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说明: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时代。为了让学生初步感知现代社会信息量越来越大,信息传递的速度越来越快,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广。同时教会学生搜集和整理信息,开展了这次辩论赛。辩论赛要求学生能明确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能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论证自己的观点。
辩论赛流程:
1.正方一辩陈述立论(3分钟)
2.反方一辩陈述立论(3分钟)
3.正方二辩选择反方二辩或三辩进行一对一攻辩(1分30秒)
4.反方二辩选择正方二辩或三辩进行一对一攻辩(1分30秒)
5.正方三辩选择反方二辩或三辩进行一对一攻辩(1分30秒)
6.反方三辩选择正方二辩或三辩进行一对一攻辩(1分30秒)
7.正方一辩进行攻辩小结(1分30秒)
8.反方一辩进行攻辩小结(1分30秒)
9.自由辩论(双方各5分钟)
10.反方四辩总结陈词(4分钟)
11.正方四辩总结陈词(4分钟)
12.观众提问(双方各回答两个观众提问,每个问题1分30秒)
辩论赛过程:
主持人(尤介):
老师们,同学们,我们刚学习第六单元,主题就是“走进信息时代”,我们是网络的受益着,同时也被网络困扰着。今天,我们五(1)班就来场激烈的辩论赛。我是本次辩论会的主席,尤介。
支持人(余老师):
我是本次辩论会的特邀资深主持人,这场别开生面的辩论会将由我和尤介共同主持。我们合作愉快(和尤介握手)
本次辩论会的主题就是“小学生上网利与弊”,正方认为小学生上网利大于弊,反方认为小学生上网弊大于利。那么小学生上网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那就看他们的精彩辩论了。我们敬请期待!
很高兴,由我为大家隆重介绍在我右手边的是由正方代表,他们的观点是“上网利大于弊”四位辩手分别是:正方一辩樊佳玮人高马大,女中豪杰。二辩余依依古灵精怪,能言善辩。三辩汤捷心宽体胖,思路通畅。四辩吴晚亭亭亭玉立,落落大方。(吴晚亭起立:正方四辩吴晚亭带领队友据理力争,坚持到底。谢谢大家!)
主持人(余老师):
那还等什么,比赛开始吧。首先有请正方一辩樊佳为我们打响第一枪。
一、正反方理论陈词
正方一辩:(樊佳玮)
老师们,同学们,对方辩友们,你们好!
我方观点是:小学生上网利大于弊,我将从以下几点阐述我方观点:
第一,小学生上网,有助于早期智力开发。
十指与电脑的配合联动,孩子对计算机网络多种功能的运用,有助于提高孩子的智力、技能和智能,而智力、技能和智能是体现人的素质的三大要素。因此,中小学生上网本身不仅非常必要,而且只要引导和控制得当,确实大有好处。你难道想错过你的智力早期开发吗
第二,上网有助于拓展孩子的知识领域,通过网络获取广泛的新的知识。长期以来,我们比较重视专门人才的培养,而忽视各种知识的整合,因此,素质教育战略很难完善,在许多领域,缺少复合型新人文学者,直接影响各行业的发展。因此,从小培养我们对多种知识的复合,不仅有助于素质教育的提升,而且对21世纪的人才战略具有重要意义。还有,上网人口比例提高,有助于加快社会信息化进程,而这个进程,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上网发E—mail,使我们从小树立电子信函、电子写作的意识,可节省大量木浆纸,提高环保水平;作为祖国的未来的我们,能树立电子商务意识,提升整个民族的素质。学好电脑,还有助于激发我们的创造性。难道你又愿意错过网上拓宽你知识的机会吗
第三,小学生上网可以知道很多的丰富资源和信息。网络也是一位很好的老师,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脑会越来越先进,用途也越来越广泛。它的出现给我们带来许多变化,人们可以用电脑运算、精确书写。难道这么好的老师你不想拥有吗
通过网络,我们可以及时地知道一些最新的新闻;通过网络,我们可以在短短几小时内访遍全国各地的小学,在网络图书馆里查询我们所需要的资料,有了问题可以随时通过电子邮件请求老师指导。这难道不好吗难道以上的上网好处还不足以证明:小学生上网利大于弊了吗!谢谢!
是呀,说得太棒了!原来上网有这么多好处呀
林哲浩:不,我方并不这么认为。
好,有请反方一辩做理论陈词,并做有力反击!
反方一辩:(林哲浩)
刚刚我们一起凝听对方一辩的慷慨陈词,对方辩友仅仅看到小学生上网的一点点好处,可忽略了,对我们小学生来说上网隐藏着巨大的威胁和伤害!我方坚信:小学生上网是弊大于利的!请听以下理由:
第四,上网容易交一些不三不四的朋友。人有千面,网上也有许多不三不四的人。正因为网络的虚拟,才使得我们交友容易被迷惑。长期与这种人打交道,不仅会影响学习,还会沾染上坏习气。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呀!。
关于我方坚信的:小学生上网弊大于利这个观点,将由我方二辩、三辩作进一步的阐述。”谢谢大家!
主持人(余老师):谢谢双方一号辩友给我们的精彩陈述。现在请双方辩友对一辩友的陈词做补充说明。先请正方二辩先发言。
二、正反方二、三辩友攻辩
1.正方二辩(余依依):我方认为上网有利。网络带给人类的好处可谓是数不胜数,网络的出现是现代社会的进步,科技发展的标志。人类已步入信息时代,网络已进入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贴近我们小学生,邓小平爷爷也说: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
小学生上网可以知道很多的丰富资源和信息。远程教育就是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教育组织之间主要采取多种媒体方式进行系统教学和通信联系的教育形式,是将课程传送给校园外的一处或多处学生的教育。就拿2019年的非典来说吧,那时候广州、北京一些学校不得不停课。为了实行同步教学,就有人开通了网校。这难道不是网络的好处吗
2.反方二辩友(余童):大家好!刚刚对方辩友夸夸其谈,列举了许多上网的好处,我方并不否认上网有利,但有利就利大于弊了吗吸烟能提神,难道就说,吸烟就利大于弊了吗
难道你们愿意孤独和沮丧吗
3.正方三辩(汤捷):对方辩友,难道你们没听说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吗难道你能说水不好吗我们的课文中就有这样一个故事讲美国的12岁男孩桑恩在进入网络聊天室时,发现了在芬兰的一位女孩苏姗发出的求救信号,通过网络救出了远在千里之外的苏姗,挽回了一条性命。这不要归功于网络吗我们不能因为网络的一些弊,就掀翻人们的成果,这相当于因噎废食。要知道,这是科学家们心血的结晶,是国家的财产。
主持人(尤介):我们看到了,我们正反双方辩友是针尖与麦芒,现在请正方辩友做攻辩陈词。先有请正方一辩总结陈词。
三、正反方攻辩总结陈词
正方一辩(樊佳玮)总结陈词:
所以我方坚信:小学生上网利大于弊。
主持人(余老师):可见正方是内力深厚呀!我们反方可要有四两拨千斤的功力才行哦!
反方一辩(林哲浩)总结陈词:
好,请听我们用事实说话吧!我们经过以上的交流和思想的碰撞,可以看出我方的观点非常明确,那就是:小学生上网弊大于利。我的总结如下:
二、互联网使许多青少年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脱离现实,也使一些青少年荒废学业。
三、互联网中的不良信息和网络犯罪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安全构成危害和威胁。当前,网络对青少年的危害主要集中到两点,一是某些人实施诸如诈骗或性侵害之类的犯罪;另一方面就是黄色垃圾对青少年的危害。据有关专家调查,因特网上非学术性信息中,有47%与色情有关,网络使色情内容更容易传播。据不完全统计,60%的青少年虽然是在无意中接触到网上黄色信息的,但自制力较弱的青少年往往出于好奇或冲动而进一步寻找类似信息,从而深陷其中。看看,这些可怕的事实面前,还不足以表明小学生上网弊大于利了吗谢谢大家!
主持人(尤介):让我们赶紧进入精彩的自由辩论吧,我们拭目以待!请正方辩手心宽体胖,思路通畅的汤捷同学先发言!
四、正反方自由辩论
1.正方(汤捷):亲爱的主席,对方辩友们,你们好!既然对方辩友觉得上网是不好的,那么请问对方辩友有哪一位没有上过网呢既然要坚持自己的观点,就要带头!如果对方辩友认为上网不好的话,那为什么你们还要上网呢我们小学生仅仅是针对找资料、学习这方面来上网,难道这也有错吗
2.反方(曾俊杰):现在因为上网过度而引发的疾病并不少,像“上网综合征”等等,对方辩友对此又如何解释呢
3.正方(樊佳玮):诸如“上网综合征”等等疾病的确是有一些,但是,对方辩友,你们难道没有上过网你们上过网,又为什么没有得“上网综合征”呢我们小学生还是有一点自制力的,不会上网过度,因此,这类的疾病不会发生在我们身上!
5.正方(余依依):我们上网并不一定是去查一些资料,但是难道游戏就没有好处了吗不知对方辩友是否玩过一款名为《牧场物语》的游戏,在这款游戏里,你需要自己经营一个牧场。这样从小培养我们的责任感,难道有弊处吗
7.正方(余依依):有人说:二十一世纪的人要掌握三种基本的生活技能“上网、开车和讲外语”。其三种缺一不可。
8.反方(林哲浩):对方辩友请你注意,我们可还是小学生,难道你现在开着汽车上路。交警会同意吗所以我们小学生的任务应该就是好好学习呀!
这也有力地说明,小学生上网是弊大于利的。
9.正方辩友(余依依):既然小学生上网弊大于利,那么我们小学生为什么还要开始微机课教我们上网呢!
10.反方辩友(曾俊杰):我们学习上网,是为了查找资料,网上学习。可是小学生上网都是在学习的吗
11.反方辩手:(余童)
请问,你们认为我们小学生能控制住自己而不去玩一些小游戏吗许多小学生往往打着查找资料的旗帜,去玩一些游戏,甚至做一些小学生不应该做的事。因此我方认为,小学生上网弊大于利。
12.正方辩手:(余依依)
我们小学生可以在家长的陪同下上网呀,这样我们就不敢玩游戏了,真正让网络为我们的学习服务。
这样的上网难道你能说小学生上网不是利大于弊的吗
13.反方辩手:(曾俊杰)
请问──你觉得家长会时时陪着我们吗老虎也有打盹的时候呀!再说现在我们的父母都要工作,不可能每时每刻都看护着我们呀!所以小学生还是少上网的好!
14.反方辩手:(余童)
当我们想要玩游戏时,假如家长不让,有些人就可能去偷钱,然后上网吧。这样,我们会误入歧途,我们的前程将毁灭。所以我方认为,小学生上网弊大于利。谢谢大家!
五、正反方总结陈词
正方四辩吴晚亭总结:
谢谢主席!对方辩友、老师、同学大家好!首先,我想针对对方辩词做一些分析。不可否认,对方辩词精彩绝伦,但真理不是修饰而成的,对方辩词中的漏洞依旧清晰可见:今天,对方辩友罗列了大量的例子,不惜夸大其词地说小学生上网如何坏,如何坏!可对小学生上网带来的一系列利处轻描淡写。
这种不尊重事实,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或者说一叶障目的态度,的确无法令人恭维!其次,我想针对此次辩题做如下分析:
一、我们将成为明天的建设者,我们肩上担负的是托起未来的重任。我们的任务是跟上时代的脚步。及时掌握科学技术。我们的年龄也使我们对新生事物既充满好奇,又缺乏自制力。因此,他们的生活离不开老师、家长的领导,他们的世界时时处处受到来自社会、学校、家庭的保护。
二、网络有着其他事物所不可替代的优势:它可以打破时空界限,使人们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能进行相互交流,可使信息处理更系统,全面。使信息流通更及时、便捷,所以教育选择了上网,世界选择上网。这是一个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人才竞争成为世界竞争的主流,教育面临改革。而网络的出现,无疑成了教育改革的好帮手。面对网络这个五彩缤纷的空间,我们可以轻松自由地听名师讲座,可以身临其境地畅游奇妙太空,我们学习不再仅限于书本,我们也逐渐拥有了更高的科学素质。
当然,我方也不否认网络存在弊端。因为任何一个新生事物都有利有弊,但正如我方辩友所证明的,如果人们更广泛接触到的是事物有利的一面,我们又怎能说是弊大于利呢这就像吃鱼一样,我们有时会被鱼刺卡住喉咙,但我们就不吃鱼了吗不会。因为鱼刺卡喉咙只是偶尔,如果小心,可以避免这些情况。小学生上网也一样;所以我们完全有理由,也有信心地说:小学生上网利大于弊!我在这里呼吁:不要将我们一网打尽,因为我们是一往情深哪!谢谢!
反方四辩周琳总结:
我在这里不得不再次重申,小学生上网弊大于利,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陈述我方观点:
2.万一你要是无法抵制网瘾,还有许多诱惑,你会无法自拔.现在可能不会觉得,等觉出来已经晚了。
5.网上还有很多不好的东西,例如:暴力,谣言……所以,上网是有害的,以上种种说明,小学生上网弊是大于利的。面对我们的伙伴自投罗网而一往情深,我们也呼吁:该下网时就下网,清清爽爽好时光。谢谢大家!
主持人(余老师):这真是一场别开生面的辩论赛呀!
主持人(尤介):谢谢,辩友们精彩的发言。
主持人(余老师):相信在坐的同学们对小学生上网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也想一吐为快吧谁先来说说
六,全班互动,自由辩论
主持人:随机点拨,我们现在一起来听听评委老师是怎么说的吧!
学生评委组:宣布获胜方和最佳辩手,并简单说明理由!
主持人(尤介):最后,让我们一起学习:
《全国青少年文明上网公约》
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
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课后反思:
其实这次的辩论会在准备时,我是从零开始的,是一次全新的学习过程,从辩论的流程,辩论的规则,从辩论赛的辩词,都是自己在摸索,和孩子磨合。可喜的是,付出着!快乐着!
孩子们是第一次,我也是第一次。所以在展示辩论会时还有许多遗憾,特别是该出彩的自由辩论,因为没有过多的预设,稚嫩的孩子们应变能力有限,所以这个“辩”演绎得不够,学生评委临场发挥也显紧张,全场的互动也不是特别热情。但是,我知道孩子们努力了!
辩论赛结束了,学习没有结束。孩子们对辩论这个话题意犹未尽,听吴晚亭的家长说,孩子现在可喜欢和她辩论了,还据理力争呢!她妈妈是一位老师也做律师兼职,孩子还和她辩论法律问题呢!同学们之间有时也会提出一个话题进行辩论辩论。他们还会向我汇报辩论的过程,看见他们脸上的幸福微笑,我也醉了……
六年级时,语文课本中也有安排辩论赛,我们期待更多精彩!
星期五,上午我们迎来了盼望已久的辩论赛。
这次的辩论题是小学生上网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我自己认为是弊大于利。我就报名参加了是反方一辩,任务是阐述我方观点。
老师吩咐布置场地,大家都兴奋起来,搬桌子的搬桌子,扫地的扫地,异常兴奋。我们这些辩者也在做准备工作,准备下节课要说的话,大家都忙碌着。
一会儿场地布置好了,辩论就拉开了序幕。
正,反各座一方。主持人用她那娓娓动听的声音开场了,我开始紧张了,心里有些慌。先是正方阐述了她们的观点。接下来就是我说了,我心里就像在翻江倒海似的,心里想着——淡定。过了一会,慢慢的好些了,最后我完成了我的任务,仔仔细细阐述了我方的观点。辩论越来越精彩了,大家都不逊色,这场辩论所谓是唇枪舌剑啊!
下面这一场也是高手过招,互不相让。特别是我们班的那个男同学周一刚,平时不怎么说普通话的今天却如同小溪流水般的说出了标准的普通话,让人大吃一惊。
辩论完了,老师说我们的这次辩论很好,大家都表现出色,下次还举行。
辩论就在老师的总结声中结束了,但我还有些舍不得,仍然沉浸在辩论中。等待下一次辩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