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数字资源远程服务方式。本文介绍了校外远程访问系统、CARSI远程服务、SSLVPN以及WebVPN服务的发展情况,并进行数据挖掘,通过数据分析的结果思考图书馆数字资源远程服务的效果及能力,以期为图书馆开展深层次的读者数字资源远程个性服务提供数据支撑。
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远程服务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高校图书馆提供的服务变得灵活多样。在硬件条件上,改善馆舍设施,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在软件实力上,各种应用系统的使用,提高了图书馆综合信息技术能力。
此外,更多更深层次的服务方式通过互联网得以实现,譬如:网上咨询服务、数字资源远程服务、移动端阅读服务等。将网络提供的服务效果进行数据分析,将会提升图书馆的其服务能力。
据教育部高校图书馆事实数据库系统数据统计,2019年,1151所高校图书馆的电子资源购置费总和为37.21亿元,占馆平均文献资源购置费的54.6%,自2013年起电子文献资源投入开始逐渐超过了纸本文献资源投入[1]。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扩展了数字资源的类型,由早期简单的电子期刊,发展到现在多种类型的数字资源。数字资源的数量也不断增加。
现阶段,综合性的高校图书馆拥有数百个中外文数字资源是最基本的文献保障。随着数字资源的发展,用户需要通过便捷快速的网络随时随地访问图书馆的任何数字资源,以满足教学和科研的需求。
在用户服务驱动下,高校图书馆由过去的单一远程服务方式,转变为寻求多种远程服务,以解决单一服务模式的弊端。目前主流的远程服务技术有:跨域名技术、URL重写、VPN代理服务、反向代理服务、Shibboleth认证等。
多种远程服务方式的提供,既满足了用户多样性访问的需求,也在保障数据库商利益的前提下,使数字资源发挥最大效益。高校图书馆提供了多种远程服务后,应该思考每种远程服务方式的使用效果和使用评价。
本文对山东大学图书馆数字资源远程服务的多样性进行数据分析,通过将用户访问行为数据和资源利用数据相结合,分析数字资源远程服务为读者提供的服务效果。
基于URL重写技术的远程服务
校外远程访问系统
山东大学图书馆校外远程访问系统2003年开始自主研发设计,2004年开放教师使用,属于国内应用数字资源远程服务最早的一批高校图书馆之一。
校外远程访问系统在2004年~2015年期间,一直是学校数字资源远程访问的唯一服务方式。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系统不断提升各项性能以适应用户不断增长的需求:稳定性提高,由早期只能由教师使用,逐渐开放到全校读者都能使用;用户数增加,由早期几十个在线用户逐步扩展到现有的999个并发用户;功能提升,配置的数字资源由早期的20多个数据库发展到130多个。
基于以上各项功能的不断改进和完善,资源统计和读者行为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功能也逐渐增加到系统中。这将为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远程服务能力的分析提供数据支持。
数据分析
图1校外远程访问系统2016年-2020年访问量
通过这五年的访问量可以看出,2016年的访问量最高,共有117万,以后逐年呈现下降趋势。分析下降的原因,并不是读者的访问需求减少,而是同期学校开始提供VPN服务访问校外数字资源,两种数字资源远程服务的结合使用,方便了读者,也减轻了单一数字资源远程服务的负载压力。
2020年系统的访问量迅速回升到93万,日最高访问量达到了672人在线,系统承受了巨大的访问压力。意味着在疫情期间,读者校外远程访问数字资源的需求增加,通过寻求各种途径和方式利用图书馆的数字资源。
图22020年资源统计和使用月份统计
2020年春季网上教学阶段,2月~6月系统的利用率占据了全年50%以上的访问量。其中3月的访问量高达15.4万,日均点击量5100多次。
通过五年的访问数据以及2020年详细使用数据的分析,校外远程访问系统的使用已经达到预期效果。用户没有来到实体图书馆,但身边却真实紧密地围绕着图书馆提供的服务。图书馆数字资源远程服务已经成为数字资源使用必不可少的工具。
继续保证校外访问系统的稳定运行,为读者提供7x24小时的远程服务;继续配置新增数据库;监控恶意下载账号;进行账号封禁处理等都是今后持续提高图书馆服务能力的体现。
基于ShibbolethCARSI的远程服务
ShibbolethCARSI的远程服务
2013年,CALIS管理中心和北京大学CARSI项目组合作,共同建立了CALISCARSI跨域认证集成服务体系[4],使基于ShibbolethCARSI的远程服务第一次在国内高校图书馆中运用。
由于当时国内数据库在技术上不支持,新增可以访问的国外数据库速度缓慢,Shibboleth一度在国内高校图书馆的应用中陷入瓶颈期。
2019年5月24日,CARSI身份认证和资源共享服务正式成为全球身份认证联盟eduGAIN的全资格会员。这意味着今后中国高校将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地共享其他国家的教育科研资源。
2020年疫情期间,国内数据库CNKI、万方和维普等也都相继加入到学术资源中,CARSI服务在全国高校中掀起了一股高潮,外界环境助推了CARSI服务在国内的迅速发展。
2019年9月,山东大学图书馆联合学校信息化办公室(信息办)共同向CARSI项目组提出申请,由信息办负责IdP身份认证系统的部署,图书馆负责学术资源的协议开通和测试等其他工作。山东大学是国内第六所申请开通此服务的高校。
CARSI作为一种身份认证的远程服务,在我国经过了近十年的发展,突破了技术瓶颈的限制,呈现出便捷快速的远程服务。
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高校学术科研对数字资源的远程服务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下将对CARSI远程服务在2020年的使用数据进行分析。
2020年,山东大学经过CARSIIdP共有90.7万次认证访问。按资源进行统计,如图3所示;按用户进行统计,如图4所示。
图32020年ShibbolethCARSI认证资源统计
图42020年ShibbolethCARSI认证用户统计
访问量排名前五的数字资源依次是:CNKI、Elsevier、万方、IEEE和ACS。可以看出,CNKI的访问量远远高于其他数据库。访问量排名前五的用户认证次数依次是7677次、4244次、4183次、1221次和1080次。
分析此数据并结合具体的实践工作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CNKI知网是中文数据库中使用量最大的数据库。
第三,一种全新的服务方式要被读者接纳并使用,离不开图书馆的宣传与引导。图书馆将CARSI服务访问专门定制页面,有详细的操作说明,读者可以自助学习使用,如图5所示。
第四,最高单个用户认证次数达7677次,日均21次,说明用户在逐渐接纳这种新的远程服务,将个人的访问习惯逐渐迁移到新的远程服务中。
图5山东大学图书馆CARSI服务界面
所有的异常情况都要求图书馆和信息办密切配合联动,用技术的手段、用户无感知的方式从后台处理,如:封停账号的处理、释放CARSI认证端ePPN属性的处理、CARSI系统中的SP实时监控等。
2020年11月,推出了支持移动端1.0版本的“CARSI资源共享门户”,该门户集成了CARSI可以访问的全部数据库;12月,该门户继续完善功能,实现了学校订购资源的定制勾选。
其他远程服务
SSLVPN远程服务
SSLVPN是由山东大学信息办为全校师生员工远程教学、科研与办公提供的一种远程服务方式。
学校使用VPN的初衷是提供远程办公使用,并不是专门针对图书馆数字资源的访问。
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发现,VPN的用户大部分用其来访问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因此在使用VPN访问数字资源时出现诸多问题,如:
由于数字资源数量多,VPN的路由表地址经常溢出,造成数据库不定期无法访问,图书馆在日常遍历检查VPN访问可用后,还经常有用户反馈某个数据库故障,造成用户使用不通畅、图书馆服务被动牵制的局面;由于VPN设计架构的原因,通过VPN访问的数字资源无法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
WebVPN远程服务
SSLVPN在使用时需要安装下载客户端,针对部分用户操作困难,2019年9月,学校推出了WebVPN远程服务。
相比传统VPN繁琐的配置过程,WebVPN实现了VPN系统的零配置,降低了使用门槛,提升了用户体验[6]。
2019年,WebVPN进行了学校内部测试,山东大学图书馆配合学校信息办对各种特殊类型的数字资源进行测试,尽管有时访问速度较慢,但是管理便捷,不需要像校外远程访问系统和SSLVPN一样,逐个资源进行首页面、二级页面、检索页面以及下载页面配置,使用效果较好。
图62020年WebVPN数据统计
通过数据统计,针对WebVPN数字资源的访问服务达到了预期效果。其中,文科类用户倾向于使用WebVPN服务访问数字资源。
MYLOFT远程服务
除了SSLVPN和WebVPN的远程服务,2020年疫情期间,图书馆尝试使用了MYLOFT远程服务。
MYLOFT是一种新型的图书馆电子资源远程访问工具,同时支持用户在电脑端及移动端对已订购的电子资源进行远程访问,帮助用户通过一个窗口管理访问各种类型的数字资源内容。
2020年9月,清华大学图书馆正式购买了MYLOFT远程服务,并将94个数据库配置到此平台上[7]。
高校图书馆是高校学术文献资源保障的重要机构,在保障文献资源种类和数量的基础上,如何提高利用数字资源的便捷性,为用户提供无处不在的服务是图书馆实践工作应该追求的目标。
多种形式的数字资源远程服务的效果和水平都需要在大数据的支撑下,分析数据背后的意义,从而为图书馆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服务指明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