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中国国家图书馆和新加坡国家图书管理局的交换馆员计划已有20多年,双方已建立起长期良好和深厚的合作关系。近年来,我馆与新加坡国家图书管理局的合作关系进一步加深,各方面的合作在逐步提升。为促进交换馆员计划不断完善,我馆前期做了详细的工作安排,一是指导和汇总选派人员有关业务交流和学习计划,制定交流和学习方案;二是与新加坡国家图书管理局做好工作对接,全方位保障业务交流和学习计划的顺利完成。本次交换馆员业务交流与学习日程紧张而有序,既涵盖了新加坡国家图书管理局的总体业务介绍和实地学习,也涉及了新加坡国家图书管理局其他所属单位的现场学习与参观,以及对新加坡公共图书馆的参观学习和交流,整个交流过程充实且高效。

11月17日上午,新加坡国家图书管理局局长黄子鹏与我馆四名交换馆员进行座谈交流。黄子鹏局长通过座谈深入了解了我馆交换馆员们的生活和学习情况以及交流学习的感悟和所得。我馆四名交换馆员充分表达了对于新方的感谢,充实和饱满的日程安排为大家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座谈会讨论热烈、气氛愉快,取得良好效果。

二、主要内容

此次新方制定的交换馆员计划周到细致,主要包含理论讲授和业务参观。我馆团队本着仔细的看、耐心的听、认真的学和积极交流的总体原则,主动跟进交流学习安排,确保业务交流取得实效。

(一)基本情况

新加坡国家图书管理局成立于1995年9月,是隶属于新加坡通信与信息部的法定委员会之一。新加坡国家图书管理局下辖新加坡国家图书馆、新加坡国家档案馆和22家公共图书馆、4家地区图书馆和3家合作共建图书馆,此外还有归属国家档案馆的前福特工厂博物馆。

新加坡国家图书管理局通过国家图书馆、国家档案馆以及遍布新加坡的公共图书馆等文化服务设施,促进全民阅读,引导公众开展历史学习等活动,着力培养终身型读者,助力建设学习型社区和知识型社会。新加坡国家图书管理局法案规定其法定职能包括接收法定缴存、网页存档、提供国家书目和国家联合目录阅览服务等。新加坡国家档案馆作为新加坡集体记忆的官方保管人,收藏有丰富的新加坡历史和遗产信息。

新加坡国家图书管理局组织机构设置有职能类部门包括企业传播部、人事部和内部审计;业务类部门包括四大事业群组20个部门,其中四大事业群组分别为档案和图书馆群组、合作伙伴和战略规划群组、企业管理群组和技术服务群组。新加坡国家图书馆、新加坡国家档案馆和公共图书馆同属于档案和图书馆群组;负责本次交换馆员计划的部门为合作交流部,属于合作伙伴和战略规划群组。

(二)人力资源建设情况

新加坡国家图书管理局为事业单位性质。在促进图书馆事业发展中,正式员工更多的从事专业化管理工作,新加坡国家图书馆及公共图书馆主要依靠外包服务员工和义工开展业务,其中外包服务人员既有供应链物流人员,也有日常管理和安保人员。外包服务人员从事相对专业化的图书馆管理工作,义工即志愿者,通过招募培训后,主要从事辅助性工作。

新加坡国家图书管理局面向图书馆员和档案馆员制定了专业能力发展框架2.0版。该专业框架致力于促进图书档案工作的专业化和规范化,包括5项具有通用性的关键核心能力(交流合作能力、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能力、技术与新媒体能力、跨学科思维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和5项基于岗位要求的外围专业能力(内容创作、开发与保存能力,学习和经验创造能力,卓越的运营和服务能力,馆藏发掘与展示能力,全渠道平台设计能力)。此外,作为公职人员还应当具备4项核心能力(良好的思维判断能力、优秀的执行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创新发展能力)。专业能力发展框架为不同专业领域设置了相应的专业要求,以促进图书档案事业的专业化发展。

(三)文献典藏与阅览服务

图书资源供应中心负责统一采购、编目及配送等工作。交换馆员通过对新加坡图书资源供应中心的访问,了解到资源探索与管理部(RDM)的核心职责是管理图书资料的采购、编目、加工处理、物流管理、典藏储存、数字化及保存等工作,并将处理后的文献和资源及时有效地配送和分发至各图书馆,以保障新加坡的文化传承与传播,以及数字化需求。图书资源供应中心同时设置有报纸库房、缩微胶卷库房、艺术品储藏室等,均有严格的温湿度控制以确保馆藏保存安全。

重视儿童阅读推广服务和乐龄人士服务。新加坡始终把儿童阅读推广服务放在重要位置,比如“Giggle,Read&Rhyme”活动适合一至三岁的幼儿参加,通过阅读、对话、玩乐等方式培养儿童的阅读能力;“儿童启蒙阅读计划”旨在培养和鼓励少儿,尤其是低收入家庭的少儿养成热爱阅读的习惯;“小书箱”服务在每个月都会为四至九岁的少儿选取八本儿童书籍供其阅读。此外,人口老龄化同样是新加坡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新加坡国家图书馆为老年人设计的“乐在生活”系列活动,活动内容涵盖数码科技、健康、职业、永续发展、文化艺术等。

注重特殊人群无障碍服务。新加坡榜鹅地区图书馆是最新开放的无障碍环境公共图书馆。馆内设有坡度、宽度适合的坡道方便轮椅使用者独立进出。一层二层分别设有两间静心仓供特需人群放松心情,同时看护者可在仓内的等候区域通过闭路电视提供实时看护。馆内的电子资源使用设备也配有辅助科技工具,如较大按键的彩色键盘及操纵杆(替代鼠标)方便特殊人群使用。馆区内的自动化借阅通道,通过超高频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可协助轮椅使用者轻松完成借阅流程。整个馆区内的空间、设施都有爱心标志以供特需人群优先使用。

(四)参考咨询服务

重视开展信息素养教育计划。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管理局于2013年启动该计划,向公众宣传信息搜索和辨别真伪的重要性。图书馆根据青少年、成人、老年人不同阶段特点,联合学校、资讯媒体发展局、社区、网络媒体及网络红人等不同渠道力量,开展特色宣传教育活动。

(五)“新加坡记忆”与口述历史

“新加坡记忆”是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管理局于2023年10月1日启动的文献资源在线共建平台。该平台全称为“新加坡记忆——一起记录我们的故事”,旨在号召公众上传图片、数字化文件和出版物、社交媒体资料、数字化录像和视频、民间音乐和电台节目录音、某地代表性声音、网站和网页档案(此类资源将汇集到“新加坡网络档案”平台),以丰富国家的文献资源。同时,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管理局还希望公众可以通过该平台参与到已收藏文献资源的加工和揭示工作中,在平台上对特定的文献进行转写、翻译、标引或描述等,使文献资源能够发挥更大的参考价值。尽管同样名为“新加坡记忆”,但是该平台并非“新加坡记忆项目”的延续。新加坡记忆项目是新加坡国家图书管理局于2011年启动的线上线下并行的民间记忆资源收集项目,该项目已于2023年停止运行,项目网站已关闭。

新加坡口述历史。新加坡国家档案馆口述历史中心于1979年成立,通过社会各阶层的历史事件亲历者和见证者的讲述,记录、整理、保存和传播对国家和历史具有重要意义的口述历史采访。同时,该中心还会向其他机构或个人征集口述历史采访,并进行保存和传播。截至目前,该中心共开展了85个口述历史项目,包括公务员体系、表演艺术、电视广播发展、正在消失的行业、日据时期的新加坡、新加坡教育、交通、社区等,采访了5300位受访人,收藏了26000小时的口述历史录音,这些录音成为研究新加坡的宝贵资源。目前已将2300次口述历史访谈由录音转写为文稿并有20500小时的口述历史录音在国家档案馆的网站发布。在收藏的同时,该中心还通过出版、展览、纪录片和教育活动等途径对这些口述历史资源进行利用。

新加坡国家档案馆试听档案。新加坡国家档案馆视听档案部于1997年成立,主要对新加坡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社会文化价值的视听档案进行评估和收集,并对其他机构移交给国家档案馆的视听档案进行保存。该档案馆的另外一项职能是对具有保存和读取风险的视听档案进行抢救性保存、修复和数字化,以确保这些视听档案中具有史料价值的影像和声音能够流传后世。档案馆配备了专业的技术人员和专门的设备,对电视台每天播出的新闻类节目进行全高清录制,持续对馆藏唱片、录音带、录像带等实体介质的视听档案进行维护和数字化复制,并对介质已损坏的视听档案进行修复。

三、学习心得

新加坡是世界上最为国际化的国家之一,是国际金融中心和世界航运中心,同时也是“一带一路”沿线重要枢纽国家,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交汇点。新加坡拥有高效联通的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等要素,中新互联互通走在世界前列,合作潜力巨大。中国国家图书馆与新加坡国家图书管理局有着长期和良好的合作关系,不断提升双方合作水平,有助于进一步推动文化层面的交流互鉴,为促进图书馆事业发展不断贡献智慧和力量。现将有关学习交流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重视战略规划,积极推进五年战略规划的实施和宣传推广

新加坡国家图书管理局制定了《图书馆和档案馆2025蓝图》(以下简称“LAB25蓝图”),邀请合作伙伴和社区参与合作,共同规划新加坡的图书馆和档案馆。“LAB25蓝图”确定了四个关键领域:一是将新加坡国家图书管理局建设成为促进终身学习的国家级平台;二是推行新加坡故事讲述者计划,以激发新加坡人发现和创造集体记忆的内容,并进一步加深身份认同;三是通过全国阅读运动和信息素养计划培养有思想和善于思考的公民;四是在数字时代作为沟通桥梁和平衡器,以促进均衡发展,弥合社会差距,为新加坡人提供一个体验和了解新技术并促进学习和进步的平台。与此同时,新加坡国家图书管理局还通过广泛宣传推广“LAB25蓝图”的实施,以促进公众对规划的认知。

(二)强调服务理念,以为新加坡人提供更好的服务为中心开展工作

新加坡国家图书管理局的愿景是:帮助人们成为终身读者,打造学习社区,建设一个具有高度知识水平的社会。新加坡四种官方语言分别是英语、华语、马来语、泰米尔语。在新加坡能够感受到新加坡图书馆无论是建设馆藏还是面向公众服务,无不紧密围绕促进新加坡身份认同、为各大社群提供优质服务等展开。新加坡国家图书馆其目标之一是建设成为新加坡和东南亚馆藏文献首屈一指的图书馆。新加坡所有公共图书馆均设立在靠近人群和社区的位置,以服务为导向推动图书馆事业发展。

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的内容服务从“基于记录”转向“关联数据”。新加坡国家图书馆自2013年起一直致力于将MARC数据与互联网信息建立知识图谱关联,将图书馆元数据结构化以供互联网使用,促使图书馆成为更大的信息社区的一部分。将图书数据转化为可供检索引擎使用的实体,大大增加了网络上图书馆数据的可见性和使用率。2023年11月,新加坡国家图书馆新版OPAC投入使用,其检索结果除了常规的书目信息外,还链接了同主题文献、同作者文献以及该文献可能揭示的人物、地点或事件的知识单元,对于提高图书馆界知识服务能力做出了非常好的探索和示范。

(三)支持创新发展,通过推动创新引领图书馆事业发展

AI技术正在深刻改变图书馆的未来,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深入推进,新加坡国家图书管理局非常重视创新性发展。一是建设新一代图书馆知识基础设施,如榜鹅地区图书馆于2023年4月全面开放,设有无障碍馆藏、辅助技术设备等以改善无障碍环境,同时是一个全新的沉浸式展示新兴技术和创新的场所,是新加坡公共图书馆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二是推进示范性、实验性项目,如Grab-n-Go自动借还书阅览室,目前设在新加坡国家图书馆大楼五层进行试点。新加坡国家图书馆也在积极应对图书馆转型与发展的挑战。

(四)汇聚社会资源,积极发展合作伙伴推动图书馆事业发展

(五)发展的局限性,图书馆事业发展受限于城市国家

在贯彻和应用新技术、接受和施行新理念方面,新加坡有很多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地方。但在交流过程中,多次注意到关于新加坡国家比较小的认知表述。由于国土面积有限,新加坡图书馆事业发展更多的立足于城市国家层面,不能在更加宏大的维度上展开。所以,有些经验和做法仅具有本地属性,不能完全照搬照用。

图书馆领域的国际业务交流机制有利于提升青年业务骨干的国际视野,进一步增强馆员综合素质。为期三周的交流学习计划,让交换馆员们受益匪浅。为进一步落实交流成果,促进该项目更好实施,现就以下两方面内容提出建议:

(二)建议健全和完善交换馆员定期交流机制,并加强出访前的培训。一是在新一批馆员交换计划启动前,组织座谈交流,由相近批次的交换馆员介绍经验;二是适当加强语言能力方面的培训。

THE END
1.國家圖書館本館接獲「讀者意見書」或「電子郵件意見」,將循以下程序辦理,除儘快回覆讀者建議外,並力求向上提昇服務品質。 國家圖書館讀者意見及諮詢答覆處理流程 作業內容: 一、收件 1. 電話 2. 書面 3. E-mail 二、分件 1. 判定問題及意見類型 2. 分派承辦單位 https://www.ncl.edu.tw/content_76.html
2.国家图书馆新版参考咨询服务平台正式上线值此115周年馆庆之际,国家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优化升级,开启智慧服务新时代,全新的参考咨询服务平台正式上线与广大读者见面。该平台是读者使用国家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的重要窗口,此次上线的新版平台聚焦国家图书馆创新服务举措,以读者服务为中心明确平台定位,以使用便捷为目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3MjYwMjgxMg==&mid=2650337239&idx=1&sn=1e588e0b8accfbeb96c6adb706c24b2c&chksm=86b0575773bc64318273b5038791d843a6322b7687a7a423ccb0c488aab8aeb69c644de5c5cc&scene=27
3.参考咨询参考咨询是为用户提供问题咨询解答服务的窗口,面向全国用户提供关于NSTL资源、服务、政策等有关内容的解答和问题建议的反馈渠道,分为实时咨询和非实时咨询两类。 实时咨询服务时间为工作日(周一至周五)的上午8:30-11:30,下午1:30-4:30(节假日除外)。如果咨询问题较为复杂,不能即时答复,咨询员将在查阅相关参考资https://km.nstl.gov.cn/Portal/fw_ckzx.html
4.参考咨询参考咨询服务是指利用网络平台及移动设备,以图书馆数字资源为主和其他馆藏资料为辅,向读者提供实时和非实时咨询,咨询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首页QQ咨询、微信留言、手机移动端咨询、电话咨询、邮件咨询。解答图书馆资源利用的有关问题以及提供计算机检索知识咨询服务,并根据咨询情况定期完善FAQ内容。 参考咨询服务使用入口: 1、http://www.hetaodaxue.com/tsg/fw/ckzx.htm
5.参考咨询服务参考咨询服务主要由信息咨询部工作人员承担,负责解答读者利用图书馆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这些问题大体上归纳为三种类型: ( 1 )读者利用图书馆馆藏及查找馆藏联机公共目录时遇到的问题。http://tsg.hbskzy.cn/info/1004/1123.htm
6.浅谈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中的用户潜在信息需求唐晶(国家图书馆北京(国家图书馆北京100081) 【文摘】参考咨询服务是图书馆的一项核心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参考咨询服务的几个难点表现的日益显著,本文只对其中一个难点——用户潜在信息需求及其如何挖掘进行思考和探讨。 【关键词】图书馆;参考咨询;用户;潜在信息需求 【分类号】G252 https://www.taodocs.com/p-7747654-3.html
7.图书馆的部委分馆建设与发展——面向特定机构用户的参考咨询服务与个人用户相比,机构用户有其明确的信息需求和用户个性,多为长期连续性的用户,文献信息需求量也相对较大。国家图书馆的机构用户可分为立法决策用户、企业用户和行业用户。国家图书馆通过部委分馆建设,构建立法决策服务平台,针对中央国家机关这一特殊机构用户,开展文献信息服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参考文献4。 (共5页)http://wuxizazhi.cnki.net/Search/BJJG201401006.html
8.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联盟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联盟(UCdrs.superlib.net)是一个由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国家中心指导, 公共、教育、科技系统图书馆合作建立的公益性服务机构。成立于2012年, 旨在利用数字图书馆馆藏资源和互联网信息资源, 为社会提供免费的网上参考咨询和文献远程传递服务。 https://hao.archcookie.com/sites/992.html
9.探索图书馆发展新路径!2024年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协作网工作培训7月12日,由国家图书馆主办的为期两天的“2024年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协作网工作培训”在江苏省南京市圆满落幕。来自全国各地40家副省级以上图书馆的业务主管馆长、参考咨询部主任和业务骨干,共计50余位,齐聚南京江北图书馆,共同探讨智慧化时代背景下,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的创新与实践。 https://www.yangtse.com/zncontent/3896586.html
10.入馆教育图书馆主页上有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的链接,读者可在任一时间点击该链接进入图书馆数字参考咨询服务页面,选择合适的咨询方式,在线提交参考咨询请求,图书馆参考咨询人员将给您提供最大程度的帮助。 电话咨询:0453-6984667 当面咨询:图书馆参考咨询部302室 5.2馆际互借 https://www.mdjmu.cn/tsg/xxsy/rgjy.htm
11.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建设指南2.做好流通阅览、资源推送和参考咨询工作,积极开发文献资源,提供文献信息保障服务。 3.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培养读者的信息意识,提高读者有效获取信息、准确评价信息、合理使用信息的能力。 4.开展各种形式的读者活动和读者满意度调查研究,加强图书馆与读者的交流。 https://library.jxcfs.com/info/1030/1250.htm
12.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联盟使用方法和技巧建设与创新服务模式研究”项目.“全图联盟”是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国家中心指导下,由我国公共、教育、科技系统图书馆合作建立的公益性服务机构,其宗旨是以数字图书馆馆藏资源为基础,以因特网的丰富信息资源和各种信息搜寻技术为依托,为社会提供免费的网上参考咨询和文献远程传递服务.“全图联盟”服务平台秉承“以https://www.doc88.com/p-42529074913526.html
13.共享资源使用说明服务指南图书馆IP地址段内登录安徽省高校数字图书馆官网首页,在页面中央“安徽省高校资源共享平台”检索框输入关键词即可进入“纸电文献一站式服务平台”,可通过电子邮箱文献传递的方式,检索并全文获取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会议论文、专利、标准、法律法规,试读电子书部分内容,检索到报纸、科技成果、学术报告、案例、图片、信息咨询等http://www.aepu.com.cn/tsg/2024_03/20_10/content-18515.html
14.毕业论文的文献资料去哪找?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联盟拥有中国大规模的中文数字化资源库群,包括电子图书、期刊论文、博硕士论文、会议论文、外文期刊论文、国家行业标准专利等,以及全国公共图书馆建立的地方文献数据库和特色资源库。 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 1、强大的资询服务。背靠全国信息共享工程及国家图书馆的扶持,它所能提供的咨询服务,强大到超乎https://www.paperpp.com/industry/3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