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辩是一种较为正规的本科毕业论文审查形式。只有达到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要求(见附件4),并通过了指导教师和评阅人评议的论文,才能参加本科毕业论文答辩,指导教师和评阅人评议表分别见附件5和附件6。指导教师和评阅人评议表须手写填写,不能打印。
本科毕业论文成绩由答辩小组主席和成员共同确定,主席和成员的权重相同。答辩小组主席和成员均须填写东北大学毕业论文成绩评审表(文科类答辩委员会用)(见附件7)。为保证答辩成绩的准确与公平,答辩小组的主席和成员可根据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和答辩现场表现按百分制评定分数。待答辩结束后,答辩小组对答辩成绩进行现场统计、加总、平均以及纠偏,最后得出每位学生的最终答辩成绩,并填写东北大学毕业论文答辩成绩评定表(见附件8)。
本科毕业论文的最终成绩评定采用5分制,即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各专业本科课程项目须在整体上掌握毕业论文成绩的分布:优秀的毕业论文不超过20%(含20%),良好和中等的毕业论文各占总数的35%,及格与不及格的毕业论文占10%左右。
本科毕业论文答辩结束后,答辩小组须向学院答辩指导委员会报告答辩情况和答辩成绩评定结果,各专业本科课程项目主任应在答辩结束后尽快(最迟不晚于第二天)将毕业论文成绩录入到学校教务处成绩录入系统中(需要二次答辩的学生成绩可暂录“其它”)。
本科毕业论文答辩通常在第8学期第14-15周举行。
为了保证本科毕业论文的整体水平,毕业论文综合成绩排在后3%的学生须参加二次答辩。参加二次答辩的学生须在导师的指导下认真修改完善自己的毕业论文,在导师和评阅人审查合格的前提下方可参加二次答辩。
二次答辩一般在正式答辩结束后7-15日内举行。
本科教学办须适时组织本科毕业论文的抽检工作,抽检方式为论文查重,抽检的比例不少于当年毕业论文总数的1/3。论文重复率在20%(不含20%)以下者可无条件获得毕业证书;论文重复率在20%~30%(不含30%)之间者,在导师签字同意的前提下可获得毕业证书;论文查重率在30%~50%(不含50%)之间者,不能如期获得毕业证书,学生须对论文进行认真修改,直至论文重复率降到30%或20%以下。论文查重率在50%以上者,毕业论文成绩无效。
待本科毕业论文答辩工作全部结束以后,须按附件9的要求完成本科毕业论文整理归档工作。
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负责本科毕业论文工作规范的解释工作。
附件1
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学号:
学生姓名:
专业:
指导教师:
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年月日
1.本表一、二、三、四、五、六项须在导师指导下如实填写。
2.学生须在公开开题前3天将开题报告提交到指导教师处,指导教师签字后方可参加公开开题。
3.学生须在通过开题后一周内,将定稿的开题报告提交到所在专业课程项目主任处,由各专业本科课程项目主任提交到本科教学办公室。
2.选题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3.研究目的
4.选题意义
三、研究思路与内容(研究思路、主要内容、重点难点、研究目标等)
1.研究思路
2.主要研究内容
3.重点难点
4.研究目标
(四)论文结构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研究方法、研究可行性分析、可能的创新等)
1.研究方法
3.研究可行性分析
4.可能的创新之处
五、主要参考文献(不少于20个)
六、论文详细工作进度和安排工作计划
序号
阶段及内容
工作量估计
(时数)
起止日期
阶段成果形式
合计
撰写开题报告期间与指导教师的沟通记录
沟通日期
沟通方式
导师提出的修改意见
是否修改
说明:学生与导师沟通且修改少于3次的导师有权取消其开题及最终答辩资格,请学生做好记录。请导师在提交开题报告时确认并签字。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字:
东北大学
专业:学生姓名:学号:
评审项目
权重
评分标准
得分
一、选题依据(A)
30%
90~100分
选题有较强的理论意义或实际应用价值,研究目的明确
60~90分
选题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研究目的较为明确
60分以下
选题缺乏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研究目的不明确
二、研究思路与内容(B)
40%
研究思路清晰,研究目标明确,论文结构合理
研究思路较为清晰,研究目标较为明确,论文结构较为合理
研究思路不清晰,研究目标不明确,论文结构不合理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C)
20%
研究方法具体明确,研究可行性较好,可能具有一定的创新
研究方法较为具体明确,研究的可行性一般,可能的创新不大
研究方法不具体不明确,研究的可行性较差,没有任何创新
四、其它(D)
10%
格式规范,工作计划可行,与导师沟通到位
格式较为规范,工作计划较为可行,与导师沟通较为到位
格式不规范,工作计划不可行,与导师沟通不到位
总分
总分=0.3A+0.4B+0.2C+0.1D
备注:评审专家只对五项指标每一项的最后一栏内按百分制打分,不必计算总分。
开题小组成员签字:
开题日期:年月日
附件3
本科毕业论文中期检查报告
1.本表须在导师的指导下如实填写。
2.填写完成后须提交到指导教师,指导教师签字后统一提交到各专业本科项目主任处。
3.各专业本科项目主任签署意见后,提交到本科教学办备案,主管院长可视情况进行抽检。
一、本科毕业论文工作进展情况(可另加页)
1.已经完成的工作
2.遇到的问题及其改进措施
3.下一步的工作计划
二、指导教师意见
三、本科课程项目主任意见
项目主任签字:
三、主管院长意见
主管院长签字:
附件4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参考东北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格式要求,按照本科毕业论文所包含的三大部分,即前置部分、主体部分和结尾部分,结合历年本科毕业论文工作实际,制定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要求和格式规范。
本科毕业论文通常由前置部分、主体部分和结尾部分构成。
本科毕业论文的前置部分一般包括封面、扉页、任务书、摘要、Abstract、目录等。
(1)封面
封面是本科毕业论文的表面,通常会显示论文题目、学生姓名、学院名称、专业名称、指导教师姓名与职称以及年月日等信息。
(2)扉页
扉页是对论文进行著录的依据,有中文扉页和英文扉页两种。其中,中文扉页上除显示“本科毕业论文”外,还会显示毕业论文题目、学生姓名与学号、指导教师姓名与职称、学院名称、专业名称、学校名称以及日期等信息。英文扉页除显示“TheUndergraduateThesis”以外,还应显示毕业论文英文题目、学生的英文姓名、指导教师的英文姓名与职称、学校的英文名称以及日期等信息。
(3)任务书
(4)摘要
(5)Abstract
Abstract就是摘要的英文表达形式,通常是对摘要进行翻译而来,因此,Abstract页也包括论文题目、摘要和关键词三个部分。
(6)目录
目录由论文的章、节、条、附录等的序号、名称和页码构成。其中,章、节、条等是毕业论文的提纲,也是其组成部分的标题。目录的序号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形式。
本科毕业论文的主体部分主要包括绪论、正文、结论与展望三个部分。
(1)绪论
绪论也叫引言、前言或导论,通常包括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目的、研究范围、研究思路与内容、研究方法等。
(2)正文
正文是本科毕业论文的核心,在论文中占据较大的篇幅,通常在20000字以上。
不同类型的毕业论文,正文的结构是不同的。但不管什么类型的毕业论文,都要分章(如第1章、第2章……)、节(如1.1、1.2……)、条(如1.1.1、1.1.2……)等来写。
正文的内容必须客观真实、准确完备、合乎逻辑、结构完整、层次分明、语言顺畅,符合学科、专业的有关要求。
正文中出现的符号和缩略词应采用所在学科、专业的权威性机构或学术团体所公布的规定,如为作者自定的符号和缩略词,应在第一次出现时加以说明,给出明确的定义。
引用他人资料(包括图表、数据、论点、论据等)应注明出处。
(3)结论与展望
本科毕业论文的结尾部分往往由参考文献、致谢、附录等构成。
(1)参考文献
(2)附录
附录是论文主体的补充。有些重要的原始数据、数学推导、计算过程、访谈提纲、调查问卷、原文及其译文等若写入正文,有可能对论文的条理性、逻辑性和精练性产生不好的影响,可做成附录附于论文之后。原文要注明作者及出处,译文至少在4000字以上。
(3)致谢
致谢是一篇完整的毕业论文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论文作者对论文写作过程中曾对论文做出贡献的导师、老师、同学、家长、朋友等表达的谢意。
本科毕业论文用纸为标准的A4纸(70克/m2,210mm×297mm)。
本科毕业论文的页边距(上、下、左、右)均设置为25mm;版式中节的起始位置为新建页,页眉距边界15mm,页脚距边界17.5mm,页面垂直对齐方式为顶端对齐;文档网格选“无网格”。
除中文扉页上的“本科毕业论文”使用2号楷体、英文扉页上的“TheUndergraduateThesis”使用2号BrushScriptMT体以及页眉页码外,全文仅使用两种字体,中文部分用宋体,英文、阿拉伯数字部分用“TimesNewRoman”。其中,一级标题(如第1章、第2章)为加粗2号字;二级标题(如1.1、1.2)为加粗3号字;三级标题(如1.1.1、1.1.2)为加粗4号字;四级标题(如1.1.1.1、1.1.1.2)为加粗小4号字;摘要、Abstract、目录、正文、参考文献、致谢、附录等均使用小4号字。文中图表序号、图表名称以及图表内用文字、数字等均使用5号或小5号字。
本科毕业论文各部分的字间距均为标准字间距,但行间距有区别。其中,一级标题段前17磅,段后16.5磅,2.41倍行间距;二级标题段前、段后都是13磅,1.73倍行间距;三级标题段前、段后都是6磅,1.57倍行间距;四级标题段前、段后都是0磅,1.5倍行间距;其余各部分,如摘要内容、Abstract内容、目录内容、正文内容等的段前、段后均为0磅,1.5倍行间距。
自摘要页起加页眉,眉体使用单线,页眉说明用5号楷体,左端为“东北大学本科毕业论文”,右端为“章号章题”,章号与章题之间留一个空格。
页码用大写罗马数字和阿拉伯数字连续编页。其中,目录前(含目录)使用大写罗马数字连续编页,目录后(不含目录)使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页,字号与正文字体相同,数字两侧用一字横线修饰,如“-PAGE/*MERGEFORMAT5-”或者“-1-”。页码置于页面底端居中。
封面、中英文扉页、任务书采用单面打印,摘要与Abstract若仅占一页,也可单面打印,从目录起一直到论文结束均须双面打印,中间不留空白页。
论文装订使用标准的东北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封面(双A4,校内打印社有偿提供),左侧装订。
封面由校内打印社有偿提供。
中文扉页上的题名按一级标题排版,居中,其它字体采用4号字,相对居中且左对齐;英文扉页上的题名同样按一级标题排版,居中,其它字体同样采用4号字。
本科毕业论文任务书格式统一,从这一页开始标注页码,但不标注页眉,页码采用大写罗马数字,格式为“-PAGE/*MERGEFORMAT5-”。任务书中需要填写的内容可用小四号字填写,如内容过多也可用五号字填写,宋体或“TimesNewRoman”,不加粗。
“摘要”二字按一级标题排版,居中;“摘要”二字上面的论文题名按二级标题排版,居中;摘要内容与关键词用小4号字,其中,“关键词”三个字须加粗;关键词与关键词之间用“;”相隔,最后一个关键词后面不标任何标点符号。关键词须另起一段,摘要内容与关键词中间空一行。从这一页开始按要求标注页眉页码,页眉左端为“东北大学本科毕业论文”,右端为“摘要”。这一页的页码为“-Ⅱ-”。
Abstract的排版与摘要相同。“Abstract”一词按一级标题排版,居中;“Abstract”一词上面的英文题名按二级标题排版,居中;Abstract内容与Keywords用小4号字,其中“Keywords”须加粗;关键词与关键词之间用“;”相隔,最后一个Keyword后面不标任何标点符号。Keywords须另起一段,Abstract内容与Keywords中间空一行。
“目录”二字按一级标题排版,居中;目录内容全部用小四号字排版,但论文前置部分、结尾部分以及正文部分的章题目字体加粗;章、节题目左顶格,条题目左缩进2个字符;须注明各级题目的起始页码,页码右顶格对齐;题目与页码之间用“……”连接。“……”采用宋体、小四号字。值得注意的是:目录页不能有目录行。
(7)正文
正文中的各级标题按相应的标题级别排版,除章标题居中外,其余各级标题均左顶格;正文内容全部为小4号字,1.5倍行距。
(8)图表
正文中的图表应标明序号和名称,并做到绘制规范准确,符合国家标准。图表序号须分别排列,而且每一章单独排列,如第1章中的第一个表就是表1.1,第1章中的第一个图就是图1.1;图表名称须用中文标明。图表序号与名称间须留一个空格。表的序号与名称置于表的上方,居中;图的序号与名称置于图的下方,居中。表的内容和项目由左至右横读,通版排版,表的左右两侧须开口;需要标注图例的图示须按要求标注图例。原则上,图表应用语言引出,若有必要也须对其进行解释。特别说明的是:表的序号、名称、内容与注释等须排在一页内,如实在排不下,也可排在下页内,但须在表格右上方标明,如“续表3.2”。
(9)公式
正文中使用的公式、算式或方程式等须按章用阿拉伯数字编号,如第3章第一个公式的编号为(3-1),公式一般须与上下文分开,单行居中排版,式号与公式同行,居公式右侧排版。
(10)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格式应符合GB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专著类:[序号]编著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年代,起止页码.例如:
[1]刘国钧.图书馆史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15-18.
[2]GillR.MasteringEnglishLiterature[M].London:Macmillan,1985:42-45.
期刊类:[序号]作者.论文题名[J].期刊名称,年度,卷(期):起止页码.例如:
[3]袁庆龙,候文义.Ni-P合金镀层组织形貌及显微硬度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1,32(1):51-53.
[4]HeiderER,OliverDC.Thestructureofcolorspaceinnamingandmemoryoftwolanguages[J].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1999,5(3):62-67.
论文集:[序号]作者.论文集名称[C].出版地:出版社,年代,起止页码.例如:
[5]伍蠡甫.西方文论选[C].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12-17.
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序号]析出文献作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作者.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例如:
[6]钟文发.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A].赵炜.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中国运筹学会第五届大会论文集[C].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4-68.
[7]SpivakG.CantheSubalternSpeak[A].NelsonC,GrossbergL.VictoryinLimbo:Imigism[C].Urbana:UniversityofIllinoisPress,1988:271-313.
学位论文类:[序号]作者.题名[D].保存地:保存单位,年份:起始页码.
例如:[8]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1983:1-7.
研究报告类:[序号]作者.篇名[R].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例如:
[9]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管道与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1997:9-10.
报纸类:[序号]作者.篇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例如:
[10]李大伦.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性[N].光明日报,1998-12-27(3).[11]FrenchW.BetweenSilences:AVoicefromChina[N].AtlanticWeekly,1987-8-15(33).
1983-08-12.
专利文献:[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发布日期.例如:
[12]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881056078,
[13]YamaguchiK,HayashiA.Plantgrowthpromoterandproductionthereof[P].Japan:Jp1290606,1999-11-22.
国际、国家标准:[序号]标准代号,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例如:
[14]GB/T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6.
条例类:[序号]颁布单位.条例名称.发布日期.例如:
[15]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委员会.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Z].1991-06-05.
电子文献:[序号]作者.电子文献题名[文献类型/载体类型].电子文献的出版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的期/引用日期(任选).例如:
注:参考文献的标点符号使用半角格式,在序号和编著者或作者中间留一个空格,若有多个编著者或作者,编著者或作者间使用“,”隔开,如编著者或作者多于3人,则仅写出3人,其余编著者或作者使用“等”字代替。中外文文献编著者或作者均先写姓,再写名,中文文献姓名写全,外文文献姓写全,名字用首个大写字母代替,首个大写字母后不用“.”表示省略。若一条参考文献一行写不下,第二行空三个或四个空格,使其与上一行文字对齐。
(11)附录
“附录”二字按一级标题排版,居中。附录中的文件可根据类型用阿拉伯数字编号,如1访谈提纲,2调查问卷,3外文原文,4译文,这一层次的题目可按二级标题排版(左顶格),访谈提纲、调查问卷、外文原文及其译文的题目也可按二级标题排版(居中),其内容可用小4号字或5号字排版,1.5倍行距。
本科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见后页(若有未尽事宜,请以格式模板为准)。
(12)致谢
“致谢”二字按一级标题排版,居中,致谢内容用小4号字,1.5倍行距。
本科毕业论文
道德型领导对员工建言行为的影响研究
作者姓名:王洪亮
学号:1234567
指导教师:杨阳洋教授
学院名称:工商管理
专业名称:工商管理
2016年06月
TheUndergraduateThesis
OnEthicalLeadershipInfluenceonEmployeeVoiceBehavior
byWangHongLiang
Supervisor:ProfessorYangYangyang
NortheasternUniversity
June2016
任务书
本科毕业论文题目:
本科毕业论文的基本内容:
本科毕业论文专题部分
题目:
本科毕业论文专题的基本内容:
………………………………………………………………………………………………………………………………………………………………………………………………………………………………………………………………………………………………………………………………………………………………………………………………………………………………………………………………………………………………………………………………………………………………………………………………………………………………………………………………………………………………………………………………………………………………………………………………………………………………………………………………………………………………………………………………
……………………………………………………………………………………………………………………………………
关键词:道德型领导;自我效能感;LMX;员工建言行为
Itisgenerallyacceptedthatahealthydevelopmentofmarketandenterpriseisinseparablefromtheenterpriseanditsleaderscorrectmoralvalues.Withdomesticandforeigncorporateethicsscandalswereexposedinrecentyears,corporatemanagersandresearchersaremoreconcernedaboutethicalleadershipbehavior.Meanwhile,inordertosurviveinthemidstofbusinessenvironment,moreandmoremanagersarebeginningtostimulateinitiativebehaviorofemployeesasitsprimarygoaltoensurethesurvivalanddevelopmentofenterprisesinthefiercecompetition.Proactivebehaviorofemployees,especiallyvoicebehaviorwhichactasanimportantwaytomaintaincompetitiveadvantage,correcttheerror,andenhanceperformanceforenterprises,isthereforepaidmoreandmoreattentiontobythebusinesscirclesandacademia.Basedonthisbackground,discussingontheinfluenceonvoicebehaviorfromtheethicalleadershipanditsmechanismshaveaveryimportantpracticalandtheoreticalsignificance.
………………………………………………………………………………………………………………………………………………………………………………………………………………………………………………………………………………………………………………………………………………………………………………………………………………………………………………………………………………………………………………………………………………………………………………………………………………………………………………
Keywords:ethicalleadership;self-efficacy;LMX;employeevoicebehavior
任务书…………………………………………………………………………………………I
摘要………………………………………………………………………………………II
Abstract……………………………………………………………………………………III
第1章绪论…………………………………………………………………………………1
1.1选题背景…………………………………………………………………………………1
1.2研究意义…………………………………………………………………………………1
1.2.1理论意义……………………………………………………………………………1
1.2.2实践意义……………………………………………………………………………2
……
第2章文献综述……………………………………………………………………………3
2.1道德型领导文献综述……………………………………………………………………3
2.1.1道德型领导的界定…………………………………………………………………3
第3章研究假设与模型……………………………………………………………………5
3.1研究假设的提出…………………………………………………………………………5
3.2理论模型的构建…………………………………………………………………………5
第4章问卷设计……………………………………………………………………………7
4.1初始问卷的设计…………………………………………………………………………7
4.2预测试……………………………………………………………………………………7
4.2.1样本描述…………………………………………………………………………7
参考文献……………………………………………………………………………………9
附录…………………………………………………………………………………………11
1调查问卷…………………………………………………………………………………11
2原文及翻译………………………………………………………………………………13
致谢…………………………………………………………………………………………15
……………………………………………………………………………………………………………………………………………………………………………………………………………………………………………………………………………………
本文将探索道德型领导与员工建言之间的关系,通过引入自我效能感(中介变量)以及LMX(调节变量),来深入理解道德型领导与员工建言行为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是表明道德型领导是影响员工建言行为的重要前因变量,这样有利于企业选择相应的领导方式来促进员工的建言行为;二是从自我效能感的视角,了解………………………………………………………………………………………………………………………………………………………………………………………………………………
道德型领导在西方被称为伦理型领导。在我国,道德型领导的探讨可追溯至春秋时代,如孔子提出的“以德为政”的管理思想。在西方,道德型领导的探讨可追溯至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的哲学[6]。从这里可以看出,东西方自古以来都不约而同的将道德因素视为一项重要的领导素质,然而通过对文献的整理可以发现,关于道德型领导的系统研究相比其重要性而言显得较为贫乏。
最早探讨道德和领导的关系是从Burns于1978年对交易型领导和变革型领导的关系对比开始的[7]。Burns认为领导风格只有两种,一种是交易型的领导,一种是变革型的领导,而这两者之间最大的区别就在于道德这一因素。与交易型领导相比,变革型领导更加强调道德的作用。基于Burns的研究,Bass和Avolio在1985年将变革型领导划分为四个维度,并且认为变革型领导维度中的鼓舞性激励和理想化影响力包括了领导者的道德成分,然而作者也指出变革型领导既有道德的一面也有不道德的一面[8]。1999年,Bass对其进一步研究发现变革型领导中的非道德因素并不是真变革型领导[9]。
随着道德型领导研究的深入,道德型领导作为一个独立的领导风格从其他领导风格中剥离出来。早期对道德型领导的研究主要侧重于文献综述,并没有清晰地提出道德型领导。如Enderle将道德型领导界定为一种思维方式,其认为道德型领导是能够清晰地描述决策过程中的道德问题,并基于道德原则规范其决策[10]。
慢慢的学者们对道德型领导的研究开始转向组织行为学的视角,此时对道德型领导的研究是以领导者的个体特征为基础开展的,如道德型领导应拥有诚信、公平等特征,但这仅仅解释了“道德型领导应具有何种个体特征”,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道德型领导。真正系统分析道德型领导的是Trevino等学者。
………………………………………………………………………………………………………………………………………………………………………………………………………………………………………………………………………………………………………………………………………………
…………………………………………………………………………………………………………………………………………………………………………………………………………………………………………………………………………………………………………………………………………………………………………………………………………………………………………………………………………………
……………………………………………………………………………………………………………………………………………………………………………………………………………………………………………………………………………………………………………………………………………………………………………………………………3.2理论模型的构建
……………………………………………………………………………………………………………………………………………………………………………………………………………………………………………………………………………………………………………………………………………………………………………………………………………………………
本文的研究模型如图3.1所示。
LMX
道德型领导
建言行为
自我效能感
H1
H4
图3.1本文的理论模型
本文通过问卷的形式收集并分析研究数据,本文所采用的量表将沿用道德型领导、员工建言行为、自我效能感和LMX四个变量的现有成熟量表,为了保证实证结果的准确性以及与本研究的适用性,本文将通过预调查的形式来修改各量表,并将修改过后的量表作为本次研究的正式问卷。
问卷的题目全部由单选题构成,均采用李克特5点量表,由“1-非常不符合”到“5-非常符合”,具体为“非常不符合”、“不符合”、“不确定”、“符合”和“非常符合”。问卷的具体内容如下:
…………………………………………………………………………………………………………………………………………………………………………………………………………………………………………………………………………………………………………………………………………………………………………………………………………………………………………………………………………………………………………
4.2.1样本描述
本次预测试主要采用两种方法收集数据,一是选取东北大学MBA学员,在课堂中进行问卷发放,共发放40份,回收21份;二是利用问卷星进行问卷发放,此种方法共收集到54份问卷。本人将回收的75份问卷进行认真的整理和筛选,最后得到64份有效问卷,有效问卷的比率为85%,通过对问卷进行整理,按照填答者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等人口统计学变量对样本进行描述,结果如表4.1所示。
表4.1预测试样本人口统计学变量的统计分布
变量
分类
频次
百分比(%)
累计百分比(%)
性别
男
36
56.3
女
28
43.8
100.0
续表4.1
年龄
20岁及以下
1
1.6
21-25
39
60.9
62.5
26-30
17
26.6
89.1
31-35
6
9.4
98.4
36岁及以上
教育背景
初中及以下
0
高中、中专或技校
4
6.3
大专
8
12.5
18.8
大学本科
40
81.3
硕士及以上
12
婚姻状况
未婚
已婚
离异
丧偶
岗位类型
普通员工
基层管理者
中层管理者
高层管理者
本单位工作年限
1年及以内
1-3年
31
48.4
57.8
3-5年
84.4
5-7年
5
7.8
92.2
7年以上
(4-1)
[1]陈文平,段锦云,田晓明.员工为什么不建言:基于中国文化视角的解析[J].心理科学进展,2013,21(5):905–913.
[2]LepineJA,VanDyneL.Voiceandcooperativebehaviorascontrastingformsofcontextualperformance:evidenceofdifferentialrelationshipswithbigfivepersonalitycharacteristicsandcognitiveability[J].JournalofAppliedPsychology,2001,86(2):326-336.
[3]李博.伦理型领导对员工工作态度的影响[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
[4]弗雷德·鲁森斯.组织行为学[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219-223.
[5]………………………………………………………………………………………………………………………………………………………………………………………………………………………………
[6]……………………………………………………………………………………………………………………………………………………………………………………………………………………………………………………………………………………………………………………………………………………………………
[7]……………………………………………………………………………………………………………………………………………………………………………………………………………………………………………………………………………………………………………………………………………………………………………………………………………………………………
[8]………………………………………………………………………………………………………………………………………………………………………………………………………………………………………………………………………………………………………………………………………………………………………………………………………………………………………………………………………………………………………………………………………………
[9]………………………………………………………………………………………………………………………………………………………………………………………………………………………………………………………………………………………………………………………………
尊敬的先生/女士:
您好!非常感谢您参加本次研究。……………………………………………………………………………………………………………………………………………………………………………………………………………………………………………………
########################
***************************************************************************
第一部分:领导行为测量问卷
下面题项描述了您的直接上级主管与您在互动中的行为表现,请根据您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真实感受,对下列各项陈述的符合程度做出评定。
题项内容
完全不符合
不
符合
确定
非常符合
我的主管总能听取下属的意见
2
3
我的主管会惩罚违反道德标准的下属
生活中,我的主管总是遵守道德规范
我的主管总是关心下属的最大利益
我的主管总是做出公平、公正的决策
我的主管是个值得信赖的人
7
我的主管经会和我们一起讨论价值观和商业道德
我的主管能在如何有道德处理事情上给我们树立榜样
9
我的主管在界定成功时,不仅仅会看结果还会考虑获得结果的过程
10
我的主管在做决策时会问:“怎样做才是正确的?
第二部分:领导-成员交换测量问卷
IwarnyoubecauseIlikeyou:VoiceBehavior,EmployeeIdentificationsandTransformationalLeadership
WuLiua,RenhongZhub,YongkangYangc
aDepartmentofManagementandMarketing,FacultyofBusiness,HongKongPolytechnicUniversity,HungHom,Kowloon,HongKong
bSunYat-SenUniversity,135XingangxiRoad,Guangzhou,510275,China
cFudanUniversity,220HandanRoad,Shanghai,200433,China
ABSTRACT
Voicebehaviorreferstothebehaviorthatproactivelychallengesthestatusquoandmakesconstructivechanges.Previousstudieshaveexploredtheantecedentsofemployees'voicebehavior,buttowhomemployeesarelikelytovoicetheirthoughtshasremainedrarelyexamined.Weproposethatvoicebehavioristarget-sensitiveandthattherearetwotypesof……………………………………………………………………………………………………………………………………………………………………
Keywords:Voicebehavior,Transformationalleadership,Extra-rolebehavior,Identification
“Becauseitisaconsensus-orientedenvironment,yourpowercomesfromwhetherpeopleseeyouasagreeableandeasytoworkwith.Beingarebelisnotembraced.(Female,investmentbankingfirm)
建言是出于我对你的欣赏:建言行为、员工认同和变革型领导
刘武a,朱仁洪,杨永康
a.香港理工大学商学院管理及市场学系红磡九龙
b.孙中山大学新港西路135号广州510275,中国
c.复旦大学邯郸中路220号上海200433,中国
摘要
建言行为是一种主动挑战现状并做出建设性改变的行为。先前的研究已经探索了员工建言行为的前因变量,但是对于员工最可能像谁建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的研究还非常少。我们认为建言行为………………………………………………………………………………………………………………………………………………………………………………………………………………………………………………………………
关键词:建言行为,变革型领导,角色外行为,认同
“因为现在的环境是以共识为导向的,你的动力来自于人们是否认为和你一起工作是容易且令人愉快的,做一个叛逆者是不被接受的”。我的主管是一个偏执的人,对于给……………………………………………………………………………………………………………………………………………………………………………………………………………………
本科毕业论文完成之际,就意味着四年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在东北大学四年的求学时光可谓短暂而充实,回首过往,心中充满着感激与不舍,感谢给予我指导与教诲的老师,感谢始终支持我的家人以及陪伴我度过这段美好时光的同学和朋友们。
在本论文的写作过程中,首先我要感谢我的导师****教授。她为人随和热情,治学严谨细心。在闲聊中她总是能像知心朋友一样鼓励你,在论文的写作和措辞等方面她也会以“专业标准”………………………………………………………………
……………………………………………………………………………………………………………………………………………………………………………………………………………………………………………………………………………………………………………………………………………………………………………………………………………………………………………………………………………………………………………………………………………………………………………………………………………………………………
最后感谢我的家人,你们多年来的帮助和支持亦是我完成学业的动力,感谢你们无私的关怀与陪伴。
王洪亮
2016年6月于东大浑南校园
附件5
毕业论文成绩评审表(文科类指导教师用)
系(院):班级:姓名:
评价内容
具体要求
分值
调查论证
15
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去发现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对课题进行理论分析,并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20
工作量、工作态度
毕业论文工作量饱满,按期完成规定的任务,难度适中;遵守纪律,工作努力、作风严谨扎实。
25
论文质量
绪论简练完整,有见解;立论正确,论述充分,结论严谨合理;分析、处理问题科学;文字通顺,专业用语准确,符号统一、编号齐全、格式规范。图表完备、整洁、正确;论文有理论应用价值。
30
创新
工作中有创新意识;对前人工作有改进或突破,或有独特见解。
总分(成绩在60分以下,取消学生答辩资格)
评语或需说明的问题: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附件6
毕业论文成绩评审表(文科类评阅教师用)
翻译资料综述材料
查阅文献有一定的广泛性;翻译外文资料的质量较好;有综合归纳资料的能力。
绪论简练完整,有见解;立论正确,论述充分;研究方法正确,分析、处理问题科学;文字通顺,学术用语准确,符号统一、编号齐全、格式规范;图表完备、整洁、正确;论文结论正确有应用价值。
50
工作量及难度
工作量饱满,难度适中。
对前人工作有改进,或有独特见解。
评语、建议或需说明的问题:
评阅人签名:年月日
附件7
毕业论文成绩评审表(文科类答辩委员会用)
自述
论文工作
35
答辩
回答问题有理论根据,基本概念清楚,主要问题回答准确。
100
答辩委员会根据学生论文撰写质量和答辩情况,评定出学生毕业论文的最终成绩(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等)
答辩委员会主席签名:
答辩委员会委员签名:、、、
答辩委员会秘书签名:
附件8
本科毕业论文答辩成绩评定
东北大学学院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于年月日审查了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