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旭东在汇报中指出,安徽传习所自成立以来,始终秉持着党建引领与业务高度融合的原则,通过“师带徒”的传统模式,成功培养出了一批具有专业技能的古籍修复人才,不仅完成了本馆出版项目的古籍修复,还为省内6家基层收藏单位抢救性修复了30部173册15394叶珍贵古籍,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安徽传习所始终重视古籍修复技艺的理论研究,学术成果不断涌现。
王红蕾在致辞中,高度赞扬了安徽传习所在古籍修复人才梯队建设以及传习站评选等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成绩。她特别强调了安徽传习所在培养年轻修复人才、传承古籍修复技艺方面的努力和成就,同时表达了对安徽传习所未来发展的殷切期望,她希望安徽传习所能够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带领传习站点推动全省古籍保护事业的发展。
潘美娣导师通过视频寄语,对学徒们近年来的成长给予了肯定,并期望他们未来能更加深入思考、勤于实践、砥砺切磋、共同提升。肖晓梅导师也鼓励学徒们在工作中不断总结,将实践经验转化为学术理论成果,始终保持谦逊,不忘初心。
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安徽传习所自2016年10月成立以来,6位学徒在导师潘美娣和肖晓梅的悉心指导下,经过8年的系统学习,已经掌握了文献修复的各项技艺,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均得到了显著提升,圆满完成了学徒期的学习任务。未来,安徽传习所将继续在安徽全省古籍修复工作中发挥关键作用,致力于培养更多人才、传承古籍修复技艺,为保护和延续中华文脉、推动全省古籍保护事业的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