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教育的作用范文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书法教育的作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一、书法训练有利于加强思想品德教育

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是学校整个教育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中,爱国主义又是必须放在首位的。它不仅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也是学生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所要求的。对特殊儿童来讲,由于他们自身生理和心理上的某些缺陷,使其在观察能力、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等方面较正常的儿童弱得多。只通过单一形式的空洞说教、读报纸、听新闻的方法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特殊儿童不乐于接收,也难以接受,很难达到其教育目的。只有通过多种生动活泼的形式、直观形象的手段才能吸引特殊儿童,激起他们的兴趣。书法是我们国家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的标志,是我们民族的无价之宝,世界上的其他国家难以达到的“国粹”。教师组织学生参与书法、欣赏书法,使他们自然而然地感到祖国的伟大且自己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从而激发学生有信心学好这门课程,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体会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书法训练与汉字教学相辅相承

学习书法要有牢固的汉字知识,而书法的学习又是书写汉字、掌握汉字的有力手段,二者具有相辅相承、相互促进的辨证关系。我们知道,特殊儿童有注意力不集中、知觉速度慢、范围狭窄、记忆力差、容易遗忘等特征。对他们的教育方法必须是生动、形象、直观、多样,做到教中有学、学中有玩。让学生拿起毛笔,通过手的触觉、眼的观察、直接书写,手眼并用,调动他们的多种感官,既容易做到,又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要使学生写好字,首先要培养他们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执笔方法),再教学生写好五种基本笔画(即点、横、竖、撇、捺)和笔顺规则,调动他们的写字积极性。当学生开始写合体字时,我要求学生在米字格中间把字的间架结构写匀称,布局合理。在教学中多引导学生仔细分析字型,该怎样搭配才能使写出来的字规范、整齐、结构紧凑。例如,写“告”字时,教学生记忆“一口咬断牛尾巴”;写“想”字时,把它分成“木”、“目”、“心”三部分来写。这样,把复杂的字简单化、抽象的字趣味化,使学生容易识别和记忆,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每次课教学生写的字不宜过多,否则会顾此失彼。

三、书法训练有利于矫正缺陷,培养学生意志

四、书法训练有利于提高审美意识,培养一技之长

关键词:书法艺术教育;小学生;品格养成;作用

一引言

我们从小就知道“字如其人”这一词,我国自古就有字如其人这一说法,意思是书写行为可以投射出人的性格、心理、情绪、能力等方面的信息。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书法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很大的。因此,正确合理的书法教育对一个人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目前很多小学都开始重视书法教育,不仅仅停留在书法字形,更是通过书法理论的阐述让学生明白字如其人的真正道理。

二人格与书法

三书法教育在小学生品格养成中的作用

书法作为我国国粹,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用书法艺术教育来培养小学生的人格是小学书法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人格培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作,需要多方面的协同实施,书法特有的内涵可以有效帮助小学生人格的养成,以下是书法在小学生品格养成中的作用[2-3]。

(一)细心

自古以来,我国很多国人都修习书法以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经过数千年的沉淀,书法艺术中的内涵和精神已经十分丰富。因此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学生必须细心的学习,深刻的体会。书法的风格多种多样,有笔意瘦挺,体势劲媚的,有放而不流,拘而不拙的,有八方平正,翰墨洒脱的,但是这些书法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无论何种气象,在进行书法的时候,必须细心运意,集中精神,如果不能细心的练习书法,那么无论何种风格的字体,都无法体会到其精髓,练习好。在每次下笔之前,练习者必须细心地体会,在心中仔细的描摹一遍,做到胸有成竹然后再下笔,这是练习书法最基本的要求,书法对于细节的要求很高,一丝一毫的细节都可能影响到书法整体的风韵,所以在练习书法的过程中,学生细心的品质会得到很好的锻炼,会锻炼他们仔细观察,细心思考的能力。小学生练习书法的时候,需要大量的临摹,在临摹的过程中,就需要细心地观察书法的特点,仔细的体会书法的内涵,如果不能做到细心,那么学生一定练习不好书法,所以在练习书法的过程中,学生会越来越细心[4]。

(二)耐心

(三)恒心

(四)拓宽艺术视野,提高鉴赏水平

(五)至理明心、人书俱佳

(六)下笔不苟、精益求精

练习书法离不开笔墨纸砚,漫漫历史长河中关于笔墨纸砚的典故知识也有很多,在练习书法之前,学生需要准备好合适的工具,从开始就养成良好的书法习惯。小学生自己的鉴别能力还比较弱,教师应该帮助他们选择合适的书法工具以及临摹字帖。教师应该让学生静下心来,排除心中的杂念,专心、细心的书法,细致入微的观察书法的特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都会有所提高。书法笔画的提按、顿挫、轻重、徐急、藏露、方圆、曲直,用墨的干湿、浓淡,结构中点画合理搭配、偏旁比例等等都需要学生在长期的练习中逐渐的熟悉、体会,技巧越来越熟练,这个过程是漫长而单调的,长期练习书法,学生意志力将会更加坚强,形成,细致认真,精益求精的优秀品质。

四结语

通过书法教育,不仅可以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将书法文化发扬光大,更对小学生的新型品格有很大的影响,能够促进小学生教育质量的提高。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和教师要注意教学方式,不仅仅停留在书法表面上,要引导学生理解书法,通过书法学习优秀的品质,实现人格培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白羽.书法艺术教育在学生品格养成中的价值探寻[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29(10):96-98.

[2]周沃涛.实施书法艺术教育的有效策略[J].新校园旬刊,2016,(2):12-13.

[3]达彦生,和清.浅析高校非专业书法艺术教育的功能[J].知识经济,2014,(12):137-138.

[4]林婥琴.现代书法艺术教育的价值嬗变——以小学书法艺术教育为研究视阈[J].艺术探索,2014,(2):60-61.

[5]闫生杰.中国传统书法艺术教育课程在小学书法课堂教学中的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6,(11):34-35.

关键词:艺术教育;均衡发展;积极作用

当代大学生是我国未来社会建设与发展的接班人,其综合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未来我国的综合实力的提升,因此,近些年我国政府大力提倡科学发展观、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目标。这一目标的提出,标志着我国高校要进行一些重大的改革措施,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将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放在首位,并且,将艺术教育充分的融入到大学生的教育过程当中。

一、艺术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艺术教育是学生在整个教育阶段中不可替代的,是其他类型的教育工作无法实现的。通过对党的教育方针以及个人全面发展需要的深入分析,充分的认识到艺术教育在教育均衡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一)艺术教育有利于人的健康发展

从小到大,美术课都是不可缺少的,美育是教育方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美育则主要是通过艺术教育得以实现的。艺术教育在诸多的教育形式中有着其独特的功能,不仅可以促进人们的健康发展,还能够使人格得到美好熏陶,使得人们更加的健康与美丽。在进行艺术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美术、音乐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身心愉悦的情况下,感受美感的存在,接触高雅的艺术,提高人们对事物的审美水平,摒弃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及生活品质。

(二)艺术有利于人的情感培养

艺术作为一种高雅的事物,在我国古代都是那些王公贵族所追捧的东西,主要是对人的精神世界进行熏陶。对于当时的老百姓而言,就是一种奢侈品。时代的进步,让艺术走入了寻常百姓家。并且,在人的情感培养中起到了关键作用。艺术教育不仅能够培养出人的坚强意志,更能够有效的增加人们的责任心和上进心,并且,对现实中的情感、观点和看法进行独特的判断。

由于艺术教育主要是通过一种直观的、形象的教学方式进行艺术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在接受艺术教育的同时充分的感受到大自然带来的美感,并真实的体会出其中表达的情感。因此,艺术教育成为培养学生情感的重要方式之一。

(三)艺术教育有利于人的社会适应

随着社会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变得紧张而忙碌,竞争压力日趋严重,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已经成为人们急于解决的重要问题。艺术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是人们以一定的方式结合起来共同进行的。在艺术活动中折射出人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又不乏有其个性张扬,在艺术实践和情感的表露中互相认识、相互合作,成为交流的重要形式。通过艺术教育,可以将人的烦恼、紧张、压抑等不良情绪解脱出来,是亲和、亲情、友情的纽带,创造其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增进人的情感交流,改善人际关系,使之适应社会。

二、艺术教育是教育均衡发展的积极作用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艺术教育的价值在教育均衡发展中地位日益凸显出来。在实施全面发展的进程中,就是让受教育者接受艺术教育,让艺术教育的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的价值得以实现,这是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标志。在教育均衡发展中,要发挥艺术的认识功能。艺术本身就是对现实生活的全面能动的反映,通过艺术教育可以获得不同程度的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有助于人的智能的形成,情感的发展,意志的培养,在学习与实践中,不断加深对所需知识的了解,提高掌握知识的能力。在教育均衡发展中,要发挥艺术的教育功能。艺术的教育功能不同于单纯的说教,是通过其形象的感染力体现教育的功能。艺术教育发挥了形象性、直观性、情感性的特点,让学生在艺术课程的学习中感受到美的形象与内容的统一,成为德育渗透的重要载体;成为有效促进学生智力发展、能力提高的重要途径;艺术教育有助于调剂紧张的学习生活,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三、小结

时代的进步,不仅体现在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更要从整个国家的综合实力进行衡量。艺术是全世界各国都认可的一种高雅文化,是衡量一个国家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重要标准,是反映一个国家文化底蕴的重要标志。因此,艺术教育在对全民的教育过程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不仅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还能够培养人们的创新思想,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审美理念。并且,对于我国的未来精神文明建设将会产生重大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建用.基于“艺术批评”的高校艺术教育策略探微——乔治·吉伊根艺术教育理念的启示[J].高教研究与实践,2011,04

[2]王立源.中国近现代艺术教育对当今高师艺术教育的启示[J].黄河之声,2010,05

[3]许蕾.走向综合化的艺术教育——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建构的有效途径[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9,02

关键词:教育数学教学作用

现代教育理论注重素质教育,数学教学尤为特出,数学教学用其独特的形色体现出教学理念,如何让中学数学教学在整个中学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关键在于拥有正确的观念和如何去有效地实行两个方面。本文着重从以下几方面阐述。

1.中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与素质教育

2.实行中学数学有益于中学教育的新理念

【关键词】道路交通运输;区域经济发展;作用

道路交通通常是指以道路作为基础设施、以汽车作为主要载运工具的运输方式,涉及市内、城乡、城间道路旅客、货物运输等方面。道路运输以其快捷灵活,覆盖面广的特点成为区域内或区域之间实现全方位联系的纽带,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从微观方面来看

1.1降低企业交易成本和生产成本

道路交通设施的建设和运输状况的改善,可以缩短运输相对距离,降低企业的运输成本,尤其是交通运输作为主要成本发生点的企业,交通运输降低其运营成本的状况更为明显。当某地区具备良好的交通状况时,资本和人才就会流入,本地生产要素的成本就会降低。交通设施服务同样降低了交易费用,便利的交通状况可以使企业间的物资、信息、人才、商品等的交流更为快捷、方便。交通运输和通讯技术的进步大大降低了企业的仓储费用,从而使生产者在商品贸易中对消费者的需求变化做出更快速的反应。

1.2优化企业的物流规划和生产布局

区域交通的发展是物流业发展的载体。交通对企业发展战略与物流体系的影响主要是区位的相对改变,由于交通条件的改善,企业与原料市场或者与需求市场的相对距离改变,由此影响到企业战略布局。国内外许多成功的经验表明,一条高速道路就是一条隆起的经济带。一条高速道路从建成的那一天起,就将以明显的优势,迅速成为该区域内的一条主要经济增长极,不仅能够加速区域内人流、物流、信息流的体内循环,而且还会通过支线将区域内各个经济单元连接成一体,可以带动跨区域的体外循环,所以企业最初的选址、布局要考虑交通便利性,当企业开始运作,交通的改善也可以给企业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

1.3提高企业组织效率

道路交通运输提高了其他要素(劳动力和其他资本)的利用率,增加其他生产要素的获利能力。本地生产要素的组织效率提高,生产的成本和交易费用将会降低。便利的交通条件使得生产要素有效率的流动到需要的企业,提高企业的组织效率。流通环节的改善,不仅扩大了企业的市场范围,而且对企业产品的数量和种类提出了新的需求,市场竞争的需要促使企业重新调整组织效率,以适应市场需要。所以当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的效率的提高都会引起连动反应,推动其它环节的发展,从而推动整个企业的进步。

1.4激活沿线资源,拉动沿线土地升值

道路的修建,交通设施的改善对沿线资源有一个明显的激活作用,尤其是对旅游资源和土地资源。根据区位理论,交通运输会改变一个区域的区位,而区域相对位置的改变将影响土地价值。在交通改善以前,这些旅游资源和土地资源由于不能与其它资源要素达成良好的匹配,而一旦与这些资源结合,这些潜在的价值就迅速转化为市场价值。而且这对于落后地区的作用更为积极,当落后地区的交通设施和运输条件改善后,旅游和土地资源可以更好被利用,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2从宏观方面来看

2.1促进区域均衡发展,消除地区经济发展差异

增长极理论认为经济发展不可能在各地区同时出现或按同一速度平衡发展,而是在不同的地区按不同的速度不平衡发展的。道路交通运输的发展,使发达地区的资金、人才、技术、先进管理经验等区域经济发展必备因素向落后地区进行扩散,整合区域内原有资源,带动落后地区的发展。道路建设项目能推动与之有关的各项生产的发展,道路建设项目资金的投放,必然会在社会生产中引起连锁反应从而带动一系列部门和行业的发展。道路项目建成后,还可以带动流通和分配领域中经济事业的发展,道路项目建设增加了所需初级产品的需求,促使其生产达到一种规模经济,在各个领域引起连动,推动其它行业的进步。

2.2优化沿线地区的投资环境

2.3改变产业布局,促进结构升级

2.4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村发展

关键词:发挥;学校图书室;教育作用

一、丰富图书室的图书品种

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1.美化阅览室环境,吸引学生

2.强化图书室服务意识,走进学生

图书室管理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所谓以人为本就是要以满足人的需求、实现人的价值、追求人的发展为价值取向,以充满人文关怀,体现美与和谐的形式来开展图书室活动。这一理念体现在图书室服务上,就是“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宗旨。

(1)变闭架借阅模式为藏阅一体化模式。图书室全面向学生敞开,让学生尽情徜徉书海。

(2)虽然,在学校内,图书管理员是教师的身份与称呼,师道尊严,但是,我们要转变观念,把学生当成“人”,以对待“上帝”的态度去对待学生――当学生希望借阅的图书恰好被借走或未收藏,不以简单的通告或抱歉而结束服务,而是介绍一本类似的书籍或为其办理预约、代借手续,让学生获得“满意加惊喜”的超值服务。

(1)加强读书交流。师生同读一本书,交流读书、阅报收获,在交流中受启迪、增学识,共同进步,密切关系。

(2)开展读书竞赛活动。召开读书心得交流会、小博士知识竞赛、自办小报展评等,并为获奖学生颁奖。

(3)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报刊编辑部举办的读书读报知识竞赛、读书征文比赛,在学校橱窗中展示学生获奖作品及获奖证书,增加每位学生的自信心、自豪感、成就感。

三、开发现代化阅览手段

电子阅览室是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远程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依托,集电子文献、印刷型文献的检索利用与浏览复制为一体,为学生提供多媒体信息服务的多功能、现代化阅览场所。从这一概念来看,电子阅览室是聚集电子化、数字化与网络化优势而拓展与延伸传统阅览室的服务手段、方式和功能的场所,是学校图书馆内部组织有机的组成部分。我校充分发挥电子阅览室的基本功能,为学生提供高效的阅读服务。

1.电子阅览室是学生阅读的重要场所。它所提供的主要是电子型文献,如馆藏电子期刊、电子报纸、电子图书以及多媒体电脑光盘和网上多媒体信息。此外,借助于多媒体教学软件,学生还可以在电子阅览室内进行各种课程的学习。通过视觉、听觉等直观接受的形式,电子阅览室不仅给读者提供更为新颖、方便的阅读环境,而且因其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与阅读心理,有效地提高了他们的阅读热情和阅读效果。

从爱因斯坦的事例中可见,艺术对于人的专业素质具有不可小觑的启示作用,能够为人们专业素质的全面发展提高提供新途径。现代社会是多元化的社会,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多元化,积极培养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能更加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我国许多高校都开设了艺术选修课,参加艺术选修课学习的学生普遍反映:经常参加一些艺术活动,接受一些艺术熏陶,不仅能够提升艺术鉴赏能力,还能促进思维方式的转变,激发人更多的潜在能力。由美国国家教育部和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提供资金共同完成艺术教育合作的报告中,充分肯定了艺术教育多元化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大学生在接受美术、音乐、戏剧、舞蹈等听觉和视觉艺术的教育后,在阅读、写作、科研实验等方面会更加用心,做得更加出色。实践证明,参加艺术活动不仅不会影响到学生的专业学习,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感悟能力,使学生的综合专业素养得以更好地提升。

2高校艺术教育多元化能够全面提升大学生的道德素养

3高校艺术教育多元化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艺术教育最显著的特征是:富有浓厚的思想情感,是情感的艺术表现。艺术教育能够与人的情感产生共鸣,当人在情感困惑、失落消沉时,艺术对人的情绪具有良好的调节功能。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艺术是心灵的体操,因为艺术教育能够对人的心理起到自我调控的作用。尤其近年来推行的艺术疗法就是艺术教育的一种延伸,当大学生身心健康遇到问题时,艺术疗法可以帮助他们消解不良情绪,在此过程中,随着对艺术美感的享受和感悟,进而使他们的情绪保持积极向上的状态。近年来的心理医疗实践也充分证明,精神分裂或精神抑郁的病人经过艺术疗法,逐渐地消解精神分裂或抑郁的症状,艺术对于精神疾病的治疗具有特殊的功效。艺术教育可以有效地增进大学生对美感的体验,能更好地开阔学生们的视野,开发学生们的思维,并且对大学生创造美的能力起到推动作用。在艺术教育的熏陶下,学生们能够逐步养成一种健康、乐观、良好的心理状态,从而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4高校艺术教育多元化能够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创新能力已经成为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创新能力在大学生的成长、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这也是当代大学生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体现。而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高校教育的重点任务之一。艺术教育以一种独具优势的方式,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众所周知,科学思维和艺术思维是构成人类思维的两大元素,而且这两种思维方式相互渗透、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对人类的创造性实践活动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尤其在培养适应时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中具有很高的影响力和操作性。艺术和科学在操作性的功能上是相通的,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艺术思维的指导,在实践的过程中需要有机地将科学思维和艺术思维结合起来,通过艺术教育的感知和感悟,进而找出科学发展的灵感和动力。通过艺术教育能够使大学生感知能力更加的敏锐,想象力更加的丰富,事物的洞察力以及创新能力都得到有效的提升。

摘要:当前大学生德育教育存在着许多问题,加强大学生德育教育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师生共同思想建设以及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关键。图书馆是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高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等全方位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大学生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图书馆要发挥出培养人才的基地、宣传阵地的作用和其学术影响力。

收稿日期:2013-03-16

作者简介:孟复(1985-),河南中医学院助理馆员。

*本文为2012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理论学科)研究项目(2012-MYB-093)的阶段性成果之一;河南中医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12年度课题(szyg-201216)的研究成果。1当前大学生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1.1高校德育教育理念与当前社会现实衔接不到位

当前我国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还是保留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色彩,教育的理念比较传统。在改革开放已经进行了30多年,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强,多元文化对我国青年一代冲击越来越大。这些社会现实对于高校德育教育传输给学生的知识在认识上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甚至完全相悖。这些实际情况使得高校德育教育在实际过程中显得极度缺乏说服力,学生的德育教育理念缺乏真实性。

1.2注重智育忽视德育

1.3社会实践不够重视,自我教育提高能力较差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生产力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改善。学生家庭条件都有较大的改善,生活相对比较富裕,城市的孩子这种现象更加明显,因而对以前的艰苦生活条件基本上没有什么体会。而我国自70年代末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其效用在目前已经得到比较明显的显现。目前在校大学生基本上都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出生的。在家中都是“公主”、“皇帝”级别的宠着。有的家庭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爸爸妈妈6个人宠着护着。对于一些基本的生活能力比较缺乏,不能吃苦。在进入高校后,年龄上符合了成年人的标准,但是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还不够成熟,自我意识比较大。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是高校德育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但是我国高校的德育教育目前还是以“灌输”教育为主,对于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和参与性往往重视不够。这样的教育方式对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起不到作用,更不用说引导学生在道德教育上进行自我实践、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提高了。而这又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具备健康完善道德的关键因素和必然要素。

2加强大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国务院在2004年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着重指出:“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2]

2.1加强高校德育教育是巩固意识形态领域安全的迫切需要

自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外来文化的冲击越来越大。而随着全球化不断加深,社会意识形态和文化的多元化并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国门开放,外来文化不断涌入的情况下,维护并坚定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我们当前的首要任务。坚定信仰,保证社会主义制度不变色是我们高校德育教育的重中之重。所以,在高校中加强德育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观,是保证社会主义制度不变色,巩固意识形态领域安全的重要基础。

孟复: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德育教育中应发挥的作用*

2.2加强高校德育教育是建设师生共同思想的迫切需要

思想保持一致才能保证事业的胜利。共同思想是进行社会主义事业的保证,是衡量一切工作可行性的标准,也是推动社会主义事业顺利进行的有效杠杆。

加强高校德育教育是保证大学生思想统一,坚定信仰的重要手段。首先,高校德育教育对帮助大学生树立牢固的观,抵制不良思潮,保证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不变色具有重要的意义。其次,高校德育教育对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能够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

2.3加强高校德育教育是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需要

和谐校园文化是构建和谐高校的基本要求。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建设和谐高校,构建和谐高校则离不开和谐校园文化。加强高校德育教育,以德育促发展,通过德育教育使得广大师生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和思想道德基础,并以此为基础,通过师生共同努力来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并且在此过程中,增进共识、凝聚人心,促进高校的全面发展,共建和谐校园和和谐社会。

3高校图书馆在高校德育教育中应发挥的作用

3.1图书馆要发挥自身作为培养人才的基地作用

实践证明,就当前的高等教育来说,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仅仅靠课堂教育已经无法满足学生成才目标的需要,也无法达到我们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目标。因为就单单依靠课堂教学,必然会受到专业、教材、教师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制约。而图书馆则是具备丰富的文献资料,能够满足学生求知的需求。图书馆就成为了学生进行学习并且消化的场所。图书馆应该充分地把握这个人才培养基础的功能,充分发挥自身的场地、馆藏等功能,开展大学生德育教育,大量购进关于德育教育,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要求,并且具备新时代青年口味的书籍杂志,以吸引大学生阅读。通过大学生的广泛阅读,引领其思想,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2图书馆要充分发挥板报橱窗宣传教育作用

在高校的教学区一般是无法建立橱窗板报的,大部分是在路边设置。这样对于大学生阅读造成了不小的影响。许多同学一般不愿意专门跑到路边去阅读板报和橱窗里的内容。而图书馆则可以利用自己的场地优势,在大厅、走廊、过道等设立板报、橱窗,宣传一些符合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高校德育教育的宣传资料。比如:“感动中国”人物评选资料等等。以此来加强对学生德育教育的深化,引导学生对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学习和掌握,加强德育教育。

3.3图书馆应举办各种小型的学术论坛和学术报告活动

一般高校的图书馆都会有较大的报告厅、阅览室。我们要合理地安排利用这些设施,多组织一些宣传报告,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加强对德育教育的深化,吸引学生参与其中。这样会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更易于学生在其中了解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树立社会主义道德观念。

3.4充分发挥网络图书馆的功能与作用

当今世界已经是信息化社会,网络的普及,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世界变得越来越小。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都在力图建设现代化的图书馆网络和数字图书馆。这些设施都为教师、学生以及同外部的互相交流提供了便捷的服务。现在很多高校都已经实现了资源共享。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化社会的构建为我们了解世界打开了一扇窗户。大学图书馆在高校加强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网络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的功能和作用,利用网络,构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三观”的舆论环境,并且发挥数字图书馆的功能,多为学生提供一些弘扬社会主义道德的读物,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实践。

图书馆是高校的重要职能部门和教学辅助部门,是为教学和科研提供重要服务保障的学术性机构。图书馆工作不但是学校教学和科研的重要环节,更是我们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在高校加强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工程中,图书馆应该发挥自身应有的功能和作用,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保证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不变色,保证社会主义建设胜利实现做出贡献。

【关键词】预阅式高等数学教学改革作用

我校是一所以工学为主的多科性大学,这就决定了高等数学课程是我校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如何提高该课程教学质量,自然成了学校领导和每一位任课老师都很重视的一个话题,但就目前而言,教学中往往仍采用传统的注入式的教学方法,运用此法教学,虽然,注重演绎证明、运算技巧,却弱化了作为主体的学生对理解应用和创新思维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必须改革这种教学模式。

1.“预阅式”教学法是提高学生的听课效果,保证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方法

比如在学习“导数的概念”时,先给思考题:为什么要学习导数?如何定义和表示函数的导数?函数在某点处可导的充要条件是什么?如何用定义求导数?可导与连续之间是什么关系?导数的几何意义及作用是什么?然后让学生围绕思考题看书,看书结束后,引导学生一起来回答有关问题,并针对导数的各种记号、定义导数的极限的不同表示方式、左右导数及计算等学生不易把握的地方结合一定的例题作了重点强调,并针对性的布置一些作业加强巩固,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又比如学习“函数的和、差、积、商的求导法则”这一内容时,首先让学生看书,并思考问题:函数和、差、积、商的求导法则的内容是什么?是怎样推导的?待看书结束后,引导学生一起来回答问题,并根据学生在看书中普遍反映出商的求导法则的推导过程不好理解,对其重点进行了讲解;另外,学生学了法则以后易犯两个毛病:一是不能灵活的运用法则。如用乘积的求导法则求函数y=2x·5x的导数,用商的求导法则求函数y=1/x2的导数;二是做作业时有时会将求导数与求极限两类法则混淆在一起,出现(excosx)'=(ex)'·(cosx)'、(1+cosx/sinx)'=(1+cosx)'/(sinx)'等错误,针对这些现象,在教学中通过课堂举例都分别进行了强调,从作业情况看,效果也很好。

事后,对部分班级进行了问卷调查,据统计有92%的学生反映,其听课效果比传统的“注入式”教学好,甚至有76.7%的学生认为效果很好。

2.“预阅式”教学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理解能力和创新思维等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运用此法教学,学生先要看书,势必促使学生自学,长期坚持下去,学生的自学能力必然会逐步提高,良好的自学习惯也将随之得到培养。再者,采用此法教学,是以学生看书为主,教师只能对重点、难点进行复习式的讲解,这就给学生造成一个心理上的压力,如果不认真看书,积极思考问题,并发现问题,是很难跟上教师的讲解步伐的,这就会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从而在此法的运用过程中,学生的理解应用和创新思维等综合素质都会得到很好的的培养。根据调查显示,大约90%的学生承认其自学能力和习惯等确实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3.“预阅式”教学法能使教师在课堂上始终保持充沛的精力,确保教学任务的圆满完成。

高等数学教师的教学任务是比较繁重的。就我校而言,每位教师一般都承担了二至三个班的数学教学,课时多,往往都是上午或下午半天的课,如果每堂课都由教师从头到尾主讲,到后来,便会感到精力不支,讲话吃力,影响教学效果的正常发挥。若采用此法教学,教师便有喘息的余地,能始终保持旺盛的精力,保证了教学任务的圆满完成。

4.实施“预阅式”教学的基本条件

由实践得知,要使“预阅式”教学法得以顺利实施,需一定的条件:

4.1学生要有较强的学习主动性。如果学生学习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课堂上,就难与教师保持良好的互动。

4.2学生普遍要具有较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较强的自学能力。如果学生的基础不扎实,自学能力差,看书速度慢或看不懂内容等等,就很难发挥此法的优势,影响教学效果。在我校基础相对较差的职教班和专科班进行此教学试验,效果不理想,但对于基础普遍较好的大部分工科专业学生,采用此法教学,普遍反映效果好。

4.3教师要有具有较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能较准确地把握所讲内容的重点、难点,具有较强的课堂节奏掌控能力。

4.4要坚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

4.5班级不宜太大,适宜小班教学。

结束语

实施“预阅式”教学虽然受到一定条件的制约,但通常情况下这些条件是容易达到的,就目前而言,我校高数教师基本上都具有较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各理工本科学生数学基础知识也都普遍比较扎实,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较强,因此,在这些班级的高等数学课程教学中实施此教学法的条件是基本具备的,并随着新生素质的不断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师资力量的进一步增强,广泛采用此法的条件将更加成熟,该教学法定将成为我校高等数学课程教学中一种可以广泛采用而有效的教学方法。

“预阅式”教学法虽然是一种较好的教学方法,这并不意味着对其它教学方法的否定或排斥。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自身的特长,在教学中,只有将该教法与其它教法和手段进行优化组合,合理配置,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才能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1]教育部人事司.高等教育学(修订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

[2]同济大学数学教研室.高等数学(第四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7月.

[3]魏妙.探究式教学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实践[J].陕西教育,2011年,(9):102

[4]柴维斯.问题式教学法与自学能力的培养[J].中国高教研究,2001年,(8):86.

关键词数学教学对称性发现与利用

对称从广义上来说,是指变换条件下的不变现象,即物体在某种变换条件下,相同部分按照某种规律重复;狭义上来说则指的是一个物体中含有数个等同部分,对应部分重合。对称存在于数学学科里的方方面面:奇数和偶数、质数和合数、符号、公式、运算、平行四边形、等腰三角形、圆、椭圆、心脏线、圆柱、球等等,不胜枚举。

1发现与利用对称性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公式、定理、定义

我们在学习相反数的几何意义:数轴上与原点距离相等的两个点对应的实数互为相反数时,也曾这样表述:在数轴上互为相反数的两个实数(0除外)对应的点关于原点对称。如图1,学生可以直观地发现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对应的A、B两点到原点O的距离AO=BO。

2发现与利用对称性帮助学生解题

著名的高斯定理就是一种变相的对称(首位两项的和、第二项和倒数第二项的和都相等)。在化简题中,对称也是经常出现的。若能及时发现这种在形式上直接表现出来的对称关系,就可迅速确定解题方向和方式。

代数问题中的对称常需要自己观察和发掘,而几何题常常将对称直接点明,此时解题的关键就在于图形的描画和对对称性质的理解及应用。

例2:求解:x28513=0

分析:本题不能直接利用因式分解法,如果选择公式法数字太大计算量也大,此时就可以考虑将其转化为二次函数,利用图像性质解题。

函数奇偶性反映了函数自身图像的对称性:偶函数的图像关于y轴对称,奇函数的图像关于原点对称。借助以上特殊情况的证明思想,可以获得更为一般的结论:若函数F(x)对于任意x∈D都有F(a+x)=F(a-x),则函数图像关于直线x=a对称。以上结论成为某些看似无法解决的问题的解题钥匙。

例3:已知对任意x∈D,函数F(x)都有F(3+x)=F(3-x)。如果方程F(x)=0有六个不同的实数根,试求六个实数根的和。

分析:由F(3+x)=F(3-x)知函数F(x)的对称轴为x=3。方程F(x)=0有六个根,即是指F(x)与x轴有六个交点,并且这六个交点两两关于对称轴x=3成轴对称,根据轴对称性质可解。

解:由题意知:函数F(x)图像的对称轴为x=3,且与x轴有六个交点,六个交点两两关于对称轴x=3对称。

设方程F(x)=0的六个不同的实数根为x1、x2、x3、x4、x5、x6,即函数F(x)的图像与x轴有A(x1,0),B(x2,0),C(x3,0),D(x4,0),E(x5,0),F(x6,0)六个交点,不妨再设A与F、B与E、C与D关于直线x=3对称。

在高等数学的积分和微分计算中,若能巧妙地利用对称性和各类几何意义,就可以简化计算,降低难度。

3发现与利用对称性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寓美育教育于数学教学之中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原理的讲解,补充一些与现实生活中有关对称性(对称美)的实际例子,扩大知识的视野,从中发现、理解对称美。如在讲解圆柱体、立方体时,可以举出身边的一些大楼、桥梁等的对称性设计。通过学生熟悉的身边事例,进行形象直观的教学,甚至可以组织学生到现场参观,提高学生对数学美的认识及审美情感,寓美育教育于数学教学之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

4结语

以上举例为充分利用对称性可以辅助记忆、帮助理解知识点,简化计算,提示解题思路提供了佐证。学习是件辛苦的事情,但是如果能够发现其中的美,发掘其中的趣,就可以苦中作乐。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在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对称应用,引导学生以对称的视角发现对称美,恰当的利用对称美,从而充分发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最终达到“寓教于乐”。

[1]刘祚常.利用对称性解题的几种方法[J].宁德师范学院学报,2014,5(2).

THE END
1.网络图书馆有哪些好处?1 资源共享:网络图书馆可以让读者通过互联网访问全球各种资源的资源这些资源包括书籍、期刊、报纸、音乐、https://www.hongxiu.com/ask/qhvtukghv
2.学院公告关于开通移动图书馆和网络图书馆新功能的公告为更好服务师生,提升图书馆文献保障能力,本学期,图书馆新开通了超星移动图书馆服务,增设电子书借阅机,网上图书馆正式开通了维普考试服务平台。 超星移动图书馆是我院图书馆引进的专业移动阅读平台,只要有互联网的地方,登录后即可正常使用。超星移动图书馆拥有一百万册正版电子图书,海量学术视频、学术讲座、有声读物、期https://etd.cisisu.edu.cn/announcements/item-2107/
3.论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服务功能论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图书馆,网络环境,图书馆功能,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我国计算机技术和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图书馆工作也受到了正面影响,我国图书馆建立了自动化集成系统,各类型https://wap.cnki.net/qikan-kjxi200813069.html
4.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功能定位与发展走向的英文翻译英语怎么说海词词典,最权威的学习词典,专业出版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功能定位与发展走向的英文,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功能定位与发展走向翻译,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功能定位与发展走向英语怎么说等详细讲解。海词词典:学习变容易,记忆很深刻。http://m.dict.cn/%E7%BD%91%E7%BB%9C%E7%8E%AF%E5%A2%83%E4%B8%8B%E5%9B%BE%E4%B9%A6%E9%A6%86%E7%9A%84%E5%8A%9F%E8%83%BD%E5%AE%9A%E4%BD%8D%E4%B8%8E%E5%8F%91%E5%B1%95%E8%B5%B0%E5%90%91
5.基于4G网络的移动图书馆平台功能优化与设计摘要: 文章介绍了4G网络支持下的移动图书馆的新特点,并分析了移动图书馆平台框架,提出了平台功能优化设计与实现的思路,以期为移动图书馆平台模式创新、功能优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 4G 移动图书馆 功能优化 作者: 巩林立 张芳 张会田 作者单位: 西北师范大学图书馆甘肃政法学院西北师范大学图书馆 刊名: 图书馆https://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tsgxyj201423007
6.试论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服务二、图书馆服务功能的进一步完善 1.拓展服务领域 目前,通过大量的运用电子信息和通讯的技术,从而改变了图书馆原有的服务形式,使得其服务逐渐向网络电子信息上延伸,不仅仅是局限于采―编―藏―阅纸质类的图书文献,还要结合使用电子网络来收集―研究―开发―利用网络上的资源。随着时代的进步,图书馆也在慢慢改进,获取信https://m.lunwendata.com/show.php?id=70673
7.网络功能虚拟化技术与应用数字图书馆灯塔第1章 网络功能虚拟化概述 前言 1.1 网络功能虚拟化的起源和发展 1.1.1 NFV 的起源 1.1.2 NFV 持续发展 1.2 NFV 的内涵 1.2.1 NFV 的定义和场景 1.2.2 NFV 与其他技术的关系 1.2.3 NFV 带来的冲击 1.3 NFV 参考架构 1.4 小结 第2章 NFV 基础设施与虚拟网络功能 2.1 NFVI 框架 2.1.1 ETSI NFVI 框架https://www.dtdjzx.gov.cn/szlib/jykj/2820989.jhtml
8.互联网络技术条件下公共图书馆服务分析通过信息网络,图书馆还可以利用硬件进行各种网络服务活动。随着图书馆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和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图书馆的功能也在向外延伸,图书馆自动化的互联意味着图书馆间资源共享与资源发展的协调一致。这就促使各图书馆加强合作,互通有无,在提高工作人员整体素质,改进管理水平的同时,注意加强自身的文献资源建设——特色https://www.yjbys.com/bylw/jisuanji/95990.html
9.大型图书馆一般性网络拓扑结构图资源浏览查阅1283次。大型图书馆一般性网络拓扑结构图,大型图书馆一般性网络拓扑结构图,大型图书馆一般性网络拓扑结构图图书馆管理系统功能结构图更多下载资源、学习资料请访问CSDN文库频道.https://download.csdn.net/download/maxiping/3190548
10.数字图书馆发展研究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天府智库社科院简介而且数字图书馆可以不断地采用最新的信息技术、实时发布学科的最新动态,对用户、读者进行“启发”和“引导”,从而使图书馆的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和服务效果发生重大变化。 1.2高速的网络传输功能 多媒体网络为数字图书馆提供了一个信息传输的环境,ISDI_和ADSL将成为多媒体通讯的基本传输网络。用户对于数字图书馆“馆藏http://sass.cn/911064/2786.aspx
11.高校数字化图书馆12篇(全文)数字化图书馆是将不同种类的文献信息资源数字化后,存贮于计算机网络存储介质中,以供使用。其基本特点主要包括计算机技术作为应用、网络化和信息资源的共享3方面。1运用电子数字格式将文献信息进行贮存,其中,数字信息直接通过转化、压缩、识别等各种方式进行直接的存贮;而非数字信息,则通过电脑系统将其转化为数字信息进行存https://www.99xueshu.com/w/ikeyin5a7fx7.html
12.信息化工作总结一、网络建设全面完成,网络服务功能开始体现 1、INTERNET接入 我校INTERNET接入方式采用光纤接入方式,带宽为100M。中心服务器机房设置在图书馆四楼信息中心,网络从这里辐射全校各楼层。 2、学校网络结构 校园网采用快速以太网结构建立,楼与楼间均采用单模4芯光纤(其中两芯作为备用),楼中到各点均用五类双绞线传输;实https://www.qunzou.com/gongzuo/1832981.html
13.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精选十篇)而网络环境下的数字图书馆用不同的方法实现与传统图书馆相类似的信息服务功能,因此它既有某些传统图书馆的特点,又有与传统图书馆不同的特点。 二、网络环境下数字图书馆的特点 1.收藏对象是数字资料 数字图书馆采用的主要技术之一是数字处理技术,可以实现快速的流通。同时,数字图书馆所收藏的信息资源还有具有声音、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v8of5l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