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人文艺术图书馆推出有声图书馆,让阅读“动起来”。张艳摄
打开手机,对准书本后的二维码扫一扫,“滴”一声后,就轻松完成这本书的借阅,整个过程不到30秒。这是发生在成都的天府人文艺术图书馆的一幕,也是四川省智慧图书馆建设发展的一个缩影。
去年,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明确提出,要以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项目和公共文化云项目为引领,推动公共文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取得新突破。这意味着,智慧图书馆已经从研讨层面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这是继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以后,新一轮全国规模的图书馆数字化建设项目。
在四川,智慧图书馆“早有蜻蜓立上头”。
智慧试验场掀起阅读新风
成都图书馆信息自动化管理部主任段静焰介绍,新开馆的天府人文艺术图书馆,可以被视为一个智慧图书馆的“实验场”。这里,悦动着各种智慧元素,无论是RFID图书定位系统、24小时自助图书馆、机器人馆员、智慧墙、大数据实时发布等设施设备,都将带给读者更为便捷贴心、更为沉浸式的阅读体验。
对于汪魏而言,这种“科技性”从入馆就能鲜明感受到。顺着迎桂湖进入图书馆,迎面而来的就是数字展示区。墙上的大数据展示屏集中展示了成都市22家公共图书馆的进馆人次、图书借阅人次和册次、活动安排、读者数据分析、借阅排行榜、新书推荐等动态更新的数据。
而她最喜欢的一项服务,还是手机直接借阅。“对于略微‘社恐’的我而言,这项服务实用指数拉满。”她只需要通过手机上的电子图书馆,就可实现借书、续借和查询功能,“个人手机就具备了自助借阅功能,从而每一位读者都可以成为图书馆管理员,图书馆也成为读者自己的大书房。”段静焰说。
在这里还可享受不少沉浸式阅读。沿着书山的楼梯从左侧走到一楼,临窗的转角便是少儿阅读中心的入口。入门左侧则是一台名为“小图”的智能机器人,家长和孩子可以通过喊“小图”,进行天气查询、图书馆简介、导航馆内卫生间等服务。馆内还设有少儿绘本智慧阅读桌。点击喜欢的绘本,静止的绘本伴着朗朗的童声“活”动在桌面。
专门为视障读者准备的阅读区——视障读者阅览室也是数字化十足。1000余册盲文图书、6700册有声读物,还有智能盲文学习机、盲文点字笔记本、电子助视器等设备,为视障读者提供舒适的数字化阅读体验。
“魔法空间”上线把图书馆带回家
作为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首批试点单位之一,2021年,四川省图书馆就开展了数字化平台建设、文献数字化音频化建设和标签标引建设。今年初,全新上线的川图智慧阅读空间,更是点燃了公众对于智慧阅读的热情,让公众看见智慧图书馆的雏形。在省图书馆二楼读者大厅西侧,这个由“瀑布流电子借阅系统”、阅读本及阅读本自助借阅柜、数字书法机和智能棋艺桌四大部分组成的新空间,被不少读者亲切称为“魔法盒”。走近,就可以看见三块竖立的红色屏幕。上面,琳琅满目的电子图书顺势落下,如同瀑布一般。四川省图书馆数字资源部主任李莉介绍,这就是“瀑布流电子借阅系统”。该系统功能强大,拥有3000余册电子图书,支持读者在线阅读和手机扫码借阅。
智慧阅读空间中央,分别放置了两张桌子,中间的“智慧屏”彰显了不一样的阅读新气质。两张桌子分别为智能棋艺桌和数字书法机。书法机不仅可以自由书写,还可以点击屏幕按钮了解书法知识、进行书法名家作品临摹。这种趣味模式吸引了不少读者前来打卡,留下他们的“电子墨宝”。
截至5月初,这个上线不足4个月的智慧空间已经吸引了近15万人次读者打卡体验。省图书馆馆长王龙介绍,为推进智慧图书馆建设,当前省图已配备有电子书借阅机、自助办证机等设施设备,提供免费阅读、证卡办理、图书通借通还等服务。
VR“入局”沉浸式阅读纵享书香
5月10日,南充市图书馆新馆对外开放。在这个5层楼高,总面积达1.76万平方米的空间里,“智慧”阅读成为不少读者的打卡第一体验。少儿VR/AR体验区、云阅读服务、云桌面阅读、自流屏阅览区等新兴数字化业态的“入局”,打破了传统图书馆静态阅读的印象,让读者沉浸在一场可感、可触、可视、可及的交互式阅读体验中。
戴上VR眼镜,坐上自助阅读蛋椅,一场“奇妙阅读之旅”在读者王馨悦眼前徐徐开展。在字与句中翻山越岭,俯下身来,看草与花的细节,穿行在虚拟画面,她仿若跳出图书馆,来到广袤的自然,开启体味自然科学的曼妙。南充市图书馆办公室主任邓诗询介绍,在少儿VR/AR体验区,这些VR/AR设备植入了VR虚拟现实教学系统,读者可在这里身临其境体验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全景疆域等,从而与作者同频共振,极大地激发了人们沉浸阅读的兴趣。
人体跟随触摸屏同样充满数字元素。入馆处墙壁上,绘制了白塔、阆中古城、凌云山等南充的30余处风景和地标,涵盖历史文化、乡村振兴、图书馆发展、非遗文化、城市发展等内容。墙上安装了跟随屏,人走到哪里,跟随屏就会自动感应跟随,并提供图文并茂的讲解,让阅读不止停留于纸间。
更多VR/AR阅读设备将入局,为读者提供阅读新体验。段静焰透露,今年下半年,成都图书馆也将有一批VR/AR阅读设备入驻。
阅读“破界”电子数据库“个性”十足
图书馆数字化不仅体现在线下,在线上,也已风生水起。今年4月22日,四川发布《四川省图书馆暨全省公共图书馆2021年阅读报告》。数据显示,受科技发展和疫情影响,越来越多读者选择“云阅读”。2021年全省公共图书馆共接待读者2092.8万人次;全省纸质文献外借量达1526万册次,全省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访问量达3414.36万人次。
资阳市图书馆不仅自建古籍数据库,还建设起民国文献数据库1个,数字化民国时期《万有文库》989册近10万页。《万有文库》是商务印书馆于1929年起开始出版的综合性丛书,堪称是20世纪上半叶最有影响的大型现代丛书,该书出版目的是“使得任何一个个人或者家庭乃至新建的图书馆,都可以通过最经济、最系统的方式,方便地建立其基本收藏”。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