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参与乡村文化振兴:现实困境内在契合和主要路径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公共图书馆;乡村文化振兴;乡村文化;公共文化

1问题的提出

2直面现实:当前我国乡村振兴存在的主要文化建设困境

农村文化反映了农民文化素质、价值观、交往方式、生活方式等深层心理结构[11],它既是我国农村社会基础的精神面向,也是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精神保障[12]。近年来,我国农村文化建设快速发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农民思想道德和文化素养显著提高。但由于内外部因素的综合作用和影响,我国乡村振兴依然面临着诸多文化建设困境,需要正视,亟待解决。具体而言,主要存在以下困境:

2.1重视程度不足,同经济建设不协调

“对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同,存在较大差异和不协调发展”,这是当前我国农村文化建设困境的一个重要表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是我国国家兴旺发达和社会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13]。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和农民生活实现了从贫困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这也使得我国农村消费结构趋于合理,具体表现为物质生活消费比重下降,精神文化消费比重上升,农民对文化建设的需求不断提升。然而,由于地方政府长期过度追求经济建设和单纯的GDP等发展指标的增长,对我国农村文化建设和发展等工作有所忽视,导致农村文化领域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不足,使得我国不少地方的农村文化建设和农村经济建设在发展速度、发展程度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14]。也正因为如此,有研究者提出,“当前我国文化建设同经济建设相比仍然是一条短腿。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是对立的,不可协调的”[15]。尽管这一观点较为偏激,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农村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存在一种严峻的矛盾,二者在重视程度、发展程度等方面呈现出一种极不协调的状态。

2.2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活动空间缺乏

2.3人才队伍不足,组织建设滞后

当前,我国农村文化建设面临着人才队伍不足、组织建设滞后等基础性困境,其一,由于文化人才不足、队伍建设薄弱,导致我国农村文化市场缺乏活力,文化活动难以有效开展和落实。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得以高速发展,农民生活也愈加富裕,但农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问题却长期被基层文化部门所忽视[18]。有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农村普遍存在文化人才年龄老化、观念陈旧、素质偏低、待遇较差等一系列问题。其二,农村文化组织建设滞后、自组织力量培育不足等问题依然存在。一方面,由于基层政府对农村文化组织的发展力度不足,导致现有的文化组织无法满足农民群众的现实需求,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基层民主建设进程。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农民在文化生活等方面缺乏自主能力,难以有效实现自我管理,面临“公民社会基础薄弱”“文化生态制约严重”“‘公地悲剧’现象犹存”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19],导致我国农村文化建设管理缺位,使得农村不良社会风气滋生。

2.4贫困文化蔓延,农民主体性缺失

随着我国乡村振兴进程的不断推进,贫困文化蔓延和农民主体性缺失成为我国乡村文化振兴和文化建设所面临的两个深层次困境。其一,我国农村地区存在较为普遍的贫困文化现象。社会学家奥斯卡·刘易斯认为,“饱受贫困压力的弱势群体为了应对无处不在的贫困状况而选择被动和消极的生活态度,这种生活态度也随之形成了一种贫困亚文化”[20]。这就是所谓的“贫困文化”,是指一部分处于贫困状态的人所形成的一套使贫困本身得以维持和繁衍的特定文化体系。当前,贫困文化现象主要集中在我国农村地区,并有蔓延趋势。突出表现为知识的贫困、价值观念的贫困、落后的消费观念。其二,由于贫困文化的蔓延,我国农民存在主体性缺失的情况。“农民主体性”就是指农民对农村经济、政治和文化具有充分的表达权、参与权、主动权,本质上就是农民对农村发展和建设的社会知觉[21]。当前,由于我国农民在农村社会转型过程当中没有发挥出足够的理性反省和反思能力,被现代化浪潮所席卷,失去了对文化的自主选择能力,更为严重的是对于一些低俗文化存在盲目吸收、接受的情况,因而给我国农村文化建设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22]。

2.5文化矛盾频发,公共服务功能失灵

当前,文化矛盾频发、公共服务功能失灵等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我国农村文化建设、发展的整体进程。其一,社会的高速转型和现代化的冲击是我国农村文化矛盾频发的主要原因。社会转型犹如一只“看不见的手”,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23]。当前,我国农村由“乡土中国”快速向“新(后)乡土中国”转变,导致农村文化矛盾频发。突出表现为三个方面:经济原则和文化原则相悖;生活方式和时空场域的断裂、冲突;社会文化价值的分化[24]。其二,文化矛盾频发导致我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失灵问题进一步加剧。有学者认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具有重要的铸魂功能,是对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政策实施理想状态的反映,符合乡村振兴的发展需要。但是由于我国农村地区的文化生态复杂、农民文化需求多样、政策执行力度有限,导致目前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面临着政策低效、结果偏误等功能性失灵问题[25],使得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效果偏离了原初设计,面临着服务体系空心化和农民文化生活空无化等困境。

3何以可能:公共图书馆参与乡村文化振兴的内在契合

3.1公共图书馆的功能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存在契合

3.2公共图书馆的基本理念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原则存在契合

作为公益性文化教育服务机构的公共图书馆,其立足点是社会性,强调走向社会、与大众融为一体、尽心为人民服务。“公共图书馆应当完全以公共经费支付,并不许向为之服务的任何人收取直接费用”,“公共图书馆应当随时可让人到馆,它的大门应当向社会上一切成员自由地、平等地开放......”。194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公共图书馆宣言》正式确立了公共图书馆的基本理念——免费和平等。与此同时,我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乡村全面振兴”“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等基本原则,这和公共图书馆的基本理念存在一定的契合度。具体理由有三点:其一,公共图书馆的基本理念能够有效促使城乡文化拥有平等发展的机会,从而缩小城乡文化的差距;其二,公共图书馆的基本理念有助于促使我国乡村振兴进程当中的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等协同发展;其三,公共图书馆的基本理念有利于农民接受文化熏陶,有助于调动我国农民在文化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3.3公共图书馆的宗旨和乡村振兴的文化权利诉求存在契合

4何以可为:公共图书馆参与乡村文化振兴的主要路径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包含“乡风文明”目标在内的乡村文化振兴是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是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对于我国社会发展和乡村建设而言具有重要的价值。当前,我国乡村文化振兴面临着多重困境,比如,农村基础文化设施建设薄弱、文化人才队伍不足、贫困文化蔓延、文化矛盾频发等问题。因而需要进一步加强我国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大力开展农村移风易俗行动。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公共图书馆在基本理念、宗旨等方面和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原则等内容存在高度契合,能够较好地参与和服务我国乡村文化振兴进程。然而目前我国学术界对于公共图书馆参与乡村文化振兴的研究视角较为单一,缺乏宏观、综合和系统的研究路径。需要结合公共图书馆的主要功能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从多维度视角对我国公共图书馆参与乡村文化振兴的主要路径加以分析和考察(具体的逻辑框架图详见图1),即应当考察如何发挥公共图书馆的社区记忆、信息产品消费、社区活动中心、情报中心、正规教育支撑中心、自主学习中心、大众文化资料中心等功能,从而有效助力我国乡村文化振兴、实现“乡风文明”目标。

结合上图可知,从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和公共图书馆的主要功能来看,公共图书馆可以参与乡村振兴进程的各大领域,比如政治、经济、文化等建设,从而助推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目标任务,但是在“乡风文明”方面的作用最为显著,应当集中力量、发挥优势特长,从而实现“乡风文明”、助推乡村文化振兴。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四方面的发展路径:

4.1增加文献储备和情报收集,助推我国乡村振兴研究

4.2参与数字乡村振兴战略,缩小我国城乡“数字鸿沟”

公共图书馆是信息公平的捍卫者,能够有效缩小“数字鸿沟”。所谓“数字鸿沟”,是指由于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差异导致地区间、城乡间和人群间的贫富悬殊状态。目前,“数字鸿沟”已经成为一个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造成我国地区间、群体间的资源分配不公,也导致我国贫富差距日益扩大。因此,需要通过制度改革以实现信息公平。当前,我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要“实施数字乡村战略,做好整体规划设计......开发适应‘三农’特点的信息技术、产品、应用和服务......弥合城乡数字鸿沟”。因此,需要及时发挥公共图书馆的“捍卫信息公平”的职能,及时参与数字乡村振兴战略,缩小我国城乡“数字鸿沟”。具体应当采取以下措施:其一,积极利用“互联网”技术,建设具有即时性、全面性、高效性的乡村数字化公共图书馆,增强共享能力;其二,公共图书馆尤其是乡村基层公共图书馆应当加大宣传力度,为当地村民提供技术援助、信息培训;其三,积极推动流动图书馆建设,定期派送工作人员到村庄挂职,并提供相应的文化服务;其四,为当地的农村教师提供相应的帮助,包括电脑知识、多媒体教学技能等方面的培训,从而有效提高农村文化教育水平[31]。

4.3发挥社区记忆功能,加强我国农村文化遗产保护力度

5结语

参考文献:

[1].塞谬尔·亨廷顿,劳伦斯·哈里森.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8:4-5.

[2].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M].费孝通,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15-20.

[4].韩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五十题[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144-145.

[5].冀爱斌.公共图书馆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8(9):11-12.

[6].代玲.公共图书馆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问题与对策[J].喀什大学学报,2019(2):117-120.

[7].郑红京,胡穗,文庭孝,等.“乡村振兴”语境下图书馆助力乡村旅游需求与技术驱动研究[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9(2):48-51.

[8].郭旗.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图书馆精准服务及实现机制研究[J].智库时代,2019(24):252-254.

[9].孙文学.留住乡愁:构建乡村图书馆保护与传承乡村文化遗产的有效机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9(4):74-77.

[10].萧子扬,刘清斌,桑萌.社会工作参与乡村振兴:何以可能和何以可为?[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9(2):224-232.

[11].刘豪兴.农村社会学(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68-169.

[12].吴理财,魏久朋,徐琴.经济、组织与文化:乡村振兴战略的社会基础研究[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8(4):470-478.

[14].郭晓君.中国农村文化建设论[M].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320-328.

[15].萧子扬,马恩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新乡贤研究:一项文献综述[J].世界农业,2018(12):76-80.

[16].禹兰.农村文化建设的现实困境与对策建议[J].湖南社会科学,2013(6):214-216.

[17].宋小霞,王婷婷.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根”和“魂”--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分析及现状和对策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9(4):176-181.

[18].何绍辉.乡村振兴视野下的“乡村病”及其应对--来自多点田野调查的思考[J].湖湘论坛,2018(5):62-69.

[19].边晓红,段小虎,王军,等.“文化扶贫”与农村居民文化“自组织”能力建设[J].图书馆论坛,2016(2):1-6.

[20].李文钢.贫困文化论的误用与滥用[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5):22-31.

[21].萧子扬,马恩泽,石震.乡村振兴背景下“清河实验”社会治理思想的再研究(1928-1937)[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70-80.

[22].王春光.关于乡村振兴中农民主体性问题的思考[J].社会发展研究,2018(1):31-40.

[23].李培林.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社会的结构转型[J].中国社会科学,1992(5):3-17.

[24].陆益龙.后乡土中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238-242.

[25].陈建.乡村振兴中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功能性失灵问题[J].图书馆论坛,2019(7):42-49.

[26].潘燕桃.近60年来中国公共图书馆思想研究(1949-2009)[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1:37-38.

[27].吴建中.图书馆的价值:吴建中学术演讲录[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4:74-75.

[28].蒋永福.图书馆学基础简明教程[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64-65.

[29].黄爱教.从文化旁观者到参与者:乡村振兴的文化权利及实现[J].新疆社会科学,2019(1):96-102.

[30].王增红.图书馆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的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2006(12):192-193.

[31].陈瑛,黄筱玲.公共图书馆服务农村的创新机制研究[J]图书馆,2012(4):79-81.

[32].周军.中国现代化与乡村文化建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23-25.

THE END
1.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新峰社区图书馆提档升级项目成交公示 “应进必进 阳光交易”招采项目成交信息公示表 项目名称 新峰社区图书馆提档升级项目 采购单位名称 成都市青白江区大同街道新峰社区居民委员会 联系人及电话 何治昀 : 028-83625103 项目基本情况(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在正文或附件中)查看详情 http://www.bidizhaobiao.com/company_255376702091640832.html
2.溆浦县图书馆积极推动文化繁荣,助力社区发展新闻纪实溆浦县图书馆作为公共服务机构,一直积极参与公益事业,该图书馆不仅为市民提供免费借阅服务,还积极参与各种公益活动,如义务辅导、文化扶贫等,通过参与公益事业,该图书馆为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促进了社会和谐与发展。 溆浦县图书馆作为当地的文化地标,一直在推动文化繁荣和服务社区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新馆建设、举办https://todo8.cn/post/8560.html
3.顺德图书馆昨日上午,杏坛昌教社区卫生服务站揭牌启用。昌教村委会以1元/年的租赁费,将该服务站所处物业租赁给杏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使用20年,通过镇、村合力,提升社区医疗服务水平,让村民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昌教社区卫生服务站位于杏坛镇昌教村中心公路64号。该服务站通过对昌教社区原卫生服务点进行全面升级,将https://www.sdlib.com.cn/home/article/detail/id/128236.html
4.郧县图书馆迈向现代化智能化与社区化的新征程发展规划郧县图书馆正迈向新的发展阶段,致力于实现现代化、智能化和社区化的转型。规划以读者需求为导向,提升服务质量,利用先进技术构建智能化图书管理系统,实现资源数字化和在线服务。图书馆将深入社区,推动文化普及,丰富居民精神生活。这一新规划预示着郧县图书馆将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为公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文化服务。 http://gitccc.com/post/6720.html
5.城乡社区图书馆(室)调查问卷您好!这是一份学术性问卷,旨在了解目前我国城乡社区图书馆(室)发展状况,您的真实回答对我们的研究能够提供宝贵的依据。我们将对您的回答内容给予严格保密,不会损害您的任何利益,请您放心填写。感谢您的配合! 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学系课题组 2024年2月 一、图书馆(室)基本情况 1.图书馆(室)的名称: 2.馆长或主https://www.wjx.cn/xz/254783832.aspx
6.增加城乡社区服务供给打造群众身边的文化圈公共服务“12分钟文体圈”是指在12分钟步行路径内,市民就能享受到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文化广场、公园、剧院、电影、书屋等提供环境温馨、设施完备、服务优质的公共文化实体空间设施服务。近年来,武汉一直致力于健全市、区、街(乡镇)、村(社区)4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设,推动公共文化设施从点到面到网不断完善。 https://www.cacta.cn/dsj/HTML/20220225123621.html
7.百年小院“重生”为社区图书馆,欧宁从碧山到广仁的改造之路第一财经:未来的芝罘学馆建成之后,它又美又在海边,会不会像南戴河三联海边图书馆那样又成为一个“网红”拍照的旅游胜地? 欧宁:将来肯定免不了会这样,现在的设计就会导致最后的结果。这也是我为什么要做社区图书馆,派出到城市角落,可以减弱这个情况。另外也要通过一年200场的教育文化活动来弱化,把知识生活不仅仅停留https://www.yicai.com/news/5326066.html
8.《重庆市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解读为贯彻落实《“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经市政府同意,近日,市民政局印发《重庆市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期为2021—2025年,展望至2035年。《规划》都有哪些“干货”?小政这就https://www.fjlib.net/zt/fjstsgjcxx/gddt/202208/t20220818_470338.htm
9.新环境下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第六届中国社区和乡镇图书馆发展新环境下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第六届中国社区和乡镇图书馆发展战略研讨会征文集(上册) 会议时间: 2007-07 主办单位: 湖北省图书馆学会、中国图书馆学会社区乡镇图书馆专业委员会、全国中小型公共图书馆联合会、山西省图书馆学会https://wap.cnki.net/touch/web/Conference/List/HBTS200707001169.html
10.慈善之声(2023年7月总第56期)7月24日,中华思源工程基金会、民建吉林省委、吉林省光彩事业促进会、智秦数字出版集团举办“思源·云图书馆”公益项目捐赠签约仪式,向吉林省捐赠3350所“思源·云图书馆”,公允价值超过1亿元。 “思源工程”本次捐赠的3350所“思源?云图书馆”,每所图书馆配置3万册数字图书,供中小学校师生和乡镇街道村委会居民永http://www.charityalliance.org.cn/cszs2023/14924.jhtml
11.公益性文化事业12篇(全文)公益性文化事业是指由一定的文化机构和组织来承担, 生产和传播大众文化的活动, 如艺术 (文化) 馆、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科技馆、文化中心等单位, 其主要职责是生产和传播大众文化, 其性质是文化成果为公众服务、使公众受益。这里所说的大众文化是指代表社会主流的先进文化事业就是将这种大众性的先进文化转化成https://www.99xueshu.com/w/ikeyqcg4p6zq.html
12.成都市城乡社区发展治理总体规划(2018成都市城乡社区发展治理总体规划(2018-2035年)解读.pdf,成都市城乡社区发展治理总体规划(2 0 1 8 - 2 0 3 5 年) 三类社区分布图 要点说明 根据城乡形态、主导功能 将城乡社区划分为城镇社区、 产业社区和乡村社区三大类型。 其中: 城镇社区指位于城镇开发 0 5 10km 边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9/1102/6123011124002121.shtm
13.文化生活调查报告(精选10篇)同时重视对社区文化设施的投入和环境建设;重视城市社区精神风貌的建设;重视社区各个团体组织作用的发挥;重视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管理手段的更新,通过文化活动中心开展各种文学艺术活动,吸引广大社区青少年参与,提高他们的写作、绘画、音乐等文化技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进取心。社区图书馆也为居民的学习、生活和文化素养的提高https://www.unjs.com/fanwenwang/dcbg/20211023091630_4316723.html
14.解民忧惠民生暖民心儿童友好城市阅读新空间社区就业服务嘉定区南翔镇图书馆东社区分馆 儿童友好城市阅读新空间 金山区枫泾镇图书馆立足枫泾特色文化,在氛围布置上重点突出农民画风格,推出了“口袋里的书香——阅读有礼·书香盲盒”活动、读者心愿书单活动、“趣味猜灯谜”等系列阅读推广活动。 金山区枫泾镇图书馆 https://www.jfdaily.com/sgh/detail?id=1327782
15.派出所工作杂志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主办2015年第03期《派出所工作》杂志创办于2013年,,主要被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数据库收录部级期刊,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主办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派出所工作2015年第03期杂志的主要内容介绍。https://www.youfabiao.com/pcsgz/201503/
16.美国四个最佳社区图书馆2021年第12期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建设对推动城乡公共服务体系一体化、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多地借鉴国外社区图书馆的服务理念和工作特色,以“城市书房”建设作为基层图书馆发展的重要手段,对其基本功能和服务范围不断地进行探索创新,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这里,笔者选取曾获得“https://www.qunzh.com/qzxlk/jczx/2021/202112/202106/t20210623_96041.html
17.社区图书室工作总结(通用7篇)图书馆是社会文明发展的产物,公共图书馆是社会发展程度的标志之一,社区图书馆则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工程之一,社区图书馆,组建于20xx年,受到了辖区居民的普遍欢迎,目前为止,共藏书籍427册。读者日接待几十余人,周开馆15小时,年开展读书活动2次, https://www.ruiwen.com/gongzuozongjie/7099600.html