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图书馆的意思数字图书馆是什么意思数字图书馆的近义词反义词读音

数字图书馆是优质知识资源的集散中心,数字图书馆网站是数字资源的门户网站。由于数据的集中管理和对象数据的集中调度,便捷的互联网络和跨库无缝链接的资源提供,使得数字图书馆能够打破时空局限,守护在资源需求者身边。用户使用数字图书馆的感觉,如同一个人使用数字图书馆的所有资源,能充分体验到知识发现的自由,而面对分布式的海量索取,就如同在一个网站中自由查询。因此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市场服务体系,就是要汇集全社会的资源建设单位的资源建设成果,在互联网上形成超大规模的、高质量的中文数字资源库群,建立集中与分布的资源共建共享市场机制,并通过国家公众网络,向全国及全球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

数字图书馆-背景

“数字图书馆”概念的提出最早源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西方发达国家,称为DigitalLibrary。以Internet为背景,并随着美国数字图书馆创始工程DLI的提出于1993年得到确认并迅速风靡世界。

“计算机技术与图书馆的结合”的设想其实早在计算机诞生初期,人们就在设想将传统图书馆改造成计算机化的“图书馆”。在不同时期人类给自己的设想赋予了许多名字,如“未来图书馆”、“无纸图书馆”、“电子图书馆”、“虚拟图书馆”、“数字化图书馆”等。“数字图书馆”是人类近50年来对图书馆的美好设想,在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技术依托下的发展定位。

由于Internet的开通,网上信息资源日益膨胀、堆积,网络用户一方面为资源的丰富而惊喜,另一方面又为检索的不便而抱怨。这其中除了技术原因外,就是网上信息资源缺乏有效的组织和管理,无序信息泛滥,严重影响了用户利用信息资源的效率。显然,传统信息资源的组织和管理方法已不能适应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要求,迫切需要一种全新的组织管理信息资源的新模式。因特网是全球信息服务网络,上网的信息资源应按这种模式组织管理,于是“数字图书馆”应运而生,也即在这种背景下提出“数字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就是21世纪初下一代Internet上信息资源管理模式。

数字图书馆-认识过程

美国

“数字图书馆”概念的提出,就像其它科学技术引入图书馆领域一样,最初也经历了一个盲目阶段。至今中外对数字图书馆还没有一个明确、完整的定义,即使是身处数字图书馆研究前沿的美国,数字图书馆的定义也是随着数字图书馆研究和建设的深入而对其不断完善的。

90年代初,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美国国防部研究项目机构(DARPA)、国家航空与太空总署(NASA)在分别拨款给一些计算机与通讯技术方面的基础研究项目时,他们就认为数字图书馆是一个发展前景广阔、潜力巨大的新领域。但研究哪些课题项目当时并不是很清晰。经过一些非正式小组的不懈努力,屡次就项目所达到的目标和其他可替代的研究课题技术问题召开专题讨论会,并最终形成报告将数字图书馆研究创始工程的方向和内容定位于“极大提高通过网络收集、存储、组织和获取以数字形式存在的信息”上。1993年9月美国数字图书馆创始工程DLI正式公布,向全美公开招标征求项目和参与者。起初按照基础研究创始工程设计,中标项目属高风险研究,主要用于试验和演示新技术。1994年9月DLI启动后,才发现许多问题没有考虑进来,这是一个牵涉面广、复杂的项目。联邦部门很快意识到并出资赞助召开各种专题讨论会,正是这些座谈会使数字图书馆的定义逐渐得到补充和完善。

美国数字图书馆创始工程一期工程(DLI-1,1994.9-1998.8),对数字图书馆的定义侧重于数字图书馆技术,更多强调技术和具体作用。美国官方和研究机构当时对数字图书馆的认识在1995年召开的联邦信息基础结构与应用项目(IITA)数字图书馆专题研讨会上有所体现。会上提出:“数字图书馆是向用户群体提供便于查找利用庞大的、经过组织的信息和知识存储库的手段的系统。这个信息组织的特点是没有预知的关于信息使用的详情。用户进入这个存储库,重新组织和使用之。这种能力由于数字技术的能力而大大增强。”这种看法后来又有了扩充和完善。1997年3月由NSF赞助召开了关于“分散式知识工作环境”专题讨论会,会议报告将数字图书馆界定为“并不仅仅是一个有着信息管理工具的数字收藏的等价词。数字图书馆更是一个环境,它将收藏、服务和人带到一起以支持数据、信息乃至知识的全部流程,包括从创造、传播、使用到保存的全过程。”

美国数字图书馆概念的提出,实际上经历了如下三个阶段:

(1)数字化资源库的开发阶段。该阶段考察的重点是图书馆文献资源、科技成果的数字化转换(字符编码文本、电子化的位图映像等)、存贮、标引与检索、显示和输出等方面的问题。

(3)数字化图书馆的综合研究阶段。以美国数字图书馆启动计划(DLI)为标志,昭示着数字图书馆的研究已进入综合研究的时期。DLI-1重点集中在技术力量强的6大项目上,主要是计算机和信息科学。DLI-2放在技术研究课题上的注意力缩小,但学科范围有所扩大。强调以人为中心,涉及数字图书馆的经济、社会、法律和政策框架,制定信息共享格式与国际标准,数字图书馆网站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经济因素和商品化等研究内容。

中国

如果说美国是从技术角度来界定数字图书馆,那么我国对数字图书馆的认识,则是从信息资源数字化开始的。认为“数字图书馆是传统图书馆的扩展”,“数字图书馆是用数字技术收集、存储和组织信息,并通过计算机网络查询和检索信息的一种现代化的信息系统”,“数字图书馆是一个数字化的信息系统,它将分散于不同载体、不同地理位置的信息资源以数字化方式贮存,网络化方式相互联接,提供即时利用,实现资源共享”。

北京图书馆孙承鉴认为“数字图书馆是被下一代超高速Internet选定的管理信息资源的模式。”“数字图书馆实际上是一个数字信息资源库的概念,这个库有声音、有文字、有图像……。”

其特点是:

(1)是个多媒体的数字信息资源库;

(2)这个库存是分布的,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跨库查询。它是一个图书馆群体的概念,是由一个地域或一个国家的众多图书馆或信息资源单位组成的联合体;

(3)信息组织必须按格式标准,即数据库中的信息资源是有序的,按统一标准来组织;

(4)在网上运行,且用宽带高速网实现;

(5)以大量高新技术为依托,比如数据库技术、数据挖掘技术、数据推进技术,是多种高新技术的集成;

中美认识的差异

其原因是:

(1)数字图书馆研究起步条件不同。美国在数字图书馆启动工程启动前,已基本完成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存储,信息基础设施完善。中国数字图书馆研究起步晚,特别是1996年IFLA第62届大会后,电子图书馆在中国才引起普遍重视。面对蓬勃发展的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技术,要建设数字图书馆,人们首先想到如何将信息资源数字化,完成数字图书馆的初级工作。因此,对数字图书馆的描述难免有不同侧重。

(2)对数字图书馆的理解有简单化思维倾向。在我国有相当一部分图书馆工作者将“图书馆数字化”与“数字图书馆”混为一谈,简单地认为图书馆资源数字化了,上网了,就是数字图书馆了。这是我们对数字图书馆认识上的一个误区。数字图书馆是一项涉及社会许多领域的整体性工程,不是由哪一个部门能够独立完成的。馆藏资源的数字化仅仅是数字图书馆工程的一个基础环节而已,况且对图书馆来说,也不是要把所有馆藏都数字化。数字图书馆是一个群体概念,不是哪一个图书馆的代名词。

数字图书馆-基本要素

数字化资源

大量的数字化资源是数字图书馆的“物质”基础.对于传统图书馆来说,是否能发挥其资源优势关键在于数字化工作,而数字化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做什么和怎么做.“做什么”是一个领导决策的问题,需考虑馆藏特色,社会要求以至于市场需求等等.“怎么做”是一个技术问题,需要在一套较为完整的数字图书馆规划方案指导下,建立类似于目前图书馆运作的“采编流”机制,依照规范标准进行数字化,使数字图书馆这一馆中馆的运作正常化,形成一套人马,两个馆的格局.数字图书馆对数字化资源并无偏好,虽然它的目的是直接提供读者所需的最终信息,而不只是二次文献(获得文献的线索),然而二次文献也可能是使某些读者的最终信息需求,因而书目数据,索引文摘等也是数字图书馆的组成部分.万千世界统一于数字图书馆中的0和1,书籍、期刊、录音录像带、乃至古籍善本、稀世字画甚至X光片,都消失了原本的物理形态,只要有相同的属性,就能被同时获取.

网络化存取

高速的数字通信网络是数字图书馆的存在基础,数字图书馆依附于网络而存在,其对内的业务组织和对外的服务都是以网络为载体,得益于网络也受制于网络,只有利用网络至极限,才能发挥数字图书馆作用至极限.数字图书馆内部本身由局域网构成,一般是高速主干联接数台服务器及工作站,外部通过数台广域网服务器面向浩瀚的INTERNET,其大致结构将在以下“数字图书馆基本结构”中阐述。

分布式管理

分布式管理是数字图书馆发展的高级阶段,它意味着全球数字图书馆遵循统一的访问协议之后,数字图书馆可以实现“联邦检索”,全球数字图书馆将像现在的INTERNET联接网站一样,把全球的数字化资源联为一体,联接成为一个巨大的图书馆。分布式管理之所以是数字图书馆的基本要素,在于它强调标准协议的重要性,只有全球共同遵循TCP/IP协议,才有INTERNET的今天,数字图书馆技术还没有这样一个公认的标准协议,,因此技术标准的选择和参与制订,对每一个数字图书馆先驱者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数字图书馆-技术含量

数字图书馆-数字图书馆检索

通过数字化图书馆自动化扩展系统的检索服务系统,用户在查找到所需图书之后可以直接阅读电子版图书;查找到电影、音乐等多媒休资料之后可以即时播放;如果用户觉得这些服务不能完全满足个性化需求,数字图书馆区域应有服务系统可以为用户量身定做资源库,为用户收集整理所需的各种类型的资源。打比方来说,如果你喜欢京剧,那你就可以在从书本了解京剧的理论知识的同时,欣赏到京剧电影以及精彩的京剧选段,更方便的是如果你需要还可以定制一个京剧知识库,该知识库可以为你提供京剧方方面面的知识,当然也可以把京剧演出的最新消息提供给你,是不是很方便呀

数字图书馆区域服务系统建构在局域网上,广泛向宽带网络接入商和备有局域网的住宅小区、机关、企事业单位用户提供图书、音频、视频、资源库等信息资源,通过与因特网联接,区域服务应用系统可直通数字图书馆服务系统门户,区域用户可获取数图网站、国家图书馆网站、以及各省市级数字图书馆提供的各种电子资料服务。

有关专家指出尽管数字图书馆的许多技术还处于研发阶段,但是毫无疑问它将帮助人们更有效地获取知识,该系统具良好的市场前景。

数字图书馆-作用

现代图书馆创立以来,一直履行着教育的职能。数字图书馆,作为现代图书馆的拓展,在人类教育体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终身教育意味着人们各个阶段的学习需求,这种需求是为了生活、物质财富、个人满足以及融入社会。在终身教育中,学习者是主体。数字图书馆给学习者以支持。终身教育反映了对高质量学习机会的需求,数字图书提供最新的技术和使其易于接受。

数字图书馆-历史沿革

在中国,正式提出数字图书馆概念并导致后来大规模研发工作的是1996年在北京召开的第62届国际图联(IFLA)大会,数字图书馆成为该会议的一个讨论专题。IBM公司和清华大学图书馆联手展示“IBM数字图书馆方案”。

1997年7月,“中国试验型数字式图书馆项目”由文化部向国家计委立项,由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6家公共图书馆参与,该项目的实施是中国数字图书馆建设开始的标志。

数字图书馆在中国从1998年开始升温,在国家科技部的支持和协调下,国家863计划智能计算机系统主题专家组设立了数字图书馆重点项目——“中国数字图书馆示范工程”,这是一个由国内许多单位联手参与的大文化工程。该工程于1999年启动,首都图书馆成为“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首家示范单位”。

1998年10月,文化部与国家图书馆,启动了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该工程由“中国数字图书馆有限责任公司”负责,标志着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

1999年初,国家图书馆完成“数字图书馆试验演示系统”的开发。同年3月,国家图书馆文献数字化中心成立,扫描年产量3000万页以上。与此同时,部分省、市的数字图书馆研究项目也开展起来,如辽宁省数字图书馆项目、上海数字图书馆项目的研究。

2000年底,文化部在海南召开“中国数字年图书馆工程资源建设”工作会议,讨论制定《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一期规划(2000——2005年)》,推荐使用资源加工的标准规范。

2001年初。国家计委批准立项“全国党校系统数字图书馆建设计划”,总投资达1.9亿元。北京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院校相继成立数字图书馆研究所,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数字图书馆建设和研究的高潮。

2001年5月23日,国家重点科技项目“中国试验型数字式图书馆”通过专家技术鉴定。中国数字图书馆已经进入初步实用阶段,中国的数字图书馆研究、建设已经初具规模。

数字图书馆-优点

信息储存空间小、不易损坏

数字图书馆是把信息以数字化形式加以储存,一般储存在电脑光盘或硬盘里,与过去的纸制资料相比占地很小。而且,以往图书馆管理中的一大难题就是,资料多次查阅后就会磨损,一些原始的比较珍贵的资料,一般读者很难看到。数字图书馆就避免了这一问题。

信息查阅检索方便

远程迅速传递信息

同一信息可多人同时使用

众所周知,一本书一次只可以借给一个人使用。在数字图书馆则可以突破这一限制,一本“书”通过服务器可以同时借给多个人查阅,大大提高了信息的使用效率。

数字图书馆-事例

美国国会图书馆

美国“数字图书馆首倡计划”

由美国科学基金会(NSF)、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DARPA)、美国宇航局(NASA)发起资助的包含6个项目的数字图书馆计划,于1994到1998财年施行,平均每个项目的资助金额为4百万美元。这个计划的任务是共同研究和发展一个用于创立、操作、利用与评价一个大跨度的不断发展的数字图书馆的试验平台,该数字图书馆的内容主要为有关地球与空间技术的科学资料。该计划的重点是偏重于进行一些试验研究,偏重于如何来测试与评价利用特网技术面对广泛的用户群体(包括在大学校园中的学生,本地高中以及公共图书馆用户)提供服务的一个系统模型。

“数字图书馆首倡计划”包括以下六个计划:

"密西根大学数字图书馆研究计划",密西根大学

"建立交互空间—为大学工程社团服务的数字图书馆结构",伊利诺斯大学

"环境电子图书馆:一个可扩展的、智能的、分布式电子图书馆模型"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在创建与利用时集成声音、图象及语言识别能力的数字视频图书馆(Informedia)",卡内基·梅隆大学

"斯坦福集成数字图书馆计划",斯坦福大学

"亚历山大计划:建立一个提供大量图象及天文学信息的分步式数字图书馆",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

目前“数字图书馆首倡计划”进入了第二阶段,新增加了几家赞助机构,它们是国家医学图书馆、美国国会图书馆、国家人文捐赠协会。这一计划的内容更为宽泛,但主要重点仍是测重于应用研究与测试平台的建立。

中国国家试验型数字图书馆计划

该项计划由北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深圳图书馆、中山图书馆、南京图书馆、辽宁图书馆参与,模仿美国数字图书馆首倡计划,侧重技术方案的实现,兼顾资源的数字化,并设立了一项软课题研究。计划完成后将在网上建立多馆合作的数字图书馆网页。然而限于经费,该计划主张尽量采用免费软件。原定计划于2000年完成,目前进度有些拖后。

辽宁省图书馆/IBM数字图书馆软件

辽宁省图书馆在其新馆系统选型之际,馆领导在上马数字图书馆建设方面取得了共识,同时又由于其项目总体承包商为东大阿尔派,东大又是IBM的合作伙伴,因此选择IBM数字图书馆解决方案进行数字图书馆实践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由于在完整的数字图书馆解决方案方面,辽宁省图书馆成为中国的始作蛹者,因此造成较大的影响。但是由于辽图各方面的条件限制,其在信息资源方面的建设还刚刚起步,数字化信息很少,所以整个系统处于有路无车的情况,这样其实际应用的效果就难于作出评价,对于IBM解决方案应用于国内图书馆的成效目前也难于定论。

数字化上海图书馆

上海图书馆是国内建设数字化图书馆的先行者,目前已积累了相当数量的数字化资源,古籍光盘已达64张约4000MB影象数据,主页信息量也逾350MB,书目数据正加紧制作,全国报刊索引也是全国独一无二的信息源,另外还订购了大量的文摘及全文光盘数据库,其中一些还是网络版,应该说在数字化资源的拥有方面上海图书馆在全国无出其右者。

THE END
1.数字图书馆市场报告:创新科技为数字图书馆建设奠定技术基石,赋能根据恒州诚思发布的数字图书馆市场报告,这份报告提供数字图书馆市场的情况,定义,分类,应用和产业链结构,同时还讨论发展政策和计划以及制造流程和成本结构,分析数字图书馆市场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市场趋势。并从生产与消费两个角度来分析数字图书馆市场的主要生产地区、主要消费地区以及主要的生产商。 https://yhresearch.cn/news/8280/digital-library
2.2025年中国数字图书馆市场调研:政策产业链现状与前景数字图书馆是数字化技术处理与存储图文并茂文献的图书馆形式,实质为多媒体制作的分布式信息系统,它跨越区域限制,实现信息资源的网络查询与传播。相较于传统图书馆,数字图书馆以其虚拟性、无围墙性、可扩展性、超大规模、分布式、易用性、无时空限制及跨库无缝链接与智能检索等优势,成为现代知识传播的重要平台。 https://www.168report.com/news/7856/digital-library
3.数字图书馆的存在问题以及策略研究论文范文(精选9篇)一、数字图书馆的概念 (一)数字图书馆的定义 数字图书馆的提出源于西方发达国家,以in-temet为背景,迅速发展起来。在全球化信息建设进程中,很多国家将数字图书馆建设列入国家信息基础建设的重大项目之中。数字图书馆研究和建设是不断深入和完善的,所以数字图书馆的内涵也是不断发展的。目前对其特征认识是比较统,一的https://www.ruiwen.com/lunwen/1747432.html
4.数字图书馆行业运营模式分析及前景趋势展望报告1.1.3 数字图书馆主要特点 1.1.4 数字图书馆的主要优点 1.1.5 数字图书馆与实体图书馆的区别及联系 1.2 数字图书馆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1.2.1 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1)行业管理体制 (2)行业相关政策 1.2.2 行业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1)国内经济环境分析 (2)居民收入水平 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845449509&efid=4Kbtl7uLvoE28ZDfCfBOow
5.浅谈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精选8篇)1 数字图书馆的特点 1.1 数字图书馆是一个分布式的图书馆群体 数字图书馆通过宽带高速互连的计算机网络, 把大量分布在一个地域或一个国家的众多图书馆或信息资源单位组成联合体, 把不同地理位置上及不同类型的信息按统一标准加以有效存储、管理并通过易于使用的方式提供给读者, 超越空间和时间的约束, 使读者在任何时https://www.360wenmi.com/f/filejbovmy1j.html
6.数字化学习资源及其应用专题培训用户利用搜索引擎检索某一学科或领域的信息时,往往会得到成千上万的记录结果,其中充斥着大量非学术性的站点信息,很大程度上加大了用户选择信息的难度,因此,面向学术研究的数字图书馆应运而生。 数字图书馆实质上是一种互联网的应用工具,将互联网上相关的各种资源的URL地址(包括有关的研究机构、实验室、电子书籍、学http://www.zpxx.wj.czedu.cn/html/article731078.html
7.数字图书馆的设计与实现数字图书馆系統的設計與実现1.1 数字图书馆的定义与特点 数字图书馆是利用数字技术对图书馆的各种资源进行采集、组织、存储、检索和利用的一种新型图书馆形态。它突破了传统图书馆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为用户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全面的信息服务。 1.2 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历程 数字图书馆的概念最早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https://blog.csdn.net/universsky2015/article/details/140914967
8.新大纲2024军队文职图书专业第二部分(第二篇)图书馆自动化的概念;图书馆自动化研究的内容;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特点、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功能结构;图书馆自动化各子系统功能及主要流程。 三、数字图书馆 数字图书馆及其相关概念;数字图书馆体系结构功能;数字图书馆技术方法;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发展。 四、智慧图书馆 https://www.zjjks.com/bmzd/81651.html
9.计算机网络论文15篇第二,具有完整性的特点。在数字图书馆计算机网络上所记载的用户的个人信息以及图书馆的一些信息没有经过授权管理就被“非法用户”肆意的篡改。也就是说,在图书馆的计算机网络所传播的一切信息都要求不能被随意的颠倒顺序、伪造信息、重置信息内容以及肆意修改等等,这些都关系到图书馆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技术有着必然的联系https://www.yjbys.com/biyelunwen/fanwen/jisuanji/733688.html
10.《江西省图书资料系列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考试大纲》政策基础理论包括《图书馆工作概论》(约占50%)、《文献资源建设工作》(约占50%)两部分 一、《图书馆工作概论》 第一章 1、图书馆的概念 2、构成图书馆的五要素 3、现代图书馆的标志 4、现代图书馆的五个特点 5、图书馆的七个本质属性 6、图书馆的三个基本职能 http://dct.jiangxi.gov.cn/art/2013/11/19/art_14746_441928.html
11.简述数字图书馆有什么特点?声明: 本网站大部分资源来源于用户创建编辑,上传,机构合作,自有兼职答题团队,如有侵犯了你的权益,请发送邮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网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移除相关内容,刷刷题对内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担法律上的任何义务或责任 https://www.shuashuati.com/ti/624eb48332af474fabd2ef1a7ad47de2.html
12.数字图书馆研究11篇(全文)另一方面, 随着数字图书馆的发展, 数字资源的建设力度会加大, 而数字资源中的网络资源也将会随之加大。目前, 网络资源和纸质文献相比, 具有数量大、更新快、杂乱无序、缺乏社会监督等特点, 因此, 图书馆员一定要遵循科学的方法和态度, 研究网络资源的分布规律, 以辩证的态度筛选出对用户有价值、有用的信息。建立https://www.99xueshu.com/w/ikeylqs5nyx2.html
13.2018级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3.校园文化:通过校史馆、口腔实验室文化建设等校园文化,加强学生对口腔事业的热爱。 4.职场环境:通过社会实践和岗位见习、实习,进一步加强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 十一、主要课程描述 十二、人才培养模式 (一)内涵 以培养口腔医学技术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专业建设指导https://jwc.wfhlxy.com/info/1023/1372.htm
14.数字图书馆原理及应用技术篇技术篇一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数字图书馆原理及应用http,内容n第三章,数字图书馆的体系结构p4374n第四章,数字图书馆的支撑技术phttps://www.zhuangpeitu.com/article/23730517.html
15.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数字图书馆的概念可以定义为:具有丰富内容的多种媒体的数字化信息,具有网络环境下多种电子技术工具和服务手段,能为读者提供高效、方便的数字化信息服务机构。 一、数字化图书馆的主要特点: 1.馆藏数字化,即图书馆利用信息存贮技术把各种媒体信息加工成计算机可识别的数字化信息资源,形成电子文献,实现知识信息载体的革命https://www.360doc.cn/article/31307318_730791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