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第一编城乡一体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改革新实践

白河县“群星有约”项目“三个一”服务实践(3)

旬阳市“艺养天年”老年群体公共文化服务实践(6)

请进来走出去上云端——安康市藏一角博物馆三维服务空间(11)

让文物活起来——“中华天然太极城”的文化传承(16)

安康博物馆特色文化展馆建设与服务创新实践(20)

“艺安康”全民艺术普及创新实践(24)

“群众文化园”——旬阳市公共文化空间新拓展(29)

平利县“五建设三统一”打造“百姓大舞台”(33)

宁陕县图书馆“阅见美好——打卡21天”阅读习惯养成活动·(37)

石泉县图书馆“阅读夏令营”活动(40)

在“听”中阅读——宁陕县图书馆“绘本之声”服务实践(44)

诵读经典传承文明——白河县图书馆“诵读达人秀”(46)

“小鹭姐姐讲故事”——汉滨区少儿图书馆城乡一体化阅读推广实践·(49)

打造党史学习教育主阵地——安康市图书馆红色阅读推广新实践·(53)

用“三张名片”打造“书香镇坪”(57)

平利县图书馆红色主题空间建设与服务实践(61)

全域、全民、全维——平利县图书馆社会阅读组织建设(64)

“岚河书苑”——巴山小城里的自助图书馆(68)

山城“最美风景”——示范区创新发展中的“安康阅读吧”(73)

小创新带来大变化——宁陕县图书馆“馆员荐读真人秀”(77)

石泉县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建设实践(80)

第二编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新实践

低段塑形、高段演绎——汉调二黄进校园传承创新实践(85)

开笔启智——安康博物馆“开笔礼”的文化传承(89)

镇坪古盐道文化的传承与创新(93)

艺术链,服务链,产业链——旬阳传统木刻版画“三链融合”振兴之路(97)

藏一角博物馆中秋诗会让诗词走入公共文化服务(101)

做好新时代“守艺人”——国家级非遗项目平利弦子腔保护实践(104)

“非遗”承载乡愁——白河县宋家镇“渔鼓传声”志愿服务项目(108)

传承文脉打造品牌——地方戏曲汉调二黄振兴发展的“安康实践”(112)

播撒非遗文化的种子——汉阴县文化艺术中心“皮影戏进校园”实践(117)

“博物馆里过大年”成为安康新年俗(121)

知史爱国,鉴物审美——旬阳市博物馆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实践(125)

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发扬光大——汉滨区“非遗进校园”活动(129)

第三编社会力量激发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活力新实践

乡村文化“领头雁”——汉阴县妇女文化专干“村用、镇考、县聘”机制(135)

社会力量参与总分馆建设的“三个首创”(139)

“三大举措”助力白河县公共文化服务发展(143)

乡村振兴人才先行——旬阳市“百千万”文艺人才培养工程(147)

安康民间文艺社团的培育和发展(151)

中厂镇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实践(155)

人人有“艺”,月月有“戏”——岚皋县“群众大舞台”的大作为(159)

旬阳市图书馆“小小图书管理员”志愿服务活动实践·(163)

旬阳市全民阅读志愿者服务实践(166)

紫阳县文化馆关爱留守儿童暑期公益活动实践(169)

馆校合作助“双减”——白河县图书馆课后延时服务实践(172)

第四编乡村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创新实践

文化铸魂旅游塑形产业赋能——旬阳市蜀河古镇开发模式(177)

文物价值的“故事化叙事”——石泉县文旅融合“四个一”创新实践(182)

小作坊撬动乡村旅游大发展——传统技艺“集群化”发展的中坝模式(186)

自然景观+特色人文——凤堰古梯田文旅农商融合之路(190)

旅游搭台文化唱戏——全民共建共享的石泉全域旅游示范县(194)

聚焦文旅品牌价值的差异化优势——“最美水乡第一镇”的后柳实践(197)

立足“三农”融合“三产”——“木瓜小镇”中厂镇的旅游强镇发展之路(200)

展现全景式多彩民俗——岚皋县乡村文化旅游发展实践(204)

“三生盘龙·十里桃花”——从传统农业到复合经济的转型之路(207)

依托“三色”,做强“三链”——茨沟镇“三农”价值再创造(211)

安康博物馆暑期夏令营系列活动(214)

筑牢文物安全防线——旬阳市四级文物保护网格化管理模式(218)

第五编乡村文化治理改革创新实践

乡村文化理事会

——乡村文化治理转型的“安康样板”(225)

三元村“五治融合”乡村文化治理新实践(229)

陕南“村晚”第一村——界牌村文化“自组织”治理新实践(233)

文化点亮家园——紫云南郡易地搬迁群众的“融”与“乐”(237)

塑造乡村治理新秩序——新民风引领乡村文化创新发展的金寨实践(240)

恒口示范区雷河社区文化治理新作为(244)

茨沟村的“道德银行”——汉阴县“321”乡村治理体系的再拓展(247)

“道德积分”树标杆——紫阳县乡村“三治融合”治理实践(251)

激活乡村文化发展的内生动力——汉滨区江北街道办事处乡村文化治理新探索(254)

紫阳县“新民风”建设实践(257)

镇坪县“六大工程”推进乡村文化振兴(261)

从“小循环”到“大循环”——乡村文化治理“四链一体”的汉阴经验(266)

党建引领,民风护航,文化赋能——奠安村乡村文化治理新实践(270)

弘扬乡贤文化推动乡村治理——卡子镇乡村公共文化治理体系新探索(274)

“五进·三讲”——汉阴县城关镇基层文化建设新实践(277)

文化立镇,文化强镇——厚植乡村振兴文化根基的五里镇实践(281)

文化点亮搬迁群众“和谐梦”——池河镇西苑和谐社区建设之路(285)

第六编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创新实践

“一个人的剧场”,不一样的精彩(291)

“流动新民风讲习所”——安康市图书馆社会服务新作为·(296)

从“博物”到“博人”——藏一角博物馆志愿者乡村艺术教育拓荒之路·(300)

流动的博物馆,不变的文化情——安康博物馆“基层行”(304)

张滩镇中心社区的“阅读积分制”实践(307)

石泉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探索(310)

“四结合”文化惠民——巴山深处“送戏下乡”的白河实践(314)

让“沉寂的乡村”热闹起来——宁陕县“百姓大舞台”惠民服务品牌建设(318)

汉阴县涧池镇图书室阅读积分制服务实践(321)

“路灯式服务”照亮群众“文化小康路”——汉滨区志愿者“文化小康再行动”(324)

第七编安康乡村文化治理能力现代化理论研究

回归乡村文化发展的历史逻辑——安康市乡村文化建设“三改革”制度设计概述(331)

从“实体追问”到“关系思维”——乡村文化建设研究转向(338)

新民风引领乡村公共文化治理能力现代化制度设计(343)

乡村文化再生产的秩序重构(353)

欠发达地区的乡村文化治理创新——安康市国家示范区创建中的探索(362)

新时代农村图书馆建设:从保障基本权利到创新发展(374)

乡贤回归:传统之根与现代之源的互嵌与共融(384)

“遗留的历史”和“传承的历史”——从安康“新民歌剧”看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393)

乡村传统文化治理体系的现代性构建(403)

新民风建设引领乡村文化创新发展——乡村文化建设的安康金寨实践(413)

THE END
1.乡村图书馆设计:乡而不俗,土而不粗一抹茶香润心田,淡淡书香伴【乡村图书馆设计:乡而不俗,土而不粗】一抹茶香润心田,淡淡书香伴成长,乡风文明,乡韵淳朴,除了田园景观的内在气息之外,文化元素的融入,不仅是一种升华,更是一种闲适,一种体验。美丽乡村也好,休闲农庄也罢,亦或者特色民宿,巧设“图书馆”,大看区域,小成一角,似乎都别有一番风味。但乡村图书馆设计不同于都市https://weibo.com/1816086123/P4FmGu8iU
2.锐意创新实现农村公共图书馆服务一体化——以安徽省金寨县图书馆按照“政府主导、统筹规划、分级管理、资源共享”的原则,在全县范围内构建以县图书馆为总馆,23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图书室为分馆、226个村农家书屋为服务点以及流动图书服务车为补充的农村公共图书服务一体化网络,形成覆盖全县、均等便捷、使用高效的公共图书服务体系,切实保障农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https://tuibook.com/duihua/36415.html
3.乡村有所图书馆——厦门大学南强乡村学社(一)团队简介 南强乡村学社是由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学生发起,全校师生自愿结成的全校性学生社团。社团借助大学生社会实践这个平台,以乡村图书馆捐建实践项目为切入点,通过乡村图书馆的兴建和管理融入当地的生活,参与当地的文化建设;通过南强乡村学社研究团队来观察、研究现代社会转型中的农村发展和变化,担当起青年学生群http://zgzyz.cyol.com/content/2012-11/02/content_7264987.htm
4.北碚图书馆《中国百年乡村建设图片全国巡展》简介 为纪念中国乡村建设110周年[1],并以此为契机更为系统地梳理总结乡村建设百年脉络,跨越时空地对乡村建设的整体性及紧贴近现代社会的内在性进行全面总结与展现。由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福建农林大学海峡乡村建设学院联合主办,15家当代乡村建设实践机构及https://www.cqbblib.org.cn/wszl/317.jhtml
5.2024乡村阅读景观——图书馆设计竞赛简介 本次竞赛的目标是为农村图书馆的设计培养创新和可持续的解决方案。这个图书馆不仅仅是一个图书库,还可以被视为社区参与的中心,培养学习、互动和协作的文化。设计方案的核心是应融入乡村环境,与自然环境无缝融合,为游客提供一个宁静、鼓舞人心的探索知识世界的空间。 https://www.cnyisai.com/141646.html
6.乡村研究数据库介绍学校名称一、数据库简介 乡村研究数据库快速跟进国家乡村振兴重大战略,旨在打造真实记录中国乡村发展、深度解析“三农”问题的学术成果库和决策支持库。 数据库以出版社“三农”问题和城乡关系研究成果为基础,探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议题和工作实践,聚焦乡村研究的学术传统与国际经验,整合典型村落和中小城市大型调研项目的研究成果和珍https://lib.uoh.edu.cn/info/1023/2885.htm
7.美国城镇与乡村基层图书馆发展研究(豆瓣)内容简介 ··· 公共图书馆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健全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对于整个文明社会的发展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城镇与乡村基层图书馆发展研究》主要以美国的城镇和乡村图书馆发展为例,通过美国城镇与农村社区图书馆发展的理论阐释和实践研究,希望对我国乡村振兴背景下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尤其是基层社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6716676/
8.中国现代物理学研究的开创人之一——严济慈从农村走出来的青年 中国现代物理学研究的先行者 科学家的社会责任 心系教育 “另类”情书 小科学院家庭 图书馆 人物简介 严济慈(1900.12.4—1996.11.2),谱名泽荣,字慕光,号厂佛,清光绪二十六年十二月初四生于浙江省东阳县下湖严村。著名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现代物理学研究的开创人之 一。1923年赴法国留学http://i.10000xing.cn/x027/2012/0302103534sj.html
9.黄埔乡村图书馆黄埔乡村图书馆简介 广州市黄埔区惠农中心乡村图书馆位于广州市黄埔区龙湖街竹山路981号。乡村图书馆是迳下惠农中心和区图书馆联合共建的群众图书阅览借阅空间,于2021年9月正式启用,纳入黄埔区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实现与广州市公共图书馆通借通还。 乡村图书馆由广州科学城文化教育有限公司的惠农中心设计打造,区图书https://www.gzhplib.cn/surveylibdetail.html?Id=204
10.成都金沙院线农村数字电影有限公司一、公司简介 成都金沙院线农村数字电影有限公司,是一家全资国有子公司,是具备电影发行放映、影院建设、设备销售、文艺演出、市场运营、广告设计发布、活动策划执行等多功能的服务性公司。 公司2007年至今,全面承接成都市政府“民生工程”公益电影放映服务,承接了防艾办艾滋病宣传、消防办消防安全教育、宣传部文明办相关宣http://www.cdjinshadianying.com/about.asp?id=1
11.农村社区教育论文范文6篇(全文)在广大农村地区,条件较好的地方有乡镇文化补习学校、成人农校、远程教育中心、社区学院,而且部分农村社区还配置了图书馆,然而,此类组织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甚至沦为居民打牌、赌钱的基地。这些都是对农村成人教育组织目标认识不清从而产生的问题,目标认识不清,整个实施过程就游离于目标,从而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https://www.99xueshu.com/a/Vfmffswrxhdg.html
12.2024江苏涟水中等专业学校开设的专业一览表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教育、体育教育、生物科学、地理科学、心理学、图书馆学、视觉传达设计、旅游管理、金融学、经济学、电子信息工程、软件工程、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药学、护理学、法律事务、学前教育、计算机信息管理、药学、物流管理、旅游管理、工程造价、会计、工商企业管理、行政管理、建设工程管理、机电https://www.zksxw.com/news-id-138599.html
13.土地利用调查问卷(通用12篇)⑿您对目前图书馆所藏的图书满意度: □A: 非常满意□B:基本满意□C:不满意□D:从未使用 ⒀您对图书馆还有那些建议和意见?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土地利用调查问卷】相关文章: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复查04-30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心得05-15 土地调查成果分析利用08-19 农村土https://www.360wenmi.com/f/fileq3iri01b.html
14.威海市图书馆威海作家简介 前言 威海拥有一支非常有实力的文学创作队伍,有不少作品获得国际、国家或省级等各级奖项。现根据本馆馆藏资源及各作协网站的资料对威海出生、威海籍及在威海工作、生活、学习的作家做些简要的个人介绍,按作家姓名的拼音顺序排列,以方便广大文学爱好者了解本土作家。 由于历史上和近年来威海市及所辖地域的http://www.whlib.com/info/74829.jspx
15.组织振兴内容简介 《产业振兴》:本书深入阐述了在新时代如何建设绿色安全、优质高效的乡村产业体系,旨在为省市县乡村各级党政机关提供政策上的分析、具体实施措施,以及可供借鉴的经验和方法,助力乡村产业振兴。本书以问题为导向,是各级党政机关公务员学习贯彻《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参考读物。http://reader.hnlib.com/Book/Detail/515902
16.泸州市第一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获奖项目刘启柏(泸州市图书馆) 2、《马克思主义胜利实践的两个典范时期的启示》(论文) 《理论与改革》 1988年增刊 何秋良(泸州市委党校) 王世达(四川省委党校) 3、《中学英汉比较语法》(编著)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1989年 郭家政(泸州市一中) 4、《“二化”教学系统引论》(论文) http://www.lzskl.com/jsp/detail_content/1327
17.汉中卫校卫校招生2、多媒体教室,学生阅览室,图书馆,计算机房,体育馆等为教学服务的各种辅助设施,语音教室。3、综合等实验室,教室闭路电视系统,基护,学校还建立了计算机校园网络系统,学校建有解剖,校园电视台。 03.汉中卫校有哪些课程 医学影像专业、专业农村医学专业、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农村医学专业、业药剂专业、藏医学专业、药品https://ev98.com/school/18468.html
18.文化建设调查报告应本着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的原则,增加农村文化建设投入,加快农村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步伐,着力打造新农村文化建设家园工程,力争镇镇建有综合文化站,村村建有文化活动室。要把集科技、图书、阅览、健身、展览、文化培训、文化活动等功能于一体的文化中心建设成为农民群众接触文化资源、享受文化权益的最直接载体,达到满足广大https://www.jy135.com/diaochabaogao/1380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