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的核心范文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子政务的核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1.1政府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1.2政府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近年来,我国电子政务的蓬勃发展和电子政府建设恰恰为政府核心竞争力的构筑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和手段。电子政务是伴随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应运而生的产物,也是政府主动适应社会服务需求的技术创新成果,它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大大降低政府服务的成本和提高效率,也是建设公开化的“阳光政府’惭必须的环节。可以预期,电子政务不仅是重要的技术创新,也是确立今后地方政府自身竞争优势的重要基础。因此,我们可以说电子政务是构筑政府核心竞争力的“奠基石”。

2.运用电子政务构筑政府核心竞争力的作用机制

2.1加强政府与公众关系

2.2促进政府流程再造

电子政务所要求的组织结构的变革和业务流程的重组,可以增强政府及政府部门之间的协作能力。电子政府根据电子政务运作的内在机理,对传统的以行政职能为中心的行政流程进行改造,转变成以公众服务需求和输入各种公共信息为起点到政府创造出对公众有价值的“产品”或服务为终点的一系列借助网络进行。具体表现为,流程优化精简政府机构、减少管理层次和中间控制环节、扩大管理幅度、精简政府冗员,降低管理成本;政府的网上采购,实现公开公平竞争,能够实现在全球范围内以最低的成本进行采购;政府网络远程视频会议,实现了政府人员在异地的同时参与,能够有效减少政府会议的成本;政府部门之间跨部门、跨地区的公文电子化处理,实现“无纸化”办公,可以减少行政办公费用和公文处理的费用,降低政府的办公成本。同时,电子政务促进了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提高了政府的决策能力。

2.3促成政务公开机制

对于政府来说,信息的公开和良好的信息收集机制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在公共权力委托关系中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的现象。按委托——理论的观点,政府作为公众的“人”行使“委托权”,而委托双方在事实上的信息不对称使得人能否按照契约规定的权限和委托人的意愿来代替委托人行动成为问题的关键。同时,信息的不对称给政府官员的寻租行为提供了机会。而改善上述问题的有效的途径就是电子政务,具体来看,电子政务的实施使得政府办公更为透明,从而使得信息传递渠道更为畅通,减少了政府官员寻租的可能。电子政务可以防止信息被少数人垄断或者选择性的公开,可以防止信息被更改、掩盖,可以建立套相对严格的制度,将信息交给计算机处理,防止人为的干预。同时,电子政务中的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对任何人的任何行为进行监控,从而增加政府办事的透明度,增加腐败的机会成本。电子政务在推动政府缩小贫富差距和反腐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4改善政府绩效评估

在我国,将电子政务概括为:运用计算机、通信和网络等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来实现对政府工作流程甚至组织结构的优化重组,超越现实政府部门运营中带来的部门等限制,建成一个公平、廉洁、精简、高效的政府运作模式,以实现全面的为社会提供规范、透明优质的管理和服务。

电子政务系统,是关系政府各个部门的,不同层次的,包含社会方方面面的,电子政务的建设不是一个简单的工程,它需要有系统的规划设计,来指导系统的建设,在建设完成之后,还要科学合理的管理,这样才能保证系统的有效、高效运行服务。

1电子政务系统的规划

电子政务系统的规划是政府对信息化建设目标、资源计划和发展战略的问题的确立,政府需要从自身和社会情况出发,结合当今的信息技术水平,来确定电子政务的系统与政府各部门的关系。

其次,根据已有调研结果,制定方案,做好“顶层设计”。要统筹考虑政务、信息、应用、技术和机制等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做到统筹协调、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在这一过程中,要理清层次、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结合地方实际调研结果作出系统的建设方案,并形成规划报告。

2电子政务的设计建设

在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规划后,紧接着就是电子政务系统的设计建设,在这一阶段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首先是应用的原则。电子政务,政府业务既是为人民服务,因此电子政务的建设就是要用,用来服务,电子政务的建设应该“以需求为导向”。只有在不断地应用过程中,才能发现问题改进不足,应用是推动电子政务建设最好的方法,应用是设计的前提条件。电子政务系统的设计建设必须坚持实用的原则,切实符合部门服务、管理、决策以及办公自动化等各项业务和职能要求,避免互相攀比现象的发生。

其次是发展方向。电子政务的建设是一个国家和地区面对知识时代和全球化时代所做出的重要决策。从大的方面来说,电子政务的设计建设具有国家的政治发展方向原则;从小的方面来说,电子政务的设计建设具有国家的社会发展方向原则

第四,效益原则。电子政务的建设、运营成本,电子政务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公众对于电子政务的满意度,这是在目前国内外流行的众多的电子政务评价体系评价指标中最核心的三项。电子政务的效益是对电子政务建设的直接检验指标,同时电子政务的效益也密切关系着公众对于电子政务建设的满意度。因此在电子政务的建设过程中,领导同志要坚持效益的原则,以实现电子政务系统的最大价值为目标。

第五,规划、实施、监理三者相结合的原则。电子政务是国家信息化建设中的一项战略性的重要任务。保证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和健康运行,是电子政务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我们要科学的处理好规划、监理、实施三者的关系,确保电子政务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规划工作,是整个电子政务工作的前提条件,它决定着电子政务系统的结构框架和发展方向。实施是规划的具体执行,是电子政务建设的基础,实施过程中质量的好坏关系着整个电子政务建设工作的成败。

电子政务建设的目的是一个长期可运行的业务。所以,电子政务的建设如何能够长久的生存下去才是关键的问题。电子政务的可行性研究不仅有系统的可行性,也有业务的可行性,系统赋予它功能,而业务则赋予电子政务生命。

电子政务的管理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实现基本功能、赋予系统生命、促进繁荣发展。要实现电子政务的持续发展,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首先,组织上要稳定。有了组织才会有人管理,系统才不会自生自灭;其次激励机制。企业中往往通过激励机制能够实现好的经济效益,而在政府中,有时很努力的工作却不能被审批通过,这对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会有很大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的领导同志应该采取积极措施,调动积极性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电子政务的管理核心问题是对人员的管理。要团结各方面的用户,把他们变成参与者合作者,这样才能得到他们的支持,才能齐心协力有效地推动电子政务系统的快速健康发展。

大力建设电子政务系统,是各国政府在面临全球化信息化的形势下的必然选择,同时,电子政务也是实现资源整合,使政府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窗口。在电子政务的建设中,要集思广益,发挥大家的聪明才智,把电子政务系统真正的建设成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为政府服务的一个实用、高效、廉洁、公平的电子平台。

参考文献

[1]柳玲,姜春艳,沙锋.云计算环境下电子政务统一信息平台建设研究[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1:54-57+64.

[2]刘伯男.浅议电子政务及其系统[J].办公室业务,2013,17:194-195.

关键词:电子政务资源整合政府在线

一、电子政务资源整合现状

电子政务资源整合是我国政府“十二五”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内容,将在未来若干年内持续成为电子政务的战略重点和建设热点。目前,我国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整合的主要方式是:“积极采用先进的规划理念与统筹技术,通过统一的政府门户网站,使公众能够快速便捷地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获取相应的服务”。就目前所见,我国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整合具有如下几方面特点:(1)中央政府提供统一领导和资金支持;(2)信息网络构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3)从部门内部资源整合到跨部门;(4)从试点到推广,谨慎推进。

二、电子政务资源整合障碍分析

1、电子政务资源本身的复杂性

政府管理范围广泛、内容庞杂造就了电子政务资源丰富性与复杂性并存。具体来说,目前存在着如下几方面的困难:(1)政出多门,信息共享性差;(2)缺乏统一的标准,难以实现信息交换与共享;(3)资源整合力量不足、数据更新缓慢,,不能满足公众需求。

2、信息整合与信息安全、隐私保护之间的矛盾

信息整合过程中信息的保护与隐私的保护也日益重要,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有的政府机构把网站作摆设,而有的信息随意,公民隐私权保护难度增加。由于标准的缺失,导致了信息整合与信息安全、隐私保护之间的矛盾突出;另一方面,这种冲突又加剧了政府部门不愿公开与共享信息,这成为部门维护其信息权力的最好理由。

3、现行管理体制带来的障碍

现行电子政务建设没有严格统一规划和自上而下的协调机制,在实现电子政务资源整合过程中会遭到许多部门的抵触。各部门的网站技术实现和管理形式不统一,增加资源的共享难度,政府信息系统重复投资、重复开发。以上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政府公共服务水平。

4、缺乏健全的保障机制

三、基于政府在线的电子政务资源整合架构

从障碍分析来看,目前我国电子政务资源整合主要有三个突出问题:一是,缺乏有效的领导机构与全面的规划;二是,进行资源整合的有效的方式、手段缺失;三是,政府门户网站的载体功能不明显。因此,建议从顶层设计入手,为电子政务资源整合建立体制保障;运用物联网等技术,为电子政务资源整合提供更新、更强、更有效的手段;以“政府在线”作为电子政务资源整合的平台,形成以服务为导向的电子政务资源整合架构(如图)。

1、从顶层设计入手,建立体制保障

顶层设计将整个政府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可以为电子政务资源整合创造良好的条件,推动电子政务向纵深发展起。正如学者所言,“一方面,通过顶层设计可以将资源整合工作由‘粗’到‘细’。另一方面,通过顶层设计还可以保证资源整合工作由局部上升到整体”。只有这样才能解有效解决电子政务资源整合中的规划、预算、协同、共享等难题。

3、以“政府在线”作为电子政务资源整合的平台,强调“服务导向”

电子政务资源整合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在实施资源整合过程中,必须要有一个集成性的解决方案。“政府在线”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平台,建立门户网站既方便了政府服务客体,又成为公众与政府互动的桥梁。要想真正实现“政府在线”,必须依托门户网站身后强大的资源整合,整合各部门信息和服务。有学者认为“以门户网站为平台,构建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整合机制,该机制分为两个部分:依据信息流的整合机制部分和依据管理系统的整合管理部”。从价值取向上来看,在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过程中,电子政务资源整合也必须坚持服务为导向,从公众的需求出发来实现资源的整合,从而更好的为公众提供公共服务。

参考文献:

[1]刘志光,戴黍.我国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整合:现状、问题与对策[J].广东社会科学,2008(3).

[2]贺军.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整合的障碍分析[J].广东社会科学,2007(2).

[3]贺军.省级电子政务资源整合研究[J].专家论坛,2010(7).

[4]姜晶波.电子政务资源整合与“一网式”应用[J].理论观察,2007(4).

关键词:电子商务;会计信息;整合

1电子商务在财务处理中的优点

1.1电子商务手段使企业资源得到动态配置和优化组合

传统的生产方式是根据市场预测定生产计划,根据计划(包括产量、流程和周期)定库存,因而会形成原材料、半成品与产成品的积压。电子商务管理的关键或核心,就是消除生产组织及结构层次化的前提下,剔除所有非增值作业环节。因为原材料、半成品及产成品的库存,从纯粹意义上讲,就属于非增值作业,甚至是负增值作业。未来社会生产过程中,建立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上的、以“零库存”为目标的(即时)生产系统,正是以电子商务手段为基础的。

1.2电子商务中网络财务将成为现实

2现阶段会计软件存在的问题

2.1会计软件通用性差、集成化程度低

综观现有的国产财务会计软件,多立足于对手工会计职能的自动化,主要解决的是财会人员工作量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它们大多以财会部门为核心,以替代手工核算为主,帐务系统以记帐凭证为起点,完成记帐、算帐、报帐等工作,而这些工作主要完成事后的核算反映功能,缺乏对数据的深度综合利用,基本上只能反映货币信息,很难反映非货币信息,因此很难进行事中控制与事前决策。二是按传统劳动分工模式设立了材料、销售、工资、成本、固定资产等各个独立的子系统,各子系统间通过转帐凭证方式传递各种数据,基本上局限在单一的财务部门的应用,暴露出一些难以克服的弱点如系统初始化工作量较大的功能等等。而仅就会计电算化系统看其材料、工资等各核算子系统之问又彼此分隔,缺乏会计数据传输的实用性、一致性和系统性旧。

2.2会计软件开发未能站在企业管理信息化的高度

我国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存在着重视报账功能忽视管理功能的现象。大都仅仅把计算机当作高速运算的工具模拟手工会计模式去完成事后记账、算账、报账以及提供初级管理功能,很少具有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分析决策等管理会计功能,并没有起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去改造传统会计以满足企业管理的需要。国外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就已经实现了会计电算化的核算职能并开始研究会计的网络化、企业管理信息一体化会计软件开始向管理型发展。

3会计软件和电子商务的整合优势

3.1会计软件和电子商务的集成管理系统构建

实施两者的集成构建后,企业的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商业智能、电子商务、办公业务自动化等功能全面集成,实现资源共享和数据共享;企业内部各部门的流程更加合理规范的同时衔接也会更加平滑;生产效率更高,与此同时库存占用资金也会更少。企业各层领导可以迅速、准确、及时地查看所需要的报表,从而能够对市场作出最快速的反应,加快商务进程。消费者或客户在展示室或通过互联网络在电子商场了解产品的性能和价格,并通过电子形式给生产厂商下达订单。生产商通过EC-ERP系统下达物料采购和生产制造指令,通过电子形式完成物料采购和支付。经过生产制造过程,最后将商品按时送交用户,并在网上完成交易结算。它使得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以及客户通过供需链紧密集成,从而实现物料不间断地流动,达到零库存状态。这样,企业就能将经营成本降到最低,响应客户需求的速度也得以提高,从而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

3.2使财务处理的程序明了化、网络化

第一,在电子商务中,信息用户范围更加广泛,已不仅仅局限在企业管理层、投资者、债权人或政府部门等,还包括企业内部员工、企业分部、消费者、企业合作伙伴以及企业竞争对手,在整合后的处理中更加明晰。

第二,会计人员应该将其所服务的对象通过分析后划分类别,根据各类用户的信息偏好,结合会计所能提供的信息范围,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需要。

第三,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会计信息系统中,我们直接面向企业的业务过程收集有关业务活动的数据,不以记账凭证作为系统的处理起点,而是直接依据业务活动数据产生传统意义上的会计报表。

4电子商务与会计软件整合后对会计人员的要求

其次,网络信息的传递与处理均要通过对计算机的操作来实现,这就要求会计人才既是出色的计算机操作员,又是有一定水准的会计师,能熟练掌握各种会计软件的操作及开发、设计、维护和保养,最起码要了解会计软件的原理。

总之,在电子商务和会计软件充分整合的条件下,财务处理模式的一方面体现了网络经济的特征,另一方面又实现了信息系统优化的改革。同时双方整合集成系统的构建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有不可低估的拉动作用,是会计应用领域划时代的变革。

[1]顾文宪.企业信息系统的构建[J].商业时代,2007,(3).

[2]何咏梅.浅谈企业成本控制实施阶段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财经界(学术版),2010,(04).

[关键词]新一代ERP电子商务整合

一、制造业电子商务与ERP整合的重要性

近年来,电子商务在我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企业从电子商务中得到的信息也越来越多,如何管理好这些海量信息,以及再利用好这些海量信息,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使得以企业信息化身份出现的ERP,自然而然的与电子商务联系到了一起。但企业传统的ERP已不能很好地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需求,主要表现为:

1.电子商务与ERP被分裂开来,没有统一规划和统一设计。企业这种分离使用ERP和电子商务的状况已经开始遭遇发展瓶颈。企业在电子商务中积累的越来越多的市场信息处于游离状态;由于企业参与全球竞争的残酷性,企业现有的响应速度不能为自己赢得更多订单。而最为关键的是,企业这种状况使其在电子商务运用上,始终处在一个低级阶段,不能往更高层次发展。

2.两个系统下的采购数据、销售数据和财务数据没有进行合并,使数据失去一致性和完整性。

3.软件资源、硬件资源和数据资源没有充分共享,造成建设成本过高和存储空间浪费。

4.把电子商务片面理解成电子商店或仅仅建立一个网站。

5.ERP直接采用市场上的商品软件,而电子商务则自己开发,不能实现两者的会话与集成。

关于两者的关系,人们已经基本上形成了一个共识,用ERP为电子商务作后台管理支撑,是电子商务脱离浅层运用,得以全面开展和深入运行的坚实基础,所以研究电子商务环境下ERP的变革和整合显得尤为重要。

二、ERP与电子商务的整合方案

1.基于Internet的ERP。基于Internet环境和Java技术平台促使了新一代ERP的产生,即网上的企业资源计划(iERP)。iERP的开发基于Browser/Server模式,它由客户端、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和应用服务器组成。其中,客户端仅安装浏览器,应用程序安装在应用服务器上,Web服务器负责向外信息,数据库服务器负责对数据的存取。Internet应用不仅可以改善供应链中各部分间的沟通,提高供应链效率,更重要的是Internet将会改变供应链的结构,对现有的销售及服务体系进行重组。Internet还能使为每个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成为现实,甚至包括提供网上的自助式服务。从长远看,Internet与ERP结合的深度将从眼下在网上管理业务数据,发展到将来直接开办网上业务。

三、新一代ERP是制造业电子商务与ERP整合的趋势

那么新一代ERP软件应具有三个重要特点:平台化、集成化和个性化。其中,平台化是指新一代ERP软件将基于服务导向架构的平台,它能大大提高软件开发和实施的效率;集成化是指新一代ERP软件可以与其它管理系统实现无缝集成;个性化是指用户可借助ERP平台提供的工具,快速、深度地满足自己的个性化需求。

[关键词]电子政务评估体系管理创新文本内容分析

1引言

创新是将新的观念或防范诉诸实践,创造出新的事物的过程,从而改善现状。政府创新就是指政府组织适应外在环境需要形成新的结构、流程和行为方式[1]。政府通过创新,可以更快地实现职能转变、观念改进以及体制机制和管理服务方式的再设计与建造,全面提高工作效率。

建立电子政府是实施政府创新的关键措施。全面形成网上虚拟政府,形成电子政务流程,可在网上积极地对社会民众的需求做出回应,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公正、有效地实现其需求和利益。政府通过实施电子政务,可以保证公共管理行为的规范化,克服随意性,减少管理失误[2]。

当前,电子政务已成为我国现阶段政府信息化工作的重点,同时关系到国家、民族竞争力的重大创新活动[3]。为了使电子政务真正收到实效,必须对电子政务的实施状况进行科学的评估。国内目前开展的众多电子政务评估活动多从信息化基础、组织提升、公共效益、用户满意等方面进行评估。鉴于电子政务是政府部门的一种创新,只有对创新管理进行有效评估,投入到创新活动中的资源才能被充分利用,所以本文采用文本内容分析方法,针对2003-2009(缺少07年)年电子政务发展报告,借助ATLAS.TI文本分析工具进行分析编码,并结合创新管理测量框架(IMMF)建立电子政务评估体系框架和创新概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指标体系中创新概念数分布,对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提出自己的建议。

2评价体系建立

2.1概念化分析

为了评价创新管理,许多组织纷纷界定创新范围,量化创新措施,建立创新管理流程基准,并且评估创新管理流程。创新管理方面的文献多从创新观念、方法和实践三方面进行研究。Adams和Phelps提出的创新管理测量框架(IMMF)是在创新管理文献基础上提出的一个独特的综合框架。IMMF为管理人员评估创新活动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4]。

2.2指标确定

本文在指标的确定上,基于文本内容分析方法[5],借助ATLAS.TI文本分析工具对6篇电子政务报告进行了阅读、编码与分析,最终得到了包含指标概念编码的报告。一级指标的确定上,以文档段落编码标识粒度,根据报告中标识的指标概念出现的数,结合创新管理测量框架(IMMF),最后选取了出现数较高的概念作为一级指标。这里我们选择了投入、知识管理、战略创新、组织文化、投资组合、项目管理、商业这7个构件作为一级指标,即确定了评价体系的创新构件。

在二级指标(即各构件所对应的创新概念)的确定上,仍然采用文本内容分析方法,编码标识文本内容的概念指标,然后依次通过公式1、公式2和公式3,计算二级概念指标相对应于一级概念指标的权重。

其中和是文本数,表示在n个文本组成的集合,有一级指标概念i出现的文本数量,表示在n个文本组成的集合中,有一级指标概念i和二级指标概念j同时出现的文本数量。和是概念数,表示一级指标概念i在文本中出现的次数,表示概念i和概念j在文本中同时出现的次数。R表示了二级指标概念j相对于一级指标概念i的重要程度。

3数据处理与分析

图1是修正过的一级指标概念的数分布直方图。由于数是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表明对应组标志值的作用程度,即数数值越大,表明该组标志值对于总体水平所起的作用也越大;反之,数数值越小,表明该组标志值对于总体水平所起的作用越小[6]。一级指标概念的数,可以反映出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的优势与不足,由此我们可以对我国电子政务发展提出建议。

由图1可知,在7个一级指标概念中,项目管理概念的数最高,这表明我国各级政府机构在电子政务建设中比较注重项目管理,即从电子政务的实施决策开始到结束的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评价,以实现其目标。另一个比较高的是商业化概念,这也符合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发展趋势――逐渐“以公众为中心”,以为人民大众服务为目标,提高服务质量。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发现投资组合管理概念的数比较低,这是由于目前各级政府注重电子政务投入,而没有考虑收益问题。

由于这6篇报告篇幅差异非常大,如2006年的报告共367页,而2008年的报告却只有262页,若直接比较一级指标概念数,会产生较大的误差,影响研究的有效性。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引入了标准百分比计算[7]。计算方法如下,假设2008年的统计显示,投入概念的数为482,7个一级指标概念总数为10738,2008年投入概念的标准百分比为:

(2008“投入”的数/2008年总数)*100%=(482/10738)*100%=4.4887%

从而,我们可以绘制一级指标概念标准百分比折线图,如图2所示。

图2一级指标概念标准百分比折线图

4结论和建议

结合上述分析,笔者对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提出一些建议:

电子政务的效率可以通过投资组合管理概念指标反映,它的标准百分比平均为1.149%,是最低的。为了衡量各地区电子政务的真正能力,各地政府应衡量实施电子政务后的财务状况。通常情况下,投资回报率(ROI)、电子政务方面投资的盈亏平衡值、信息通信技术基础设施的净现值可以作为有形因素来评估电子政务效率。

为了提高我国的电子政务能力,在政府门户网站尚未规划完善的情况下,各政府机构不应急于建立自己的政府网站,不应大量开展电子政务的建设、运营与管理的“外包”业务。此时的“外包”只会强化已有的各自独立发展的格局,不利于将来技术、业务与管理的全面整合。

[1]蒋达峰,李立明.从公共管理角度看电子政务和政府创新.城市管理与科技,2002,4(4):21-23.

[2]李钰.基于电子政务环境下的政府管理创新研究.[学位论文].淄博:山东理工大学,2008.

[3]翟智斌.电子政务是政府管理创新的必由之路.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1):215-216.

[4]PhelpsA.Innovationmanagementmeasurement:Areview.InternationalJournalofManagementReviews,2006(8):21-47.

[5]KassarjianHH.Contentanalysisinconsumerresearch.TheJournalofConsumerResearch,1977,4(1):8-18.

[6]张建斌.Excel编制数表及绘制直方图.数理医药学杂志,2007,20(1):63-65.

[7]PotnisDD.Measuringe-Governanceasaninnovationinthepublicsector.GovernmentInformationQuarterly,2010(27):4148.

[作者简介]宗婷婷,女,1985年生,硕士研究生,2篇。

关键词:客户关系管理;电子政务

1客户关系管理的核心思想

客户关系管理(crm)的核心理念是“以客户为中心”,核心的方法是“个性化”的营销管理和服务,核心技术是工作流管理、系统集成和个性化技术。这些理念、方法和技术都值得电子政务借鉴。把crm的这些管理恩想应用到电子政务中,就是将政府类比为企业,将公众类比为客户,把政府工作看成服务机构为客户提供服务的过程。

2客户关系管理水平是衡量电子政务成熟度的重要指标

电子政务的核心内容,可通过客户关系管理(crm)来理解:一方面,可以把政府的服务对象——社会公众看成是政府的“客户”,改善政府的服务,就是改善政府对公众的关系;另一方面,电子政务在“以客户为中心、更好地提供服务”这个目标上与客户关系管理所倡导的核心理念是一致的。随着电子政务的深入发展,并逐步进入到成熟阶段,crm水平就显得越来越重要,crm水平可以说是电子政务未来发展到成熟阶段的必然要求。这就要求在电子政务规划、建设和运营的同时,要充分运用crm的指导思想。

3基于客户关系管理思想的电子政务策略

3.1要实施以客户为中心的战略

企业实施以客户为中心的战略已经成为业界共识。传统的政府上作模式是以政府的机构和职能为中心,企业和公众围绕政府部门转。基于crm思想的电子政务运行模式,“以网络为工具,以用户为中心,以应用为灵魂,以便民为目的”。把企业和公众真正作为客户,以用户的需求为出发点,围着企业和公众的需求来提供服务。

3.2要了解客户并对窖户进行细分

电子政务要体现客户关系管理思想,首先要了解客户并进行客户细分。电子政务的客户可以分为政府上作人员、社会公众、企业单位、其他政府机构、非赢利组织等。需要指出的是,一方面,客户的细分也是具有阶段性的,不是一成不变的,细分的原则和标准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着政府职能的调整而调整另一方面,客户细分会增加服务的成本,不同地区的电子政务建设应根据自身的情况量力而行。

3.3要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和办事服务

这要求政府网站在完成客户细分的基础上,把信息和服务也进行细分,把个性化的信息内容及时提供给需要的用户。这种个性化服务,目前采用的方式是让用户从一个预定的主题词表中选取,通过用户自选关键词任意指定,通过各种布尔逻辑进行组合,达到用户需求的个性化,山于网上用户填写的随意性,这种方法往往效果不佳。也有一些电子商务系统采用自适应的个性化推荐算法来提供个性化服务。

3.4要全面考虑客户的生命周期

如同企业的产品有生命周期一样,客户同样也有生命周期。比如,企业从新设立到经营,再到歇业,其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所需要的政府的信息服务和办事服务是不同的。

所以,电子政务系统要考虑其用户的整个生命周期,要按照客户的“生活事件”来动态地组织信息和服务内容,并且按照用户所处的不同时期及时调整服务的内容。这就要求电子政务及时维护一个用户信息库,跟踪用户的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提供不同的个性化信息和服务。

3.5要创新与整合服务提供渠道

在经济发展水平和基础设施水平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希望每个公民都通过互联网与政府打交道是不现实的。因此,我国电子政务的建设应该充分地考虑到渠道选择的

现实性和科学性,在电子政务建设的同时要制定渠道策略。

3.6要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

电子政务所提供的服务有两种形式,一是根据用户请求而提供的被动服务,另一种是主动为用户提供服务、提供价值。2004年5月1日正式实施的《上海市信息公开规定》就把政府信息分为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两大类。主动提供有针对性的信息增值服务,这样才能体现“以人为本”的行政理念。这也对政府和电子政务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7要消灭信息孤岛。实现系统整合

3.8要实现类似于商务智能的辅助政策决策功能

基于crm的电子政务系统也要利用数据仓库、数据挖掘等信息技术,分析广大用户的网上行为,获取用户深层次的信息和服务需求,及时把握用户偏好和需求的变化,调整服务的具体内容,从而达到为行政决策服务的目的。

3.9要采用市场营销的应用推广策略

3.10要充分考虑和妥善解决隐私保护问题

关键词:电子政务;安全隐患;解决措施

在信息网络中电子政务是一个特殊的应用领域,涉及领域内的众多信息都是具有保密性的。如果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性被破坏,造成敏感信息的泄露、黑客的入侵、网络信息的非法使用以及计算机病毒等都将对电子政务系统的正常运转构成威胁,甚至对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产生危害,严重的还将危害国家的信息安全及安全。

1我国电子政务中信息安全存在的问题

1.1技术问题

1.1.1技术被动性:首先我国的芯片大多数均依赖进口,即便有部分是自己开发的也需要到国外去加工;其次,由于加入了WTO,为了减少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我国引进了不少国外设备,同时也带来了不容小觑的安全缺陷。另外我国大部分网络运行的主要是TCP/IP等网络协议,这些都不是为安全通讯而设计的,因此,在利用这些技术进行服务本身就存在着许多方面的安全威胁。

1.1.2网络技术本身的缺陷:中国是一个国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的泱泱大国,不可避免包括了丘陵、高原、盆地等,要使全国都电子政务化,其网络规模不言而喻,这就造成了通信线路过长,其安全系数越低。另外现代通信分为有线和无线两种,有线线路容易遭受物理破坏,易被搭线窃听;无线线路易遭截获、监听等等,同样存在安全隐患。

1.1.3安全标准的不统一:目前全国缺乏统一的加密系统、密码算法和数据管理制度。在应用平台时,用户不规范造成病毒、黑客入侵;直接面向用户时存在信息泄露、信息篡改、信息抵赖、信息假冒等等,信息的绝对安全没有保障。

1.2管理问题

1993年,国务院成立了国家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正式启动国民经济信息化工程,开始实施“三金工程”,及金桥工程、金关工程和金卡工程,以及以后的金质工程等。[1]随着政府全面上网工程模式的展开,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是电子政务的安全管理的难度系数也加大,很多机关管理部门忽略其安全防范,放松安全意识,造成我国电子政务的损失。目前出现的管理薄弱问题,给不法分子和不少国家的敌对势力空档,通过在网上发表不实言论以损害国家利益。

2维护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的具体措施

2.1技术保障

针对存在的技术问题,可以提出防火墙技术、数据加密技术、入侵检测技术、防病毒技术和数据存储、备份技术。[2]

2.2强化组织和和管理

目前的管理方式停滞不前,仍是“看家护院”的传统模式。我们应该配合国家信息化领导机构,在个地区和部委建立相应的信息安全管理机构,以完成和强化信息安全的管理,形成自上而下的信息安全管理组织体系。同时,根据管理需求,可以对电子政务系统信息内容实施安全监控管理,来保护政务信息的安全,防止由于内部违规或外部入侵造成的网络泄密,同时也阻止了有害信息在政务网上的传播。

2.3法律和政策的健全

电子商务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流程涉及到国家的秘密与核心政务,它的安全关系到国家的主权、国家的安全和公众利益,因此电子政务的安全实施和保障,必须以国家法规形式将其固化,形成全国共同遵守的规约,成为电子政务国际交往的重要依据。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守法者和依法者的合法权益,为司法和执法者提供法律依据,对违法、犯法者形成严打的威慑。因此,制订相应的法规,适度的解密和规范开放的规则,保护政府部门间信息的正常交流,保护社会公众对信息的合法享用,打破对政务信息资源的垄断和封锁,提高政府行政透明度和民主进程,是非常有利的。[3]例如:《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199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1994年)、《警察法》(1995年)、《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1997年),都可作为执法人员执法时的依据。

2.4自主知识产权信息安全核心技术的研发

由于我国所用的核心技术不是依赖进口就是在国外生产,完全无任何安全保障,所以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我们除了做好防范安全隐患的措施外,搞好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发作为维护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的核心,更应该着力于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安全核心技术,生产出能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媲美的具有高密度信息安全的产品。

【参考文献】

[1]陶学荣,朱旺力;中国电子化政府:历史、现状和挑战[J];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02期

【关键词】

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策略

1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的定义

1.1电子政务

电子政务是指政府部门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来组织公共管理的方式,目的是为了增加政府部门工作的透明度,改善财政的约束力,在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的同时,增加公众参与度的行政方式。我国的电子政务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在90年代得到发展。目前我国的电子政务有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两种类型,政务内网主要是储存核心信息,安全性要求高,基本处于一种真空的状态,安全系数高。政务外网信息相对公开,主要是对外服务,因此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1.2信息安全

信息安全是指信息系统中用户信息的安全性与保密性。随着大众对互联网的普遍使用,一般用户的信息正在面临着威胁,很难得到有效的保护,再因为政务部门的特殊性,更容易受到不法分子的攻击。

2电子政务信息安全存在的问题

目前困扰着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的问题较多,本文主要从网络安全技术、软件技术、组织管理三方面来进行分析:

2.1网络安全技术

2.2软件技术

我国电子政务的软件方面也是现存的一大问题,主要是因为操作系统的核心技术得依赖别人,所以缺乏主动性,没有办法从根本上来使电子政务信息安全得到保障。关键软件的主动权受制于人,使得电子政务信息安全存在更大的隐患。

2.3组织管理

3解决电子政务信息安全存在问题的应对策略

结合国内外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的形式,和我国电子政务工作中切实存在的问题,为了提高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的保障性,提出了以下对策:

3.1同时加强基础建设和安全管理

3.2加强自主研发,统一技术标准

(2)对电子政务统一的标准进行分层设计。在设计紧急需要的标准的同时,规划出我国电子政务信息安全发展的阶段性目标,再根据目标来进一步设计电子政务的标准。我国行政区域辽阔,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信息化水平程度高低不一,不平衡性表现得格外突出,这些客观因素都是我们在设计电子政务标准时应该考虑进来的问题。如根据各地区信息化水平差异大的特点,可以按照信息化水平从高到低逐步覆盖,同时加强信息化水平较低地区的互联网普及。除此之外,还可根据电子政务的不同类型进行分类,根据其难易程度制定相应的标准,来更好地推进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的管理。

3.3提高政务工作人员的保密意识

加强政务部门的组织领导,加强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知识的宣传,提高政务工作者的保密意识尤为必要。在这一过程中可采用信息安全知识讲授、座谈会、竞赛等多种方式。此外还应该建立相应的责任追究制度,增强政务工作者的安全责任意识。

4结语

作者:洪茹单位:广西经济信息中心

[1]常永新.我国电子政务信息安全问题分析[J].人民论坛,2011,14:234~235.

[2]陈晓芳.我国电子政务信息安全问题研究[J].管理世界,2007,12:156~157.

[3]侯亚杰.电子政务信息安全问题的研究[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5,03:19~21.

[4]山浩哲,彭晓明.探究我国电子政务信息安全问题与对策[J].中国新通信,2015,15:9.

[5]陈身洪.电子政务信息安全问题的探析[J].知识窗(教师版),2011,01:80.

关键词:电子政务绩效评估评估体系

一、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背景

电子政务作为信息技术的产物,被各个国家和地区政府视为“信息高速公路”建设中的核心工程,成为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的必选方案。然而,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实践和研究表明,电子政务项目的失败率极高,存在高度的风险[1]。根据TheStandishGroup的调查,美国2000年的政府和工业部门的所有IT项目,仅有28%成功,另外23%被取消,其余的49%部分合格[2]。联合国在2003年对全球电子政务的调研也表明,经济处于发展中的国家,电子政务项目失败的概率高达60%~80%[3]。鉴于电子政务的高失败率和高风险性,国内外大量研究机构都对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开展了研究。从国内外的实践和研究来看,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一方面作为项目管理的手段,能够指引电子政务建设的方向,改善政府治理水平;另一方面也会提高政务产出质量,获取公民支持和信任。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粗放型的发展。当前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正在从以办公自动化建设为核心、以行政监督为核心的阶段进入以公共服务为核心的新阶段。然而随着政府信息化的全面展开,越来越多的发展误区和空白不断涌现,这些发展误区与电子政务的全局性和创新性特征是相悖的。在政府的责任和绩效日趋公开的情况下,电子政务建设成功与否,不仅关系投入资金的产出效益,还会影响公民对政务的信任度和支持率。加上公民知情权高涨因素,结合“不可测量,则无法管理”的公共管理理念,建立健全有效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已是刻不容缓的事实。只有通过科学、全面、有效的绩效评估体系,才能正确指引今后电子政务建设的发展方向,确保我国电子政务建设走上可持续化、健康、稳定、快速的发展道路。

《2006-2010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明确指出,要“建立电子政务规划、预算、审批、评估综合协调机制。加强电子政务建设资金投入的审计和监督。明确已建、在建及新建项目的关系和业务衔接,逐步形成统一规范的电子政务财政预算、基本建设、运行、维护管理制度和绩效评估制度。”随着《电子签名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正式实施以及第六届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会议的落幕,电子政务绩效评估问题越来越引起理论界和实践界的高度重视。

二、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概念和内涵

所谓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是指由专门的机构和人员依据大量的客观事实和数据,按照专门的规范、程序,遵循统一的标准和特定的指标体系,通过定量定性对比分析,运用科学的方法,对电子政务建设的投入、产出和效益所做出的客观、公正和准确的评判。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是政府绩效评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一个独立的体系,其主要要素包括评估目标、评估主体、评估客体、评估指标和评估方法。

从理论上讲,电子政府的建立和电子政务的发展,为政府管理科学化和现代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将在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效率的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政务的公开透明以及政府开支的节约等方面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这表现为:首先,电子政务的应用、实施,将从服务、管理、消费3个方面使政府的职能发生重要转变。其次,电子政务的实施和发展,将极大地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和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再次,电子政务的实施和发展为政务公开提供了方便、有效、快捷的载体,有利于政府的勤政、廉政建设。最后,电子政务为政府开支的节约提供了新的途径。可见,电子政务的实施为政府的改革提供了基础,使其能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为公民、企业和社会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从而也能大大提升政府的绩效水平。

三、国外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回顾

在国际上,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已成为电子政务建设的必要环节和关键内容。各国政府和机构都很重视电子政务绩效评估。

⒈联合国:综合性的国家电子政务评估体系

联合国从2002年开始每年以其成员国为评测对象的全球电子政务测评报告,其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主要包括3个方面:政府网站状况、基础设施状况和人力资源状况。联合国按照该评估指标体系对其成员国的电子政务进行测评,并通过加权平均计算得出各国的“电子政务指数”。从2003年开始,其测评最终结果体现为两个指数:电子政务完备性指数(E-governmentReadinessIndex)和电子政务参与指数(E-governmentParticipationIndex)。

⒉欧盟:基于“eEurope”战略的评估体系

欧盟的测评数据除了来自于政府网站之外,还有许多是来自于对个人、企业等不同群体的主客观调研。

另外,欧盟委托了第三方公司凯捷(CapGeminiErnst&Young,简称Capgemini)进行常年测评。

⒊美国:基于“绩效参考模型(PRM)”的评估体系

美国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也是由法律催生,这些法令为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实施打下了制度基础。

绩效参考模型旨在建立一个标准化的电子政务评估体系,是美国政府各部门阐明电子政务系统绩效目标的基本参考标准,也是预算管理部门评价项目绩效的基本依据;绩效参考模型处于整个FEA体系的最顶层,是整个联邦事业架构中最为重要和根本的一个模型。它由输入、输出、结果3个部分组成,由评估领域域、评估类别、评估组别和评估指标4个层次构成。输入包括人力资本、技术和其他固定资产,输出包括一系列业务流程及活动,结果包括任务和业务结果以及客户结果。

因此,美国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主要由6大评估领域(MeasurementAreas)构成:

①对任务和业务结果(MissionandBusinessResults)的评估;

②对用户结果(CustomerResults)的评估;

③对业务流程及活动(ProcessandActivities)的评估;

④对人力资本(HumanCapital)的评估;

⑤对技术(Technology)的评估;

⑥对其他固定资本(OtherFixedCapital)的评估。

2007年4月,美国管理与预算办公室(OfficeofManagementandBudget,OMB)推出了新的绩效评估体系。新的评估体系主要包括3个指标:参与度、使用度和用户满意度。评估方法是OMB采集数据用以建立绩效基准标杆,并向公众、政府部门等公布,经客观评估得出绩效评估结果。

⒋加拿大:基于“结果”的评估体系

埃森哲(Accenture)连续3年将加拿大电子政务建设评为全球第一,并认为加拿大是惟一借助电子政务实现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的国家。

在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方面,加拿大主要着眼于用户的满意度和政府服务品质的提升两方面;并认为该绩效评估不仅要评测网站服务的可用性,还应同时评估效益的提升和对公民传递的价值。加拿大财政部于2002年与埃森哲合作,共同制定出一个“基于结果(results-based)”的评估体系,该体系由便利性、可访问性、可信程度、服务成熟度、用户接受度、服务转型、用户满意度、安全性、个人隐私保护、效益/回报、创新11个指标构成。

⒌印度:基于“电子政务评估框架(EAF)”的评估体系

印度制订了“电子政务评估框架(E-GovernanceAssessmentFramework,EAF)”,该框架针对不同类型的电子政务项目分别提供了包括总评、细评在内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计算模型,并为模型的应用提供了详细的说明。EAF的核心思想是将电子政务系统按照一定属性划分为4类,通过非常详细的指标体系对电子政务系统进行打分和计算,得出评价总分,并根据评分确定预算的拨付。该模型体现了发展中国家电子政务项目建设的主要问题,并给出了量化的评价指标和办法。

⒍国外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五种主流模式

在当前开展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研究和实践的国际机构中,还有经济合作及发展组织(OECD)、IBM、世界市场研究中心、布朗大学、埃森哲、联合国与美国行政学会、哈佛大学国际发展中心、TNS公司、Gartner公司等机构的研究和实践最具代表性。这些国际机构从多个方面,提出了不同层次、不同视角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理论和指标体系。

四、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回顾

国内许多专家学者根据我国电子政务的建设特点,对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战略研究、指标体系、评估方法等也作了大量的研究。

在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战略研究方面,互联网实验室(省略)2002年了《中国电子政务战略研究报告》,该报告详尽地推出了其电子政务评测战略,详细描述了如何对政府机关的电子政务战略目标、可用的资源和能力、面临的外部环境、达到目标的手段进行量化评测,可以帮助政府制定科学的战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发表了王长胜主编的《电子政务蓝皮书:中国电子政务发展报告No.1》,对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进行了总结回顾,研究了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和发展的政策、战略和管理问题,对基于国民经济核算的电子政务发展评估指标体系的应用研究做了阶段性的总结。

在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方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刘腾红等人[5]从服务和应用的角度出发,根据电子政务的服务对象和职能,建立内部与外部两大指标体系、6个子系统。同济大学的杨云飞、白庆华[6]建立了一套包括“电子集中、电子安全、电子管理、电子服务、电子决策”五项测评的电子政务评价指标体系。原信息产业部的彭细正[7]认为,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主要要素包括5个方面:评估指标体系、指标评价标准、指标权重、综合评分方法、数据采集方法。华中科技大学的马连杰等人[8]基于“公众满意度”、“政务为民”的理念,从成本收益的角度设计了一套电子政务项目评估的指标体系。中国人民大学的张成福、唐钧[9]提出,把电子政务的绩效划分为3个层次:产出、结果和影响。万道濮提出包括完备性、参与性、成熟度、产出、结果和影响在内的集成评估模式[10]。

目前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工作以最能体现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政府门户网站为核心,并逐步深入到其他应用系统等领域。其主要衡量内容是公共服务。随着电子政务绩效制度的逐步完善,衡量内容将逐步扩展到社会管理和市场监管领域,并最终实现在经济调节等领域的综合应用。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实践活动从评估主体来划分,主要有以政府为主体的绩效评估、以第三方机构为主体的绩效评估和以社会公众为主体的绩效评估3类.。我国大多采用的是政府和第三方机构相结合的评估工作模式,其评估的层次又可分为国家和省市两个层级。

在国家层面,我国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主要以政府门户网站的绩效评估为主,评估方式主要是政府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其中,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受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委托,连续多年针对中央部委、省、地市、县级政府网站开展全国性绩效评估。其主要指标有信息公开、在线办事、公众参与等。北京时代计世资讯有限公司于2002年开始分别针对国家各部委、地方政府的门户网站进行评估,其评估指标主要包括网站内容服务和建设质量、网站功能服务、网上办公、公众反馈、网上监督、特色功能等。北京大学网络经济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与计世资讯2006年底联合了《中国电子政务研究报告(2006)》,完成了对我国289家地级市、32家省会城市与计划单列市以及31家省级政府门户网站的测评。

由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起步较晚,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还很不成熟,尚处于较低层次。因此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如:①立法滞后,缺乏相应的规章制度;②评估主体单一,测评机制落后;③评估标准各异,评估结果有待改进等。

五、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意义

⒈推进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

电子政务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它的建设不仅需要技术基础,也需要公众基础,更需要政府基础。政府必须加大管理流程再造、组织优化重组、职能重新确定和行政体制变革的力度,这是推进电子政务的基本前提。从发展方向上看,电子政务更多的是指实体政府借助信息和技术为其对象构建的、旨在为其提供实质性政府服务的“虚拟政府”。这一改变并不是简单的政府信息化过程,它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性的问题,而是一种崭新的政府运作模式的转变。电子政务的核心在于最大限度地实现政府服务的有效提供。从这个意义上讲,电子政务是信息时代政府实现其职能转变的重要方式,是政府机构改革的全新方向;而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则为进一步推进电子政务实现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政府机构改革、优化组织结构、减少行政层级、提高行政效率等提供科学依据和智力支持。

⒉增强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有效途径

随着电子政务的全面实施,政府与社会公众能够进行有效、及时、直接的沟通,同时社会公众也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政府公共服务的决策。电子政务的实施使社会公众对政府公共服务更加有信心,更加相信政府能够提供可靠的、稳定的、高质量的服务。全面提高政府公共服务的质量必然要求增强政府公共服务的能力,而开展科学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则是引导和完善电子政务的实施、提升电子政务的公共服务能力最有效的一条途径。

⒊提升政府信誉和形象的重要举措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是政府向公众展示电子政务建设效果的机会。展示电子政务建设成果,能赢得公众对政府的支持;展示电子政务绩效状况,能推动公众对政府的监督。政府部门向公众提供公共服务具有垄断性,公众是无法选择的;而绩效评估实际上是一种信息活动,其特点是评估过程的透明和信息的公开,把政府在各方面的表现情况做出全面、科学的描述并公布于众,这有助于广大群众了解、监督和参与政府的工作。同时,政府绩效评估并不只是展示成功,它也会暴露电子政务建设的不足和失败,但这并不一定损害政府的信誉。相反,政府向公众公开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并展示其为提高绩效所作的努力和结果,这有利于克服公众对政府的偏见,建立和巩固公众对政府的信任。

⒋维护国家信息安全的有效保障

互联网自身的技术特征使政府在保证电子政务的秩序与信息安全方面都面临以往技术条件下未曾有过的困难。一方面,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政务在政府工作中已经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果因为安全问题导致电子政务系统无法正常运行,大量的政府部门将完全无法进行正常的工作,那么这会直接给地方的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对电子政务安全问题进行评估就显得尤为重要。另一方面,电子政务中的信息涉及到国家秘密、国家安全,因此它需要绝对的安全。从这一点看,对电子政务的安全性和应变能力进行评估也显得尤为重要。只有适时通过对电子政务的运作情况进行评估,才能及时发现电子政务在运作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有针对性地采取应对措施,进一步规范和制约网上行为,调整网上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维护网上秩序和安全,把互联网自由控制在政府的许可之下。同时,对电子政务绩效的评估,也为完善电子政务法治建设提供一定的依据,这对于把电子政务建设和网上民主发展纳入法制轨道将产生积极影响。

⒌提高电子政务绩效的必要手段

电子政务建设的核心问题之一是提高政府绩效。要改进绩效,就必须首先了解目前的绩效水平。电子政务建设是一项投资巨大的工程,开展电子政务绩效评估能及时发现和有针对性地解决电子政务建设与电子政务运作过程中的效率、成本、服务、管理等方面存在或出现的问题,正确地评价和肯定电子政务建设与电子政务运作过程中所取得的绩效,为促进电子政务建设和提高电子政务绩效提供依据。

[1]唐钧.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渐进策略[J].电子政务,2005(24):66-71

[2]OECD.TheHiddenThreattoE-Government-AvoidingLargeGovernmentITFailures(R/OL).[2006-03-10].省略

[3]UN.E-GovernmentattheCrossroads(R/OL).[2006-03-10].省略

[4]张成福,唐钧.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模式研究与中国战略[J].探索,2004(2):36-40

[5]刘腾红,刘荣辉,赵鹏.电子政务系统评价方法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4(3):61-63

[6]杨云飞,白庆华.电子政务评价指标体系[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4(8):61-65

[7]彭细正.电子政务门户网站绩效评估的研究[J].信息化建设,2005(10):10-11

[8]马连杰,胡新丽,张晓莲,等.论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的构建[J].湖北社会科学,2005(11):38-40

[9]张成福,唐钧.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模式研究[J].电子政务,2005(24):38-44

[10]万道濮.电子政务绩效集成评估模式研究[J].电子政务,2007(9):35-43

[11]陈冬林.电子政务的群体AHP评估模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3):128-129

[12]何代欣,罗为,王谦.基于电子政务的绩效评估方法的构建与实施[J].广西财政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5):57-59

[13]颜佳华,宁国良,盛明科.基于BP神经网络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价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05(6):125-130

[14]胡大平,陶飞.电子政务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估模型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6):41-43

[15]李倩,颜志军.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模糊综合评估方法[J].科技和产业,2005(11):32-33

[16]孙彬.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8

[17]CresswellAM,BurkeGB,PardoTA.AdvancingReturnonInvestmentAnalysisforGovernmentIT:APublicValueFramework[R/OL].Albany:CenterforTechnology

[18]PetersRM,JanssenM,vanEngersTM.Measuringe-GovernmentImpact:Existingpracticesandshortcomings[C/OL]//JanssenM,SolHG,WagenaarRW.ACMInternationalConferenceProceedingSeriesVol.60:Proceedingsofthe6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Electroniccommerce2004.[2007-06-25].省略/docs/peters/peters_janssen_vanengers_egov_measurement_2004.pdf

[19]TheFederalPetersRM,JanssenM,vanEngersTM.Measuringe-GovernmentImpact:Existingpracticesandshortcomings[C/OL]//JanssenM,SolHG,WagenaarRW.

[20]CMInternationalConferenceProceedingSeriesVol.60:Proceedingsofthe6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Elec

[21]troniccommerce2004.[2007-06-25].省略/docs/peters/

[22]peters_janssen_vanengers_egov_measurement_2004.pdf

ArchitectureProgramManagementOffice.ThePerformance

[23]ReferenceModelVersion1.0:AStandardizedApproachtoITPerformance[M].2003

[24]雷战波,姜晓芳.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发展综述[J].情报

[25]杂志,2006(12):13-17

李晓燕,孙晓娟.国内外电子政府绩效评估实践及评估模式研究[J].商业经济,2006(09):99-101

简介:

黄波,男,生于1977年,长城战略咨询知识管理部经理,主要从事知识管理、电子政务和企业信息化咨询,对知识管理技术、业务流程管理、ERP实施、软件产业、IT治理等领域具有深入的研究,10余篇。

万道濮,男,生于1985年3月,长城战略咨询知识管理部咨询顾问,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子政务、政务信息管理方向,2篇。

THE END
1.电子签名制作软件有哪些APP推荐电子签名制作软件有哪些下载豌豆荚电子签名制作软件有哪些榜单为您提供最新电子签名制作软件有哪些大全,这里不仅有电子签名制作软件有哪些安卓版本APP、历史版本应用下载资源,还有类似电子签名制作软件有哪些的应用推荐,欢迎大家前来豌豆荚下载。https://www.wandoujia.com/bangdan/402322/
2.电子签名怎么在线生成?2024年9大电子签名软件(含免费)电子签名软件有:1.e签宝; 2.爱签; 3.SignNow; 4.法大大; 5.契约锁; 6.DocuSign; 7.Dropbox Sign; 8.天威诚信; 9.君子签。作为保障交易真实性、合法性和安全性的关键环节,电子合同签章技术凭借其高效、便捷、安全等诸多优势,逐渐成为各行各业不可或缺的数字化工具。市场上的主流电子签名软件,并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0067146085674671&wfr=spider&for=pc
3.十大签名软件推荐电子签名软件哪个好好用的签字软件有哪些→艺术签名设计(小刀万维科技) 十大电子签名软件榜单中,MAIGoo小编主要筛选了相对热门的手机端书法类电子签名软件,商业行为中具有法律效应的电子签名仅作为补充,依据其普及度、用户推荐量,并参考蝉大师App store,以及七麦数据应用宝、豌豆荚、华为、小米、VIVO等应用商店下载量,和互联网相关名单综合总结而来。榜单仅供参考,https://www.maigoo.com/top/419818.html
4.电子签名在线生成软件在线电子签名软件电子签名生成多特软件园为您整理了多款电子签名在线生成软件软件,在多特您能下载多款正规的、无毒软件,其中有艺术签名在线批量生成工具、在线签名设计免费生成器、WORD电子签名工具等App,找软件一定要找正规平台,多特每一款软件都进行查杀,确保软件安全,想要找电子签名在线生成软件应用,赶紧来多特软件园看看吧。https://m.duote.com/mip/zt/dzqmzxscrj/
5.在线签名设计免费版在线艺术签名设计这款在线艺术签名设计软件融入了多种字体风格,通过我们对字体的重新优化设计与组合,让它达到对签名设计需求的更高要求,比如笔画连接更自然,笔锋更精细,字体文件大小优化让生成更快,用户体验更好等,如果你觉得设计出来的签名效果很满意就赶紧收藏哦。 更多款式:签名设计http://www.uustv.com/
6.签名在线制作(手写签名在线制作)3、在线电子签名生成器哪个好 4、个性签名设计在线生成 5、大家有没有什么电子签名的平台可以推荐的? wps电子签名怎么做 以WPS中的表格为例,以下是插入手写签名的具体步骤: 1、首先在纸上手写一个签名,用手机拍下来。 2、打开需要签名的Excel文件,点击“插入”——“图片”。 https://www.huoban.com/news/post/120143.html
7.远程办公是什么意思?2024年10大远程办公软件盘点每日科技网Canva——在线设计工具 Canva适合对设计软件不太精通,但工作内容中包含一部分平面设计的人,它能让你快速做出一张海报、PPT、社交媒体的图片等等,同时它还可以用来做视频和动图,能够帮你快速解决相对简单的设计工作,对单打独斗的远程办公人士十分友好。 法大大——远程电子合同 https://www.newskj.org/kejixun/177748.html
8.电子合同软件一、国内外主流的9款线上签合同软件 1.e签宝 e签宝是一个专业的电子签名服务平台,旨在为企业和个人用户提供全面的电子合同和签名解决方案。它结合了实名认证、合同管理、数据存证及法律支持等服务,为用户的电子签名需求提供便利和安全保障。 主要功能 e签宝提供多样化的功能,包括电子签名、合同管理、自动化合同流程、智能https://segmentfault.com/a/1190000045045890
9.重庆市傲雄司法鉴定所—傲雄在线—原笔迹电子签名软件傲雄科技—原笔迹电子签名开创者,为企业线上数字化办公文件签字,远程电子合同签署,电子公章调用,提供专业软件开发/SAAS+API接入!区块链加密存储可鉴定合同真伪,出具司法证据.http://jd.aosign.cn/
10.odoo17官方版本发布白皮书,全部功能及重要更新ReleaseNote即使没有应用程序的任何权限,出勤中的在线状态指示器也是可见的。 私家车牌照 添加了“私家车牌”字段来搜索任何车辆。 签名请求 选择将签名请求发送到员工的公共或私人电子邮件地址。 技能 改进了技能库的内容和可用性。 活动管理 参会人员名单扫描 使用与会者列表的二维码快速注册与会者。 https://www.odooapp.cn/blog/odoo-install-deploy-6/odoo17-official-release-all-functions-and-important-updates-315
11.《北京市数字经济促进条例》图解来了发展改革、市场监管、网信、经济和信息化等部门应当优化平台经济发展环境,促进平台企业开放生态系统,通过项目合作等方式推动政企数据交互共享。第二十六第二十七条本市鼓励共享数字经济业态创新,支持远程办公等在线服务和产品的优化升级;允许有序引导新个体经济,鼓励个人利用电子商务、社交软件、知识分享、音视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848706699788700
12.第四章项目基本设置·REDCap最终用户指南(中文版)·看云如何在在线设计器中显示: 在输入数据的人看来: 带有电子邮件验证的文本框(短文本) 带数字验证的文本框(短文本)(允许小数) 作为一般规则,在使用数字验证时指定范围很有帮助。 验证为整数(整数)的文本框(短文本),此字段具有范围检查(最小和最大字段),标记为必需的,并包含一个子集。 作为一般规则,在使用整数验证https://www.kancloud.cn/xjtu_sph/redcap_user_guide/1345446
13.一笔签名设计免费版在线艺术字一笔签名设计免费版在线,艺术字网出品,极品连笔艺术字签名转换器。 一笔签名设计转换器:一笔签,即签署姓名时飘逸潇洒,一气呵成,给人以酣畅淋漓的视觉冲击。艺术字网的一笔签注重整体签名的唯美协调,免费在线签名线条自然连贯,浑然一体;运笔跌宕起伏,签名字体迂回婉转之间体现一种自然美!http://www.yishuzi.com/b/13.htm
14.WPS电子签隐私政策感谢您选择使用由珠海金山办公软件有限公司及/或其关联公司(以下简称“我们”)开发、运营的WPS电子签服务,包括网址为https://esign.kdocs.cn的页面、WPS Office客户端中内嵌页、WPS电子签微信公众号、WPS电子签微信小程序所提供的电子签服务(以下简称“本服务”)。 https://www.wps.cn/privacy/wpssign_privacyprotect
15.艺术签名在线生成器最高支持四个字的中文名字设计,如果是英文名请进入英文签名设计专用页面,这里只能输入中文,英文显示乱码。 艺术签名在线生成软件经过多年的迭代,现在是7.0版本,更新了多处细节,如调整签名字与字的间距,优化生成签名的风格等大幅提升用户体验。http://www.kachayv.cn/
16.免费电子签名软件在线预览转换中华签名网关键词列表>免费电子签名软件 预览签名 新篆书生成签名 行书签生成签名 古籍体生成签名 智情体生成签名 疾风草书生成签名 手写体生成签名https://www.qianming.cn/keywords/684470
17.《建设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CJJT117将电子文件从一种格式转换为另一种格式,或由专用格式转换为相对稳定的通用格式或版式格式的过程。 2.0.23 电子签名 electronic signature 数据电文中以电子形式所含、所附,用于识别签名人身份并表明签名人认可其中内容的数据。 2.0.24 电子签章 electronic stamping http://www.app.czs.gov.cn/zjj/39669/57272/60216/content_3584068.html
18.2024年7月云服务行业动态及热点研究月报艾瑞咨询7月17日讯,通过与金蝶云·星空旗舰版的集成产品打造,法大大携手金蝶共同面向客户提供高质量的产品综合解决方案服务,推出融合了数字签名、实名认证、AI、区块链、大数据等能力的法大大电子签章“星空旗舰版”。该版本将金蝶云·星空旗舰版的应用系统和法大大平台集成,面向汽车、金融、制造、医疗、运输仓储、融资租赁、快消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21409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