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书屋点亮乡村振兴的“希望之光”夜校致富

农家书屋,是农村这片广阔天地的“知识窗”。推开这扇窗户,就可以看见更加广阔的世界,领略更加迷人的风景,描绘更加绚烂的图画,成就更加辉煌的梦想。

农家书屋,孩子们的成长乐园。农家书屋里面的书籍种类繁多、内容丰富,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无所不包,无所不容。孩子们一有空,常常跑到农家书屋读书。各自拿起喜爱的书籍,读得津津有味。有的随身带着笔和笔记本,一边读,一边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把那些重要的知识、精彩的词句、有用的信息摘抄下来。有的还在摘抄的内容后面写下阅读心得、收获体会、启示感悟。有的一边阅读,一边小声地交流、探讨。看着孩子们专心致志、兴高采烈的模样,我们十分高兴。孩子们有时遇到疑难、困惑,无法解答时,就会寻求我们这些“外援”。我们自然乐意为孩子们服务,为他们答疑解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孩子们茅塞顿开之后的欣喜溢于言表。他们神采飞扬的情绪也感染了我们,让我们的心不自觉地愉悦起来。

农家书屋,新时代的农民夜校。白天,农人们不忙这样,就忙那样,很难统一集中在一起。只有到了晚上,大家都闲下来时,才好集中在一起开展“培训”活动。我们把农人们召集起来,组织村里的致富带头人、土专家、土教授、土学者、土能人等当“讲师”,给大家“传道授业”,让农家书屋摇身一变为“新时代的农民夜校”。讲讲课、传传经、送送宝,让大家获取更多发家致富技能,把经验传起来,把技术用起来,把经济搞起来,共同致力于乡村振兴建设。“独学而无友”,大家在一起学习、研讨,取长补短,智慧与智慧碰撞、交融,更容易产生创业、增收、致富的灵感。这所“夜校”也成了农人们共同成长、进步的摇篮。是的,只有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齐心协力干,乡村振兴的美好图景才能早日实现。

THE END
1.宁远镇:农家书屋开启乡村“智”富路为了确保农家书屋的高效运转,宁远镇配备了专业的管理员。他们定期整理图书,更新借阅记录,维持书屋的干净与整洁,保障书屋天天开放,随时欢迎村民的到来。 宁远镇积极探索创新模式,以“农家书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载体,不断拓展书屋的功能与影响力。通过邀请乡贤模范、道德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4NTMzMDU2NQ==&mid=2247578692&idx=1&sn=9c247fe64adce32e2be91cfbaf3ac90c&chksm=eafcb9adc3df2bd239b6b43e8ee0ad698bb74f02b0aaf2e582cea81ae750435d114f78fb5238&scene=27
2.农村图书馆范文12篇(全文)摘要:本文介绍了农村图书馆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农村图书馆建设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图书馆,新农村,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段颖.我国农村图书馆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2):16-18. 我市农村图书馆建设探讨大全 第2篇 随着国家对农村文化建设投入的https://www.99xueshu.com/w/ikey3lgertp8.html
3.中国乡村图书馆事业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随着“科技兴农”战略方针的实施,加上“星火计划”的燎原势态,中国的改革开放步伐加快,农村经济有了初步的繁荣,乡村图书馆事业如雨后春笋,蓬勃向上。综观我国乡村图书馆发展现状,大致可以归纳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乡村图书馆发展的不平衡性 https://special.chaoxing.com/special/screen/tocard/85472371?courseId=85472349
4.图书馆人文建设刍议(精选十篇)图书馆人文建设刍议 篇2 论文关键词:网络环境,数字图书馆,图书馆建设 1网络环境的现状 目前,各地都建立起了各种局域网、地区网和远程网,整个世界已经连为一体,这有利地促进了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伴随着Internet的兴起与迅速发展,人们获取社会信息资源的前景将更加广阔。目前加入到Internet的已有170多个国家和地区、30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ziwqq38.html
5.德宏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德宏州“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的通知一、发展现状 (一)公共文化“短板”进一步补齐。全州累计建成图书馆8个、文化馆7个、注册备案博物馆6个、美术馆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55个、行政村文化活动室302个、自然村文化活动室1630个,基本实现图书馆、文化馆(站)、美术馆、博物馆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群众文化活动类型多样、层次丰富。累计开展各类培训2500场次、https://www.dh.gov.cn/Web/_F0_0_5IJVGICCFBD0BB290C1746428F.htm
6.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现状价值与挑战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为乡村教育的改革注入了新的动力。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进程中的重要方向。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尤其是农村人口数量巨大,在教育方面,乡村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与城市地区相比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据全国农村教育现状调查数据统计,乡村中小学教师水平整体不高http://hanspub.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aspx?paperID=71263
7.政府提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政府提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范围很广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主要有乡镇文化站、村村文化室、图书馆、文化馆等。另一方面是农村公共文化惠民工程,主要包括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家书屋工程、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工程。其中农家书屋工程到2011https://gdxk.southcn.com/zh/llwzllzz/content/post_672041.html
8.厉害了泸州150项社科优秀成果出炉,正在公示澎湃号·媒体5.农村初中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培养实践研究(论文) 陈如君、周从焱、赵贤菊、汤燕、李朝林 6.贫困山区农村小学卓越教师培养途径研究——以泸州为例(论文) 付先全、倪海珍、李阳、寻芒芒 7.泸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对策研究) 邓玉兰、王宝杰、娄志愿、李彦君、罗朝刚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2985442
9."因势利导"农村图书馆事业摆脱困境必经之路会议山西艺术职业学院信息中心,山西省图书馆,030001 引用 收藏 分享 打印 摘要:本文介绍了农村图书馆的现状,提出了借助政府战略发展之势、借助农村城镇化的战略发展之势以及借助当地经济发展之势大力发展农村图书馆事业的途径。 关键词: 农村图书馆政府战略战略发展城镇化战略经济发展 https://d.wanfangdata.com.cn/Conference/6556904
10.乡村振兴发展现状调查报告(精选9篇)我在工作中曾经提出乡村旅游的发展——“用景观的概念建设农村,用旅游的理念经营农业,用人才的观念培育农民”,对于区域的乡村旅游发展、特色品牌打造和农村美丽家园建设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体会特别深刻。 乡村振兴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篇3 乡村旅游是助推乡村振兴、促进农民增收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之一,近期,为深入了解市乡村https://mip.ruiwen.com/gongwen/baogao/962707.html
11.农村书屋调研报告据了解,书屋管理人员多是兼职或非图书专业人员,无暇或无能力钻研专业知识,管理上也仅仅做些传统的借借还还服务, 二、三次文献服务基本未开发,更不用说开展读者个性化服务、定题服务了。因此,注重管理员的继续教育十分必要。总之,随着农业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农业信息的更新和传输愈显迫切,这对农村读者需求产生了重要https://m.oh100.com/a/201702/473766_3.html
12.新环境下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第六届中国社区和乡镇图书馆发展新环境下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第六届中国社区和乡镇图书馆发展战略研讨会征文集(上册) 会议时间: 2007-07 主办单位: 湖北省图书馆学会、中国图书馆学会社区乡镇图书馆专业委员会、全国中小型公共图书馆联合会、山西省图书馆学会https://wap.cnki.net/touch/web/Conference/List/HBTS200707001169.html
13.中国农村社会工作的发展现状问题与前景展望摘要:目前,中国农村社会工作尚处于探索阶段,其理论研究和工作方法都相当匮乏。在政府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下,系统梳理中国农村社会工作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重要问题,对于构建本土化的农村社会工作理论和方法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概述了中国农村社会工作发展的现状;其次,重点分析了当代中国农村社会工作发展中http://sociologyol.ruc.edu.cn/shxzz/shjs/2017nd2qjs/shgz172/7f467011097441248da6a6a7a861f5de.htm
14.农村学前教育论文(通用11篇)二、解决农村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的对策 (一)扩大资金来源,加大资金投入 扩大资金的`来源主要有国家财政支持、引进外资、争取捐助三个方面。首先,争取国家财政支持。农村地区的学前教育如果单纯依赖地方政府的投入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加大引导国家对农村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才有可能较为全面地解决资金严重不足的现状。其次,努力https://www.fwsir.com/jy/html/jy_20140804111236_272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