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数据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

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我们的‘家谱’从哪里开始?”“中华文明在香港有哪些‘足迹’?”……日前,由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和中国文物交流中心联合主办的“中华文明溯源”特别展览在香港展出,约110件(套)新石器时代至夏朝的珍贵文物亮相,吸引了大批香港市民和游客。

“中华文明溯源”展览分为三个单元——“孕育:文明初成”“绽放:古国文明的发展”及“传承:王朝时代的开始”。“这些珍贵文物跨越约5000年历史,生动记录了中华先民的生活,展示着中华文化的血脉薪火相传。”作为“中华文明溯源”特展的策展团队成员,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副研究员黄炜均对展出文物如数家珍。他介绍,这些文物来自北京、甘肃、辽宁等省市和香港的共14家博物馆和考古机构,其中16件为国家一级文物,大部分文物是首次在香港展出。

展厅中央,一块拥有优美C形曲线的玉龙格外引人注目。“玉和龙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元素,这个玉龙来自红山文化中晚期遗址,是中国最早具有龙形象的实物之一。”黄炜均指着展品一一介绍,“这是玉琮,作为身份的标志,是良渚文化玉礼器系统的代表,也体现了良渚玉文化对周边文化和后世的广泛影响;这是铜斝,是来自二里头文化的青铜礼器,反映了二里头文化独特、发达的青铜铸造技术,以及中华礼仪制度的形成。”

数千年前的器物设计,展现着古人融合审美与实用的智慧。“从辽河平原红山文化的玉猪龙,到黄河流域仰韶文化的花叶纹圜底罐,再到香港考古发掘的陶纺轮,这些文物立体呈现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也展开了一幅香港与内地血脉相连的生动图景。”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主任谭平说。

策展团队在场地布置、展示形式方面别出心裁:以考古探方为布展灵感,辅以棕红色的主色调,令观众沉浸在“埋藏文物的土壤层”;借助360度全景拍摄,以多媒体装置再现恢弘壮观的陕西石峁遗址,展现当时的社会动员能力和人民精神生活……

“小朋友们留意,‘溯源’途中,小心有动物出没哦!”在近日举行的展览延伸学习活动“小小考古学家”亲子工作坊上,导师周熙卓指导小学生们寻找“埋藏的宝藏”,以生动有趣的方式探索中华文明的足迹。

“可能会有龙、虎、蝉,或是鸟、龟、鱼,大家找找看动物在哪里?”导师话音刚落,11岁的林之维就迫不及待地开始“考古”:右手持考古刷,一层层拂开表面沙土;左手小心翼翼地取出陶器“人抱鱼像”复制品;拉开卷尺仔细测量“文物”的长、宽、高,在记录本上勾勒出其正面及侧面的线条……“几千年前,人们就可以制作这么精美的陶器了,真厉害!”他一边画着,一边向身旁的父亲感叹道。

“这些神奇动物源自古人的精神世界,代表着古人对生活的祈愿和祝福。这些文化元素在当今社会依然可以找到痕迹,相信孩子们可以从中找到共鸣。”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学习及参与经理胡沐云表示,期望此次活动可以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绵延不绝,领略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THE END
1.首页上海图书馆(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淮海路馆服务临时调整延期公告 2024-10-01 置顶 徐家汇藏书楼暂停开放公告 2024-09-16 置顶 上海图书馆(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将从2023年7月1日起恢复计取外借文献逾期费 2023-04-25 上海图书馆(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招租公告 2024-12-09 《“十五五”期间上海https://library.sh.cn/shlibcover/ImageServlet?bib=71258
2.中国历史文献库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图书馆《中国历史文献库》长期致力于收录国内外古籍、报刊、图书、图像、影音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古代及近代文献资料,旨在构建一个高品质、开放式网络知识体系,为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及中华文明的传播提供坚实的文献保障。经过近十年的产品研发和数据积累,已拥有域外汉籍、四库全编、近代报刊、民国图书、近代教材、古地图、美术https://lib.ustc.edu.cn/%E7%94%B5%E5%AD%90%E8%B5%84%E6%BA%90/%E4%B8%AD%E5%9B%BD%E5%8E%86%E5%8F%B2%E6%96%87%E7%8C%AE%E5%BA%93/
3.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国考古博物馆讲座(44)中华文明溯源系列学术讲座预告(24)|叶润清: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安徽考古探索2024.12.05 中国考古博物馆讲座(第43期)中华文明溯源系列学术讲座预告(23)|张海:城市革命与早期文明——从多元走向一体的中华文明2024.11.27 中国历史研究院第三批“兰台青年学者”2024.11http://hrczh.cass.cn/ywdt_135233/gg/
4.中国历史文献库1.在图书馆网站“数据库导航”栏目中可获以上登录信息。 2.试用期限:即日起至2024年12月31日 简介 中国历史文献库收录国内外古籍、报刊、图书、图像、影音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古代及近代文献资料,为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及中华文明的传播提供坚实的文献保障。中国历史文献库拥有域外汉籍、四库全编、近代报刊、民国图书https://lib.zjpc.net.cn/info/1022/3047.htm
5.中国世界史研究网中国社会科学院铸牢中华民族共思想绘锦绣 文脉耀中华——中国社会科学院 1 2 3 4 5 世界历史研究所成立六十周年高端讲座第一讲举行 “中外现代化历程比较研究暨世界历史研究所成立6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 世界历史研究所成立六十周年高端讲座第二讲举行 http://iwh.cssn.cn/
6.中国历史文献总库登录账号mg:116.179.37.173 记住密码 登录 在登录过程中,由于服务可能会出现短暂延迟,请您耐心等待。我们正在努力提供最佳的用户体验,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https://mg.nlcpress.com/
7.中国国家图书馆中文名: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外文名: National Library of China 官网: 点击查看 开放时间: 9:00~17:00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33号 #图书馆# 目录 中国国家图书馆怎么样 馆藏实力 实用信息 开放时间 实名预约入馆 入馆须知 历史沿革 晚清时期 民国时期 建国初期 改革开放 学术研究https://www.maigoo.com/citiao/142962.html
8.想学习历史,有没比较好的网站推荐?包括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2.世界数字图书馆:https://www.wdl.org/zh/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办,提供全球读者免费使用珍贵的图书、地图、手抄本、影片与照片等服务,馆藏包罗万象,从图书到档案都有)3. 半省堂:东亚海洋史 http://www.maguang.net/ (马光,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青年学者未来计划”入选者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308110
9.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外文图书 世界宗教研究 世界民族 世界经济 日本学刊 欧亚经济 民族语文 最新文献 热点文献 最新期刊 查看更多 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求是》2024年22期 论初盛唐时期“汉化”“胡化”现象及其动因《学术界》2024年12月 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中文人工智能语料库的思考《文献与数据学报》2024年3期 https://www.ncpssd.org/
10.2025年中国近现代史考研学校排名已出!前30所院校汇总4、图书馆与档案馆 可以从事历史文献整理、档案管理等工作,负责保管历史文献资料,并为广大读者提供历史研究指导。 5、文化旅游业与文化传媒 在历史文化景区从事导游工作,为游客介绍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同时,也可以从事历史和文化类传媒工作,如历史编剧、历史文献编辑、历史文化节目策划等。 https://www.gaodun.com/kaoyan/1626000.html
11.睿则恩—历史文献库简体|繁体 首页| 用户名:密码:验证码:登录 全部 检索 高级检索著者检索 范围: 全库 古籍 报刊 图书 地图 美术 音乐 古籍文献 晋书 一百三十卷 (唐)房玄龄等撰 宋1127-1279 刻本 续东文选 二十一卷 目录 二卷 (朝鲜)申用溉等纂 朝鲜 正德12年 1517 刻本 https://www.reasonlib.com/
12.科学网—圕人堂周讯(总第401期20220114)圕人堂周讯(总第401期 20220114).pdf史蓓 整理  王启云 助理目录1 圕人堂本周讨论概要 1.1 图情会议,选题指南 (1)中国图书馆学会关于举办图 ,科学网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13646-1321052.html
13.中国国家人文地理柳斌杰、库热西等参观“中国国家人文地理”丛书成果展 1/7 “中国国家人文地理”丛书入藏大英图书馆 2/7 《中国国家人文地理》丛书在德国法兰克福发布 3/7 “中国国家人文地理”丛书登陆北京地铁 4/7 丛书海外发布会暨中国城市海外推介活动启动仪式在香港举行 http://rwdl.people.cn/
14.东方网巴金诞辰120周年 上海迎来一座巴金图书馆 今年是巴金先生诞辰120周年,今天上午,巴金图书馆暨巴金与上海文献图片展在沪揭幕。场馆坐落于虹口区武进路455号,是上海文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 11-25 12:58 不到24万元起售,特斯拉Model Y迎历史最低价 11月25日,特斯拉上线“限时交付尾款立减”政策。截至今年12月31日前https://sh.eastday.com/?j8ygu=12607
15.带你?“一秒穿越”!金湾图书馆进“新书”啦南方plus“一秒穿越”领略百年前老广东的风土人情和社会百态,体验老广旧时的繁华和富庶,感受岭南文化艺术。近日,广东地方历史暨华侨文献数据库已在金湾数字图书馆正式上线,凭读者证号登录图书馆官网即可在线查阅文献数据。 据介绍,“广东地方历史暨华侨文献数据库”是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开发建设的地方历史文献库,由“中国历史文献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109/10/c5730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