法进行删除

根据编号进行查找

publicUserfindById(java.lang.Integerid){log.debug("gettingUserinstancewithid:"+id);try{Userinstance=(User)getSession().get("hbm.User",id);returninstance;}catch(RuntimeExceptionre){log.error("getfailed",re);throwre;}}

findByExample()方法实现的功能相当于"select*fromUsertable"实现的功能就是查询所有数据.

publicListfindByExample(Userinstance){log.debug("findingUserinstancebyexample");try{Listresults=getSession().createCriteria("hbm.User").add(Example.create(instance)).list();log.debug("findbyexamplesuccessful,resultsize:"+results.size());returnresults;}catch(RuntimeExceptionre){log.error("findbyexamplefailed",re);throwre;}}

findByProperty()方法用来灵活的提供一种按条件查询的方法,你可以自己定义要按什么样的方式查询.

publicListfindByProperty(StringpropertyName,Objectvalue){log.debug("findingUserinstancewithproperty:"+propertyName+",value:"+value);try{StringqueryString="fromUserasmodelwheremodel."+propertyName+"=";QueryqueryObject=getSession().createQuery(queryString);queryObject.setParameter(0,value);returnqueryObject.list();}catch(RuntimeExceptionre){log.error("findbypropertynamefailed",re);throwre;}}

publicListfindByName(Objectname){returnfindByProperty(NAME,name);}

publicListfindBySex(Objectsex){returnfindByProperty(SEX,sex);}

publicListfindByAge(Objectage){returnfindByProperty(AGE,age);}

publicListfindAll(){log.debug("findingallUserinstances");try{StringqueryString="fromUser";QueryqueryObject=getSession().createQuery(queryString);returnqueryObject.list();}catch(RuntimeExceptionre){log.error("findallfailed",re);throwre;}}

将传入的detached状态的对象的属性复制到持久化对象中,并返回该持久化对象如果该session中没有关联的持久化对象,加载一个,如果传入对象未保存,保存一个副本并作为持久对象返回,传入对象依然保持detached状态。

可以用作更新数据

publicUsermerge(UserdetachedInstance){log.debug("mergingUserinstance");try{

Sessionsession=getSession();Transactiontx=session.beginTransaction();Userresult=(User)session.merge(detachedInstance);tx.commit();session.close();log.debug("mergesuccessful");returnresult;}catch(RuntimeExceptionre){log.error("mergefailed",re);throwre;}}

将传入的对象持久化并保存。如果对象未保存(Transient状态),调用save方法保存。如果对象已保存(Detached状态),调用update方法将对象与Session重新关联。

publicvoidattachDirty(Userinstance){log.debug("attachingdirtyUserinstance");try{getSession().saveOrUpdate(instance);log.debug("attachsuccessful");}catch(RuntimeExceptionre){log.error("attachfailed",re);throwre;}}

将传入的对象状态设置为Transient状态

publicvoidattachClean(Userinstance){log.debug("attachingcleanUserinstance");try{getSession().lock(instance,LockMode.NONE);log.debug("attachsuccessful");}catch(RuntimeExceptionre){log.error("attachfailed",re);throwre;}}

instructionitisnotveryeasytoinstallnewhardwareinlinuxforlong,weareshortofnewerhardwaredriverforlinux.maybethecompanythinkthatitisnotworthtospendmoneyandtimeforthefreesoftwaredesktopuser.butweneeditcauseweexistthere.weareenthusiasticinsearchingandresolvingtheproblem,solveandsharetheresultmakeusthesenseofachievement.

installthescanner1.itissoeasytoinstallthescanner,makesurethescannerisopenedandlinkedtourcomputerviausbport.theninstalltheiscan_2.20.1-1_i386.deb,thisneedlibltdl3_1.5.26-1ubuntu1_i386.debaslo.afterall,ucantesturscanner.

ubuntu安装方法分为五种,wubi安装、硬盘安装、u盘安装、刻盘安装、网络安装。

这五种安装方法我将在下面分别讲述,先讲些基本知识。

A.要安装ubuntu,当然先要下载iso镜像,ubuntu安装镜像有以下几种(i386和amd64分别表示32位和64位系统)。

1.desktop镜像也称作livecd,按官方的话说就是可以试用ubuntu而不改变计算机中的任何内容并可以安装的镜像

2.Alternate镜像,采用文本安装界面的镜像,有更多高级安装选项。

3.DVD镜像,带有附加语言包及更多软件包的镜像

4.mini镜像,用于网络安装的最小镜像,

5.server镜像,ubuntu号称唯一内置开源云的服务器操作系统

6.Netbook,专门针对上网本进行优化的版本

7.Kubuntu(KDE桌面环境)Xubuntu(Xfce桌面环境)Lubuntu(LXDE桌面环境)Mythbuntu(媒体中心版)

Edubuntu(教育发行版)UbuntuStudio(多媒体制作版)Gobuntu(完全自由版)这些衍生版就不多说了

B.国内主要镜像下载地址及官方下载地址

下载iso镜像完成后,最好进行MD5SHA1SHA256校验

wiki上的windows系统计算MD5值的过程

官方各种版本的MD5值

C.安装ubuntu常用工具软件下载

A.使用虚拟光驱来进行wubi安装

1.先下载desktop版镜像,虚拟光驱软件daemontoolslite

2.安装虚拟光驱软件,安装好后要重启。用虚拟光驱装载desktop镜像

3.双击wubi,选择第二项在windows中安装,就进入了有六个选项的对话框

所以目标驱动器最好选ntfs格式的.

5.输入口令,ubuntu是区分大小写的,记住拔掉网线开始安装。

6.程序复制光盘内文件到C盘的ubuntu目录下,完成后可重启。

7.重启后选Ubuntu,安装程序会自动完成安装并重启。

8.插回网线,再次选Ubuntu,选择账号,输入密码即可进入ubuntu

9.在控制面板-添加或删除程序下可卸载ubuntu

B.使用winrar或7zip解压缩软件来进行wubi安装

1.从desktop版镜像中只提取wubi文件,不要全部解压缩。

2.将desktop镜像和wubi两个文件放在同一个文件夹或者根目录下。

3.双击wubi,直接就进入有六个选项的对话框

ps如果以上安装方法失败,可以试下将目标驱动器的卷标改为英文,

对目标驱动器进行磁盘查错扫描(右键目标驱动器-属性-工具-查错)

ubuntu安装之硬盘安装

A.使用虚拟光驱和desktop版镜像来进行硬盘安装

1.先下载desktop版镜像,虚拟光驱软件daemontoolslite免费版

3.双击wubi,选择第一项演示和完全安装,

4.再选择帮助我从光盘启动,点完成。

5.出现安装光盘启动帮助程序,点安装。

6.程序复制光盘内文件到C盘的ubuntu目录下,完成后不要立即重启。

7.用写字板或记事本打开C:\ubuntu\install\boot\grub目录下的grub.cfg文件。

linux/ubuntu/install/boot/vmlinuziso-scan/filename=/ubuntu/install/installation.isoquietsplashboot=casperrodebian-installer/locale=zh_CN.UTF-8console-setup/layoutcode=usconsole-setup/variantcode=—rootflags=syncio

initrd/ubuntu/install/boot/initrd.lz

}

9.选择Ubuntu,倒计时按ESC键,有五种安装模式,这里我选Demomode也就是livecd模式。

这个模式下你可以先试用测试ubuntu再决定是否安装。

10.进入后先按ctrl+alt+F2,输入sudoumount-l/isodevice,再按ctrl+alt+F7返回

然后双击安装图标就可以开始安装了。

11.安装完成后重启,在ubuntu图标出现时,系统提示要按回车.

12.在控制面板-添加或删除程序下可卸载ubuntu的安装程序,不卸载也没关系.

B.使用grub4dos和desktop版镜像来进行硬盘安装

1.先下载desktop版镜像,grub4dos软件。(以ubuntu-10.04-desktop-i386.iso为例)

2.在下载好的ISO镜像中,casper文件夹下,找到vmlinuz、initrd.lz解压,并复制到C盘根目录下,

把ISO镜像也复制到C盘根目录下。

3.解压grub4dos软件,将目录中的grldrmenu.lst两个文件复制到C盘根目录下。用写字板或记事本打开menu.lst文件,

删除所有内容,复制下面的内容粘贴到menu.lst文件。

titleInstallUbuntu10.04

kernel/vmlinuzboot=casperiso-scan/filename=/ubuntu-10.04-desktop-i386.isoroquietsplashlocale=zh_CN.UTF-8

initrd/initrd.lz

4.在XP系统下,右击我的电脑-属性-高级-启动和恢复故障——设置——编辑即可编辑boot.ini文件

vista或win7下添加grub4dos启动项请看此方法

viewtopic.phpf=139&t=202027

win7前有隐藏分区的添加grub4dos启动项请看此方法

viewtopic.phpf=77&t=226399&start=0

5.重启选InstallUbuntu回车进入,出现InstallUbuntu10.04按回车,进入安装界面,先按ctrl+alt+F2,

输入sudoumount-l/isodevice,再按ctrl+alt+F7返回。然后双击安装图标就可以开始安装了。

6.安装完成后重启,在ubuntu图标出现时,系统提示要按回车。

C.使用grub4dos和Alternate镜像来进行硬盘安装

1.先下载Alternate版镜像,grub4dos软件,把ISO镜像复制到C盘根目录下。(以ubuntu-10.04-alternate-i386.iso为例)

initrd.gz、vmlinuz,并复制到C盘根目录下。

kernel/vmlinuz

initrd/initrd.gz

5.重启选InstallUbuntu,出现InstallUbuntu10.04按回车,就进入文本安装界面了,具体过程这里就不详述了。

ps1.通过路由器上网的用户安装Ubuntu系统时最好断网安装,不然安装过程很慢。

2.对于品牌机尤其是笔记本用户以上方法安装失败,可能需要调整bios设置尤其是SATA、ACPI这部分。

ubuntu安装之U盘安装

U盘安装有二种意思,第一种意思是做成LiveUSB作为安装工具使用,

第二种意思是把ubuntu系统装在U盘,使用以上所述安装到硬盘一样的方法,就不详细说了.

首先要确定你的主板支持USB启动,常用USB启动模式有ZIP、HDD。ZIP模式是指把U盘模拟成ZIP驱动器模式,

HDD模式是指把U盘模拟成硬盘模式。

A.使用unetbootin制作LiveUSB

1.下载desktop版镜像和unetbootin软件

2.插入容量至少为1G的U盘,备份一下U盘上的文件,U盘格式化成FAT32格式,不要选择快速格式化。

运行unetbootin,选第二个选项光盘镜像,选择desktop版镜像所在的路径。

3.类型为USB驱动器,确认驱动器盘符是否正确,点确定,完成后重启。

4.进入BIOS选择USBHDD为第一启动顺序,保存并退出BIOS。

不同的BIOS有不同的进入方法,通常会在开机画面有提示一般按DEL,F1,F2,F10,F12,Ctrl+Esc,

Alt+Esc,Ctrl+Alt+Esc,Ctrl+Alt+Enter具体查看主板说明书。有些主板在启动时一般按ESC、TAB、

F12键可出现一个临时启动项目选择菜单,使用方向键选择USB-HDD临时启动。

5.重启电脑即可启动LIVEUSB,具体安装过程参考论坛图文安装教程

B.论坛看到的使用UltraISO制作LiveUSB

不同写入模式兼容性比较

当优盘启动失败时,一些可能有用的小技巧

1.换成其他的工作模式ZIP或HDD。

2.主板BIOS设置为出厂默认设置。

3.查看U盘主分区是否激活。

C.把ubuntu系统装在U盘,使用以上所述安装到硬盘一样的方法,就不详细说了.

ubuntu安装之刻盘安装

ubuntu半年发布一个版本,硬盘安装优盘安装也挺方便,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不用刻盘。

不过需要光盘安装的朋友还是有的,而且即将发布的10.04版desktop版有3年支持。

论坛wiki上的刻录光盘介绍

要光盘启动引导安装,需要进入bios进行设置不同的BIOS有不同的进入方法,

通常会在开机画面有提示一般按DEL,F1,F2,F10,F12,Ctrl+Esc,Alt+Esc,Ctrl+Alt+Esc,

Ctrl+Alt+Enter具体查看主板说明书

有些主板在启动时一般按ESCTABF12键可出现一个启动项目选择菜单,使用方向键选择CDROM临时以光驱启动

网上找的光驱启动设置图文教程

接下来的具体安装过程参考论坛图文安装教程。

ubuntu安装之网络安装

网络安装有两种意思,一种是通过路由器上网连接软件源安装ubuntu,另一种意思是局域网PXE方式安装Ubuntu。

A.通过路由上网连接软件源安装ubuntu,这种安装方式又可分两种方法。

以10.04i386版本为例,其他版本地址类推。

1.通过使用两个文件initrd.gz、linux和grub4dos来安装ubuntu

1.1下载initrd.gz、linux并复制到C盘根目录下

1.2解压grub4dos软件,将目录中的grldrmenu.lst两个文件复制到C盘根目录下。用写字板或记事本打开menu.lst文件,

kernel/linux

1.3在XP系统下,右击我的电脑-属性-高级-启动和恢复故障——设置——编辑即可编辑boot.ini文件

1.4重启选InstallUbuntu回车进入,出现InstallUbuntu10.04按回车,进入安装界面。

2.下载mini.iso,刻录成光盘,然后以光盘启动进行安装。具体过程不详细说了。

B.局域网PXE方式安装Ubuntu

要求主板BIOS要能支持PXE启动,Linux内核能够驱动你的网卡,如果使用了路由器,禁用它的dhcp功能。

需要架设一台DHCP、TPFP服务器,默认的PXE安装只能安装alternate版本。

1.windows系统使用TFTPD32做服务器进行的网络安装

2.ubuntu系统作服务器进行的网络安装

viewtopic.phpf=77&t=117754

浮动的框可以向左或向右移动,直到它的外边缘碰到包含框或另一个浮动框的边框为止。

由于浮动框不在文档的普通流中,所以文档的普通流中的块框表现得就像浮动框不存在一样。

CSS浮动

请看下图,当把框1向右浮动时,它脱离文档流并且向右移动,直到它的右边缘碰到包含框的右边缘:

再请看下图,当框1向左浮动时,它脱离文档流并且向左移动,直到它的左边缘碰到包含框的左边缘。因为它不再处于文档流中,所以它不占据空间,实际上覆盖住了框2,使框2从视图中消失。

如果把所有三个框都向左移动,那么框1向左浮动直到碰到包含框,另外两个框向左浮动直到碰到前一个浮动框。

在CSS中,我们通过float属性实现元素的浮动。

浮动框旁边的行框被缩短,从而给浮动框留出空间,行框围绕浮动框。

因此,创建浮动框可以使文本围绕图像:

为了实现这种效果,在被清理的元素的上外边距上添加足够的空间,使元素的顶边缘垂直下降到浮动框下面:

这是一个有用的工具,它让周围的元素为浮动元素留出空间。

让我们更详细地看看浮动和清理。假设希望让一个图片浮动到文本块的左边,并且希望这幅图片和文本包含在另一个具有背景颜色和边框的元素中。您可能编写下面的代码:

.news{background-color:gray;border:solid1pxblack;}.newsimg{float:left;}.newsp{float:right;}

sometext

这种情况下,出现了一个问题。因为浮动元素脱离了文档流,所以包围图片和文本的div不占据空间。

如何让包围元素在视觉上包围浮动元素呢?需要在这个元素中的某个地方应用clear:

不幸的是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由于没有现有的元素可以应用清理,所以我们只能添加一个空元素并且清理它。

.news{background-color:gray;border:solid1pxblack;}.newsimg{float:left;}.newsp{float:right;}.clear{clear:both;}

sometext

这样可以实现我们希望的效果,但是需要添加多余的代码。常常有元素可以应用clear,但是有时候不得不为了进行布局而添加无意义的标记。

不过我们还有另一种办法,那就是对容器div进行浮动:

.news{background-color:gray;border:solid1pxblack;float:left;}.newsimg{float:left;}.newsp{float:right;}

sometext

这样会得到我们希望的效果。不幸的是,下一个元素会受到这个浮动元素的影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些人选择对布局中的所有东西进行浮动,然后使用适当的有意义的元素(常常是站点的页脚)对这些浮动进行清理。这有助于减少或消除不必要的标记。

事实上,W3School站点上的所有页面都采用了这种技术,如果您打开我们使用CSS文件,您会看到我们对页脚的div进行了清理,而页脚上面的三个div都向左浮动。

THE END
1.堪字艺术签名艺术字体分类发现字体简介: 堪字艺术签名 MeandroNF 语言:英文 下载 Centralia Depot NF 语言:英文 下载 Zeppelin 42 Italic 语言:英文 下载 DeukalionNF 语言:英文 下载 JimbatzNF 语言:英文 下载 Garamond No4 T EE Medium 语言:英文 下载 Beagle Boyz NF 语言:英文 下载 AnagramNF 语言:英文 下载 HuppAntiquaNF-http://www.qiuziti.com/fontlist2?id=1086934
2.最新的个性签名,最新潮流签名示典透视盘点在数字化时代,个性签名不仅是展示个人风格的工具,更是个人形象的缩影。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一个独特的个性签名往往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2024年的个性签名潮流,正以前所未有的创新和多样性引领着潮流风向标。 二、最新潮流签名示典:创意无限,风格百变 1. 简约风盛行 简约风个性签名在2024年格外流行。简洁有力的字https://m.dreamassets.cn/post/1075.html
3.签名设计,个性艺术签名!其中这件短袖的设计也是非常经典了,配上文字,有那feel了~ 睡醒了8 今天有点?上衣:m5is 黑色人像印花短袖T恤?裤子:guuka 撞色拼接抽绳束脚休闲裤?球鞋:椰子350黑天使 keshiw 得物er-U8P9H9L2 放学别走c 关注 签名设计,个性艺术签名! 让你名字呈现出不一样的美是我们的https://m.dewu.com/note/trend/details?id=254005218
4.精选是什麼字體?眾識社區識字體網字心坊鸿潮榜书 95% 个人非商用 050-上首国潮体 79.6% 商用须授权 妙笔芒丁丑体 Regular 75.3% 商用须授权 字魂185号-状元榜书 Regular 75.1% 商用须授权 皇室战争 Regular 75% 商用须授权 龚帆国潮体(淘宝搜龚帆字库可买单字授权) Regular 74.9% 商用须授权 妙笔天蓝体 Regular 74.8% 商用须授权 https://hant.m.likefont.com/community/112441447/
5.1208选股公式,短线必备技术。战少极致短线1208-选股公式,短线必备技术。简介:常用的选股公式,短线玩家必备技术。1、实体K线涨幅大于6%。2、股价调整-5到+https://www.taoguba.com.cn/Article/6513388/1
6.信测标准(300938)个股概要股票价格行情走势图整体 特大单 大单 中单 小单 新闻 信测标准涨5% 华为新机热销 智选洞察12/09 10:28 A股汽车检测概念拉升 安车检测冲击涨停 格隆汇12/05 10:37 信测标准(300938)11月20日股东户数0.96万户,较上期增加2.85% 证券之星12/02 17:06 信测标准(300938.SZ):目前暂未开展汽车芯片质量检测业务 格隆汇11/28 16:17 https://www.futunn.com/stock/300938-SZ?code=HPF
7.qq说说业务网(说说业务平台)互联网说说赞在线自助下单网站1易涨网易卖弊涨网是一个业务丰富的刷赞平台,支持淘宝拼多多微信闲鱼微博唱吧绿洲哔哩哔哩网易云全民K歌等平台的点赞收藏阅读播放量粉丝评论等系列业务,并支持爱奇艺优酷芒果TV等此伏平台的会员购买2机领网该刷赞网站开发。 1易涨网易涨网是一个业务丰富的刷赞平台,支持淘宝拼多多微信闲鱼微博http://wap.zgjyjj.com/post/21481.html
8.女孩心情郁闷的QQ昵称反复渲染郁闷情绪的网名醉酒的红颜,年轻时的花落 灰蒙蒙的周末,掩藏着寂寞 只是一位过客,挥洒的人生篇章 街角转身,那雨中郁悴的心情 爱情没有结局,只等待世界末日 我们低下头,对生活无言 在柳暗花明之间投入命运的名义 沉浸在伤痛与遗忘之中,夜晚显得格外凄凉 蓝色的忧郁,与亡灵共舞追逐梦想 https://www.mnxcbv546.cn/fan-ti-zi-wang-ming/892584.html
9.亡字书法在这个数字化的时代,科技与艺术的碰撞,为我们带来了无限可能,我们要向您介绍一款颠覆传统,引领潮流的高科技产品——“亡字书法”,这款产品不仅将古老的书法艺术与现代科技完美结合,更以其独特的功能亮点和极致的使用体验,为书阅读全文 持之以恒 87 次浏览 2024-12-11 书法加盟 https://vip.hyjthz.com/tags-9006.html
10.邮件签名设计模板,rpa,机器人,自动化标小智LOGO 选择模板,输入个人信息,30秒在线生成精美邮件签名。提升品牌专业度,增加电子邮件回复和点击,加强社交推广,吸引潜在客户。免费LOGO设计模板在线制作一键在线作图工具LOGO素材智能设计商标注册更多内容请查看https://www.logosc.cn/email-signature-generator https://www.wdlinux.cn/html/email/20241211/23850.html
11.[]在线艺术签名设计真笔网签名的魅力,在于方寸之间把个性大大的发挥,不仅营造风格迥异的中国文字艺术,张扬不为人知的人格魅力,也让心灵得到温存和安慰。真笔网推出的在线艺术签名设计拥有连笔签、古典签、草书签、行书签、行楷签、隶书签、公文签等引领3G文网签名设计潮流。http://v.zhenbi.com/e/m4.htm
12.手机之家在线签名手写签名在线生成器在线签名设计地址:www.mgs2s.com(复制到浏览器打开)工具集成签名设计免费版下载,签名设计免费版在线立即生成,简单简体签名设计免费版。最新方便设计公文签名设计颜色保存分享免费版 1、真笔网推出的在线艺术签名设计拥有连笔签名设计、一笔签名设计、古典签、草书签、行书签、行楷签、隶书签、公文签等引领3G文网签名设计潮流https://blog.csdn.net/weixin_39829166/article/details/111388080
13.乐游网官方微博的微博3G文网网站制作签名免费,还等什么?手机登陆3g.news-com.cn如果不会的联系我或在此日记留言 ?收藏 转发 评论 ?赞 c +关注 乐游网官方微博 2013-12-3 19:00 来自微盘 我刚刚将 @奋斗中的小鸡 分享的"PHP仿Q友乐园2013版网站程序@17558.net.rar"保存到了 @微盘,推荐给大家! O网页链接 https://weibo.com/pllo
14.www.3gwen.com文网交友,免费打电话,在线艺术签名www.3gwen.com - 文网-交友,免费打电话,在线艺术签名 - 网站收录,反向链接,国内排名,搜狗评级,谷歌评级,百度权重,360评级,SEO信息,META信息,web服务,Alexa排名,whois信息,链接情况,备案信息等SEO网站综合查询结果http://www.fwol.cn/seo/?url=www.3gwen.com
15.百万网友签名寄语祝福奥运首批获奖名单公布精彩寄语奖从各网站选送的精彩寄语中评选产生,其中一等奖10名,奖励价值3000元左右的TD 3G手机一部;二等奖20名,奖励价值1000元的中国移动奥运充值卡;三等奖50名,奖励价值500元的中国移动奥运充值卡。幸运参与奖则在活动进程中,每周从参与的网民和手机用户中随机抽取幸运大奖2名,奖励价值2000元左右的时尚手机一部;https://news.cctv.com/china/20080725/106220.shtml
16.异次元通讯类手游排行榜魅族手机异次元通讯游戏大全测网速大师是一款简单易用且精准测试的测网速工具,一键解决3G,4G,WIFI网络测速。让您随时随地查看当前悦通行app是文网亿联公司倾力打造的一款应用于文旅场所实名认证登记的产品,用户通过悦通行扫码可快速登记进场*全新个人信息主页,设置个性化头像和签名,做个真英雄!随时了解自己或他人的战绩情况。 大小 155.81M https://www.diandian.com/phb/79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