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累计在线发布古籍数字资源13万部(件)数字化助古籍走出“深闺高阁”

安徽博物院文物科技保护中心纸质文物修复室的工作人员对古籍文物进行修复。新华社记者周牧摄

为查阅古籍文献,要出差到各地,探访各家图书馆——这是许多古籍研究者的共同记忆。在数字时代,这种情况正发生改变。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等6家单位近日在线新增发布古籍数字资源6786部(件)。至此,全国已累计在线发布古籍数字资源13万部(件)。依托数字化手段,卷帙浩繁的古籍走出“深闺高阁”,让文明触手可及。

兼顾“藏”与“用”

古籍,作为文物必须保护,作为文献必须为读者所用。兼顾“藏”与“用”,一直是古籍保护工作的重点,而数字化是最好的方法。中国古籍数字化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随着数字技术不断成熟,科技赋能古籍工作取得可喜进展。

AI助力古籍整理

把纸质古籍转化成数字文本,只是古籍保护的第一步。“现有的数字古籍大多由缩微胶片转换而成,分辨率低,使用也不方便。”杨海峥举例解释,这类古籍通常不具备检索功能,想查阅某个内容,需逐篇逐页阅读原文,很难快速找到想要的知识。

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为数字古籍的整理分类带来革命性变化。2022年10月,由字节跳动与北京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合作研发的数字古籍平台“识典古籍”便是一个生动案例。

进入“识典古籍”的网站,记者看到《周易》《左传》《礼记》等陈列于首页上。随机点开一本,左侧为章节目录,右侧为正文,排版形式既顺应现代人的阅读习惯,又还原了古籍纸张的阅读美感。

“与一些数字化平台不同,‘识典古籍’是完全免费的,而且增加了简繁体转换、底本影像对照、全文检索等一系列便捷功能。”抖音集团企业社会责任部产品总经理唐垲鑫介绍,该平台主要应用了文字识别、自动标点和命名实体识别这3种技术,不仅能将影印本上的文字提取整理,还能通过序列标注识别文本中的人名、地名等信息,准确率达到96%至97%。

“平台已整理上线了685部经典古籍,共计7900多万字,主要来自《四部丛刊》。”唐垲鑫说,“识典古籍”已上线手机移动版,未来平台中的书目将持续更新。

业内人士预测,随着AI技术的运用,古籍文献中所蕴藏的古代历史文化知识将不断被抽取,构造成各种各样的知识库,并将以知识图谱的形式支持互联网前端应用。

跨界合作成趋势

事实上,在“识典古籍”上线之前,文保机构、科研院校与互联网公司的跨界合作已越来越普遍。比如,腾讯联合敦煌研究院开发了AI病害识别技术,帮助“问诊”敦煌千年壁画。

由于在产品研发、设计方面存在优势,互联网公司等社会力量的加入会进一步保障古籍数字化平台的服务质量。“我们有优秀的产品经理、设计师、软件工程师,能够不断优化数字古籍平台的产品功能。”唐垲鑫说。

“识典古籍”的诞生离不开专家学者支持。北京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主任王军表示,北大在这次合作中负责人工审核与校对,弥补人工智能有识别错误率的短板,并利用自有学术平台,连接更多专业研究者和学生群体。

专家认为,在古籍整理中,人文社科学者要积极介入,并加强与技术人员的合作,那样才能更好地利用机器而不是被机器牵着鼻子走,从而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THE END
1.读者云门户特色资源 馆藏目录 文津搜索 提供国家图书馆馆藏数字化资源的检索及在线阅读服务,内容涵盖古籍、图书、论文、期刊、音视频、少儿资源等。 图书推荐 人气收藏 最受关注 猛将还乡 谷物的故事 碌碌有为 故园惊梦 书籍秘史 最后的观星人 昆虫记 创新者的世界 http://read.nlc.cn/menhu/user/index
2.图书馆在线网图书馆在线网,图书馆在线网提供图书馆在线服务、资源查询和在线咨询等信息,为读者提供便捷、高效的在线服务体验。,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http://www.tsgzx.org.cn/
3.中文在线杯”全国高职高专院校信息素养大赛命题范围了解国家图书馆(http://www.nlc.cn)免费数字资源的全文获取方法,重点关注古籍特藏、当代图书、近代图书等栏目中收录的数字化古籍特藏文献、近现代图书、民国时期文献等资源。 样题(单选题): 通过国家图书馆特色资源可以查到民国三十七年出版的《健康与人生》一书,其目次不包括: http://www.gdep.edu.cn/tsg/info/1118/3122.htm
4.全国中小学生教育网络云平台作业帮直播课是专门针对中小学用户的网络课程app,有大量的免费精品在线课程,超过6000万用户在这里学习,是一门优秀的在线课程,填补课堂知识。 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 国家图书馆联合国内许多公共图书馆推出了“数字图书馆移动阅读平台”,为注册读者提供各类数字资源在线服务,包括图书、期刊、报纸、论文,古籍、工具书、音像、数https://www.yunduoketang.com/article/llw99.html
5.国家数字图书馆国家数字图书馆 | 中国国家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平台,提供丰富的电子书、期刊、报纸、古籍、音视频等多种数字资源。通过在线服务,读者可以轻松访问和下载各类文献资料,享受便捷的数 标签:教育学习国家数字图书馆 官网入口一键免费AI抠图 国家数字图书馆简介: https://pidoutv.com/sites/23304.html
6.中国国家图书馆官网中国国家图书馆官网是读者获取丰富知识资源的重要平台,其网址为www.nlc.cn。中国国家图书馆官网资源丰富,服务完善,集知识资源、服务https://localsite.baidu.com/site/wjzsorv8/8cd47d9a-7797-42f3-9306-b902ded71161?qaId=617868&categoryLv1=%E6%95%99%E8%82%B2%E5%9F%B9%E8%AE%AD&efs=1&ch=54&srcid=10014&source=natural&category=%E5%85%B6%E4%BB%96&eduFrom=136&botSourceType=46
7.国家数字图书馆app下载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手机版下载国家数字图书馆app是由国家图书馆官方打造的一款数字检索图书以及在线阅读的手机软件,拥有超多的正版图书,国字号软件,绝对强大。有需要的朋友就来IT猫扑下载吧! 应用简介 国家数字图书馆应用以服务和资源为两条主线,以方便读者为目的,为读者提供了一种使用国图服务、欣赏国图资源的便捷方式!旨在方便读者使用馆藏资源,让https://www.itmop.com/downinfo/91103.html
8.国家数字图书馆: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服务资源国图APP不仅是一个单一的应用程序,而是一个与其他移动服务形式相互补充、相互融合的平台。国图APP与国家图书馆手机门户相互链接,提供更多的服务和资源。国图APP与“掌上国图”微信公众号相互关联,提供更多的互动和沟通。国图APP与数字图书馆移动阅读平台相互对接,提供更多的阅读内容和体验。 https://gongyi.sohu.com/a/662303151_121488190
9.国家数字图书馆手机版下载opac检索:可检索国家图书馆馆藏信息,支持扫码检索,支持预约;联编检索:可检索全国几十家图书馆的馆藏信息;站内检索:可检索app内发布的新闻、公告等信息。 2.电子资源 国家数字图书馆应用程序提供电子期刊、听书、手机知网、畅想之星数据库、连环画、移动阅读平台等数据库,为读者提供丰富多样的在线电子资源。 3.信息资https://www.qqtn.com/azsoft/288029.html
10.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联盟设为主页 | 登录 | 注册 首页您现在的IP是:101.26.100.19 图书 期刊 报纸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专利 标准 音视频 科技报告 高级检索使用帮助 全部字段 书名 作者 主题词 丛书名 目次 联系我们 | 网上客服| 用户反馈 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联盟 ?2024 http://www.ucdrs.superlib.net/
11.论文上线后,如何开具SCI检索证明?像XX 市图书馆,这一类型的公共图书馆是不能开具检索证明,一定要特别注意。 ③ 如果您现在实在不方便到实地去开具检索证明,但是你又十分急需这项服务的话,您也可以通过国家图书馆的网络平台在线上申请开具SCI/SSCI/EI检索报告,具体步骤如下: 1.访问中国国家图书馆咨询提交平台:http://ir.nlc.cn/library/guest/cohttp://www.unionpub.cn/h-nd-714.html
12.国家古籍数字化资源总平台“《永乐大典》高清影像数据库(第一辑)”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与北京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合作建设,致力于开展存世大典的文献数字化、全文化与数字版本征集,全面展示大典风貌及版本魅力,传播大典相关知识与文化,为相关学术研究提供文献资源支撑。 来源:国家图书出版社 查看 上一页 下一页 古籍专题资源库古籍整理出版https://www.guji.cn/
13.中国权威的出版物数据服务平台(PDC)国家版本数据中心数据服务平台(PDC平台)基于中国国家版本馆全国唯一的ISBN数据、CIP数据、馆藏数据,聚焦全网数据融合应用场景,面向党政机关、出版发行机构、图书馆、科研院所、数据服务商和社会公众等多方用户,提供出版物大数据在线查询服务。https://pdc.capub.cn/
14.国家图书馆可通过读者卡号远程登录访问的中文数据库41中国标准在线服务网 该数据库是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主管、中国质检出版社主办建设的先进网络信息服务平台。截止2014年8月,国家图书馆收录此系统中现行、废止、被代替和即将实施的标准等文件43860项,包括中国国家标准、部分行业标准及计量规程规范文件等 https://www.hnass.com.cn/Article/index/cid/69/lid/71/id/634.html
15.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武汉分馆简介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武汉分馆(又名中国科学院武汉文献情报中心 , 中国科学院武汉图书馆)又是湖北省科学图书馆,是中南地区最大的科技图书馆和技术力量雄厚的信息中心以及中国科技网( CSTNet )武汉网络分中心,是中国科学院武汉科技查新咨询中心和湖北省查新咨询服务分中心。武汉分馆坚持立足中南、面向全国、开放联合、https://www.whlib.ac.cn/zhxxpt_99/gk/201211/t20121109_3680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