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行政单位因工作需要,经批准以经营租赁方式租用其他单位一处办公用房,并对该房屋进行装修改造,装修改造费用应该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2、单位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解答:单位财务会计借记“固定资产”,贷记“捐赠收入”,预算会计不做处理(不考虑运费等)。如果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以名义金额入账,财务会计借记“固定资产”(名义金额),贷记“捐赠收入”。
如果受赠的系旧的固定资产,在确定其初始入账成本时应当考虑该项资产的新旧程度。
财务会计
借:固定资产1000000
贷:捐赠收入1000000
预算会计
不记账
3、某事业单位以出包方式建造办公楼,该楼现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交付使用,尚未办理竣工财务决算。该单位已支付承包方的价款低于合同约定价款,已取得发票并计入“在建工程”科目,剩余款项尚未支付。估计该办公楼最终竣工决算价高于合同约定价款,如何确定该办公楼暂估入账价值?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
在建工程按照估计价值转固之后、办理竣工财务决算之前,发生调整已确认的应付工程价款等影响估计价值的事项,单位应当先通过“在建工程”科目进行会计处理,再由在建工程转入固定资产。
单位办理竣工财务决算后,按实际成本调整资产暂估价值时,应当将实际成本与暂估价值的差额计入净资产:
借或贷:固定资产
贷或借:以前年度盈余调整
经上述调整后,应将“以前年度盈余调整”科目的余额转入“累计盈余”科目。
4、某事业单位购置一栋业务用房,根据合同约定,房款支付方式为分期付款,在验收确认固定资产之前所发生的款项应当通过“在建工程”科目还是“预付账款”等其他科目核算?
解答:根据《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财会〔2017〕25号)规定,“在建工程”科目核算单位在建的建设项目工程成本。该单位直接购置业务用房所发生的款项,在验收确认固定资产之前在财务会计下应当通过“预付账款”科目进行核算。
5、单位购买固定资产时,单位扣留了部分质保金,但卖方开了全票,如何账务处理?
解答:《政府会计制度》在固定资产科目使用说明里规定:购入固定资产扣留质量保证金的,应当在取得固定资产时,按照确定的固定资产成本,财务会计借记“固定资产”〔不需安装]或“在建工程”科目[需要安装〕,按照实际支付或应付的金额,贷记“财政拨款收入”、“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应付账款”[不含质量保证金]、“银行存款”等科目,按照扣留的质量保证金数额,贷记“其他应付款”〔扣留期在1年以内(含1年)〕或“长期应付款”[扣留期超过1年]科目;预算会计按实际支付的金额,借记“行政支出/事业支出”等,贷记“资金结存”。
质保期满支付质量保证金时,财务会计借记“其他应付款”、“长期应付款”科目,贷记“财政拨款收入”、“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银行存款”等科目,预算会计借记“行政支出/事业支出”等,贷记“资金结存”。
【案例】2022年5月10日A事业单位购买了B公司一台大型设备,合同总价为1000000元,按合同约定工程安装调试工作并通过验收后,一次性支付价款970000元,2024年5月15日,按照合同约定,支付余款30000元。
(1)2022年5月10日付款并预扣质量保证金
贷:财政拨款收入970000
长期应付款—A公司质保金30000
借:事业支出970000
(2)2024年5月15日支付对方质量保证金
借:长期应付款—A公司质保金30000
贷:财政应返还额度30000
借:事业支出30000
贷:资金结存—财政应返还额度30000
6、某事业单位因业务需要,经批准融资租入一台仪器设备,已验收合格交付使用。合同规定在租赁期内按年度付款,因钱款尚未付清,无法取得付租赁款的全额发票,请问该单位如何确定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
7、单位在原有固定资产基础上进行改建、扩建、修缮的业务,如何界定是否资本化并进行会计处理?
解答:(1)如果是为增加固定资产使用效能或延长其使用年限而发生的改扩建等后续支出,应当资本化,财务会计借记“在建工程”,贷记“财政拨款收入”等;预算会计借记“行政支出/事业支出”等,贷记“财政拨款预算收入”等。
将发生的固定资产后续支出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应当同时从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中扣除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经审批后,按照被替换部分账面价值,财务会计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贷记“在建工程”,借记“资产处置费用”,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预算会计不做处理。
完工后财务会计借记“固定资产”,贷记“在建工程”;预算会计不做处理。
(2)如果是为保证固定资产正常使用发生的日常维修等支出,应当费用化,财务会计借记“业务活动费用”等,贷记“财政拨款收入”等;预算会计借记“行政支出/事业支出”等,贷记“财政拨款预算收入”等。
【案例】2024年6月10日,某事业单位经批准对原有的一项用于专业业务活动的固定资产进行更新改造,该固定资产原值为2000000元,已计提折旧300000元。2024年6月20日,改造过程中用银行存款支付改造工程款250000元。该固定资产于2024年8月30日改造完工。2025年8月30日,该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进行日常维护,使用财政直接支付方式支付维护费用50000元。
(1)2024年6月10日固定资产转入改建状态
借:在建工程1700000
固定资产累计折旧300000
贷:固定资产2000000
(2)2024年6月20日支付改造工程款
借:在建工程250000
贷:银行存款250000
借:事业支出250000
贷:资金结存—货币资金250000
(3)2024年8月30日改建完工
借:固定资产1950000
贷:在建工程1950000
(4)2025年8月30日支付日常维护费
借:业务活动费用50000
贷:财政拨款收入50000
借:事业支出50000
贷:财政拨款预算收入50000
8、行政事业单位的装修费用支出,如何界定资本化还是费用化?
解答:简单的维修改造,如简单刷墙换窗户,补漏补洞补地面,我们直接记入“维修(护)费”或“专用基金-修购基金”列支,把握原则:为维护固定资产正常使用而进行的日常修理行为直接费用化。但既然是提到装修肯定是伤筋动骨大手术,动辄数万、数十万,显然我们就得考虑资本化的问题了。
有的在自有产权的物业基础上、有的在租入或借用物业基础上进行装修改造,两种情形账务处理不一,前者单位拥有产权,增加的功能完善、美观舒适上的投入,某种程度上也提升了物业的卖点,大家很容易理解进行资本化;但租入或借用物业上的投入因为附着于他人所有的物业上,又不可移动和拆除,但金额较大的情况下,会计制度上又未明确,账务处理上容易产生分歧。
企业会计准则明确:装修改造属于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自有物业上改造改良延长了原有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增加或完善了功能,符合资本化的条件,经营租赁性的固定资产改良支出,则记入“长期待摊费用”,在剩余租赁期与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两者中较短的期间内,采取合理方法摊销。
1、自有物业上的装修,一般我们认为装修费用超过原有固定资产价值的20%以上(出处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国税发[2000]84号)发生的修理费支出达到20%以上,视作固定资产改良支出。)原有固定资产,增加了功能,延长了寿命,我们做如下账务处理(不考虑折旧情况):
(1)发生改扩建、修缮行为时,先将固定资产账面价值转入在建工程,同时减少拆除部分资产的账面价值;
借:在建工程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在建工程
同时
借: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
贷:固定资产
(2)支付装修费用,根据资金渠道:
借:经费(事业)支出-基本(项目)支出-大型修缮(或专用基金-修购基金)
贷:财政拨款(补助)收入
贷:资产(非流动)基金-在建工程
(3)完工后,将在建工程转入固定资产,省略分录。
2、租入或借入的房屋装修,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并没有“长期待摊费用”科目,直接费用化,金额大,不合适。
首先我们分析知道这类情况确实不多,但现实中却往往还是会碰上,比如有的单位办公场所拆搬迁的过渡期,一些基层站所单位确实也无力购建等;
第二对于租入、借用的房屋有可预期的租赁期限或借用期限,装修费用有限制,支出规模是可控的;
第三对于经营租赁固定资产,会计制度也明确不作固定资产核算,另设备查簿登记。
综上,租入和借用房屋的装修费用,无论金额大小,形成的不可移动和拆除的部分资产,我们应该直接费用化,记入“维修(护)费”支出。
9、单位购建房屋及构筑物,对于房屋及构筑物部分与土地使用权部分的确认原则是什么?
解答:不能分清购建成本中的房屋及构筑物部分与土地使用权部分的,应当全部确认为固定资产;能够分清购建成本中的房屋及构筑物部分与土地使用权部分的,应当将其中的房屋及构筑物部分确认为固定资产,将其中的土地使用权部分确认为无形资产。
10、某事业单位在资产盘点中盘盈仪器设备一台,应如何确定其入账成本?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盘盈的仪器设备入账时,按照确定的入账成本: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如该固定资产盘盈发生在报告日至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单位应当按照《政府会计准则第7号—会计调整》(财会〔2018〕28号)及《政府会计准则制度解释第3号》(财会〔2020〕15号)对调整事项的有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11、单位盘盈固定资产,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解答:发现盘盈,财务会计借记“固定资产”,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经批准后,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贷记“以前年度盈余调整”。预算会计不做处理。
【案例】2024年12月20日某事业单位年底资产清查时,存货盘盈50000元,固定资产(系以前年度取得)盘盈100000元。
(1)2024年12月20日盘盈资产
借:库存物品50000
固定资产1000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150000
(2)2024年12月25日已报经批准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150000
贷:单位管理费用50000
以前年度盈余调整100000
12、某市正在实施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统一权属工作,党政机关的办公用房统一过户到本级机关事务管理部门名下,统一权属后,如何确认记账主体?
13、某行政单位通过政府采购批量购置车辆,政府采购过程中产生的车辆购置税、喷涂改装费用是否计入车辆的入账价值?
14、某行政单位将一项建筑安装工程项目在验收合格交付使用时转为固定资产,但该项目在竣工财务决算之前进行了审计,请问工程审计的费用应当计入固定资产价值,还是计入当期费用?如计入固定资产价值,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根据《政府会计准则制度解释第4号》(财会〔2021〕33号)规定,已交付使用但尚未办理竣工财务决算手续的固定资产,按照估计价值入账。在建工程按照估计价值转固之后、办理竣工财务决算之前,发生调整已确认的应付工程价款等影响估计价值的事项,单位应当先通过“在建工程”科目进行会计处理,再由在建工程转入固定资产。
15、行政事业单位某基建项目支付了施工费,主管部门支付监理费和审计费,请问,主管部门支付的费用是否应计入工程成本?
解答:建设成本是指按照批准的建设内容由项目建设资金安排的各项支出,包括建筑安装工程投资支出、设备投资支出、待摊投资支出和其他投资支出。
“在建工程一待摊投资”科目核算单位发生的构成建设项目实际支出的、按照规定应当分摊计入有关工程成本和设备成本的各项间接费用和税费支出,具体核算内容包括项目建设管理费、代建管理费、临时设施费、监理费、招投标费、社会中介审计(审查)费及其他管理性质的费用。
【案例】某事业单位2023-2024年通过“在建工程”归集的工程成本为1000万元,主管部门为其支付了监理费和审计费50万元。2023年6月工程建造完成交付使用。
(一)主管部门
1、支付监理费和审计费时
借:在建工程—待摊投资50万元
贷:财政拨款收入50万元
借:行政支出—财政拨款支出【功能分类】—项目支出(A基建项目)—房屋建筑物购建50万元
贷:财政拨款预算收入50万元
2、将发生的支出转入建设单位
借:在建工程—基建转出投资50万元
贷:在建工程—待摊投资50万元
借:无偿调拨净资产50万元
贷:在建工程—基建转出投资50万元
预算会计不处理
(二)建设单位
贷:无偿调拨净资产50万元
2、工程竣工,办妥竣工验收交接手续交付使用时
借:固定资产1050万元
贷:在建工程1050万元
16、主管部门为下属单位统一采购固定资产,但下属单位需要向主管部门支付部分采购价款,主管部门和下属单位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解答:若主管部门全额支付采购价款,下属单位无需支付价款,建议主管部门先做固定资产,再做无偿划拨,采购时,财务会计借记“固定资产”,贷记“财政拨款收入”等,预算会计借记“行政支出”,贷记“财政拨款预算收入”等。调拨时,财务会计借记“无偿调拨净资产”,贷记“固定资产”;预算会计不做处理。下属单位收到资产时,财务会计借记“固定资产”,贷记“无偿调拨净资产”,预算会计不做处理(不考虑运费等)。
主管部门支付采购价款后,下属单位需支付部分价款。建议主管部门先做固定资产,再做无偿划拨,采购时,财务会计借记“固定资产”,贷记“财政拨款收入”等,预算会计借记“行政支出”,贷记“财政拨款预算收入”等。调拨时,财务会计按照部门承担金额,借记“无偿调拨净资产”,按照下属单位承担金额,借记“其他应收款”,贷记“固定资产”,预算会计不做处理(不考虑运费等)。下属单位财务会计借记“固定资产”,按照主管部门承担金额,贷记“无偿调拨净资产”,按照本单位承担金额,贷记“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等;预算会计按照本单位承担金额,借记“事业支出”等,贷记“资金结存—货币资金”等。
【案例】2024年7月10日,某主管部门统一采购了一批行业专用设备,通过财政直接支付方式付款1000000元,2024年7月25日,经主管部门研究决定,将这一批行业专用设备调拨给下属单位A使用,并要求下属单位A承担20%的设备价款,2024年8月2日,下属单位A将200000元通过银行转账支付给主管部门。
(1)2024年7月10日主管部门支付设备价款
贷:财政拨款收入1000000
借:行政支出1000000
贷:财政拨款预算收入1000000
(2)2024年7月25日主管部门将设备调拨给下属单位A
借:无偿调拨净资产800000
其他应收款200000
贷:固定资产1000000
(3)2024年7月25日下属单位A收到调拨的设备
贷:无偿调拨净资产800000
其他应付款200000
(4)2024年8月2日下属单位支付20%设备价款
借:其他应付款20000
贷:银行存款20000
借:事业支出20000
贷:资金结存—货币资金20000
17、单位进行办公用房装修,但是办公用房产权不属于本单位,如何处理?
解答:如果该办公用房由有关部门统一管理(如仅持有资产的产权证等),应当由占有、使用该资产的部门作为会计确认主体,对该资产进行会计核算。如果该办公用房不是由有关部门统一管理,占有、使用该资产的部门不作为会计确认主体,建议装修形成的资产,例如空调、办公桌椅等,计入单位固定资产,未形成资产的费用,如果金额较大,可计入长期待摊费用。
18、《<政府会计准则第3号——固定资产>应用指南》(财会〔2017〕4号)对需要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的最低折旧年限进行了规定,请问行政事业单位如何具体确定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
解答:根据《<政府会计准则第3号—固定资产>应用指南》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在遵循本指南所规定的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一步细化本行业固定资产的类别,具体确定各类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并报财政部审核批准。
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在遵循本应用指南、主管部门有关折旧年限规定的情况下,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实际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其折旧年限。具体确定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时,应当考虑下列因素:
(1)固定资产预计实现服务潜力或提供经济利益的期限;
(2)固定资产预计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
(3)法律或者类似规定对固定资产使用的限制。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因改建、扩建等原因而延长固定资产使用年限的,行政事业单位应当根据政府会计准则制度规定重新确定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行政事业单位盘盈、无偿调入、接受捐赠以及置换的固定资产,应当考虑该项资产的新旧程度,按照其尚可使用的年限计提折旧。
19、《政府会计准则第3号—固定资产》(财会〔2016〕12号)第二条规定,“固定资产是指政府会计主体为满足自身开展业务活动或其他活动需要而控制的,使用年限超过1年(不含1年)、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请问“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中的“规定标准”是多少?如果某项资产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使用年限超过1年,是否可以确认为固定资产?
解答:《政府会计准则第3号—固定资产》中“规定标准”,是指行政、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中确定的标准。2021年财政部最新修订发布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财政部令第108号)中规定的单位价值标准为1000元;2012年发布的《行政单位财务规则》(财政部令第71号)规定的单位价值标准为1000元(其中:专用设备单位价值标准为1500元)。
根据行政、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和《政府会计准则第3号—固定资产》规定,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是使用年限超过1年(不含1年)的大批同类物资,如图书、家具、用具、装具等,应当确认为固定资产。上述文件对于“大批”未明确具体数量,单位可按照重要性原则并结合本单位资产管理实际情况具体确定“大批”的数量。
20、学校制作校园文化墙应入固定资产吗?比如学校在大门口制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照壁,发票开的是制作费9万元,需要入固定资产吗?
解答:固定资产一般分为六类:房屋及构筑物;专用设备;通用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档案;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
根据《政府会计准则第3号—固定资产》第二条“本准则所称固定资产,是指政府会计主体为满足自身开展业务活动或其他活动需要而控制的,使用年限超过1年(不含1年)、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一般包括房屋及构筑物、专用设备、通用设备等。”
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墙照壁的打造,营造出学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氛围,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使之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师生漫步其中,一边欣赏着这道风景,一边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寓教于乐。
学校的文化墙是物化的精神载体,能够提升校园人文关怀和育人的文化氛围,陶冶学生情操、美化学生心灵,很显然是满足自身开展业务活动或其他活动需要而控制的资产,符合政府会计准则中关于固定资产的定义,所以文化墙属于固定资产。
校园文化墙是入“房屋及构筑物”还是“文物和陈列品”呢?构筑物是指建筑物指房屋以外的建筑,包括各种塔、池、井、棚、场、路、围墙等;而文物和陈列品是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字画、科普展品等。对于学校而言,文化墙是进行人才培养、文化建设与传承的重要载体。
21、文化石和校园雕塑包括在路旁或在树下或在池边,散立着镌刻不同字体的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文化石、景观石、人物雕像等,是入“固定资产—房屋及构筑物”还是“固定资产—文物和陈列品”?
解答:根据《政府会计准则第3号—固定资产》第二条“本准则所称固定资产,是指政府会计主体为满足自身开展业务活动或其他活动需要而控制的…”和《政府会计制度》(财会[2017]25号)》“文化文物资产科目核算单位为满足社会公共需求而控制的文物文化资产的成本”的描述,我们判断认为:
文化石和校园雕塑是为提升中小学校园人文关怀和育人的文化氛围,陶冶学生情操、美化学生心灵,很显然是满足自身开展业务活动或其他活动需要而控制的,不是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求而控制的”,所以文化石和校园雕塑属于固定资产。
文物和陈列品是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字画、科普展品等;对于学校来是进行人才培养、文化建设与传承的重要载体。文物和陈列品主要包括:(1)具有历史价值的实物、照片、文献等;(2)字画、瓷器、雕塑、铜像等艺术品和工艺品等;(3)题词、文化石;(4)证书、奖杯、锦旗等。
综上,文化石和校园雕塑是具有文化内涵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艺术品,其目的是为展览和提升文化氛围,不是构筑物的使用属性,所以我们认为应入“固定资产—文物和陈列品”。
22、单位固定资产盘亏、毁损或提前报废,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解答:发现固定资产盘亏、毁损或需提前报废,按照固定资产账面价值,财务会计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固定资产累计折旧”,按照固定资产账面余额,贷记“固定资产”;预算会计不做处理。经批准后,借记“资产处置费用”,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预算会计不做处理。
(1)2024年9月15日转入待处理财产并经批准处理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财产价值100000
固定资产累计旧100000
贷:固定资产200000
借:资产处置费用1000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财产价值100000
(2)2024年9月25日发生处置费用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处理净收入800
贷:库存现金800
(3)2024年10月20日取得保险理赔款
借:银行存款100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处理净收入10000
(4)2024年10月26日将处理收入大于费用部分上缴财政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处理净收入9200
贷:应缴财政款9200
借:资产处置费用8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处理净收入800
借:其他支出800
贷:资金结存—货币资金800
23、单位固定资产报废,是否需要对报废过程中产生的收入和费用进行会计处理?
解答:如果单位资产报废,由财政指定的专门单位进行处理,并将净残值直接代缴财政,则单位无需对报废过程中产生的收入和费用进行会计处理。
如果单位资产报废,由单位自行处理并将净残值上缴财政,则财务会计按照报废处理过程中的收入,借记“库存现金”等,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处理净收入”;按照报废处理过程中产生的费用,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处理净收入”,贷记“库存现金”等。
24、单位采购办公用计算机,是将操作系统从计算机采购成本中剥离出来单独作为无形资产入账,还是一并确认为固定资产?
25、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会计处理?
某行政事业单位对业务技术大楼的外墙面砖、玻璃幕墙、大楼地面砖、网络、给排水、门窗等实施改造,房屋原始价值2323万元,改造总投资700万元,拟调增固定资产价值700万元;但事务所在调减拆除项目价值时遇到障碍,因为从该单位档案中没有找到该大楼的工程竣工结算资料,那么在该大楼固定资产价值后续计量时,对改造拆除的项目的价值如何扣除?能不能采取按建造年代工程定额和造价信息估算改造拆除项目价值报上级主管机关批准作为扣除依据(经造价人员估算折除部份的初始造价约290万元)?如果估算方案不可行,采用什么办法和程序处理才妥当?该单位固定资产价值调整方案报上级主管单位和主管财政机关批准或上报备案?会计师事务所对客户单位的资产价值调整该如何发表意见为妥?
解答:根据《政府会计准则第3号——固定资产》第七条,首先应当判断该固定资产后续支出中,哪些属于资本化支出,哪些属于费用化支出。
26、医院使用多种性质资金购置一台大型设备,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案例】2024年9月3日,某市公立医院新购置一台大型医疗设备,支付价款1200000元,其中使用财政项目资金600000元,其他资金600000元,该专业设备预计使用年限5年,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每个月需计提折旧20000元。
(1)2024年9月3日购入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专用设备—财政项目拨款经费600000
固定资产—专用设备—其他经费600000
贷:财政拨款收入600000
银行存款600000
借:事业支出1200000
贷:财政拨款预算收入600000
资金结存—货币资金600000
(2)每月计提折旧
借:业务活动费用—固定资产折旧费—财政项目拨款经费10000
业务活动费用—固定资产折旧费—其他经费10000
贷:固定资产累计折旧—财政项目拨款经费10000
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其他经费10000
27、医院处置2018年12月31日前,用财政拨款资金购买的固定资产时,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解答:按处置时固定资产已提取的折旧,借记“固定资产累计折旧”;按照固定资产反映在净资产中尚未冲减的“累计盈余—财政项目盈余”金额,借记“累计盈余—财政项目盈余”;按照固定资产账面余额,贷记“固定资产”,固定资产账面余额与“固定资产累计折旧”、“累计盈余—财政项目盈余”之间的差额,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报经批准处理时,借记“资产处置费用”,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期末,将“资产处置费用”本期发生额转入本期盈余,借记“本期盈余——医疗盈余”,贷记“资产处置费用”。
(1)2016年1月10日购入固定资产
借:财政项目补助支出600000
贷:财政补助收入—项目支出600000
借:固定资产600000
贷:待冲基金—待冲财政基金600000
(2)2016年2月起,按月计提折旧,截止2018年12月,累计计提折旧350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