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报》2019年6月22日3版)
中国图书馆学会:把孩子们读书的事儿办好
建立行业性工作机制
每年年初,中国图书馆学会向全行业发布年度“全民阅读”工作通知和“少年儿童阅读年”通知,通过各分支机构和地方图书馆学会逐级传达直到基层,从而实现全国范围内的行业大动员,号召和引导全国各级各类图书馆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阅读推广活动,培养大众的阅读兴趣,形成我国图书馆界在全民阅读框架下,合力推进未成年人阅读工作的态势。仅2019年开展的“读经典学新知链接美好生活”为主题的全民阅读活动,共有3039家图书馆响应业界联动,涵盖了公共、高校、党校等各级各类图书馆。
在专家队伍方面,中国图书馆学会很早就在学术研究委员会下专门设立了针对少年儿童图书馆工作的研究组(后称:少年儿童图书馆专业委员会、未成年人图书馆服务专业委员会)。2005年,开始设立致力于开展阅读推广与专业阅读指导的专门工作机构,并在其中设立儿童与青少年阅读推广专业委员会。
2016年,原设立于学术研究委员会下的未成年人图书馆服务专业委员会升格为未成年人图书馆分会,负责联络、协调和指导全国图书馆开展未成年人服务工作。同时,根据未成年人服务的特点和有关工作性质等,综合考虑在分会内设有婴幼儿服务、儿童服务、青少年服务、特殊儿童服务及未成年人服务指导与研究等10个不同方向的专业组别,吸引了各类专家150余人。在各类活动与服务中还会根据实际需要,整合和发挥其他业界的专家力量。
搭建专业活动平台
多年来,中国图书馆学会不断搭建专业活动平台,逐步提升全国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水平,改善服务质量。
在学术方面,中国图书馆学会在历届中国图书馆年会主题论坛和学术分会场中不断充实未成年人主题,如儿童优先与公共图书馆服务(2012年)、阅读的起点——儿童与图画书论坛(2014年)、童书同享铜陵同行(2016年)等学术分会场。
在实践平台方面,2009年,中国图书馆学会联合全国少年儿童图书馆和部分公共图书馆于2009年4月至2010年4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以“让我们在阅读中一起成长”为主题的“全国少年儿童阅读年”系列活动,并成为此后中国图书馆学会号召、引导和协调全国业界开展未成年人服务重要的实践活动平台。
培育专门人才队伍,创新服务方式
近年来,中国图书馆学会积极搭建专业人才继续教育体系,旨在对全国图书馆从业人员进行系统化、专业化的分层分类培训。
2012年9月,“全国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提升计划”首轮巡讲邀请国内外图书馆界专家分别以《识字与阅读》《我国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政策环境及对策分析》《美国图书馆的未成年人服务》《青少年图书馆服务的理论与方法》《孩子们的王国:斯图加特图书馆为所有儿童提供的全方位加强版服务》为题进行讲授。此后,以“面向省级区域”和“面向全国,以省为基地”两种模式分别在浙江、内蒙古等地举办12次巡讲活动,共计培训2331人次。巡讲活动多年持续开展,在未成年人阅读服务方面钻研基础业务、掌握理论前沿、拓展实践方式,提升了全国图书馆界服务未成年人的能力和水平。
2014年12月11日至13日,中国图书馆学会启动“阅读推广人”培育行动(含少儿阅读推广人)。2015年11月10日,在黑龙江举办第一期“少儿阅读推广人”培育行动,目前已举办5期,共计培训1219人次。2018年,随着阅读推广工作更加精细化,增加了“少儿阅读分级指导”的主题,邀请全国“百班千人”读写计划总导师胡红梅及全国“百班千人”读写计划阅读导师王迎春和欧雯三位老师进行讲授和辅导。
中国图书馆学会还组织动员全行业力量,编辑出版了涉及未成年人的“阅读推广人”系列教材,如《图书馆经典阅读推广》《图书馆儿童阅读推广》等,成为我国图书馆界培育少儿阅读推广人的教材,为少儿阅读推广人的培育工作打下了理论基础。(作者钟途,就职于中国图书馆学会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