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印》,薛涛著,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
推荐理由:
《脚印》是一本反映中国东北留守儿童生活现状的、现实主义题材的原创图画书,讲述了一个发生在东北乡村的故事。
大雪封路的寒冬,小禧的父母回城了,在北坡的雪地上留下了两行脚印。小禧,一个孤独却坚强的留守儿童,父母临走时留下的一排悠远的脚印,串联起他单纯而孤单的童年岁月。
脚印是实实在在的印记,是连接务工父母与留守儿童的纽带,是一年望不到尽头的等待,是浓浓亲情留下的无限念想。
本书在反映留守儿童问题的同时,探索了他们孤单却懂事的内心世界,道出了他们渴望关爱、渴望家庭温暖的期盼,也预示着春暖花开的希望与美好。
《兄弟俩》,肖复兴著,长江文艺出版社。
著名作家肖复兴全新长篇少年成长小说,“童年三部曲”收官之作,书写作家自身与弟弟的童年、少年往事。
老北京大院里孩子的成长故事:龙潭湖游泳、胡同里追逐、东单体育场跑步打球、小饭馆吃盖浇饭、工地上找废铁铜丝等;
普通孩子成长的喜乐与悲欢,致少年生命中的爱与勇气:欧阳太、小鱼姐姐、徐老师……是他们给予了少年成长中的脉脉温情,是少年在艰苦生活中心怀希望的质朴的力量。
小说以作者自身的成长故事为蓝本,在富有老北京特色的大环境下讲述了兄弟俩成长的蜕变。故事中的兄弟情、祖孙情、邻里情、师生情等,是少年记忆中存在于心的温暖的生命色彩。
《桑巴兔的旋风舞》,张秋生著,上海译文出版社。
《桑巴兔的旋风舞》是作者张秋生老师为5-8周岁少年儿童撰写的一套童话故事书,书中包含了《倒倒草和顺顺草》《一只善于开导的老鼠》《会说狼话的兔子》等七个故事,这些故事充满了笑声和智慧。
张秋生老师的童话往往是诗意抒情又短小凝练的,孩子们可以通过他诗一般的语言进入真善美的绚丽多姿的王国,阅读过后引起的思考却又是绵长的,能够在他的通话中感受着“小童话”的“大氛围”。
《寻找达罗》,唐明著,四川文艺出版社。
《寻找达罗》是儿童文学作家唐明的“小马驹”系列丛书,是一套以少数民族文化为背景创作的儿童小说。本书在呈现不同于城市儿童的生命状态、精神风貌和成长历程的同时,也用儿童的眼光映射当代少数民族儿童的生活现实。
达罗,是蒙古族失传了许多年的一种文化益智棋牌,民族中学的老师巴拉桑和儿子宏规潮流一直在收集整理关于达罗牌的资料。
通过自己的努力,巴拉桑用红柳根绘制了一副96张的达罗牌,
《异想天开的科学游戏》,高云峰著,机械工业出版社。
《异想天开的科学游戏》的内容全部来自作者高云峰教授参与的太空授课、设计的科普节目以及研发的创客教育课程。
内容由三种科学游戏类型组成:太空实验游戏(“神舟十号”授课内容)、大型情景实验(央视播出节目内容)、创意游戏。
书中共收录18个科学游戏,其创意异想天开,妙趣益智。每个游戏有趣又神奇,既能把孩子的求知欲激发出来,又内蕴丰富的科学原理与技术创意。
《女巫和老房子》,王一梅著,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
《女巫和老房子》获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第六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第五届国家图书奖。
本书包涵了17篇短篇小说,文稿语言平实,笔触细腻,富于哲理。每一个故事都注入了作者对生活对人生的思考,用或温暖或搞笑的文字展现出来。
如书中的《倔强的阿伦》中,阿伦因为父母吵架而离家出走,二十年颠沛流离,四处流浪,在猫的帮助下回到家乡与年迈的父母团聚,这个故事让孩子们意识到了亲情的可贵,让他们懂得爱这个世界并被这个世界温柔地爱着,是多么幸福。
本书有着超凡的想象力,独特的叙述风格,文字优美,具有温暖的人道精神、温馨的人性氛围,为孩子们展现了一个不一样的童话世界,给小读者带来爱的感悟及奇趣的阅读体验。
《放学后》,杰森·雷诺兹著,中信出版社。
《放学后》荣获2021年卡内基文学奖,是一本充满温情的儿童成长小说。10种儿童生活成长困境,10种不同人生救赎方式,包含家庭关系、友情陪伴、校园欺凌、离别伤痛、焦虑恐惧等。
全书由十个相互关联的故事组成,讲述的是孩子们放学后从学校到家的路上发生的故事。
每个孩子在成长中都会遇到各种问题:比如,有的孩子常年受鼻塞困扰;有的孩子受到同龄人刁难;有的孩子因家人患病,害怕面对离别和失去……他们都有自己的成长困惑,但他们也都满怀童心和善良,在积极勇敢地用自己的方式应对着现实的苦涩。
作者描绘出了一个真实又引人共鸣的学校小世界,里面的孩子互有交集,巧妙地彼此关联,然后呈现出一幅完整的“拼图”,充满幽默感、同情心和人性之美。
《洋芋有个家》,郭姜燕著,时代文艺出版社。
《洋芋有个家》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郭姜燕的爆笑暖心故事作品。
本书写了一只名叫“洋芋”的猫咪与“妈妈”和“姐姐”的温馨日常生活故事。
猫咪“洋芋”在很小的时候便被“姐姐”带回家,从此,成为家庭里的一员。“洋芋”对新家从陌生到熟悉,对“姐姐”和“妈妈”从生疏到亲密,全新的生活中发生了一系列精彩有趣的故事:“洋芋”用爪子蘸水喝、对摇动的逗猫棒的追逐、洗澡时的恐惧、喜欢到处钻……
《我是“小萝卜头”》,戚万凯著,重庆出版社。
《我是“小萝卜头”》以短小精悍、富有童心、朗朗上口的系列儿歌方式,讲述“小萝卜头”的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
本书主要内容分为上篇、中篇和下篇。上篇讲述“小萝卜头”小时候的成长经历及见闻;中篇讲述“小萝卜头”在狱中入学、跟长辈学做人的故事;下篇讲述“小萝卜头”成长起来后,作为小交通员帮助狱中革命者传递消息,为打倒反动派贡献力量。
本书带我们来到“小萝卜头”的年代,通过“小萝卜头”的眼睛,去看他身边的世界:他在狱中有哪些玩伴?在特殊的学校是怎么学习的?作为“小交通员”如何在敌人的眼皮下传递消息?
《我是“小萝卜头”》书稿经党史专家审读,保证了史实准确性。专家认为,书稿创作形式新颖,内容生动有趣,是青少年接受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有助于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珍惜当前幸福生活,立志成为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就这样走过高考》,屈诗雨著,湖南文艺出版社。
《就这样走过高考》是一个两代人共同迎考的故事。
小说以高中女生若兮为主人公,描写了一群00后高中生的学习、生活故事,以及他们的不安、焦虑与希冀;同时也刻画了与他们同苦同乐的陪读父母,这些中年人的苦闷、孤独与深情。
书中这两代人的故事,可能正是千千万万个家庭的故事。作者以这部作品,记录这些追梦人全力以赴的动人模样,只愿所有的挑灯苦读,都会迎来初升的太阳,所有的爱的陪伴,也必将在不久后得到答案。
每一个备考家庭都是相似的。高考可以让一家人的矛盾空前激化,也可以让一家人更加团结。《就这样走过高考》是一本代入感很强的小说,它能让备考学生和陪读父母都从书中看到自己,也看到对方。
《小黄人大冒险》,环球影画著,青岛出版社。
《小黄人大冒险》是由《小黄人》系列动画电影改编的绘本。
绘本中不仅再现了电影中的经典情节,还增加了专门为儿童绘本创作的全新故事。
本书中充满喜感、幽默搞笑的故事,能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出人意料、跌宕起伏的情节,能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酷萌的形象、可爱的画风,能贴合孩子的审美需求;灵动鲜活、充满童趣的文字,能丰富孩子的语言表达。
《琉璃爷爷和琉璃小子们》,王新生著,接力出版社。
《琉璃爷爷和琉璃小子们》是地道京味儿的小说,讲述了老北京手艺人守护琉璃烧制技艺的传奇故事。
民国初年,北京西郊的琉璃局村有个传言,说琉璃窑场的掌门琉璃爷爷家藏着天下无双的宝贝,后来怪事接踵而至:飞天大盗攀檐走壁,鬼祟货郎寻东问西。
琉璃爷爷担心五彩琉璃失窃,更忧心琉璃烧造技艺失传,于是决定让孙子传瑞继承宝贝,进窑场学烧造技艺。传瑞不辜负爷爷的期望,和小伙伴们一起苦学琉璃烧造,还用计谋挫败了贼人偷盗五彩琉璃的阴谋。
作者用地道的北京方言讲述了国运艰难时北京手艺人守护传统技艺的故事,在冒险的情节中融入琉璃烧造的传奇。
《九岁红》,伍剑著,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皮黄声声,道世间百态一戏间;楚腔汉调,唱国粹传承四百年。
《九岁红》是一部以戏剧为题材的儿童小说,为孩子们讲述有关我国戏曲艺术古老、有影响的剧种之一——汉剧的美丽传承故事。
作品围绕女孩“九岁红”的传奇戏剧经历,把汉剧本身的演绎和表演者的现实处境融汇交错,同时串联起各色人物的命运遭际,展现出时代变迁的生动画卷。
本书兼顾了市井文化的烟火气和宏大叙事的家国情,融入了对白、音乐、歌唱、表演等众多戏曲元素。
在跌宕起伏的故事中,本书展现了中国非物质文化代表之一汉剧的非凡魅力,带小读者感受中国文化的渊源相承,培养文化自尊心和自信心,是引导广大青少年寻找我们民族之根的一部佳作。
《春天的逗号》,李牧雨著,四川文艺出版社。
《春天的逗号》是儿童文学作家李牧雨的长篇小说。故事讲述了热情善良可爱又有点迷糊的小女孩白马可心在小学校园的成长轨迹。
从一年级对上学充满美好憧憬开始,白马可心和她的小伙伴们经历着成长带来的快乐和必须经受的挫折。
白马可心是一个普通女孩,并不完美,且来自单亲家庭,曾被同学嘲笑,极度渴望父爱。但她又是幸运的,她有一位懂得孩子心理的班主任老师,能够无限度释放出孩子们的正能量;她有一位对她细致入微、适度严厉宽容有度的妈妈,一个对她如亲生女儿工作再忙也要与女儿共度亲子时光的爸爸。
这些因素的集合,使得白马可心成长为一个快乐、上进的女孩。
《羊群里的孩子》,李姗姗著,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
《羊群里的孩子》是一部描写精准扶贫、决胜全面小康的儿童长篇小说。故事发生在全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四川大凉山地区,讲述了一个彝族男孩吉木惹科从一个放羊的小男孩成长为顶天立地男子汉的心路历程。
通过一个彝族孩子的眼睛,为中国在2020年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伟大壮举,留下了独特的文学记录。
小说主人公惹科是个孤儿,在爷爷奶奶的呵护下长大,在四川省凉山州一个小村子过着平静、朴实的生活。
山村安详、偏僻,交通不便,不通水、不通电。但一位姓周的扶贫干部的到来改变了这一切。他带领着村民们修通了道路,引来了自来水,接通了电网......人们的日子越来越有盼头。惹科目睹了这一切,感受着扶贫政策给自己的家乡带来的各种可喜变化。
《九月公主与夜莺》,毛姆著,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九月公主与夜莺》是毛姆的一部经典短篇小故事,讲述的是暹罗国一个名叫九月的公主与一只夜莺情意纠葛的小故事。
书中除了《九月公主与夜莺》,还收录了适合孩子们阅读的《全懂先生》《教堂司事》《贪食忘忧果的人》等七个不同的趣味小故事。
书里有爱唱歌的小夜莺、一把年纪还不会写字的教堂司事、每餐“只吃一道菜”的阿姨、“爱管闲事”的全懂先生、隐居小岛的“落魄”银行经理、为了梦想而坚持的富家少爷……
在这本书小小的世界里,有着大大的精彩。
《两个男孩和一只小鸟》,黄蓓佳著,青岛出版社。
《两个男孩和一只小鸟》是著名作家黄蓓佳的儿童短篇小说系列。
小主人公们性格不同,遭际各异。他们用纯真的眼睛打量生活,释放出丰沛活力和温暖善意,同时也映照出成人世界的驳杂。
赵安迪家的浴霸的通风管道成了鸟儿筑巢的好地方,可是没想到,刚刚出生的小鸟却被张小晨收留了。他们商量好一起照顾这只小鸟。由于太爱这只小鸟了,两个男孩把它带到了学校里。于是,一场守护、牵挂、营救小鸟的故事上演了……
本书中贴近儿童生活的校园故事,温暖、动人的故事情节,小小的故事体量,诠释了独特而又普遍的童年,能够唤起孩子们的共鸣,让孩子在经典作品的阅读中感受温暖,感悟成长。
《我和北大剧社》,汪玥含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我和北大剧社》是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的汪玥含老师自选作品集,以“成长的记忆”为话题,通过散文、小说等文学体裁,通过不同故事表达作者的多种情感。
成长向来是一个重要的主题,也是被反复书写的话题。
作者将故事与思考穿插在时代浪潮的成长中,将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儿童,尤其是青春期的儿童所遭遇的成长困境反映在作品中,以文学的方式去呈现、抒写、缓解儿童在成长中遭遇的痛苦,引导儿童在阅读中获得心灵成长的力量。
其中,本书尤为注重刻画儿童的成长困境,力图引导儿童在阅读中经受住困境的考验,并获得心灵成长的力量。
《愿望邮筒》,迟慧著,天天出版社。
愿望邮筒里始终保存着投递与远方,未知与期盼,永远耐心地等待着我们去投递,投递愿望,投递梦想,投递爱,投递关怀……
这是一个特别的童话,一个因自闭症而起的故事。
男孩大卫从小就患有自闭症,不愿出门,也不能与人交流。一天,妈妈带回来一只受伤的流浪狗哈尼,在哈尼的陪伴下大卫逐渐敞开心扉,走出了家门。然而哈尼却得了重病,没有了哈尼,大卫怎么办?
这时,另一只小狗,漫画狗出现了。漫画狗听说精灵小镇有一个愿望邮筒,只要把写着愿望的信投递进去,愿望就会实现。他想找到这个神奇的邮筒,来实现朋友哈尼的愿望。
漫画狗终能找到愿望邮筒吗?他终能找到哈尼吗?
《假装被风儿吹走了》,陈梦敏著,接力出版社。
唐紫萱是一个纯真的女孩,因为体型微胖,胆小自卑,默默承受着嘲笑。直到她结识了放学后在校园树林中独舞的余晓棠。
余晓棠美得如同轻盈的月光,她勇敢地为了朋友挺身而出。可是,余晓棠的内心深藏着一个关于妈妈的秘密。
吴美昕的出现,带来了青春期的嫉妒和相互较劲的摩擦,但最终都被善意的谅解化解。
唐紫萱坦然接受了自己,余晓棠也当众揭开“伪装”……从一个人的独舞,到两个好友的相伴,直至三个女孩的迎风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