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虹影是中国当代文坛上一位独具特色的女性作家。她的自传体小说《饥饿的女儿》一经发表就引起广泛争议,《好儿女花》作为《饥饿的女儿》后续,为虹影小说的自传式书写进行了补充。无独有偶,杜拉斯这位享誉国际的作家,以《情人》斩获法国“龚古尔”文学奖,后又发表《来自中国北方的情人》(又名《中国北方的情人》),再次对自身的成长体验、情爱经历进行了回忆的书写。虹影与杜拉斯,其自传式书写的小说成为最具代表性的[…]
【摘要】作为中国当代文学版图上一位不容忽视的女性作家,陈染在自己近三十年的创作生涯中,始终致力于书写女性的生命体验,形成了具有鲜明辨识度的艺术特点。事实上,陈染作品中文学风格的形成既受益于长久以来域外文学对其不断的滋养,又同其自身在接受影响之后的主动创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在近年来的陈染研究中,域外文学与陈染创作之间的相互关联并未得到学界充分的重视。因此,本文尝试以具体的作品分析为切入点,选取法[…]
【摘要】自佛教传入中国以来,其在中国文学史和艺术史上产生了长久的影响,并一直深受作家和艺术家的欢迎。很多艺术家与文学家或在个人人生坎坷的境况之下,想借宗教的外衣掩护自己,以慰藉自己的灵魂;或离群独居,隐世悟道,借以逃避黑暗现实。正因如此,信仰佛教则常常被人误认为人生观消极避世。在我看来,这只是一种对佛家思想的一种错误理解,而真正的作家和艺术家,能够把佛学思想和人生观与艺术观处理的很融洽,丰子恺就是[…]
【摘要】新月诗派是现代中国新诗史中一个重要文学流派,对新诗的艺术进步作出过重要贡献。新月诗人们心怀着对诗歌艺术的满腔热血,孜孜以求于提升诗歌艺术魅力,创立了较符合新诗发展创作规律的理论;同时他们用丰富的创作实绩来实践着自己的理论。这些理论和创作上的实践纠正了早期新诗创作的混乱局面,巩固了新诗在文坛的地位,促进了新诗艺术水准的提高,对新诗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对新月诗派的总体纵向性研究有着重要[…]
【摘要】阎连科作为当代文坛豫军的重要一员,自觉继承现代中国乡土小说的传统,将目光始终投向那个生养自己的土地,他用自己质朴的文笔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工业化语境下农村农民的众生相。同时,阎连科凭借自身对现实主义文学的痴迷与坚守,为我们呈现了在现实主义精神基础上糅合了巴赫金狂欢化与对话体叙事风格而形成的独特文体特征。对此,本文从如下三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章主要分析阎连科对农村工业化进程中的二元对立境况的书写[…]
【摘要】刘醒龙是当代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充满着严肃而敏感的现实关怀,蕴含着深刻的人性道德思考。本文从道德两难这一叙事维度切入,在深入解读其文本的基础上,从叙事主题、叙事结构和叙事的审美取向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论述。第一章是关于刘醒龙小说的道德两难叙事主题及其小说主人公行为选择中的道德挣扎的论述。其道德两难的叙事主题首先体现在小说中的道德行为主体的两难挣扎状况之中。这一主题可从如下三[…]
【摘要】“十七年”革命历史小说的母性书写成就斐然,作家们在特定文化语境下做出了艰苦的尝试。他们一方面努力使自己的创作与政治话语相联系,符合时代主流;一方面又不满足于表现单一化的主题,力图从严肃的革命话语中发掘本然的母性温情,自觉或不自觉地尝试增强革命性书写与人类文化摇篮的母性怀抱的某种联系。他们将被革命话语排斥在外的“母性”进行乔装、改写,使其“合法”进入革命文本,希望用母性特有的细腻柔情,来填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