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17信息组织

信息组织课程是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必修课,是为培养和检验自学应考者信息管理基本知识和技能而设置的一门基础性课程。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旨在培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使其具备基本的信息组织知识和技能。要求通过对信息组织含义、过程、理论、技术和方法的系统学习和具体操作实践,培养信息管理与信息专业考生的信息组织能力,以适应当前环境下信息管理工作的需要。

二、课程目标(评价目标)

课程设置的目标是使得考生能够:

1.了解信息组织的作用和目的;

2.掌握信息组织的主要业务流程和基本知识技能;

3.熟悉信息组织的主要方法和工具;

4.能够结合上述内容进行具体的信息组织实践工作;

5.为进一步学习信息检索、信息利用、信息分析与决策的知识打下基础。

四、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的重点包括:信息资源描述项目、分类法、分类标引、主题法、主题标引;次重点包括信息组织原理,主要分类法、主要主题词表。

本课程的难点在于

指出或说明本课程的重点(包括重点、次重点、一般)或难点,这样可以提醒和帮助应考者更好地学习和把握本课程的内容。

Ⅱ考核目标

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领会、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四个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四个能力层次是递进关系,各能力层次的含义是:

识记(Ⅰ):要求考生能够识别和记忆本课程中有关信息组织、信息描述、分类法、主题法的主要内容,并能够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做正确的表述、选择和判断。

简单应用(Ⅲ):要求考生能够掌握分类表、主题词表的结构和内容,能够进行概念之间关系的分析和识别。

综合应用(Ⅳ):要求考生能够根据已知的信息组织工具和方法,对信息资源进行描述、分类和主题标引,给出正确的操作结果。

Ⅲ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

第一章信息组织导言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二、课程内容(考试内容)

1.1信息组织的必要性

1.1.1信息组织的概念

1.1.2信息组织与信息检索的关系

1.2信息组织的形式和检索途径

1.3信息组织的处理方法和研究内容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信息组织的必要性

识记:①信息组织的概念;②信息资源的概念。

领会:①信息组织与信息检索的关系。

(二)信息组织的形式和检索途径

识记:①文献组织的基本排列方式;②检索工具的类型。

(三)信息组织的处理方式和研究内容

识记:①检索语言的概念;②知识组织系统的概念。

领会:①信息资源处理的基本做法;②信息组织活动的内容;③XXXX。

四、本章关键问题

掌握信息组织、信息资源、检索语言和知识组织系统的基本概念,理清信息组织和信息检索的关系,能够按标识特征和检索途径区分检索工具类型,了解信息资源处理的基本方法。

第二章信息组织原理

2.1对信息组织的要求

2.2信息组织中的控制与规范

2.3规范控制的依据

2.3.1逻辑知识

2.3.2知识分类

2.3.3信息资源组织的特点

(一)对信息组织的要求

识记:①检全率、检准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领会:①信息组织系统对信息组织的要求。

(二)信息组织中的控制与规范

识记:①句法控制的主要方法;②引用次序。

(三)规范控制的依据

识记:①概念之间的关系类型;②知识分类的主要类型;③文献保证原则与用户保证原则。

领会:①信息资源组织对分类的借鉴。

简单应用:①判别给定概念之间的关系类型。

第三章信息描述

3.1信息描述的意义

3.1.1信息描述的含义

3.1.2信息描述的规范

3.2信息资源描述项目、标识和描述级次

3.2.1描述项目

3.2.2描述格式和详略级次

3.2.3描述信息源

3.3检索点和规范文档

3.3.1检索点

3.3.2名称规范档

3.4计算机编码

(一)信息描述的意义

识记:①信息描述的含义;②元数据的定义、作用;③信息描述的主要标准。

(二)信息资源描述项目、标识和描述级次

识记:①著录项目的定义;②基本描述项目的内容。

领会:①文献著录总则;②主要著录项目;③著录项目的符号和内容识别符;④著录格式;⑤著录详略级次;⑥著录信息源。

综合应用:①掌握普通图书的文献著录格式;②进行著录实践。

(三)检索点和规范文档

领会:①题名检索点的选择方法;②个人责任者检索点的选择方法;③名称规范档的控制作用。

(四)计算机编码

识记:①MARC的含义,结构组成,分隔符。

领会:①信息描述计算机编码的作用。

第四章信息描述工作

4.1信息描述工作概述

4.1.1信息描述工作的要求

4.1.2信息描述工作的方式

4.1.3信息描述工作的程序

4.1.4联机编目

4.2信息描述方法

4.2.1题名的描述方法

4.2.2责任者项

4.2.3版本项、出版发行项

4.2.4载体形态项、丛编项、附注项

4.2.5文献标准编号及有关记载项

4.2.6提要项

4.2.7检索排检项

4.2.8简要讨论

(一)信息描述工作的要求

识记:①信息描述工作的定义;②元数据在检索系统中的作用;③信息描述工作的方式,按照不同的划分方法可以分为文献编目、档案编目、博物馆藏品编目、网络资源编目,手工编目、机读编目、联机编目,原始编目、复制编目,集中编目、共享编目;④在版编目的定义;⑤书目机构,如OCLC、RLIN、UTLAS、CALIS;④CORC。

领会:①元数据工作的规范要求;②信息描述工作的程序;③元数据创建的主要方式。

(二)信息描述方法

识记:①文献题名的类型;②责任者的类型和责任方式;③载体形态项、文献特殊细节项的含义和类型;④关联项的类型;⑤检索排检项的类型。

领会:①文献题名的著录方法;②责任者的著录方式;③版本项和出版发行项的著录;④传统文献著录规则与都柏林核心集的特点和异同。

综合应用:①能够结合各个著录项的要求利用MARC和DC来描述文献或者资源。

第五章分类法

5.1分类法概述

5.1.1分类法的意义

5.1.2分类法的类型

5.2分类法结构剖析

5.2.1类目体系

5.2.2标记符号

5.2.3说明、注释和索引

5.3类目体现的建立

5.3.1类目的划分

5.3.2引用次序

5.3.3同位类排列

5.3.4横向关系的揭示和处理

5.3.5类名的确定

5.3.6类目之间的关系及其形式

5.4网络分类法组织特点和揭示形式的变化

5.4.1网络分类法与传统分类法的不同

5.4.2类目组织和揭示形式的变化

(一)分类法概述

识记:①分类的含义、信息资源分类的含义;②信息资源分类的特征以及作用;③分类法的定义、类型以及各类型的典型代表。

领会:①等级列举式分类法的特点、不足;②分面分类法的特点、不足XXXX;③列举组配式分类法的特定、不足。

(二)分类法结构剖析

识记:①分类法的结构组成;②类目体系的含义和组成;③分类号。

领会:①复分表的作用和类型;②分类号的要求;③号码的种类、编号制度,如顺序标记制、层累标记制、顺序-层累标记制、分面标记制,标记技术,如八分法、双位制、借号法、预留空号法、对应编号法、字母标记法等;④类目索引的类型。

(三)类目体系的建立

识记:①类目、同位类的含义

(四)网络分类法组织特点和揭示形式的变化

领会:①网络分类法的特点;②网络分类法在揭示形式上的变化。

简单应用:①调查一个网络分类目录,分析其分类体系的优缺点。

第六章国内外主要分类法介绍

6.1《杜威十进分类法》

6.1.1发展概况

6.1.2类目结构

6.1.4简短评价

6.5《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6.5.1发展概况

6.5.2类目体系

6.5.3辅助表

6.5.4标记符号

6.5.6简评

(一)《杜威十进分类法》

识记:①DDC的全称、简称;②DDC的组成、标记制度。

领会:①DDC的主要贡献;②DDC的不足。

(二)《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识记:①《中图法》的全称、简称、版次;②《中图法》的基本大类;③《中图法》的八个通用复分表;④《中图法》的主要辅助符号。

领会:①《中图法》的特点。

第七章分类标引工作

7.1分类标引概述

7.1.1分类标引的意义和要求

7.1.2类目辨析

7.1.3号码配置方法

7.1.4标引工作程序

7.2分类标引规则

7.2.1基本分类规则

7.2.2一般分类规则

7.3分类排架与分类检索系统

7.3.1分类排架

7.3.2分类检索系统

(一)分类标引工作

识记:①分类标引的含义、要求;②XXXX;③XXXX。

领会:①类目辨析的方法;②号码配置方法,包括组配标引的类型、组配次序;③分类标引工作的程序。

(二)分类标引规则

识记:①单主题、多主题;

领会:①基本分类规则;②一般分类规则。

综合应用:结合分类标引规则,利用《中图法》进行文献分类标引。

(三)分类排架与分类检索系统

识记:①种次号,种次号的特点和不足;②著者号码表;③分类索书号。

领会:①同类书排列的作用和方法;②分类索书号的编制;③分类检索系统的类型。

第八章主题法

8.1主题法概述

8.1.1主题法的含义

8.1.2主题法的类型

8.2叙词表的结构

8.2.1字顺显示

8.2.2系统显示

8.3叙词语言的词汇控制

8.3.1词汇选择

8.3.2词形控制与词义控制

8.3.3词间关系控制

(一)主题法概述

识记:①主题法的定义;②主题法的类型,包括标题法、元词法、叙词法、关键词法,受控主题法非控主题法,先组式主题法和后组式主题法;③叙词。

领会:①主题法的特点;②标题法、元词法、叙词表的特点和不足。

(二)叙词表的结构

识记:①叙词表的含义;②叙词表的作用;③范畴索引、词族索引、轮排索引的含义和作用;④分类主题一体化词表。

领会:①叙词款目格式和非叙词款目格式;②专有叙词表的作用;③分类主题一体化词表的作用、类型。

(三)叙词语言的词汇控制

识记:①先组词、后组词;②词间关系的类型和参照符号。

简单应用:①识别出词汇概念之间的关系类型,并用参照符号进行标记。

第九章国内外主题词表介绍

9.3《汉语主题词表》

9.3.1发展概况

9.3.2主表

9.3.3附表

9.3.4辅助索引

9.3.5概要评价

9.4《中国分类主题词表》

9.4.1发展概况

9.4.2《分类号-主题词对应表》的结构和特点

9.4.3《主题词-分类号对应表》的结构和特点

9.4.4概要评价

(一)《汉语主题词表》

识记:①国内外主要主题词表,包括LCSH、MeSH、《汉语主题词表》、《中国分类主题词表》、《社会科学检索词表》;②《汉语主题词表》概况;③《汉语主题词表》附表的组成,辅助索引的类型。

领会:①《汉语主题词表》的特点;②《汉语主题词表》的不足。

简单应用:运用《汉语主题词表》对文献进行简单主题标引。

(二)《中国分类主题词表》

识记:①《分类号-主题词对应表》的构成要素;②《主题词-分类号对应表》的构成要素。

领会:①《中国分类主题词表》的特点;②《中国分类主题词表》的不足。

第十章主题标引和主题检索工具

10.1主题标引概述

10.1.1主题标引与分类标引的异同

10.1.2标引方式

10.2主题标引方法

10.2.1主题分析

10.2.2主题概念的转换

10.2.3标识的确定

10.3主题标引规则

10.3.1主题标引的基本规则

10.3.2各种主题、信息资源类型的标引

10.4主题检索工具

10.4.1手工主题检索工具

10.4.2主题机检系统

(一)主题标引概述

识记:①主题标引的含义、类型;②受控标引、自由标引;③标引方式的类型,如整体标引、全面标引、对口标引、综合标引、分析标引等。

领会:①主题标引与分类标引的异同;②各种标引方式的特点。

(二)主题标引方法

识记:①主题分析的含义;②主题类型;③主题结构;④主题概念的直接转换、分解转换。

领会:①主题标引的过程,包括主题分析、主题概念的转换、标识确定;②联结主题的关系类型,包括应用关系、影响关系、比较关系、因果关系、倾向关系;③单元主题、复合主题,显性主题、隐性主题;④主题分面公式;⑤主题分析常见问题及克服方法。

(三)主题标引规则

识记:①组配标引、交叉组配、限定组配。

领会:①主题标引的查词规则;②组配标引规则;③单主题信息资源的标引规则;④多主题信息资源的标引。

(四)主题检索工具

领会:①主题检索系统中参照的作用。

简单应用:①主题检索工具的排列。

综合应用:①主题倒排档的生成。

第十一章自然语言检索与标引

11.1自然语言概述

11.2关键词语言

11.2.1关键词法概述

11.2.2关键词语言的类型

11.2.3关键词索引的性能

11.3文本检索

11.3.1文本检索的发展

11.3.2文本检索系统的存储模块

11.3.3文本检索系统中的检索技术

11.4后控词表

11.4.1后控词表的概念

11.4.2后控词表的特点

11.5自动标引

11.5.1发展概况

11.5.2自动主题标引

11.5.3自动分类标引

(一)自然语言概述

领会:①自然语言标引和检索的类型。

(二)关键词语言

识记:①题内关键词索引KWIC、题外关键词索引KWOC、双重关键词索引。

领会:①关键词索引编制的步骤;②关键词法的特点;③关键词索引的优点和不足;④关键词语言的改进方法。

简单应用:能够基于文献题名编制关键词索引

(三)文本检索

识记:①文本检索的含义;②文本检索系统的组成模块。

(四)后控词表

识记:①后控词表。

领会:①检索系统中词汇控制的方式;②后控词表的特点。

(五)自动标引

识记:①自动标引的含义和类型;②自动主题标引的含义和类型,包括自动抽词标引、自动赋词标引;③基于关联词表的自动赋词标引和基于中介词典的自动赋词标引;④自动分类的含义和类型,自动归类和自动聚类。

领会:①自动抽词标引的主要方案;②自动归类的步骤。

Ⅳ关于大纲的说明与考核实施要求

一、自学考试大纲的目的和作用(共性部分)

课程自学考试大纲是根据专业自学考试计划的要求,结合自学考试的特点而确定。其目的是对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课程考试命题进行指导和规定。

课程自学考试大纲明确了课程学习的内容以及深广度,规定了课程自学考试的范围和标准。因此,它是编写自学考试教材和辅导书的依据,是社会助学组织进行自学辅导的依据,是自学者学习教材、掌握课程内容知识范围和程度的依据,也是进行自学考试命题的依据。

二、课程自学考试大纲与教材的关系(共性部分)

课程自学考试大纲是进行学习和考核的依据,教材是学习掌握课程知识的基本内容与范围,教材的内容是大纲所规定的课程知识和内容的扩展与发挥。课程内容在教材中可以体现一定的深度或难度,但在大纲中对考核的要求一定要适当。

大纲与教材所体现的课程内容应基本一致;大纲里面的课程内容和考核知识点,教材里一般也要有。反过来教材里有的内容,大纲里就不一定体现。(注:如果教材是推荐选用的,其中有的内容与大纲要求不一致的地方,应以大纲规定为准。)

三、关于自学教材

本课程使用教材为:《信息组织》,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马张华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三版。

四、关于自学要求和自学方法的指导

本大纲的课程基本要求是依据专业考试计划和专业培养目标而确定的。课程基本要求还明确了课程的基本内容,以及对基本内容掌握的程度。基本要求中的知识点构成了课程内容的主体部分。因此,课程基本内容掌握程度、课程考核知识点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核的主要内容。

为有效地指导个人自学和社会助学,本大纲已指明了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在章节的基本要求中一般也指明了章节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共2学分。

根据学习对象成人在职业余自学的情况,并结合本专业的要求、本课程的特点,本大纲提出如下学习方法:

1.在全面系统学习的基础上,掌握信息组织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技能。本课程内容涉及信息组织的各个方面,知识范围比较广泛。自学者应在全面系统学习各章节内容,深刻领域信息组织的理论;识记信息组织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技能。

2.本教材共11章,各章内容相对独立又有一定的关联,形成了信息组织的基本原理、信息描述、分类法与分类标引、主题法与主题标引、自然语言标引与检索等知识模块,建议学生在自学时一个知识模块所涉及的几个章节应该串起来学习,以便加强整体上的把握和理解。

3.信息组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自学时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增强感性认识,切忌死记硬背,通过应用实践操作来更深刻地领会教材内容,将知识内容转化为自身的素质,以提高自己的信息组织实践能力。

五、应考指导

1.如何学习

2.如何考试

卷面整洁非常重要。书写工整,段落与间距合理,卷面赏心悦目有助于教师评分,教师只能为他能看懂的内容打分。回答所提出的问题。要回答所问的问题,而不是回答你自己乐意回答的问题!避免超过问题的范围

3.如何处理紧张情绪

正确处理对失败的惧怕,要正面思考。如果可能,请教已经通过该科目考试的人,问他们一些问题。做深呼吸放松,这有助于使头脑清醒,缓解紧张情绪。考试前合理膳食,保持旺盛精力,保持冷静。

4.如何克服心理障碍

六、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七、对考核内容的说明

1.本课程要求考生学习和掌握的知识点内容都作为考核的内容。课程中各章的内容均由若干知识点组成,在自学考试中成为考核知识点。因此,课程自学考试大纲中所规定的考试内容是以分解为考核知识点的方式给出的。由于各知识点在课程中的地位、作用以及知识自身的特点不同,自学考试将对各知识点分别按四个认知(或叫能力)层次确定其考核要求。

3.按照重要性程度不同,考核内容分为重点内容、次重点内容、一般内容,在本课程试卷中对不同考核内容要求的分数比例大致为:重点内容占60%,次重点内容占30%,一般内容占10%。

八、关于考试命题的若干规定

5.要合理安排试题的难易程度,试题的难度可分为:易、较易、较难

必须注意试题的难易程度与能力层次有一定的联系,但二者不是等同的概念。在各个能力层次中对于不同的考生都存在着不同的难度。在大纲中要特别强调这个问题,应告诫考生切勿混淆。

6.本课程考试命题的主要题型一般有: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应用题,其中应用题可能涉及著录项目识别题、叙词款目项识别题、词间关系构建题、索引编制题等题型。

参考答案:C

2.由一个中心编目机构进行编目,想其他机构提供编目数据的编目方法,称之为()

A.共享编目B.集中编目

C.复制编目D.联机编目

参考答案:B

参考答案:选择

参考答案:《杜威十进分类法》

联机编目

参考答案:

1.著录识别题:以下是某一图书馆图书目录卡片,请根据图书著录格式分析题中标注各项的含义。

THE END
1.中国知网数据库广州新华学院“中国知网系列数据库”产品为一系列大规模集成整合传播我国期刊、博硕士学位论文、工具书、会议论文、报纸、年鉴、专利、标准、科技成果等各类文献资源的大型全文数据库和二次文献数据库,以及由文献内容挖掘产生的知识元数据库。各全文数据库产品是1996年以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陆续批准正式出版、面向海内外发行的国家级电子https://library.xhsysu.edu.cn/info/1491/4169.htm
2.正版资料免费资料大全,专家解答解释落实jf67.44.94国家图书馆作为中国最大的图书馆之一,拥有丰富的数字资源,用户可以通过国家图书馆官网(http://www.nlc.cn/)免费访问数百万册电子图书、期刊论文、学位论文等,国家图书馆还提供了多种检索方式,如关键词检索、作者检索、主题检索等,方便用户快速找到所需资料。 https://5g.cshuijitang.cn/post/608.html
3.实验室资源网批量标准查新指南资源网推出的标准查新工具支持:批量查新,邮件提醒并生成查新文件,快速实现标准有效性查新。 标准查新可获取最新查新信息,包含但不限于:标准状态,代替标准,范围,日期等。代替传统手动查新,减少人工比对错误率,提高查新效率。 查新服务注册【资源网】即可享永久免费使用权益!!! https://www.labr.cc/news/detail/634.html
4.探索字体识别技巧:从基础分类到文化影响的全面指南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字体,无论是在书籍、广告还是网络上。字体不仅仅是字母和符号的组合,它们传达着不同的情感和风格。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怎么识别字体,帮助大家在海量的信息中找到自己喜欢的那一款。 首先,了解字体的基本分类是很重要的。字体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衬线字体和无衬线字体。衬线字体https://news.huochengrm.cn/cyzd/6975.html
5.科学网—圕人堂话题:什么样的图书馆是好的图书馆?(1)2024年12月10日,圕人堂发起“什么样的图书馆是好的图书馆?”话题。开篇为《什么样的图书馆是好的图书馆?》(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1463641.html), “理一分殊:图书馆多样性与未来学术研讨会暨CADAL项目年会”,杨新涯先生作《初论以科学评价为导向图书馆治理体系现代化》报告,报告中提出什么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1464387.html
6.logo设计语汇,落实迅速精选RWR版?GJU86百科此内容可能涉及一款快速精选的logo设计服务,名为“RWR版?GJU86”。摘要如下:RWR版?GJU86提供迅速落实的logo设计语汇服务,专注于高效设计解决方案。 创新视觉语言,RWR版GJU86:LOGO设计中的迅速精选与落实之道 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LOGO已经成为企业、品牌乃至个人形象的重要标识,一个好的LOGO设计,不仅能够传达出http://good.qywzy.com/post/13159.html
7.《中国图书馆分类法》除了采用汉语拼音字母和阿拉伯数字作为标记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的分类号采用了( )体系。 A.拼音字母+数字 B.英语字母+数字 C.全部拼音字母 D.全部数字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中图法》的标识符号是汉语拼音字母与阿拉伯数字相结合的混合制号码。() 《中图法》的标识符号是汉语拼音字母与阿拉伯数字相结合的混合制号码。() https://www.xuesai.cn/souti/C22C0B93.html
8.图书的分类法与主题法图书分类是图书馆将图书数据采购入馆后,由于搜藏的图书数据过于繁杂,因此图书馆都会依据图书分类法,将图书数据依其内容主题的不同,分别归类,给定分类号,以作为图书馆图书整理和提供利用的工具。 二.图书分类法 图书分类法是图书馆为了方便图书收藏和借阅而采取的一种分类方法。一般分类法分为: https://www.douban.com/note/345637493/
9.《标志》教学设计15篇树标识 保护大自然 《标志》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认识生活中常用的标志,了解标志的名称、作用、组成、含义。 2、通过搜集资料、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方法来认识并设计标志。 3、培养学生的研究、动手能力,激发他们探究、创造的欲望。 教学重点: 认识生活中常用的标志,培养学生调查研究的能力,小组合作设计标志。 https://www.ruiwen.com/jiaoxuesheji/7676319.html
10.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读者指南读者可以看到在图书的书名页上有一个标签,上面有一组由字母和数字组成的号码,这组号码就是索书号。我馆的索书号由中图法的分类号和著者号两部分构成。索书号是确定一本图书所在架位的依据。了解了索书号,就能准确迅速地找到自己需要的图书。分类号是反映图书资料所属学科内容的分类标识符号,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是https://www.gtxy.cn/tsg/dzzn/content_2100
11.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原称《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是我国建国后编制出版的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综合性分类法,是当今国内图书馆使用最广泛的分类法体系,简称《中图法》。《中图法》初版于1975年,1999年出版了第四版。修订后的《中图法》第四版增加了类分资料的类目,并与类分图书的类目以“+”标识进行了区https://baike.sogou.com/v6018445.htm
12.分类检索语言LTD知识百科增长黑武器CC分类法突破了列举式分类表的框框,采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从概念、语词、标识符号等方面编制成的一种分类体系。CC从第5版之后同时发布两个版本——基本分类表和专业分类表。 4.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图书分类法 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人大法”,是我国第一部新型的图书分类法,1953年出第1版。“人大https://ltd.com/article/5374114204892065.html
13.《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中图法》)用的是()标记符号类型?《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中图法》)用的是()标记符号类型? A、单纯数字号码 B、单纯字母号码 C、希腊字母 D、混合号码 正确答案:混合号码 点击查看答案http://www.ppkao.com/wangke/daan/ee355680725246898dd12453a8d9e7c0
14.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中,与大类标记符号K对应的大类名称为。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中,与大类标记符号K对应的大类名称为。A.社会科学总论B.文化、教育C.历史、地https://www.netkao.com/shiti/70893/142200414100.html
15.《中国图书馆分类法》采用混合号码,即汉语拼音字母和阿拉伯数字相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中国图书馆分类法》采用混合号码,即汉语拼音字母和阿拉伯数字相结合的符号作为分类号。A.正确B.错误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考试题库练习。一分钟将考试题Word文档/Excel文档/PDF文档https://www.shuashuati.com/ti/400c31a87378425582db0668cf08957f.html
16.《信息检索与利用》知识点20093修改.DOC1,体系分类法体系分类法是直接体现知识分类的等级制概念标识系统,它通过对概括文献信息内容及其某些外部特征的概念进行逻辑分类和系统排列而构成。我国常见的体系分类法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中图法)、《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分类法》(简称科图法)、《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人大法);国外常见的体系分类法有http://read.cucdc.com/cw/83035/70782.html
17.消防常识应知应会(通用6篇)“中图法”是《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的简称,是我国建国后编制出版的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综合性图书分类法,始编于1971年,自1999年第四版起更名为《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不变,英文译名为ChineseLibraryClassification,英文缩写为CLC。 3.5分类号 分类号是按文献的学科知识属性揭示和组织文献,依据一定的分类工具(https://www.360wenmi.com/f/filengro9555.html
18.信息组织知识点《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五分法”马列、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综合性图书 3.1信息描述 目的是为了信息检索的需要,因此传统的信息描述语言也称为检索语引语言。 信息描述包括对信息外部特征的描述和对信息内容特征的标引,从而形成不的索标识以提供多途径的信息检索服务。 https://www.jianshu.com/p/9cdf0ce60e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