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大众运动“新工具”——直播、短视频与体育传播研究报告》——打破时空界限传递线上健身新理念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直播、短视频与体育传播课题组成员高琳轩:直播、短视频成为服务大众运动的“新工具”
当下,运动健身已成为了流行的生活模式,大众借助直播、短视频踊跃追求兼具实用与科学性的运动方式。《报告》主要基于以下6部分展开论述:
一、短视频、直播体育传播快速发展的背景。直播、短视频平台所具的个性化、大众化、易操作、重交流、传播快等特点,恰能满足大众相应的运动需求,也吸引更多健身创作者展示自己,帮助以往的小众运动在更大范围内可视化,从而更好地被模仿和学习,在此意义上服务于大众健身的兴起和铺展。
二、直播、短视频健身现状。由直播、短视频提供的陪伴式体验,掀起了大众主动参与健身运动的浪潮。2022年抖音运动健身视频数同比增长137%,创作者数同比增长46%;健身直播间数量同比增加134%。
四、直播成为运动浪潮的重要推动力与传播载体。直播、短视频等媒介形式能够突破传统健身运动在时空层面的限制,降低参与运动的门槛,运动场景的多元融合和重叠逐渐成为主流。
六、短视频、直播体育传播的新价值。由于短视频、直播能高效传递阳光健康的运动生活,越来越多受众认为,大众体育不单单为燃脂塑形存在,更根植于提升身心健康的目标中。
总体而言,以创作者为内容核心的直播、短视频平台正逐步形成全面、多元的体育生态图谱,为鼓励体育传播、运动健身线上线下协同发展,加快体育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师范大学传播创新与未来媒体实验平台主任喻国明:直播、短视频助力推广健康风尚
如《报告》所述,直播、短视频已逐渐成为大众获取运动知识、激发运动兴趣、培养运动习惯的“新工具”。因此对待直播与短视频平台时不能秉持传统观念,将之视为单纯的内容载体,而是要理解为健康风尚的共创者,同时也是供受众开展运动实践的现实形态。
从理论上说,直播、短视频作为“富媒体”,不仅有记录文字的力量,还能承载环境、场景、情感等信息,使观者在使用和互动中充分体验到人际交往的实际情境,获得生活化的媒介观感。
从传播实践上说,体育直播、短视频等媒介形态彰显了人们日渐提升的生活水平和精神文明状态,为体育产业发展带来新机遇。
成都体育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石磊:直播助体育运动回归大众生活
此外,直播、短视频能丰富体育信息的呈现形式及体育传播意义的外延,除呈现体育内容本身外,还为个体发展提供更多纬度和价值,赋予运动更多意义与愉悦。
直播、短视频平台创新了体育传播的方式,推动体育传播实现从重视竞技赛事到展现生活方式的转变。今后一方面要大力拓展体育运动的可视性,另一方面也要继续以人为本,推动个体素养全面发展。
上海体育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杜友君:直播为推广健康理念提供新渠道
运动的核心在于全民健康,它不仅覆盖青少年或中青年,还应包含健康需求更迫切的老年人和儿童。
通过直播、短视频,体育科学、运动医学以更易为人接受的方式广泛传播,老年人在观看过程中也能适量跟练,获得“主动健康”。越来越多人通过直播、短视频参与运动,增强自身免疫力,掌握身心健康的主动权。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张铮:运动直播有助提升身心健康水平
疫情暴发以来,许多师生借助直播、短视频开展“体育课”,利用身边的场地和器材进行锻炼。这反映出上述新媒介为激发大众运动兴趣、营造全民健身的社会氛围创造了条件。
《报告》提到,体育直播、短视频可为大众提供“情感按摩”,我非常赞同。跑步、瑜伽、冥想等健康运动通过直播、短视频为更多人所知,在上述运动的实践中,人与自我完成内心的对话,能够释放精神压力、慰藉心理情感,提升身心健康水平。
此外,用户可以通过观看直播、短视频等方式了解健身知识、观看体育赛事,进而购买合适的运动器材、租赁运动场地,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开拓运动消费市场,提升体育产业生命力。
北京大学图书馆副馆长祝帅:运动直播传承发扬体育精神
利用直播、短视频进行体育传播的目的,是增进大众对体育的了解、进而参与运动,最终促进全民健康。体育内容与直播、短视频的结合为传承和发扬体育精神提供了新形式,也有益于激发大众参与运动的兴趣,有利于大众健身的兴起和铺展。
与此同时,直播、短视频为体育行业在线上发展带来更多可能。在2022年上半年直播健身热潮影响下,2022年9月瑜伽垫、跳绳在抖音的成交额同比分别增长335%、199%。
中国传媒大学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处副处长、电视学院教授顾洁:直播带动大众体育实践
“直播+体育”这一形式能最大化直播新媒介个性化、传播快、大众化等优势,助推运动知识、健康生活方式的广泛传播,满足不同用户对体育内容的需求,从而带动线下体育实践,赋能体育行业的发展。
此外,体育直播还能有效地打破时空限制,无论是体育内容创作者、健身爱好者,还是体育赛事观众、普通用户,都能借直播“人人可参与、时时可创作”的特性,随时转变自我身份,在平台中找到适合自身的定位与空间,为形成全民健身的新风潮创造价值。
接下来,应着眼于如何通过体育直播、短视频更高效地推动大众健身、普及全民健康理念。当网络社会充满发现真善美的眼睛,美好生活也就近在眼前。
中国政法大学光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张森:体育内容借直播、短视频走向大众
直播平台也助力体育传播从小众走向大众,凸显体育运动中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的本质,让大众在直播间中充分感受到竞技体育不断突破的内核,因而喜欢上运动、爱上追求健康之美。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年初,抖音站内共计有超1.2亿体育内容创作者,他们创作的内容被超4.7亿体育类兴趣用户观看。任何体育内容创作者或爱好者均能在体育直播间中与他人交流自己的体会和感受,全民运动、追求健康生活的时代已然到来。”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系主任、教授张迪:乐观进取的体育精神在直播、短视频走红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新媒体研究所副所长黄河:直播、短视频服务大众“线上+线下”健身
通过直播、短视频,全民健身已从相对隐性的政策概念,不断显化成大众可触及的知识、乐趣和体验。接下来应进一步发挥直播、短视频的积极作用,推动全民健身向“线上+线下”结合,提升用户的获得感,鼓励大众主动开展健身活动、养成运动习惯,以此扩展影响链条,让更多人受益于直播、短视频体育内容。
北京体育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讲师宋扬:直播提升世界杯等传统赛事观赏体验
抖音运动主播张小莹:直播健身助大众积极生活
我希望未来能够输出更多有价值的体育内容,传播运动健身的美好,让更多人培育健康的生活习惯、体验健康的生活方式。(转自1月18日《中国体育报》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