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中旬,Adobe发布2021年第四季度财报,录得营收41.1亿美元,再度创下历史新高,同比增长20%,实现运营利润15亿美元,净利润12.3亿美元。
2007年之前,这家全球工业设计软件头部企业一直被大众贴的标签是Ps、Ae等设计软件全家桶,然而如今我们翻看Adobe的财报,其俨然已变成全球*且*钱的营销SaaS软件公司。
12年股价涨超40倍Adobe缘何成为全球*钱的SaaS软件公司?
事实上,自1982年从PostScript起步,到完成从传统软件向SaaS(软件即服务)成功转型,并成长为全球市值*的SaaS厂商,Adobe一路走来的突围打法对全球SaaS企业而言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范本。
2008年之前,公司的发展可以说顺风顺水,营收稳定增长,股价一度涨超200多倍,但是,2008年全球遭遇金融危机,Adobe也迎来了“至暗时刻”。大量公司开源节流,不再付费更新软件,这直接导致2008年Adobe收入下滑约18%,股价从48元跌落至15元。
在企业生死攸关之际,新掌门人临危受命,带领Adobe正式向SaaS模式全面转型。
仅仅用了4年,Adobe的SaaS业务渗透率便成功突破50%。2019年公司营收突破100亿美元,Non-GAAP净利润接近40亿美元,SaaS业务营收占比达89.5%。2020财年,公司总收入128.68亿美元的整体毛利率为87%,其中体验云业务毛利率达到64%。
持续高增的业绩使得Adobe收获了众多投资者的青睐,截至12月28日,公司最新市值超2700亿美元。股价方面,自2009年启动SaaS转型以来,公司股价累计上涨超40倍。
并驱争先中国SaaS企业如何突围?
Adobe在SaaS模式上的巨大成功吸引了无数企业蜂拥而至,在中国,亦有层出不穷的SaaS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生长。但是,其中真正学到Adobe精髓者,可以说寥寥无几。
Adobe最终能成功,真正制胜的因素并不在于庞大的规模,更深层的原因或许在于其打通全链条真正解决了客户痛点问题。翻看Adobe庞大的业务版图,从内容创作到营销分析已经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正如一位行业人士指出,中国SaaS能否做成,和规模大小、行业属性都没有直接关系,主要看核心团队怎么处理存在时长、产品形态和客户成功几个问题。
赋予产品更多后端的能力,提供更深的场景价值乃至*数据价值,是SaaS企业脱颖而出的关键。参考Adobe,通过一个支点切入市场,逐步掌控更多细分场景以及全链条环节,解决企业业务全链条中所面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而客户真实痛点一旦被解决,其付费意愿相应大幅提升。从这一点看,中国市场不同垂直细分领域完全可以跑出比肩Adobe规模与市值的SaaS企业。
以我们常见的家居行业为例,设计、制造脱节,消费者所见非所得,几乎每一次装修都免不了跟装修公司斗智斗勇,这类既有“疑难杂症”往往隐藏着巨大的市场机遇。近年来我们也看到市场诞生了一些云工业软件企业,譬如覆盖了设计、拆单、生产和营销等全产业链的云工业软件服务商三维家,就是在家居垂直领域跑出来的。
SaaS订阅+多元化增值服务,国内云工业软件的模式探索
摊开来看,三维家的业务模式可以说与Adobe高度相似。
二者营收模式均以SaaS订阅为主,以图像处理为基础,Adobe做图形设计、影像编辑与网络开发,CreativeCloud板块帮助专业创意人士、创意爱好者通过视频、设计、摄影等跨设备、平台的应用及服务来表达自己、创造价值。三维家在家居垂直细分领域走相似路径,其3D云设计软件集成云设计、云渲染及云管理功能,大幅提高了家居制造商及销售商的设计及销售能力。
业务架构方面,二者均以内容制作工具为基础,延伸多元的SaaS增值服务。如前文所述,Adobe通过收购的方式建立起了从创意设计工具到营销SaaS服务的业务链条:用户用Adobe的创意设计工具设计好内容,可以用Marketo将内容放到CMS官网或其他渠道;流量回来后,可以用Omniture分析投放效果,用DemDex分析用户数据;最后还可以在Magento电子商务商城根据自动分析形成用户个性化商品推荐,加速用户交易转化率。
三维家近年来也开拓了数字化营销与数据管理服务,且数字化营销服务已成为公司新的成长发力点。三维家以内容+数据组合拳为家居客户有效解决来获客难题,在3D云设计软件,用户不仅可以产出创意内容,还能享受包括营销、订单管理、生产管理在内的多元化附加服务。
事实上,与Adobe相比,三维家除了布局设计、营销的产业前端,还将业务进一步拓展到了家居生产制造的后端。公司的3D云制造可使云设计制作出来的设计效果图精准对接工厂生产,提供由DMS设计拆单软件、优化排产软件、运营管理系统、扫描包装系统、微端服务,最终结合成一套前后端一体化解决方案。
年度收入已达数亿三维家能否成为国产工业软件的Adobe?
如同Adobe转型初期经历的成长性、盈利能力等财务指标方面的阵痛,三维家创业初期也经历了重重困难。
彼时,中国市场用户付费习惯尚未养成,三维家在功能、技术上不断发力征服客户,让客户接受了每年付费的模式。“但这还远远不够,我们希望有一天公司能够像Adobe那样,拥有庞大的用户数和极高的用户粘性,让客户能够自动续购三维家的产品。”三维家CEO蔡志森表示。
由于起步早、技术*,传统工业软件欧美企业有着垄断优势,而在云原生的工业软件领域上,目前全球的发展都处于同一起跑线。意识到这个“弯道”,三维家在家居垂直细分赛道耕耘,已取得近9年的先发优势,逐步让家居界因为一张图做到彼此无界,用一套工业级标准实现全链路多维协同。
笔者看来,在既有模式基础上,三维家仍存在多种“破圈”的可能性。
从工业软件大市场看,中国工业软件也存在数倍增长空间。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工业软件市场规模1974亿元,同比增长11.2%,近两年复合增长率15.6%,远高于世界平均增速6%。全球范围看,我国工业软件市场规模占全球比例6.6%,按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在全球占28%以上的份额来估算,我国工业软件市场存在约5倍增长空间。如果站在用户群体角度,随着Z世代逐步成为主流消费群体,这类在互联网时代下长大的人群也更愿意接受SaaS模式,将进一步推升市场空间。
但是我们很高兴看到在云工业软件领域,有无数三维家这类行业先驱代表中国力量不断崛起,我们也期待,未来三维家能不断成长,在国际市场大放异彩,同时在技术创新引领上给市场带来更大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