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物的特征,是事物相互区别的标志。要把一种或一类事物说明清楚,首先要抓住其特征。那么,怎么抓住事物的特征呢?
在介绍一类事物或多个事物时,要注意表现其共同特点。如苏州园林有一百多处,每一处园林都有不同的亭台轩榭、假山池沼,花草树木也各有特色,似乎很难找到有价值的共同点。叶圣陶却以细致的观察为基础,从设计者和匠师的审美观入手,把握重点,概括出苏州园林的共同特征—“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从而使读者对苏州园林有一个清楚的整体了解。
【例文在线】
一、利用下面的材料,抓住坎儿井的一两个征,整理出一篇说明文。题目自拟,不少于300字。
新疆地区多山地、盆地,气候十分千早,山地承接了较多的降水,成为干早大地上的一座座“湿岛”这些水源因干早区的高温蒸发而大量丧失,为保护这些宝贵的水源,新疆各族人民创造出坎儿井这种利用地下水的巧妙方式。
坎儿井,其实是一种井、渠结合,在地下引用地下水进行灌溉的水资源利用方式。它依据山势坡度按引水路线在地面挖出许多竖井,并在地下将这些竖井连通成渠,使深层地下水逐渐转变成浅层地下水,在需要水的地方引出至涝坝(蓄水池),然后引至农田灌溉。由于水在地下运行,不受地面高温蒸发的影响,保持了水量常年稳定;经过地层过滤,井水也变得清澈甘甜。
不论坎儿井究竟起源于何时何地,可以肯定的是,它是生活在干早高温的山地、盆地的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创造。有了坎儿井,他们就有了生存的。
坎儿并的开凿是十分艰苦的。在开挖线上,每隔数十米就要挖一口竖井。井下渠道开挖靠点油灯作业,总工程量非常大。而且,挖井人还需要知道什么地方地下有水,从开挖处到出水处要挖多少竖井每个竖井需挖多深,这都要有丰富的经验。
坎儿井起挖在山地,出水在盆地绿洲,平均长度在3000米以上。吐鲁番盆地坎儿井的总长度超过5000千米,可与京杭大运河相媲美。
20世纪50年代末,新疆共有坎儿井1784条,年出水量6.826亿立方米,灌溉面积36.3万亩。但随着地面引水工程的建设和机井的普及,加上开挖极为困难,坎儿井在灌溉方面的地位不断下降。2003年,新疆的坎儿井数量已锐减至614条,年出水量减少56%,灌溉面积减少52%。
目前,坎儿井的抢救工程已全面启动,有越来越多曾经干涸的坎儿井又流出了汩汩清水。人们已经认识到,与现代引水技术相比,坎儿井有着保护、净化水资源和不消耗其他能源的优势,其文化价值更是不可估量。
(改编自胡文康《地下人工长河——坎儿井》)
【提示】
二、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建筑,它们或外观独特,或历史悠久,或有重要的意义,或有特殊的功能。写一篇说明文,向大家介绍某座建筑。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
【例文】
新疆坎儿井
坎儿井是一种井、渠结合,引用地下水进行灌溉的水平集水建筑物。它依据山势坡度,按引水路线在地面挖出许多竖井,并在地下将这些竖井连通成梁使深层地下水逐渐转变成浅层地下水,在需要水的地方引出至涝坝(蓄水池),然后引至农田灌溉。
坎儿井是生活在干早高温的山地、盆地的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创造。坎儿井可以有力地保护当地有限的水资源,有了坎儿井,他们就有了生存的基础。
坎儿井是一种古老的集水方式,其开凿是十分艰苦的。坎儿井起挖在山地,出水在盆地绿洲,平均长度在3000米以上。在开挖线上,每隔数十米就要挖口竖井。井下梁道开挖靠点油灯作业,总工程量非常大。而且,挖井人还需要知道什么地方地下有水,从开挖处到出水处要挖多少竖井,每个竖井需挖多深,这都要有丰富的经验。
“鸟巢”是对国家体育场的形象称呼,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体育场。它坐落在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央区,占地约20.4公顷,建筑面积约25.8万平方米。整个体育场外观看上去仿若树枝搭建而成的鸟巢,造型独特,简洁典雅。它于2003年12月24日开工建设,2008年6月28日落成。
“鸟巢”在建设中采用了先进的节能设计和环保技术,比如良好的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雨水的全面回收、可再生地热能源的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的应用等,是名副其实的大型“绿色建筑”。“鸟巢”的外观之所以独创为一个没有完全密封的鸟巢状,是因为考虑到这样既能使观众享受自然流通的空气和光线,又能尽量减少人工机械通风和人工光源带来的能源消耗。“巢”内使用的光源,都是各类高效节能型环保光源。在行人广场等室外照明中也尽可能地采用太阳能发电照明系统。
北京奥运会期间,“鸟巢”作为主体育场,承担了开幕式、闭幕式、田径赛事和男子足球决赛。精彩绝伦的开、闭幕式表演与“鸟巢”大气宏伟的结构相得益彰,令世人惊叹。
许多看过“鸟巢”的人这样形容:那是一个可容近10万人的溫馨鸟巢!用来孕育与呵护生命的“巢”,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希望。整个建筑通过巨型网状结构联系,内部没有一根立柱,看台是一个完整的没有任何遮挡的碗状造型,如同一个巨大的容器,赋予体育场以不可思议的戏剧性和无与伦比的震撼力。这种均匀而连续的环形也使观众获得最佳的观看效果,带动他们的兴奋情绪,并激励运动員向更高、更快、更强冲刺。在这里,人,真正被赋予中心的地位。
【点评】
我的生活少不了它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脑已经进入了许多人的生活。去年,我也拥有了一台电脑,它给我带来了很多方便,使我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我的生活少不了它。
电脑有三大硬件:主机、显示器和键盘。
主机是电脑这一家子的大总管,相当于人的大脑,几乎所有的文件资料和信息都由它掌管。我们要电脑完成的工作也主要由它负责,同时它还要给其他的家庭成员分配工作,其他成员都以它马首是瞻。
显示器,是电脑的主要输出设备,是电脑的“脸”。它的任务是将经主机处理后的信息、资料等展示给大家看,它的亮度与对比度可以根掘人们的喜好自行调整。
键盘的功能跟显示器相反,它是最常用也是最主要的输入设备。用户的指令必须通过它才能告诉大总管。通过它,大总管才知道要做什么。它包含着26个英文字母键,4个方向键,10个数字键,以及各种功能键与指示灯等。
除了这三大硬件外,电脑还有许多辅助硬件。
电脑有一条小尾巴,就是鼠标。鼠标可以代替些由键盘输入的烦琐指令,使电脑的操作更加简便。它跟键盘通力合作,完美配合,为用户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音箱是帮助大总管发声的装备,有了它,大总管便可以“唱歌说话”了。
我刚刚给大家介绍的是我的台式电脑。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也越来越普及。它们将主机、显示器、键盘、音箱等设备集中于一体,极大地缩小了电脑的体积,使电脑可以随身携带。
这就是我生活中的好伙伴,好帮手—电脑。
本文主要介绍了电脑的三大硬件以及鼠标、音箱等一些辅助硬件。作者抓住各个部件的功能,运用了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使读者对电脑这事物有了全面的了解。
【真题在线】
有位外地朋友来北京,想通过品尝北京特色美食体验京味文化。请你写一段话,向他推荐一种具有北京本地特色的美食(如北京烤鸭、涮羊肉、炒肝儿、豆汁儿、驴打滚儿、冰糖葫芦、艾窝窝……)。
要求:
【真题解说】
根据题干可知,本题是让写一篇说明类小作文,要求向外地朋友推荐一种具有北京本地特色的美食,写作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可选择自己较熟悉的美食来写,不必局限于题干所列举的北京特色美食。
准确把擢食物的主要特征,如颜色、用料、味道等。
恰当安排说明顺序,如由古到今的发展顺序制作过程的逻顺序等。
选用合适的说明方法。
【口语实践】
从下列题目中选一个,讲给你的同学听。
【示例】
我有这样一位朋友同学们
提起我的好朋友刘林,我的心里就热乎乎的。今天,我要说说他的“两大特点”,相信你肯定会感兴趣的!
他的第一个特点,就是“高音喇叭”。还没走进教室,就能听到很大的说话声,那肯定是他,可谓“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啊!上课发言时,不管你在教室的哪个角落,都能听到他发言的声音。所以,班级“宣传委员”的桂冠就落到他头上了。
第二个特点嘛,就是乐于助人。记得有一次,学校组织到“湿地公园”游玩。因为我们是坐大巴去的,路上,王宇杰晕车了,吐了一地。我心想:真倒霉,偏偏坐在他前面,臭死了!这时,听到老师说:“有人愿意和宇杰换一下座位吗?”可大家我看看你,你看看我,谁也没有回答。突然,传来一声清脆的“我!”,我循声望去,啊,是刘林!刘林微笑着走到王宇杰的座位上,直接就坐下了,好像没闻到那股臭味似的。“刘林真傻,自己找苦头儿吃!”有人小声地议论起来,而我却被他感动了,觉得很惭愧,他为了同学,甘愿委屈自己。我为有这样一个好朋友而骄傲
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上)习作五:《说明事物要
课题
单元
5
学科
语文
年级
8
学习
目标
1、通过本次作文教学,使学生明白什么是事物特征和怎样抓住事物特征。
2、引导学生能够抓住特征对事物进行说明。
重点
通过本次作文教学,使学生明白什么是事物特征和怎样抓住事物特征。
难点
引导学生能够抓住特征对事物进行说明。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一、观察交流
出示课件,两幅白色荷花图片。
1、请你找出白色荷花的图片。
2、请你找出刚刚开放,花瓣上落了一只蜻蜓的荷花图片。
3、总结。两幅图都是荷花,颜色也都是白色,所以说“白色”“荷花”,我们不知道在说哪幅图画。
二、导入新课。
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动物,丰富多彩的植物,还有形形色色的物品,各具形态,千变万化。即使是十分相似的事物也是有差别的,它们各有各的特点。所以要把一个事物说清楚,首先要抓住事物的特征。
看图交流,体会事物的特征的重要性。
讲授新课
一、阅读课本写作要求,提取重要信息,画出你认为重要的内容。
1、什么是事物的特征?
事物的特征即这一事物的独有标志。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特征,这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最本质、最主要的方面。
2、怎样抓住事物的特征?
要善于观察和比较,既要注意事物的总体面貌,也要观察其局部。
恰当引用资料,有利于说清楚事物的特征。
二、写作知识讲解。
如何抓住事物的特征?
(一)细致观察。通过细致、反复、深刻的观察,用眼、耳、口、鼻、体、肤等感觉器官,对要说明的事物进行看、听、尝、嗅、触等,在观察中通过比较找出这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相区别的地方。
(五)确定说明的主次和详略。事物独有的特征资料不止一个,也许多,也许少,也许重要,也许不重要,所以在特征方面需要分个主次详略。
(六)使用恰当的说明方法。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下定义、打比方、画图表、作诠释、分类别等是常用的说明方法。
三、名作分析
《中国石拱桥》
说明对象:中国石拱桥。
说明对象的特征: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说明的思路:先由石拱桥说起,接着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征,再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具体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征,然后分析中国石拱桥取得突出成就的原因,最后说明中国石拱桥的发展情况。
说明顺序:由一般到特殊的逻辑顺序。
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摹状貌、引用、打比方等几种。
《苏州园林》
说明对象:苏州园林。
说明对象的特征: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说明的思路:先从“四个讲究”分写苏州园林的特征,再从“三个细节”之处表现苏州园林的热证。
说明顺序:由主要到次要的逻辑顺序。
说明方法:分类别、举例子、打比方、引用、摹状貌、列数字。
通过分析名家作品,写说明文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1、说明对象清楚明确。
2、抓住事物特征进行说明。
3、采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4、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5、说明的思路要清晰。
四、教你一招:
1、事物的特征不止一个,但不一定逐个介绍,要根据需要和写作目的来取舍。
2、确定事物特征的方法:
人物,要抓住人物的“经历特征”尤其是成就、有价值的生活阶段来加以说明。
动物,要抓住动物的外形和生活习性。
植物,着重说明它的形态和用途。
器物,着重说明器物的结构、功能、使用方法等。
建筑物,着重介绍它的外形特征、内部结构以及建筑材料等方面的特点。
自然地理知识,着重介绍地理现象的形成及地形地貌。
历史名称及事件,着重介绍名称形成的原因,事件发生的背景及其性质。
五、写作实践:按顺序分层训练
(一)阅读写作实践中的第一个题目,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