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小学图书馆形同虚设之忧——农村中小学图书馆(室)现状调查及分析

调查发现,大多数农村中小学图书室建设尚处在起步阶段,在场馆建设、生均馆舍面积、人均藏书数量、图书品种及质量上均存在较大缺口。

调查发现,大多数农村中小学图书室建设尚处在起步阶段,在场馆建设、生均馆舍面积、人均藏书数量、图书品种及质量上均存在较大缺口。农村学校图书室基本由废旧校舍改造而成,部分图书室破损严重,甚至存在安全隐患。农村中学图书阅览室平均面积、生均面积,中学生人均藏书量;农村小学图书阅览室平均面积、生均面积,小学生人均藏书量等数据勉强达到教育部规定的二类中小学生均占地面积及藏书的要求。

A中学是当地一所市级规范化学校,学校图书室是30年前修建的一排旧瓦房。相对于农村图书馆舍滞后的建设,农村学校图书室的图书质量更显落伍,从表面上看,图书数量达标了,但藏书质量不高、藏书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为达到人均图书数量的标准,各学校往往只注重图书数量,不注重图书质量,致使一些格调不高、严重破损以及不适合学生阅读的书刊也被收藏到了图书室。图书品种单一、内容陈旧,很难激发起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在图书购置中作为阅读主体的学生话语权缺失,校方在购买图书时不顾及学生年龄特点,图书室里充斥着大量陈旧过时、无人问津的图书。

校长图书馆意识淡薄

调查显示,本应作为学生阅读主渠道的学校图书馆基本陷于停滞状态,这和学校领导的图书馆意识缺乏有直接关系。

在此前进行的一次农村小学生读书调查中,有一项数据格外引人注目,学生课外书籍有49%来自家长购买,32%来自书店租借,向学校图书室借阅的比例仅占9%。

B小学是一所乡镇中心小学,该校李校长是一位在当地教育界颇负盛名的老领导。李校长认为:“读书倒是挺重要,可咱们农村学校的条件哪能和人家城市比啊,就那几本新书让学生翻烂了还得再花钱添置。学生嘛,关键是把学习搞上去。”总体来说,这几年中小学图书馆在发展,但是不少学校领导受观念制约,对图书室的重视不够,单纯为了应付上级的达标检查,影响了学校图书室的建设和使用。

图书室呼唤专业人员

调查发现,农村学校图书馆管理人员基本是由其他老师兼任且人员不稳定,缺乏专业的图书管理知识,从而影响了学校图书室的有效利用。

调查发现,农村学校图书馆管理人员基本是由其他老师兼任且人员不稳定,缺乏专业的图书管理知识,从而影响了学校图书室的有效利用。《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中对图书馆(室)工作人员的职称聘任及最低编制数均作了明确规定,强调图书馆工作人员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参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图书馆工作人员在调资晋级或评奖时,应与教学人员和教学辅助人员同等看待。学校图书室人员编制要求一类中学为2人,二类中学为1人,一类小学为1人,二类小学为0.5人,这个标准是根据一般情况制定的人员编制的最低要求。但实际中,多数农村中小学图书馆人数配备还达不到《规程》中要求的最低标准,且非专业人员多,兼职人员多,老弱病残教不了课的人员多。专业图书管理人员的缺位,致使学校图书馆不能充分发挥效益,造成图书资源的浪费。

C中学的图书管理员马老师是位50多岁的老教师,因为身体原因脱离了教学一线。在走访中,马老师表示学校领导非常关心老教师,把他安排在图书室工作。像他这种老病号需要常年打针治疗,有时身体不好请上几周的假也不担心影响学校工作,只要上级检查时保证有人就行了。图书馆工作不是单纯的服务性劳动,而是一种科学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图书馆工作的质量。多数农村中小学图书管理人员文化水平低、业务能力差,缺乏图书管理知识,导致图书分类不正确,服务效率低,不能满足读者的需要,这也是造成图书资源浪费的又一个原因。

图书室岂能只管不理

调查显示,服务落后导致大多数农村中小学的图书管理陷于低层次、内务管理不足、服务方式简单。

D小学是一所乡镇新建学校,该校的图书室宽敞明亮,书架排列有序,仿佛一切都无可挑剔。仔细观察发现很多图书居然一尘不染,甚至于有的图书竟连原始包装的塑封都未拆除,该校的图书管理员刘老师苦笑着说:“学生很少主动来借书,我也没办法。”其实图书管理员可以主动为读者提供图书信息、查询检索服务,对学生进行图书馆利用的基础知识教育,帮助学生掌握利用图书馆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阅读筛选能力,培养他们终身利用图书馆的良好习惯。

谁为农村图书室买单

调查表明,尽管《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明确要求学校图书馆每年要剔旧更新图书,一般每年新增图书比例应不少于藏书标准的1%,但限于经费等各种原因,真正执行的寥寥无几。

在走访时,所有农村学校校长在谈到图书馆建设时都不约而同地谈到了图书经费的紧缺。大部分农村学校图书是“普九”验收时由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购置分发的,之后由于经费紧张,许多学校没有再添置过新的图书。随着各地逐步取消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原来面向学生收取的图书经费也随之取消,而县级财政下拨的农村中小学校办公经费并不包含专项图书购置费用。调查表明,尽管《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明确要求学校图书馆每年要剔旧更新图书,一般每年新增图书比例应不少于藏书标准的1%,但限于经费等各种原因,真正执行的寥寥无几。

在E中学的图书室,我们翻遍了整个书架,发现最新的一本图书是2005年10月出版的教辅用书,而最早的可以追溯到半个世纪以前。该校教务处的赵主任解释说:“经费实在是太紧张,最近几年的公用经费都投放到了微机室建设上,就把图书室这块给忽略了。”为此建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地方政府、学校共同筹措经费,设立图书专项资金,确保学校图书馆每年购买新书。

探索合作办馆新路子

由不同的图书馆采购不同学科领域的新图书,并通过馆际互借等方式,使师生能看到更多更好的书籍,是一个有益的尝试。

受社会、经济等各项因素的制约,要在短时期内彻底改变农村学校图书馆的硬件设施、人员素质、经费拨款等现状是不现实的。如何在现有条件下实现图书馆效益的最大化,是我们应该积极思考的一个问题。在调查走访中,很多基层学校的领导、老师在实践中摸索出一些经验,例如加强馆际合作,丰富学校图书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相邻区域范围内的学校可以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统一协调下,分工合作,重点建设,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和办学特色,由不同的图书馆采购不同学科领域的新图书,并通过馆际互借等方式,使师生能看到更多更好的书籍。

F小学是距平阴县城最远的一所山区小学,全校只有200多名学生,很多孩子连县城都没去过。该校的张校长带我们来到图书室,大的屋子挤满了十几个粗糙的书架,大都是老师们自己动手打制的。简陋的书架上摆满了各种图书,大部分书都被翻得卷起了毛边。随手抽出几本翻看,发现居然不少是近年出版的新书。看着我们愕然的神态,张校长解释说:“学校的确没钱买新书,这些大都是学生自己从家里拿来的。孩子们虽喜欢看书但家里经济都不富裕,于是就互相商量好,每人买一两本拿到学校换着看,这样既满足了读书的愿望还节省了开支。”

THE END
1.农村公共服务情况调研报告内容提示: 农村公共服务情况调研报告 一、建设情况 (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我县有 25 个乡镇, 每个乡镇都建设了文化站, 以文化站的建设标准配备了设施设备。到目前, 在 4 个乡镇建立了省级乡镇文化示范站。以 4 个省级文化示范站为点, 以点带面, 带动其它乡镇文化站共同繁荣, 促进我县农村文化全面发展。https://www.doc88.com/p-97137893261662.html
2.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19篇根据市委关于学习实践活动第一阶段工作安排,我深入到高平市马村镇西牛庄村、野川镇文化站、西沟村、河西镇苏庄村,通过实地察看、入户访谈、听取汇报、座谈讨论等形式,就农村文化建设进行了调查研究,听取了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同时,深入联系点市教育局、兴高能源进行了调研。结合同全市文化界人士座谈讨论的情况,总的https://www.baihuawen.cn/gongzuo/huibao/276684.html
3.乡村图书馆设计:乡而不俗,土而不粗一抹茶香润心田,淡淡书香伴【乡村图书馆设计:乡而不俗,土而不粗】一抹茶香润心田,淡淡书香伴成长,乡风文明,乡韵淳朴,除了田园景观的内在气息之外,文化元素的融入,不仅是一种升华,更是一种闲适,一种体验。美丽乡村也好,休闲农庄也罢,亦或者特色民宿,巧设“图书馆”,大看区域,小成一角,似乎都别有一番风味。但乡村图书馆设计不同于都市https://weibo.com/1816086123/P4FmGu8iU
4.边疆民族地区基层农村公共文化建设调查研究——基于国家基本公共民族地区 基层农村 公共文化 调查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TSGX201911007.htm
5.[经典]调查研究报告15篇2.民营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动因分析 规上企业中,产权清晰化与多元化方面:有意愿实现产权多元化的4家。动因是:融资需要的4家,开拓市场需要的7家,企业转型升级需要的4家,股权高度集中限制企业发展的2家。 调查研究报告12 一、调研基本情况 图书馆有悠久的历史,最开始是于1937年4月24日毛主席在延安清凉山题创立,图https://www.yjbys.com/diaochabaogao/4542454.html
6.实施暨乡村调查与评估数据平台合作共建启动仪式在图书馆举行10月31日下午,中山大学数字人文建设规划(筹)实施暨乡村调查与评估数据平台合作共建启动仪式在中山大学南校园图书馆学人文库举行。中山大学副校长谢湜,中山大学华南农村研究中心、图书馆、人文学部、人文高等研究院、哲学系、中文系、历史学系、博雅学院、信息管理学院、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哲学系(珠海)、马克思主义学院、https://www.gbpxedu.cn/show/94600
7.农村文化建设调查报告(通用9篇)第二,改善了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目前,县级“两馆”建设初见成效,沁水县文化馆、图书馆和陵川县文化活动中心(两馆合一)主体工程已完工,阳城县图书馆已经立项,城区、泽州县的“两馆”建设均已列入重要议程。20xx年,全市新建、改建乡镇综合文化站32个。全市40%的村建设有文化活动室。全市现有农家书屋300多个,藏书100余https://www.ruiwen.com/diaochabaogao/7530497.html
8.关于眉山市第十四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拟获奖项目的公示根据市政府发布的《眉山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管理和优秀成果奖评奖办法》(眉府发〔2016〕20号)要求,经市评审委员会办公室资格审查、学科组评审、评审组长会商、市评审委员会审定,眉山市第十四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拟获奖项目:特等奖0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16项,三等奖30项。现予以公示,自公示之日起5个工作https://www.mshw.net/xwzx/tzgg/201907/t20190722_434111.html
9.泸州市第一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获奖项目《四川财政研究》 1989年2期 《泸州财政研究》 1988年3期 王甘霖(泸州市财政科研所) 二等奖(23项) 1、《试论孙中山的社会主义思想》(论文) 《大连师范学院学报》 1989年第1期 刘启柏(泸州市图书馆) 2、《马克思主义胜利实践的两个典范时期的启示》(论文) http://www.lzskl.com/jsp/detail_content/1327
10.文化建设调查报告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20xx年11月,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再一次引发人们对农村文化建设的关注和思考。为了对宝塔村农村文化建设现状进行一次调查,我深入宝塔村,采取走访党委书记的形式,对宝塔村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情况进行了调研,在认真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完https://www.jy135.com/diaochabaogao/1380889.html
11.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安徽一年来之农村救济及调查 安徽省政府建设厅编 安徽省政府建设厅,一九三六年出版………一 山東省惠民縣農村調查報告:日支事變の農村經濟に及ぼしたる影響 (伪)北京大学农学院 中国农村经济研究所编 (伪)北京大学农学院中国农村经济研究所,一九三九年出版………二三五 主要农产物生产费 (伪)实业部临时产业调查http://www.nlcpress.com/ProductView.aspx?Id=10703
12.近代乡村建设史料汇编第一辑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 一九三五年 北碚管理局卅四年度施政计划 河南省农村调查 行政院农村复兴委员会编 商务印书馆 一九三四年 江苏省农村调查 行政院农村复兴委员会编 商务印书馆 一九三四年 浙江省农村调查 行政院农村复兴委员会编 商务印书馆 一九三四年 陕西省农村调查 行政院农村复兴委员会编 商务印书馆 一九https://www.douban.com/note/730632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