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行业作为新兴产业,市场前景巨大。我国软件业务收入从2000年的586亿元到2016年的4.9万亿元,16年间增长80倍,产业已步入高速增长期。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国际外包目的地国家。有专家预测,2011年以后的10年,是中国软件产业转型的10年,将有更多的基于知识产权和行业知识的高端服务外包模式出现。
2018年上半年,我国实现软件产品收入8691亿元,同比增长13.6%。增长率是GDP的两倍。全国15个副省级中心城市实现软件业务收入16314亿元,同比增长14.2%。其中,深圳、杭州、南京、广州、成都、济南、青岛7个城市上半年软件业务收入规模超过千亿元。中心城市软件业实现利润总额增长10.1%。
2018年上半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完成软件业务收入29118亿元,同比增长14.4%。上半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从业平均人数超过600万人,同比增长4.8%,增速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从业人员工资总额增长15.8%,行业人均工资增长10.4%。
专业名称:软件工程
专业代码:080902
门类:工学
学科:计算机类
学历层次:本科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深造方向: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等。
专业内涵:
软件工程专业培养系统掌握计算机基础理论、现代软件开发及软件管理等计算机应用技术,具备软件分析、设计、开发与维护的能力,具备软件工程项目的组织与管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55000~60000人。这是一个理工科专业,文科生仅占3%。男生所占比例为73%。全国开设此专业的高校为584所。
近三年全国就业率区间:2015(80%-85%)2016(85%-90%)2017(90%-95%)
部分高校按以下专业方向培养:JAVA、大数据、云计算、软件设计、数字媒体、金融软件开发、嵌入式应用开发、软件开发与测试、移动互联网开发、移动设备应用开发。
全国报考硕士较集中的专业:软件工程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就业前景:
本专业是一个宽口径专业,研究范围涉及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软件实施、软件测试、信息处理等诸多领域。就业面向现代制造企业、现代服务业的信息化部门和信息技术企业的软件开发、软件实施、软件测试及软件维护和软件技术支持等岗位。
软件工程专业对应的不只是软件产品,包括的面非常广,信息安全、软件测试、物联网、VR/AR、人工智能等领域,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生都可施展才华。也就是说,缺软件工程专业人才的,还不止以上数据,应该看到整个IT领域的情况。
就软件人才缺口来说,目前仅软件测试人才缺口就高达20万人;VR工程师这个职位的市场需求在2016年到2017年短短一年内就上升了45%。在许多软件企业,测试人员和开发人员之比平均在1:8左右。而在软件发达国家,这个比例则至少是1:1,可见空间还非常大。《2017年全球人工智能白皮书》预计,到2020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缺口将达750万。
人才培养:
教育部、原国家计委于2001年批准首批35所高等学校试办示范性软件学院。目前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共有37所,如下:
37所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
1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
2北京工业大学软件学院
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软件学院
4北京交通大学软件学院
5北京理工大学软件学院
6北京邮电大学软件学院
7重庆大学软件学院
8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
9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学院
10东北大学软件学院
11东南大学软件学院
12复旦大学软件学院
13国防科技大学软件学院
14哈尔滨工业大学软件学院
15湖南大学软件学院
16华东师范大学软件学院
17华南理工大学软件学院
18华中科技大学软件学院
19吉林大学软件学院
20南京大学软件学院
21南开大学软件学院
22清华大学软件学院
23山东大学软件学院
24上海交通大学软件学院
25四川大学软件学院
26天津大学软件学院
27同济大学软件学院
28武汉大学软件学院
29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学院
30西安交通大学软件学院
31西北工业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
32厦门大学软件学院
33云南大学软件学院
34浙江大学软件学院
35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软件学院
36中南大学软件学院
37中山大学软件学院
东北大学
南京大学
苏州大学
青岛大学
青岛科技大学
南阳理工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南华大学
重庆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西南科技大学
西安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天津工业大学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吉林大学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南京理工大学
江苏科技大学
常州工学院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厦门大学
东华理工大学
郑州轻工业学院
武汉大学
武汉工程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
重庆邮电大学
成都学院(成都大学)
云南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部分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特点:
北京邮电大学:软件学院依托北京邮电大学在信息通信领域的雄厚实力,重点在通信软件和企业信息化等方面培养"高层次、实用型、国际化"的优秀软件人才。
专职教师超过90%具有海外留学、进修或访问经历,70%以上具有博士学位,70%以上具有工程实践背景;企业专家均为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技术总监、项目经理和一线的技术开发工程师;聘请多名外籍教师讲授本科专业课程。
软件工程专业开设Web工程与信息系统、网络与通信系统软件、软件开发技术、嵌入式系统、数字娱乐系统五个培养方向。
哈尔滨工程大学:前身是创建于1953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现隶属于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是我国"三海一核"(船舶工业、海军装备、海洋开发、核能应用)领域重要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软件工程学科排名全国34位。设有软件与数据科学研究所。
青岛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土木建筑、机械制造、环境能源学科特色鲜明。软件工程(按培养成本收费)二批次本科专业。开设有软件工程(校企合作)本科专业。
南京邮电大学:软件工程及方向,部分课程采用双语教学。软件工程(嵌入式培养)专业实施"2+2"的培养模式,第三年开始逐步引入软件与服务外包方向的前沿课程,聘请企业资深工程师来校或在企业现场讲课或指导实践教学,第四年鼓励学生到软件与服务外包企业实训。软件工程(嵌入式培养.NIIT)专业本专业2006年开始招生,拥有经过NIIT(印度国家信息学院)专业认证的双语型师资队伍。
南开大学:软件学院本科生有机会获得6个月内的赴境外交流学习。
东北大学:培育了东软、东网等高新技术企业。软件工程、信息安全、数字媒体技术均进入中国大学本科专业排行榜20强。100%学生第七学期参加企业实训。开设有英语国际班、日语国际班。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以土木建筑、环境市政、材料冶金为特色。软件工程专业偏向智能建筑环境技术、数字建筑。
华南理工大学:软件工程专业设立了大数据处理(原智能软件)、数字媒体技术、嵌入式软件、金融软件、移动软件和软件服务等6个特色专业方向,学生可以在三年级选修其中一个方向。80%以上专业课程采用外文原版教材双语教学,80%专业课程实现与企业技术需求同步。
开设有软件工程(卓越班)、软件工程(3+2中澳班)、软件工程软件工程(卓越班)按照国际标准制定课程体系,专业课程全部采用双语授课,部分采用全英教学。采用"3+1+X"模式,卓越工程师班前三年将采取淘汰制,不能顺利完成年度学分要求的将转入普通软件工程专业继续学习。
软件工程(3+2中澳班)学费收取方式:前3年按照软件工程专业标准收费,后2年按澳方标准收费(第4年中方不收取学费),欢迎优秀高中毕业生报考。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被誉为中国职业教育标杆和劳动模范培养摇篮。软件工程就业领域:适合在软件公司、网络游戏公司、电商平台公司或信息技术公司从事软件系统、网站软件或移动设备软件的设计、开发、测试、项目管理等工作,或在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中小规模业务软件(或网站)开发、维护与管理工作。
东南大学:软件学院与爱尔兰阿斯隆理工学院、爱尔兰考德大学、美国普渡大学Calumet工程学院、日本早稻田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比利时GROUP-T大学,加拿大等签署了合作协议,每年均有一批软件工程本科生学生去上述大学进行研究和实习。
四川理工学:院软件工程专业修业年限:3~8年。先后与IBM、思科、华为、红帽、达内科技、中软国际、中国移动、中国电信、迈普通信、金蝶软件、亿道电子、自贡市国家级高新开发区等国内外数十家知名企业建立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就业基地。
浙江师范大学: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开设的软件工程专业实行全英文授课;计算机类(中外合作办学)(软件工程)专业与英国伍斯特大学联合培养面,有外籍专业教师5人,共享英国伍斯特大学优质教学资源,教学上三分之一课程由英方教师授课。
厦门大学:软件学院采用国际先进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和优秀教材进行双语教学,按照国际通行规则组织实施教学活动。与荷兰、芬兰7所大学共建国际化学生实习基地(CHECK-IT)。
报考提示:
软件工程专业都采用双语教学,卓越班、中外合作班专业课程全部采用双语授课,浙江师范大学等部分高校的软件专业采用全英文授课。所以报读这个专业要有较好的英语基础。对色盲、色弱没有限制。(文/罗阳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