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学习中心:基于教育数字化的图书馆阅读服务研究

混合式学习中心:基于教育数字化的图书馆阅读服务研究

2024-06-20

摘要:在教育数字化背景下,图书馆作为人类文化传递中心和知识交流中心,理应主动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充分发挥其服务作用及价值,共谋未来学习发展新方向。通过阐述混合式学习的内涵特征及其在图书馆阅读服务中的应用价值,归纳总结图书馆学习中心研究实践现状,从构成要素、流程设计、组织模式3个方面明确混合式学习在图书馆阅读服务中的实践路径,探索图书馆混合式学习的空间、资源、通道及人与机器的具体服务重点和策略,推动图书馆事业创新与转型发展。

关键词:教育数字化,混合式学习中心,图书馆,阅读服务

1引言

当今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深刻改变着人类的思维、生产、生活和学习方式,也不断推动教育数字化发展。目前,已有众多国家加入对未来教育的探索中,实施教育强国战略,如美国的STEM教育战略、日本的社会5.0的人才培养战略、英国的释放技术在教育中的潜力战略等。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我国先后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等政策文件,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新时代的教育变革必须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充分发挥教育数字化的重要突破口作用,紧密结合中国教育发展战略的新机遇和新要求,构建数字时代教育新形态。

科技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为教育发展增强了新动能,也为图书馆建设未来学习中心提供了极好的发展机遇。为适应未来社会高质量学习的需求,图书馆不仅应提供基本的知识服务,还应充分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聚焦学习与学习方式的转变,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学习体系,推动图书馆转型升级,将图书馆打造成未来学习综合体。

2混合式学习与图书馆

2.1混合式学习

2.2混合式学习在图书馆阅读服务中的应用价值

简而言之,混合式学习是包含具体的架构、技术、实践和数据等综合性的学习体系,不仅丰富了阅读的途径和资源,而且延展了阅读的宽度和广度,使学习者从被动吸收转变为主动建构,对激发阅读兴趣,创新阅读学习方式具有深远而重大的意义。

3图书馆学习中心研究实践现状

4图书馆混合式学习中心服务路径

4.1混合式学习中心服务要素

图书馆混合式学习中心可以实现以下服务要素的混合:一是阅读资源混合,通过整合纸质阅读书籍、报刊、数字资源、多媒体等多种形式的学习资料,形成强大的知识管理中心;二是阅读环境混合,形成随时随地的移动式学习环境,并利用元宇宙等多种技术打造万物互联、虚实融合的智慧学习空间;三是阅读内容混合,打破学科界限,增强阅读的综合性和实践性,通过跨学科主题甚至去学科化的阅读学习,发展核心素养,如美国的STEM①到STEAM②学习;四是阅读方式混合,运用协作学习、自主学习、分布式学习、移动学习等方式,形成“线上+线下”双线融合的个性化学习模式,如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平台MOOC或小规模定制在线课程平台SPOC等。

4.2混合式学习流程设计

4.3混合式学习组织模式

5图书馆混合式学习中心服务策略

图书馆混合式学习中心不断创新阅读服务模式,坚持“三个中心”原则,即服务主体“以人为中心”、服务客体“以资源中心”、服务方式“以活动为中心”,突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和阅读的实践应用性,把重心落实在学习者的学习效果上,这不仅是对教育变革下学习方式的深度探索,也是对未来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前瞻性洞察,应加强以下方面的建设工作。

5.1打造适需性学习空间

5.2开发数字化服务通道

5.3优化资源配置和利用

万物互联的时代,图书馆学习中心不是一座孤岛,而是把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连接起来的平台。图书馆学习中心以资源为纽带,以“通、跨、融”为核心,加大数据开放共享力度,打造全链条知识服务体系,实现价值共生。1)通。图书馆打通线上和线下双通道,资源数据化和仓储化是图书馆学习中心的重要任务,将馆藏资源数字化,实现纸本图书的全品种覆盖,同时负责数据的提供、组织、检索以及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以提高馆藏资源的利用率和保障能力,满足学习者在线上或线下对文献资源的分类获取需求。2)跨。图书馆应形成跨学科跨专业的学习资源,通过收集、编排、分类和标签,整合学科资源,提供多类型跨学科学习支架,实现数据多场景贯通,构建跨学科、跨领域、跨文化、跨语言的统一知识共享平台。3)融。图书馆应融合于社会各个领域,开展科技、社会,经济、信息等全方位的服务,并与科研机构、企业、社区、家庭等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整合资源,跨界联合。例如,上海大零号湾图书馆不仅是市民“家门口的图书馆”,更为大零号湾地区的读者、学校、企业提供交流创新、共享智慧的优质平台,充分汲取院校科研机构、高新科创力量,构筑“知识交流共同体”。

5.4建立人机协同合作关系

6结语

戴维·林德利曾说:“图书馆始终是一部未完成的作品,我们必须不断地测试和实验新的思想,重新定义21世纪图书馆到底意味着什么。”用发展的眼光重新定义图书馆,努力实现传统图书馆向以数字图书馆为中心的现代图书馆转变,是具有前瞻性和创造性的命题。图书馆混合式学习中心通过人与技术的高度融合,变革学习模式、创新学习内容、重塑学习体系,形成新的学习共同体。它涉及图书馆硬件、软件、空间、学习者等各个层面的重叠和构建,需要政府加大对图书馆事业的投入,还需教育者、技术开发者和政策制定者等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努力,推动数字技术在图书馆阅读服务中的应用走向更加成熟和可持续的发展。

未来,属于终身学习者。未来世界需要的是具备完善知识结构、逻辑思考力和高感知力的复合型人才。图书馆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加快迈入新赛道,开启通向未来世界的大门,让所有学习者在图书馆能够找到自己、发现自己、成为自己。

注释

①STEM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数学(Mathematics)四门学科英文首字母的缩写,STEM教育是集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等多学科融合的综合教育。

②STEAM是在STEM基础上加入艺术元素(Art),涵盖美术、音乐、社会、语言等人文艺术学科。

作者简介:赵文萱(1985—),女,本科,馆员,金陵图书馆;冯川玉(1975—),女,本科,馆员,金陵图书馆;潘健(1983—),男,硕士,副研究馆员,金陵图书馆。

THE END
1.2025年中国数字图书馆市场调研:政策产业链现状与前景数字图书馆是数字化技术处理与存储图文并茂文献的图书馆形式,实质为多媒体制作的分布式信息系统,它跨越区域限制,实现信息资源的网络查询与传播。相较于传统图书馆,数字图书馆以其虚拟性、无围墙性、可扩展性、超大规模、分布式、易用性、无时空限制及跨库无缝链接与智能检索等优势,成为现代知识传播的重要平台。 https://www.168report.com/news/7856/digital-library
2.对于智慧图书馆各位有什么想法?用户可通过手机提前预定图书馆的座位,并设置提醒。到达图书馆后,系统还会自动导航至预约座位,确保用户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8522719/answer/42935565460
3.电子书阅读器是否仍能在数字阅读设备中占有一席之地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数码产品行业市场分析显示出一片繁荣景象。然而,在这一趋势下,一种曾经引领潮流的产品——电子书阅读器,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竞争。那么,电子书阅读器是否仍能在数字阅读设备中占有一席之地?让我们一起探索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电子书阅读器(eBook)是如何进入我们的生活中的。它最初https://www.jhsjdh666.cn/ke-yan-dong-tai/567238.html
4.复合图书馆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的结合的英文翻译海词词典,最权威的学习词典,专业出版复合图书馆--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的结合的英文,复合图书馆--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的结合翻译,复合图书馆--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的结合英语怎么说等详细讲解。海词词典:学习变容易,记忆很深刻。http://dict.cn/%E5%A4%8D%E5%90%88%E5%9B%BE%E4%B9%A6%E9%A6%86--%E4%BC%A0%E7%BB%9F%E5%9B%BE%E4%B9%A6%E9%A6%86%E4%B8%8E%E6%95%B0%E5%AD%97%E5%9B%BE%E4%B9%A6%E9%A6%86%E7%9A%84%E7%BB%93%E5%90%88
5.数字化图书馆对传统图书馆的变革与思考文章详情页为了有效地保存、管理机构知识资产;最大限度彰显、提升机构及其学者在全球的学术影响力,图书馆构建了机构知识门户——一种基于全球开放理念的新型知识组织与传播的门户,允许搜索引擎发现、揭示,便于全球学者、机构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分享。http://irp.fzu.edu.cn/item/553727
6.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有什么区别?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藏书形式:传统图书馆以纸质图书为主,而数字图书馆则将图书以电子文档的形式进行存储和管理。 获取方式:传统图书馆需要读者到实际的图书馆去借阅图书,而数字图书馆可以通过互联网随时随地进行访问和借阅。 藏书容量:传统图书馆受到物理空间的限制,而数字图书馆可以https://www.mbalib.com/ask/question-5c9fa98e5470b779a6614de65fa5747d.html
7.从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的比较分析看中国图书馆的发展方向传统图书馆收藏大量的纸质文献,对传承人类文明起到了重大作用,图书馆发展史本身就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割断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之间的联系,忽视传统图书馆的优势而过分夸大其劣势,一味强调数字图书馆的优势,并断言传统图书馆将很快消亡或被数字图书馆完全取代,都未免过于武断。 2数字图书馆的优势及难题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1006/09/3743365_58750271.shtml
8.南京图书馆2023年“缤纷的冬日”活动指南活动内容:从分享小朋友的优缺点互动开始,进入the good egg 的经历,通过阅读、思考、提问、分享的方式,带领小朋友去了解the good egg如何一步步接纳自己和别人的不完美,引导小朋友学会爱自己,学会轻松与别人相处。 活动类型:分享会 活动主讲:南外仙林小学部英语教师 朱金平 http://www.jslib.org.cn/zx/tzgg/202212/t20221230_248714.html
9.传统图书馆门户网站和数字图书馆中信息组织方式的比较【摘要】:文章论述了传统图书馆、门户网站、数字图书馆信息组织方式的特点,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下载App查看全文 下载全文更多同类文献个人查重>>个人AIGC检测>>文献综述>> (如何获取全文?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QBZL200405011.htm
10.数字图书馆的存在问题以及策略研究论文范文(精选9篇)数字图书馆(Digitallibrary)也称电子图书馆或虚拟图书馆,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等多种手段将图像、文字、语音、影像和软件等信息资源数字化,并在网络上传递和检索,提供信息服务的信息中心或数据库。数字图书馆,为文献查阅者提供方便、快捷的阅读、检索服务,不再像传统图书馆主要是收藏书面文化资料。数字图书馆https://www.ruiwen.com/lunwen/1747432.html
11.中国期刊网CNKI数字图书馆!数字图书馆是当今探索知识资源社会共享和增值利用的重要模式,但其资源建设、管理与信息服务的观念和体制,与现代知识生产、传播的产业化机制存在本质性矛盾,对知识资源社会共享和自身的长远发展构成了根本性障碍。解决这一关键性问题,需要在培育和建立符合信息化条件下知识传播和文化产业发展规律的市场机制的同时,以数字化https://www.cnki.net/gycnki/daobao/cnkidaobao15/gycnki015_05.htm
12.高校数字化图书馆12篇(全文)以自身特色和地区性优势见长立足的地方图书馆高校,要主动与其他专业类图书馆以及重点名牌大学建立协作互助关系,以更好地弥补自身在资源上的缺陷不足,进而形成自己的竞争强势。此外,数字图书馆不再以传统图书馆馆藏作为优势和特性,而恰恰以资源的开放共享为特性,这是由图书馆的数字化和资源的多元化、多样性、更新速度快https://www.99xueshu.com/w/ikeyin5a7fx7.html
13.浅谈计算机在图书馆现代化管理中的应用图书馆管理论文虽然数字化图书馆使用计算机技术取代了传统图书馆的繁杂的工作,但是以纸质形式存在的书籍与文献是不可能被其取代的。由此可见,数字化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有着一定的关联性与互补性,要做好相关整合与衔接性工作。 2.创新管理观念与理念 现代化图书馆不仅具有特色环境与活动,同时还具有特色服务与馆藏,其拥有的藏书种类与https://www.lunwendata.com/thesis/2019/154847.html
14.图书管理信息化论文(9篇)为人们提供服务是图书馆的功能与作用,做好图书管理工作可以更好地为大家提供所需知识的查询及汲取服务。以不断满足人们需要为目的,来进行图书管理信息化管理体制建设工作,为了能够更好的服务于广大用户,要尽可能的提高数字资源的利用率,增强图书资源的共享性。有效整合图书馆内资源,以明白体制改建目的为基础,使图书馆https://www.yjbys.com/biyelunwen/fanwen/guanli/733603.html
15.图书馆2.0环境下用户参与数字参考咨询的路径选择认为图书馆2.0的核心是以用户为中心,强调人的参与。通过对比传统型数字参考咨询模式和用户参与型数字参考咨询模式的优缺点,分析图书馆2.0环境下图书馆用户参与数字化参考服务(DRS)的理论依据和现实动因,并从用户参与的形式选择、内容选择、激励机制、引导监督等四个方面探讨其路径选择,以期形成和培育一种既方便用户提出咨https://www.lis.ac.cn/CN/abstract/abstract11845.shtml
16.数字图书馆的创新与发展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数字图书馆体利用先进技术构建数字图书馆的基础技术平台,并整合图书馆传统业务管理系统和各类数字资源,形成完整的数字化资源体系和资源服务平台。新兴的数字图书馆不仅提供图书馆传统数字服务,更寻求新的自助式服务模式.更好为读者提供真正的数字化服务。数字图书建设包括了传统业务建设、数字资源建设https://www.qikanchina.com/thesis/view/1311918
17.科学网—数字化环境下图书馆文化服务亟须优化另一方面,还需要加快图书馆传统文化资源与数字化资源的融合。传统图书馆资源多以纸质文献书籍为主;数字化资源则以信息技术为载体,注重数字信息的获取和利用,二者都是图书馆建设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为推动二者有效融合,图书馆可以在传统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开发数字化阅览服务、数字化导航服务等,为读者提供更便捷的信息检https://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24/4/379023.shtm
18.基于云计算和大数据的图书馆应用系统建设设计云计算作为一种IT基础设施与服务的交付和使用模式,将会深刻地影响未来互联网的运作和服务模式,同时为传统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指导和启发,也为传统图书馆提供了一种新的运营模式。 在一个分布式系统中,一组独立的计算机展现给用户的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就好像是一个系统似的。系统拥有多种通用https://blog.csdn.net/nguever15/article/details/71190774/
19.关于图书馆工作总结2000字(精选11篇)工作总结可以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的优缺点并及时作出调整。下面是出国留学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图书馆工作总结”,供您参考,并请收藏本页! 关于图书馆工作总结 篇1 在XX年的第一个季度,xx区图书馆全馆职工始终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努力不懈地工作,图书馆的各项工作平稳有序地推进,全面完成了区政府及文广局下达的各项https://www.liuxue86.com/a/4579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