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图书馆推荐书目70本

1、《躁动的帝国:不为人知的美国历史》奥利弗·斯通/彼得·库茨尼克

本书基于最新解密文件,以犀利的笔触,对“一战”至今17位美国总统执政时期的外交政策进行深度解读,揭开美国本性中最阴暗的一面。

2、《叶:百年动荡中的一个中国家庭》周锡瑞

主要讲述了中国百年历史中一个家庭的变迁,从晚清到“文革”结束,把整个国家史诗般的记述活灵活现地展示了出来

3、《耶路撒冷三千年》西蒙·蒙蒂菲奥里

了解真实的耶路撒冷,更是明白世界为何演变成今天的模样。

4、《植物记忆于藏书乐》翁贝托·艾柯

该书是艾柯关于爱书藏书的总结,横跨历史、文学、美学与科学的多元向度,畅谈奇书逸事,关于书的意义与价值,关于阅读的必要,关于爱书人无可自拔的执迷。

5、《中国古代金银首饰》扬之水

本书是作者潜心研究十余年的一部关于中国古代金银首饰历史、文化、类型、题材、纹样、制作的综合性学术专著。全书共计约35万字,图片3000余幅,有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上下)、明类型与样式(上下)、题材举例、清、纹样设计、制作工艺10章,全面展现了中国古代金银首饰的发展脉络,并附有详尽的索引。

6、《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孙机

7、《中国古典文心》顾随

本书是国学大师顾随在北京大学等校讲授中国古典散文的课堂实录,由其学生叶嘉莹记录。以古典散文名篇为讲解对象,融会古今,贯通中西,由文到人,天马行空,文采飞扬,感悟良深。从未公开,为第一次面世。

8、《瞩望新轴心时代》汤一介

本书汇聚汤老的三十余篇论文、书序、演讲及访谈录,集中反映了汤老于新世纪伊始对华夏文明统序的深切反思,字里行间洋溢着一位士子的家国情怀与拳拳之心。

9、《天空的另一半》尼可拉斯·D·克里斯多夫雪莉·邓恩

本书记录了作者去亚非拉国家的一次长途冒险旅行。在那里,我们看到性别歧视、性暴力、厌女价值观、家庭暴力、处女情结等现象,让女性犹如仍置身在18、19世纪的炼狱。我们也看到那里的女性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争,以及如何一点小小的帮助就能改变她们的命运。

10、《文雅的疯狂》尼古拉斯·A·巴斯贝恩

讲述了2500年来,100多位藏书雅痞,对书籍这一个世间最文雅精贵前赴后继的执意追逐,惊心动魄的珍本拍卖,叹为观止的奇闻怪谈,缠绵隽永的书情人事。书中都是形形色色、奇奇怪怪,却又万般吸引人的书痴狂人。激情与沧桑同行,文雅与疯狂共舞,只因人类对书籍永恒的爱恋。

11、《图说中国绘画史》高居翰

这部中国绘画通史著作,图文并貌,以一个外国人的眼光,来欣赏中国名画,由100幅作品串起对画史的解说,是雅俗共赏的艺术读物。

12、《戊戌变法的另面》茅海建

戊戌变法的主要推动者康有为、梁启超,政变后避往海外,完成一系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著述,也成为后来研究戊戌变法的重要史料。但他们著述的目的是其政治斗争的需要,故在其著述中有着诸多作伪。康、梁此类行动自有其合理性,但给今日历史学家留下了疑难,该从何处去找戊戌变法的可靠史料本书作者茅海建从新近披露的张之洞档案中试图还原戊戌变法的另面。

13、《惜别》止庵

全书以母亲的离去为起点,片断式地向回追溯。母亲生前的日记和书信,与作者的回忆和思考两相交替,形成两种对立却彼此依存的书写状态。平凡微小的事情,却感人至深,是生之存在的切实印记。

14、《我从新疆来》库尔班江·赛买提

一位新疆维吾尔族摄影师,探访一百位普通新疆人,用影像和他们的自白呈现一个真实新疆。看,是这本书最重要的要义。

15、《下乡养儿》冯丽丽

一本我们从来没见过也无法归类的亲子书。在此之前,我们看到的个案都以成功者的面目出现。书里的孩子都是成功的,都上了哈佛耶鲁或北大清华;家长在书里也是成功的,拥有强大的内心、生活的智慧。

16、《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谢利·卡根

在这本通俗易懂的哲学著作中,作者挑战了对于死亡,许多我们习以为常或未经深思的观点,邀请读者系统反思死亡的哲学之谜,以更清晰的概念探讨死亡的意义为何,从形而上学到价值观,认真、理性地思考生命和死亡的真相。有了对死亡的深刻意识,才会有对生命价值的深刻了解。

17、《甲午海战》陈悦

作者以海军史的研究为基础,通过大量独家资料档案,揭秘清朝海军在这场惨烈海战中的技术战术状况,以大量详细细节和数据,还原战争中中日双方的实际军事力量对比以及战术运用情况,深刻揭示了120年前北洋水师惨败的真相和奋力一搏的无畏勇气。

18、《皮囊》蔡崇达

讲述了一系列刻在骨肉间故事。一个福建渔业小镇上的风土人情和时代变迁,在这些温情而又残酷的故事中一一体现。用《皮囊》这个具有指向本质意味的书名,来表达作者对父母、家乡的缅怀,对朋友命运的关切,同时也回答那些我们始终要回答的问题。

19、《奇石》彼得·海斯勒

20、《沈从文的后半生》张新颖

这部传记,特别着力于呈现沈从文后半生漫长而未曾间断的精神活动。在时代的剧烈变动中,这种连续、细密、复杂的个人精神活动,清晰见证了一个弱小个人的全力挣扎,一个平凡生命以柔弱的方式显现的强大勇气和信心,一个“有情”的知识者对历史文化长河的深沉而庄严的爱。

国家图书馆推荐书目70本(二)

21、《是什么带来力量》卢安克

本书是伴随着卢安克的成长过程而来的,读者只需要去感受书中内容,从头到尾和作者本人一起去经历这个过程。真正的农村教育研究不可能是在办公桌上计划的,而只能是通过自己在农村的生活,通过把自己的命运交给学生来发生的。

22、《数据之颠》涂子沛

从美国建国之基讲起,通过阐述初数时代、内战时代、镀金时代、进步时代、抽样时代、大数据时代的特征,系统梳理了美国数据文化的形成,阐述了其数据治国之道,论述了中国数据文化的薄弱之处,展望了未来数据世界的远景。

23、《她们知道我来过》张大诺

24、《天国之秋》裴士锋

从1850年代初期打至1864年的这场中国内战,可能是人类史上死伤最惨烈的内战;作者以生动翔实的手法,呈现中国的统治者及其数千万子民的命运如何受到英国外交与商业利益的摆布,如何受到太平天国本身的非正统宗教和政治理念影响。

25、《1944:腾冲之围》余戈

以海峡两岸和日本、美国的各种战斗详报、地方史志、新闻通讯、战地电文、“三亲者”回忆等材料为基础,相互参证,详加辨析,以逐日甚至逐小时的密度,生动描画出和平时代的人们无法想象的艰辛、繁难、曲折、残酷的战争图景,读者藉此可以了解“八年抗战”短短四字中所包蕴的一切,重新理解“艰苦卓绝”的血肉意义,明白无数前辈付出了怎样“轻易”而伟大的牺牲,才为中国“搏得”大国地位奠定基础。

26、《21世纪资本论》托马斯·皮凯蒂

对自18世纪工业革命至今的财富分配数据进行分析,认为不加制约的资本主义导致了财富不平等的加剧,自由市场经济并不能完全解决财富分配不平等的问题。皮克迪建议通过民主制度制约资本主义,这样才能有效降低财富不平等现象。

27、《阿拉伯的劳伦斯》斯科特·安德森

这是一部出色的传记,传主充满魅力,传记本身也文笔优美流畅,情节曲折,而不失真,它是了解一战东线史、英帝国外交政策、中东现代史的钥匙。

28、《大象的退却》伊懋可

29、《光辉岁月》陈国平

自美国建国之日起就已留下的种族伤口,是怎么愈合的不同种族之间纷争冲突的引信,又是如何拔除的跨越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民权运动,是一场壮怀激烈的公民行动,不仅要求解种族歧视和种族不平等的社会问题,也在拷问美国能否成为一个更正义的国家。

30、《到芬兰车站》埃德蒙·威尔逊

一部极具创意的历史著作,让我们得以亲见人类曾有过的梦想与愿景。阅读本书,或许可以教导我们如何继续怀抱这些梦想,甚至让这些愿景成真。这本书,可以让我们学着创造自己的未来。

31、《故宫藏美》朱家溍

本书为故宫文物鉴定大家朱家溍谈古代艺术的学术随笔集,共分古代书画、古代工艺美术、清宫戏曲三个部分。

32、《古典风格》查尔斯·罗森

在行云流水般的论述中,作者基于对古典时期音乐语言整体运作体系的深刻理解,针对维也纳古典乐派三大师的代表性创作领域和公认杰作逐一进行分析、论说、评判、解释和说明。罗森要向读者和听者指明,这些杰作之所以产生的风格前提和语言机制是什么,这些杰作的卓越性和审美价值究竟何在。

33、《病毒来袭》内森·沃尔夫

本书从物种进化的角度整体观测人与病毒的关系,尤其是病毒在动物和人之间的传播,包括艾滋病的灵长类动物起源;审视当今社会经济全球化、人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的变迁对新发再发传染病流行的影响。

34、《虫子旁》朱赢椿

在虫子的世界,一个水洼就是一片海洋,一片叶子就是一顶阳伞,一朵花就是一座岛屿,一粒米便值得它们相互残杀、各自伪装,而一块路边的石板就可以成为一个尸横遍野的战场……它们从容认真,它们生生不息。

35、《大迁徙》本·霍尔

介绍了地球上迁徙动物的生活方式,每种动物的迁徙还配以迁徙地图和迁徙档案,为读者提供详实全面的动物迁徙信息。

36、《大自然笔记》任众

本书依照七十二物候,按月记录了一年中自然里的各种生物,配以作者手绘的色彩缤纷的插图。上海周边公园和郊外的昆虫、蚊蝇、鸟类、种子、植物,在作者笔下都栩栩如生,忠实地展示了神奇自然中,各类生物怎样按四季变化而消长、生息的过程。

37、《颠覆医疗》埃里克·托普

本书所谈的是一个即将被“创造性破坏”的产业,一个即将被颠覆的产业。iPhone、云计算、3D打印、基因测序、无线传感器、超级计算机,这些改变了我们生活的事物,将再一次地融合在一起,对医学进行一次“创造性破坏”。在这超级融合之下,权力第一次交回到我们自己手中,而只有我们自己,才能真正将这场医学革命进行下去,颠覆医疗。

38、《记忆的风景》杜威·德拉埃斯马

本书将带你进行一次记忆的探秘之旅,与你一起揭秘个体生命编年史“自传体记忆”的运作规则,并为你转动记忆的万花筒,展现“似曾相识”“闪光灯记忆”“普鲁斯特现象”“濒死体验”等各式记忆风景的奇幻瑰丽。

39、《看不见的森林》戴维·乔治·哈斯凯尔

40、《檀岛花事》刘华杰

41、《万兽之灵》奚志农、王放、JackyPoon、吴穹

一本关于专业野生动物摄影理念、拍摄技术的提高书,通过对于野生动物摄影内涵和意义的深入阐述,以及不同细分门类的技术讲解,帮助热爱自然、关心自然的读者学会如何拍摄自然。

42、《万万没想到》万维钢

作者常用有趣的实验、数据来解读感性的事物,其理工科思维涉及行为经济学、认知心理学、社会学、统计学、物理等许多学科,以前沿的科学视角解读生活,为人们提供了认知的新方法。读完本书相当于精读了十几本经过筛选、再创作及通俗化处理的巨著,不仅有趣还十分有营养。

43、《文明之光》吴军

人类的历史,是从野蛮蒙昧一步步走向文明进步的过程。在文明的进程中,人类创造出多元的文化,它们有着各自的特长。要实现人类和平发展的终极理想,一个重要的前提是承认文化的多元性,并且取长补短,相互融合。

44、《一平方因寸的寂寞》戈登·汉普顿、约翰·葛洛斯曼

本书承袭《寂静的春天》的远见卓识,让我们注意到视为理所当然的美,并且敲响了迫在眉睫的环保警钟。大自然的寂静是美国消失最快的资源,作者的使命便是在这些抚慰心灵的地球声境因与日俱增的人为噪音而消失之前,完整地录制并保存这些丰富多样的声音。

45、《植物知道生命的答案》丹尼尔查莫维茨

本书带领我们进入不同种类的植物生活,吸引我们将其与人类的感觉相对比,结果发现我们与向日葵、橡树之间的共同点远远比我们以为的多得多。

国家图书馆推荐书目70本(三)

46、《昨日之前的世界》贾雷德·戴蒙德

从人际关系、养育孩子、对待老人、婚配丧事、解决争端、应对危机、养生、宗教信仰、语言习得9个方面,全面还原了原始部落最核心的生活方式,每一点都值得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我们参考和借鉴。

47、《洛杉矶雾霾启示录》奇普·雅各布斯、威廉·凯莉

描述作为“烟雾之都”的美国洛杉矶市60多年来光化学烟雾污染的形成、发展和防治等历史细节。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事件发生时的众生相,以及该事件对美国污染治理进程的促进与当前全球各国绿色环保发展的深远影响。

48、《群体性孤独》雪莉·特克尔

作者认为在互联网时代,如果我们既要享受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又要摆脱信息技术导致的孤独,就必须找到一个两全其美的好办法:一方面,我们要学会独处,体会独处带给人们的好处;另一方面,朋友、亲人要更多地坐在一起,面对面谈话、讨论。

49、《气候创造历史》许靖华

这是一部人类的大历史,作者从气候变迁的角度系统解读了整个人类的文明进程。全书格局宏大,鞭辟入里,内容则涵盖地质、气候、生物、考古、语言、政治、军事、人类学与历史学等领域。

50、《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克鲁格曼

51、《人类的天性》保罗·R·埃力克

本书打破人性是单一、持久,且由遗传决定的假设,认为人性应如同人类本身一样地多样化,而不仅受控于基因。作者强调,除了生物遗传的影响,文化、环境的变化都在演化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文化演化不但创造了文明,也是文明毁灭的主要力量。

52、《舌尖上的历史》斯坦迪奇

在人类历史中,食物是许多重大改变的背后主因:社会改革、政治改组、土地竞争、工业发展、军事冲突,以及经济扩张。这本生动的作品,就是在告诉大家,因为食物而产生的一系列变化,如何改变和塑造我们今日的社会和其游戏规则。

53、《蚂蚁之美》冉浩

这是一本由观察者的第一手资料汇集而成的关于蚂蚁的书,作者以亲身经历向我们诉说着这些常常为我们所忽略的小家伙的故事。

54、《我不想做一只小老鼠》曹文轩

一只小老鼠,它觉得当一只小老鼠很没有意思,于是开始了一段寻找的旅程。跌跌撞撞,寻寻觅觅,小老鼠最终找到想要的答案了吗

55、《小顾聊绘画》顾爷

艺术家还是那些熟悉的艺术家,他们的人生也还是他们的人生,只是一切因为顾爷的闲聊而变得生动可爱,妙趣横生。

56、《我看见一只鸟》刘伯乐

一本适合3-8岁幼儿的科普图画书。小女孩跟着妈妈在大坑自然风景区玩,小女孩画了一只从来没有看过的野鸟,好奇的小女孩带着妈妈一起去寻找,而在一路寻找的过程中,她们看到了麻雀、野鸽子、五色鸟等各种各样的鸟,台湾的各种鸟类在这个过程里得以一一呈现。

57、《我只是一只狐狸》林良

作者以狐狸狗的身份“观察”一个充满温馨气氛的家庭,用温暖的文字勾画出人与动物之间的沟通与关爱,角度独特,叙述新颖,构思巧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

58、《我想你了,爸爸》平平

在父亲离世之后,出于对父亲的想念,平平通过“书信”的形式,模拟了一次与离世父亲的对话,表达内心最真实的情感。她以自己的“画”与“话”表达了对于父亲的不舍与追念,更写了自己的“成长之痛”。

59、《《物种起源》少儿彩绘版》苗德岁

为了让少年儿童读者能够深入了解达尔文和《物种起源》,本书作者苗德岁博士以深厚的学术功底,提炼出《物种起源》的思想精髓,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了达尔文的生平、“进化论”的产生过程以及对后世的巨大影响,配以数百幅生动活泼的手绘插图,完成了这本精美的作品。

60、《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陈卫平

以孩子能懂的经验、语言,讲中国历史上影响后代最深远的人、事、时、地、物,让原本抽象难懂的观念或复杂背景,变得生动活泼、逸趣横生,给孩子一个清晰的中国正史概念。

61、《用七十万年造好船》果壳、李一诚

62、《我的第一本艺术启蒙书》贝亚特丽斯·丰塔内尔

这本书以生动、有趣的口吻讲述着他们的故事:如何在花园中庭的雕像前消磨了一个下午,如何画着画着忘记了吃饭,如何为艺术的观点争得面红耳赤……

这本书也提醒我们注意凝视美妙的细节,带领读者在画中找一个角落坐下,细细体会颜色、形状、光线和气氛。

63、《爸爸带我看宇宙》乌尔夫·塔克爱娃·艾瑞克松

这本描绘父子关系的绘本,在优美的插图及简洁的文字中,淡淡地呈现了属于男人与男孩间的父子情深。

64、《不可思议的旅程》艾伦·贝克尔

小女孩意外得到了一支神奇的红色画笔,用这支笔画出的任何东西都可以变成真的。她在卧室墙上画了一扇门,当门打开时,她发现自己进入了另一个国度,一场不可思议的旅程就此开始……本书仅用图画讲述了一个激动人心的历险故事,画面细节丰富,场景衔接自然流畅,情节的推进更是扣人心弦,原本静态的图画仿佛电影一般充满了动感,引人入胜。

65、《窗后的少年》丽贝卡·斯戴德

男孩乔治的七年级过得不怎么好:好朋友不理他,在学校被人欺负,爸爸失业,全家搬到了狭窄的旧公寓。一张陈旧的侦探俱乐部告示,让他认识了跟他差不多大的男孩塞弗。这个常常站在窗边往外看的男孩,为乔治推开了通向另一个世界的窗户,在塞弗家窗后讨论侦探线索成了乔治最开心的时光。然而,乔治渐渐发现新朋友有一些古怪……

66、《世界简史》尼尔·麦格雷戈

67、《儿童艺术博物馆》克莱尔·德·阿尔古

献给少年儿童的顶级艺术类图,全书由三个部分组成:西方自文艺复兴以来各个时期经典画作;人类艺术各个发展阶段的代表艺术作品;特别选取呈现了战争题材画作。

68、《帕瓦娜的守候》黛博拉·艾里斯

这是一本畅销全球的惊世之作,从问世以来便引起很大的轰动。故事中的“帕瓦娜”剪掉自己的秀发,勇敢地担起家庭重担,在乱世中信守着希望,果敢、独立、坚强地生活着。

69、《少年与海》张炜

海边上有三个聪明伶俐、心地善良、对一切都感到好奇的少年。传说中林子里有可怕的妖怪,一个个嗜血故事阻止了他们与这个世界的亲密接触。然而,三个少年总想探个究竟。

THE END
1.国家图书馆百年简史从京师图书馆,到文津街北京图书馆,再到现代化的国家图书馆一、二期新馆,这一系列变化也见证了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历程。一个世纪以来,国家图书馆在引领和推动中国近现代图书馆事业的蓬勃发展,在搜集和保存中国文献典籍和世界文化遗产,在传承文化、服务社会诸方面,承担了应有的历史重任,发挥了重要社会职能,使百年国图https://www.360doc.cn/article/39564225_1118409254.html
2.第一百讲:历史上的今天——1910年北京图书馆成立国立北平图书馆,即今日中国国家图书馆的前身 民国时期北京的图书馆在动荡中发展,确立了以公共图书馆系统为主体,以私立图书馆、学校图书馆、社会机构图书馆为补充的近代北京图书馆的基本格局;建立了近代图书馆采购、编目、整理、流通以及编辑出版和业务辅导等基本业务工作秩序,践行了科学管理的先进理念;开展短期培训和创立http://www.cbd-hef.org/dangjian/438.html
3.视频导读《中国图书馆史》千年文脉·历史传承《中国图书馆史》是我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图书馆通史,是对先秦迄今三千多年藏书史及图书馆发展史的首次全面记录,也是对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成就及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本书编纂工作历经七载,广泛听取图书馆学、文献学、历史学乃至宗教文化研究等领域专家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3NjA3NjM3Nw==&mid=2652740431&idx=3&sn=a7ad0617307bd8aedac1a1713cfdbc90&chksm=848fff79b3f8766f103efff0c38c4e53ec2f31a011a284503184c034b5cca2645277facb9bd4&scene=27
4."百年记忆—国家图书馆馆史展"在国家图书馆揭幕新华社北京9月8日电(记者廖翊)作为国家图书馆建馆100周年庆典系列活动之一,“百年记忆——国家图书馆馆史展”8日在国家图书馆揭幕。 展览从1909年京师图书馆筹建开始,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全景概观国图百年历史长卷,具体展示百年国图的发展历程和建设成就。展览分“筚路蓝缕”(1909-1927)、“基业初奠”(1928-https://www.gov.cn/jrzg/2009-09/09/content_1412470.htm
5.《中国图书馆人物口述史(第二集)》(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文化随笔 >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 中国图书馆人物口述史(第二集) 自营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京东自营官方旗舰店 中国图书馆人物口述史(第二集) 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著,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编 京东价 ¥ 促销 展开促销 配送至 --请选择-- 支持https://item.jd.com/14169218.html
6.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图书馆是国家总书库,国家书目中心,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国家典籍博物馆。履行国内外图书文献收藏和保护的职责,指导协调全国文献保护工作;为中央和国家领导机关、社会各界及公众提供文献信息和参考咨询服务;开展图书馆学理论与图书馆事业发展研究,指导全国图书馆业务工作;对外履行有关文化交流职能,参加国际图联及相关国https://www.maigoo.com/citiao/142962.html
7.2015国家图书馆最新推荐53本书(1)《寻路中国》荣获2010年度经济学人、《纽约时报》好书奖。海斯勒本人亦被《华尔街日报》赞为“关注现代中国的最具思想性的西方作家之一”。2006年以《甲骨文》(Oracle Bones)一书入围美国国家图书奖(National Book Award)。2011年9月20日,彼得海斯勒因长期报道改革中的中国,获得麦克阿瑟天才奖。https://www.hibu.edu.cn/tsg/info/1075/1174.htm
8.图书馆——留住老读者吸引新读者国际新闻为更好实现馆藏的全民共享,图书馆于2006年创建了“数字国家图书馆”(简称“数字馆”)。为此,图书馆设立了数字化实验室,由一支约30人的专业团队负责对藏品进行高、中、低3种画质的数字化处理,以适应图书馆馆藏、出版物印刷和网上展示的不同需求。民众无需注册,只需点击图书馆官方网站的https://www.dzwww.com/xinwen/guojixinwen/202101/t20210108_20090966.htm
9.国家图书馆出版社“明清史料及档案“概述–海交史明清时期留存至今的史料浩如烟海,为明清史的研究提供了丰厚的史料基础。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和明清史领域的研究学者通力协作,在相关存藏机构的大力支持下,展开了大规模地对明清时期史料及档案的整理出版工作。 明清史料整理 乾隆御制文物鉴赏诗 石光明 编 定价:100.00https://haijiaoshi.com/archives/1243
10.中国国家图书馆藏黄河历史文献经过历朝历代的积累,有关黄河的文献资料数量可观,本图录收录了国家图书馆藏黄河相关古籍特藏文献逾600种。其文献类型包括舆图、善本和普通古籍等。黄河舆图按内容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将黄河作为部分来展示的水道或漕运图,一类是黄河专图,后者又包括全图和局部图,局部图以描述河南、山东、江苏等省的下游区段居多。黄河https://www.dushu.com/book/13956997/
11.国家图书馆藏历史档案文献丛刊《国家图书馆藏历史档案文献丛刊》,顾名思义,是一部历史档案的集成。本档案资料汇编涉及的年代自清乾隆至宣统年间,迄于民国,多为光绪年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档案,清内阁与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保密档案及民国初年外交部门的有关涉外档案,对于研究近代中外政治外交关系史和中外经济关系史,是难得的重要资料. https://www.qg68.cn/bookstore/detail/6079.html
12.国家图书馆获赠《二十四史》白话全译本7所大学古籍研究所的200多位教授骨干,历时13年,把4000多万字的《二十四史》全书译成白话文,这是迄今为止惟一完整的文白对照全译本。昨天国家图书馆获赠了《二十四史全译》珍藏本一套、精装本两套。 作为一部完整的国史出版流传的《二十四史》有三千五百余卷,4700万字,记述从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时代至清朝入关http://www.ewen.co/qikan/bkview.asp?bkid=74804&cid=168672
13.国家图书馆出版社《百衲本二十四史》简介(附图,11月25日补图)看到组内豆友对这套书热情很高,恰好碰着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博客上放出了“新书推介”,特地将介绍部分发上来。这套书是精装、上下两栏影印。 原文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6460c8450102v5y3.html“二十四史”上自《史记》,下迄《明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五帝时代到清朝初年约四千余年中我国的政治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64974432/
14.国家图书馆前副馆长杨讷逝世享年84岁(图)丘处机杨讷元史之后,杨讷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从事元史研究,曾任中国元史研究会副会长。1987年至1991年,杨讷担任国家图书馆副馆长。杨讷生前著有《世界征服者:成吉思汗及其子孙》、《元代白莲教研究》、《元史论集》等著作,最近出版了“杨讷史学著作四种”系列。 治学严谨,论史明快是杨讷研究蒙元史的一贯作风。在超过半个https://news.sina.com.cn/c/2019-01-07/doc-ihqhqcis3846128.shtml
15.重图历史九月八日我专程去海德公园(Hyde Pard)罗斯福总统故居,先在墓前代表朱家骅部长献花,后参观该处的罗斯福图书馆(罗氏文件及纪念品均存此馆,兼博物馆性质)。最后到罗氏故宅(已捐给国家由内政部管理)谒罗斯福夫人,面致重庆市参议会及张市长函件,表示对罗斯福总统之崇敬与对罗馆之重视和赞助,以期达到我政府建馆之意义https://old.cqlib.cn/?q=node/29
16.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图书馆(National Library of China),是中国国家总书库、书目中心、古籍保护中心,位于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33号,与海淀区白石桥高粱河、紫竹院公园相邻。现任党委书记陈樱。据2023年11月图书馆官网显示,图书馆由古籍馆、总馆南区、总馆北区构成,总建筑面积28万https://baike.sogou.com/v64485395.htm
17.高校历史学专业图书馆(精选十篇)对高校历史学专业图书馆馆藏古籍进行多方位保护, 无疑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因为, 只有在保护古籍的基础上, 才能谈及对古籍进行最大程度的开发与利用。 参考文献 [1]曾洁莹.浅谈图书馆古籍保护工作[J].图书与档案管理, 2006.3:157. [2]陈红彦.国外古籍修复人才的科学培养对我们的启示[J].国家图书馆学刊, 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h9xjtsq.html
18.《中国图书馆史(套装全四册)》(韩永进)简介书评当当网图书频道在线销售正版《中国图书馆史(套装全四册)》,作者:韩永进,出版社:国家图书馆出版社。最新《中国图书馆史(套装全四册)》简介、书评、试读、价格、图片等相关信息,尽在DangDang.com,网购《中国图书馆史(套装全四册)》,就上当当网。http://product.dangdang.com/25183506.html
19.第四届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获奖图书光明日报第四届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获奖图书 平静而严肃的警告 本届文津奖评选过程中,《崩溃》列10部获奖图书之第一名次;是评委们经过两轮投票一次举手表决的结果。评委们 对于这一结果感到满意。 我读此书时,对作者贾雷德?戴蒙德心怀虔诚敬意。这不仅是因为作者作为一位美国当代人类社会文明的研究者和思想家所获得诸多https://www.gmw.cn/01gmrb/2008-12/27/content_8731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